CN104345959B -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5959B
CN104345959B CN201310418177.9A CN201310418177A CN104345959B CN 104345959 B CN104345959 B CN 104345959B CN 201310418177 A CN201310418177 A CN 201310418177A CN 104345959 B CN104345959 B CN 104345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 structure
touch
thos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81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5959A (zh
Inventor
王文俊
张廷宇
许景富
曾英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45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5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5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59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结构、一第二电极结构以及一绝缘层。第一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其中各第一电极单元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二电极单元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彼此交错。第一电极结构配置在第二电极结构与基板之间。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之间使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电性独立。在第一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不参与触控感测,而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各自电性独立并参与触控感测。在一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参与触控感测。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式的电子产品由于操作方便,直觉性高,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已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趋势。现今常采用的触控感测原理大概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感应式、电磁感应式、音波感应式等,其中,由于电容式触控面板在透光度、硬度、准确率、反应时间与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较佳的优势,因此目前电容式触控面板与显示器的整合电子装置已大量被采用。随着触控式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需要实际触摸装置的操作方式已渐渐不能满足使用者操作上的需求。因此,近年来更进一步地研发出悬浮式触控电子产品,以增加使用者操作上的便利性与直觉性。另外,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对于轻薄、高触点位置解析度与有效显示区域最大化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非显示区域配置上述悬浮感应区域或按键等相关感测功能,但又不影响上述要求,即为现今触控电子产品制造商亟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显示区与显示区兼具有触控感应功能的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其可兼顾有效显示区域最大化的要求。另外,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可以兼具接触触控与悬浮触控功能的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结构、一第二电极结构以及一绝缘层。基板具有一操作区。第一电极结构位于操作区中。第一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其中各第一电极单元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二电极单元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彼此交错。第二电极结构均匀地分布在操作区中,且第一电极结构配置在第二电极结构与基板之间。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之间使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电性独立。在第一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不参与触控感测,而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各自电性独立并参与触控感测。在一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参与触控感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结构的第n个第一电极单元、第m个第一电极单元、第i个第二电极单元与第j个第二电极单元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彼此电性独立而构成多个轴向感测电极。同时,第n个与第m个之间的第一电极单元以及第i个与第j个之间的第二电极单元在第二触控模式下电性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在此,n、m、i、j皆为大于零的正整数,且n与m的差值大于2,i与j的差值大于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极结构在第二触控模式下为一驱动电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极结构在第一触控模式下连接至接地电位或是共用电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一第三电极结构。第三电极结构设置在基板上,且位于第一电极结构与基板之间。第三电极结构包括环绕于操作区周边多个轴向感测电极。第三电极结构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参与触控感测,而且第一电极结构的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彼此电性连接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或是,触控面板还可以还包括一第四电极结构,而第四电极结构沿着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隙分布在操作区中以在第二触控模式下构成一面感测电极。此时,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绝缘结构设置在第四电极结构、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交错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极结构设置在一承载层上,且承载层通过一光学胶贴附于基板上。第二电极结构可以位于承载层与光学胶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结构设置在一承载层上,且承载层通过一光学胶贴附于基板上使第一电极结构位于承载层与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第一触控模式下,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其中一者为感测电极而另一者为驱动电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中的每一者为一电极串行,且电极串行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以及将感测电极连接成串的连接电极。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与连接电极具有相同材质。或是,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与连接电极具有不同材质。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结构、一第二电极结构、一绝缘层、一显示面板以及一光学胶。基板具有一操作区。第一电极结构位于操作区中。第一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其中各第一电极单元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二电极单元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彼此交错。第二电极结构均匀地分布在操作区中,且第一电极结构配置在第二电极结构与基板之间。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之间使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电性独立。在第一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不参与触控感测,而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各自电性独立并参与触控感测。在一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参与触控感测。光学胶位于显示面板与第一电极结构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结构的第n个第一电极单元、第m个第一电极单元、第i个第二电极单元与第j个第二电极单元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彼此电性独立而构成多个轴向感测电极。同时,第n个与第m个之间的第一电极单元以及第i个与第j个之间的第二电极单元在第二触控模式下电性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此时,n、m、i、j皆为大于零的正整数,且n与m的差值大于2,i与j的差值大于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极结构在第二触控模式下为一驱动电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极结构在第一触控模式下连接至接地电位或是共用电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三电极结构,其设置在基板上。第三电极结构位于第一电极结构与基板之间,且第三电极结构包括环绕于操作区周边多个轴向感测电极。第三电极结构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参与触控感测,而且第一电极结构的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彼此电性连接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或是,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一第四电极结构,其中第四电极结构沿着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隙分布在操作区中以在第二触控模式下构成一面感测电极。此时,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多个绝缘结构设置在第四电极结构、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交错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极结构设置在一承载层上,且承载层通过一光学胶贴附于基板上。第二电极结构可以位于承载层与光学胶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包括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一对向基板以及设置在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的一显示介质,且第二电极结构设置在对向基板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结构设置在一承载层上,且承载层通过一光学胶贴附于基板上使第一电极结构位于承载层与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第一触控模式下,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其中一者为感测电极而另一者为驱动电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中的每一者为一电极串行,且电极串行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以及将感测电极连接成串的连接电极。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与连接电极具有相同材质。或是,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与连接电极具有不同材质。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极结构、一第二电极结构以及一绝缘层。基板具有一操作区。第一电极结构位于操作区中。第二电极结构配置在第一电极结构与基板之间并且包括多个轴向感测电极,其中在一第一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不参与触控感测,而第一电极结构参与触控感测,在一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参与触控感测,而第一电极结构不参与触控感测。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之间使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电性独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极结构的轴向感测电极位于操作区之外的一周边区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极结构的轴向感测电极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以及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分别位于操作区的相对两侧。第二电极结构的轴向感测电极还包括一第三轴向感测电极与一第四轴向感测电极。第一轴向感测电极、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第三轴向感测电极与第四轴向感测电极环绕操作区,且第三轴向感测电极与第四轴向感测电极分别位于操作区的另相对两侧。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中一者的尺寸不同于第三轴向感测电极与第四轴向感测电极其中一者的尺寸。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且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其中一者为驱动电极另一者为感测电极。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由同一导电层所构成。第一电极结构还包括多条走线,分别连接至第一电极单元以及第二电极单元。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的每一者可以为一电极串行,且电极串行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以及将感测电极连接成串的连接电极。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与连接电极具有相同材质。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与连接电极具有不同材质。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触控面板,具有一透光区与一遮光区,其中遮光区位于透光区的至少一侧。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装饰层、一第一电极结构以及一第二电极结构。第二基板系与第一基板实质平行地设置。装饰层配置在第二基板上以构成遮光区。第一电极结构配置在第一基板上且至少配置在透光区中,其中第一电极结构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与多个走线,多个走线与多个感测电极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结构至少配置在装饰层上,第二电极结构位于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二电极结构与第一电极结构彼此电性独立,且第二电极结构包含多个附加感测电极或多个轴向感测电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多个走线的一部分与附加感测电极的一部分相重叠。此外,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间配置有屏蔽层,以屏蔽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间相互干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多个走线与附加感测电极不相互重叠。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板为彩色滤光基板、薄膜基板、一显示面板的上盖板或一显示面板的下基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间以一粘合胶彼此固定,且粘合胶的厚度介于100微米到250微米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可提供一种非显示区与显示区兼具有触控感应功能的触控面板及其显示装置,其可兼顾有效显示区域最大化的要求。另外,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具有至少两个电极结构,其中利用第一电极结构实现实体触控功能并且利用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两者或是仅利用第二电极结构的操作来实现悬浮触控的功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以额外设置第三电极结构,以利用第一、第二与第三电极结构的操作实现悬浮触控的功能。或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以额外设置第三与第四电极结构,以利用第二、第三与第四电极结构来实现悬浮触控的功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以提供至少两种触控模式来实现实体触控功能以及悬浮触控功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触控面板中第二电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二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三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四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8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结构、第二电极结构以及第三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具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具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二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具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三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触控面板中,第一感测电极层与第二感测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15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仰视示意图;
图15B至图15G为附加感测电极的多种设计示意图;
图16为图15A的触控面板沿剖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仰视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触控面板沿剖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A、10B、10C、20A、20B、20C:触控显示装置;
12A、12B、22A、22B:显示面板;
14、24、160、260:光学胶;
100、200、300、400、500:触控面板;
110、210、410:基板;
120、220、320、420、520:第一电极结构;
122、422、522:第一电极单元;
124、424、524:第二电极单元;
126、380:绝缘结构;
130、230、430、530:第二电极结构;
140、250、440:绝缘层;
150:承载板;
240:第三电极结构;
242、244、246、248、Rx1~Rx4:轴向感测电极;
370:第四电极结构;
432、532:第一轴向感测电极;
434、534:第二轴向感测电极;
536:第三轴向感测电极;
538:第四轴向感测电极;
450:保护层;
AA:操作区;
BM:装饰层;
C:连接电极;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E:感测电极;
E1~E12:电极;
I-I’、II-II’、III-III’:剖线;
P1: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P2:对向基板;
P3:显示介质;
PA:周边区
Rx5:面感测电极;
W:走线;
X1~X8:感测电极;
Y1~Y6:驱动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而图3为图1的触控面板中第二电极结构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10、一第一电极结构120、一第二电极结构130以及一绝缘层140。基板110具有一操作区AA以及周边区PA。一般来说,操作区AA是提供使用者进行触控感测的区域,而周边区PA是围绕着操作区AA的。触控面板10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上方而构成触控显示装置。一般而言,基板110的周边区PA上会设置有装饰层BM以及走线W,其中装饰层BM位在走线W与基板110之间以将这些走线W遮蔽,从而构成触控面板100的遮光区。另外,对于与显示器整合的触控面板100而言,未对应配置有装饰层BM的区域则为透光区。其中,基板110可供使用者进行触碰操作,其可以是强化玻璃基板、强化塑胶基板、硬质玻璃基板、软质玻璃基板、硬质塑胶基板、软质塑胶基板、或覆盖板(cover lens)。另外,装饰层BM可以是一陶瓷、一颜色油墨、一光阻、一类钻炭或一树脂的其中之一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所组成的绝缘材料。
第一电极结构120位于操作区AA中并且第一电极结构120可以电性连接至走线W,此时,走线W用来传递触控感测信号或是扫描信号。在此,操作区AA即为使用者进行触碰操作时,实际碰触的区域。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周边区PA也可设置有感测构件,因此周边区PA也可以是使用者进行触碰操作时,实际碰触的区域。不过,周边区PA示设置有装饰层的不透光区。另外,触控面板100搭配显示面板而构成一触控显示装置时,具有透光效果的操作区AA可以是用来显示画面的显示区。由图2可知,第一电极结构12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122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124,其中各第一电极单元122沿一第一方向D1延伸,各第二电极单元124沿一第二方向D2延伸,且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彼此交错。多个第一电极单元122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124可以分别连接至一条走线W。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中的每一者为一电极串行,且各电极串行包括多个感测电极E以及将感测电极E连接成串的连接电极C。在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采用电极串行的结构来实现时,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E与连接电极C可以具有相同材质,例如是金属或氧化铟锡等,另外,感测电极E与连接电极C也可以利用金属网格来构成。或是,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E与连接电极C具有不同材质。另外,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在连接电极C彼此交错之处可以设置有一绝缘结构126以分隔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值得一提的是,图1的剖面结构中,操作区AA的剖面是对应于图2的剖线I-I’,因此图1仅表示出感测电极E的剖面结构。
第二电极结构130在本实施例中是均匀地分布在操作区AA中,且第一电极结构120配置在第二电极结构130与基板110之间。因此,为了维持第一电极结构120与第二电极结构130的电性独立,绝缘层140设置在第一电极结构120与第二电极结构130之间,其中绝缘层140可以是覆盖住第一电极结构120的保护层。其中,保护层可以是有机材质或无机材质(例如SiO2)。
由图3可知,第二电极结构130可以是由面状的导电层所构成。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结构130可以是面状的透明导电层,或是由大致上均匀分布在基板110上的金属、金属网格或是纳米金属丝所构成,其中透明导电层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氧化物、有机导电材料或上述组合,且金属氧化物包括有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铟或其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结构120的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各自为独立的驱动或感测单元。因此,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其中一者为感测电极而另一者为驱动电极就可以实现第一种触控模式的触控感测。此时,各自电性独立的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可以实际地参与触控感测。另外,第二电极结构130在第一触控模式下可以连接至接地电位或是共用电位,而不参与触控感测。
举例而言,第一电极结构120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有6个第一电极单元122以及8个第二电极单元124,其中6个第一电极单元122可以作为驱动电极Y1~Y6,而8个第二电极单元124可以作为感测电极X1~X8。驱动电极Y1~Y6依序进行扫描时,触控面板100可以分析感测电极X1~X8所感测的信号以定位出使用者触碰的位置。在第一触控模式下,使用者例如会直接碰触触控面板100来进行操作,因此第一触控模式可视为一种实体触控模式。
在一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130便会参与触控感测。具体而言,在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130为驱动电极。同时,第一电极结构120可以通过驱动芯片的连接或是连接通道的切换而构成多个轴向感测电极Rx1、Rx2、Rx3与Rx4以及一面感测电极Rx5。第二电极结构130进行驱动时,轴向感测电极Rx1、Rx2、Rx3与Rx4以及面感测电极Rx5所感测到的信号可以定位出使用者触碰的位置。
在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一电极结构120的第n个第一电极单元122、第m个第一电极单元122、第i个第二电极单元124与第j个第二电极单元124彼此电性独立而构成多个轴向感测电极Rx1、Rx2、Rx3与Rx4。同时,第n个与第m个之间的第一电极单元122以及第i个与第j个之间的第二电极单元124电性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Rx5。在此,n、m、i、j皆为大于零的正整数。不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仅有第n个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m个第一电极单元122用来构成轴向感测电极或是仅有第i个第二电极单元124与第j个第二电极单元124用来构成轴向感测电极。也就是说,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轴向感测电极可以仅有两个,且两个轴向感测电极位于操作区AA的相对两侧。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n、m、i与j分别为1、6、1与8。因此,在第一触控模式下作为感测电极Y1的第一电极单元122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则作为轴向感测电极Rx1。在第一触控模式下作为感测电极Y6的第一电极单元122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则作为轴向感测电极Rx2。在第一触控模式下作为驱动电极X1的第一电极单元122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则作为轴向感测电极Rx3。在第一触控模式下作为驱动电极X8的第一电极单元122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则作为轴向感测电极Rx4。另外,在第一触控模式下作为感测电极Y2~Y5的第一电极单元122以及作为驱动电极X2~X7的第二感测电极124在第二触控模式下被电性连接在一起而作为面感测电极Rx5。
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n与m的差值大于2,且i与j的差值大于2都可以作为触控面板120的设计。另外,本实施例选用位于最外侧的一个感测条作为轴向感测电极Rx1、Rx2、Rx3与Rx4,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或更多个感测条作为轴向感测电极Rx1、Rx2、Rx3与Rx4,即轴向感测电极Rx1、Rx2、Rx3与Rx4各自可以由多个感测条所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面感测电极Rx5是由多个邻近分布的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电性连接而构成,因此面感测电极Rx5的有效感测面积较大。使用者的手指或是触控笔在没有实际接触触控面板100的情况下,面感测电极Rx5可以有效地感测到触碰动作的发生。因此,第二触控模式即为悬浮触控模式。换言之,触控面板100可以提供两种触控模式以实现实体触控感测功能以及悬浮触控感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触控模式下,轴向感测电极Rx1、Rx2、Rx3与Rx4的感测信号可以用来判别使用者的操作手势。当使用者的操作手势是由轴向感测电极Rx3所在一侧移动至轴向感测电极Rx4时,在一系列的扫描时序中可以获得轴向感测电极Rx3的信号变化逐渐减小,而轴向感测电极Rx4的变化逐渐增大。相似地,使用者的操作手势在第二方向D2上的变化也可以由轴向感测电极Rx1与轴向感测电极Rx2的信号变化来判别。
进一步而言,触控面板100可以提供两种触控模式,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时的需求来改变触控模式。举例而言,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软件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触控模式进行操作。或是,触控面板100可以交替地进行两种触控模式,而非依使用者的切换而进行不同模式的触控感测。
一般来说,触控面板100可以搭配显示面板而构成触控显示装置。因此,以下数个具体范例用来说明触控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图4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触控显示装置10A包括有图1的触控面板100、显示面板12A以及一光学胶14,其中光学胶14位于触控面板100与显示面板12A之间。换言之,图4所表示的是触控面板100与显示面板12A通过光学胶14贴附在一起的结构。在此,触控面板100的各个构件可以参照上述说明与图示。显示面板12A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湿润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上述之组合。
图5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二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触控显示装置10B包括有一基板110、一第一电极结构120、一第二电极结构130、一绝缘层140、一承载板150、一光学胶160、一显示面板12A以及另一光学胶14,其中第二电极结构130制作于承载板150上并且承载板150通过光学胶160与基板110贴附。另外,显示面板12A通过光学胶14贴附于承载板150上以让具有第一电极结构120与第二电极结构130的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10A彼此贴合。此时,第二电极结构130在没有进行触控感测动作时,可以连接至接地电位以作为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之间的屏蔽电极层。
图6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三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6,触控显示装置10C包括有一基板110、一第一电极结构120、一第二电极结构130、一绝缘层140、一显示面板12A以及一光学胶14。在此,基板110、第一电极结构120与绝缘层140的设计可以参照图1的相关描述。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结构130直接制作于显示面板12A的表面。并且,光学胶14用来将显示面板12A贴附于基板110,使得第二电极结构130位在光学胶14与显示面板12A之间。如此,第二电极结构130在没有进行触控感测动作时,可以连接至接地电为以作为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之间的屏蔽电极层。
图7为具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四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7,触控显示装置10D包括有一基板110、一第一电极结构120、一第二电极结构130、一绝缘层140、一显示面板12B以及一光学胶14。在此,基板110、第一电极结构120与绝缘层140的设计可以参照图1的相关描述。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2B包括有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P1、一对向基板P2以及一显示介质P3,其中显示介质P3位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P1与对向基板P2之间。此外,第二电极结构130配置在对向基板P2中而位于对向基板P2邻近于显示介质P3的一侧。其中,对向基板P2可以是彩色滤光基板(color filter);显示介质P3可以是例如是液晶。
在此,第二电极结构130可以作为悬浮触控模式的驱动电极,并且第二电极结构130也可以作为驱动显示介质P3所需要的对向电极。因此,第二电极结构130在第二触控模式(悬浮触控模式)下可以输入驱动电压,而在显示模式下则被输入共用电压。
第二实施例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而图9为图8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结构、第二电极结构以及第三电极结构的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8与图9,触控面板200包括一基板210、一第一电极结构220、一第二电极结构230、一第三电极结构240、一绝缘层250以及一光学胶260。触控面板20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上方而构成触控显示装置。一般而言,基板210的周边区PA上会设置有装饰层BM以及第三电极结构240,其中装饰层BM位在第三电极结构240与基板110之间以将这些第三电极结构240遮蔽。
第一电极结构220位于操作区AA中。具体而言,第一电极结构220的结构设计相似于前述实施例,即包括图2所示的多个第一电极单元122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124。第二电极结构230均匀地分布在操作区AA中,且第一电极结构220配置在第二电极结构230与基板210之间。另外,第一电极结构220可以包括多条走线W,且这些走线W设置在周边区PA中。
绝缘层250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为一承载板,且第一电极结构220与第二电极结构230分别制作于绝缘层250的相对两侧。也就是说,绝缘层250为板材或膜材而非膜层结构。此外,第一电极结构220与第二电极结构230可以先制作于作为绝缘层250的承载板上,并且利用一光学胶260将承载板250与基板210贴附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绝缘层250的承载板与第二电极结构230可视为显示器单元的一部份,则承载板可以例如是是彩色滤光基板(color filter);而第二电极结构230可以例如是共同电极(Vcom electrode),触控与显示功能可利用分时多工的方式进行第二电极结构230的操作;另外,在此一架构中,第一电极结构220也可以选择形成在作为绝缘层250的承载板另一面并与第二电极结构230之间隔绝形成电性隔离,以共同形成内嵌式触控显示结构。
由图9可知,第三感测层240包括环绕于操作区AA周边的多个轴向感测电极242、244、246与248,且第三感测层240位于第一电极结构220与基板210之间,其操作方式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的轴向感测电极Rx1~Rx4。不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感测层240可以仅有轴向感测电极242与246或是仅有轴向感测电极244与248。也就是说,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轴向感测电极可以仅有两个,且两个轴向感测电极位于操作区AA的相对两侧。
具体而言,触控面板200与触控面板100相同地可以提供两种触控模式。在第一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230与第三电极结构240不参与触控感测,而第一电极结构220的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各自电性独立并参与触控感测。在第一触控模式下,使用者例如会直接碰触触控面板100来进行操作,因此第一触控模式可视为一种实体触控模式。
另外,在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一电极结构220、第二电极结构230与第三电极结构240都参与触控感测。尤其是,第一电极结构220的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在第二触控模式下彼此电性连接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第一电极结构220所连接而成的面感测电极的有效感测面积较大。所以,使用者的手指或是触控笔在没有实际接触触控面板200的情况下,面感测电极可以有效地感测到触碰操作的发生。因此,第二触控模式即为悬浮触控模式。换言之,触控面板200可以提供两种触控模式以实现实体触控感测功能以及悬浮触控感测功能。
另外,在另一种触控模式操作下,第一电极结构220参与实体触控感测功能;第二电极结构230不参与触控感测,仅提供遮蔽电性功能;而第三电极结构240参与悬浮触控感测功能。也就是说,触控面板200可以同时进行实体触控感测功能与悬浮触控感测功能。
进一步而言,触控面板200可以提供两种触控模式,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时的需求来改变触控模式。举例而言,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软件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触控模式进行操作。或是,触控面板200可以交替地进行两种触控模式,而非限定于依使用者的切换而进行不同模式的触控感测。
图10为具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0,触控显示装置20A包括有图7的触控面板200、显示面板22A以及另一光学胶24,其中光学胶24位于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22A之间。换言之,图10所表示的是触控面板200与显示面板22A通过光学胶24贴附在一起的结构。在此,触控面板200的各个构件可以参照上述说明与图示。显示面板22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湿润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上述之组合。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电极结构230在没有进行触控感测动作时,可以连接至接地电位以作为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之间的屏蔽电极层。
图11为具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二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1,触控显示装置20B包括有一基板210、一第一电极结构220、一第二电极结构230、一第三电极结构240、绝缘层250、光学胶260、显示面板22A以及另一光学胶24。在此,基板210、第一电极结构220、第三电极结构240、绝缘层250、光学胶260、显示面板22A以及另一光学胶24的设计可以参照图10的相关描述。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结构230直接制作于显示面板22A的表面。并且,光学胶24用来将显示面板22A贴附于基板210,使得第二电极结构230位在光学胶24与显示面板22A之间。如此,第二电极结构230在没有进行触控感测动作时,可以连接至接地电位以作为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之间的屏蔽电极层。
图12为具有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三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2,触控显示装置20C包括有基板210、第一电极结构220、第二电极结构230、第三电极结构240、绝缘层250、光学胶260、显示面板22B以及另一光学胶24。在此,基板210、基板210、第一电极结构220、第三电极结构240、绝缘层250、光学胶260的设计可以参照图9的相关描述。光学胶24则用来将显示面板22B贴附于绝缘层250。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2B包括有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P1、一对向基板P2以及一显示介质P3,其中显示介质P3位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P1与对向基板P2之间。此外,第二电极结构230配置在对向基板P2中而位于对向基板P2邻近于显示介质P3的一侧。在此,第二电极结构230可以作为悬浮触控模式的驱动电极,并且第二电极结构230也可以作为驱动显示介质P3所需要的对向电极。因此,第二电极结构230在第二触控模式(悬浮触控模式)下可以输入扫描电压,而在显示模式下则被输入共用电压。
第三实施例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而图14为图13的触控面板中,第一感测电极层与第二感测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14,触控面板300,相似于触控面板200,因此两实施例中相同的构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标示,不另赘述。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不同于前述实施例之处在于,第一电极结构320的触控操作以及触控面板300还包括一第四电极结构370。
由图14可知,第一电极结构320如同前述实施例一般地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122与多个第二电极单元124,且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各自由电极串行所构成。第一电极结构320的具体结构与描述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另外,第四电极结构370则是沿着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之间的间隙G分布在操作区中。此时,触控面板300还包括多个绝缘结构380,其设置在第四电极结构370、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交错处。
就触控模式来说,触控面板300同样可以进行至少两种触控模式。在第一触控模式下,仅有第一电极结构320参与触控感测,而第二电极结构230、第三电极结构240与第四电极结构370都未参与触控感测。在此模式下,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彼此电性独立,且第一电极单元122与第二电极单元124其中一者作为驱动电极另一者作为感测电极。
在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230、第三电极结构240与第四电极结构370都参与触控感测,而仅有第一电极结构320未参与触控感测。第三电极结构240可如第二实施例一般包括有多个轴向感测电极,而第四电极结构370则是大致上均匀地分布在基板210以在第二触控模式下构成面感测电极。第二触控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参照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结构320仅在第一触控模式下进行触控感测,无须通过驱动电路的切换而有至少部分地电性连接在一起,这有助于减轻驱动芯片的负担。
另外,触控面板300可以参照图10至图12的结构设计而与显示面板22A或22B整合来构成触控显示装置。具体结构已经记载于前述说明当中,此处不再重述。并且,触控面板的结构设计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第四实施例
进一步而言,图15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仰视示意图,而图16为图15A的触控面板沿剖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5A与图16,触控面板400包括一基板410、一第一电极结构420、一第二电极结构430、一绝缘层440、一装饰层BM以及一保护层450。基板410具有一操作区AA以及围绕操作区AA的一周边区PA。装饰层BM设置在周边区PA中且围绕着操作区AA。第一电极结构420至少配置在操作区AA中。第二电极结构430配置在第一电极结构420与基板410之间并且包括多个轴向感测电极或多个附加感测电极。本实施例是以第二电极结构430为多个轴向感测电极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二电极结构430包括有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结构430为多个附加感测电极,这些附加感测电极主要作为近接感测器(例如感测脸部、手部其他大面积导电体)或作为输入功能键等,其感测原理可为自容式或互容式电容测量原理。绝缘层440设置在第一电极结构420与第二电极结构430之间。保护层450则覆盖第一电极结构420并且第一电极结构420与第二电极结构430都设置在基板410与保护层450之间。
在第二电极结构430为多个附加感测电极时,附加感测电极的图形可为相嵌合的二感测电极,并且附加感测电极可依需要配置在装饰层BM上的任一位置,其数量与图案亦不限制,如图15B~15G所示。在图15B中,指状的电极E1与指状的电极E2彼此嵌合可以构成一种附加感测电极的设计。在图15C中,电极E3具有陀螺状的轮廓,而电极E4大致围绕于电极E3,也可以构成另一种附加感测电极的设计。此外,图15D的电极E5与电极E6、图15E的电极E7与电极E8、图15F的电极E9与电极E10也构成彼此相互嵌合的设计,而可以做为附加感测电极的多种变化态样。在图15G中,电极E11与电极E12彼此平行的设计也可以做为附加感测电极的另一种变化态样。
虽然本实施例是将第一电极结构420配置在绝缘层440上,于另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结构420亦可至少配置在另一基板(未示出)上,且基板410与另一基板间通过绝缘的粘合胶彼此固定,且该粘合胶的厚度介于100微米到250微米之间。其中,另一基板可为彩色滤光基板、薄膜基板、一显示面板的上盖板或一显示面板的下基板。第一电极结构420可配置在另一基板中靠近或远离第二电极结构430的任一侧。
虽然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结构430仅配置在装饰层BM上,然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结构亦可以分别地配置在基板410的操作区AA与装饰层BM上,从而提供另一种触控面板结构设计。举例而言,在互容式触控原理的架构中,配置在基板410的操作区AA的第二电极结构可作为操作区AA的触控感应电极;配置在装饰层BM上的第二电极结构可为前述的附加感测电极。另外,配置在另一基板(未示出)的第一电极结构(未示出)可作为操作区AA的触控驱动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440设置在第一电极结构420与第二电极结构430之间使第一电极结构420与第二电极结构430电性独立。第二电极结构430包括多个轴向感测电极。藉此,触控面板400可以执行两种触控模式,其中在一第一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430不参与触控感测,而第一电极结构420参与触控感测;在一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二电极结构430参与触控感测,而第一电极结构420不参与触控感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模式可以是实体触控的触控感测模式,而第二触控模式可以是悬浮触控的触控感测模式。
第一电极结构420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422与多个第二电极单元424,并且各个第一电极单元422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电极单元424旁。触控面板400中设置有多条走线W,其中一条走线W连接第一电极单元422与第二电极单元424其中一个以传递第一电极单元422与第二电极单元424的信号。多个走线W的一部分可与轴向感测电极或附加感测电极的一部分相重叠,如图15A所示,以在非显示区(例如周边区PA)具有感测电极的情况下兼顾有效显示区域最大化的要求。其中,第一电极结构420与第二电极结构430间可选择地配置有屏蔽层(未示出),以屏蔽第一电极结构420与第二电极结构430间相互干扰。然而,多个走线W仍可不与轴向感测电极或附加感测电极相互重叠,以避免第一电极结构420与第二电极结构430间的干扰。
在第一触控模式下,触控面板400的操作方法是让第一电极单元422与第二电极单元424其中一者作为驱动电极而另一者作为感测电极来进行触控感测。另外,第一电极单元422与第二电极单元424可以是由相同电极层所构成,也就是说第一电极结构420为单层电极结构,所以第一电极结构420的各构件彼此不交错。
另外,第二电极结构430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以及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其中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以及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每一者都连接有一条走线W。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位于操作区AA的相对两侧。并且,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分别由长条状的导电图案所构成。在第二触控模式下,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会进行触控感测,以读取感应到的信号值。
当使用者以手指或是触控笔接近触控面板400而未直接接触于触控面板400时,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可以感应到手指或是触控笔所诱发的耦合信号。使用者让手指或是触控笔挥动时,手指或是触控笔相对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且手指或是触控笔相对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之间的距离也会发生变化。触控面板400便可以通过上述耦合信号的变化来计算使用者的挥动轨迹。也就是说,第二触控模式为一种悬浮触控模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模式与第二触控模式彼此独立所以两种触控模式可以在不同时序下进行,且两种触控模式的信号彼此不相干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都是设置在周边区PA中并且配置在装饰层BM上。因此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434的透光性不需特别地限制,其可以由不透光的导电材质加以制作。不过,第一电极结构420设置在操作区AA中。当触控面板400设定为具有光穿透性质时,第一电极结构420的第一电极单元422与第二电极单元424都需要具备透光性质,其材质可以为透明导电材料或是人眼无法轻易察觉的金属网格、纳米金属丝等。
上述第一电极结构420与第二电极结构430仅是举例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五实施例
举例来说,图1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仰视示意图,而图18为图17的触控面板沿剖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7与图18,触控面板500包括基板410、第一电极结构520、第二电极结构530、绝缘层440、保护层450与装饰层BM。在此,基板410、绝缘层440、保护层450与装饰层BM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结构520包括有多个第一电极单元522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524,其中第一电极单元522各自为长条状的电极图案,数个第二电极单元524位于其中一个第一电极单元522旁。第一电极单元522以及第二电极单元524各自皆有一条走线W。图17仅是一性地表示这些走线W,在实际设计中这些走线W的延伸方向可以根据不同装置的设计而改变。
此外,第一电极结构520中,长条状的第一电极单元522可以为驱动电极而这些第二电极单元524则为感测电极。在第一触控模式下,第一电极单元522以及第二电极单元524可以用来感测使用者实际碰触触控面板500时所产生的感测信号。也就是说,第一电极结构520可以进行实体触控的触控感测模式。
第二电极结构530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有第一轴向感测电极532、第二轴向感测电极534、第三轴向感测电极536与第三轴向感测电极538。所有的轴向感测电极532、534、536与538都位在操作区AA以外的周边区PA中。第一轴向感测电极5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534分别位于操作区AA的相对两侧,且第三轴向感测电极536与第四轴向感测电极538分别位于操作区AA的另相对两侧。也就是说,第一轴向感测电极532、第二轴向感测电极534、第三轴向感测电极536与第四轴向感测电极538环绕操作区AA。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以手指或是触控笔接近触控面板400而未直接接触于触控面板500时,第一轴向感测电极532、第二轴向感测电极534、第三轴向感测电极536与第四轴向感测电极538可以感应到手指或是触控笔所诱发的耦合信号。使用者让手指或是触控笔挥动时,手指或是触控笔相对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532、第二轴向感测电极534、第三轴向感测电极536与第四轴向感测电极538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触控面板500可进行的一第二触控模式为一种悬浮触控模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模式与第二触控模式可以分时进行。
除此之外,第一轴向感测电极5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534其中一者的尺寸可以不同于第三轴向感测电极536与第四轴向感测电极538其中一者的尺寸。因此,第一轴向感测电极532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534的感应量将不同于第三轴向感测电极536与第四轴向感测电极538的感应量。触控面板500便可以根据上述感应量的差异来判断使用者进行触控时所移动的轨迹。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四个轴向电极的设计可以应用于图15A的触控面板400中,或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单元522与第二电极单元524可以应用于图15A的触控面板400中。如此一来,可以根据不同设计需求来决定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结构与第二电极结构的具体结构。另外,图15A与图17都表示第一电极结构为单层电极结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设置在操作区AA的第一电极结构可以具有前述图2的图案设计。也就是说,在图15A与图17中,第一电极结构420与520可以由图2的第一电极结构120来取代。此时,第一电极结构的第一电极单元与第二电极单元的每一者可以为一电极串行,且电极串行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以及将感测电极连接成串的连接电极。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与连接电极具有相同材质。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感测电极与连接电极具有不同材质。更进一步来说,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进行第二触控模式时,即悬浮触控模式,整面均匀分布在操作区AA中作为驱动电极的电极结构可选择性地省略。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提供一种非显示区与显示区兼具有触控感应功能的触控面板及其显示装置,其可兼顾有效显示区域最大化的要求。又,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提供至少两种触控模式,其中一种为实体触控模式而另一种为悬浮触控模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的应用更为多样化而符合时代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7)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操作区;
一第一电极结构,位于该操作区中,该第一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各该第一电极单元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该第二电极单元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彼此交错;
一第二电极结构,均匀地分布在该操作区中,且该第一电极结构配置在该第二电极结构与该基板之间,其中在一第一触控模式下,该第二电极结构不参与触控感测,而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各自电性独立并参与触控感测,在一第二触控模式下,该第二电极结构参与触控感测;
一绝缘层,设置在该第一电极结构与该第二电极结构之间使该第一电极结构与该第二电极结构电性独立;
一第三电极结构,设置在该基板上,该第三电极结构位于该第一电极结构与该基板之间,且该第三电极结构包括环绕于该操作区周边多个轴向感测电极;
该第三电极结构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参与触控感测,而且该第一电极结构的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彼此电性连接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结构的第n个第一电极单元、第m个第一电极单元、第i个第二电极单元与第j个第二电极单元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彼此电性独立而构成多个轴向感测电极,第n个与第m个之间的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以及第i个与第j个之间的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电性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n、m、i、j皆为大于零的正整数,且n与m的差值大于2,i与j的差值大于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结构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为一驱动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结构在该第一触控模式下连接至接地电位或是共用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四电极结构,沿着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隙分布在该操作区中以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构成一面感测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绝缘结构设置在该第四电极结构、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交错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结构设置在一承载层上,且该承载层通过一光学胶贴附于该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结构位于该承载层与该光学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结构设置在一承载层上,且该承载层通过一光学胶贴附于该基板上使该第一电极结构位于该承载层与该基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触控模式下,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其中一者为感测电极而另一者为驱动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中的每一者为一电极串行,且该电极串行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以及将该些感测电极连接成串的连接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该些感测电极与该些连接电极具有相同材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该些感测电极与该些连接电极具有不同材质。
14.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操作区;
一第一电极结构,位于该操作区中,该第一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各该第一电极单元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该第二电极单元沿一第二方向延伸,且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彼此交错,在一第一触控模式下,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各自电性独立并参与触控感测;
一第二电极结构,均匀地分布在该操作区中,且该第一电极结构配置在该第二电极结构与该基板之间,其中在一第二触控模式下,该第二电极结构参与触控感测;
一绝缘层,设置在该第一电极结构与该第二电极结构之间使该第一电极结构与该第二电极结构电性独立;
一显示面板;
一光学胶,位于该显示面板与该第一电极结构之间;
一第三电极结构,设置在该基板上,该第三电极结构位于该第一电极结构与该基板之间,且该第三电极结构包括环绕于该操作区周边多个轴向感测电极;
该第三电极结构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参与触控感测,而且该第一电极结构的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彼此电性连接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结构的第n个第一电极单元、第m个第一电极单元、第i个第二电极单元与第j个第二电极单元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彼此电性独立而构成多个轴向感测电极,第n个与第m个之间的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以及第i个与第j个之间的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电性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一面感测电极,n、m、i、j皆为大于零的正整数,且n与m的差值大于2,i与j的差值大于2。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结构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为一驱动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结构在该第一触控模式下连接至接地电位或是共用电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四电极结构,沿着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隙分布在该操作区中以在该第二触控模式下构成一面感测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绝缘结构设置在该第四电极结构、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交错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结构设置在一承载层上,且该承载层通过一光学胶贴附于该基板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结构位于该承载层与该光学胶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一对向基板以及设置在该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与该对向基板之间的一显示介质,且该第二电极结构设置在该对向基板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结构设置在一承载层上,该承载层通过一光学胶贴附于该基板上使该第一电极结构位于该承载层与该基板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触控模式下,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其中一者为感测电极而另一者为驱动电极。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电极单元与该些第二电极单元中的每一者为一电极串行,且该电极串行包括多个感测电极以及将该些感测电极连接成串的连接电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该些感测电极与该些连接电极具有相同材质。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电极串行的该些感测电极与该些连接电极具有不同材质。
CN201310418177.9A 2013-08-08 2013-09-13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59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8514 2013-08-08
TW102128514A TW201506724A (zh) 2013-08-08 2013-08-08 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5959A CN104345959A (zh) 2015-02-11
CN104345959B true CN104345959B (zh) 2017-10-24

Family

ID=5058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817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5959B (zh) 2013-08-08 2013-09-13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13205696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88221U (zh) 2013-08-08 2013-09-13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696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88221U (zh) 2013-08-08 2013-09-13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42908A1 (zh)
CN (2) CN104345959B (zh)
TW (1) TW20150672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06724A (zh) * 2013-08-08 2015-02-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裝置
TWI512584B (zh) * 2013-11-06 2015-12-11 Apex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 觸控控制裝置、觸控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感測方法
TW201604726A (zh) * 2014-07-18 2016-02-01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觸控控制單元
KR102500994B1 (ko) 2014-10-17 2023-02-1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터치 패널
CN104597646B (zh) 2014-12-22 2018-09-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088718B2 (en) * 2014-12-22 2018-10-02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615318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具有该触摸屏的终端
CN105988627B (zh) * 2015-02-25 2020-06-3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93803A (zh) * 2015-05-11 2015-07-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38210B (zh) * 2015-09-25 2018-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354299B (zh) * 2016-08-17 2019-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6569634A (zh) * 2016-10-31 2017-04-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及智能终端控制方法
CN106843583A (zh) * 2017-01-23 2017-06-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感应面板
JP6849501B2 (ja) * 2017-03-29 2021-03-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8874244B (zh) * 2017-05-12 2023-05-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CN107908319B (zh) * 2018-01-03 2021-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US10732747B2 (en) * 2018-05-24 2020-08-04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10471570A (zh) * 2019-08-22 2019-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触控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
KR20210075248A (ko) 2019-12-12 2021-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7031037B2 (ja) * 2021-03-04 2022-03-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13867565B (zh) * 2021-09-17 2023-09-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膜层、触控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011A (zh) * 2012-04-27 2012-08-08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立体显示装置
CN203588221U (zh) * 2013-08-08 2014-05-0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5658A (en) * 1992-07-13 1996-10-15 Cirque Corporation Capacitance-based proximity with interference re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TWI376537B (en) * 2008-12-11 2012-11-11 Au Optronics Corp Structure of touch device and touch panel
KR20100119321A (ko) * 2009-04-30 2010-11-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5797414B2 (ja) * 2011-01-27 2015-10-2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位置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011A (zh) * 2012-04-27 2012-08-08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立体显示装置
CN203588221U (zh) * 2013-08-08 2014-05-0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88221U (zh) 2014-05-07
CN104345959A (zh) 2015-02-11
US20150042908A1 (en) 2015-02-12
TW201506724A (zh) 2015-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5959B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415629B (zh) 一种结合了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148621B1 (ko) 자기-정전용량성 터치 센서를 위한 통합된 터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아키텍처
US9146414B2 (en) Integrated touch screens
CN105045440B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
CN101825966B (zh) 集成触摸屏
CN105739148B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
JP4968276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912153B (zh)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KR101591234B1 (ko) 일체형 터치 스크린
KR20220087422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383497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タッチ入力装置、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からタッチ位置とタッチ圧力を検出する検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CN108415630B (zh) 一种结合了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48195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5230007U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104281306B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KR102411579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461190A (zh) 触摸集成电路和包括该触摸集成电路的触摸屏显示设备
CN105786263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951161B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导电层结构
JP515466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415631B (zh) 一种结合了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91677B (zh) 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3246384A (zh) 触摸面板
CN104820308A (zh) 一种彩膜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