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2712A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2712A
CN104282712A CN201410140490.5A CN201410140490A CN104282712A CN 104282712 A CN104282712 A CN 104282712A CN 201410140490 A CN201410140490 A CN 201410140490A CN 104282712 A CN104282712 A CN 104282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opening
intermediate layer
distance
contig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04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仑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82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2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65Intermediate layers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materials of the adjoining a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51Division of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其中每一第一电极对应于亚像素。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限定层,其包括暴露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开口和布置在像素限定层的上表面上的多个入口。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布置在第一电极的暴露部分并在入口中的中间层,以及布置在所述中间层和像素限定层上的对电极,其中所述入口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7月1日提交的第10-2013-007660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1.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2.相关技术描述
在显示装置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已被确定为下一代显示装置,这归因于它们的优异特性,例如广视角、良好对比度和迅速响应时间。
通常,有机发光装置包括像素限定层,其覆盖像素电极的边缘并暴露所述像素电极的中心部分。在形成像素限定层之后,使用诸如喷墨印刷或喷嘴印刷的方法在所述像素电极上形成包括发光层的中间层。
在显示装置中,每一像素电极可以构成亚像素。如果以变化的间距布置亚像素,则需要喷墨头以变化的间距来分配墨(以用于形成中间层)。因此,这会导致喷墨印刷工艺变差,并且导致工艺缺陷,例如在显示装置上的油墨污迹。
概述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与使用喷墨印刷或喷嘴印刷工艺在有机发光装置中形成中间层相关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某些实施方案,提供了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其中每一第一电极对应于亚像素;像素限定层,其包括暴露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多个开口和布置在像素限定层上表面上的多个入口;布置在第一电极的暴露部分上并在入口中的中间层;以及布置在中间层和像素限定层上的对电极,其中所述入口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可以省略入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距离可以对应于布置在第一开口处的中间层的两个邻近液滴的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可以对应于从布置在第一开口处的中间层的最边缘的液滴的中心到在入口排出的中间层的最邻近液滴的中心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可以基本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入口的深度可以为像素限定层厚度的约1/4至约1/2。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某些其他实施方案,提供了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其中每一第一电极对应于亚像素;像素限定层,其包括暴露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开口以及暴露至少部分衬底的多个第二开口;布置在第一电极和衬底的暴露的部分上的中间层;以及布置在中间层和像素限定层上的对电极,其中所述第二开口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可以省略第二开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距离可以对应于从第二开口的中心到最邻近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的距离,第二距离可以对应于从第二开口的中心到另一最邻近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可以基本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某些其他实施方案,提供了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多个第一电极,其中每一第一电极对应于亚像素;形成包括多个第一开口的像素限定层,其中所述第一开口暴露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的暴露的部分上形成中间层;以及在中间层和像素限定层上形成对电极。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在像素限定层的上表面上形成多个入口;以及在第一电极的暴露的部分上并在入口中形成中间层,其中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选择地形成所述入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可以省略入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距离可以对应于布置在第一开口处的中间层的两个邻近液滴的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可以对应于从布置在第一开口处的中间层的最边缘的液滴的中心到在入口排出的中间层的最邻近液滴的中心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可以基本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形成像素限定层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相同工艺步骤中形成第一开口和入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在像素限定层中形成多个第二开口以用于暴露至少部分衬底;以及在第一电极和衬底的暴露部分上形成中间层,其中可以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选择地形成第二开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可以省略第二开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距离可以对应于从第二开口的中心到最邻近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的距离,第二距离可以对应于从第二开口的中心到另一最邻近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可以基本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形成像素限定层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相同工艺步骤中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使用喷墨印刷工艺形成中间层。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形成中间层可以进一步包括以恒定间距将墨分配在第一电极的暴露部分上和多个入口内,其中所述入口形成在像素限定层的上表面上。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形成中间层可以进一步包括以恒定间距将墨分配在第一电极和衬底的暴露部分上,其中通过在像素限定层中形成的多个第二开口来暴露部分衬底。
附图简述
图1和2示出本发明构思的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4和5示出本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6示出图4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7示出本发明构思的其他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详述
参考附图中例示的实施方案来描述本发明构思。在整个申请中同样的符号是指同样的部件。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为例示的,并且本发明构思不应解释为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
在以下描述中,x轴、y轴和z轴不应解释为限于直角坐标系中的轴。相反,可以宽泛地限定所述轴。例如,x轴、y轴和z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其他方向。
当各种部件(例如层、膜、区域、板或其他部件)被描述为布置在另一部件“上”时,部件可以直接布置在其他部件上,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存在的中介部件而布置在其他部件上。
图1和2示出本发明构思的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3示出图1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参考图1,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布置在衬底(未示出)上的多个第一电极10和像素限定层20。每一第一电极10对应于亚像素。多个第一电极10(对应于亚像素)可以构成像素电极。像素限定层20包括多个第一开口20a和第二开口20b。第一开口20a暴露至少部分的第一电极10,包括第一电极10的中心部分在内。第二开口20b至少暴露衬底的上表面。
衬底可以由透光材料、例如玻璃或塑料形成。塑料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酰亚胺或其他类似材料。
第一电极10可以以不同的布局布置在衬底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极10可以直接布置在衬底上。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极10可以布置在具有一个或多个在第一电极10和衬底之间的中介层的衬底上。例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在衬底上布置薄膜晶体管,可以布置平整层以覆盖薄膜晶体管,并且可以在平整层上形成第一电极10。
第一电极10可以包括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透明电极可以包括由ITO、IZO、ZnO或In2O3形成的层。反射电极可以包括由Ag、Mg、Al、Pt、Pd、Au、Ni、Nd、Ir、Cr或其化合物形成的反射层。反射电极可以还包括由ITO、IZO、ZnO或In2O3形成的层。
像素限定层20可以由有机绝缘层形成。有机绝缘层可以包括丙烯酸聚合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具有苯酚基团的聚合物衍生物、酰亚胺聚合物、芳基醚聚合物、酰胺聚合物、基于氟的聚合物、基于对二甲苯的聚合物、基于乙烯基醇的聚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如图1和3所示,像素限定层20包括第一开口20a(暴露第一电极10的中心部分)和第二开口20b(暴露衬底的上表面)。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开口20b可以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并且可以不布置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如下文进一步详述的那样。
参考图3,第一距离d1定义为从第二开口20b的中心至最邻近的第一电极10-1(第二开口20b的最左侧)的中心的距离。第二距离d2定义为从第二开口20b的中心至最邻近的第一电极10-2(第二开口20b的右侧)的中心的距离。在x方向沿相同行水平布置的亚像素可以发射相同波长的光。因此,第二开口20b可以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的中央部分。
再次参考图2,在第一电极10(在第一开口20a中)和衬底的暴露表面(在第二开口20b中)上布置中间层3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相同,从而在x轴方向产生亚像素的相同间距。因此,当使用喷墨印刷方法形成中间层30时,墨可以以恒定间距分配在衬底上。还可以在特定方向(例如,x轴方向)由喷墨头分配墨。因此,形成具有恒定间距的中间层30,并且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中间层30可以包括低分子量有机材料。在那些实施方案中,空穴传输层(HTL)、空穴注入层(HI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或其他类似的层可以堆叠在一起,使发射层(EML)作为中心层。有机材料可以包括的材料例如铜酞菁(CuPc)、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NPB)、三-8-羟基喹啉铝(Alq3)或其他类似材料。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中间层30可以包括高分子量有机材料。在那些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在中间层30中包括空穴传输层(HTL)。HTL可以包括聚-(2,4)-亚乙基-二羟基噻吩(PEDOT)、聚苯胺(PANI)或其他类似材料。有机材料可以包括基于聚亚苯基乙炔(PPV)的聚合物或基于聚芴的聚合物。
应注意的是,HTL、HIL、ETL和EIL可以在衬底之上形成覆盖多层(blanket multi-layer)结构,而EML可以在衬底上形成为像素单元。可以使用喷墨印刷工艺形成EML。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像素限定层20的腔(例如图4和5的入口20b’)中布置HTL、HIL、ETL和EIL。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中间层30与第一电极10之间布置无机材料。
如图2所示,在中间层30和像素限定层20上布置对电极40。可以布置对电极40以基本填充第二开口20b。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对电极40可以选择性地布置在第一电极10的附近。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在整个衬底上布置对电极40。
对电极40可以包括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当对电极40包括透明电极时,对电极40可以用作阴极电极。因此,包括低功函金属(例如,Li、Ca、LiF/Ca、LiF/Al、Al、Ag、Mg或其化合物)的金属层可以朝向中间层30而布置,并且辅助电极层或汇流电极线可以布置在金属层上。辅助电极层或汇流电极线可以包括适于形成透明电极的材料(例如ITO、IZO、ZnO或In2O3)。当对电极40包括反射电极时,包括低功函金属(与上文所列金属类似)的金属层可以布置在中间层30的表面上。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中间层30与对电极40之间布置无机材料。
参考图3,像素限定层20包括多个如前所述的第一开口20a和第二开口20b。第一开口20a暴露第一电极10的中心部分,并且第二开口20b布置在第一开口20a之间。每一第一电极10对应于亚像素,并且在x轴方向中沿相同行布置的亚像素可以发射相同波长的光。因此,第二开口20b可以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如图3所示,第二开口20b可以选择行地布置在x轴方向中邻近的亚像素之间,并且不布置在y轴方向中邻近的亚像素之间。
因此,在图3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开口20b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如前所述,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相同,从而在x轴方向产生亚像素的相同间距。因此,当使用喷墨印刷方法形成中间层30时,墨可以以相同间距(对应于亚像素的间距)分配到衬底上,从而形成具有恒定间距的中间层30。还可以在单一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由喷墨头分配墨。通过在相同方向中以恒定间距分配墨,可以实现更稳定且可控的喷墨印刷工艺,其使诸如墨污迹的工艺缺陷最小化。
图4和5示出本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6示出图4的具有墨液滴(由阴影圆圈表示)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4至6的显示装置包括与先前图1至3所述的那些类似的部件,因此那些部件的详述将省略。
参考图4,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布置在衬底(未示出)上的多个第一电极10和像素限定层20。每一第一电极10对应于亚像素。多个第一电极10(对应于亚像素)可以构成像素电极。像素限定层20包括多个第一开口20a和入口20b’。第一开口20a暴露至少部分的第一电极10,包括第一电极10的中心部分在内。入口20b’布置在邻近的第一开口20a之间。
如图4所示,入口20b’在像素限定层20的上表面中形成腔(具有深度h1)。像素限定层20的厚度由深度h2定义。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入口20b’可以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并且可以不布置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如下文进一步详述的那样。
参考图6,墨滴可以对应于分配在第一开口20a和入口20b’的中间层30的液滴。在某些实施方案(未示出)中,墨滴可以对应于分配在图5的中间层30上的其他材料的液滴。参考图6,第一距离p1定义为在第一开口20a处排出的两个邻近墨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p2定义为在第一开口20a处排出的最边缘的墨滴的中心与入口20b’处排出的最邻近的墨滴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距离p1可以等于距离p2。在x方向沿相同行水平布置的亚像素可以发射相同波长的光。因此,入口20b’可以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的中心部分。
再次参考图5,将中间层30布置在第一电极10上(在第一开口20a中)并在入口20b’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距离p1与第二距离p2相同,从而在x轴方向产生亚像素的相同间距。因此,当使用喷墨印刷方法形成中间层30时,墨可以以恒定间距分配在衬底上。还可以在特定方向(例如,x轴方向)由喷墨头分配墨。因此,形成具有恒定间距的中间层30,并且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为了增加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可能需要降低邻近的第一电极10之间的距离。因为入口20b’布置在邻近的第一电极10之间的空间中,所以降低的距离(在邻近的第一电极10之间)可以当形成入口20b’时导致工艺挑战。例如,当邻近的第一电极10之间的距离降低且入口20b’的深度h1大于像素限定层20的厚度h2的1/2时,可能使形成入口20b’变得更难。因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深度h1可以优选小于厚度h2的约1/2。
然而,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如果深度h1小于厚度h2的约1/4,则入口20b’可能过浅。因此,当将墨(用于形成中间层30)分配入过浅的入口20b’时,墨可以从入口20b’溢出。因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入口20b’的深度h1可以优选为像素限定层20的厚度h2的约1/4至约1/2。
如图5所示,对电极40布置在中间层30和像素限定层20上。可以在图4的衬底之上共形地布置对电极2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对电极40可以选择地布置在第一电极10的附近。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对电极40可以布置在整个衬底之上。
参考图6,像素限定层20包括多个如前所述的第一开口20a和入口20b’。第一开口20a暴露第一电极10的中心部分,并且入口20b’布置在第一开口20a之间。每一第一电极10对应于亚像素,并且在x轴方向中沿相同行布置的亚像素可以发射相同波长的光。入口20b’可以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如图6所示,入口20b’可以选择性地布置在x轴方向的邻近亚像素之间。与图3的实施方案类似,图6的入口20b’未布置在y轴方向的邻近亚像素之间(未示出)。
因此,在图6的实施方案中,入口20b’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如前所述,第一距离p1与第二距离p2相同,从而在x方向轴方向产生亚像素的相同间距。因此,当使用喷墨印刷方法形成中间层30时,墨可以以相同间距(对应于亚像素的间距)分配到衬底上,从而形成具有恒定间距的中间层30。还可以在单一方向(例如,沿x轴方向)由喷墨头分配墨。通过在相同方向中以恒定间距分配墨,可以实现更稳定且可控的喷墨印刷工艺,其使诸如墨污迹的工艺缺陷最小化。
接下来,描述制造图1至3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
参考图1,在衬底(未示出)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10和像素限定层20。可以通过在衬底上沉积和构图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来形成第一电极10。可以通过在第一电极10和衬底上沉积和构图有机绝缘层来形成像素限定层20。
每一第一电极10对应于亚像素。像素限定层20包括在像素限定层20中形成的多个第一开口20a和第二开口20b。第一开口20a暴露至少部分的第一电极10,包括第一电极10的中心部分在内。第二开口20b至少暴露衬底的上表面。
如前所述,第二开口20b可以选择性地形成在x轴方向的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并且可以不形成在y轴方向的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
接下来,参考图2,在第一电极10(在第一开口20a中)和衬底的暴露表面(在第二开口20b中)上形成中间层30。可以使用喷墨印刷工艺,通过将墨(用于形成中间层30)分配到第一电极10上并分配到第二开口20b中,从而形成中间层30。中间层30可以在显示装置上形成为岛形像素。
如先前参考图3所述,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相同,从而产生亚像素的相同间距。因此,当使用喷墨印刷方法形成中间层30时,墨可以在单一方向中以恒定间距被分配到衬底上。因此,形成具有恒定间距的中间层30,并且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参考图2,在中间层30和像素限定层20上布置对电极40。如图2所示,可以形成对电极40以基本填充第二开口20b。
接下来,描述制造图4至6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
参考图4,在衬底(未示出)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10和像素限定层20。可以通过在衬底上沉积和构图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来形成第一电极10。可以通过在第一电极10和衬底上沉积和构图有机绝缘层来形成像素限定层20。
每一第一电极10对应于亚像素。像素限定层20包括在像素限定层20中形成的多个第一开口20a和入口20b’。第一开口20a暴露至少部分的第一电极10,包括第一电极10的中心部分在内。入口20b’在邻近的第一开口20a之间形成。如图4所示,入口20b’在像素限定层20的上表面中形成腔(具有深度h1)。可以形成厚度由深度h2定义的像素限定层20。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形成的入口20b’的深度h1为像素限定层20的厚度h2的约1/4至约1/2。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入口20b’和第一入口20a可以在构图像素限定层20期间同时形成。在那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半色调掩模或狭缝掩模来形成入口20b’和第一开口20a。在某些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多于一个的工艺步骤来依次形成入口20b’和第一开口20a。
如前所述,入口20b’可以选择性地形成在x轴的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并且可以不形成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亚像素之间。
接下来,参考图5,将中间层30形成在第一电极10上(在第一开口20a中)并在入口20b’中。可以使用喷墨印刷工艺,通过将墨(用于形成中间层30)分配到第一电极10上并分配到入口20b’中,从而形成中间层30。中间层30可以在显示装置上形成为岛形像素。
如先前参考图6所述,第一距离p1与第二距离p2相同,从而产生亚像素的相同间距。因此,当使用喷墨印刷方法形成中间层30时,墨可以在单一方向中以恒定间距被分配到衬底上。因此,形成具有恒定间距的中间层30,并且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接下来,在中间层30和像素限定层20上形成对电极40。如图5所示,在图4的结构之上共形地形成对电极40。
图7示出本发明构思的其他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考图7,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布置在衬底100上的各种部件。衬底100可以由透光材料、例如玻璃、塑料或透明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7所示,缓冲层102布置在衬底100上。半导体层103布置在部分缓冲层102上。栅极绝缘层104布置在缓冲层102和半导体层103上。栅电极105布置于直接在半导体层103之上的栅极绝缘层104上。中间绝缘层108布置在栅极绝缘层104和栅电极105上。通过在栅极绝缘层104和中间绝缘层108上蚀刻穿孔(以暴露部分半导体层103)并用导电材料填充穿孔,从而形成源电极106和漏电极107。半导体层103、栅电极105、源电极106和漏电极107共同构成薄膜晶体管(TFT)。钝化层110布置在中间绝缘层108和源电极/栅电极106/107上。平整层112布置在保护层110上以提供顶部平整的表面。
缓冲层102可以以单层或多层结构形成。缓冲层102可以包括氮化硅或氧化硅。
栅电极105、源电极106和漏电极107可以包括以下金属至少之一:铝(Al)、铂(Pt)、钯(Pd)、银(Ag)、镁(Mg)、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锂(Li)、钙(Ca)、钼(Mo)、钛(Ti)、钨(W)或铜(Cu)。栅电极105、源电极106和漏电极107中每一个可以以单层或多层结构形成。
栅极绝缘层104、中间绝缘层108和钝化层110可以包括无机绝缘材料(例如SiO2、SiNx、SiON、Al2O3、TiO2、Ta2O5、HfO2、ZrO2、BST、PZT或其他类似材料)。
平整层112可以在衬底100的整个表面之上形成。平整层112可以由无机绝缘材料形成。
有机发光装置(OLED)布置在平整层112上。OLED包括第一电极10(像素电极)、像素限定层20、中间层30和对电极40。
中间层30可以以布置在第一电极10和对电极40之间的多层结构形成。中间层30可以包括发光层。中间层30还可以布置在第一电极10之外的区域。例如,如图7所示,中间层30可以布置在像素限定成20的腔中。腔可以对应于例如图4和5所示的入口20b’。
第一电极10与TFT通过在平整层112和钝化层110中蚀刻的导通孔而电连接。像素限定层20布置在平整层112和第一电极10上,并且包括限定第一电极10的像素区域的开口。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像素限定层20可以包括第一开口20a和入口20b’,如图4至6所示。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像素限定层20可以包括第一开口20a和第二开口20b,如图1至3所示。
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案仅为例示的,并不应解释为限定本发明的理念。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构思,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述实施方案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9)

1.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其中每一第一电极对应于亚像素;
像素限定层,其包括暴露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开口和布置在所述像素限定层的上表面上的多个入口;
中间层,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暴露部分上并在所述入口中;以及
对电极,其布置在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像素限定层上,
其中所述入口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省略所述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距离对应于布置在第一开口处的中间层的两个邻近液滴的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对应于从布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中间层的最边缘的液滴的中心到在入口排出的中间层的最邻近液滴的中心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基本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入口的深度为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厚度的1/4至1/2。
5.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其中每一第一电极对应于亚像素;
像素限定层,其包括暴露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的多个第一开口和暴露至少部分衬底的多个第二开口;
中间层,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衬底的暴露部分上;以及
对电极,其布置在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像素限定层上,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省略所述第二开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电极对应于从第二开口的中心到最邻近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的距离,第二距离对应于从第二开口的中心到另一最邻近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基本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8.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其包括:
形成多个第一电极,其中每一第一电极对应于亚像素;
形成包括多个第一开口的像素限定层,其中所述第一开口暴露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暴露部分上形成中间层;以及
在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像素限定层上形成对电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像素限定层的上表面上形成多个入口;以及
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暴露部分上并在所述入口中形成中间层,
其中所述入口选择性地形成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省略所述入口。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距离对应于布置在第一开口处的中间层的两个邻近液滴的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对应于从布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中间层的最边缘的液滴的中心到在入口排出的中间层的中间邻近液滴的中心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基本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像素限定层还包括在相同工艺步骤中形成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入口。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像素限定层中形成多个第二开口以暴露至少部分的衬底;以及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衬底的暴露部分上形成中间层,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选择性地布置在邻近的发射相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邻近的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亚像素之间省略所述第二开口。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电极对应于从第二开口的中心到最邻近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的距离,第二距离对应于从第二开口的中心到另一最邻近的第一电极的中心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距离基本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像素限定层还包括在相同工艺步骤中形成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使用喷墨印刷工艺形成所述中间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中间层还包括以恒定间距将墨分配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暴露部分上和多个入口内,其中所述入口形成在所述像素限定层的上表面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中间层还包括以恒定间距将墨分配在所述第一电极的暴露部分和衬底上,其中通过在所述像素限定层中形成的多个第二开口来暴露部分所述衬底。
CN201410140490.5A 2013-07-01 2014-04-09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2827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76603A KR102105077B1 (ko) 2013-07-01 2013-07-01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13-0076603 2013-07-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2712A true CN104282712A (zh) 2015-01-14

Family

ID=5211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0490.5A Pending CN104282712A (zh) 2013-07-01 2014-04-09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19223B2 (zh)
JP (1) JP2015011985A (zh)
KR (1) KR102105077B1 (zh)
CN (1) CN10428271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1358A (zh) * 2015-06-12 2018-03-06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具有含氟聚合物台架结构的有机电子器件
CN109166900A (zh) * 2018-09-04 2019-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94648A (zh) * 2018-06-22 2019-07-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76478A (zh) * 2019-05-28 2019-08-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WO2021128513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显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13510B1 (ko) * 2015-05-28 2023-03-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472642B1 (ko) 2015-06-16 2022-1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523534B1 (ko) * 2015-07-15 2023-04-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JP6605919B2 (ja) * 2015-11-05 2019-11-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CN105489631A (zh) * 2015-12-22 2016-04-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US10243175B2 (en) 2016-02-02 2019-03-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fabricated using a fluoropolym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632617B1 (ko) * 2016-08-08 2024-0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마스크 조립체,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CN106876331B (zh) * 2017-03-03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1948898B1 (ko) 2017-09-29 2019-02-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KR102393788B1 (ko) * 2017-11-30 2022-05-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10756148B2 (en) * 2018-01-09 2020-08-25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Inkjet printing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9148538A (zh) 2018-08-27 2019-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
KR102252115B1 (ko) 2019-03-28 2021-05-14 이경수 연리목 식재방법
WO2021071630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structures
CN110993646B (zh) * 2019-11-08 2022-07-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背板的制备方法及oled背板
CN110993679B (zh) * 2019-12-20 2024-04-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拉伸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可拉伸显示装置
WO2022163123A1 (ja) * 2021-02-01 2022-08-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894A (zh) * 2001-12-18 2003-07-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电子仪器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1093260A (zh) * 2006-06-22 2007-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滤色器基板的制造方法
WO2008035094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 Limited Molecular electronic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s and structures
WO2010073798A1 (ja) * 2008-12-26 2010-07-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CN102388673A (zh) * 2010-06-30 2012-03-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089293A (ja) * 2011-10-13 2013-05-13 Panasonic Corp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6568A3 (en) * 1999-10-28 2007-10-24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3628997B2 (ja) * 2000-11-27 2005-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883341B1 (ko) * 2001-04-26 2009-02-11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전자 발광 디바이스와 전자발광 디바이스를 제조하기 위한방법
JP2004111166A (ja) 2002-09-18 2004-04-08 Hitachi Ltd 有機el素子用バンク付き基板
DE10351195B4 (de) 2003-10-30 2013-08-2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Substrat zum Tintenstrahldrucken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4317113B2 (ja) 2003-10-30 2009-08-19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平板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097280A (ja) * 2005-09-28 2007-04-12 Kyocera Corp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KR100759557B1 (ko) 2005-11-12 2007-09-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20078954A (ko) 2011-01-03 2012-07-1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894A (zh) * 2001-12-18 2003-07-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电子仪器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1093260A (zh) * 2006-06-22 2007-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滤色器基板的制造方法
WO2008035094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 Limited Molecular electronic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s and structures
WO2010073798A1 (ja) * 2008-12-26 2010-07-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CN102388673A (zh) * 2010-06-30 2012-03-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089293A (ja) * 2011-10-13 2013-05-13 Panasonic Corp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パネル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1358A (zh) * 2015-06-12 2018-03-06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具有含氟聚合物台架结构的有机电子器件
CN109994648A (zh) * 2018-06-22 2019-07-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94648B (zh) * 2018-06-22 2021-06-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166900A (zh) * 2018-09-04 2019-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6900B (zh) * 2018-09-04 2021-03-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1088227B2 (en) 2018-09-04 2021-08-1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176478A (zh) * 2019-05-28 2019-08-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WO2021128513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01485A1 (en) 2015-01-01
KR20150003567A (ko) 2015-01-09
US9419223B2 (en) 2016-08-16
KR102105077B1 (ko) 2020-06-01
JP2015011985A (ja) 2015-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2712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12583C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I549282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1997022B (zh) 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
KR100875101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02544054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94049B (zh) 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52517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86616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626029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44386B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TWI683168B (zh) 畫素結構與其製造方法
CN101924140B (zh) 薄膜晶体管及包括薄膜晶体管的平板显示器
CN102856295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83374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2738200A (zh) 显示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353601A1 (en) Film for display apparatus,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ilm
CN103107181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56849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18054A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963428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2931359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048318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2637717A (zh) 结晶化装置、结晶化方法和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
US888854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