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2419B - 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2419B
CN104282419B CN201310293464.1A CN201310293464A CN104282419B CN 104282419 B CN104282419 B CN 104282419B CN 201310293464 A CN201310293464 A CN 201310293464A CN 104282419 B CN104282419 B CN 104282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nsformator
winding
iron core
transform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34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2419A (zh
Inventor
石泽树
石泽一树
花房义
花房一义
福留启太
邹炼文
秦庆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2934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19B/zh
Priority to JP2013255721A priority patent/JP5821937B2/ja
Publication of CN104282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2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其具有充分的绝缘性且使制造效率提高。该变压器具备:变压器主体(2),其具有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第一铁芯(13p)和第二铁芯(13s);端子部(3),其配设有与构成一次绕组的第一覆盖导线连接的端子(15);端子部(42),其配设有与构成二次绕组的第二覆盖导线连接的端子(17),作为各端子部(3)、(42)的至少一方的端子部(3)构成为与变压器主体(2)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变压器主体(2),在端子部(3)和铁芯(13p)、铁芯(13s)之间配设有具有绝缘性的板体(4)。

Description

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芯的变压器和制造该变压器的变压器制造方怯。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变压器,已知有日本特开2000-294428号公报所公开的变压器。该变压器构成为具备变压器铁芯、线轴、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线轴构成为在两端具有端板,在端板的下部一体地形成有用于支承于印刷基板上的块状的基座部。另外,在该基座部的下端设有引脚。另外,在线轴的各端板之间设有隔开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隔板。在该情况下,在印刷基板的隔板的相对部位形成有切口,以隔板通过该切口并使隔板突出于印刷基板的下方的方式,在印刷基板上安装变压器。因此,在该变压器中能够较大地形成隔板,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可以确保比较长的绝缘距离(隔板表面的沿面距离)。另外,在该变压器中,在设于线轴的二次绕组侧的基座部的外侧面形成有凹凸面,因此,在位于基座部的上部的变压器铁芯和设于基座部下端的引脚之间能够确保比较长绝缘距离(凹凸面的沿面距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94428号公报(第3页、第1图)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现有的变压器中具有应解决的以下课题。即,在现有的变压器中,通过在基座部的外侧面形成凹凸面,来实现确保变压器铁芯和引脚之间的绝缘距离。但是,在要将变压器整体小型化时,需要基座部也进行小型化,即使在基座部的外侧面形成凹凸面,也可能难以确保适于安全规格的绝缘距离(凹凸面的沿面距离)。在该情况下,考虑通过在变压器铁芯和引脚之间配设绝缘板(绝缘带)(利用绝缘板覆盖变压器铁芯、基座部)确保绝缘距离的方法。但是,在上述变压器中,引脚预先固定于基座部,因此,在采用该方法时,在变压器铁芯和引脚之间狭窄的间隙不能进行配设绝缘板的繁杂的作业,产生制造效率低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充分的绝缘性且能够提高制造效率的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其具备:变压器主体,其具有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芯;第一端子部,其配设有与构成上述一次绕组的第一覆盖导线连接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部,其配设有与构成上述二次绕组的第二覆盖导线连接的第二端子,上述各端子部的至少一方构成为与上述变压器主体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该变压器主体地,在上述至少一方的端子部和上述铁芯之间配设有具有绝缘性的板体。
另外,本发明的变压器中,上述各端子部的任一方构成为与上述变压器主体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该变压器主体,上述各端子部的另一方固定于上述变压器主体。
另外,本发明的变压器中,上述变压器主体具备收容上述一次绕组、上述二次绕组和上述铁芯的壳体部,上述另一方的端子部固定于上述壳体部。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变压器的变压器制造方法,该变压器具备:变压器主体,其具有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芯;第一端子部,其配设有与构成上述一次绕组的第一覆盖导线连接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部,其配设有与构成上述二次绕组的第二覆盖导线连接的第二端子,与上述变压器主体分开形成的上述各端子部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安装于该变压器主体,在上述变压器制造方法中,在上述至少一方的端子部和上述铁芯之间配设具有绝缘性的板体,然后,向上述变压器主体安装上述端子部,制造上述变压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中,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的至少一方构成为与变压器主体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变压器主体,在该端子部和铁芯之间配设板体,然后,向变压器主体安装该端子部。因此,根据该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能够以包围不安装该端子部的状态的变压器主体中的包含安装端子部的被安装位置、铁芯的配置位置的区域的方式配设板体,其结果,与一体地形成第一端子部、第二端子部和变压器主体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进行板体的配设作业,相应能够充分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压器中,仅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的任一方构成为与变压器主体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变压器主体,各端子部的另一方固定于变压器主体。因此,根据该变压器,与将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的双方与变压器主体分开形成且安装于变压器主体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化构造。另外,在制造工序中,安装端子部的作业一次即可完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压器中,变压器主体构成为具备收容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芯的壳体部,在该壳体部固定有另一方的端子部。因此,根据该变压器,与将具有收容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芯的功能的壳体部与另一方端子部分开形成的结构相比,不需要将分开的该端子部安装于变压器主体(壳体部),相应能够进一步提高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端子部3侧观察变压器1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变压器主体2的端子部42侧观察变压器1的立体图。
图3是变压器1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说明变压器制造方法的第一说明图。
图5是说明变压器制造方法的第二说明图。
图6是说明变压器制造方法的第三说明图。
图7是说明变压器制造方法的第四说明图。
图8是说明变压器制造方法的第五说明图。
图9是说明变压器制造方法的第六说明图。
图10是说明变压器制造方法的第七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变压器
2 变压器主体
3 端子部
4 板体
12p 一次绕组
12s 二次绕组
13p 第一铁芯
13s 第二铁芯
14 壳体部
15、17 端子
21p、21s 覆盖导线
42 端子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作为“变压器”的一个例子的变压器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2所示的变压器1是例如安装于电源用的电路基板的变压器,构成为具备变压器主体2、端子部3(第一端子部)和板体4。
如图3所示,变压器主体2构成为具备线轴11、一次绕组12p、二次绕组12s、辅助绕组12a(下面,在不区别绕组12p、12s、12a时,均称为“绕组12”)、第一铁芯13p、第二铁芯13s(下面,在不区别铁芯13p、13s时,均称为“铁芯13”)和壳体部14。
如图3所示,线轴11构成为具备圆筒体11a和设于圆筒体11a的两端部的凸缘11b。在该情况下,线轴11通过将例如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进行注射成型,一体地形成圆筒体11a和凸缘11b。该线轴11在形成一次绕组12p、二次绕组12s和辅助绕组12a时使用。
如图3所示,一次绕组12p、二次绕组12s和辅助绕组12a通过在线轴11的圆筒体11a上卷绕覆盖导线21p(第一覆盖导线)、覆盖导线21s(第二覆盖导线)和覆盖导线21a(下面,在不区别覆盖导线21p、21s、21a时,均称为“覆盖导线21”)而分别形成。另外,将第一铁芯13p的后述的圆柱体33插入贯通圆筒体11a的内侧,由此各绕组12成为包围圆柱体33的状态。
另外,如图1所示,构成一次绕组12p的覆盖导线21p的前端部与配设于端子部3的端子15(第一端子)连接,构成辅助绕组12a的覆盖导线21a的前端部与配设于端子部3的端子16电连接。另外,如图2所示,构成二次绕组12s的覆盖导线21s的前端部与配设于壳体部14的后述的端子部42(第二端子部)的端子17(第二端子)连接。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构成该一次绕组12p的覆盖导线21p和构成辅助绕组12a的覆盖导线21a使用3层绝缘电线(强化绝缘电线)。另外,构成二次绕组12s的覆盖导线21s使用聚氨酯覆盖导线(漆包线)。
第一铁芯13p由磁性材料形成。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铁芯13p构成在板状的基体部31的两端部竖立设置有板状的侧壁32、32,并且在基体部31的中央部竖立设置有圆柱体33的形式(截面形成“E”文字的形状)。第二铁芯13s由磁性材料形成,如该图所示,构成板状。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各铁芯13在第一铁芯13p的圆柱体33(参照该图)插入贯通缠绕有各绕组12的线轴11的圆筒体11a(参照图3)的内侧的状态下,以第二铁芯13s与第一铁芯13p的侧壁32的前端部和圆柱体33的前端部抵接的方式配置。此外,下面,将线轴11、各绕组12和各铁芯13的该状态均称为“组装状态”。
如图5所示,壳体部14收容组装状态的线轴11、各绕组12、各铁芯13(以包围铁芯13周围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壳体部14中形成有使端子部3的后述的卡合部52卡合而用于将端子部3安装于壳体部14的被卡合部41。另外,在壳体部14中一体地形成有相当于第二端子部的端子部42,在该端子部42中配设有端子17。即,在该变压器1中,作为相当于“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的另一方”的第二端子部的端子部42固定于构成变压器主体2的壳体部14。
如图3所示,端子部3具备主体部51和卡合部52,与变压器主体2分开形成。在主体部51上配设有端子15和端子16。卡合部52构成为以从主体部51的各侧部突出的方式形成,前端部能够与形成于壳体部14的被卡合部41卡合。如图10所示,该端子部3构成为通过使卡合部52的前端部与壳体部14的被卡合部41卡合而能够安装于壳体部14(变压器主体2)。另外,在该例子中,端子部3相当于第一端子部,并且相当于“至少一方的端子部”。
板体4是用于成为预先确定各铁芯13和配设于端子部3的端子15、16之间的绝缘距离的规定距离以上(用于确保规定距离以上的绝缘距离)的部件,如图1、2所示,板体4配设于变压器主体2的端子部3(至少一方的端子部)和铁芯13之间。具体而言,板体4以覆盖变压器主体2中的包含端子部3(至少一方的端子部)的被安装位置(图1的左手前侧(图2的右侧)的侧面A1)和铁芯13的配置位置(两图中的上表面A2和下表面A3)的区域(下面,均称为“配设区域S”)的方式配设。在该情况下,作为一个例子,板体4利用具有高绝缘性的材料(例如,聚酰亚胺)形成为矩形(后述的折弯前的状态)。
接着,参照附图对变压器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线轴11的圆筒体11a卷绕覆盖导线21p、21s、21a,形成一次绕组12p、二次绕组12s和辅助绕组12a(参照图3)。在该情况下,作为卷绕方法,能够采用汇集覆盖导线21p、21s、21a(将3条同时)卷绕的方法、逐一依次卷绕覆盖导线21p、21s、21a的方法。另外,能够采用在线轴11的外周面的相同区域以使覆盖导线21p、21s、21a重叠的方式卷绕的方法、将线轴11的外周面分割成3个区域并在每个分割区域卷绕不同的覆盖导线21的方法。
接着,如图4所示,使第一铁芯13p的圆柱体33(参照该图)插入贯通缠绕有一次绕组12p、二次绕组12s和辅助绕组12a的线轴11的圆筒体11a(参照图3)的内侧,接着,使第二铁芯13s与第一铁芯13p中的第一铁芯13p的侧壁32的前端部和圆柱体33的前端部抵接。接着,如图5所示,将该状态(组装状态)的线轴11、各绕组12和各铁芯13收容于壳体部14。由此,构成变压器主体2。
在此,如图5所示,在与构成二次绕组12s的覆盖导线21s连接的端子17和铁芯13之间的绝缘距离短时,认为端子17和铁芯13为同电位。此时,需要使与构成一次绕组12p的覆盖导线21p连接的端子15(参照图1、2)和铁芯13之间的绝缘距离成为充分长的规定距离以上。因此,在该变压器1中,以覆盖变压器主体2中的包含端子部3的被安装位置和铁芯13的配置位置的配设区域S(参照两图)的方式配设板体4。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首先,将矩形的板体4沿着变压器主体2的周围(该图中的下表面、右侧面和上表面)配设并折弯成导水管(槽)状。
接着,如图7~图9所示,以包围变压器主体2的配设区域S的方式,将形成导水管状的板体4的端部(各图中的左手前侧的端部)对照变压器主体2(壳体部14)的形状进行折入。由此,以覆盖变压器主体2中的包含端子部3的被安装位置(图9所示的侧面A1)以及铁芯13的配置位置(该图所示的上表面A2和下表面A3)的配设区域S的方式配设板体4。
接着,向变压器主体2的壳体部14安装端子部3。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将端子部3的卡合部52沿着壳体部14的侧部压入该图的右进深侧。此时,卡合部52的前端部相对于在壳体部14形成的被卡合部41夹持板体4地卡合。由此,端子部3安装于变压器主体2(以在两者之间介设有板体4的状态)。
在该情况下,在一体地形成端子部3和变压器主体2的结构中(在变压器主体2直接配设端子15的结构),需要在铁芯13和端子15之间的狭窄的间隙进行配设板体4的繁杂的作业。相对于此,在该变压器1中,如上所述,能够以包围不安装端子部3的状态下的变压器主体2中的配设区域S的方式配设板体4。因此,在该变压器1中,能够容易进行板体4的配设作业,相应的可以充分提高制造效率。
接着,如图1所示,将构成一次绕组12p的覆盖导线21p的前端部与配设于端子部3的端子15电连接。具体而言,剥下覆盖导线21p的前端部的绝缘层而使导线露出,并将连接用的套管(环)22与该部分连接。接着,使套管22与端子15嵌合并进行软钎焊。由此,覆盖导线21p的前端部与端子15电连接。接着,与覆盖导线21p对端子15的连接方法相同,将构成辅助绕组12a的覆盖导线21a的前端部与配设于端子部3的端子16电连接。
接着,如图2所示,与覆盖导线21p、21a对上述的端子15、16的连接方法相同,将构成二次绕组12s的覆盖导线21s的前端部与配设于壳体部14的端子部42的端子17电连接。此外,不使用套管22,也能够将剥下绝缘层的各覆盖导线21的前端部与端子15、16、17直接软钎焊而进行连接。通过以上,能够制造变压器1。
这样,在该变压器1和变压器制造方法中,端子部3(端子部3和端子部42的至少一方)构成为与变压器主体2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变压器主体2,在端子部3和铁芯13之间配设板体4,然后,向变压器主体2安装端子部3。因此,根据该变压器1和变压器制造方法,能够以包围不安装端子部3的状态下的变压器主体2中的配设区域S的方式配设板体4,其结果,与一体地形成端子部3和变压器主体2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进行板体4的配设作业,相应能够充分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在该变压器1和变压器制造方法中,仅端子部3和端子部42的一方(端子部3)构成为与变压器主体2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变压器主体2,且将端子部3和端子部42的另一方(端子部42)固定于变压器主体2。因此,根据该变压器1和变压器制造方法,与将端子部3和端子部42的双方与变压器主体2分开形成且安装于变压器主体2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化构造。另外,在制造工序中,安装端子部3的作业一次即可完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在该变压器1中,变压器主体2构成为具备收容配置有绕组12的状态的铁芯13的壳体部14,且在该壳体部14固定有端子部42。因此,根据该变压器1,与将具有收容绕组12和铁芯13的功能的壳体部14和端子部42分开形成的结构相比,不需要将分开的该端子部42安装于变压器主体2(壳体部14),相应的能够进一步提高制造效率。
此外,“变压器”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变压器1的结构。例如,对构成为仅相当于第一端子部的端子部3与变压器主体2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变压器主体2的例子进行了叙述,但也能够采用将相当于第二端子部的端子部42和端子部3的双方与变压器主体2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变压器主体2的结构。另外,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仅需要在相当于第二端子的端子17和铁芯13之间确保充分长的绝缘距离时,仅将配设有端子17的端子部42(第二端子部)与变压器主体2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变压器主体2,并且在端子部42和铁芯13之间配设板体4。
另外,对适用于具备辅助绕组12a的结构的例子进行了叙述,但也能够适用于不具备辅助绕组12a的结构。
另外,对具备截面形成“E”文字的形状的第一铁芯13p和板状的第二铁芯13s的例子进行了叙述,但铁芯的形状不限定于此,能够采用任意形状的铁芯。作为一个例子,能够采用使用两个截面形成“E”文字的形状的铁芯的结构。
另外,能够采用不具备线轴11的结构即在铁芯13上直接卷绕覆盖导线21形成绕组12的结构。
另外,对适用于仅在构成一次绕组12p的覆盖导线21p(第一覆盖导线)使用3层绝缘电线(强化绝缘电线)的结构的例子进行了叙述,但也能够适用于如下结构,即,在构成二次绕组12s的覆盖导线21s(第二覆盖导线)和覆盖导线21p的双方使用3层绝缘电线的结构、仅在覆盖导线21s使用3层绝缘电线的结构。

Claims (4)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变压器主体,其具有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芯;
第一端子部,其配设有与构成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一覆盖导线连接的第一端子;和
第二端子部,其配设有与构成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二覆盖导线连接的第二端子,
所述变压器主体具备收容所述一次绕组、所述二次绕组和所述铁芯的壳体部,
所述第一端子部及所述第二端子部的至少一方构成为与所述变压器主体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该变压器主体,
以覆盖所述壳体部中的所述至少一方的端子部被安装的被安装位置并位于该端子部和所述铁芯之间的方式配设有具有绝缘性的板体,
所述至少一方的端子部,以夹持所述板体的状态被安装于所述壳体部的所述被安装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部及所述第二端子部的任一方构成为与所述变压器主体分开形成且能够安装于该变压器主体,
所述第一端子部及所述第二端子部的另一方固定于所述变压器主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中,
所述另一方的端子部固定于所述壳体部。
4.一种制造变压器的变压器制造方法,该变压器具备:
变压器主体,其具有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芯、以及收容所述一次绕组、所述二次绕组和所述铁芯的壳体部;
第一端子部,其配设有与构成所述一次绕组的第一覆盖导线连接的第一端子;和
第二端子部,其配设有与构成所述二次绕组的第二覆盖导线连接的第二端子,
与所述变压器主体分开形成的所述第一端子部及所述第二端子部的至少一方构成为能够安装于该变压器主体,
所述变压器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以覆盖所述壳体部中的所述至少一方的端子部被安装的被安装位置并位于该端子部和所述铁芯之间的方式配设具有绝缘性的板体,
然后,以夹持所述板体的状态将所述至少一方的端子部安装于所述壳体部的所述被安装位置,从而制造所述变压器。
CN201310293464.1A 2013-07-12 2013-07-12 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282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3464.1A CN104282419B (zh) 2013-07-12 2013-07-12 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
JP2013255721A JP5821937B2 (ja) 2013-07-12 2013-12-11 トランスおよびトランス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3464.1A CN104282419B (zh) 2013-07-12 2013-07-12 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2419A CN104282419A (zh) 2015-01-14
CN104282419B true CN104282419B (zh) 2017-03-01

Family

ID=52257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3464.1A Active CN104282419B (zh) 2013-07-12 2013-07-12 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21937B2 (zh)
CN (1) CN104282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3583B2 (ja) * 2017-11-28 2022-09-29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8564A (zh) * 2004-10-07 2007-03-28 多摩川精机株式会社 旋转变压器外部导线固定构造
CN101383216A (zh) * 2007-07-04 2009-03-11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带有绝缘用罩的变压器
CN202650809U (zh) * 2012-05-24 2013-01-02 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变压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0945A (ja) * 1995-12-22 1997-07-11 Tokin Corp ピン端子付ボビ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部品
JP4811101B2 (ja) * 2006-04-24 2011-11-0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磁性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放電灯点灯装置
JP2011009418A (ja) * 2009-06-25 2011-01-13 Cosel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の絶縁トラン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8564A (zh) * 2004-10-07 2007-03-28 多摩川精机株式会社 旋转变压器外部导线固定构造
CN101383216A (zh) * 2007-07-04 2009-03-11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带有绝缘用罩的变压器
CN202650809U (zh) * 2012-05-24 2013-01-02 耀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变压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19041A (ja) 2015-01-29
CN104282419A (zh) 2015-01-14
JP5821937B2 (ja) 2015-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0869B (zh) 线圈天线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4103408B (zh) 变压器
CN105099018B (zh) 电机绝缘骨架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05914015A (zh) 电磁器件
US20160087414A1 (en) Wiring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953245B (zh) 防水壳、供电单元及装配方法
US20120133473A1 (en) Inductive component having terminal winding
CN107527727A (zh) 一种电感和电源转换电路
CN107925392A (zh) 带噪声滤波器的导电路
CN101431868B (zh) 与绕组一体的多层pcb的制作方法
CN107768076A (zh) 一种带防水和防错误接线功能的互感器
CN108092027A (zh) 用于多芯线的电缆的电插接连接器
CN104282419B (zh) 变压器和变压器制造方法
CN105051841A (zh) 磁器件
CN204792370U (zh) 一种环形变压器
CN105474347B (zh) 漏电检测单元和漏电断路器
CN104576000B (zh) 线圈装置
CN104347240B (zh) 薄型电感线圈
CN207518387U (zh) 刺破端子组件、接线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机
CN205140713U (zh) 带有绕埋式引线的线圈
CN206878589U (zh) 接线装置及定子
CN206742519U (zh) 编码器接线结构及编码器
CN205900124U (zh) 一种电子线
JP2014146506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07801450U (zh) 一种110kV电缆中间接头屏蔽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