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9854B - 印刷装置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9854B
CN104339854B CN201410377876.8A CN201410377876A CN104339854B CN 104339854 B CN104339854 B CN 104339854B CN 201410377876 A CN201410377876 A CN 201410377876A CN 104339854 B CN104339854 B CN 104339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entioned
printing
image
end reg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78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9854A (zh
Inventor
中野智之
城取洋
小泽善行
井手加奈子
山田克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39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9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9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9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 H04N1/405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clustered dots or a size modulated halftone pattern
    • H04N1/4057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clustered dots or a size modulated halftone pattern the pattern being a mixture of differently sized sub-patterns, e.g. spots having only a few different di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dot size, e.g.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dots of different diameter
    • B41J2/2128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dot size, e.g.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dots of different diameter by means of energy mod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既可抑制通过透镜层观看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时的画质劣化又可降低图像印刷时产生的雾状物的印刷装置及程序。将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印刷到在透镜层具有柱状透镜的透镜片状物。该图像的印刷区域(PA)中,对与透镜的长度方向正交的透镜正交方向(LX)(线状像排列方向)的端部区域(EA),以大点喷射墨滴。该端部区域包括透镜片状物的透镜正交方向的端部区域(SE)和位于其外侧并在无边缘印刷时被喷射墨滴的伸出区域(OA)。在透镜正交方向上在端部区域内侧的内部区域(IA),用中小2种点喷射墨滴。在印刷区域的透镜长度方向(LY)直到到达端部为止,采用与内部区域相同的印刷条件(用中小2种点),喷射墨滴。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喷射墨液等液体的液体喷射部的印刷装置及程序。
背景技术
例如喷墨打印机等的印刷装置中,从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部的一例)的喷嘴喷射墨液,在用纸等的介质印刷图像等。另外,已知该种印刷装置中,从液体喷射头的喷嘴喷射多种尺寸的墨滴,获得高品质的印刷物。
专利文献1公开了:从记录头(液体喷射部的一例)的喷嘴可排出多个点(墨点)直径的墨滴的记录装置。例如进行无边缘印刷的情况下,在包括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中的记录介质的端部附近的区域进行记录时,使以多个点直径中相对较大的点直径形成的点的排出频度变高地变更。即,使以相对较小的点直径形成的点的排出频度变低地变更。这样控制点直径是因以下的理由,用于降低雾状物的产生。
离记录头的喷嘴形成面的距离,与记录介质的表面相比,到设置在排出记录介质外侧的区域的墨液的位置的墨液吸收体的表面为止这一方,处于较远的位置,因此,在记录介质外侧的区域中排出墨滴时容易产生雾状物。而且,小墨滴比大墨滴更多地产生雾状物。从而,在记录介质外侧的区域以小墨滴进行记录时,最容易产生雾状物。
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用纸端部内侧的通常印刷区域中,组合大点、中点及小点的3种点进行高品质的印刷,另一方面,在用纸端部附近的掩模区域中,组合大点及中点的2种点进行防止墨雾的产生的印刷的印刷装置。
此外,公开了:在面向柱状透镜等的透镜层而配置的介质印刷三维图像,可进行图像的三维观看的技术(专利文献3、4等)。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24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1-424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7-2813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此外,三维图像要求高分辨率,因此,要求以至少包括小点的点尺寸喷射墨滴的印刷。但是,如上所述,墨滴小时容易产生雾状物。尤其是无边缘印刷时,若在片状物的外侧使用小墨滴,则直到到达墨液吸收材为止的距离比直到到达片状物表面为止的距离长,因此,在介质的端部周边更容易产生雾状物。因此,在介质印刷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的情况下,产生下述问题:既希望以包括小点的一种或多种点尺寸喷射墨滴来进行比较高分辨率的印刷,又希望降低雾状物的产生。
另外,该问题不限于柱状透镜,在使用其他方式的三维观看用的透镜层的场合也同样。另外,不限于在透镜片状物印刷三维图像的情况,在印刷介质印刷三维图像后贴附柱状透镜等的透镜层、在印刷有三维图像的印刷介质上以例如喷墨记录方式形成透镜层的情况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能够既抑制通过透镜层观看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时的画质降低又降低图像印刷时产生的雾状物的印刷装置及程序。
以下,说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
解决上述问题的印刷装置,具备:液体喷射部,喷射能形成不同尺寸的点的多种液体;和驱动控制部,根据图像数据,控制上述液体喷射部喷射的液体的点尺寸,上述液体喷射部在对介质印刷包括由多个线状像排列而成的三维图像的图像时,在上述图像的印刷区域中至少上述线状像的排列方向的端部区域中,与位于该端部区域的内侧的内部区域相比,在降低相对较小的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喷射液体。
这里,“在降低相对较小的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是指:与采用相同图像数据进行比较时,相对较小的点的喷射比例变低的设定。另外,“降低相对较小的点的喷射比例”包括:为小的大小二种点尺寸时,与内部区域比,端部区域中大点的比例较高(包括全部为大点);为大中小三种点尺寸时,与内部区域比,在端部区域中,与小点相比,中点和/或大点的喷射比例高(包括内部区域仅为小点或仅为小中点,端部区域仅为大点);为小中二种点尺寸时,与内部区域比,端部区域中,中点的比例高(包括全部为中点)。
根据该构成,液体喷射部喷射液体而在介质印刷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时,在图像的印刷区域中的至少线状像(分割压缩图像)的排列方向(在介质存在柱状透镜等的透镜层时,为与透镜长度方向交叉的透镜交叉方向)的端部区域中,与印刷区域的内部区域相比,在降低相对较小的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喷射液体。因此,例如在线状像排列方向上印刷区域比介质宽的情况、印刷区域与介质同宽的情况、印刷区域比介质稍窄的情况下,即使介质相对于印刷区域在线状像排列方向稍微偏离,向介质的端部的外侧喷射的小点的喷射比例也变低,降低了未在介质附着而浮置的雾状物。另外,线状像的排列方向是:与透镜的排列方向一致的、通过透镜观察三维图像时分辨率与透镜宽度相关而变低的方向,因此,在介质的上述排列方向的端部,虽然形成相对较大的点的比例增加,但是通过透镜观察三维图像时的分辨率的降低难以显著。因此,可以抑制通过透镜层观察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时的画质的降低,同时可以降低图像印刷时产生的雾状物。
上述印刷装置中,上述介质优选是具有柱状透镜的透镜片状物。
根据该构成,在透镜片状物进行印刷时,在其端部区域中,小点的喷射比例变低,因此,抑制了雾状物的产生。另外,由于在端部区域中,小点的形成比例低,相应地,较大尺寸的点形成比例变高而形成了较大的点,但是,透镜片状物的透镜排列方向(即线状像排列方向)是通过透镜层观察三维图像时的分辨率低的方向(分辨率粗的方向),因此,虽然形成较大的点,但是该分辨率的降低难以显著。因此,在透镜片状物的端部,虽然较大点的形成比例变高,但是通过柱状透镜观察三维图像时的分辨率的降低难以显著。
上述印刷装置中,上述液体喷射部在上述印刷区域的上述端部区域中,与上述内部区域相比,在提高大的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喷射液体。另外,“在提高相对较大的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是指:采用相同图像数据比较时,相对较大的点的喷射比例变高的设定。
根据该构成,在印刷区域的端部区域中,与内部区域相比,在提高大的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喷射液体。因此,向介质的端部及其外侧喷射大点,可以降低雾状物的产生量。另外,虽然在介质的端部形成大点,但是由于线状像的排列方向(即透镜的排列方向)是通过透镜层观察三维图像时分辨率低的方向(分辨率粗的方向),因此,通过透镜层观察三维图像时的分辨率的降低难以明显。
上述印刷装置中,上述印刷区域优选至少在上述排列方向上,比介质区域宽。
根据该构成,在印刷区域中的向介质区域外侧伸出的部分,使得小点的形成比例低地喷射液体。因此,可以降低对向介质外侧伸出的区域喷射的液体所形成的雾状物。
上述印刷装置中,在上述端部区域中,上述液体喷射部优选以能喷射的点尺寸中最大的点尺寸喷射液体。
根据该构成,在图像的端部区域中,以最大点喷射液体。因此,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浮置的雾状物。
上述印刷装置中,上述内部区域优选设定成上述印刷区域中的上述线状像的长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
根据该构成,液体喷射部在内部区域中在到达图像中的线状像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整个区域,与端部区域比,在小点的喷射比例较高的设定下或者大点的喷射比例较低的设定下,以相对高的分辨率印刷图像。透镜层例如为柱状透镜时,在透镜的长度方向以高分辨率印刷图像。从而,通过透镜层观察三维图像时,可以在透镜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以比较高的分辨率观察图像的内部区域。
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的是,即使为上述端部区域,在上述三维图像中的移动距离超过阈值的对象物的范围,上述液体喷射部也以与上述内部区域相同的点尺寸条件喷射液体。这里,移动距离根据三维图像是变化图像(change image)还是立体观看图像而定义不同。变化图像中的移动距离是指:以使得用户的两眼的连线和透镜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持着面向透镜层而配置有三维图像的介质的透镜片状物,在观察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以预定的透镜的轴线为中心使其旋转地移动透镜片状物时,确定处于三维图像中的预定位置的部分图像的移动量的值。另外,立体观看图像中的移动距离如下定义。以使得用户的两眼的连线和透镜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持着面对透镜层配置有三维图像的介质的透镜片状物,在该状态下通过透镜层观察三维图像。移动距离是指下述值:确定相对于以相对于图像的进深方向的中心位置(移动距离=0)位于进深方向的跟前侧或进深侧的方式所观察的部分图像的中心位置的、进深方向的相对位置。
根据该构成,即使在端部区域,对于三维图像中的移动距离超过阈值的对象物(立体观看对象物或变换对象物)(部分图像),也由以与内部区域相同的点尺寸条件喷射的液体进行描绘。三维图像为变化图像的情况下,在移动距离超过阈值的相对移动量多的部分图像的印刷时,容许以与内部区域相同的点尺寸条件、用相对高的分辨率进行印刷。三维图像为立体观看图像的情况下,在移动距离超过阈值、在图像的进深方向上相对于中心位置超过阈值的位置而位于跟前侧或进深侧所观察的部分图像的印刷时,容许以与内部区域相同的点尺寸条件、用相对高的分辨率进行印刷。因此,在直到处于端部区域的部分为止,可以比较鲜明地三维观看三维图像中的对象物。
上述印刷装置中是一种程序,该程序为了生成用于在面对具有多个透镜的透镜层而配置的介质由印刷装置印刷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的印刷数据,而使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判定步骤,判定上述图像的印刷区域中的对象区域属于构成上述三维图像的多个线状像的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区域和内部区域中的哪一个;第1步骤,在上述对象区域为上述内部区域时,对上述图像的相符区域实施以高分辨率的点尺寸条件生成点的第1半色调处理;第2步骤,在上述对象区域为上述端部区域时,对上述图像的相符区域实施:与上述第1半色调处理相比,以相对较小的点的形成比例较低的点形成条件,生成点的第2半色调处理。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计算机执行程序,可以提供用于上述印刷装置印刷的印刷数据。另外,该程序也可以由例如向印刷装置输出印刷数据的主机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由印刷装置内的计算机执行、由向印刷装置发送印刷数据的服务器内的计算机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主机装置和印刷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透镜片状物的部分剖切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透镜片状物印刷图像的印刷引擎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在透镜片状物印刷图像的印刷引擎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三维图像片状物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三维图像片状物的放大的示意正截面图。
图8是表示对支持台上的片状物印刷的印刷头的示意俯视图。
图9是表示在透镜片状物设定的各区域的俯视图。
图10(a)是表示端部区域的点的情形的示意俯视图,(b)是表示内部区域的点的情形的示意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印刷系统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12是表示数据生成部的详细构成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印刷头的驱动系统的示图。
图14是表示区分印刷头的点的尺寸的控制的信号波形图。
图15是表示喷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在变形例中的透镜片状物设定的各区域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中的端部区域中的点的情形的片状物的示意俯视图。
【符号的说明】
11…印刷系统,15…服务器,20…便携终端,21…显示部,30…主机装置,40…印刷装置,42…供给部,44…显示部,48…作为液体喷射部的一例的印刷头,50…透镜片状物,51…作为介质一例的墨液吸收层,52…透镜层,53…透镜(柱状透镜),55…三维图像片状物,56…三维图像,60…计算机(主机装置),65…CPU,68…作为存储部一例的硬盘驱动器,70…计算机(印刷装置侧),72…作为印刷部一例的印刷引擎,75…CPU,79…作为存储部一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91…驱动控制部,PR…程序,GD…图像数据,PD…印刷数据,A1-H1,Ai-Hi…线状像,LX…透镜正交方向(线状像排列方向),LY…透镜长度方向(线状像长度方向),EA…端部区域,EA1…第1端部区域,EA2…第2端部区域,IA…内部区域,PA…印刷区域,MA…介质区域,LD…大点,MD…中点,SD…小点,ML…移动距离,O1、O2…对象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15说明印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印刷系统11是可以在透镜片状物印刷三维图像的系统。印刷系统11具备:提供三维图像印刷用的内容的服务器15;用于用户进行印刷图像的显示及印刷的操作的便携终端20及主机装置30;印刷装置40。
在服务器15保存多种内容。用户以收费或免费方式从服务器15通过因特网NW将包括程序PR及期望的三维图像数据GD的内容下载到便携终端20或主机装置30。
便携终端20具备显示部21及操作部22,通过触摸显示部21的画面的操作,可以进行各种指示。另外,主机装置30具备主体31、输入部32及监视器33。用户在印刷前可以在显示部21或监视器33预览三维观看图像并确认。预览确认为OK时,用户通过操作部22(或画面触摸操作)或输入部32的操作,指示印刷的执行。用户根据需要事先设定印刷条件。这里,印刷条件之一有“印刷模式”。印刷模式有印刷画质优先于印刷速度的“高画质模式”、印刷速度优先于印刷画质的“低画质模式”等。用户通过便携终端20进行指示印刷的执行的操作后,三维图像用的印刷数据与印刷条件一起从便携终端20向印刷装置40发送。
另外,便携终端20采用智能手机、便携电话机、平板PC、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等。
印刷装置40具备: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的主体41;设置在主体41的背面侧的可设置介质的手动用的供给部42;设置在主体41的前侧的面(图1为右侧的跟前面)的操作面板43。操作面板43具备显示部44及操作部45。透镜片状物50以倾斜姿势设置在供给部42。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44的触摸面板功能也构成操作部的一部分。印刷装置40接收印刷数据PD后,一边供给透镜片状物50,一边根据印刷数据PD,印刷至少包括三维观看图像的图像。
接着,用图2说明主机装置30和印刷装置40的电构成。如图2所示,在主机装置30的主体31具备计算机60及通信部61。计算机60具备CPU65(中央处理电路)、ROM66、RAM67及作为存储部的一例的硬盘驱动器(以下,简称“HD68”。)。ROM66存储预定的程序。另外,HD68存储构成从服务器15下载的内容的程序PR及三维图像印刷用的图像数据GD。程序PR包括例如印刷驱动程序及三维图像预览用程序。图像数据GD在三维图像印刷时的预览中采用。CPU65通过执行程序PR,进行预览处理及印刷图像数据生成处理。CPU65根据预览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经由未图示的显示电路由监视器33预览三维观看图像。另外,也可以预先在内容中准备三维图像的印刷数据,该情况下,在HD68存储三维图像的印刷数据。
另外,如图2所示,印刷装置40具备负责其整体控制的计算机70、通信部71及印刷引擎72。主机装置30和印刷装置40可以通过通信部61、71无线通信。从主机装置30向印刷装置40的印刷数据的发送通过通信部61、71以无线方式进行。
计算机70具备CPU75(中央处理电路)、ASIC76(Application Specific IC(用于特定用途IC))、ROM77、RAM78及作为存储部的一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79。ROM77存储实现印刷装置40的各种功能的各种程序。非易失性存储器79除了印刷装置40的各种控制所必要的各种程序外,还存储由显示系(例如RGB表色系)的三维图像数据生成印刷数据的数据生成处理用的程序。本实施方式中,由三维图像数据生成印刷数据的数据生成处理,通过由主机装置30内的CPU65执行程序或由印刷装置40内的CPU75执行程序,而进行。因而,由主机装置30选择图像进行印刷时,其内部的打印驱动器进行数据生成处理。另一方面,由便携终端20选择图像进行印刷时,印刷装置40内的CPU75进行其内部的数据生成处理。
图2所示的印刷引擎72具备作为液体喷射部的一例的印刷头48(参照图4、图5)、成为具有传送透镜片状物50及用纸等的印刷介质的传送辊对46(参照图4)等的传送机构的动力源的传送马达等,例如一边传送透镜片状物50一边通过印刷头48印刷图像。
如图3所示,透镜片状物50具备墨液吸收层51和透镜层52。墨液吸收层51包括由高墨液吸收性材料成膜的膜,在透镜层52的与透镜53侧相反侧的背面,经由具有透光性的粘接带或粘接剂接合。当然,墨液吸收层51也可以熔接到透镜层52的背面。
如图3所示,在透镜层52形成沿一方向相互平行且以彼此相邻的状态延伸的多根透镜53。本实施方式的透镜片状物50作为一例,是透镜53包括柱状透镜的柱状透镜片状物。透镜53的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例如具有半圆形状。另外,以下的说明中,透镜片状物50中,有时将透镜53的长度方向称为“透镜长度方向LX”、将与透镜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透镜正交方向LY”。
图4-图6说明三维图像片状物55的形成过程。可进行图像的三维观看的三维图像片状物55通过在透镜片状物50的背面印刷三维图像而形成。如图4所示,设置在印刷装置40的供给部42的透镜片状物50在印刷开始后,被供给到主体41内的印刷开始位置为止。在主体41内,配置具有夹着传送路径而对置的驱动辊46a和从动辊46b的传送辊对46。而且,在主体41内在其传送方向Y的下游侧,具有支撑透镜片状物50等的介质的支撑台47和具有夹着传送路径与支撑台47对置的印刷头48的滑架49。在供给的透镜片状物50,通过从印刷头48的喷嘴喷射墨滴而被进行印刷。如图4所示,在透镜片状物50的背面附着的墨液由墨液吸收层51吸收,浸透到透镜层52的背面为止。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40是串行打印机,滑架49在与传送方向Y交叉的主扫描方向X往返移动。滑架49在主扫描方向X上移动的途中,从印刷头48的喷嘴喷射墨滴。而且,伴随墨滴的喷射,滑架49在主扫描方向X上移动的印刷工作和透镜片状物50的向传送方向Y的间歇传送工作,大致交互进行,从而在透镜片状物50的背面印刷图像。在墨液吸收层51的表面(片状物背面)附着的墨液浸透到墨液吸收层51与透镜层52的边界面为止。
这样制作出图6所示的三维图像片状物55。如图6所示,在三维图像片状物55,在墨液吸收层51和透镜层52之间形成三维图像56。三维图像56包括:通过改变通过透镜53观看的角度而使多个图像按照顺序变化的变化图像、和/或由通过透镜53利用左右眼的视差分别观看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而立体地看到图像中的对象物的立体观看图像等。
三维图像数据通过以下方式构成:将N幅(其中,N是2以上的自然数)图像在透镜正交方向LX压缩为1/N倍后所得的各个用与透镜数M相同的数目等分分割后所得的计N×M条分割压缩图像(以下也称为“线状像”。),在透镜53的排列方向LX按预定的顺序被配置。
如图7所示,在透镜53的宽度内的区域(以下,称为“透镜区域LA”。),计N×M条线状像A1-H1、A2-H2等中的每N条按照使图像变化的顺序进行配置。将N幅(一例为8幅)的图像设为图像A、图像B、图像C、…、图像H,将分别与之对应的线状像设为线状像A1-AM、线状像B1-BM、…、线状像H1-HM。在透镜区域LA内,在应变化的N幅图像的透镜正交方向LX处于相同透镜位置的线状像A1、B1、…、H1按照使之变化的顺序进行配置。在图7所示的左侧的透镜53的透镜区域LA内,排列8条线状像A1-H1。而且,如图7所示,线状像Ai、Bi、…、Hi(其中,i=1、2、3、…、M)的排列方向(图7中为左右方向)等于透镜正交方向LX。因而,以下,有时也将既是透镜53的排列方向的线状像的排列方向称为“排列方向LX”。
图7中,若以视线K1从右斜上方的角度观察,则通过各透镜53可见线状像C1、C2、…、CM,作为整体,看到图像C。另外,图7中,若以视线K2从左斜上方的角度观察,则通过各透镜53可见线状像E1、E2、…、EM,作为整体,看到图像E。通过这样改变观察角度,可见图像按照图像A、B、C、…、H的顺序变化。另外,图7中,说明了三维图像为变化图像的例,但是,三维图像也可以是立体观看图像。立体观看图像中,例如将在透镜正交方向LX压缩为1/N倍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分别用与透镜数相同的数目分割为M部分后所得的M条线状像,在透镜正交方向LX交互排列。
本实施方式中,在主机装置30中通过执行程序PR的计算机60(特别是CPU65)构成包括软件的功能部分。计算机60作为功能部分,具备判定印刷区域PA内的对象区域是透镜正交方向LX(线状像排列方向)上的哪个区域的判定部。而且,计算机60具备:判定部判定的对象区域若为内部区域IA,则以相对高的分辨率的点生成条件进行半色调处理的第1半色调处理部;以及,对象区域若为端部区域EA则以比内部区域IA相对低的分辨率的点生成条件进行半色调处理的第2半色调处理部。同样,印刷装置40内的计算机70执行程序PR的构成中,该计算机70具备判定部、第1半色调处理部及第2半色调处理部,作为包括软件的功能部分。同样,服务器15内的计算机执行程序PR的构成中,该计算机具备判定部、第1半色调处理部及第2半色调处理部,作为包括软件的功能部分。另外,分辨率变换、色变换、半色调处理部及栅格化处理中至少一个也可以由ASIC76内的图像处理电路进行。
图8是表示支撑台、印刷头和透镜片状物(介质)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支撑台47具有在主扫描方向X较长地延伸的近似四角板形状,在夹着介质传送路径与印刷头48相向的位置配置,支撑用纸或片状物50的与被印刷面相反侧的面。支撑台47具有:近似四角板状的基体材料47a;在基体材料47a的顶面侧的凹部47b收置毛毡等的液吸收材而成的液废弃部47c;在液废弃部47c的内侧岛状分布的俯视呈近似四角状的多个凸部47d。凸部47d以从凹部47b的底面突出的状态与基体材料47a一体形成,包含与基体材料47a相同的材质即塑料。多个凸部47d位于比液废弃部47c的顶面向上方稍微突出的位置,通过支撑台47的顶面的片状物50由凸部47d支撑。因而,片状物50不与液废弃部47c接触。
进行无边缘印刷时,如图8所示设定向片状物50的外周的外侧扩展预定量的印刷区域PA。通过从印刷头48的喷嘴48a向印刷区域PA喷射墨滴,无空白地在用纸整面进行印刷。此时,向片状物50的外侧伸出喷射的墨滴滴落到液废弃部47c,因此由液废弃部47c的毛毡吸收而回收。
多个凸部47d设定为:印刷装置40传送假定使用的任一介质尺寸的片状物50,多个凸部47d都不位于印刷区域PA中向片状物50的宽度方向外侧以预定宽度(例如1-10mm的范围内的值)伸出的伸出区域OA。因而,无边缘印刷时,只要是假定的尺寸的片状物50,则从印刷头48喷射的墨液不滴落到凸部47d。在支撑台47,在与印刷区域PA中伸出区域OA相当的位置形成未图示的废弃孔。向印刷区域PA中片状物50的宽度方向外侧喷射的墨滴被废弃到该废弃孔内。其中,图8是示意图,凸部47d的数目、支撑台47的长度方向上的凸部47d的宽度、间隔等不准确。
这里,印刷头48的喷嘴48a在传送方向Y(图8为上下方向)形成多个(例如180个或360个),形成与墨液的色数量相同的数目的喷嘴列。印刷头48在主扫描方向X上移动的过程中,沿着传送方向Y,在喷嘴列的长度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墨液的喷射。
接着,用图9说明对片状物50进行无边缘印刷时确定印刷点条件的区域。通过无边缘印刷在片状物50印刷图像时,被喷射墨滴而印刷图像的印刷区域PA与片状物50的区域即介质区域MA相比,在透镜正交方向LX和透镜长度方向LY的两个方向上设定得较宽。此外,印刷区域PA包括片状物50的区域即介质区域MA和在该介质区域MA的外侧沿其外周设定的预定宽度Lo的伸出区域OA。预定宽度Lo作为一例,是1-10mm的范围内的预定值。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40中,印刷头48可以分为大中小的3种点尺寸的点来喷射墨滴。在印刷区域PA中的在透镜正交方向LX(线状像排列方向)的两侧预先设定的端部区域EA中,在降低小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从印刷头48的喷嘴48a喷射墨滴。换言之,在端部区域EA中,在提高大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从印刷头48的喷嘴48a喷射墨滴。特别是本实施方式中,印刷头48向端部区域EA从喷嘴48a喷射墨滴时,采用降低小点的喷射比例且提高大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喷射可仅仅形成印刷头48可喷射的点尺寸中最大的大点的大墨滴。
在印刷区域PA中的除了端部区域EA的其内侧的内部区域IA中,喷射可形成多种(2种或3种)点尺寸的点的尺寸的墨滴。本实施方式中,内部区域IA设定成在印刷区域PA中的透镜长度方向LY(线状像长度方向)到达两端的整个区域。因而,印刷区域PA内的内部区域IA中,在透镜长度方向LY上,即使在端部也不形成大点。
端部区域EA的宽度Le设定成5-20mm的范围内的预定值。该端部区域EA的宽度Le也包括伸出区域OA的宽度Lo的量。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设定为端部区域EA的宽度Le=约10mm、伸出区域OA的宽度Lo=约5mm。这里,本实施方式中,有Le>Lo的关系。因而,位于片状物50的端部的宽度Ls=Le-Lo的区域即片状物端部区域SE中,用大点的墨滴印刷。
图9所示的端部区域EA和内部区域IA的边界BL优选设置在从透镜区域LA(参照图7)的边界偏离的位置。仅仅用大点描绘的区域与用小点及中点描绘的区域相比容易渗漏,因此,例如边界BL若位于透镜区域LA的边界,则在夹着透镜区域LA的边界的两侧相邻的线状像H1和线状像A2(参照图7)的边界部分容易发生渗漏。该情况下,通过透镜层52观察图像A时,由于该大点的渗漏,则会观察到离观察对象的图像A最远的图像H。相对地,边界BL若位于透镜区域LA的内侧,则通过透镜层52观察图像B时,由于大点的渗漏,虽然观察到观察对象的图像B的相邻的图像A或C,但是难以观察到最远的图像H。
作为印刷模式,在印刷装置40准备了印刷速度优先于印刷画质的高速印刷模式(普通印刷模式)、印刷画质优先于印刷速度的高画质模式、可对应三维图像印刷的超高画质模式。高速印刷模式中,用大点印刷。高画质模式中,分为多种尺寸(本例为大中小)的点进行图像的印刷。超高画质模式中,分为多种尺寸中大点以外的较小尺寸的点(本例为中点和小点),进行图像的印刷。
即,端部区域EA中的描绘用与高速印刷模式相同的点尺寸条件进行印刷,内部区域IA中的描绘用与超高画质模式相同的点尺寸条件、以较小尺寸的多种(例如中小这2种)的点进行印刷。
图10(a)、(b)是用于说明不同区域的点尺寸条件的图。如图10(a)所示,印刷区域PA中设定在线状像排列方向(透镜正交方向LX)的两侧的端部区域EA中,图像用大点LD描绘。因此,端部区域EA所包括的伸出区域OA也用大点LD描绘。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印刷区域PA中在线状像排列方向LX上在除了端部区域EA的剩余大部分的区域即内部区域IA中,图像用大点LD、中点MD、小点SD这3种点尺寸进行描绘。
接着,用图11说明构成印刷系统11的便携终端20、主机装置30及印刷装置40的功能构成。
在便携终端20内,由执行程序PR的计算机(未图示),作为包括软件的功能部分,设置预览处理部23。预览处理部23根据非易失性存储器24存储的图像数据GD,使显示部21(参照图1)预览通过多数透镜53观察时的三维图像。用户预览确认三维图像后,如可以则操作便携终端20,指示印刷的执行。另外,便携终端2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4具有所需的存储区域时,也可以存储与主机装置30同样的后述的程序PR,向便携终端20赋予主机功能。
在图11所示的主机装置30的主体31内,由执行HD68(参照图2)存储的打印驱动用程序PR的计算机60,作为包括软件的功能部分,具备预览处理部62及打印驱动部63。预览处理部62具有与便携终端20的预览处理部23相同的功能,根据HD68存储的图像数据GD,预览三维图像。另外,打印驱动部63具备将例如RGB表色系的图像数据GD变换为CMYK表色系的印刷数据PD的数据生成部64。例如用输入部32(键盘及鼠标等)进行印刷指令的操作后,视频缓冲器(未图示)存储的图像数据GD由打印驱动部63的数据生成部64变换为印刷数据PD,将该印刷数据PD向印刷装置40传送。
而且,图11所示的印刷装置40内,通过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79(参照图2)存储的程序PR的计算机70,作为包括软件的功能部分,具备控制部73及数据生成部74。控制部73控制印刷引擎72。另外,数据生成部74具有与打印驱动部63内的数据生成部64基本相同的构成,将例如从便携终端20接收的RGB表色系的图像数据GD变换为CMYK表色系的印刷数据PD。
接着,用图12说明数据生成部64、74的详细情况。
如图12所示,数据生成部64、74具备分辨率变换处理部81、色变换处理部82、半色调处理部83、栅格化处理部84及判定部85。
分辨率变换处理部81将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GD的分辨率变换为由印刷装置40的印刷时的点间距等确定的印刷分辨率。色变换处理部82从分辨率变换处理部81接收图像数据,进行将RGB灰度值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印刷装置40使用的CMYK灰度值的数据的色变换处理。该色变换处理参照色变换表(查找表)(未图示)进行。
半色调处理部83接收色变换处理后的CMYK图像数据,进行变换为印刷装置40可表现的预定灰度的CMYK点数据的半色调处理。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半色调处理的灰度数准备3种。即,2灰度、3灰度和Q灰度(其中,Q是4以上的自然数)这3种。
半色调处理部83具备:变换为3灰度的CMYK点数据的第1处理部86(第1半色调处理部);变换为2灰度的CMYK点数据的第2处理部87(第2半色调处理部);变换为未图示的Q灰度(例如4灰度)的CMYK点数据的第3处理部(第3半色调处理部)。
第1处理部86对色变换处理后的CMYK图像数据进行第1半色调处理,变换为3灰度的CMYK点数据。通过3灰度的点数据,区别中小2种点尺寸(墨液排出量)和不形成点这3个状态。第1处理部86在例如超高画质模式时使用。例如在对透镜片状物50印刷时,设定超高画质模式,使用第1处理部86。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在从印刷头48的喷嘴被喷射墨液的后述的印刷区域中的、与端部区域EA相比靠线状像排列方向LX(透镜正交方向)内侧的区域即内部区域IA所印刷的图像部分,第1处理部86变换为3灰度的CMYK点数据。
另一方面,第2处理部87对色变换处理后的CMYK图像数据进行第2半色调处理,变换为2灰度的CMYK点数据。2灰度的点数据根据点形成的有无而区别2个状态。该情况下,点尺寸(墨液排出量)设为大尺寸。例如高速印刷模式时,变换为2灰度的CMYK点数据。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透镜片状物50印刷图像时,关于对后述的印刷区域PA中的、在透镜正交方向LX的两端部设定的端部区域EA印刷的图像部分,变换为2灰度的CMYK点数据。
未图示的第3处理部变换为例如3-10灰度中的适宜灰度数的CMYK点数据,作为Q灰度。本实施方式中,Q灰度设为4灰度,通过4灰度的点数据,区别大中小3种点尺寸(墨液排出量)和不形成点这4个状态。第3处理部在例如高画质模式时使用。例如在照片用纸印刷中设定高画质模式时,使用第3处理部。另外,也可以将第1处理部86生成的点数据的灰度数设为Q灰度,对透镜片状物50印刷时在内部区域IA中进行Q灰度的半色调处理。
判定部85根据来自色变换处理部82的处理中数据信息(数据地址等)和区域数据AD,判定半色调处理部83接着应该处理的处理对象区域。区域数据AD有可特定图9所示内部区域IA和端部区域EA的位置的信息。区域数据AD是若知道处理对象的数据的地址则可特定该地址所特定的数据属于内部区域IA和端部区域EA中的哪个的参照数据。半色调处理部83根据从判定部85输入的判定结果,作为下一个处理对象数据的传送目的地,在处理对象区域为内部区域IA时选择第1处理部86、在处理对象区域为端部区域EA时选择第2处理部87。
栅格化处理部84从半色调处理部83接收各色墨液点各个的点数据,关于Q灰度的点数据,一边考虑印刷头48进行的点的形成顺序,一边进行按应该向印刷装置40传送的顺序重排的处理。
另外,在主机装置30侧的数据生成部64,具备生成在栅格化处理后的印刷图像数据所附的印刷指令的指令生成部(未图示)。主机装置30将印刷指令附于数据头的印刷图像数据作为印刷数据PD,例如通过分组(packet)通信向印刷装置40传送。
这里,印刷图像数据是1点(像素)由F比特(其中,F是满足Q≤2的F次方的最小的自然数)表现的二进制数据。本例中,印刷图像数据为3灰度以上的数据是1点用2比特表现的二进制数据。大点用“11”,中点用“10”,小点用“01”,无点(不排出)用“00”表现。
第1处理部86生成的CMYK数据的点值由“10”(中点)、“01”(小点)和“00”(无点)构成。第2处理部87生成的CMYK数据的点值由“11”(大点)和“00”(无点)构成。
图13表示驱动控制印刷头48的驱动控制部。如图13所示,在印刷头48的底面,形成多个(例如4个)喷嘴列Nk、Nc、Nm、Ny。各喷嘴列各具备n个(例如,n=180)用于喷射各色(例如青绿(C)、品红(M)、黄(Y)及黑(K))的墨液的喷射口即喷嘴48a。印刷头48在滑架49的下部以喷嘴形成面48b向下的状态固定。印刷头48与在主扫描方向X移动的滑架49一起移动,在基于印刷数据的预定的位置从喷嘴48a喷射墨滴。在印刷头48,作为用于使得墨滴喷射的驱动元件,压电元件(未图示)按每个喷嘴48a设置。另外,以下的说明中,n个喷嘴48a记载为喷嘴#1-#n。
图13所示的驱动控制部91根据印刷图像数据,控制印刷头48喷射的墨滴的尺寸。该驱动控制部91具备:根据印刷图像数据的像素数据生成应该向印刷头48的驱动电路输出的印刷信号PRT(i)的印刷信号生成部(未图示);和印刷头48的驱动电路。印刷头48的驱动电路具备原驱动信号产生部92和驱动信号整形部93。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喷嘴#1-#n的驱动电路按喷嘴列每列分别设置,按每个喷嘴列分别进行压电元件的驱动。图中各信号名的最后所附的括弧内的数字表示被供给该信号的喷嘴的编号。
压电元件若对在其两端设置的电极间施加预定时间幅度的电压,则相应于电压的施加时间而伸展,使墨液流路的侧壁变形。从而,墨液流路的体积相应于压电元件的伸缩,膨胀时取入的墨液在收缩时喷射,成为墨滴从各色的各喷嘴#1-#n喷射。
原驱动信号产生部92生成各喷嘴#1-#n共用的原信号ODRV。该原信号ODRV是在滑架49(参照图5)横切一像素的间隔的时间内包括多个脉冲的信号。对于驱动信号整形部93,从原驱动信号产生部92输入原信号ODRV并且也输入印刷信号PRT(i)。驱动信号整形部93根据印刷信号PRT(i)的电平,对原信号ODRV整形,作为驱动信号DRV(i),向各喷嘴#1-#n的压电元件输出。各喷嘴#1-#n的压电元件根据来自驱动信号整形部93的驱动信号DRV被驱动。
图14是用于各信号的说明的时序图。即,该图表示原信号ODRV、印刷信号PRT(i)和驱动信号DRV(i)的各信号的时序图。
本实施方式中,原信号ODRV,在滑架49横切一像素的间隔的时间内包括第1脉冲W1和第2脉冲W2这2个脉冲。
印刷信号PRT(i)为1电平时,驱动信号整形部93使原信号ODRV的对应脉冲直接通过,作为驱动信号DRV(i)。另一方面,印刷信号PRT(i)为0电平时,驱动信号整形部93断开原信号ODRV的脉冲。
印刷信号PRT(i)与2比特数据“11”对应时,第1脉冲W1和第2脉冲W2在一像素区间输出。从而,从喷嘴喷射大尺寸的墨滴,在片状物50形成大的点(大点)。另外,印刷信号PRT(i)与2比特数据“10”对应时,仅仅第2脉冲W2在一像素区间的前半部分输出。从而,从喷嘴喷射中尺寸的墨滴,在片状物50形成中尺寸的点(中点)。
另外,印刷信号PRT(i)与2比特数据“00”对应时,第1脉冲W1及第2脉冲W2都不在一像素区间输出。从而,不从喷嘴喷射任何尺寸的墨滴,在片状物50不形成点。如上所述,一像素区间中的驱动信号DRV(i)相应于印刷信号PRT(i)的4个不同值,整形为具有互异的4种波形。
另外,用第1处理部86进行半色调处理时,仅仅形成点数据“10”、“01”、“00”。因而,印刷信号PRT(i)为“10”时从喷嘴喷射中墨滴,为“01”时从喷嘴喷射小墨滴,为“00”时不从喷嘴喷射墨滴。另外,如图14中的下侧所示,由第2处理部87进行半色调处理时,仅仅形成点数据“11”、“00”。因而,印刷信号PRT(i)为“11”时从喷嘴喷射大墨滴,为“00”时不从喷嘴喷射墨滴。
接着,用图15说明主机装置30及印刷装置40的作用。以下,按照图15所示流程图说明喷射控制例程。另外,用户使印刷装置40印刷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时,存在:从便携终端20向印刷装置40发送印刷数据PD(RGB表色系的图像数据GD)的情况和从主机装置30发送印刷数据PD(CMYK表色系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主机装置30中的喷射控制例程基本与印刷装置40中的喷射控制例程同样,因此,以下的说明中,以印刷装置40从便携终端20接收印刷数据PD时计算机70执行程序PR而进行的喷射控制例程为例,进行说明。
便携终端20预先存储从服务器15下载的图像数据GD。图像数据GD是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数据。在对透镜片状物50印刷图像时,用户操作便携终端20,首先进行印刷条件的设定。印刷条件包括印刷模式(高画质/低画质)、印刷色(彩色/灰度)、印刷介质的种类(普通纸、照片纸、明信片、透镜片状物等)及尺寸(A4开、B5开、明信片、L开等)等。用户在透镜片状物50印刷时,选择超高画质模式作为印刷模式。然后,用户对便携终端20进行指示印刷的执行的操作。接受该指示的便携终端20向印刷装置40发送印刷数据(图像数据GD)。
首先,步骤S11中,取得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GD包括三维图像。
步骤S12中,对图像数据进行分辨率变换处理。即,计算机70将显示用分辨率的图像数据GD变换为印刷装置40中此时设定的印刷模式相应的印刷分辨率。
步骤S13中,对分辨率变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例如RGB图像数据)进行色变换处理。计算机70参照预先准备的查找表,进行将RGB表色系的图像数据GD变换为CMYK表色系的图像数据的色变换处理。
步骤S14中,在进行后续的半色调处理时,进行判定该处理对象区域属于印刷区域PA内的哪个区域的区域判定。该区域判定由判定部85参照区域数据AD,判定进行半色调处理的区域是哪里。若是内部区域IA,则进入步骤S15,若是端部区域EA,则进入步骤S16。
步骤S15中,第1处理部86进行3灰度的半色调处理。其结果,内部区域IA中,用中点MD和小点SD这2种点尺寸(参照图10(b))生成点。另外,在内部区域IA设定Q灰度(Q≥4)的半色调处理时,用例如(Q-1)种(例如Q=4时为大中小3种)的点尺寸生成点。
步骤S16中,第2处理部87进行2灰度的半色调处理。其结果,端部区域EA中,仅仅用大点LD(参照图10(a))生成点。
步骤S17中,进行栅格化处理,即,计算机70对半色调处理后的CMYK图像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按在印刷头48的驱动电路中使用的点的排列顺序将点数据重排等,生成印刷图像数据。
步骤S18中,向印刷头48输出印刷数据。即,计算机70,将向印刷图像数据附上包括印刷条件中的一部分的数据头而生成的印刷数据PD,向印刷装置40发送。
印刷装置40接收的印刷图像数据对印刷头48的驱动电路输入。驱动电路生成与印刷图像数据的像素数据相应的印刷信号PRT(i),该生成的印刷信号PRT(i)对驱动信号整形部93输入。另外,来自原驱动信号产生部92的原信号ODRV输入驱动信号整形部93。DRV(i)输入各喷嘴#1-#n对应的各压电元件。
印刷区域PA的内部区域IA中,与由3灰度的半色调处理生成的印刷图像数据中的像素数据相应的印刷信号PRT(i)采用“10”“01”“00”这3种之一。因而,以采用中小二种点的点形成条件,从印刷头48的喷嘴喷射墨滴。
另一方面,印刷区域PA的端部区域EA中,与由2灰度的半色调处理生成的印刷图像数据中的像素数据相应的印刷信号PRT(i)采用“11”“00”二种之一。因而,端部区域EA中,以仅仅采用大点的点形成条件,从喷嘴喷射墨滴。即,端部区域EA中,与以采用高分辨率的点尺寸的条件喷射墨滴的内部区域IA比,以采用相对低的分辨率的点尺寸的条件喷射墨滴。
该喷射控制的结果如图10(b)所示,内部区域IA中,以采用中点和小点的相对高的分辨率描绘图像。而且,如图10(a)所示,端部区域EA中,以采用大点的相对低的分辨率描绘图像。
这里,对透镜片状物50的印刷为了在片状物周缘无空白地进行印刷,以无边缘印刷方式进行。因而,印刷区域PA设定为,比介质区域MA向外侧按伸出区域OA的宽度Lo的量变宽。端部区域EA包括透镜片状物50的端部区域SE。因而,在片状物50的端部区域SE描绘图像时也喷射大墨滴。片状物50的位置即使在透镜正交方向LX稍微偏离,由于有伸出区域OA,因此也可以可靠地描绘图像到片状物50的端部为止。
假如为了降低雾状物而采用仅仅在伸出区域OA喷射大墨滴的构成,则片状物50在透镜正交方向LX(图5的例中为主扫描方向X)稍微偏移时,在该偏移方向相反侧的端部处,对其外侧的偏移的幅度的量的区域,与内部区域IA同样,从喷嘴喷射中墨滴和小墨滴。在该情况下,向片状物50的外侧喷射的中墨滴和小墨滴中特别是小墨滴成为雾状物产生的原因。这是因为,相对轻的墨滴喷射后其喷射方向的距离若比到片状物表面为止的间隙程度短,则以其较大比例附着于片状物50,但是从片状物50向外侧偏离时,到支撑台47的液废弃部47c(参照图8)的表面为止的距离长,到达那里之前容易浮置而形成墨雾。
相对地,本实施方式中,在片状物50的端部区域SE也喷射大墨滴,因此即使片状物50的位置在透镜正交方向LX(主扫描方向X)稍微偏离,在片状物50的外侧也必定喷射大墨滴。因而,墨雾难以发生。
另外,片状物50的透镜正交方向LX的分辨率由透镜53的间距决定,因此,与透镜长度方向LY比较,原本是分辨率低的方向。因而,片状物50的透镜正交方向LX的端部即使用大点描绘,画质的劣化也没有相应的那么明显。换言之,片状物50的线状像排列方向LX的端部区域SE通过从喷嘴喷射大墨滴以大点描绘,画质的劣化不会相应地那么明显。
另外,从主机装置30向印刷装置40发送印刷数据PD时,通过主机装置30内的计算机60(特别是CPU65)执行程序PR,进行图15中的步骤S11-S17的处理。而且,通过主机装置30的计算机60向印刷装置40发送所生成的印刷数据PD,向印刷头48的驱动电路输出印刷数据PD(S18)。
根据以上详述的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
(1)印刷头48在透镜片状物50印刷包括多个线状像排列而成的三维图像的图像时,在图像的印刷区域PA中,在线状像排列方向LX(透镜正交方向)的端部区域EA中,与内部区域IA相比,降低相对较小的点的喷射比例,喷射液体。因此,向片状物50的线状像排列方向LX上的端部的外侧的伸出区域OA喷射的小点的喷射比例变低,从而雾状物降低。另外,线状像排列方向LX是透镜53的排列方向(透镜正交方向LX),是通过透镜53观看三维图像时与透镜宽度相关的分辨率变低的方向,因此,尽管相对较大的点的形成比例增加,但通过透镜53观看三维图像时的片状物50的端部区域SE中的分辨率的降低难以明显。
(2)介质是具有柱状透镜的透镜片状物50。向透镜片状物50的线状像排列方向LX上的端部的外侧的伸出区域OA喷射的小点的喷射比例变低,从而雾状物降低,而且,尽管片状物50的端部区域SE中相对较大的点的形成比例增加,但是通过透镜53观看三维图像时的端部区域SE的分辨率的降低难以明显。
(3)印刷头48在印刷区域PA的端部区域EA中,与内部区域IA相比,提高大点的喷射比例而喷射墨液。即,透镜片状物50的透镜正交方向LX的端部及其外侧的伸出区域OA中,大点的喷射比例变高。其结果,可以降低雾状物的产生量,而且,通过透镜层52观看三维图像时的透镜排列方向(线状像排列方向)的端部区域SE中的分辨率的降低难以明显。
(4)印刷区域PA,至少在透镜正交方向LX(线状像排列方向),比介质区域MA大。因此,在印刷区域PA中的与介质区域MA相比向外侧伸出的伸出区域OA,降低小点的形成比例(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是提高大点的形成比例),喷射墨液。因此,可以降低由向片状物50的外侧的伸出区域OA喷射的墨滴引起的雾状物。
(5)端部区域EA中,印刷头48以可喷射的点尺寸中最大的点尺寸即大点(大墨滴)进行喷射。因此,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雾状物。
(6)内部区域IA设定成印刷区域PA中的在线状像长度方向LY(透镜长度方向)到达两端的整个区域。因而,内部区域IA中,到透镜片状物50的线状像长度方向的端部为止,以高分辨率印刷图像。透镜层52例如为柱状透镜的情况下,通过透镜层52观看三维图像时,图像的中央部在到达透镜5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整个区域以比较高的分辨率鲜明呈现。
(7)为了生成用于使印刷装置40在面向具有多个透镜53的透镜层52而配置的介质(墨液吸收层51)印刷三维图像的印刷数据、而使得计算机60、70执行的程序PR,存储在主机装置30的HD68和印刷装置4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79中的至少一方。该程序PR具备:判定图像的印刷区域PA中的对象区域是否属于端部区域EA和内部区域IA中哪一个的步骤。另外,程序PR包括:在对象区域为内部区域IA时,对图像的相应区域进行以高分辨率的点尺寸条件生成点的第1半色调处理(3灰度或Q灰度的半色调处理)的第1步骤。而且,程序PR包括:在对象区域为端部区域EA时,对图像的相应区域进行与第1半色调处理相比、以相对较小的点的形成比例较低的点形成条件生成点的第2半色调处理(2灰度的半色调处理)的第2步骤。而且,通过由计算机60、70执行程序PR,可以提供用于印刷装置40印刷的印刷数据PD。另外,该程序PR也可以由服务器15内的计算机执行,该情况下,将计算机生成的印刷数据PD从服务器15通过因特网NW向印刷装置40发送。而且,也可以在便携终端2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4存储程序PR,由便携终端20的计算机执行程序PR,该情况下,将计算机生成的印刷数据PD向印刷装置40发送。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的形态。
·如图16所示,也可以将仅仅用大点描绘的端部区域EA设定为透镜长度方向LY(线状像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端部。该情况下,如图16所示,优选,与处于透镜正交方向LX的两侧的第1端部区域EA1的宽度Ls1相比,使处于透镜长度方向LY(线状像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第2端部区域EA2的宽度Ls2较窄。即,使通过透镜53观察时分辨率变低容易明显的方向即透镜长度方向LY的端部区域EA2,比即使分辨率变低也难以明显的方向即透镜正交方向LX的端部区域EA1窄。因此,使三维图像的分辨率的降低难以明显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所产生的雾状物量。另外,可以使第1端部区域EA1的宽度Ls1和第2端部区域EA2的宽度Ls2相同(Ls1=Ls2),或者设为满足Ls1<Ls2的条件。
·如图17所示,即使是端部区域EA,对于构成三维图像的多个图像间移动距离ML超过预定阈值的对象物(目标物)(部分图像),也可以不采用大点、而以与内部区域IA相同的点尺寸条件进行印刷。这里,移动距离ML在三维图像为变化图像或立体观看图像时定义不同。变化图像中的移动距离ML是指,以使得用户(观察者)两眼的连线和透镜5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持着三维图像片状物55,在观察距离等的观察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以预定的透镜53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地移动三维图像片状物55时,确定三维图像的预定位置的部分图像的移动量的值。
另外,为立体观看图像时,移动距离ML如下定义。以用户的两眼的连线和透镜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持着面对透镜层配置三维图像的三维图像片状物。移动距离ML是指,该状态下通过透镜层52观察三维图像时,确定相对于图像的进深方向的中心位置(移动距离ML=0)的、所观察的部分图像的进深方向的相对位置的值。
例如对于移动距离ML超过阈值的对象物O1、O2,用小点和中点印刷。根据该构成,三维图像为立体观看图像时,对于在图像的进深方向上相对于中心位置(移动距离ML=0)的对象物超过阈值而处于进深方向的跟前侧或进深侧的对象物O1、O2,到处于端部区域EA内的部分为止,可以比较鲜明地立体观看。用大点LD描绘例如这种的移动距离ML长的对象物时,立体观看时该部分观察为模糊,但是,由于描绘处于端部区域EA的部分的点尺寸条件设为与内部区域IA相同,因此,通过透镜53观察对象物时,直到到达端部区域EA内的部分为止,可以比较鲜明地立体观看对象物O1、O2。
另外,即使对象物为变化图像,对于移动距离ML超过阈值的对象物(部分图像),处于端部区域EA的部分也以与内部区域IA相同的点尺寸条件用高分辨率的点描绘,因此可以比较鲜明地观察变化图像。另外,优选使内部区域IA与端部区域EA的边界BL、即点的分辨率不同的2个区域的边界,避开透镜区域LA的边界,而位于例如透镜区域LA的内侧。该情况下,由于大点的墨液的渗漏,即使看到观察图像以外的其他图像,该其他图像也是在改变的顺序中邻近的图像,因此,观察图像中的对象物和其他图像中对应的对象物的距离比较短,与看到最远的对象物的情况比,减少了不协调感。
·在透镜正交方向LX(线状像排列方向)的端部区域EA,不限于仅仅形成大点。与内部区域IA同样,设为采用尺寸不同的多种点在端部区域EA中描绘图像、在端部区域EA中使其中最大点的喷射比例比内部区域IA增加的模式(第2半色调处理)。例如可以是大点的形成比例增加的模式,也可以是比小点大的点(例如中点)的形成比例比小点增加的模式。特别是在采用中小2种点时,也可以设为减少小点而增加中点的模式。
·也可以使程序PR具有基于用户用相机拍摄的多个图像而生成三维图像的功能。例如选择多个图像、进行三维图像的形成指示操作时,使N幅的图像在透镜正交方向LX压缩为1/N,将该压缩后的各个图像用与透镜数相同的数目分割而取得线状像,将各线状像在对应的透镜区域各N条地按照预定的顺序排列,由此形成三维图像。然后,由该三维图像生成印刷图像数据时,与内部区域IA相比,降低端部区域EA中的小点的喷射比例,或者提高大点的喷射比例。根据该构成,通过执行程序PR的计算机70进行的喷射控制,可以使得通过透镜层52观察时的画质不那么劣化地印刷三维图像,而且可以降低印刷时产生的雾状物。
·透镜交叉方向不限于透镜正交方向,例如也可以是与透镜长度方向形成的角度为80度、60度、110度等90度以外的形成其他角度的方向。
·也可以一边在透镜正交方向LX(线状像排列方向)传送透镜片状物50一边由印刷头48印刷图像。该情况下,透镜片状物50的线状像排列方向LX的端部区域EA,在位于透镜片状物50的传送方向Y的两端部的端部区域EA,降低小点的喷射比例,或者增加大点的喷射比例。
·在透镜片状物50印刷的图像不限于三维图像,至少一部分包括三维图像即可。例如图像也可以包括三维图像和二维图像。
·不限于如无边缘印刷那样印刷区域PA比介质区域MA宽的印刷模式。例如透镜正交方向LX上介质区域MA和印刷区域PA也可以为相同尺寸。另外,透镜正交方向LX上印刷区域PA也可以比介质区域MA稍小(例如为线状像排列方向LX上的伸出宽度Lo以内的值)。这样的构成中,即使片状物50相对于印刷区域PA在线状像排列方向LX稍微偏离,向片状物50的端部外侧喷射的小点的喷射比例也低,可降低不在片状物50附着而浮置的雾状物。另外,线状像排列方向LX与透镜53的排列方向一致,是通过透镜层52观察三维图像56时与透镜宽度相关使分辨率变低的方向,因此,尽管在介质的线状像排列方向LX的端部,形成相对较大的点的比例增加,但是通过透镜层52观察三维图像56时的分辨率的降低难以明显。
·也可以取代在将包括柱状透镜的透镜层52和墨液吸收层51接合而成的透镜片状物50印刷的构成,而在包括膜、用纸、箔等的介质印刷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在该印刷后的介质的图像侧的面贴附柱状透镜层。另外,也可以在介质的图像侧的面,通过用液体喷射装置以喷墨记录方式从液体喷射头的喷嘴喷射透明树脂液,而形成柱状透镜层。透明树脂液采用例如通过光能而固化的光固化性树脂(一例为紫外线固化树脂),通过光(例如紫外线)的照射使介质上形成的透镜形状的树脂液固化,形成透镜层。总之,只要最终可制作通过透镜层可三维观看的三维图像片状物,则印刷时的介质有无透镜层皆可。
·印刷装置至少具有可在介质印刷的印刷功能和可与便携终端等的装置通信地可连接的通信功能即可。例如不限于打印机,也可以是复合机。另外,印刷装置也可以是喷墨式、点击打(dot impact)式、激光式。而且,印刷装置也可以是串行打印机、行式打印机或者页式打印机。
·印刷装置是喷射或者排出墨液等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即可。另外,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成为微量液滴而排出的液体的状态,设为也包括按粒状、泪状、丝状拖尾的状态。另外,这里的液体只要是可以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即可,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这样的流状体。另外,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也包括:包括颜料等的固形物的微粒在溶媒溶解、分散或混合所成的物质等。液体为墨液时,墨液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液及油性墨液以及中性墨液、热熔墨液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是例如印染装置、微分配器等。

Claims (5)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射部,其喷射能形成不同尺寸的点的多种液体;和
驱动控制部,其基于图像数据,控制上述液体喷射部喷射的液体的点尺寸,
上述液体喷射部,在对介质印刷包括多个线状像排列而成的三维图像的图像时,在上述图像的印刷区域中,至少在上述线状像的排列方向的端部区域中,与位于比该端部区域靠内侧的内部区域相比,在降低相对较小的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喷射液体,
上述介质是具有柱状透镜的透镜片状物,上述多个线状像的排列方向与上述柱状透镜的排列方向相同,
上述端部区域和上述内部区域的边界,设置在从上述柱状透镜的透镜区域的边界偏离的位置,且位于上述透镜区域的内侧,
上述液体喷射部在上述印刷区域中的至少上述端部区域中,与上述内部区域相比,在提高大的点的喷射比例的设定下,喷射液体,
即使在上述端部区域中,在上述三维图像中的多个图像间的移动距离超过阈值的对象物的范围,上述液体喷射部也以与上述内部区域相同的点尺寸条件喷射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印刷区域至少在上述排列方向上比介质区域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端部区域中,上述液体喷射部以能喷射的点尺寸中最大的点尺寸喷射液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区域设定为:上述印刷区域中的上述线状像的长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
5.一种印刷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生成:用于使印刷装置对介质印刷包括三维图像的图像的印刷数据,该介质面对具有多个透镜的透镜层而配置,
该印刷数据生成方法包括:
判定步骤,其中,判定上述图像的印刷区域中的对象区域属于构成上述三维图像的多个线状像的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区域和内部区域中的哪一个;
第1步骤,其中,在上述对象区域为上述内部区域时,对上述图像的相应区域实施以高分辨率的点尺寸条件生成点的第1半色调处理;
第2步骤,其中,在上述对象区域为上述端部区域时,对上述图像的相应区域实施:与上述第1半色调处理相比,以相对较小的点的形成比例较低的点形成条件生成点的第2半色调处理;
上述多个线状像的排列方向与上述多个透镜的排列方向相同,
上述端部区域和上述内部区域的边界,设置在从上述多个透镜的透镜区域的边界偏离的位置,且位于上述透镜区域的内侧,
在上述第2步骤中,即使在上述端部区域中,在上述三维图像中的多个图像间的移动距离超过阈值的对象物的范围,也与上述内部区域相同地实施上述第1半色调处理。
CN201410377876.8A 2013-08-02 2014-08-01 印刷装置及程序 Active CN104339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1858A JP2015030210A (ja) 2013-08-02 2013-08-02 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61858 2013-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9854A CN104339854A (zh) 2015-02-11
CN104339854B true CN104339854B (zh) 2017-06-09

Family

ID=5242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7876.8A Active CN104339854B (zh) 2013-08-02 2014-08-01 印刷装置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79676B2 (zh)
JP (1) JP2015030210A (zh)
CN (1) CN1043398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0268B2 (ja) * 2014-01-30 2016-12-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システム
JP6390241B2 (ja) * 2014-07-28 2018-09-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606242B2 (en) * 2015-03-12 2020-03-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 data division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7530973B (zh) * 2015-07-15 2019-12-0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三维对象的处理对象部件数据
JP6418215B2 (ja) * 2016-09-21 2018-11-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立体画像形成システム、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21020338A (ja) * 2019-07-25 2021-02-18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CN113696622A (zh) * 2020-05-21 2021-11-26 广东惠歌包装喷码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替代传统物流不干胶的纸箱喷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5576A (ja) * 2002-06-25 2004-01-29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290701C (zh) * 2003-05-14 2006-1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喷出装置及方法、电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7556330B2 (en) * 2003-06-12 2009-07-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US8136938B2 (en) * 2009-05-19 2012-03-20 William Karsz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on lenticular sheets
CN102555453A (zh) * 2010-09-30 2012-07-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1327A (ja) 1994-04-08 1995-10-2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方法
JP4215349B2 (ja) 1999-07-30 2009-01-28 株式会社フオトクラフト社 レンチキュラースクリーンを介して観察される画像の作製方法
JP2005001202A (ja) 2003-06-11 2005-01-0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システム
JP2006272635A (ja) 2005-03-28 2006-10-12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JP2009262447A (ja) 2008-04-25 2009-11-1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5576A (ja) * 2002-06-25 2004-01-29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290701C (zh) * 2003-05-14 2006-12-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滴喷出装置及方法、电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7556330B2 (en) * 2003-06-12 2009-07-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US8136938B2 (en) * 2009-05-19 2012-03-20 William Karsz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on lenticular sheets
CN102555453A (zh) * 2010-09-30 2012-07-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30210A (ja) 2015-02-16
CN104339854A (zh) 2015-02-11
US9479676B2 (en) 2016-10-25
US20150035889A1 (en)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9854B (zh) 印刷装置及程序
JP5849395B2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8960856B2 (en) Backlit printing
JP2009230738A (ja) 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要求端末、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制御方法
CN110481187A (zh) 多层纹理印刷
US9600750B2 (en) Printing control device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US20180257393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5750909B2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2292848A (ja) 輪郭の滲みを抑制する印刷
US9415586B1 (en) Prin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CN10908026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印刷装置以及程序
CN102189847B (zh) 流体喷射控制装置、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喷射控制方法
CN102275383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程序
CN102602157B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JP6320152B2 (ja) 印刷画像を生成する方法
CN102248815B (zh) 流体喷射装置的调整值的检测方法、流体喷射装置
JP5747517B2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US1178266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6054850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5862188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およびレンズシート
US978298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703743B2 (ja) レンズシート体およびレンズシート体の製造方法
US20130100188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463817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の画像形成方法
KR101507917B1 (ko) 빌트인 캐드 인쇄 전자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