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4408A - 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4408A
CN104304408A CN201410652869.4A CN201410652869A CN104304408A CN 104304408 A CN104304408 A CN 104304408A CN 201410652869 A CN201410652869 A CN 201410652869A CN 104304408 A CN104304408 A CN 104304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yster
fresh
keeping method
sensitising ag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28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庆娟
曹斌斌
武娟
梁荣能
许川山
左涛
薛勇
李兆杰
王玉明
薛长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4106528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044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04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4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使用LED可见光为光源,采用光动力杀菌的方式杀灭牡蛎中的细菌。该方法具有如下优势:①所使用光敏剂属于天然植物提取物,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安全无毒、无污染;②所使用光敏剂具有较好的光敏活性,光敏化后能够有效地杀灭微生物,其介导的光动力杀菌技术可以成为传统杀菌技术的安全替代方法;③本方法是一种非特异性灭活微生物的方法,具有广谱的杀菌特性;④所涉及的冷杀菌技术在完成牡蛎杀菌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持了牡蛎的良好风味,延长了货架期。

Description

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蛎的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迅速,贝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牡蛎是我国最主要的贝类水产品之一。牡蛎,又名生蚝,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双壳软体动物,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各大洋沿岸水域。我国沿海牡蛎分布很广,自渤海、黄海至南沙群岛均产,约有20种。我国牡蛎产业发展迅速,产量占世界牡蛎养殖产量的首位,但是其产业发展面临着卫生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我国多在近海养殖牡蛎,养殖水域时常受到人畜排泄物污染,造成养殖水域中存在各种病源微生物和致病菌。牡蛎属于滤食性动物,在滤食水中的微藻来获取食物的同时,消化道常常大量富集养殖水域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牡蛎体内大量存在微生物,除了导致其货架期比较短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们喜爱生食牡蛎,存在引发食源性疾病大面积爆发流行的隐患。综上所述,牡蛎体内易富集大量微生物,导致其货架期较短,而且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因此,亟需开发高效的杀菌技术应用于生鲜牡蛎的加工。
目前,牡蛎常见的杀菌保鲜技术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热力杀菌方法,但是,传统热杀菌后牡蛎,无法满足生鲜食用需求、风味口感都发生明显变化,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生食牡蛎的饮食需求,而冷杀菌技术恰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现有的牡蛎冷杀菌保鲜技术主要有涂膜保鲜、保鲜剂结合微冻保鲜、冷藏保鲜、臭氧杀菌保鲜、气调保鲜、超高压杀菌保鲜等技术。牡蛎涂膜保鲜技术有一定程度上的抑菌作用,但是杀菌效果差,故保鲜效果并不佳。牡蛎保鲜剂结合微冻保鲜技术存在牡蛎汁液流失严重的问题。牡蛎冻藏保鲜技术极大限度的延长了保质期,但是冷冻容易造成牡蛎组织结构不同程度上的破坏、脂肪氧化、色泽变化,解冻后营养流失问题也很严重。牡蛎臭氧保鲜技术中臭氧的制备和存储复杂,生产成本高。牡蛎气调保鲜杀菌效果差,还需要配合其他保鲜技术才能更好的实现保鲜效果。牡蛎超高压处理杀菌保鲜技术对牡蛎的品质影响很小,能保持牡蛎原有的味道,但是设备昂贵,生产成本太高。因此,开发一种可以应用于牡蛎加工的新型冷杀菌保鲜方法迫在眉睫。
光动力杀菌(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PDI)是一种可选择性灭活恶性肿瘤细胞和致病性微生物及病毒的新方法。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无毒的光敏剂受到激发,而激发态的光敏剂又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很强的单线态氧。单线态氧是具有强氧化作用的活性氧物质,能破坏细胞大分子结构,导致细胞受损乃至死亡产生,从而达到杀灭恶性肿瘤细胞和致病性微生物的目的。由此开发的使用可见光为激发光源的光动力杀菌方法,目前除了被用于医学领域外,也被用于细菌、病毒灭活,但尚无应用于水产品加工的报道。
本发明中涉及的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技术,是一种使用LED可见光为光源的新方法,处理过程中不依赖产生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完成杀菌过程,为非热力性杀菌,是一种新型的冷杀菌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的牡蛎冷杀菌保鲜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牡蛎杀菌保鲜方法中的诸多缺陷,具有如下优势:①所使用光敏剂属于天然植物提取物,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安全无毒、无污染;②所使用光敏剂具有较好的光敏活性,光敏化后能够有效地杀灭微生物,其介导的光动力杀菌技术可以成为传统杀菌技术的安全替代方法;③本方法是一种非特异性灭活微生物的方法,具有广谱的杀菌特性;④所涉及的冷杀菌技术在完成牡蛎杀菌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持了牡蛎的良好风味,延长了货架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产品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使用LED可见光为光源,采用光动力杀菌的方式杀灭海产品中的细菌。
其中,所述海产品为牡蛎。
其中,所述海产品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进一步包括:
第一步,在海水中加入光敏剂;
第二步,将海产品放入第一步获得的加入光敏剂的海水中,进行预处理;
第三步,采用光敏剂进行预处理之后,将牡蛎开壳进行LED光源光照射,完成杀菌过程。
本发明提供一种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使用LED可见光为光源,采用光动力杀菌的方式杀灭牡蛎中的细菌。
其中,所述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进一步包括:
第一步,在海水中加入光敏剂;
第二步,将牡蛎放入第一步获得的加入光敏剂的海水中,进行预处理;
第三步,采用光敏剂进行预处理之后,将牡蛎开壳进行LED光源光照射,完成杀菌过程。
其中,所述第一步中的光敏剂为姜黄素,所述姜黄素为食品级姜黄素,纯度为95%以上。
其中,所述第一步中姜黄素在海水中的浓度为20μM。
其中,所述第三步中所述光源为LED蓝光光源。
其中,所述第三步中的所述光照射时间为60s。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制备的牡蛎,处理后的牡蛎相对于未处理的牡蛎,总菌的杀灭率达到94%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此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1、所采用光敏剂为食品级姜黄素来源广泛、安全,成本低廉,经光敏化处理后杀菌效果良好;
2、将食品级姜黄素与无毒的可见光配合使用,杀灭微生物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持了牡蛎原有的风味特点。
附图说明
图1光动力冷杀菌处理对新鲜牡蛎肉中总菌的杀灭效果;
图2光动力冷杀菌技术预处理后光敏剂富集效果;
图3光动力冷杀菌技术对鲜活牡蛎中总菌的杀灭效果;
图4使用其他光敏剂的光动力冷杀菌技术对牡蛎总菌杀灭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使用LED可见光为光源,采用光动力杀菌的方式杀灭牡蛎中的细菌。
所述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步,在海水中加入光敏剂;
第二步,将牡蛎放入第一步获得的加入光敏剂的海水中,进行预处理;
第三步,采用光敏剂进行预处理之后,将牡蛎开壳进行LED光源光照射,完成杀菌过程。
所述第一步中光敏剂为姜黄素,所述姜黄素为食品级姜黄素,纯度为95%以上。
所述第一步中姜黄素在海水中的浓度为20μM。
所述第二步中贝类与海水重量比(以下简称贝水比)为1∶4
所述第二步中,所述光敏剂预处理牡蛎时间为6h。
所述第三步中所述光源为LED蓝光光源。
所述第三步中所述光照射时间为60s。
所述的牡蛎均为当日购置的新鲜牡蛎。
所述杀菌方法处理后的牡蛎相对于未处理的牡蛎,总菌的杀灭率达到94%以上。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如姜黄、莪术、郁金等)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是植物界结构特殊的二酮类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黄色酚类物质。姜黄素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七大天然食用色素之一,也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的最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抗凝、抗氧化、降血脂、利胆、抗癌等作用,并且具有强烈的广谱抗菌作用。
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简便、廉价的冷杀菌技术应用于牡蛎加工,因此在光敏剂的选择上,舍去了价格昂贵(如竹红菌乙素等)或者非食用(如卟啉类)的光敏剂,选取了可食用、价格低廉且使用普通LED光源就可激发的姜黄素进行了试验,并使用与姜黄素相类似的核黄素探究了其他光敏剂是否也适用于本发明方法。
本发明经过大量的试验,发现食品级姜黄素(纯度为95.3%以上)作为光敏剂,在20μM浓度下预处理牡蛎6h后,进行一定时间(60s)的LED光源光照射,在此条件下明显杀灭了牡蛎中的细菌,而在其他条件下或者采用其他的光敏剂(如核黄素)则很难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以上所述杀菌方法处理后牡蛎相对于未处理的牡蛎,总菌的杀灭率达到94%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杀死大量细菌,完成对生鲜牡蛎的杀菌,克服了已有保鲜技术存在的缺点,如:涂膜保鲜与气调保鲜效果不佳,臭氧保鲜与超高压保鲜生产成本太高,保鲜剂结合微冻保鲜技术导致牡蛎汁液流失严重,冻藏保鲜容易造成牡蛎组织结构不同程度上的破坏、脂肪氧化、色泽变化且解冻后营养流失严重等。生鲜牡蛎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感官特征无明显变化,保持了原有的风味,牡蛎中细菌总数明显下降,达到了良好的杀菌效果。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进行充分解释,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对新鲜牡蛎肉总菌的杀灭实验
牡蛎预处理:将新鲜的牡蛎在无菌条件下开壳,切取牡蛎肉,用无菌水稀释100倍后用无菌的匀浆器进行匀浆。
匀浆液处理:在无菌的六孔板各孔中加入2mL稀释后的匀浆液,按照处理条件不同分成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匀浆液不作任何处理),单纯光照组(不添加姜黄素仅进行光照),单纯光敏剂组(每孔中只添加姜黄素浓度为20μM但不进行光照),光动力实验组(每孔中添加姜黄素浓度为20μM并且进行60s光照)。每组设置两个平行。
细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每孔中取200μL匀浆液接种到LB固体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统计各组菌落数目。
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菌落总数为1.74×105cfu/g,单纯光照组菌落总数(1.60×105cfu/g)基本无变化,单纯光敏剂组菌落总数为9.00×103cfu/g,表明光敏剂本身具有一定杀菌效果,光动力实验组菌落总数为2.00×103cfu/g,表明光动力处理后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细菌杀灭率达到98.85%。
实施例2:
光动力杀菌处理前后牡蛎的感官变化实验
光敏剂预处理牡蛎:将新鲜的活牡蛎分成四组,一组置于普通的人工海水中,其余三组置于含有低(5μM)、中(20μM)、高(80μM)三个浓度姜黄素的人工海水中,预处理6h,贝水比为1∶4。
牡蛎照射:将光敏剂预处理后的牡蛎在无菌条件下开壳,于LED光源下照射一定时间(60s),完成杀菌过程。
水体颜色变化:分别取四组人工海水,通过对比富集前后水体吸光值的变化,判定光敏剂预处理效果。
牡蛎感官变化:分别对比四组牡蛎光动力杀菌方法处理后,拍照并比较外观、气味、颜色差异。
结果表明,光敏剂预处理后水体颜色表明其被牡蛎富集,如图2所示,低(5μM)、中(20μM)、高(80μM)浓度光敏剂组均对光敏剂有较好的吸收;光敏剂预处理后的牡蛎,相比于空白组,高(80μM)浓度组牡蛎肉明显呈黄色、有姜黄素的特异性味道,同时低(5μM)、中(20μM)浓度组牡蛎肉体感官颜色、气味基本无变化。这说明富集并吸收一定浓度(5μM和20μM)光敏剂后,牡蛎在感官上无明显变化,符合生食牡蛎的感官要求,为了获得更佳杀菌效果,本发明中采用20μM的光敏剂浓度进行预处理。
实施例3:
对鲜活牡蛎的总菌杀灭实验
光敏剂预处理牡蛎:将新鲜的活牡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普通的人工海水中,一组置于含有浓度为20μM姜黄素的人工海水中,预处理6h,贝水比为1∶4。
牡蛎照射:将光敏剂预处理后的牡蛎在无菌条件下开壳,置于LED光源下照射一定时间(60s),完成杀菌过程。
细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两组牡蛎肉进行匀浆并分别用无菌水稀释到100倍,两组不同牡蛎的不同稀释液均取200μL接种到LB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培养基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统计各组菌落数目。每组设置三个平行。
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对照组牡蛎中菌落总数1.06×105cfu/g,姜黄素光动力实验组牡蛎中菌落总数仅为5.33×103cfu/g,细菌杀灭率达到94.96%。
实施例4:
其他光敏剂对牡蛎总菌杀灭实验
光敏剂预处理牡蛎:将新鲜的活牡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普通的人工海水中,一组置于含有浓度为20μM核黄素的人工海水中,预处理6h,贝水比为1∶4。
牡蛎照射:将光敏剂预处理后的牡蛎在无菌条件下开壳,置于LED光源下照射一定时间(60s),完成杀菌过程。
细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两组牡蛎肉进行匀浆并分别用无菌水稀释到100倍,两组不同牡蛎的不同稀释液均取200μL接种到LB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培养基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统计各组菌落数目。每组设置三个平行。
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对照组牡蛎中菌落总数2.3×105cfu/g,采用核黄素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实验组菌落总数为1.7×105cfu/g。通过多次实验发现,使用核黄素为光敏剂的光动力冷杀菌技术对牡蛎总菌的杀菌率仅能达到26.09%~47.83%,其杀菌效果明显不如采用姜黄素作为光敏剂的光动力杀菌方法,故本发明采用姜黄素作为光敏剂进行牡蛎的杀菌保鲜加工。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产品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LED可见光为光源,采用光动力杀菌的方式杀灭海产品中的细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产品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产品为牡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产品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第一步,在海水中加入光敏剂;
第二步,将海产品放入第一步获得的加入光敏剂的海水中,进行预处理;
第三步,采用光敏剂进行预处理之后,将牡蛎开壳进行LED光源光照射,完成杀菌过程。
4.一种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LED可见光为光源,采用光动力杀菌的方式杀灭牡蛎中的细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步,在海水中加入光敏剂;
第二步,将牡蛎放入第一步获得的加入光敏剂的海水中,进行预处理;
第三步,采用光敏剂进行预处理之后,将牡蛎开壳进行LED光源光照射,完成杀菌过程。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光敏剂为姜黄素,所述姜黄素为食品级姜黄素,纯度为95%以上。
7.如权利要求4至6所述的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素在海水中的浓度为5~80μM。
8.如权利要求4至7所述的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所述光源为LED蓝光光源。
9.如权利要求4至8所述的牡蛎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的所述光照射时间为≥60s。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4至9所述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制备的牡蛎,其特征在于:处理后的牡蛎相对于未处理的牡蛎,总菌的杀灭率达到94%以上。
CN201410652869.4A 2014-11-17 2014-11-17 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Pending CN1043044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2869.4A CN104304408A (zh) 2014-11-17 2014-11-17 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2869.4A CN104304408A (zh) 2014-11-17 2014-11-17 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4408A true CN104304408A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5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2869.4A Pending CN104304408A (zh) 2014-11-17 2014-11-17 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04408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853A (zh) * 2015-12-23 2016-05-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Led蓝光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CN105617421A (zh) * 2016-01-07 2016-06-01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保鲜膜上单增李斯特菌的灭活方法
CN106942351A (zh) * 2017-02-16 2017-07-14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鲜银耳的杀菌方法
CN107889884A (zh) * 2017-11-21 2018-04-1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鲜莲子酸败胀袋的控制方法
CN108124946A (zh) * 2018-01-24 2018-06-08 江南大学 一种肉或肉制品的杀菌保鲜方法
CN108157487A (zh) * 2018-01-24 2018-06-15 江南大学 蓝光照射和保鲜液涂抹相结合的蛋及蛋制品杀菌保鲜方法
CN109430746A (zh) * 2018-09-07 2019-03-08 福建北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巴浪鱼休闲食品的加工方法
CN109517226A (zh) * 2019-01-07 2019-03-26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用于包装即食海蜇的光动力减菌保鲜膜
CN109717352A (zh) * 2019-01-30 2019-05-07 广东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 汤品的减菌方法、光敏水冷系统及其应用
CN110074170A (zh) * 2019-06-10 2019-08-02 吉林大学 光动力疗法结合n-琥珀酰壳聚糖复合涂膜液的保鲜方法
CN110150372A (zh) * 2019-05-28 2019-08-23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鲟鱼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CN110959665A (zh) * 2019-12-20 2020-04-07 黄山学院 一种臭鳜鱼复合杀菌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
CN112120139A (zh) * 2020-09-18 2020-12-2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食品粉末的光动力杀菌方法及其光动力杀菌装置
CN112293643A (zh) * 2020-10-29 2021-02-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食品光动力杀菌装置及其应用
CN112772704A (zh) * 2020-12-30 2021-05-1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牡蛎保鲜方法
CN113940375A (zh) * 2021-09-17 2022-01-18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提升对虾品质的加工方法
CN115606630A (zh) * 2021-07-14 2023-01-17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减轻鲜切果蔬氧化褐变的处理方法
WO2023005984A1 (zh) * 2021-07-28 2023-02-0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卤代姜黄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上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467A (zh) * 2009-03-16 2012-02-08 恩迪尼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光动力消毒的组合物
CN103991920A (zh) * 2014-05-20 2014-08-20 刘一鸣 基于光动力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467A (zh) * 2009-03-16 2012-02-08 恩迪尼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光动力消毒的组合物
CN103991920A (zh) * 2014-05-20 2014-08-20 刘一鸣 基于光动力的饮用水消毒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小情等: "《叶绿素镁钠盐对液态食品中Staphylococcus aureus》", 《现代食品科技》 *
许川山等: "《中药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 《激光杂质》 *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853A (zh) * 2015-12-23 2016-05-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Led蓝光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CN105617421A (zh) * 2016-01-07 2016-06-01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保鲜膜上单增李斯特菌的灭活方法
CN106942351A (zh) * 2017-02-16 2017-07-14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鲜银耳的杀菌方法
CN107889884A (zh) * 2017-11-21 2018-04-1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鲜莲子酸败胀袋的控制方法
CN108124946A (zh) * 2018-01-24 2018-06-08 江南大学 一种肉或肉制品的杀菌保鲜方法
CN108157487A (zh) * 2018-01-24 2018-06-15 江南大学 蓝光照射和保鲜液涂抹相结合的蛋及蛋制品杀菌保鲜方法
CN109430746A (zh) * 2018-09-07 2019-03-08 福建北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巴浪鱼休闲食品的加工方法
CN109517226A (zh) * 2019-01-07 2019-03-26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用于包装即食海蜇的光动力减菌保鲜膜
CN109517226B (zh) * 2019-01-07 2021-03-30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用于包装即食海蜇的光动力减菌保鲜膜
CN109717352A (zh) * 2019-01-30 2019-05-07 广东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 汤品的减菌方法、光敏水冷系统及其应用
CN110150372A (zh) * 2019-05-28 2019-08-23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鲟鱼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CN110074170A (zh) * 2019-06-10 2019-08-02 吉林大学 光动力疗法结合n-琥珀酰壳聚糖复合涂膜液的保鲜方法
CN110074170B (zh) * 2019-06-10 2023-01-06 吉林大学 光动力疗法结合n-琥珀酰壳聚糖复合涂膜液的保鲜方法
CN110959665A (zh) * 2019-12-20 2020-04-07 黄山学院 一种臭鳜鱼复合杀菌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
CN112120139A (zh) * 2020-09-18 2020-12-2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食品粉末的光动力杀菌方法及其光动力杀菌装置
CN112293643A (zh) * 2020-10-29 2021-02-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食品光动力杀菌装置及其应用
CN112772704A (zh) * 2020-12-30 2021-05-11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牡蛎保鲜方法
CN115606630A (zh) * 2021-07-14 2023-01-17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减轻鲜切果蔬氧化褐变的处理方法
CN115606630B (zh) * 2021-07-14 2024-01-26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减轻鲜切果蔬氧化褐变的处理方法
WO2023005984A1 (zh) * 2021-07-28 2023-02-02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卤代姜黄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上的应用
CN113940375A (zh) * 2021-09-17 2022-01-18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提升对虾品质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4408A (zh) 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CN106857784A (zh) 一种新型水产品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Mandal et al. Applications of pulsed light decontamination technology in food processing: An overview
Ghate et al. Perspectives and trend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 for microbiological food safety
Tortik et al. Photodynamic decontamination of foodstuff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sed on novel formulations of curcumin
Liu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fishy odour in aquatic fish products, from formation to control
CN106942351A (zh) 一种鲜银耳的杀菌方法
Speranza et al. Innovative preservation methods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ish products: Beneficial effects and limits
CN110150372A (zh) 一种鲟鱼光动力冷杀菌保鲜方法
US20210195924A1 (en) 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 method of salmonella
CN109517226A (zh) 一种用于包装即食海蜇的光动力减菌保鲜膜
Hyun et al. Application of blue light-emitting diode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microbials or photosensitizers to inactivate Escherichia coli O157: H7 on fresh-cut apples and cherry tomatoes
Ashrafudoulla et 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non-conventional technologies concerning food safety
CN112772704A (zh) 一种牡蛎保鲜方法
CN105661264A (zh) 提升超高压杀菌效果的方法
Hashemi et al.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ultrasound and lactic acid in inactivating microorganisms on fresh radish (Raphanus raphanistrum subsp. sativus): Microbiological and quality changes
Ying et al. Advancements in nonthermal physical field technologies for prefabricated aquatic foo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Yu et al. A review on recent advances in LED-based non-thermal technique for food safety: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trends
CN102389120A (zh) 酱鸭的制作方法
CN107889884A (zh) 一种鲜莲子酸败胀袋的控制方法
KR20060091557A (ko) 포자를 형성하여 식중독을 일으키는 원인균 및 일반 미생물의 포자를 발아시켜 살균 또는 저감화 시키는 방법
KR101680737B1 (ko) 클로렐라 배양액을 포함하는 굴통조림의 제조방법
CN105617421A (zh) 一种保鲜膜上单增李斯特菌的灭活方法
Durak et al. Efficacy of UV, acidified sodium hypochlorite, and mild heat for decontamination of surface and infiltrated Escherichia coli O157: H7 on green onions and baby spinach
CN102948454B (zh) 一种应用x射线给鲈鱼片灭菌保鲜的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