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1214A - 对接装置和信息设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接装置和信息设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1214A
CN104281214A CN201410280859.2A CN201410280859A CN104281214A CN 104281214 A CN104281214 A CN 104281214A CN 201410280859 A CN201410280859 A CN 201410280859A CN 104281214 A CN104281214 A CN 104281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quipment
portable information
positioning element
docking facilities
upp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08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1214B (zh
Inventor
县广明
篠原英治
刘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81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1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1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1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接装置和信息设备系统,即便是具有在进行上部壳体的打开动作时使其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铰链构造的便携用信息设备,也能够相对于对接装置准确地进行定位,并能够确保上部壳体的顺利的开闭动作。对接装置(10)具备:定位部件(14),在安装膝上型个人电脑(12)时,该定位部件(14)通过与该膝上型个人电脑(12)的后端面(12a)抵接来将该膝上型个人电脑(12)相对于该对接装置(10)进行定位;和退避机构(46),其与膝上型个人电脑(12)的安装动作联动地使定位部件(14)从相对于膝上型个人电脑(12)的定位位置退避到退避位置。

Description

对接装置和信息设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被安装便携用信息设备或将便携用信息设备拆卸的对接(docking)装置、以及具备该对接装置的信息设备系统,其中,在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中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将上部壳体连结于下部壳体。
背景技术
对考虑到便携性而构成为轻量小型的便携用信息设备而言,其功能大多也受到限制。例如,在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膝上型个人电脑)中,一般也通过限制其功能来实现轻量化。针对这样的膝上型个人电脑,提供了对接装置作为扩展功能的专用装置。对接装置是与膝上型个人电脑连接器连接来扩展膝上型个人电脑的功能的装置。
通常,在对接装置的上面(安装面),突出设置有与在膝上型个人电脑的下面形成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杆。卡合杆在对接装置的装置壳体上与被安装膝上型个人电脑的位置对应地设置。在对装置壳体安装膝上型个人电脑且连接了连接器的情况下,卡合杆与卡合孔卡合,来阻止膝上型个人电脑的不慎脱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为了将膝上型个人电脑侧的卡合孔、连接器与对接装置侧的卡合杆、连接器准确地连接,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对接装置中,构成为在其后端侧设置与膝上型个人电脑的后端面抵接的定位部件,能够通过该定位部件将膝上型个人电脑相对于对接装置的装置壳体进行定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7202号公报
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大多膝上型个人电脑100中,通过铰链106将作为盖体的上部壳体104与作为基体的下部壳体102连结成能够开闭。通常构造的铰链106是在下部壳体102的上面后端部将上部壳体104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构造。在采用了这样的铰链106的膝上型个人电脑100的情况下,若将其后端面碰触到定位部件的定位面来进行定位,则当在安装于对接装置的状态下使上部壳体104开闭动作时定位部件不会成为阻碍,能够顺利地使用膝上型个人电脑100。
相对于此,出于使上部壳体104的打开角度转动到更接近于180°的大角度等的目的,也提出有如图9(A)和图9(B)所示,采用了在上部壳体104进行打开动作时通过使其后端部向后方突出并下降来获得该上部壳体104的转动角度的铰链构造(下拉铰链(drop down hinge)108)的膝上型个人电脑110。然而,在采用这样的下拉铰链108的膝上型个人电脑110的情况下,当上部壳体104进行打开动作时其后端部向后方突出。因此,在仅单纯地将膝上型个人电脑110的后端面触碰到定位部件的定位面来进行定位中,有时在开闭动作时定位部件干扰到向后方突出的上部壳体104的后端部,难以将上部壳体104顺利地打开到希望的角度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具有在上部壳体进行打开动作时其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铰链构造的便携用信息设备,也能够相对于对接装置准确地进行定位,并且能够确保上部壳体顺利地进行开闭动作的对接装置、以及具备该对接装置的信息设备系统。
本发明所涉及的对接装置被装载或从其上拆卸将上部壳体以可开闭的方式连结到下部壳体的后端部的便携用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包括具有铰链构造的便携用信息设备,所述铰链构造是在上述上部壳体相对于上述下部壳体被从闭合的状态打开的情况下,使该上部壳体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铰链构造,该对接装置具备:定位部件,在安装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时通过该定位部件与该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后端面抵接,来将该便携用信息设备相对于该对接装置进行定位;和退避机构,其与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安装动作联动地使上述定位部件从相对于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定位位置退避到退避位置。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设备系统是具备将上部壳体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结到下部壳体的后端部的便携用信息设备、和构成为可装卸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对接装置的信息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包括:具有当上述上部壳体相对于上述下部壳体从闭合的状态打开时使该上部壳体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铰链构造的便携用信息设备,上述对接装置具备:定位部件,在被安装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时通过该定位部件与该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后端面抵接来将该便携用信息设备相对于该对接装置进行定位;和退避机构,其与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安装动作联动地使上述定位部件从相对于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定位位置退避到退避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具备与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安装动作联动地使定位部件退避的退避机构。因此,即使在安装具有当上部壳体相对于下部壳体从闭合的状态打开时使该上部壳体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铰链构造的便携用信息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安装时通过定位部件准确地进行定位。而且,由于在安装后,定位部件通过退避机构退避到不妨碍通过铰链实现的上部壳体的打开动作的退避位置,所以能够确保上部壳体顺利地进行开闭动作。
上述定位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该对接装置的壳体上下移动,上述退避机构具备:检测部,在安装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时该检测部检测该便携用信息设备;和驱动部,其基于该检测部对便携用信息设备的检测而进行动作,使上述定位部件从上方的上述定位位置移动到下方的上述退避位置,由此能够通过检测部来检测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安装,通过退避机构使定位部件可靠地退避。
上述驱动部具备:滑块,在通过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情况下该滑块相对于上述壳体移动;和驱动臂,其被配置成一端与上述定位部件连结,而另一端能够与上述滑块滑动接触,并相对于上述壳体被轴支承为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上述驱动臂可以构成为基于上述滑块的移动受到按压而进行转动,使上述定位部件移动到上述退避位置。
上述驱动臂相对于上述壳体被向使上述定位部件朝上述定位位置移动的转动方向弹性支承,并且上述另一端与上述定位部件之间经由弹性部件连结。由此,由于能够通过弹性部件来使定位部件与驱动臂接合分离,所以即使在对定位部件赋予了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定位部件与驱动臂独立地动作,可避免对退避机构赋予较大的负荷。
若上述定位部件的上表面具有朝与上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后端面抵接的前方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形状,则能够尽可能地缩小与便携用信息设备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防止定位部件被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后端面卡住,可通过退避机构顺利地使定位部件退避。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在安装时通过定位部件准确地对便携用信息设备进行定位,并且在安装后通过退避机构使定位部件退避到不妨碍基于铰链进行的上部壳体的打开动作的退避位置,所以能够确保上部壳体顺利地进行开闭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使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接装置与膝上型个人电脑分离了的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通过定位部件将膝上型个人电脑定位了的状态下的对接装置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3是从图2所示的状态按下膝上型个人电脑而完成了膝上型个人电脑的安装的状态下的对接装置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4是表示将膝上型个人电脑安装到对接装置之前的状态下的定位部件以及退避机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完成了膝上型个人电脑向对接装置的安装的状态下的定位部件以及退避机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膝上型个人电脑安装到对接装置之前的状态下的定位部件以及退避机构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完成了膝上型个人电脑向对接装置的安装的状态下的定位部件以及退避机构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使用了通常的铰链构造的膝上型个人电脑的后端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8(A)是表示闭合了上部壳体的状态的图,图8(B)是表示打开了上部壳体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使用了下拉铰链构造的膝上型个人电脑的后端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9(A)是表示闭合了上部壳体的状态的图,图9(B)是表示打开了上部壳体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对接装置,根据与安装于该装置或从该装置拆卸的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关系来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使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接装置10与膝上型个人电脑12分离了的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通过定位部件14将膝上型个人电脑12定位了的状态下的对接装置10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图3是从图2所示的状态按下膝上型个人电脑12而完成了膝上型个人电脑12的安装的状态下的对接装置10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接装置10构成为能够安装作为便携用信息设备的膝上型个人电脑12(以下简称为“个人电脑12”)或将其从膝上型个人电脑12拆卸。对接装置10是使所安装的个人电脑12与多个外围设备或网络连接等来扩展其功能的装置,由对接装置10和个人电脑12构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设备系统。对接装置10能够通过定位部件14对铰链构造、显示器的英制尺寸等规格不同的各种个人电脑12准确地进行定位并安装。对接装置10也能够作为个人电脑12以外的扩展用装置而使用,例如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或者电子手册等,只要是将上部壳体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下部壳体开闭的便携用信息设备便能够使用。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被安装在对接装置10的状态下的个人电脑12的使用方式为基准,将图1中的近前侧称为前侧(前方),将里侧称为后侧(后方),将对接装置10和个人电脑12的厚度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宽度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作为向对接装置10连接的连接对象的一例的个人电脑12具备:作为盖体的上部壳体18,该上部壳体18经由铰链17与作为基体的下部壳体16连结成可进行开闭。在个人电脑12中,在下部壳体16的上面设置有键盘20,在上部壳体18设置有显示装置2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铰链17是能够使上部壳体18的打开角度转动到更接近于180°的较大角度(例如将全闭位置设为0°的0°~150°左右)的下拉铰链,该铰链17成为在上部壳体18进行打开动作时通过其后端部向后方突出并下降来获得上部壳体18的转动角度的铰链构造(还参照图3和图9)。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下部壳体16的下面设置有与对接装置10的扩展侧连接器24a电连接的PC侧连接器24b、和能够与从对接装置10的上面突出的卡合杆26a卡合的卡合孔26b。扩展侧连接器24a构成设置于对接装置10的各种扩展功能的连接端子,该扩展侧连接器24a与个人电脑12中设置在下部壳体16的底面16a的PC侧连接器24b连接。扩展侧连接器24a和PC侧连接器24b构成将对接装置10与个人电脑12机械且电连接的连接器部24。通过将PC侧连接器24b与扩展侧连接器24a连接,能够从个人电脑12使用设置于对接装置10的各种扩展功能。卡合杆26a与卡合孔26b构成将对接装置10与个人电脑12以机械方式连接、卡合并防止其分离的卡合部26。
如图1~图3所示,对接装置10在载置了个人电脑12的下部壳体16的状态下被使用,通过对利用合成树脂材质成型得到的装置壳体(壳体)28设置PC搭载部30和锁定操作部32而构成。
PC搭载部30是具有能够载置个人电脑12的大小的上表面的箱体。PC搭载部30具备:载置台34,其以从前侧向后侧高度尺寸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使个人电脑12的下面着于其上;和避让面36,其在载置台34的后侧形成得低一级,用于在未图示的蓄电池等从个人电脑12的后方下面突出的情况下避开该蓄电池等。
锁定操作部32是具有比PC搭载部30大的高度尺寸的长方体状部分,设置于PC搭载部30的一侧中成为后方侧的部位(避让面36的侧部)。锁定操作部32具有:弹出按钮35和未图示的键插入孔。弹出按钮35是用于将构成卡合部26的卡合杆26a与卡合孔26b的卡合状态解除的操作按钮。上述键插入孔是用于安装个人电脑12用的电线式锁定键(未图示)的开口。通过将该锁定键插入到上述键插入孔而进行锁定操作,来阻止弹出按钮35向下方按下的移动,从而无法解除基于卡合杆26a的个人电脑12的卡合状态,可实现防止个人电脑12被偷盗。
如图2和图3所示,载置台34以能够相对于装置壳体28上下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弹簧38弹性支承。在安装个人电脑12时,载置台34被该个人电脑12向下方按压,后退移动到比图2所示的安装完成位置下降的差程(over stroke)位置。载置台34在后退移动到差程位置后,通过支承弹簧38的施加力而上升恢复到上述安装完成位置,对被卡合杆26a的爪部保持的个人电脑12的底面(被支承面)16a向上方施力并进行弹性支承。通过载置台34暂时后退移动到差程位置,能够可靠地进行扩展侧连接器24a与PC侧连接器24b的连接动作、以及卡合杆26a与卡合孔26b的卡合动作。
在载置台34上突出配置有扩展侧连接器24a。扩展侧连接器24a与收纳在PC搭载部30的内部的未图示的基板等连接,通过形成于载置台34的开口而露出于上面。
卡合杆26a从扩展侧连接器24a的左右侧部分别突出,其上部露出在载置台34上。以包围各个卡合杆26a的前侧以及左右侧三方的方式突出形成有俯视为コ字形的导柱37。在将个人电脑12连接到对接装置10时,导柱37通过与卡合杆26a一起插入到个人电脑12侧的卡合孔26b,来作为将个人电脑12相对于装置壳体28进行定位的定位销发挥作用。其中,在图2和图3中,为了明示连接器部24和卡合部26的构造,将如图1所示沿左右方向并排配置的连接器部24和卡合部26沿前后方向并排图示。
在载置台34的上面左右两端侧,设置有由橡胶材料等形成并使个人电脑12的下面着于其上的缓冲(cushion)部件39等。
并且,在载置台34的后方,设置有用于支承个人电脑12的后方部分的作为挡柱(rib)的第1支承部40和第2支承部42。第1支承部40在与锁定操作部32相反侧的侧部(右侧)从避让面36向上方突出。第1支承部40通过未图示的线圈弹簧的施加力来支承个人电脑12的底面16a。第2支承部42被配置成能够从在锁定操作部32与载置台34之间设置的收纳盒44的上面出没。第2支承部42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来根据个人电脑12的安装动作向上移动,支承个人电脑12的底面16a。
在锁定操作部32的PC搭载部30侧竖起的侧壁部32a的后端侧,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开口的矩形的升降孔32b。沿该升降孔32b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有定位部件14。
图4~图7是表示定位部件14以及使其上下移动的退避机构46的构造的图。图4是表示将个人电脑12安装到对接装置10之前的状态下的定位部件14以及退避机构46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完成了个人电脑12向对接装置10的安装的状态下的定位部件14以及退避机构46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将个人电脑12安装到对接装置10前的状态下的定位部件14以及退避机构46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完成了个人电脑12向对接装置10的安装的状态下的定位部件14以及退避机构46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定位部件14由三角柱状的定位部48、和在定位部48的基端侧一体设置的升降部50构成。通过退避机构46,定位部件14能够从相对于图2和图4所示的个人电脑12的定位位置向下方移动到图3和图5所示的退避位置。
定位部48具有朝前方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形状的作为上表面的倾斜面48a,在其前端部形成的细带状的端面为定位面48b。定位面48b是与个人电脑12的后端面12a(参照图2)抵接、用于将该个人电脑12相对于安装了该定位部件14的对接装置10进行定位的止动面。
升降部50形成为立方体状,在其右侧面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定位部48。在升降部50的左侧面,开口形成有与设置在侧壁部32a的升降孔32b内的剖面为大致T字状的导轨(rail)52卡合的滑动槽50a。导轨52在升降孔32b内沿上下方向配设,通过滑动槽50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该导轨52卡合,升降部50能够在升降孔32b内上下移动(参照图4和图5)。在升降部50的前面,形成有连接到下面为止而开口的狭缝50b。狭缝50b内被插入构成退避机构46的驱动臂(摆动臂)54的一端侧(连结部54a),该连结部54a与升降部50经由连结弹簧(弹性部件)56连结。
退避机构46被收纳在收纳盒44以及锁定操作部32的内部,如图4和图5所示,其具备检测部58和驱动部60。
在将个人电脑12安装到对接装置10时,检测部58对该个人电脑12进行检测。检测部58具有弯曲棒状的检测臂64,该检测臂64被设置在定位部件14的前方,并被垂直方向的转动轴62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装置壳体28沿前后方向转动。在检测部58中,通过在个人电脑12被安装到对接装置10时检测臂64进行转动,来检测个人电脑12的安装(参照图4和图5)。
对检测臂64而言,按压驱动部60的滑块66的按压部64a被设置在长度方向一端侧(转动轴62的左侧),朝后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64b被设置在长度方向另一端侧(转动轴62的右侧)(参照图6和图7)。
如图1~图3所示,在载置台34的左侧后方部的下面,朝下方突出设置有与该载置台34一体地上下移动的按压销68。在因载置个人电脑12而使得按压销68与载置台34一起下降时,其前端面(下端面)与检测臂64的倾斜面64b滑动接触。于是,检测臂64被下降的按压销68按压,倾斜面64b向前方移动,检测臂64朝按压部64a向后方移动的方向转动(参照图5和图7)。检测部58通过该检测臂64的转动动作来检测个人电脑12。
驱动部60基于检测部58对个人电脑12的检测而动作来使定位部件14下降,将定位部件14保持在下降位置(退避位置)。驱动部60具有:滑块66,其以相对于装置壳体28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被弹性支承;和弯曲棒状的驱动臂54,其被左右方向的转动轴70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装置壳体28沿上下方向转动。在驱动部60中,滑块66根据检测到个人电脑12的安装的检测臂64的转动动作而后退,经由该滑块66,驱动臂54转动(摆动),使连结部54a下降,由此使定位部件14沿导轨52下降。
滑块66具有:长方体状的基部66a,其沿前后方向延伸;作用部66b,其从基部66a的左侧面向左侧方突出;以及承受面66c,其被赋予检测臂64的按压部64a的按压力。滑块66能够在装置壳体28的底面上沿前后方向移动,被未图示的弹性部件总是向前方施力。
作用部66b用于将检测臂64的水平方向的转动动作传递给驱动臂54,使该驱动臂54沿上下方向转动。作用部66b具有:朝后方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66d、和从倾斜面66d的顶部向前方延伸的水平面即台座66e。
在未将个人电脑12安装到对接装置10的状态下,如图4和图6所示,驱动臂54的圆弧状的端部即承受部54b与作用部66b的倾斜面66d的下部位置抵接。若滑块66因检测臂64基于个人电脑12的安装动作的转动而向后方移动,则驱动臂54的承受部54b在倾斜面66d上滑动,驱动臂54以转动轴70为中心进行转动。而且,若个人电脑12向对接装置10的安装完成,则如图5和图7所示,驱动臂54的承受部54b跨过作用部66b的倾斜面66d着于台座66e上,驱动臂54成为连结部54a侧向下方转动了的姿势,被限制进一步的转动动作。
驱动臂54是被设置在滑块66的基部66a的左侧,并被水平方向的转动轴70轴支承为相对于装置壳体28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的弯曲棒状的部件。对驱动臂54而言,通过连结弹簧56与定位部件14的升降部50连结的连结部54a被设置在长度方向一端侧(转动轴70的后侧),与滑块66的作用部64b滑动接触的承受部54b被设置在长度方向另一端侧(转动轴70的前侧)(参照图6和图7)。如图6和图7所示,承受部54b是使沿转动轴70的径向延伸的驱动臂54的前端部向大致正交方向弯曲,并且将其外端面形成圆弧状的装置,成为能够顺利地在滑块66的倾斜面66d上滑动接触的形状。
在驱动臂54的转动轴70与连结部54a之间的左侧面,挂着转动弹簧72的一端。通过转动弹簧72的一端(下端)被挂于驱动臂54、另一端(上端)被挂于装置壳体28(锁定操作部32)的顶面,总是对驱动臂54向连结部54a侧朝上方转动的方向施力。
接着,对与对接装置10和个人电脑12的安装动作相伴的定位部件14以及退避机构46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未将个人电脑12安装到对接装置10的状态(非安装状态)下,如图4和图6所示,检测部58的检测臂64由因未图示的弹性部件的施加力而处于最前方位置的滑块66的承受面66c对按压部64a进行按压,处于该按压部64a向前方转动、相反倾斜面64b向后方转动的位置。另外,驱动部60的驱动臂54通过转动弹簧72的施加力而处于承受部54b向下方转动、相反连结部54a向上方转动的位置。因此,定位部件14也处于上升位置(定位位置)。
在将个人电脑12安装到处于非安装状态的对接装置10时,首先如图1和图2所示,俯视下将个人电脑12的后端角部配置到定位部件14与锁定操作部32的侧壁部32a之间,使个人电脑12的后端面12a碰触到定位部件14的定位面48b。由此,可规定个人电脑12相对于对接装置10的前后方向位置。
接着,如图3所示,保持使后端面12a与定位面48b抵接的状态,向下方按下个人电脑12,使一对导柱37、37分别嵌插入在个人电脑12的下部壳体16的底面16a设置的卡合孔26b,并且将PC侧连接器24b与扩展侧连接器24a连接。于是,载置台34克服支承弹簧38的施加力被按下而后退移动到差程位置,并且在卡合杆26a与卡合孔26b卡合后,载置台34通过支承弹簧38的施加力而恢复到图3所示的安装完成位置,从而完成个人电脑12向对接装置10的安装动作,成为安装状态。
当进行这样的安装动作时,在退避机构46中,按压销68与被个人电脑12的底面16a按压的载置台34一起下降,如图4~图7所示,按压销68一边与检测臂64的倾斜面64b滑动接触一边进行按压,使检测臂64向按压部64a朝后方移动的方向转动。即,通过检测部58来检测个人电脑12的安装。若检测臂64基于检测部58的检测动作而转动,则如图5和图7所示,检测臂64的按压部64a按压滑块66的承受面66c,使滑块66克服弹性部件的施加力而向后方移动。若滑块66向后方移动则作用部66b也向后方移动,因此驱动臂54的承受部54b在倾斜面66d上滑动。
最后,若个人电脑12向对接装置10的安装完成,则驱动臂54的承受部54b跨过倾斜面66d而着于台座66e上,驱动臂54通过连结部54a侧成为下降位置来限制其转动动作。此时,随着驱动臂54的连结部54a的下降,经由连结弹簧56和该连结部54a连结的定位部件14也沿着导轨52下降而成为下降位置(退避位置)(参照图3、图5以及图7)。从图1和图3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定位部件14退避到收纳盒44的后侧的避让面36上。
这样,在个人电脑12向对接装置10安装前,定位部件14处于上升位置而能够对该个人电脑12的后端面12a准确地进行定位(参照图2)。然后,在安装之后,通过退避机构46移动到下降位置,变成从个人电脑12的后方退避了的位置(参照图3)。由此,如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上部壳体18那样,即使在打开动作时通过作为下拉铰链的铰链17使其后端部向后方突出并下降的情况下,定位部件14也不会干扰到上部壳体18,能够顺利地进行个人电脑12的开闭。
另外,在图4和图6所示的非安装状态下,驱动臂54的转动动作未被限制。因此,在通过人手或者个人电脑12的底面16a将如图4和图6所示处于上升位置的定位部件14向下方按压的情况下,驱动臂54克服转动弹簧72的施加力而转动,定位部件14下降(参照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定位部件14)。因此,在该非安装状态下,即使在定位部件14被赋予了意想不到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对定位部件14、退避机构46带来负荷,可防止它们破损。
另外,在图5和图7所示的安装状态下,由于承受部54b着于台座66e上,所以驱动臂54的转动动作被限制,定位部件14的升降部50与驱动臂54的连结部54a之间通过连结弹簧56连结。因此,在通过人手将如图5和图7所示处于下降位置的定位部件14向上方按压的情况下,连结弹簧56伸长,仅定位部件14沿导轨52向上方移动(参照图7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定位部件14),不会对驱动臂54赋予转动方向的较大的力。因此,在该安装状态下,即使在对定位部件14赋予了意想不到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给定位部件14、退避机构46带来负荷,可防止它们破损。
由于定位部件14和退避机构46具有这样的破损防止机构,所以在预先打开了个人电脑12的上部壳体18的状态下也能够顺利地安装到该对接装置10。即,在将打开了上部壳体18的状态的个人电脑12向对接装置10安装时,首先通过俯视下的目视观察,使个人电脑12(下部壳体16)的后端面12a与在锁定操作部32的上面形成的定位标记74(参照图1)一致。由此,个人电脑12相对于对接装置10在前后方向位置的定位完成。鉴于此,通过保持打开了上部壳体18的状态向下方按下个人电脑12,来完成个人电脑12向对接装置10的安装动作。此时,定位部件14被打开了的上部壳体18向下方按压,但是由于驱动臂54转动,该定位部件14下降(参照图6中以双点划线所示的定位部件14),所以不会对定位部件14、退避机构46赋予较大的负荷,能够顺利地进行安装。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对接装置10,具备:定位部件14,在安装个人电脑12时该定位部件14通过与该个人电脑12的后端面12a抵接,将该个人电脑12相对于该对接装置10定位;和退避机构46,其与个人电脑12的安装动作联动地使定位部件14从相对于个人电脑12的定位位置(上方位置)退避到退避位置(下降位置)。
因此,作为安装于该对接装置10的便携用信息设备,在上部壳体18相对于下部壳体16从闭合的状态而打开的情况下,即使是使用了具有该上部壳体18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铰链构造的铰链17的个人电脑12的情况,也能够在安装时通过定位部件14准确地进行定位。而且,在安装后,由于定位部件14通过退避机构46退避到不妨碍基于铰链17实现的上部壳体18的打开动作的退避位置,所以能够确保上部壳体18的顺利的开闭动作。此外,定位部件14也可以用于对图8所示那样的设置了通常铰链构造的铰链106的规格的膝上型个人电脑100进行安装的情况。即,在该对接装置10中,通过具备上述的定位部件14和退避机构46,能够对应于各种形状和种类的个人电脑12,可获得较高的通用性。
在对接装置10中,定位部件14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该对接装置10的装置壳体28上下移动,退避机构46构成为具备:检测部58,其在被安装个人电脑12时检测该个人电脑12;和驱动部60,其基于该检测部58对个人电脑12的检测而动作,使定位部件14从上方的定位位置移动到下方的退避位置。由此,能够通过检测部58来检测个人电脑12的安装,并通过退避机构46使定位部件14可靠地退避。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定位部件14的上面成为与个人电脑12的后端面12a抵接且具有朝前方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形状的倾斜面48a。因此,能够尽可能地缩小对个人电脑12的后端面12a进行定位的前面的定位面48b与个人电脑12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对定位部件14自身确保足够的刚性和定位性能。即,在安装个人电脑12时产生若干位置偏移的可能性较高,若定位部件14的定位面48b的接触面积过大,则可设想到定位部件14被卡在个人电脑12的后端面12a而无法通过退避机构46使其下降。鉴于此,通过缩小定位面48b的面积,来降低上述的卡住,保障了定位部件14的顺利的下降。另外,在该对接装置10中,即使在如上述那样定位部件14被个人电脑12的后端面12a卡住的情况下,由于通过连结弹簧56的伸长而仅使驱动臂54的连结部54a下降,所以能够避免对退避机构46的各部赋予较大的负荷。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自由地进行变更。
图中符号说明:
10:对接装置;12、100、110:膝上型个人电脑;12a:后端面;14:定位部件;16、102:下部壳体;16a:底面;17、106:铰链;18、104:上部壳体;28:装置壳体;30:PC搭载部;32:锁定操作部;32a:侧壁部;32b:升降孔;34:载置台;36:避让面;44:收纳盒;46:退避机构;48:定位部;48a、64b、66d:倾斜面;48b:定位面;50:升降部;52:导轨;54:驱动臂;54a:连结部;54b:承受部;56:连结弹簧;58:检测部;60:驱动部;62:转动轴;64:检测臂;64a:按压部;66:滑块;66e:台座;68:按压销;72:转动弹簧;108:下拉铰链。

Claims (6)

1.一种对接装置,装卸便携用信息设备,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是将上部壳体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结到下部壳体的后端部的便携用信息设备,该对接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包含具有铰链构造的便携用信息设备,所述铰链构造是在将所述上部壳体相对于所述下部壳体从闭合的状态打开的情况下,该上部壳体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铰链构造,
该对接装置具备:
定位部件,在安装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时,该定位部件通过与该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后端面抵接来将该便携用信息设备相对于该对接装置进行定位;和
退避机构,其与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安装动作联动地使所述定位部件从相对于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定位位置退避到退避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件被设置成相对于该对接装置的壳体能够上下移动,
所述退避机构具备:
检测部,在安装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时,该检测部检测该便携用信息设备;和
驱动部,其基于由该检测部对便携用信息设备的检测来进行动作,使所述定位部件从上方的所述定位位置移动到下方的所述退避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具备:
滑块,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情况下,该滑块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和
驱动臂,其被配置成一端与所述定位部件连结,而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滑块滑动接触,并被轴支承为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够沿上下方向转动,
所述驱动臂基于所述滑块的移动受到按压而进行转动,使所述定位部件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臂相对于所述壳体被向使所述定位部件朝所述定位位置移动的转动方向弹性支承,并且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定位部件之间经由弹性部件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件的上表面具有朝着与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后端面抵接的前方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形状。
6.一种信息设备系统,具备:便携用信息设备,其是将上部壳体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连结到下部壳体的后端部的便携用信息设备;和对接装置,其构成为能够装卸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该信息设备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包含具有铰链构造的便携用信息设备,所述铰链构造是在将所述上部壳体相对于所述下部壳体从闭合的状态打开的情况下,该上部壳体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铰链构造,
所述对接装置具备:
定位部件,在安装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时,该定位部件通过与该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后端面抵接来将该便携用信息设备相对于该对接装置进行定位;和
退避机构,其与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安装动作联动地使所述定位部件从相对于所述便携用信息设备的定位位置退避到退避位置。
CN201410280859.2A 2013-07-09 2014-06-20 对接装置和信息设备系统 Active CN1042812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3525 2013-07-09
JP2013143525A JP5684865B2 (ja) 2013-07-09 2013-07-09 ドッキング装置及び情報機器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1214A true CN104281214A (zh) 2015-01-14
CN104281214B CN104281214B (zh) 2017-10-31

Family

ID=52256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0859.2A Active CN104281214B (zh) 2013-07-09 2014-06-20 对接装置和信息设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84865B2 (zh)
CN (1) CN10428121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6970A (zh) * 2015-09-24 2015-12-02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侧向对接扩充座
CN109542164A (zh) * 2017-09-22 2019-03-29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对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1492B2 (ja) * 2015-05-27 2019-06-19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拡張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463251B2 (ja) * 2015-10-27 2019-01-30 任天堂株式会社 充電器および充電システム
JP6377812B1 (ja) 2017-06-23 2018-08-2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ドッキング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5864A1 (en) * 2003-01-21 2004-07-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ocking-type function-providing apparatus and portable device
US20100265652A1 (en) * 2009-04-17 2010-10-21 Hiroaki Agata Docking Device for Portable Computers
US20110267769A1 (en) * 2010-04-28 2011-11-0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upplementary cooling system
CN103814340A (zh) * 2011-09-16 2014-05-2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便携式计算设备坞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6837B2 (ja) * 1994-06-20 1997-01-29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用ドッキ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5864A1 (en) * 2003-01-21 2004-07-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ocking-type function-providing apparatus and portable device
US20100265652A1 (en) * 2009-04-17 2010-10-21 Hiroaki Agata Docking Device for Portable Computers
US20110267769A1 (en) * 2010-04-28 2011-11-0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upplementary cooling system
CN103814340A (zh) * 2011-09-16 2014-05-2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便携式计算设备坞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6970A (zh) * 2015-09-24 2015-12-02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侧向对接扩充座
CN109542164A (zh) * 2017-09-22 2019-03-29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对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542164B (zh) * 2017-09-22 2022-04-26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对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84865B2 (ja) 2015-03-18
CN104281214B (zh) 2017-10-31
JP2015018316A (ja) 2015-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1214A (zh) 对接装置和信息设备系统
JP5738927B2 (ja) 電子機器
JP5814997B2 (ja) 電子機器
US9668556B2 (en) Adjustable display housing assembly
US5535093A (en) Portable computer docking device having a first rotatable connector and a second connector
US2010001422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US7857541B2 (en) Connecting/dis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composite apparatus
CN104167639B (zh) 保持器及连接器装置
CN102298426A (zh) 抽拉式固定结构
CN201041649Y (zh) 电脑机壳
CN104350293A (zh) 铰接装置和外壳
US20140301026A1 (en)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33978A (zh) 电子模组抽取装置
CN106287140A (zh) 支架
JP2013218016A (ja) 表示装置
US10409328B2 (en) Docking device
US20130128449A1 (en) Docking station
CN210570605U (zh) 电子设备
US9910457B2 (en) Expans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256066B (zh) 电子装置
JP5407946B2 (ja) 携帯機器
US11245252B2 (en) Cable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nnection mechanism
CN104574666A (zh) 自动售货机
US8108019B2 (en) Sliding hinge
JP2020158025A (ja) ヒンジ装置および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