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1979B - 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1979B
CN104331979B CN201410254349.8A CN201410254349A CN104331979B CN 104331979 B CN104331979 B CN 104331979B CN 201410254349 A CN201410254349 A CN 201410254349A CN 104331979 B CN104331979 B CN 104331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k note
paper money
money box
pattern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43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1979A (zh
Inventor
北成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31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1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1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1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本发明使得在以先入后出方式收纳介质的情形下能够使直到再利用该介质为止的期间延长。纸币出入钞机(10)将相同的币种分配至两个纸币箱(17),将在入钞交易中由顾客入钞的纸币导入而收纳至导入纸币箱内,在进行出钞交易时,将导出纸币箱内的纸币(BL)导出并出钞至顾客。因此,纸币出入钞机(10)可以暂时保持入钞交易中由顾客入钞后的纸币(BL)而不出钞。由此纸币出入钞机(10)即使在入钞交易中伪造纸币不可鉴别该伪造纸币而导入了该伪造纸币,也可以通过在直到该伪造纸币被导出为止的期间内更新鉴别信息而在出钞交易时鉴别并排除该伪造纸币,所以可以防止将该伪造纸币向其他顾客出钞的状况于未然。

Description

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优选应用于例如被投入纸币等介质、或者排出该介质来进行希望的交易的现金自动存取机(ATM)等。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设置于金融机构、便利店等的现金自动存取机,根据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内容,例如让顾客投入纸币、硬币等现金,或者向顾客支出现金。
作为现金自动存取机,例如提出有一种如下的现金自动存取机,其具有:待客部,其用于与顾客之间进行纸币的授受;输送部,其用于输送纸币;鉴别部,其用于鉴别被投入的纸币的币种和真伪;临时保留部,其用于暂时保留被投入的纸币;纸币箱,其用于按照币种来保存纸币;以及回收箱,其用于保存不应再使用的纸币。
在入钞交易中,当顾客将纸币投入到待客部时,该现金自动存取机输送所投入的纸币并在鉴别部进行鉴别,将被鉴别为正常纸币的纸币保存到临时保留部,另一方面,将鉴别为不可交易的纸币退回到待客部,退还给顾客。
接着,当由顾客确定了入钞金额时,现金自动存取机导出保存在临时保留部中的纸币并利用鉴别部再鉴别其币种,根据所鉴别的币种将该纸币保存到各纸币箱,并且,将鉴别为损伤程度大的纸币保存到回收箱。
另外,在出钞处理中,当现金自动存取机按照顾客的操作指示确定了应出钞的金额时,从纸币箱导出与应出钞金额相应的纸币并利用输送部输送该纸币,在由鉴别部鉴别为正确地将正常的纸币导出后,向纸币出入钞口输送该纸币,并让顾客取出该纸币。
此外,在现金自动存取机中,存在用被称为所谓的循环型(环流型)的方法来操作纸币的现金自动存取机,该循环型(环流型)的方法如下这样进行:在入钞交易中将顾客投入的纸币导入并保存到纸币箱,另一方面,在以后的出钞交易中从该纸币箱导出该纸币而送出该纸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与该循环型相对应的纸币箱的一例,该纸币箱结构为,用于保存纸币的收纳空间在上下方向上较长,且对于所导入的纸币,使纸面朝向上下方向蓄积在该收纳空间内。
在该纸币箱中的收纳空间的上方设有分离放出部,在进行导入时,该分离放出部将输送来的纸币向收纳空间内放出,另一方面,在进行导出时,该分离放出部将蓄积在收纳空间内的纸币逐张分离。
因此,在纸币箱中,使后导入的纸币先导出,即以所谓的后入先出方式存入放出纸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02707公报(段落[0021]等)
此外,在现金自动存取机中,在鉴别部中根据规定的鉴别条件来鉴别纸币的真伪。尤其是在刚流通了精致的假币的情形下,在现金自动存取机中,根据该假币的特征更新鉴别条件,并根据更新后的鉴别条件来鉴别纸币的真伪。
但是,从新的假币开始流通到掌握该假币的特征而更新鉴别条件为止,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现金自动存取机中,相对于纸币箱以后入先出方式进行纸币的保存及导出,因此,也可设想到将在某次入钞交易中投入的纸币在随后的出钞交易中出钞的情形。
因此,在现金自动存取机中,存在如下这种问题,即在入钞交易中投入新的假币,且在鉴别部中被判断为真币,而在更新鉴别条件之前进行出钞交易,将该假币从纸币箱导出,在此情形下,有可能导致在鉴别部中再次将该假币判断为真币,直接出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尽管以先入后出方式将介质保存到收纳库,但却能够在经过充分的时间后再利用该介质。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介质收纳装置包括:交接部,其用于与使用者之间交接介质;输送部,其用于输送所述介质;多个收纳库,其用于保存多个所述介质,并以导入动作模式或导出动作模式动作,在所述导入动作模式下,导入并保存由所述输送部从所述交接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在该导出动作模式下,以先入后出方式导出所保存的所述介质,并利用所述输送部输送至所述交接部;以及控制部,其将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库设定为所述导出动作模式,将另外的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库设定为导入动作模式而使所述收纳库动作,在满足准备条件的情形下进行准备处理,其中,所述准备条件为,不能从以所述导出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导出所述介质、和不能向以所述导入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导入所述介质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本发明的介质交易装置,包括:交接部,其用于与使用者之间交接介质;输送部,其用于输送所述介质;鉴别部,其用于根据最新的鉴别条件鉴别所述介质的有效性;多个收纳库,其用于保存多个所述介质,并以导入动作模式或导出动作模式动作,在所述导入动作模式下,导入并保存由所述输送部从所述交接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在该导出动作模式下,以先入后出方式导出所保存的所述介质,利用所述输送部输送,并将在所述鉴别部中鉴别为有效的介质输送到所述交接部;以及控制部,其将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库设定为所述导出动作模式,将另外的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库设定为所述导入动作模式而使所述收纳库动作,在满足准备条件的情形下进行准备处理,其中,所述准备条件为,不能从以所述导出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导出所述介质、和不能向以所述导入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导入所述介质中的至少一者。
本发明通过将所导入的介质保存到导入动作模式的收纳库,另一方面,导出保存在导出动作模式的收纳库中的介质,从而可以防止导入至收纳库中的介质被立即导出,而且通过在满足准备条件的情形下进行准备处理,可以再利用介质继续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所导入的介质保存到导入动作模式的收纳库,另一方面导出保存在导出动作模式的收纳库中的介质,从而可以防止导入至收纳库中的介质被立即导出,而且通过在满足准备条件的情形下进行准备处理,可以再利用介质继续进行处理。这样,本发明的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尽管以先入后出方式将介质保存到收纳库中,也可以实现在经过充分的时间之后对这些介质进行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金自动存取机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纸币出入钞机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表示纸币箱管理表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纸币箱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纸币箱准备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的切换处理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纸币箱准备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的切换处理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各纸币箱的状态因交易而发生的变化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纸币箱准备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的切换处理的概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1、201:现金自动存取机;
2:壳体;
3:顾客接待部;
4:插卡口;
5:出入钞口;
6:操作显示部;
7:小键盘;
9:主控制部;
10、110、210:纸币出入钞机;
11、111、211:纸币控制部;
11A、111A、211A:存储部;
12:待客部;
12A:收容空间;
13:输送部;
14:鉴别部;
15:临时保留部;
16:回收箱
17:纸币箱;
21:壳体;
21S:内部空间;
23:载置台;
25:分离放出部;
31:最上面检测部;
32:剩余检测部;
33:载置台上限检测部;
34:载置台下限检测部;
W:输送路径;
CS:蓄积空间;
BL:纸币;
TBL1:纸币箱管理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现金自动存取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中表示的外观那样,现金自动存取机1以箱状的壳体2为中心,其被设置于例如金融机构等,进行与顾客之间的入钞交易、出钞交易等现金相关交易。
对于壳体2在其前侧设置顾客接待部3,便于顾客在对着的状态下投入纸币或利用触摸面板进行操作等,即顾客接待部3设置在形成为从前表面的上部到上表面的部分呈倾斜切除的形状的部位。
顾客接待部3用于与顾客之间直接进行现金、存折等交易,并且通知与交易相关信息或接受操作指示,顾客接待部3设有插卡口4、出入钞口5、操作显示部6、小键盘7以及凭条出口8。
插卡口4用于插入或排出现金卡等各种卡。在插卡口4的进深侧设有卡处理部(未图示),该卡处理部用于读取磁性记录于各种卡的账户编号等。
出入钞口5是供顾客投入要存入的纸币并排出要向顾客支出的纸币BL的部分。另外,可通过驱动闸门使出入钞口5开放或封闭。纸币例如为长方形。
操作显示部6为触摸面板,其使在交易时显示操作画面的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选择交易种类、输入密码及交易金额等的触控传感器一体化。
小键盘7是用于接受“0”~“9”数字等的输入的物理键,在密码、交易金额等的输入操作时使用。
凭条出口8是用于在交易处理结束时开据印有交易内容等的凭条的部分。在凭条出口8的进深侧设有用于在凭条上打印交易内容等的凭条处理部(未图示)。
以下,在说明中令现金自动存取机1对着顾客的一侧为前侧,令与该前侧相反的一侧为后侧,令从对着该前侧的顾客观看到的左右分别为左侧和右侧,而且定义上侧及下侧。
在壳体2内设有用于统一控制整个现金自动存取机1的主控制部9,以及用于进行与纸币相关的各种处理的纸币出入钞机10等。
以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为中心构成主控制部9,主控制部9通过从未图示的ROM、闪存器等读取规定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而进行入钞交易、出钞交易等各种处理。
另外,主控制部9的内部具有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硬盘驱动器、闪存器等的存储部,且主控制部9将各种信息存储于该存储部。
壳体2的前面一侧及其后面一侧等,一部分侧面由能开闭的门构成。即,在与顾客之间进行现金相关交易的交易动作时,壳体2通过如图1所示那样封闭各门保护收纳在纸币出入钞机10内的纸币。另一方面,对于壳体2在作业人员等进行维护作业时,根据需要打开各门而可容易地对内部各部分进行作业。
如图2的侧视图所示,纸币出入钞机10在内部组装有用于进行与纸币相关的各种处理的多个部分。另外,纸币出入钞机10的各部分由纸币控制部11控制。
与主控制部9同样,以未图示的CPU为中心构成纸币控制部11,纸币控制部11通过从未图示的ROM、闪存器等读取规定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而进行确定纸币的输送目的地的处理等各种处理。
另外,纸币控制部11在内部具有包括RAM及闪存器等的存储部11A,且纸币控制部11将各种信息存储在该存储部中。
例如,在进行由顾客投入纸币的入钞交易的情形下,纸币控制部11在借助操作显示部6(图1)受理规定的操作输入之后打开闸门,使顾客向待客部12的收容空间12A投入纸币。
待客部12利用规定的传感器检测在收容空间12A内是否收容有1张以上的纸币、以及在收容空间12A内是否收纳有能够收容的最大量的纸币,并向纸币控制部11通知该检测结果。
在将纸币投入到收容空间12A后,待客部12关闭闸门并从该收容空间12A逐张导出纸币,向输送部13传递该纸币。输送部13包括多个辊、带等,输送部13使长方形纸片状的纸币沿着短边方向行进,并向鉴别部14输送该纸币。
鉴别部14一边在其内部输送纸币一边使用光学元件、磁检测元件等鉴别该纸币的币种及真伪还有损伤的程度等,并向纸币控制部11通知该鉴别结果。与此相应地,纸币控制部11根据所取得的鉴别结果确定该纸币的输送目的地。
鉴别部14通过随时更新用于鉴别纸币的真伪的真伪信息,而能够应对新的伪造纸币。
此时,输送部13进行将在鉴别部14中被鉴别为正常纸币的纸币向临时保留部15输送的操作等而暂时保留该纸币,另一方面,输送部13向待客部12输送鉴别为不应交易的拒收纸币,而退还给顾客。
之后,纸币控制部11经操作显示部6让顾客确定入钞金额,利用输送部13向鉴别部14输送保留在临时保留部15中的纸币,使鉴别部14鉴别其币种及损伤的程度等,并取得该鉴别结果。
然后,若纸币的损伤的程度大,则纸币控制部11将该纸币作为不应再利用的纸币而由输送部13将该纸币向回收箱16输送,由回收箱16保存该纸币,若纸币的损伤的程度小,则纸币控制部11将该纸币作为应再利用的纸币而利用输送部13输送该纸币并将该纸币保存至与其币种相应的纸币箱17。
另外,例如,在进行由顾客出钞纸币的出钞交易的情形下,纸币控制部11在借助操作显示部6(图1)受理规定的操作输入之后,自纸币箱17导出与应出钞的金额相应的纸币并利用输送部13向鉴别部14输送该纸币。
接着,纸币控制部11在利用鉴别部14鉴别了该纸币之后,利用输送部13将该纸币向待客部12输送而蓄积至收容空间12A内,并打开出入钞口5(图1)的闸门供顾客取出该纸币。
此外,在纸币出入钞机10中,以从前侧向后侧排列的方式设置有第1纸币箱17A、第2纸币箱17B、第3纸币箱17C、第4纸币箱17D以及第5纸币箱17E(以下,将上述纸币箱统一称为纸币箱17)。
另外,纸币控制部11将保存到各纸币箱17的纸币BL的张数,即收纳张数存储于存储部11A,并且随时更新。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存储部11A存储有纸币箱管理表TBL1,在该纸币箱管理表TBL1中,与各纸币箱17分别建立对应关系,存储各纸币箱17中的纸币BL的收纳张数。
由维护作业人员等根据预先保存在各纸币箱17中的纸币BL的张数进行规定的设定作业,对各纸币箱17中的收纳张数的初始值设定正确的值。
在入钞交易、出钞交易中,每当将纸币BL保存到各纸币箱17时,以及每当从各纸币箱17导出纸币BL时,纸币控制部11更新该纸币箱管理表TBL1的收纳张数使该收纳张数增减。因此,纸币箱管理表TBL1能够始终反映各纸币箱17中的最新的收纳张数。
另外,在纸币箱管理表TBL1中,与每个纸币箱17建立对应关系,除了设有“收纳张数”之外,还设有“币种”、“动作模式”、“最大张数”、“上限检测张数”以及“下限检测张数”等各种项目。
其中,在“币种”项目中,存储例如用于表示“100元”、“50元”还有“10元及20元”等纸币BL的币种的信息。
另外,在“动作模式”项目中,存储用于表示“逐次动作模式”、“导入动作模式”以及“导出动作模式”等动作模式的信息(在后详述)。
在“最大张数”中,存储例如“21000”,用于表示在各纸币箱17中能够保存的纸币BL的最大张数的值。
在“上限检测张数”中,预先设定并存储例如“20000”这样的小于“最大张数”且在该最大张数的附近的值,该张数(以下,将该张数称为“上限检测张数”)的值用于在保存张数增加时检测即将达到最大张数的状况(即装满)。
在“下限检测张数”中,预先设定而存储例如“1000”这样的大于“0”且在“0”的附近的值,该张数(以下,将该张数称为“下限检测张数”)的值用于在收纳张数减少时检测收纳张数即将达到0张的状况。
纸币出入钞机10将1次入钞交易、1次出钞交易中与顾客之间授受的纸币BL的最大张数(以下,将该张数称为最大交易张数)设定为200张。与此相应地,纸币出入钞机10在待客部12及临时保留部15中能够收纳的最大的张数也为最大交易张数,即200张。
这样,对于纸币出入钞机10,在入钞交易中,向纸币箱17输送并导入投入至待客部12的纸币,将其保存至纸币箱17,另一方面,在出钞交易中,从纸币箱17内导出纸币并向待客部12输送,而支出该纸币,从而使纸币循环流动(循环)。
[1-2.纸币箱的结构]
如图4示意性所示,作为收纳库的纸币箱17向长方体形的壳体21内导入并蓄积作为介质的纸币BL。图4表示右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部分零件采用透视或省略的方法。
对于壳体21,其前后、左右及上下的各侧面几乎完全封闭,而对蓄积在内部的纸币BL、各零件等进行保护。在壳体21内形成有长方体形的内部空间21S。在该内部空间21S内设有平板形的载置台23。
对于载置台23,使其板面的朝向大致水平,该载置台23将内部空间21S在上下方向上一分为二,并将其上侧设为蓄积空间CS,在该载置台23的上表面蓄积纸币BL。另外,载置台23可借助未图示的载置台驱动机构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壳体21上侧的靠后的部分设有分离放出部25,该分离放出部25包括多个辊及输送引导件的组合。该分离放出部25以放出模式及分离模式这两个种类的动作模式动作。
放出模式是如下的动作模式:在将由输送部13输送过来的纸币BL导入至纸币箱17内时,通过使各辊适当旋转,将该纸币BL沿着输送路径W向下方输送,向蓄积空间CS内放出。
分离模式是如下的动作模式:在将纸币箱17内的纸币BL导出,并传递给输送部13时,通过使各辊适当旋转,从所蓄积的纸币BL主张分离最上面的纸币BL,并沿着输送路径W向上方输送。
另外,分离放出部25设有用于对经过输送路径W的纸币BL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并向纸币控制部11发送表示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
纸币控制部11根据该检测信号,识别已向纸币箱17中导入1张纸币BL的状况、已从该纸币箱17导出1张纸币BL的状况等,并更新存储于纸币箱管理表TBL1的收纳张数。
而且,在蓄积空间CS的前面一侧的上端附近,即前门22的后面靠上部位,经未图示的弹性体设有钞限位件26。钞限位件26为小的长方体形,当从分离放出部25放出的纸币BL碰撞到该钞限位件26时,利用弹性体的作用来吸收该纸币BL的冲击,将该纸币BL略微推回向后方。
另外,在纸币箱17中,作为用于检测纸币BL的蓄积状态等的传感器,设有最上面检测部31、剩余检测部32、载置台上限检测部33以及载置台下限检测部34。
最上面检测部31包括发出检测光L1的发光部31A和接收该检测光L1的受光部31B。
发光部31A安装在壳体21的上侧部分,朝向斜后下方发出检测光L1。另外,受光部31B安装在壳体21的后侧部分,接收从斜前上方行进来的检测光L1。
在载置台23的上面或者载置在该载置台23上的纸币BL的最上面(以下,将该最上面称为载置最上面)处于低于规定的高度H1的位置时,最上面检测部31可以在受光部31B处接收到检测光L1。另一方面,在载置最上面处于高于高度H1的位置时,最上面检测部31不能够在受光部31B处接收到检测光L1。
受光部31B生成表示是否接收到了检测光L1的最上面检测信号,并向纸币控制部11(图2)供给该最上面检测信号。与此相应地,纸币控制部11可以根据该最上面检测信号来识别载置最上面是否高于高度H1。
高度H1相当于为了利用分离放出部25将纸币BL放出至蓄积空间CS内所需要的高度。
剩余检测部32包括发出检测光L2的发光部32A和接收该检测光L2的受光部32B。
发光部32A安装在壳体21的上侧部分,朝向大致正下方发出检测光L2。另外,受光部32B安装在壳体21的上侧部分发光部32A的前方,并接收从大致正下方行进来的检测光L2。
而且,在载置台23内,在处于发光部32A及受光部32B的大致正下方的两个部位分别组装有用于反射检测光L2的镜23M。各镜23M使各自的反射面朝向斜前上方及斜后上方。
在载置台23上未载置纸币BL的情形下,剩余检测部32利用各镜23M使自发光部32A发出的检测光L2依次反射,并利用受光部32B接收该检测光L2。另一方面,在载置台23上载置有1张以上的纸币BL的情形下,检测光L2被该纸币BL遮挡,因此,剩余检测部32不能够在受光部32B处接收该检测光L2。
受光部32B生成表示是否接收到了检测光L2的剩余检测信号,并向纸币控制部11(图2)供给该剩余检测信号。纸币控制部11可以根据该剩余检测信号识别在载置台23上是否剩余有1张以上的纸币BL。
在纸币箱17中在载置台23上未剩余纸币BL的状况表示该纸币箱17中的纸币BL的收纳状态为“空”,即纸币BL的剩余量为“0”。
载置台上限检测部33安装于壳体21的后侧部,载置台23的移动范围的上限附近。
该载置台上限检测部33包括发出规定的检测光的发光部(未图示)和接收该检测光的受光部(未图示)。该发光部及受光部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
另一方面,在载置台23的后侧竖立设置有未图示的遮挡突起。在载置台23移动到能够移动的范围的最上侧位置(即上限)时,利用遮挡突起遮断载置台上限检测部33的检测光。
载置台上限检测部33生成表示受光部是否接收到检测光的载置台上限检测信号,并向纸币控制部11(图2)供给该载置台上限检测信号。与此相应地,纸币控制部11可以根据该载置台上限检测信号识别载置台23是否到达移动范围的上限。
载置台下限检测部34安装于壳体21的后侧部,载置台23的移动范围的下限附近。
该载置台下限检测部34与载置台上限检测部33相同,该载置台下限检测部34生成表示受光部是否接收到检测光的载置台下限检测信号,并向纸币控制部11(图2)供给该载置台下限检测信号。与此相应地,纸币控制部11可以根据该载置台下限检测信号识别载置台23是否到达移动范围的下限。
这样,对于纸币箱17,可利用最上面检测部31检测蓄积到高度H1的状况,利用剩余检测部32检测载置台23上是否有纸币BL,并利用载置台上限检测部33检测载置台23处于上限位置的状况,利用载置台下限检测部34检测载置台23处于下限位置的状况,向纸币控制部11通知该检测结果。
[1-3.纸币箱的动作]
[1-3-1.基本的动作]
此外,作为基本的动作,纸币箱17能够根据纸币控制部11的控制,进行纸币BL的导入动作及导出动作这两种动作。
导入动作是将自输送部13输送过来的纸币BL导入并保存到内部的动作。另外,导出动作是将保存在内部的纸币BL依次导出并传递到输送部13的动作。
在纸币控制部11使纸币箱17进行导入动作的情形下,首先,纸币控制部11一边监视来自载置台上限检测部33的载置台上限检测信号及来自最上面检测部31的最上面检测信号,一边控制载置台驱动机构(未图示)而使载置台23尽可能向上方移动。
在纸币控制部11根据最上面检测信号识别到载置最上面(载置台23的上面或者被载置在该载置台23上的纸币BL的最上面)高于高度H1的状况的情形下,或者在纸币控制部11根据载置台上限检测信号识别到载置台23到达了移动范围的上限的状况的情形下,纸币控制部11中止载置台23向上方的移动。
接着,纸币控制部11一边监视来自最上面检测部31的最上面检测信号一边使载置台23缓缓地向下方移动。
当纸币控制部11识别到载置最上面到达了高度H1的状况时,纸币控制部11使载置台23从该高度向下方移动规定的移动距离ΔH。移动距离ΔH是相当于例如将10张纸币BL重叠起来时的厚度的距离。
之后,纸币控制部11使纸币箱17的分离放出部25在放出模式下动作。此时,分离放出部25将从输送部13输送过来的纸币BL沿着输送路径W向下方及前方输送,并在蓄积空间CS的后面一侧从上端附近朝向前方放出纸币BL。
之后,纸币BL在碰撞到钞限位件26吸收冲击后,由未图示的叶轮震落到下方,层叠在载置台23上或者层叠在蓄积于该载置台23的纸币BL上。
此时,纸币控制部11始终监视来自最上面检测部31的最上面检测信号,在因纸币BL依次蓄积至载置台23上而使该纸币BL的最上面(即载置最上面)上升而超过了高度H1时,纸币控制部11根据最上面检测信号识别纸币BL的最上面超过了高度H1这一状况。
此时,纸币控制部11控制未图示的载置台驱动部,使载置台23向下方移动移动距离ΔH。由此,纸币控制部11可以将蓄积空间CS的高度维持在放出纸币BL所需的距离以上。
另外,纸币控制部11还始终监视来自载置台下限检测部34的载置台下限检测信号,在载置台23到达了移动范围的下限时,纸币控制部11根据该载置台下限检测信号识别载置台23到达了移动范围的下限这一状况。
此时,在因纸币BL依次蓄积至载置台23上而又一次使载置最上面上升而超过了高度H1的时刻,纸币控制部11判断为在纸币箱17中收纳了能够收纳的最大张数的纸币BL而不可收纳更多的纸币BL。
在此情形下,纸币控制部11识别为该纸币箱17已“装满”,并执行与此相应的规定的处理。
另外,在纸币控制部11使纸币箱17进行导出动作的情形下,首先,纸币控制部11根据来自剩余检测部32的剩余检测信号判断在载置台23上是否剩余有1张以上的纸币BL,在未剩余纸币BL的情形下,执行规定的错误处理。
另一方面,在载置台23上剩余有1张以上的纸币BL的情形下,纸币控制部11使载置台23向上方移动,使纸币BL的最上面,即载置最上面与分离放出部25抵接,并使该分离放出部25在分离模式下动作。
具体而言,分离放出部25通过使各辊适当旋转逐张分离并导出蓄积在载置台23上的纸币BL中的最上面的纸币BL,并沿着输送路径W向上方输送,传递给输送部13。
在此,在纸币箱17中,最后导入的纸币BL层叠在所蓄积的纸币BL的最上面,并且从所蓄积的该纸币BL的最上面起导出纸币BL。即,纸币箱17通过将后导入的纸币先导出的所谓后入先出方式导出纸币BL。
此时,纸币控制部11根据来自剩余检测部32的剩余检测信号判断在载置台23上是否剩余有1张以上的纸币BL,在未剩余纸币BL的情形下判断为纸币箱17内的纸币BL已被全部排出。
在此情形下,纸币控制部11识别该纸币箱17为“空”,并执行与此相应的规定的处理。
这样,纸币控制部11一边监视载置台23的位置、纸币BL的剩余的状态,一边控制该载置台23的动作及分离放出部25的动作,从而使纸币箱17进行纸币BL的导入动作或者导出动作。
[1-3-2.动作模式的设定]
此外,纸币控制部11对于各纸币箱17设定3种动作模式,除了与以往同样地设定逐次切换导出动作和导入动作的逐次动作模式之外,还设定有仅进行导入动作的导入动作模式,和仅进行导出动作的导出动作模式。
纸币箱17在设定为逐次动作模式的情形下,在入钞交易中进行对所投入的纸币BL的导入动作,在出钞交易中进行应支出的纸币BL的导出动作。此时,对于纸币箱17,在出钞交易中,从在后进行的入钞交易中导入的纸币BL开始,先加以导出。
另一方面,纸币箱17在设定为导入动作模式的情形下,虽然在入钞交易中进行对投入的纸币BL的导入动作,但在出钞交易中不进行任何动作。
因此,对于在每次入钞交易的交易处理中所投入的纸币BL,按照进行该入钞交易的顺序自下而上层叠地蓄积到设定为导入动作模式的纸币箱17(以下,将该纸币箱17称为导入纸币箱)内。
在纸币箱17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的情形下,与导入动作模式相反,虽然在出钞交易中进行应出钞的纸币BL的导出动作,但不在入钞交易中进行任何动作。
因此,对于在每次出钞交易的交易处理中应支出数量的纸币BL,从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的纸币箱17(以下,将该纸币箱17称为导出纸币箱),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导出所蓄积的纸币BL。
换言之,对于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的纸币箱17从最上侧的纸币BL开始依次导出纸币BL,不会打乱在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的时刻蓄积在内部的纸币BL的顺序。
这样,纸币箱17在设定为逐次动作模式、导入动作模式以及导出动作模式中的任一动作模式的基础上动作。另外,纸币控制部11将表示如上设定的动作模式的信息存储于纸币箱管理表TBL1(图3)的“动作模式”,并根据需要进行参照。
例如,在纸币出入钞机10中,如图3所示,对于动作模式,第1纸币箱17A及第3纸币箱17C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第2纸币箱17B、第4纸币箱17D以及第5纸币箱17E设定为导入动作模式(图3)。
另外,在纸币出入钞机10中,对于币种,第1纸币箱17A及第2纸币箱17B的币种设定为“100元”,第3纸币箱17C及第4纸币箱17D的币种设定为“50元”,第5纸币箱17E的币种设定为“10元/20元”。
即,在纸币出入钞机10中,例如,对于币种“100元”的纸币BL,在入钞交易中,将所投入的纸币BL导入到导入动作模式的第2纸币箱17B,在出钞交易中,从导出动作模式的第1纸币箱17A导出纸币BL,而出钞。
另外,在纸币出入钞机10中,对于币种“50元”的纸币BL,在入钞交易中,将所投入的纸币BL导入到导入动作模式的第4纸币箱17D,在出钞交易中,从导出动作模式的第3纸币箱17C导出纸币BL而出钞。
在纸币出入钞机10中,对于币种为“10元”及“20元”的纸币BL,在交易处理中,受理入钞但不进行出钞,在入钞交易中,将所投入的纸币BL导入至导入动作模式的第5纸币箱17E。
[1-3-3.纸币箱准备处理]
此外,在纸币箱17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的情形下,仅导出纸币BL而不导入纸币BL,因此,随着导出纸币BL收纳张数减少,收纳张数即将为0时,不可导出纸币BL。
因此,对于纸币出入钞机10,在满足规定的“准备条件”时进行“纸币箱准备处理”,进行准备,以便可以再次从导出纸币箱导出纸币BL,并可以将纸币BL再次导入至导入纸币箱。
具体而言,在纸币出入钞机10中,将保存在导出纸币箱内的纸币BL的张数成为0张的状况作为准备条件,另外,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进行替换处理,替换对各纸币箱17设定的导出动作模式及导入动作模式。
以下,对于该纸币箱准备处理,着眼于设定为相同的币种“100元”的第1纸币箱17A及第2纸币箱17B,使用图5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对源纸币出入钞机10的纸币控制部11接通电源时,该纸币控制部11开始纸币箱准备处理工序RT1,转到步骤SP1。在步骤SP1中,纸币控制部11参照纸币箱管理表TBL1(图3)识别各纸币箱17的币种、动作模式及收纳张数,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2。
在步骤SP2中,纸币控制部11根据顾客对操作显示部6(图1)进行的操作来执行入钞交易、出钞交易等各种交易处理。此时,对于任一纸币箱17,每导出1张纸币BL或者导入1张纸币BL时,纸币控制部11更新纸币箱管理表TBL1的收纳张数,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3。
具体而言,例如,在顾客投入“100元”的纸币进行入钞交易的情形下,如图6(A)示意性所示,纸币控制部11导入所投入的纸币BL,并将其保存到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另外,例如,在向顾客支出“100元”的纸币进行出钞交易的情形下,纸币控制部11从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导出纸币BL。
在步骤SP3中,纸币控制部11从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的剩余检测部32取得剩余检测信号,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4。
在步骤SP4中,纸币控制部11根据剩余检测信号判定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中的纸币BL的剩余量是否为“0”,即是否满足准备条件。在此,当得到否定结果时,该状况表示在导出纸币箱中剩余有纸币BL,可在出钞交易中从导出纸币箱导出纸币BL,此时,纸币控制部11再次返回至步骤SP2。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4中得到肯定结果时,该状况表示如图6(B)所示那样在出钞交易中不可从导出纸币箱导出纸币BL,此时,纸币控制部11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5。
在步骤SP5中,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控制部11进行替换处理,替换第1纸币箱17A的动作模式及第2纸币箱17B的动作模式,并将该信息存储于纸币箱管理表TBL1(图3)。
具体而言,如图6(C)所示,纸币控制部11将第1纸币箱17A设定为导入动作模式并且将第2纸币箱17B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并更新纸币箱管理表TBL1中的该处的信息,再次返回步骤SP2。
由此,纸币出入钞机10可以在出钞交易中从在之前的入钞交易中保存足够的张数的纸币BL的第2纸币箱17B依次导出纸币BL。与此同时,如图6(D)所示,纸币出入钞机10可以在入钞交易中将纸币BL保存到已成为“空”的状态的第1纸币箱17A。
这样,纸币出入钞机10将导出纸币箱的剩余量成为“0”的状况作为准备条件,当满足该准备条件时,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进行替换处理,将第1纸币箱17A的动作模式及第2纸币箱17B的动作模式互相替换。
纸币出入钞机10对于设定为相同的币种“50元”的第3纸币箱17C及第4纸币箱17D也按照纸币箱准备处理工序RT1,在满足准备条件时进行纸币箱准备处理。
[1-4.动作及效果]
在以上的构成中,作为各纸币箱17的动作模式,第1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10除了能够设定为与以往相同的逐次动作模式,还能够设定为导入动作模式或者导出动作模式。
纸币出入钞机10对于第1纸币箱17A和第2纸币箱17B,在设定币种为相同的“100元”,并且分别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及导入动作模式的状态下(图3)执行各种交易处理。
由此,在入钞处理中,对于存入到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的“100元”的纸币BL,对其依次导入并蓄积至该第2纸币箱17B内,而不会在途中导出。
另外,对于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按照在开始进行导出动作模式下的动作的时刻已蓄积在内部的顺序,依次导出应在出钞交易中支出的“100元”纸币BL。
即,在出钞交易中向顾客出钞时,纸币出入钞机10仅支出保存在导出纸币箱(第1纸币箱17A)中的纸币BL。因此,纸币出入钞机10对于在最近的入钞交易中由顾客投入的纸币BL,将其保存至导入纸币箱(第2纸币箱17B)内,暂时保持而不会支出。
之后,当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的剩余量成为“0”,满足准备条件时,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出入钞机10进行替换处理,替换第1纸币箱17A的动作模式和第2纸币箱17B的动作模式,将第1纸币箱17A及第2纸币箱17B分别设为导入动作模式及导出动作模式。
由此,纸币出入钞机10可以将客户在入钞交易中所投入的纸币BL在导入纸币箱(第1纸币箱17A)内保留一段时间。
例如,纸币出入钞机10当在入钞交易中投入新制作的伪造纸币,而在鉴别部14中鉴别其为正常纸币的情形下,可以使该伪造纸币在导入纸币箱(第2纸币箱17B)内保留一段时间。
纸币出入钞机10既然为循环方式,对于该伪造纸币也与其他正常的纸币BL同样地,会在出钞交易中将其导出,但是,与现有的可能刚入钞就将其支出的方式相比,能够有效地延长将其导出之前时间。
另一方面,在新制作了精致的伪造纸币的情形下,即使鉴别部14不能在刚开始流通既将其鉴别为伪造纸币,但在例如由专门机构等进行分析作业等而更新了新的鉴别信息后,则能够正确鉴别为伪造纸币。
因此,对于纸币出入钞机10,当在从导入新制作的伪造纸币到支出该伪造纸币的期间内更新了鉴别信息的情形下,就能够在出钞时在鉴别部14中正确鉴别伪造纸币。
纸币出入钞机10将所鉴别的伪造纸币输送到回收箱16,取而代之进行从导出纸币箱(在该时刻是第2纸币箱17B)导出另外的纸币BL的操作等处理,从而可以防患向顾客支出伪造纸币的状况于未然。
这样,虽然纸币出入钞机10为循环方式,但通过相互独立地设有导出纸币箱及导入纸币箱,可以延长使入钞的纸币BL出钞的期间。
由此,对于纸币出入钞机10,可以期待在将所导入的纸币BL收纳于纸币箱17的期间内更新鉴别部14的鉴别信息,所以可以显著地降低在出钞交易中支出在入钞交易时投入的伪造纸币的可能性。
采用以上的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10对两个纸币箱17分配相同的币种,从而在入钞交易中导入顾客投入的纸币,并保存在导入纸币箱内,在出钞交易时导出导出纸币箱内的纸币BL支出给顾客。因此,纸币出入钞机10可以对入钞交易中顾客投入的纸币BL保留一段时间,不将其支出。由此,对于纸币出入钞机10,即使在入钞交易中不能鉴别出伪造纸币而将其导入,也可以通过在导出该伪造纸币之前的期间内更新鉴别信息,而在出钞交易时鉴别并排除该伪造纸币,所以可以防患向其他顾客支出该伪造纸币的状况于未然。
[2.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存取机101(图1)与第1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存取机1相比不同点在于具有代替纸币出入钞机10的纸币出入钞机110,而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存取机1相同。
纸币出入钞机110(图2)与纸币出入钞机10相比不同点在于具有代替纸币控制部11的纸币控制部111,而纸币箱17等其他部分与纸币出入钞机10相同。
与纸币控制部11同样地以未图示的CPU为中心构成纸币控制部111,纸币控制部111通过从未图示的ROM、闪存器等读取规定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而进行确定纸币的输送目的地的处理等各种处理。
另外,纸币控制部111也与纸币控制部11同样地在内部具有包含RAM及闪存器等的存储部111A,并在该存储部中存储各种信息。
纸币箱17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分别进行导入动作及导出动作,并且可切换逐次动作模式、导入动作模式及导出动作模式这3种动作模式。
[2-1.纸币箱准备处理]
此外,纸币控制部111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满足规定的准备条件时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切换各纸币箱的动作模式,但切替条件和在纸币箱准备处理中切换动作模式的工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纸币控制部111的准备条件是,收纳在导出纸币箱内的纸币BL的收纳张数小于存储于纸币箱管理表TBL1(图3)的下限检测张数的状况。
另外,纸币控制部111在纸币箱准备处理中,替换对各纸币箱17设定的导出动作模式及导入动作模式而进行替换处理,并且,还执行将收纳在新的导出纸币箱中的纸币BL中的一部分纸币BL移动到新的导入纸币箱的部分移动处理。
以下,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纸币箱准备处理,着眼于设定为相同币种“100元”的第1纸币箱17A及第2纸币箱17B,使用与图5对应的图7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对纸币出入钞机110的纸币控制部111接通电源时,该纸币控制部111开始纸币箱准备处理工序RT2,转到步骤SP11。
纸币控制部111在步骤SP11及SP12中与步骤SP1及SP2(图5)同样地,在参照纸币箱管理表TBL1(图3)识别各纸币箱17的币种、动作模式及收纳张数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处理,当1次交易动作结束时转到步骤SP13。
在步骤SP13中,纸币控制部111再次参照纸币箱管理表TBL1,确认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的当前收纳张数及下限张数,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14。
在步骤SP14中,纸币控制部111判定在导出纸币箱(第1纸币箱17A)中的收纳张数是否小于下限检测张数,即是否满足准备条件。
在此,在得到否定结果时,如图8(A)示意性所示,此时表示在导出纸币箱(第1纸币箱17A)内保存有足够数量的纸币BL,能够在下一次出钞处理中导出所要求数量的纸币BL。此时,纸币控制部111再次返回步骤SP12,以进行下一次交易动作。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14中得到肯定结果时,如图8(B)所示,此时表示保存在导出纸币箱(第1纸币箱17A)内的纸币BL数量较少,有可能不能在下一次出钞处理中导出所要求数量的纸币BL。此时,纸币控制部111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15。
在步骤SP15中,纸币控制部111改变纸币出入钞机110的动作状态,设为不对顾客受理新的交易处理的暂停状态,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16。
在步骤SP16中,如图8(C)所示,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的前阶段,纸币控制部111进行替换处理,替换第1纸币箱17A的动作模式及第2纸币箱17B的动作模式,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17。
具体而言,作为替换处理,纸币控制部111将第1纸币箱17A从导出纸币箱切换为导入纸币箱,并且将第2纸币箱17B从导入纸币箱切换为导出纸币箱。
在步骤SP17中,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的后阶段,纸币控制部111进行部分移动处理。具体而言,首先如图8(D)所示,纸币控制部111从在曾经作为导入纸币箱时在入钞交易中依次收纳顾客投入的纸币的第2纸币箱17B,将最后导入的1张纸币BL输送给待客部12,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18。
在步骤SP18中,纸币控制部111取得来自待客部12的检测信号,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19。
在步骤SP19中,纸币控制部111根据来自待客部12的检测信号判定在该待客部12的收容空间12A内是否收容了能够收容的最大量的纸币,即是否装满。在此,当得到否定结果时,该状况表示在收容空间12A内能够进一步收容纸币BL,此时,纸币控制部111返回步骤SP17,从导入纸币箱导出接下来的纸币BL。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P19中得到肯定结果时,该状况表示在收容空间12A内不能收容更多的纸币BL,此时,纸币控制部111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20。
在步骤SP20中,如图8(E)所示,纸币控制部111将收容在该待客部12的收容空间12A内的所有纸币BL依次输送到导入纸币箱(第1纸币箱17A),从而结束部分移动处理,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21。
这样,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控制部111预先将要转到暂停状态之前刚投入的纸币BL移动到导入纸币箱(第1纸币箱17A),而完成部分移动处理。
在步骤SP21中,纸币控制部111将纸币出入钞机110返回至通常的动作状态,即可从顾客受理新的交易处理的状态(图8(F)),并再次返回步骤SP12,重复一系列的处理。
这样,当导出纸币箱的收纳张数小于下限检测张数并满足准备条件时,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出入钞机110进行替换处理,替换两纸币箱17的动作模式,并且进行部分移动处理,将最后导入的纸币BL从导出纸币箱移动到导入纸币箱。
[2-2.动作例]
接着,结合具体的数值等,对在纸币出入钞机110中进行纸币箱准备处理的情形进行说明。
图9是用表来表示各纸币箱17的状态伴着依次进行的交易而变化的情形的图,其中,“行”自上而下表示经过时间。另外,在该例子中,如图3所示,设定下限检测张数为1000张。
在图9中,行号1表示初始值。即,作为初始值,第1纸币箱17A的动作模式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且收纳张数为1100张,第2纸币箱17B的动作模式设定为导入动作模式且收纳张数为10000张。
行号2~4均表示入钞交易,将顾客投入的纸币BL依次导入至在导入动作模式下动作的第2纸币箱17B,其收纳张数增加,另一方面,在导出动作模式下动作的第1纸币箱17A的收纳张数没有变化。
行号5表示出钞交易,从在导出动作模式下动作的第1纸币箱17A导出200张纸币,从而在该出钞交易完成后收纳张数成为900张。
在此情形下,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的收纳张数小于下限检测张数即1000张并满足准备条件,因此,纸币出入钞机110进行纸币箱准备处理。
行号6表示作为该纸币箱准备处理的前阶段而进行了替换处理的状况,将第1纸币箱17A切换至导入动作模式,并且将第2纸币箱17B切换至导出动作模式。
另外,行号6还表示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的后阶段而进行了部分移动处理的状况,从新的导出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向新的导入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移动200张纸币BL。
接下来的行号7表示出钞处理,从已切换至导出动作模式的第2纸币箱17B导出100张纸币,收纳张数减少,另一方面,切换至导入动作模式的第1纸币箱17A的收纳张数没有变化。
纸币出入钞机110在此后仍然将第1纸币箱17A作为导入纸币箱,将第2纸币箱17B作为导出纸币箱,依次进行交易处理。
[2-3.动作及效果]
在以上的构成中,第2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11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对于第1纸币箱17A及第2纸币箱17B设定其币种为相同的“100元”,并且分别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及导入动作模式的状态下依次执行各种交易处理。
纸币出入钞机110在入钞交易中将顾客投入的“100元”的纸币BL依次导入并蓄积到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内。另外,纸币出入钞机110在出钞交易中导出保存在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中的纸币BL,支出给顾客。
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纸币出入钞机110将在刚完成的入钞交易中顾客投入的纸币BL保存在导入纸币箱(第2纸币箱17B)内,并保持一段时间不出将其支出。
之后,当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的收纳张数小于下限检测张数并满足准备条件时,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出入钞机110替换第1纸币箱17A的动作模式及第2纸币箱17B的动作模式,并且进行一部分纸币BL的移动处理。
此时,作为部分移动处理,纸币出入钞机110使在切换前是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中最后导入的纸币BL经由待客部12移动到作为新的导入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
由此,纸币出入钞机110可以预先将在纸币箱准备处理之前刚完成的入钞交易中入钞的纸币BL导入到作为新的导入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内,所以可以在出钞交易中支出其以前入钞的纸币BL。
换言之,纸币出入钞机110在纸币箱准备处理中预先将刚导入不久的纸币BL退至导入纸币箱,从而可以在出钞交易中支出已导入较长时间的纸币BL。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10中,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仅进行了动作模式的替换处理。因此,在纸币出入钞机10中,最先从新导出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导出在刚完成的入钞交易中导入的纸币BL,有可能赶不上鉴别部14的鉴别信息的更新。
与此不同,第2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110预先使在纸币箱准备处理之前刚完成的入钞交易中所导入的纸币BL退至导入纸币箱,从而可以支出在其之前导入并经过了充分的时间的纸币BL。
因此,纸币出入钞机110可以对在纸币箱准备处理之前刚导入的纸币BL确保在将其导出前有充分的时间,可期待鉴别部14的鉴别信息的更新。其结果是,纸币出入钞机110可以显著地降低在出钞交易中支出伪造纸币的危险性。
第2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110在其他方面也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采用以上的构成,第2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110在入钞交易中导入顾客投入的纸币,将其保存到导入纸币箱内,并在出钞交易中导出导出纸币箱内的纸币BL,支出给顾客。另外,当导出纸币箱的收纳张数小于下限检测张数时,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出入钞机110进行替换处理及部分移动处理。因此,对于在包括纸币箱准备处理最近刚完成的入钞交易在内的入钞交易中顾客投入的纸币BL保持一段时间,不将其支出。由此,即使纸币出入钞机110在入钞交易中因不可鉴别伪造纸币而导入该伪造纸币,也可以通过在导出该伪造纸币之前的期间内更新鉴别信息,而在进行出钞交易时鉴别并排除该伪造纸币,所以可以防患将该伪造纸币支出给其他顾客的状况于未然。
[3.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存取机201(图1)与第1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存取机1相比,不同点在于具有代替纸币出入钞机10的纸币出入钞机210,其他部分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的现金自动存取机1相同。
虽然纸币出入钞机210(图2)与纸币出入钞机10相比,不同点在于具有代替纸币控制部11的纸币控制部211,纸币箱17等其他部分与纸币出入钞机10相同。
与纸币控制部11同样,以未图示的CPU为中心构成了纸币控制部211,该纸币控制部211从未图示的ROM、闪存器等读取规定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从而进行确定纸币的输送目的地的处理等各种处理。
另外,纸币控制部211也与纸币控制部11同样地在内部具有包含RAM及闪存器等的存储部211A,并在该存储部中存储各种信息。
纸币箱17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分别进行导入动作及导出动作,并且可切换逐次动作模式、导入动作模式及导出动作模式这3种动作模式。
[3-1.动作模式的切换处理]
此外,纸币控制部211在满足规定的准备条件时进行纸币箱准备处理,但其内容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纸币控制部211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准备条件是,保存在导出动作模式的纸币箱17内的纸币BL的收纳张数小于存储于纸币箱管理表TBL1的下限检测张数的状况。
另一方面,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控制部211不变更对各纸币箱17设定的动作模式,而是执行全部移动处理,即,使保存导入纸币箱的全部纸币BL移动到导出纸币箱。
以下,对于第3实施方式的纸币箱准备处理,着眼于设定为相同币种“100元”的第1纸币箱17A及第2纸币箱17B,使用与图5及图7对应的图10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对纸币出入钞机210的纸币控制部211接通电源时,纸币控制部211开始纸币箱准备处理工序RT3,转到步骤SP31。
纸币控制部211在步骤SP31~SP35中分别执行与步骤SP11~SP15(图7)相同的处理,进行各种交易处理(图11(A)),当满足准备条件时(图11(B)),使纸币出入钞机110暂停,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36。
在步骤SP36中,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控制部211开始纸币BL的全部移动处理。具体而言,纸币控制部211借助输送部13从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向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移动1张纸币BL,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37。
此时,根据纸币箱17的构造,该移动的纸币BL是在入钞交易中顾客投入并导入至导入纸币箱(第2纸币箱17B)的纸币BL中被最后导入的1张。
在骤SP37中,纸币控制部211通过参照纸币箱管理表TBL1(图3)确认第1纸币箱17A及第2纸币箱17B的收纳张数及最大张数,并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38。
在步骤SP38中,纸币控制部211判定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是否为“空”。在此,当得到否定结果时,纸币控制部211转到接下来的步骤SP39。
在步骤SP39中,纸币控制部211判定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是否为“装满”。在此,当得到否定结果时,该状况表示可以进一步从导入纸币箱向导出纸币箱移动纸币BL。此时,纸币控制部211再次返回步骤SP36,重复逐张移动纸币BL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P38中得到了肯定结果以及在步骤SP39中得到了肯定结果的情形下,该状况如图11(C)所示,表示不能进一步从导入纸币箱向导出纸币箱移动纸币BL。此时,纸币控制部211转到向接下来的步骤SP40。
在步骤SP40中,纸币控制部211使纸币出入钞机210返回通常的动作状态,即,可从顾客受理新交易处理的状态(图11(D)),并再次返回步骤SP32,重复一系列的处理。
这样,当导出纸币箱的收纳张数小于下限检测张数并满足准备条件时,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出入钞机110进行全部移动处理,将保存在导入纸币箱中的全部纸币BL移动到导出纸币箱。
[3-2.动作及效果]
在以上的构成中,第3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21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对于第1纸币箱17A及第2纸币箱17B设定其币种同为“100元”,并且分别设定为导出动作模式及导入动作模式的状态下依次执行各种交易处理。
纸币出入钞机210在入钞交易中将顾客投入的“100元”的纸币BL依次导入并蓄积到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内。另外,纸币出入钞机110在出钞交易中导出保存在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内的纸币BL,支出给顾客。
因此,纸币出入钞机210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将在刚完成的入钞交易中顾客投入的纸币BL保存在导入纸币箱(第2纸币箱17B)内,并保持一段时间不将其支出。
之后,当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的收纳张数小于下限检测张数并满足准备条件时,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出入钞机210进行纸币BL的全部移动处理。
具体而言,作为全部移动处理,纸币出入钞机210将最后导入至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的纸币BL经输送部13依次移动到作为新的导入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
由此,纸币出入钞机210使在入钞交易中依次导入至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中的纸币BL按照与导入顺序相反的顺序移动到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内,并依次收纳该纸币BL。
换言之,纸币出入钞机210利用全部移动处理从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内将能够移动的所有纸币BL移动到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内,并调转各纸币BL的蓄积顺序。
由此,在全部移动处理结束之后,纸币出入钞机210在出钞交易中可以从所收纳的纸币BL中最早导入的纸币BL,即被保存时间最长的纸币BL开始依次导出纸币BL。
即,纸币出入钞机210可以从在入钞交易中导入并经过了充分的时间的纸币BL起依次导出纸币。因此,即使纸币出入钞机210因鉴别部14不能鉴别伪造纸币而导入了该伪造纸币,也可以在支出该伪造纸币之前的期间内更新鉴别信息的情形下正确鉴别该伪造纸币,可以显著地降低在出钞交易中支出伪造纸币的危险性。
在其他方面,第3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210也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采用以上的构成,第3实施方式的纸币出入钞机210在入钞交易中将顾客投入的纸币导入并保存在导入纸币箱中,在出钞交易中导出导出纸币箱内的纸币BL支出给顾客。另外,当导出纸币箱的收纳张数小于下限检测张数时,作为纸币箱准备处理,纸币出入钞机210进行纸币BL的全部移动处理。因此,纸币出入钞机210对于在入钞交易中顾客投入的任一纸币BL,均能够按照导入的顺序导出,即能够在保持了充分长的时间之后导出。由此,纸币出入钞机210即使在入钞交易中不能鉴别伪造纸币而导入了该伪造纸币,也可以通过在导出该伪造纸币之前的期间内更新鉴别信息,而在进行出钞交易时鉴别并排除该伪造纸币,所以可以防患将该伪造纸币支出给其他顾客的状况于未然。
[4.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准备条件为,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中的纸币BL的剩余量是否为“0”的情形。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与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令准备条件是,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中收纳张数是否小于下限检测张数,或者是,在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中收纳张数是否大于上限检测张数、该收纳张数是否为最大收纳张数。
即,作为准备条件,只要可以利用某些手法对不能从作为导出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导出纸币BL的状况,或即将不能导出的状况,或者是不能将纸币BL导入至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2纸币箱17B的状况,或即将不能导入的状况进行检测即可。对于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利用设于纸币箱17的剩余检测部32等传感器以光学方式检测纸币BL的有无、剩余量,纸币控制部11根据表示该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进行识别的情形。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与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纸币控制部11根据存储于纸币箱管理表TBL1的收纳张数的信息识别纸币BL的有无、剩余量,或者也可以使纸币控制部11综合地判断存储于纸币箱管理表TBL1的收纳张数的信息和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识别纸币BL的有无、剩余量。
另一方面,对于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也可以与此不同,利用设于纸币箱17的剩余检测部32等传感器以光学方式检测纸币BL的有无、剩余量,并使纸币控制部11根据表示该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进行。尤其是对于上限检测张数、下限检测张数,可以在纸币箱17内的与所述上限检测张数、下限检测张数对应的位置设置用于检测纸币BL的有无的各种传感器。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设于纸币箱17的剩余检测部32等传感器中根据检测光L2等是否被遮挡来检测纸币BL或载置台23的位置、有无等的情形。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例如超声波的反射、机械式的开关等各种方法检测纸币BL或载置台23的位置、有无等。
而且,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部分移动处理中将纸币BL从作为导出箱的第2纸币箱17B暂时移动至待客部12,再将纸币BL从该待客部12移动至作为导入箱的第1纸币箱17A的情形。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纸币BL暂时移动至如临时保留部15等能够暂时保存纸币BL的各种部位,或者也可以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将纸币BL从作为导出箱的第2纸币箱17B直接移动至作为导入纸币箱的第1纸币箱17A。
另外,对于部分移动处理中的纸币BL的移动张数,除了设为在待客部12中能够收容的最大张数以外,也可以设为例如比该最大张数少的150张、比该最大张数多的600张等任意的张数。或者,也可以将移动张数设为在刚完成的规定次数的入钞交易中导入的纸币BL的张数等与实际的利用状况相应的张数。在此时的移动张数超过待客部12能够收容的张数的情形下,也可以使纸币BL分多次移动,而且,也可以一并使用临时保留部15等。
而且,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各纸币箱17中的最大张数为21000张,而相对于此设定上限检测张数为比该最大张数少1000张的20000张,并将下限检测张数设为1000张的情形。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上限检测张数设为比最大张数少600张的张数或少1200张等各种张数,并可以将下限检测张数设为400张、1500张等各种张数。总之,上限检测张数只要是少于最大张数且由于收纳张数的增加即将达到最大张数即可。另外,下限检测张数只要是多于0张且由于收纳张数的减少而即将为0即可。在上述的情形下,优选考虑到1次交易中的最大的张数即200张来设定各值。对于第3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
而且,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对每一币种执行纸币箱准备处理顺序RT1(图5)而对每一币种在独立时机进行纸币箱准备处理的情形。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多个币种中的任一币种满足了准备条件的情形下对所有的币种并行地进行纸币箱准备处理。对于第3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尤其是,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可以缩短为了进行纸币箱准备处理而使纸币出入钞机210暂停的合计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暂停的频度。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同一个币种分配至两个纸币箱17,并且将导出箱及导入箱各设定为1个的情形。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同一个币种分配至3个以上的纸币箱17,并且将导出箱及导入箱各设定为至少1个。
而且,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及其他实施方式。即,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也包含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和上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任意地组合而成的实施方式,以及提取一部分而成的实施方式。
而且,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与顾客之间进行现金相关交易处理的现金自动存取机1的纸币出入钞机10中,将作为介质的纸币BL导入至纸币箱17并导出纸币BL的情形下应用本发明的情形。
然而,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如下情形,即,在将各种兑换券、证券等各种介质保存在先入后出方式的收纳库的各种装置中,在规定的交易中导入并支出上述介质,在之后的其他交易中回收该介质并导出该介质。对于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
而且,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介质收纳装置的纸币出入钞机10包括作为交接部的待客部12、作为输送部的输送部13、作为收纳库的纸币箱17以及作为控制部的纸币控制部11的情形。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对于介质收纳装置也可以是由其他各种结构所构成的交接部、输送部、收纳库以及控制部。
而且,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介质交易装置的现金自动存取机1包括作为交接部的顾客接待部3及待客部12、作为输送部的输送部13、作为鉴别部的鉴别部14、作为收纳库的纸币箱17以及作为控制部的纸币控制部11的情形。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介质交易装置也可以是由其他各种结构所构成的交接部、输送部、鉴别部、收纳库以及控制部。
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导入并保存介质,并在再利用该介质时将其导出的各种装置。

Claims (9)

1.一种介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接部,其用于与使用者之间交接介质;
输送部,其用于输送所述介质;
多个收纳库,其用于保存多个所述介质,并以导入动作模式或导出动作模式动作,在所述导入动作模式下,导入并保存由所述输送部从所述交接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在该导出动作模式下,以先入后出方式导出所保存的所述介质,并利用所述输送部输送至所述交接部;以及
控制部,其将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库设定为所述导出动作模式,将其它的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库设定为导入动作模式并使所述收纳库分别动作,在满足准备条件的情形下进行准备处理,其中,所述准备条件为,不能从以所述导出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导出所述介质、和不能向以所述导入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导入所述介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准备处理中,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多个收纳库进行控制,防止被导入至所述收纳库中的介质被立即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准备处理中,所述控制部进行替换处理,将曾经以所述导出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切换为所述导入动作模式,并且将曾经以所述导入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切换为导出动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准备处理中除了进行所述替换处理外还进行部分移动处理,在所述部分移动处理中,从切换为所述导出动作模式的所述收纳库将所保存的一部分所述介质移动至切换为所述导入动作模式的所述收纳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部分移动处理中,所述控制部将切换为所述导出动作模式的所述收纳库所保存的所述介质的一部分移动至所述交接部,并将移动后的所述介质从该交接部移动至切换为所述导入动作模式的所述收纳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设定在所述部分移动处理中移动的所述介质的数量为所述交接部所能收容的数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准备处理中,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导入动作模式的所述收纳库将所保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所述介质移动至所述导出动作模式的所述收纳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设定所述准备条件为,所述导出动作模式的所述收纳库所保存的所述介质的数量达到规定阈值以下、不足该阈值、或达到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设定所述准备条件为,所述导入动作模式的所述收纳库所保存的所述介质的数量达到规定的阈值以上、超过该阈值、或达到该收纳库所能保存的最大数量。
9.一种介质交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接部,其用于与使用者之间交接介质;
输送部,其用于输送所述介质;
鉴别部,其用于根据最新的鉴别条件鉴别所述介质的有效性;
多个收纳库,其用于保存多个所述介质,并以导入动作模式或导出动作模式动作,在所述导入动作模式下,导入并保存由所述输送部从所述交接部输送的所述介质,在该导出动作模式下,以先入后出方式导出所保存的所述介质,利用所述输送部输送,并将在所述鉴别部中鉴别为有效的介质输送到所述交接部;以及
控制部,其将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库设定为所述导出动作模式,将其它的1个以上的所述收纳库设定为所述导入动作模式并使所述收纳库分别动作,在满足准备条件的情形下进行准备处理,其中,所述准备条件为,不能从以所述导出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导出所述介质、和不能向以所述导入动作模式动作的所述收纳库导入所述介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准备处理中,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多个收纳库进行控制,防止被导入至所述收纳库中的介质被立即导出。
CN201410254349.8A 2013-07-22 2014-06-10 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Active CN1043319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1516A JP2015022615A (ja) 2013-07-22 2013-07-22 媒体収納装置及び媒体取引装置
JP2013-151516 2013-07-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1979A CN104331979A (zh) 2015-02-04
CN104331979B true CN104331979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40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4349.8A Active CN104331979B (zh) 2013-07-22 2014-06-10 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22615A (zh)
CN (1) CN1043319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64971B1 (ko) * 2015-06-11 2017-08-14 주식회사 엘지씨엔에스 매체 보관기능을 구비한 감별계수장치
CN107424297A (zh) * 2017-08-25 2017-12-01 昆山古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纸币类处理装置
JP2021056742A (ja) * 2019-09-30 2021-04-08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葉類処理装置
CN114846528B (zh) * 2020-01-27 2024-03-12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纸张类收纳装置以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13284288B (zh) * 2020-04-29 2023-04-28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介质承载组件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7319A (ja) * 2000-04-13 2001-10-26 Omron Corp 紙葉類処理装置および取引処理装置
JP4166098B2 (ja) * 2003-02-06 2008-10-15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幣取扱装置
JP5087957B2 (ja) * 2007-03-05 2012-12-0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取引装置
JP5137602B2 (ja) * 2008-01-31 2013-02-06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紙葉類識別装置、及び紙葉類識別方法
JP4769852B2 (ja) * 2008-09-18 2011-09-0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取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1979A (zh) 2015-02-04
JP2015022615A (ja) 2015-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1979B (zh) 介质收纳装置和介质交易装置
CN102081819B (zh) 纸币处理装置
US9123191B2 (en) Money depositing/dispensing device and money management method of money depositing/dispensing device
CN104134293B (zh) 媒介处理装置及金融设备
CN103942873B (zh) 纸币处理装置、纸币处理方法
JPH0486994A (ja) 商品販売システムの端末装置
US8958904B2 (en) Banknote handling apparatus
US20120241283A1 (en) Money handling apparatus
JP5870008B2 (ja) 紙幣取扱装置
WO2013121968A1 (ja) 紙幣処理装置および紙幣処理方法
CN106537469B (zh) 介质交易装置
JP5809111B2 (ja) 紙幣取扱装置
RU238805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ема банкнот
RU265074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бумажными листами,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бумажных листов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бумажными листами
KR101729389B1 (ko) 금융기기
CN107111910A (zh) 纸张类集积库、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JP5946738B2 (ja) 有価媒体処理装置
CN102289858B (zh) 纸币处理装置
JP6004928B2 (ja) 紙葉類取扱装置および紙葉類の取扱方法
JP2010033189A (ja) 自動取引装置
KR101384906B1 (ko) 이미지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JP5984177B2 (ja) 貨幣処理装置
KR101780873B1 (ko) 금융 기기
JP2017134509A (ja) 取引装置
CN204087342U (zh) 一种识别纸币币种的现金自动交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