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5602B -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5602B
CN104335602B CN201380027457.5A CN201380027457A CN104335602B CN 104335602 B CN104335602 B CN 104335602B CN 201380027457 A CN201380027457 A CN 201380027457A CN 104335602 B CN104335602 B CN 104335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quipment
vibrator
damping piece
piezoelectric element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74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5602A (zh
Inventor
福冈修
福冈修一
玖岛德幸
平山武
高桥彻
牧野丰
石原笃志
二宫弘
山川健二
宫里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35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5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5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5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 B06B1/0611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in a pil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002Devices for damping, suppressing, obstructing or conducting sound in acoust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获得具有良好的声压的频率特性的音响产生器。为了解决这一课题,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音响产生器(1)具备压电元件(激振器)(5)、振动体(3a)、框体(支撑体)(2)以及阻尼件(8)。上述压电元件(5)接受电信号的输入而发生振动。上述振动体(3a)安装有上述压电元件(5),并通过该压电元件(5)的振动而发生振动。上述框体(2)对上述振动体(3a)进行支撑。上述阻尼件(8)设置为与在俯视时相邻的刚性彼此不同的两部分所组成的配对的双方相接触。

Description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使用了致动器的音响产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音响产生器是通过对安装于振动板的致动器施加电压来使其振动从而使振动板振动而输出音响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9-1306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音响产生器存在如下问题,即,因为积极地利用振动板的共振,所以容易在声压的频率特性中产生波峰(声压比周围高的部分)以及波谷(声压比周围低的部分),从而难以获得优质的音质。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声压的频率特性的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音响产生器的特征在于,包含:激振器,其接受电信号的输入而发生振动;振动体,其安装有该激振器,并通过该激振器的振动而发生振动,所述音响产生器在俯视时至少具有1个由相邻的刚性彼此不同的两部分组成的配对,并具有至少1个设置为与所述配对的双方接触的阻尼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音响产生器,能够获得良好的声压的频率特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基本的音响产生器的简要结构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B是图1A的A-A’线剖面图。
图2是表示声压的频率特性的一例的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器的构成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B是图3A的B-B’线简要剖面图。
图4A是对音响产生器进行了俯视的阻尼件的配置说明图(其1)。
图4B是对音响产生器进行了俯视的阻尼件的配置说明图(其2)。
图4C是对音响产生器进行了俯视的阻尼件的配置说明图(其3)。
图5A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1)。
图5B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2)。
图5C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3)。
图6A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4)。
图6B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5)。
图6C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6)。
图7A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7)。
图7B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8)。
图8A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其1)。
图8B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其2)。
图8C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剖面图(其3)。
图9A是表示阻尼件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9)。
图9B是图9A的C-C’线剖面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电子设备的构成的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器的声压的频率特性的曲线图。
图11B是表示比较例的音响产生器的声压的频率特性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并非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首先,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器1的说明之前,对于基本的音响产生器1’的简要结构,使用图1A以及图1B进行说明。图1A是表示音响产生器1’的简要结构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B是图1A的A-A’线剖面图。
另外,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在图1A以及图1B中,图示了包含将垂直向上设为正方向、将垂直向下设为负方向的Z轴在内的三维的正交坐标系。该正交坐标系有时也在后述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其他附图中表示。此外,在图1A中省略了树脂层7的图示。
此外,同样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图1B将音响产生器1’在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夸大进行了表示。
如图1A所示,音响产生器1’具备框体2、振动板3以及压电元件5。另外,如图1A所示,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不明示就对压电元件5为1个的情况进行例示,但并非对压电元件5的个数进行限定。
框体2由具有矩形框状的相同形状的2块框构件构成,并作为夹住振动板3的周缘部对振动板3进行支撑的支撑体而发挥作用。振动板3具有板状或膜状的形状,其周缘部被框体2夹持而固定。即,振动板3以在框体2的框内展开的状态而被支撑。另外,将振动板3中位于比框体2更靠近内侧的部分、即振动板3中未被框体2夹着而能够自由地振动的部分设为振动体3a。因此,振动体3a是在框体2的框内形成大致矩形状的部分。
此外,振动板3能够使用树脂、金属等各种材料形成。例如,能够由厚度10~200μm左右的聚乙烯、聚酰亚胺等树脂膜构成振动板3。
构成框体2的框构件的厚度、材质等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金属、树脂等各种材料来形成。例如,从机械强度以及耐蚀性优异这样的理由出发,可以适当将厚度100~1000μm左右的不锈钢制的物质等用作框体2。
另外,在图1A中示出了其内侧的部分的形状为大致矩形状的框体2,但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正n边形这样的多角形。
压电元件5是通过粘贴于振动体3a的表面等来设置的、通过被施加电信号而发生振动从而使振动体3a发生激振的激振器。
如图1B所示,该压电元件5例如具备:由4层陶瓷构成的压电体层5a、5b、5c、5d;交替地层叠有3层内部电极层5e而成的层叠体;形成在所述层叠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表面电极层5f、5g;以及在露出有内部电极层5e的侧面形成的外部电极5h、5j。此外,在外部电极5h、5j,连接引线端子6a、6b。
另外,压电元件5为板状,上表面侧以及下表面侧的主面形成长方形状或正方形状这样的多边形。此外,压电体层5a、5b、5c、5d如图1B中箭头所示被进行了极化。即,对于在某个瞬间所施加的电场的方向的极化的方向被极化为在厚度方向(图的Z轴方向)上的一侧与另一侧反转。
然后,若经由引线端子6a、6b对压电元件5施加电压,则例如在某个瞬间,以粘接于振动体3a的一侧的压电体层5c、5d收缩而相反侧的压电体层5a、5b伸展的方式变形。因此,通过对压电元件施加交流信号,能够使压电元件5弯曲振动,并对振动体3a施加弯曲振动。
此外,对于压电元件5,其主面与振动体3a的主面通过环氧系树脂等粘接剂相接合。
另外,作为构成压电体层5a、5b、5c以及5d的材料,能够使用PZT(lead zirconatetitanate,锆钛酸铅)、Bi层状化合物、钨青铜结构化合物等非铅系压电体材料等一直以来所使用的压电陶瓷。
此外,作为内部电极层5e的材料,能够使用各种金属材料。例如,在含有由银和钯构成的金属成分、以及构成压电体层5a、5b、5c、5d的陶瓷成分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因压电体层5a、5b、5c、5d与内部电极层5e的热膨胀差而产生的应力,因此能够获得无层叠不良的压电元件5。
此外,引线端子6a、6b能够使用各种金属材料形成。例如,若使用由树脂膜夹着铜或铝等金属箔的柔性布线来构成引线端子6a、6b,则能够实现压电元件5的低高度化。
此外,如图1B所示,音响产生器1’还具备在框体2的框内配置为覆盖压电元件5以及振动体3a的表面、并与振动体3a以及压电元件5一体化了的树脂层7。另外,所谓的与振动体3a以及压电元件5一体化了的树脂层7意味着处于如下状态的树脂层:与振动体3a以及压电元件5相接合,并与振动体3a以及压电元件5一体地进行振动。
树脂层7能够使用例如丙烯酸系树脂、硅酮系树脂等的树脂或橡胶等,并优选形成为杨氏模量达到1MPa~1GPa的范围左右。另外,通过利用该树脂层7埋设压电元件5,能够诱发适度的阻尼效应,因此能够抑制共振现象,从而能够将声压的频率特性中的波峰、波谷抑制得较小。
此外,图1B示出了树脂层7形成为与框体2成为相同高度的状态,但也可以不是相同高度,只要埋设了压电元件5即可。例如,也可以使树脂层7形成为高于框体2的高度。
另外,对于本例的音响产生器,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压电元件5被安装于振动体3a并且由树脂层7包覆,振动体3a、压电元件5以及树脂层7被一体化,该振动体3a、压电元件5以及树脂层7一体地进行振动。
接着,在从与振动体3a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为振动体3a的厚度方向,图的Z轴方向)对音响产生器进行俯视时,存在有多个由相邻存在的彼此间刚性不同的部分组成的配对。所谓该刚性不同的部分是指,例如在对音响产生器进行俯视时存在框体2的部分、仅存在振动体3a和树脂层7的部分(不存在激振器的部分)、存在振动体3a和树脂层7和压电元件5的部分(存在激振器的部分)等。
另外,所谓的在俯视时存在振动体3a和树脂层7和压电元件5的部分意味着,在与振动体3a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存在振动体3a和树脂层7和压电元件5的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当振动体3a进行弯曲振动,在所述刚性不同的部分容易产生较大的形变。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对某物进行俯视的情况下,设为从振动体3a的厚度方向(为与振动体3a的主面垂直的方向,图的Z轴方向)进行俯视。
图2是表示声压的频率特性的一例的图。如前述的图1A所示,例如,在由包含了压电元件5的振动体3a、压电元件5以及树脂层7构成的复合振动体作为整体而具有对称性那样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特定的频率,波峰集中缩退,容易产生陡峭的波峰、波谷。
作为一例,在图2中着眼于由虚线的闭合曲线PD包围表示的部分。在产生这样的波峰的情况下,根据频率而在声压产生偏差,因此难以获得良好的音质。
在此情况下,如图2所示,采取使波峰P的高度降低(参照图中的箭头201)、并且使波峰宽度扩大(参照图中的箭头202)来使波峰变小那样的对策是很有效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对于振动体3a,通过施加基于阻尼件8的机械振动损失来降低波峰P的高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音响产生器具有至少1个在俯视时相邻的彼此间刚性不同的两部分所组成的配对,还具有设置为与在俯视时相邻的彼此间刚性不同的两部分的双方相接触的至少1个阻尼件8。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声压的频率特性中的波峰、波谷的水平。
例如,通过将阻尼件8设置为与对音响产生器进行俯视时的激振器(压电元件5)所在的部分、及其相邻的激振器(压电元件5)所不在的部分这双方相接触,从而能够减小声压的频率特性中的波峰、波谷的水平。
此外,通过将阻尼件8设置为跨越对音响产生器进行俯视时存在激振器(压电元件5)的部分、及其不存在相邻的激振器(压电元件5)的部分(存在振动体3a和树脂层7的部分)这双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减小声压的频率特性中的波峰、波谷的水平。
此外,通过将阻尼件8设置为与对音响产生器进行俯视时存在支撑体(框体2)的部分、及其不存在相邻的支撑体(框体2)的部分(存在振动体3a和树脂层7的部分)这双方相接触,从而能够减小声压的频率特性中的波峰、波谷的水平。
此外,通过将阻尼件8设置为跨越对音响产生器进行俯视时存在支撑体(框体2)的部分、及其不存在与其相邻的支撑体(框体2)的部分(存在振动体3a和树脂层7的部分)这双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减小声压的频率特性中的波峰、波谷的水平。
此外,只要将阻尼件8配置为覆盖于激振器(压电元件5)以及安装有激振器(压电元件5)的振动体3a的表面,并安装于与振动体3a以及激振器(压电元件5)进行了一体化的树脂层7的表面即可。由此,能够提高阻尼件的效果,并且能够使阻尼件的安装变得容易。此外,通过将阻尼件8设置为不与被输入电信号而发生振动的激振器(压电元件5)以及振动板3的双方直接接触,从而能够减小声压特性中的波峰、波谷的水平,并且能够降低声压级经过较宽的频率范围在整体上的下降。
使用图3A~图4C来具体进行说明。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器1的构成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B-B’线示意剖面图。此外,图4A~图4C是对音响产生器1进行俯视的阻尼件8的配置说明图(其1)~(其3)。
如图3A所示,音响产生器1除了具备图1A以及图1B所示的音响产生器1’之外,还具备阻尼件8。另外,图3A中例示了大致矩形状的4个阻尼件8,但并非对其形状、个数进行限定。
阻尼件8可以具有机械损失,但较为理想的是机械损耗因子高的构件,换言之,较为理想的是机械品质因数(所谓的机械Q)低的构件。
这样的阻尼件8例如能够使用各种弹性体形成,但由于较为理想的是柔软且容易变形,因此能够适当地使用聚氨酯橡胶等橡胶材料、硅酮树脂等软质的树脂材料等形成。
尤其能够适当地使用聚氨酯泡沫等多孔质的橡胶材料。此外,阻尼件8被安装于图1B所示的树脂层7的表面,与振动体3a、压电元件5以及树脂层7被一体化。
然后,通过这样设置阻尼件8,从而振动体3a的安装了阻尼件8的部分经由树脂层7承受基于阻尼件8的振动损失,由此共振现象受到抑制。
此外,阻尼件8设置为与在振动板3的平面方向上存在的、相邻且刚性不同的部分的双方相接触。在此,对所述的“相邻且刚性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4A所示,在对音响产生器1进行俯视的情况下(从图的+z方向进行了俯瞰的情况),音响产生器1例如能够大致划分为存在振动体3a和树脂层7的部分S1、存在框体2的部分S2、以及存在压电元件5、树脂层7和振动体3a的部分S3。这些部分S1~S3根据框体2、压电元件5的存在的有无,刚性各不相同。
另外,在使用了图4A~图4C的说明中,从使说明容易理解的观点出发,通过矩形的组合简略地示出了刚性不同的部分。此外,同样从使说明容易理解的观点出发,同一部分内的刚性假定为均匀的刚性。
在此,所谓的“相邻且刚性不同的部分”指的是,例如部分S1和部分S2,或者部分S1和部分S3。然后,对于这样相邻且刚性不同的部分的边界附近,在振动体3a弯曲振动时,因其刚性的差异而导致形变容易变得较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音响产生器1通过将阻尼件8设置为与该形变较大的部分相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减小波峰、波谷。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在对音响产生器1进行俯视的情况下,按照配置为与部分S1和部分S2的边界(即,振动体3a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相接的配置模式P1来设置阻尼件8。另外,配置模式P1也可以配置为与部分S1和部分S3的边界(即,在俯视时存在压电元件5的部分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相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配置为跨越部分S1以及部分S3、即跨越部分S1和部分S3的边界(即,在俯视时存在压电元件5的部分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的配置模式P2来设置阻尼件8。另外,配置模式P2也可以配置为跨越部分S1以及部分S2、即跨越部分S1和部分S2的边界(即,振动体3a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C所示,在对音响产生器1进行俯视的情况下,按照与部分S1以及部分S2的双方接触、并且与部分S1以及部分S3的双方接触的配置模式P3来设置阻尼件8。
通过将这样的配置模式P1~P3进行组合来设置阻尼件8,从而将基于阻尼件8的机械振动损失高效地施加给形变大的部位,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小波峰、波谷。
由此,能够减小共振频率的波峰、波谷,从而获得变化平缓的良好的声压的频率特性。
另外,如图4C中由虚线的闭合曲线C包围所示,对于振动体3a的四角及其附近,也可以不必设置阻尼件8。这是由于,该四角及其附近由俯视的情况下的框体2的内侧的正交的2边来支撑,难以发生形变。
接着,使用图5A~图8C对以图4A~图4C所示的配置模式P1~P3为前提的阻尼件8的具体的配置例依次进行说明。另外,在图5A~图8C中,存在将以压电元件5为首的音响产生器1的各构件极其简化来进行图示的情况。
首先,图5A~图5C是表示阻尼件8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1)~(其3)。如图5A所示,阻尼件8能够配置为在俯视时与存在压电元件5的部分的轮廓的长边方向的边相接。另外,也可以设为仅将1个阻尼件8配置于该长边方向的边的仅一方。
此外,如图5B所示,阻尼件8能够与压电元件5重叠地配置,使得跨越俯视时存在压电元件5的部分、及与之相邻的不存在压电元件5的部分,即,跨越在俯视时存在压电元件5的部分的轮廓的长边方向的边。另外,也可以配置为一对阻尼件8当中,仅使一者与压电元件5重叠,而另一者的阻尼件8与长边方向的边相接。
此外,在图5A以及图5B中,列举了对于在俯视时存在压电元件5的部分的轮廓的长边方向的边配置阻尼件8的配置例,但如图5C所示,当然也可以对于在俯视时存在压电元件5的部分的轮廓的短边方向的边进行配置。
接下来,图6A~图6C是表示阻尼件8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4)~(其6)。如图6A所示,阻尼件8能够配置为与框体2的内侧的短边方向的边相接。另外,也可以设为仅将1个阻尼件8配置于该短边方向的边的仅一方。
此外,如图6B所示,阻尼件8能够与框体2重叠地配置,使得跨越俯视时存在框体2的部分、及与之相邻的不存在框体2的部分,即,跨越框体2的内侧的短边方向的边。另外,也可以配置为一对阻尼件8当中,仅使一者重叠,而另一者的阻尼件8与短边方向的边相接。
此外,在图6A以及图6B中,列举了对于框体2的内侧的短边方向的边配置阻尼件8的配置例,但如图6C所示,当然也可以对于框体2的内侧的长边方向的边进行配置。
接下来,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阻尼件8的具体的配置例的示意性俯视图(其7)以及(其8)。通过对之前使用图5A~图6C已经说明的配置例进行组合,如图7A所示,能够例如将4个阻尼件8配置为包围1个压电元件5。
此外,在该情况下,如图7A所示,例如也可以将阻尼件8配置为填补沿着框体2的短边方向的框体2以及压电元件5之间的空隙。另外,此时,也可以如阻尼件8’那样与压电元件5等重叠地配置。
这一点,如图7B所示,关于具备2个以上的压电元件5那样的中型或者大型的音响产生器1,也能够同样地将阻尼件8配置为填补由框体2以及压电元件5形成的空隙。
这样,通过将阻尼件8配置为沿着振动板3的平面方向填补由框体2以及压电元件5形成的空隙,即使在连续地刚性不同的部分相连而形变的变化激烈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诱发适当的阻尼效应,从而获得良好的声压的频率特性。
接下来,图8A~图8C是表示阻尼件8的具体的配置例的剖面图(其1)~(其3)。另外,图8A~图8C为音响产生器1的A-A’线(参照图1A)剖面图。
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阻尼件8也可以设置于与设置有压电元件5的振动板3的主面侧相反的主面侧。在该情况下,阻尼件8的配置位置和之前一样,优选的是,将阻尼件8配置为与在俯视的情况下相邻且刚性不同的部分的双方相接触。
另外,图8A中示出了如下的配置例,即,阻尼件8被配置为跨越进行俯视的情况下的存在压电元件5的部分的轮廓。此外,图8B中示出了阻尼件8与框体2的内壁相接地配置的配置例。
另外,通过这样将阻尼件8设置于与压电元件5处于相反侧的振动板3的主面,能够有助于音响产生器1的低高度化。此外,通过将阻尼件8配置为与产生音响的振动板3直接接触,能够提高基于阻尼件的阻尼效应。
此外,如图8C所示,例如,在单压电晶片型的压电元件5从两面夹持振动板3来安装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振动板3的下表面侧形成树脂层7,并在该树脂层7的表面设置阻尼件8。
图9A是表示阻尼件8的具体的配置例的俯视图(其9),图9B是图9A所示的音响产生器1的C-C’线剖面图。
在图9A以及图9B中,阻尼件8配置为与在俯视的情况下相邻且刚性不同的两部分(在振动板3的厚度方向上仅包含振动板3以及树脂层7的部分、和在振动板3的厚度方向上除了振动板3以及树脂层7之外还包含压电元件5的部分)的双方相接触。此外,在图9A以及图9B中,阻尼件8配置为与振动板3以及压电元件5的双方相接触。这样,通过将阻尼件8配置为与接受电信号的输入而发生振动的压电元件5相接触,能够提高基于阻尼件的阻尼效应。
另外,关于阻尼件8的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也可以利用其它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进行配置。例如,也可以采用将1个阻尼件8配置为与树脂层7的表面以及框体2的表面相接,并且在树脂层7的内部,将其他的阻尼件8配置为与振动体3a以及压电元件5相接。
接着,使用图10A以及图10B对搭载有之前已经说明过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器1的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行说明。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装置20的构成的图,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电子设备50的构成的图。另外,两图中仅示出说明所需的构成要素,而省略了对于音响产生器1的详细的构成、一般的构成要素的记载。
音响产生装置20是所谓扬声器那样的发音装置,如图10A所示,例如具备箱体30、以及安装于箱体30的音响产生器1。箱体30具有长方体的箱状的形状,并在1个表面具有开口30a。这样的箱体30例如能够使用塑料、金属、木材等已知材料形成。此外,箱体3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长方体的箱状,例如可以设为圆筒状、锥台状等各种各样的形状。
然后,在箱体30的开口30a安装有音响产生器1。根据具有这样的构成的音响产生装置20,能够使从音响产生器1产生的声音在箱体30的内部发生共鸣,因而能够提高例如低频带的声压。另外,安装音响产生器1的地方能够自由设定。此外,也可以经由其他物体将音响产生器1安装于箱体30。
此外,音响产生器1能够搭载于各种电子设备50。例如,在如下所示的图10B中,电子设备50设为便携式电话、平板终端那样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如图10B所示,电子设备50具备电子电路60。电子电路60例如由控制器50a、收发部50b、键输入部50c、话筒输入部50d构成。电子电路60与音响产生器1连接,并具有向音响产生器1输出声音信号的功能。音响产生器1基于从电子电路60输入的声音信号而使音响产生。
此外,电子设备50具备显示部50e、天线50f以及音响产生器1。此外,电子设备50具备容纳这些各器件的箱体40。
另外,图10B中表示了以控制器50a为首的各器件全都容纳于1个箱体40中的状态,但并非限定各器件的容纳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至少将音响产生器1直接或经由其他物体安装于箱体40中即可,其他构成要素的配置能够自由设定。
控制器50a是电子设备50的控制部。收发部50b基于控制器50a的控制,经由天线50f进行数据的收发等。
键输入部50c是电子设备50的输入器件,受理操作者所进行的键输入操作。话筒输入部50d同样是电子设备50的输入器件,受理操作者所进行的声音输入操作等。
显示部50e是电子设备50的显示输出器件,基于控制器50a的控制进行显示信息的输出。
然后,音响产生器1作为电子设备50中的音响输出器件而执行动作。另外,音响产生器1与电子电路60的控制器50a连接,并受到由控制器50a控制的电压的施加而发出音响。
另外,在图10B中将电子设备50作为便携用终端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与电子设备50的种类无关而应用于具有发出音响的功能的各种各样的消费类设备。例如,薄型电视、汽车音响设备自不用说,也可以应用于具有产生音响、声音的功能的产品,例如吸尘器、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各种产品。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主要例示并说明了在振动体3a的一个主面设置了压电元件5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振动体3a的两面设置压电元件5。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框体的内侧部分的形状为大致矩形状的情况进行了举例,并且只要是多边形即可,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在框体2的框内覆盖压电元件5以及振动体3a的方式形成树脂层7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列举,但不必一定形成该树脂层。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由树脂膜等薄膜构成振动板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列举,但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板状的构件构成。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支撑振动体3a的支撑体为框体2、并支撑振动体3a的周缘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列举,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仅支撑振动体3a的长边方向或者短边方向的两端。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激振器是压电元件5的情况,但作为激振器,并不限定于压电元件,只要是具有接受电信号的输入而发生振动的功能的元件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作为使扬声器发生振动的激振器而广为人知的、电动型的激振器、静电型的激振器、电磁型的激振器。另外,电动型的激振器是在配置于永磁铁的磁极之间的线圈中通电流而使线圈发生振动那样的激振器,静电型的激振器是向面对面的2个金属板流送偏压和电信号而使金属板发生振动那样的激振器,电磁型的激振器是向线圈流送电信号而使薄铁板发生振动那样的激振器。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以及改良。
【实施例】
接着,对本发明的音响产生器1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制作如图7B所示那样配置了阻尼件8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器1、以及完全没有配置阻尼件8的比较例的音响产生器,对其电气特性进行了测定。
首先,通过对含有以Sb对Zr的一部分进行了置换的锆钛酸铅(PZT)的压电粉末、粘合剂、分散剂、可塑剂以及溶剂进行球磨机混合,从而进行24时间混炼而制作出浆料。然后,使用所得到的浆料通过刮板法而制作出生片。通过丝网印刷法将含有Ag以及Pd的导体膏按规定形状涂敷于该生片,从而形成了成为内部电极层5e的导体图案。然后,将形成有导体图案的生片以及其他生片进行层叠并加压,制作出层叠成型体。然后,将该层叠成型体以500℃在大气中进行1小时的脱脂,然后,在1100℃下在大气中进行3小时的焙烧,从而得到了层叠体。
接着,通过切割加工对所得到的层叠体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面部进行切割,使内部电极层5e的前端从层叠体的侧面露出。然后,通过丝网印刷法而在层叠体的两侧主面涂敷含有Ag和玻璃的导体膏,从而形成了表面电极层5f、5g。然后,在层叠体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面,通过浸渍法来涂敷含有Ag和玻璃的导体膏,以700℃在大气中烘焙10分钟,从而形成了一对外部电极5h、5j。由此,制作出层叠体。对于所制作出的层叠体的主面的尺寸,使宽度成为了18mm,使长度成为了46mm。层叠体的厚度设为了100μm。然后,通过一对外部电极5h、5j施加2分钟100V的电压来进行极化,得到了双压电晶片型的层叠型压电元件即激振器(压电元件)5。
接着,准备厚度25μm的聚酰亚胺树脂所构成的膜(振动板)3,在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由构成框体2的2个框构件夹持周缘部进行了固定。构成框体2的2个框构件分别使用了厚度0.5mm的不锈钢制的构件。关于框体2内的膜3的尺寸,长度为110mm,宽度为70mm。然后,在所固定的膜3的一个主面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用由丙烯树脂构成的粘接剂粘接了2个激振器5。之后,将引线端子6a、6b与激振器5接合并进行了布线。然后,在膜3的一个主面侧的框构件的内侧,按照与框构件成为相同高度的方式,填充固化后的杨氏模量达到17MPa的丙烯酸系树脂并使其固化,从而形成了树脂层7。
接着,在树脂层7的表面,用由丙烯树脂构成的粘接剂粘贴了阻尼件8。阻尼件8使用了厚度0.25mm的聚氨酯泡沫。安装阻尼件8的位置设为了图7B所示的位置。比较例的音响产生器除了完全没有安装阻尼件8的情况之外为相同结构的音响产生器。
然后,以JEITA(电子信息技术工业协会标准)EIJA RC-8124A为标准对所制作出的音响产生器的声压的频率特性进行了测定。在测定中,在音响产生器的引线端子6a、6b间,输入有效值5V的正弦波信号,在音响产生器的基准轴上0.1m的点设置话筒对声压进行了测定。图11A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器1的测定结果,图11B中示出未安装阻尼件8的比较例的音响产生器的测定结果。另外,在图11A、图11B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声压。
若与图11B所示的比较例的音响产生器的声压的频率特性进行比较,则可知,对于图11A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的音响产生器1的声压的频率特性,获得了降低了波峰/波谷的平滑的声压特性。由此本发明的有效性得到了确认。
符号说明
1、1’:音响产生器
2:框体
3:振动板
3a:振动体
5:压电元件
5a、5b、5c、5d:压电体层
5e:内部电极层
5f、5g:表面电极层
5h、5j:外部电极
6a、6b:引线端子
7:树脂层
8:阻尼件
20:音响产生装置
30、40:箱体
50:电子设备
50a:控制器
50b:收发部
50c:键输入部
50d:话筒输入部
50e:显示部
50f:天线
60:电子电路
P:波峰

Claims (5)

1.一种音响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激振器,其接受电信号的输入而发生振动;
膜状的振动板,其安装有该激振器,并通过该激振器的振动而发生振动;以及
树脂层,其被配置为覆盖所述激振器以及安装有该激振器的所述振动板的表面,且与所述振动板以及所述激振器进行了一体化,
所述音响产生器在俯视时至少具有1个由相邻的刚性彼此不同的两部分组成的配对,并具有至少1个与所述配对的双方接触地安装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的阻尼件,
所述配对之一是俯视时存在所述激振器的部分以及不存在所述激振器的部分所组成的配对,
所述阻尼件的至少1个设置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跨越俯视时存在所述激振器的部分以及不存在所述激振器的部分这双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产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振器俯视时的主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状,
所述阻尼件的至少1个设置为跨越俯视时存在所述激振器的部分的轮廓的长边方向上的边或短边方向上的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音响产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响产生器还具有夹着所述振动板的周缘部来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体。
4.一种音响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箱体;以及
安装于该箱体的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响产生器。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箱体;
安装于该箱体的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响产生器;以及
与该音响产生器连接的电子电路,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使音响从所述音响产生器产生的功能。
CN201380027457.5A 2012-08-10 2013-05-31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335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9065 2012-08-10
JP2012-179065 2012-08-10
JP2012-218931 2012-09-29
JP2012218931 2012-09-29
JP2012-286794 2012-12-28
JP2012286794 2012-12-28
PCT/JP2013/065293 WO2014024551A1 (ja) 2012-08-10 2013-05-31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5602A CN104335602A (zh) 2015-02-04
CN104335602B true CN104335602B (zh) 2017-11-14

Family

ID=50067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7457.5A Active CN104335602B (zh) 2012-08-10 2013-05-31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92372B2 (zh)
EP (1) EP2884765B1 (zh)
JP (1) JP5960828B2 (zh)
CN (1) CN104335602B (zh)
WO (1) WO20140245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0950B2 (ja) * 2013-04-25 2017-12-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音響機器
WO2015105196A1 (ja) * 2014-01-11 2015-07-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JP6117945B2 (ja) * 2014-01-11 2017-04-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JP6616059B2 (ja) * 2014-02-27 2019-12-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機器
JP6489291B2 (ja) 2016-12-27 2019-03-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およ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6202A (en) * 1972-04-10 1974-01-15 Motorola Inc Acoustic transducer includ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element
US4654554A (en) * 1984-09-05 1987-03-31 Sawafuji Dynameca Co., Ltd. Piezoelectric vibrating elements and piezoelectr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s
US6693849B1 (en) * 2002-10-03 2004-02-17 Adolf Eberl Piezoelectric audio transduc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65595U (zh) * 1987-10-21 1989-04-26
US6278790B1 (en) * 1997-11-11 2001-08-21 Nct Group, In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s comprising vibrating panels
US7003125B2 (en) * 2001-09-12 2006-02-21 Seung-Hwan Yi Micromachined piezoelectric microspeaker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3944052B2 (ja) 2001-12-27 2007-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超音波送受波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超音波クリアランスソナー
JP3948484B2 (ja) * 2005-05-20 2007-07-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超音波センサ
KR101239306B1 (ko) 2006-02-14 2013-03-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초음파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139795B2 (en) * 2006-10-13 2012-03-20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Loudspeaker system for aircraft cabin
CN101785047B (zh) 2007-06-01 2013-03-06 艾克森塞股份公司 压电转换装置
JP4524700B2 (ja) 2007-11-26 2010-08-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およびスピーカ駆動方法
JPWO2009110575A1 (ja) 2008-03-07 2011-07-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02668598B (zh) 2009-12-15 2015-03-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致动器、压电致动器、电子装置,和用于衰减振动并且转换振动方向的方法
KR20120064984A (ko) * 2010-12-10 2012-06-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압전 스피커
WO2012107388A1 (de) * 2011-02-07 2012-08-16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Transparente akustisch wirksame 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6202A (en) * 1972-04-10 1974-01-15 Motorola Inc Acoustic transducer includ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element
US4654554A (en) * 1984-09-05 1987-03-31 Sawafuji Dynameca Co., Ltd. Piezoelectric vibrating elements and piezoelectr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s
US6693849B1 (en) * 2002-10-03 2004-02-17 Adolf Eberl Piezoelectric audio transdu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60828B2 (ja) 2016-08-02
US9392372B2 (en) 2016-07-12
JPWO2014024551A1 (ja) 2016-07-25
EP2884765B1 (en) 2018-07-25
CN104335602A (zh) 2015-02-04
WO2014024551A1 (ja) 2014-02-13
EP2884765A1 (en) 2015-06-17
US20150172823A1 (en) 2015-06-18
EP2884765A4 (en)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4624B (zh) 压电元件以及具备其的压电振动装置、便携式终端、声音发生器、声音发生装置、电子设备
JP6367693B2 (ja) 圧電素子、圧電振動装置、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4396278B (zh)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4756515B (zh) 音响产生器以及使用该音响产生器的电子设备
CN104335602B (zh)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101518987B1 (ko) 음향 발생기, 음향 발생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CN106465021B (zh) 压电元件及具备该压电元件的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电子设备
CN104137570B (zh) 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828393B (zh) 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WO2015145906A1 (ja) 音響発生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CN104350766A (zh)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WO2013099512A1 (ja) 振動装置,音響発生装置,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電子機器
CN105027581A (zh) 压电致动器及具备其的压电振动装置、便携式终端、声音发生器、声音发生装置、电子设备
CN103999482B (zh) 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012113B (zh) 音响发生器、音响发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5676016B2 (ja) 振動装置,音響発生装置,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電子機器
CN105900454A (zh) 音响产生器、音响产生装置、便携式终端以及电子设备
JP6192743B2 (ja)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JP6117945B2 (ja)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JP6434373B2 (ja)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圧電振動装置、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CN204721603U (zh) 声音发生器、声音发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6224841B2 (ja) 圧電素子、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CN104854879A (zh) 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电子设备
CN104285309B (zh) 压电元件以及具备其的压电振动装置、便携式终端、音响发生器、音响发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JP6208595B2 (ja)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