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4099B - 一种象鼻蚌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象鼻蚌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4099B
CN104304099B CN201410439014.3A CN201410439014A CN104304099B CN 104304099 B CN104304099 B CN 104304099B CN 201410439014 A CN201410439014 A CN 201410439014A CN 104304099 B CN104304099 B CN 1043040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water mussel
water
pond
sand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90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04099A (zh
Inventor
刘志刚
彭张明
白成
孙宗红
刘付少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4390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04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0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4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04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4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4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bivalves, e.g. oysters or mu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象鼻蚌(施氏獭蛤,Lutraria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动物养殖技术领域。水泥养殖池可以是室内池,也可以为室外池,室外池需搭架,顶部覆盖遮阳网。该方法是在水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由桥式结构支撑架、沙层及其附属设施组成的架空养殖床;设置完毕后,消毒,引入沙滤海水,水位高出沙面40‑50cm,按照3000‑5000粒/m2的密度投放壳长1‑3mm的象鼻蚌稚贝,每天投喂单胞藻、虾塘天然藻2‑4次,每天彻底换水两次或200%对流水;经1个月中培,象鼻蚌幼苗壳长达到2.0‑2.5cm,体重达到2‑3g,即达到要求。该方法中培的象鼻蚌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成本低,种苗采收方便,实现了稚贝中培规模化,极大地提高了象鼻蚌种苗生产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象鼻蚌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 培育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稚贝的中间培育养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象鼻蚌(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动物养殖领域 。
背景技术
象鼻蚌(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隶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0nta),帘蛤目(Veneroida),蛤蜊总科(Mactracea),蛤蜊科(Mactridae),獭蛤属(Lutraria)。象鼻蚌属暖水性贝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是喜栖于潮间带至10m水深沙或沙泥质海底的底栖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8-32 ℃,盐度11.50-33.00,pH值8.2-8.4,透明度4-7m,食物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有潜沙习性,运动能力很强。其水管特别发达,在充分伸展的状态下长度可达壳长的2倍以上,很像大象的鼻子,故又称象鼻螺。象鼻蚌壳薄、水管肌肉发达、肉味鲜脆可口、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海产珍品,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我国象鼻蚌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的部分沙或沙泥底质的海区,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每公斤价格高达150-200元,是一个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经济价值极高。
近年来由于滥捕的结果,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一般在100㎡的面积内,只有1-2个成贝。因此,对象鼻蚌的资源保护和人工增养殖势在必行。但是,一方面天然种苗来源于渔民潜水采捕,数量有限,难以得到,苗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地制约了该项养殖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工繁育种苗在中培阶段面临着高死亡率的瓶颈,育苗成活率低,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并成为进一步推广这一品种养殖的障碍,对该项养殖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象鼻蚌种苗短缺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因此,探索出一套象鼻蚌中培高成活率的养殖方法对该项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申请号201010561576.7,发明名称为“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的专利,实现了大獭蛤批量性工厂化育苗,以卵子细胞计算,育苗成活率达到了5-15%,但该法培育出来的种苗仅为3-6mm的稚贝,没有经过中间培育过程,故远远达不到养殖所需的种苗规格。申请号201210221370.9,发明名称为“象拔蚌室内工厂化养殖方法”和申请号201310264495.4,发明名称为“象拔蚌室外池塘养殖方法”,分别公开了一种象拔蚌室内工厂化和室外池塘的养殖方法,二者涉及的均是将经中培蚌苗养殖至商品螺的方法,并未涉及到象鼻蚌稚贝的中间培育过程。查阅相关文献,仅张春芳等人在2010年发表的《施氏獭蛤稚贝中间培育与海区养殖试验》一文中进行了象鼻蚌稚贝的中间培育试验,通过在高位池中利用网箱中培,经过35d的中间培育,稚贝壳长、壳高、壳厚平均值分别为23.1、11.2、6.2mm,平均重量1.8g,成活率达53%。该法在象鼻蚌稚贝中间培育的养殖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方法的缺点是整个中培过程一直加水,而不进行换水,故在饵料控制方面难度较大,如果控制不好,常造成单胞藻饵料过度繁殖,极大地影响象鼻蚌的正常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象鼻蚌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克服现有池塘中培、海区中培稚贝死亡率高、生长速度慢的缺点,培育出的象鼻蚌稚贝种苗优质,极大的提高了象鼻蚌种苗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该技术操作简易,成本低,饵料投喂、水质监测可以进行人为控制,可控性强,可避免海区中培巨大环境变化对象鼻蚌稚贝生长不利造成的影响;运用该技术也可进行规模化中培,能满足象鼻蚌养殖产业的种苗需求。
一种用于象鼻蚌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养殖池:在水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架空养殖床,养殖床由支撑架、沙层及其附属设施组成。支撑架采用两层红砖架设,高度为12cm,呈桥式结构,每块砖四周留缝隙供透水;支撑架上铺60目筛网,网上铺设粒径1-2毫米的海沙,沙层厚5-10厘米;附属设施为气动装置,由一批充气插管组成,管径1吋,长20-25cm,密度为3m2/管,插管由沙面穿过筛网延伸至池底,进入池底的部分分叉,作为入水口,每支插管内安置散气石1个,充气时,气泡的气举作用把沙层下水体通过插管提升至沙面上,同时,气举作用使沙层下水体产生负压,使沙面水通过沙层再次渗入沙层下,从而形成水体的上下循环,使沙层内部保持富氧和洁净,有利于沙层内象鼻蚌的存活和生长;养殖池可以是室内池,也可以为室外池,室外池需搭架,顶部覆盖遮阳网;然后消毒,引入沙滤海水,水位高出沙面40-50cm;
(2)稚贝运输及投放:培育或者购买1-3mm的象鼻蚌稚贝,运输方法为虾苗运输专用塑料袋(型号为36×67)带水充纯氧密封包装,装贝密度为200g-250g/袋,装水量及充氧量分别为塑料袋有效容量的1/4与3/4,运输用水必须用冰袋降温至20-25℃,运输时间不超过12h;稚贝投放中培池前,确保运输时的温度与中培池的水温不超过3℃;用中培池的海水冲洗一遍稚贝,去除存留的排泄物,按照3000-5000粒/m2的密度投放至中培池,自流水,充气,促使稚贝尽快恢复体力,加速潜钻入沙;待大部分稚贝完成潜沙,关闭自流水,投喂生物饵料;
(3)生物饵料的培养:培养多种微藻类生物饵料,主要包括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及湛江等鞭金藻等单胞藻,根据不同藻种的最适营养配方,最大限度地培养饵料,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大池间的三级循环接种,该法藻类生长速度快,能确保饵料的供应;同时也培养虾塘天然藻,此类微藻饵料富含多种藻类,补充投喂,充分和全面的提供蚌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能加速其生长,提高蚌苗摄食效果,同时也比较容易控制水质;生物饵料的培养需要设置专人生产,确保每天的投饵充足供应;
(4)生物饵料的投喂:每天投饵2-4次,每次混合投喂亚心形扁藻、等鞭金藻和小球藻,投喂密度按照扁藻4-6万细胞/ml、金藻10-15万细胞/ml、小球藻15-20万细胞/ml投喂;此外补充投喂虾塘天然藻,保证摄食充足;根据水质透明度判断摄食量,确保饵料投喂充足适当,以免全池换水时导致饵料流失,造成浪费;
(5)养殖池日常管理:中培期间,保持24小时充足充气,每天彻底换水两次或200%对流水,将沙粒中的排泄物及时清除,保证沙质清洁及水质优良;细心观察池壁及池底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情况,尤其是底栖大型硅藻的生长,一旦发现,及时清除,确保蚌苗的正常生长;如遇极端天气,可将蚌苗转移至室内池进行,以免遭受损失;中培期水温要求在20-30℃,比重在1.017-1.024之间;
(6)中培蚌苗的收获:经1个月中培,象鼻蚌幼苗壳长达到2.0-2.5cm,体重达到2-3g即可进行收获;收获蚌苗时排干池中海水,用塑料铲连同沙一起铲,深度要适中,不能伤到蚌苗,用5-10目的筛网带水滤去海沙,收获全部的蚌苗,然后再用大小网孔合适的筛网分离出达到规格的,用于海上养殖,或将蚌苗销售,未达到目标规格的蚌苗可再进行中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池塘中培、海区中培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培的象鼻蚌成本低,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苗种活力强,养殖成活率高。种苗采收方便,能进行规模化中培,极大地提高了象鼻蚌种苗生产的经济效益。
1、本发明室外水泥池中培方法与传统池塘铺沙中培效果对比
表1. 本发明室外水泥池中培方法与传统池塘铺沙效果对比(养殖30天)
由表1可见,对比传统池塘铺沙中培,运用本发明,能解决象鼻蚌稚贝的中间培育过程中高死亡率、低生长速度的弊端,象鼻蚌稚贝的成活率、壳长、壳高、体重增长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尤其是成活率的改善最为显著,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象鼻蚌中培育苗产业的养殖效益。
2、本发明室外水泥池中培方法与传统海区中培效果对比
表2 本发明室外水泥池中培方法与传统海区中培效果对比
由表2可见,相比海区中间培育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中培效果明显,象鼻蚌的各个性状都表现优异,鉴于海区环境复杂,象鼻蚌稚贝中培过程的低成活率一直困扰广大育苗工作者,通过运用本发明的方法,成活率提高了55%,效果极为显著,由此证明,本发明关于象鼻蚌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养殖方法,是一种具有巨大经济效益,且能进行良好推广的养殖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泥池池底红砖桥式架空结构;
图2为散气石气动装置填埋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设置养殖池:在水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架空养殖床,养殖床由支撑架、沙层及其附属设施组成。支撑架采用两层红砖架设,高度为12cm,呈桥式结构,每块砖四周留缝隙供透水;支撑架上铺60目筛网,网上铺设粒径1毫米的海沙,沙层厚5厘米;附属设施为气动装置,由一批充气插管组成,管径1吋,长20cm,密度为3m2/管,插管由沙面穿过筛网延伸至池底,进入池底的部分分叉,作为入水口,每支插管内安置散气石1个,充气时,气泡的气举作用把沙层下水体通过插管提升至沙面上,同时,气举作用使沙层下水体产生负压,使沙面水通过沙层再次渗入沙层下,从而形成水体的上下循环,使沙层内部保持富氧和洁净,有利于沙层内象鼻蚌的存活和生长;养殖池可以是室内池,也可以为室外池,室外池需搭架,顶部覆盖遮阳网;然后消毒,引入沙滤海水,水位高出沙面40cm;
(2)稚贝运输及投放:2013年6月8日购买1mm的象鼻蚌稚贝,运输过程采用虾苗运输专用塑料袋(型号为36×67)带水充纯氧密封包装,装贝密度为200g/袋,装水量及充氧量分别为塑料袋有效容量的1/4与3/4,运输用水温度25℃,运输时间不超过10h;稚贝投放中培池前,用中培池的海水冲洗一遍稚贝,去除存留的排泄物,确保运输温度与中培池海水不超过3℃,按照3000粒/m2的密度投放至中培池,自流水,充气,促使稚贝尽快恢复体力,加速潜钻入沙;待大部分稚贝完成潜沙,关闭自流水,投喂生物饵料;
(3)生物饵料的培养:培养多种微藻类生物饵料,主要包括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及湛江等鞭金藻等单胞藻,根据不同藻种的最适营养配方,最大限度的培养饵料,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大池间的三级循环接种,该法藻类生长速度快,能确保饵料的供应;同时也培养虾塘天然藻,此类微藻饵料富含多种藻类,补充投喂,充分和全面的提供蚌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能加速其生长,提高蚌苗摄食效果,同时也比较容易控制水质;生物饵料的培养需要设置专人生产,确保每天的投饵充足供应;
(4)生物饵料的投喂:每天投饵2次,每次混合投喂亚心形扁藻、等鞭金藻和小球藻,投喂密度按照扁藻6万细胞/ml、金藻15万细胞/ml、小球藻20万细胞/ml投喂;此外补充投喂虾塘天然藻,保证摄食充足;根据水质透明度判断摄食量,确保饵料投喂充足适当,以免全池换水时导致饵料流失,造成浪费;
(5)养殖池日常管理:中培期间,保持24小时充足充气,每天彻底换水两次,将沙粒中的排泄物及时清除,保证沙质清洁及水质优良;细心观察池壁及池底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情况,尤其是底栖大型硅藻的生长,一旦发现,及时清除,确保蚌苗的正常生长;中培期间水温在26-30℃之间、比重在1.018-1.021之间变化;
(6)中培蚌苗的收获:经1个月中培,象鼻蚌幼苗壳长平均达到2.0cm,体重达到2g即进行收获;收获蚌苗时排干池中海水,用塑料铲连同沙一起铲,深度要适中,不能伤到蚌苗,用5目的筛网带水滤去海沙,收获全部的蚌苗,然后再用网孔大小合适的筛网分离出达到规格的,用于海上养殖,或将蚌苗销售,未达到目标规格的蚌苗继续进行中培。
实施例2
(1)设置养殖池:在水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架空养殖床,养殖床由支撑架、沙层及其附属设施组成。支撑架采用两层红砖架设,高度为12cm,呈桥式结构,每块砖四周留缝隙供透水;支撑架上铺60目筛网,网上铺设粒径2毫米的海沙,沙层厚10厘米;附属设施为气动装置,由一批充气插管组成,管径1吋,长25cm,密度为3m2/管,插管由沙面穿过筛网延伸至池底,进入池底的部分分叉,作为入水口,每支插管内安置散气石1个,充气时,气泡的气举作用把沙层下水体通过插管提升至沙面上,同时,气举作用使沙层下水体产生负压,使沙面水通过沙层再次渗入沙层下,从而形成水体的上下循环,使沙层内部保持富氧和洁净,有利于沙层内象鼻蚌的存活和生长;养殖池可以是室内池,也可以为室外池,室外池需搭架,顶部覆盖遮阳网;然后消毒,引入沙滤海水,水位高出沙面50cm;
(2)稚贝运输及投放:2013年10月23日购买3mm的象鼻蚌稚贝,运输采用虾苗运输专用塑料袋(型号为36×67)带水充纯氧密封包装,装贝密度为230g/袋,装水量及充氧量分别为塑料袋有效容量的1/4与3/4,运输用水温度23℃,运输时间不超过8h;将稚贝投放中培池前,用中培池的海水冲洗一遍稚贝,去除存留的排泄物,确保运输温度与中培池海水不超过3℃,按照5000粒/m2的密度投放至中培池,自流水,充气,促使稚贝尽快恢复体力,加速潜钻入沙;待大部分稚贝完成潜沙,关闭自流水,投喂生物饵料;
(3)生物饵料的培养:培养多种微藻类生物饵料,主要包括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及湛江等鞭金藻等单胞藻,根据不同藻种的最适营养配方,最大限度的培养饵料,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大池间的三级循环接种,该法藻类生长速度快,能确保饵料的供应;同时也培养虾塘天然藻,此类微藻饵料富含多种藻类,补充投喂,充分和全面的提供蚌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能加速其生长,提高蚌苗摄食效果,同时也比较容易控制水质;生物饵料的培养需要设置专人生产,确保每天的投饵充足供应;
(4)生物饵料的投喂:每天投饵4次,每次混合投喂亚心形扁藻、等鞭金藻和小球藻,投喂密度按照扁藻4万细胞/ml、金藻10万细胞/ml、小球藻15万细胞/ml投喂;此外补充投喂虾塘天然藻,保证摄食充足;根据水质透明度判断摄食量,确保饵料投喂充足适当,以免全池换水时导致饵料流失,造成浪费;
(5)养殖池日常管理:中培期间,保持24小时充足充气,每天彻底换水两次,将沙粒中的排泄物及时清除,保证沙质清洁及水质优良;细心观察池壁及池底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情况,尤其是底栖大型硅藻的生长,一旦发现,及时清除,确保蚌苗的正常生长;中培期水温20-28℃,比重1.021-1.023;
(6)中培蚌苗的收获:经1个月中培,象鼻蚌幼苗壳长达到2.5cm,体重达到3g即进行收获;收获蚌苗时排干池中海水,用塑料铲连同沙一起铲,深度要适中,不能伤到蚌苗,用10目的筛网冲水过滤海沙,收获全部的蚌苗,然后再用网孔大小合适的筛网分离出达到规格的,用于海上养殖,高成活率的商品蚌种苗,未达到目标规格的蚌苗继续进行中培。
实施例3
(1)设置养殖池:在水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架空养殖床,养殖床由支撑架、沙层及其附属设施组成。支撑架采用两层红砖架设,高度为12cm,呈桥式结构,每块砖四周留缝隙供透水;支撑架上铺60目筛网,网上铺设粒径2毫米的海沙,沙层厚8厘米;附属设施为气动装置,由一批充气插管组成,管径1吋,长22cm,密度为3m2/管,插管由沙面穿过筛网延伸至池底,进入池底的部分分叉,作为入水口,每支插管内安置散气石1个,充气时,气泡的气举作用把沙层下水体通过插管提升至沙面上,同时,气举作用使沙层下水体产生负压,使沙面水通过沙层再次渗入沙层下,从而形成水体的上下循环,使沙层内部保持富氧和洁净,有利于沙层内象鼻蚌的存活和生长;养殖池可以是室内池,也可以为室外池,室外池需搭架,顶部覆盖遮阳网;然后消毒,引入沙滤海水,水位高出沙面45cm;
(2)稚贝运输及投放:2014年4月20日购买了1-2mm的象鼻蚌稚贝,共计50万粒,运输采用虾苗运输专用塑料袋(型号为36×67)带水充纯氧密封包装,装贝密度为250g/袋,装水量及充氧量分别为塑料袋有效容量的1/4与3/4,运输用水温度20℃,运输时间不超过12h;将稚贝投放中培池前,,再用中培池的海水冲洗一遍稚贝,去除存留的排泄物,确保运输温度与中培池海水不超过3℃,按照4000粒/m2的密度投放至两个中培池,每池10万粒,共计投入稚贝20万粒,自流水,充气,促使稚贝尽快恢复体力,加速潜钻入沙;待大部分稚贝完成潜沙,关闭自流水,投喂生物饵料;剩余稚贝均分成两份,一份用于池塘中培,另一份用于海区中培,两者均按照传统方法步骤进行,待2014年5月20日出苗,统计,抽样测量相关性状,记录;
(3)生物饵料的培养:培养多种微藻类生物饵料,主要包括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及湛江等鞭金藻等单胞藻,根据不同藻种的最适营养配方,最大限度的培养饵料,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大池间的三级循环接种,该法藻类生长速度快,能确保饵料的供应;同时也培养虾塘天然藻,此类微藻饵料富含多种藻类,补充投喂,充分和全面的提供蚌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能加速其生长,提高蚌苗摄食效果,同时也比较容易控制水质;生物饵料的培养需要设置专人生产,确保每天的投饵充足供应;
(4)生物饵料的投喂:每天投饵3次,每次混合投喂亚心形扁藻、等鞭金藻和小球藻,投喂密度按照扁藻5万细胞/ml、金藻12万细胞/ml、小球藻18万细胞/ml投喂;此外补充投喂虾塘天然藻,保证摄食充足;根据水质透明度判断摄食量,确保饵料投喂充足适当,以免全池换水时导致饵料流失,造成浪费;
(5)养殖池日常管理:中培期间,保持24小时充足充气,每天池底200%对流水,将沙粒中的排泄物及时清除,保证沙质清洁及水质优良;细心观察池壁及池底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情况,尤其是底栖大型硅藻的生长,一旦发现,及时清除,确保蚌苗的正常生长;如遇极端天气,可将蚌苗转移至室内池进行,以免遭受损失;中培期水温25-30℃,比重1.021-1.024;
(6)中培蚌苗的收获:经1个月中培,象鼻蚌幼苗壳长达到2.2cm,体重达到2.5g即可进行收获;收获蚌苗时排干池中海水,用塑料铲连同沙一起铲,深度要适中,不能伤到蚌苗,用10目的筛网冲水过滤海沙,收获全部的蚌苗,然后再用网孔大小合适的筛网分离出达到规格的,用于海上养殖,或将蚌苗销售,未达到目标规格的蚌苗可再进行中培。
(7)水泥池中培与两种传统中培方法效果对比
表1 本发明室外水泥池中培方法与传统池塘铺沙中培效果对比(养殖30天)
性状 本发明方法 传统池塘方法 提高率(%)
壳长增长 25.48±2.51 20.13±2.32 26.8
壳高增长 11.59±1.12 9.21±1.08 25.8
体重增长 3.43±0.47 2.32±0.43 47.8
存活率(%) 67 21 46
由表1可见,对比传统池塘铺沙中培,象鼻蚌稚贝的成活率、壳长、壳高、体重增长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表2 本发明室外水泥池中培方法与传统海区中培效果对比(养殖30天)
性状 本发明方法 传统池塘方法 提高率(%)
壳长增长 26.91±2.51 20.56±2.43 30.9
壳高增长 12.08±1.12 9.42±0.97 28.2
体重增长 3.64±0.47 2.43±0.21 49.9
存活率(%) 67 12 55
由表2可见,相比海区中间培育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中培效果明显,象鼻蚌的各个性状都表现优异。鉴于海区环境复杂,象鼻蚌稚贝中培过程的低成活率一直困扰广大育苗工作者,通过运用本发明的方法,成活率提高了55%,效果极为显著,由此证明,本发明关于象鼻蚌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养殖方法,是一种具有巨大经济效益,且能进行良好推广的养殖方法。

Claims (1)

1.一种象鼻蚌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养殖池:在水泥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架空养殖床,养殖床由支撑架、沙层及其附属设施组成;支撑架采用两层红砖架设,高度为12cm,呈桥式结构,每块砖四周留缝隙供透水;支撑架上铺60目筛网,网上铺设粒径1-2毫米的海沙,沙层厚5-10厘米;附属设施为气动装置,由一批充气插管组成,管径1吋,长20-25cm,密度为3m2/管,插管由沙面穿过筛网延伸至池底,进入池底的部分分叉,作为入水口,每支插管内安置散气石1个,充气时,气泡的气举作用把沙层下水体通过插管提升至沙面上,同时,气举作用使沙层下水体产生负压,使沙面水通过沙层再次渗入沙层下,从而形成水体的上下循环,使沙层内部保持富氧和洁净,有利于沙层内象鼻蚌的存活和生长;养殖池消毒,然后引入沙滤海水;
(2)稚贝运输及投放:培育或者购买1-3mm的象鼻蚌稚贝,运输方法为虾苗运输专用塑料袋带水充纯氧密封包装,装贝密度为200g-250g/袋,装水量及充氧量分别为塑料袋有效容量的1/4与3/4,运输用水必须用冰袋降温至20-25℃;稚贝投放中培池前,确保运输时的温度与中培池的水温不超过3℃;用中培池的海水冲洗一遍稚贝,去除存留的排泄物,按照3000-5000粒/m2的密度投放至养殖池,自流水,充气,促使稚贝尽快恢复体力,加速潜钻入沙;待大部分稚贝完成潜沙,关闭自流水,投喂生物饵料;
(3)生物饵料的培养:培养多种微藻类生物饵料,主要包括单胞藻: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及湛江等鞭金藻,根据不同藻种的最适营养配方,培养饵料,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大池间的三级循环接种,该法藻类生长速度快,能确保饵料的供应;同时也培养虾塘天然藻,此类微藻饵料富含多种藻类,补充投喂,充分和全面的提供蚌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能加速其生长,提高蚌苗摄食效果,同时也比较容易控制水质;生物饵料的培养需要设置专人生产,确保每天的投饵充足供应;
(4)生物饵料的投喂:每天投饵2-4次,每次混合投喂亚心形扁藻、湛江等鞭金藻和小球藻,此外补充投喂虾塘天然藻,保证摄食充足;根据水质透明度判断摄食量,确保饵料投喂充足适当,以免全池换水时导致饵料流失,造成浪费;
(5)养殖池日常管理:中培期间,保持24小时充足充气,每天池底彻底换水两次或200%对流水,将沙粒中的排泄物及时清除,保证沙质清洁及水质优良;细心观察池壁及池底底栖大型硅藻的生长,一旦发现,及时清除,确保蚌苗的正常生长;如遇极端天气,可将蚌苗转移至室内池进行,以免遭受损失;
(6)中培蚌苗的收获:经1个月中培,象鼻蚌幼苗壳长达到2.0-2.5cm,体重达到2-3g即可进行收获;收获蚌苗时排干池中海水,用塑料铲连同沙一起铲,深度要适中,不能伤到蚌苗,用5-10目的筛网冲水过滤海沙,收获全部的蚌苗,然后再用网孔大小合适的筛网分离出达到目标规格的,用于海上养殖,或将蚌苗销售,未达到目标规格的蚌苗可再进行中培;
步骤(1)所述的水泥养殖池是室外池,需搭架,顶部覆盖遮阳网;
步骤(1)所述的引入沙滤海水,水位高出沙面40-50cm;
步骤(4)所述的生物饵料的投喂方式为混合投喂,每天2-4次,每次各单胞藻按照亚心形扁藻4-6万细胞/ml、湛江等鞭金藻10-15万细胞/ml、小球藻15-20万细胞/ml的密度投喂,上述饵料缺乏时,可补充投喂虾塘天然藻,投喂量根据水色调整;
步骤(6)所述的中培的培养水温为20-30℃,比重1.017-1.024。
CN201410439014.3A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象鼻蚌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 Active CN104304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9014.3A CN104304099B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象鼻蚌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9014.3A CN104304099B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象鼻蚌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4099A CN104304099A (zh) 2015-01-28
CN104304099B true CN104304099B (zh) 2018-01-05

Family

ID=52359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9014.3A Active CN104304099B (zh) 2014-09-01 2014-09-01 一种象鼻蚌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040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2518B (zh) * 2015-10-25 2018-06-22 湛江银浪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象鼻蚌海区滩涂塑料大盆的人工养殖方法
CN107960352B (zh) * 2017-12-07 2021-08-27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管角螺人工育苗中幼螺的培育方法
CN108450377A (zh) * 2018-01-24 2018-08-28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适合喂养施氏獭蛤稚贝的混合微藻饵料的培养及投喂方法
CN109122437B (zh) * 2018-08-24 2021-01-22 苑春亭 池塘表层水和潮间带低潮区接力养殖牡蛎的方法
CN109329146B (zh) * 2018-10-22 2021-01-26 浙江海洋大学 象拔蚌养殖箱
CN109247274B (zh) * 2018-10-31 2021-01-05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底栖动物扩繁的生物法
CN110050734A (zh) * 2019-04-30 2019-07-26 海南大学 一种红娇凤凰螺工厂化养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790A (zh) * 2010-11-25 2011-06-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2077789A (zh) * 2010-11-25 2011-06-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大獭蛤的人工养殖方法
CN102715112A (zh) * 2012-06-30 2012-10-10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象拔蚌室内工厂化养殖方法
CN103385186A (zh) * 2013-06-27 2013-11-13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象拔蚌室外池塘养殖方法
CN103960180A (zh) * 2014-04-16 2014-08-06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一种菲律宾蛤仔大面积垦区苗种培育与海区苗种中间培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790A (zh) * 2010-11-25 2011-06-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2077789A (zh) * 2010-11-25 2011-06-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大獭蛤的人工养殖方法
CN102715112A (zh) * 2012-06-30 2012-10-10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象拔蚌室内工厂化养殖方法
CN103385186A (zh) * 2013-06-27 2013-11-13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象拔蚌室外池塘养殖方法
CN103960180A (zh) * 2014-04-16 2014-08-06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一种菲律宾蛤仔大面积垦区苗种培育与海区苗种中间培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獭蛤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苏琼 等;《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1231;第25卷(第3期);第173-175页 *
大獭蛤苗种海区中间培育技术;蒋艳 等;《中国水产》;20101231(第4期);第52-55页 *
施氏獭蛤稚贝中间培育与海区养殖试验;张春芳 等;《水产养殖》;20100501;第31卷(第5期);第5-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4099A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4099B (zh) 一种象鼻蚌Lutraria sieboldii Reeve稚贝室外水泥池中间培育的养殖方法
CN103026988B (zh) 一种长江刀鲚室内集约化人工育苗方法
CN103828748B (zh) 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三茬轮养的方法
CN105494193B (zh) 一种双线紫蛤的育苗方法
CN102550457B (zh) 一种三角帆蚌苗种早繁方法
CN102754610B (zh) 一种提高线纹海马幼苗养成率的方法
CN101589698B (zh) 裸体方格星虫的人工育苗方法
CN201393474Y (zh) 三疣梭子蟹亲本循环水养殖装置
CN107581106B (zh) 一种圆燕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6135095B (zh) 基于自然水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05994072B (zh) 一种松江鲈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CN103636540A (zh) 一种长江刀鲚池塘大棚生态早繁方法
CN109804953B (zh) 一种紫伪翼手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4054611A (zh) 一种长鳍吻鮈苗种养殖方法
CN111226843A (zh) 一种海水鱼虾育苗专用卤虫室内养殖方法
CN103004669A (zh) 一种赤点石斑鱼苗种工厂化培育方法
CN110692551A (zh) 一种尖翅燕鱼苗种高位池生态培育方法
CN105557569A (zh) 一种大刺鳅的池塘养殖方法
Liu et al. Sea urchin aquaculture in China
CN106259101A (zh) 黑鱼养殖方法
CN106689002B (zh) 一种绿色可控的工厂化对虾健康养殖方法
CN101790967B (zh) 一种日本蟳早繁苗的培育方法
CN106577372A (zh) 一种海龙的越冬及人工繁殖方法
CN105191845B (zh) 一种海参与海马立体生态混养的方法
CN10900660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生态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