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7184A - 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7184A
CN104277184A CN201410482405.3A CN201410482405A CN104277184A CN 104277184 A CN104277184 A CN 104277184A CN 201410482405 A CN201410482405 A CN 201410482405A CN 104277184 A CN104277184 A CN 104277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chlorine
polystyrene
phenyl
trity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24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7184B (zh
Inventor
任连兵
王勇
陈继伟
黎秋萍
刘宏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teractive flash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QI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QI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QI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824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718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41048240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4277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7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7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7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7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聚苯乙烯微球种子溶胀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本发明采用“种子法”一步制备得到均一的、单分散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方法简单,无需在得到微球后再作化学修饰,降低了环境污染,可作为固相合成树脂广泛应用,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尤其涉及的是,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肽的全化学合成分为液相和固相合成,固相多肽合成(Solid PhasePeptide Synthesis,SPPS)法自1963年创立以来,因其操作简便、副产物少、纯化效率高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生物活性肽类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广泛用于药用短肽的实际生产中。
在多肽固相合成中,2-氯三苯甲基氯(2-Chlorotritylchloride,2-CTC)树脂具有反应条件较其他树脂更温和、能有效抑制外消旋作用及二酮哌嗪生成等副反应的发生、产物纯度高等优点,已应用于多种多肽药物如细胞融合酶抑制肽T20和T1249等的工业化生产.此外2-CTC树脂还可用于羧酸、醇和硫醇的固相合成,广泛的用途和优良的性能决定了其不再只是实验室常用的合成载体,而将逐渐成为大批量使用的生产用载体树脂。
制备2-氯三苯基甲基氯固相合成树脂主要有三种方法,主要是在聚苯乙烯载体上引入2-CTC结构,一是通过碘代苯聚合物和正丁基锂衍生得到锂-苯聚合物,再由锂-苯聚合物与苯甲酮反应生成三苯甲基聚合物;二是先由聚苯乙烯树脂和苯甲酰氯通过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得到苯甲酮衍生聚合物,再通过有机锂试剂将苯甲酮衍生聚合物转化为三苯甲基聚合物;另外,也可以将三苯甲基直接连接到Merrifield树脂上,但该方法需先在溶液状态下用有机金属试剂制备三苯甲基醇作为连接前体;除此之外,通过三苯甲基化单体聚合制备2-CTC树脂需要使用格氏试剂或有机锂试剂。上述方法步骤较复杂且均需使用有机金属试剂,反应操作条件、试剂成本及废料的处理都可能会成为2-CTC树脂规模化生产中较难解决的问题。
此外,2009年6月的《过程工程学报》公开了《2-氯三苯甲基氯树脂的制备及其在多肽固相合成中的应用》,介绍了以2-氯二苯甲酮为原料,与PCl5在130~140℃下加热合成1-氯-2-二氯苯甲基苯作为前体,与粒径小于30μm的1.5%二乙烯苯交联聚苯乙烯树脂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所得2-氯三苯甲基醇用亚硫酰氯进行氯化处理,得到2-氯三苯甲基氯树脂。
但是,现有技术的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微球的化学后修饰,步骤烦琐,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聚苯乙烯微球种子溶胀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优选的,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之后,对所述微球进行清洗,然后烘干
优选的,所述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为((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
优选的,将((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甲醇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
优选的,将1-氯-2-(二氯(苯)甲基)苯、苯乙烯与三氯化铝反应,然后加入水中止反应,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之后将乙酸乙酯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后,50℃减压旋转蒸发至残留液体,停止旋蒸,静置,析出((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甲醇。
优选的,将邻氯二苯甲酮与五氯化磷加入到反应瓶中,机械搅拌,升温至135℃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冰水,搅拌后分液;下层液体用冰水清洗,得到1-氯-2-(二氯(苯)甲基)苯。
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微球种子为粒径均一的25μm聚苯乙烯微球。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其中含聚乙烯醇10g/L、含十二烷基硫酸钠2.5g/L;取部分所述水相溶液,将单分散的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水相溶液中,其中含聚苯乙烯微球2.5g/L,得到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将过氧化苯甲酰溶于含有((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苯乙烯单体,以及二乙烯基苯的混和液中,得到油性溶液,其中,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百分比为0.9%至1.1%;另取部分所述水相溶液,将所述油性溶液加入到水相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超声混匀制成乳浊液,其中,分散的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将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加入到所述乳浊液,置于20℃至45℃油浴,在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5至30小时后,升温到66℃至82℃并保持机械搅拌进行聚合反应20至32小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重力沉降分级,去除小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优选的,过氧化苯甲酰与所述混和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98%至0.99%:1;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中,油水两相的体积比为1:(1.8至4.2);所述油浴的温度是30℃;所述机械搅拌转速为150rpm,在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时间为18小时,升温到75℃并保持机械搅拌进行聚合反应24小时,得到的产物用2.5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500mL重力沉降分级3次,去除微小粒径的少量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采用所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制备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采用“种子法”一步制备得到均一的、单分散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方法简单,无需在得到微球后再作化学修饰,降低了环境污染,可作为固相合成树脂广泛应用,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反应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单体制备反应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制备反应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聚苯乙烯微球种子溶胀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例如,制备方法分成以下三个步骤:1、制备聚苯乙烯微球种子;2、制备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3、以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按不同比例调配,得到不同交联度、不同载量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固相合成树脂微球,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其中,交联度及载量可根据逻辑推理或有限试验确定。
例如,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聚苯乙烯微球种子溶胀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采用所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制备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又如,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之后采用这些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制备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例如,二乙烯基苯为对二乙烯基苯。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微球种子为粒径均一的25μm聚苯乙烯微球;例如,采用4.5μm粒径均一的PS微球,溶胀苯乙烯(Styrene,C8H8),再次聚合,得到25μm粒径均一的PS微球。优选的,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之后,对所述微球进行清洗,然后烘干;优选的,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之后,对所述微球用有机试剂清洗,然后烘干;所述有机试剂包括丙酮、二氯甲烷和/或甲醇等。例如,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之后,对所述微球用丙酮、二氯甲烷和/或甲醇清洗,然后烘干;然后采用这些烘干后的微球制备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其中,所述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为((2’-氯-苯基)-(4’-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例如,所述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为((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下面的例子主要以((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为例,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除了((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之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结构稳定、尤其是价格便宜的具有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优选的,((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质量比为(1至5):(1至5):(0.05至0.1),例如,三者的质量比为(1至4):(1至4):(0.05至0.1);又如,三者的质量比为(2至3):(2至3):(0.05至0.075);优选的,((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与苯乙烯的总质量,与二乙烯基苯的质量比为8:0.1,例如,((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为(2至3):(2至3);优选的,两者的质量比为1:1。
例如,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聚苯乙烯微球种子溶胀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其中,聚苯乙烯微球种子置于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中;例如,所述水相溶液中含聚乙烯醇8-20g/L、含十二烷基硫酸钠1.5-4g/L;又如,所述水相溶液中含聚乙烯醇8-15g/L、含十二烷基硫酸钠2-3g/L;优选的,所述水相溶液含聚乙烯醇10g/L、含十二烷基硫酸钠2.5g/L。然后,将单分散的、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水相溶液中,得到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例如,聚苯乙烯微球粒径为20μm至30μm,又如,聚苯乙烯微球粒径为22μm至28μm;优选的,聚苯乙烯微球粒径为25μm。例如,其中,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含聚苯乙烯微球1.5-5g/L,又如,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含聚苯乙烯微球2-4g/L,优选的,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含聚苯乙烯微球2.5g/L。又如,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中,聚苯乙烯微球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含量相同,这样,有利于得到分散性较好的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
优选的,将((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甲醇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例如,两者在常温或者室温下反应,反应时间为1至3小时,反应的产率可达100%或者近似100%。又如,将1-氯-2-(二氯(苯)甲基)苯、苯乙烯与三氯化铝反应,然后加入水中止反应,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之后将乙酸乙酯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后,50℃减压旋转蒸发至残留液体,停止旋蒸,静置,析出((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甲醇;例如用乙酸乙酯萃取至少两次,又如,用乙酸乙酯萃取多次;例如,将1-氯-2-(二氯(苯)甲基)苯与苯乙烯放入反应瓶中,然后加入三氯化铝进行反应,在常温或者室温下反应,反应时间为2至5小时,反应的产率可超过80%;又如,旋蒸至残留液体少于180mL、150mL或者120mL等,又如,旋蒸至残留液体开始出现肉眼可见固态等。优选的,将邻氯二苯甲酮与五氯化磷加入到反应瓶中,机械搅拌,升温至135℃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冰水,搅拌后分液;下层液体用冰水清洗,优选的,用冰水清洗多次,得到1-氯-2-(二氯(苯)甲基)苯;例如,将等摩尔量的邻氯二苯甲酮与五氯化磷加入到反应瓶中,机械搅拌,升温至135℃,反应1至3小时,待反应结束后,加入冰水,搅拌5min,分液;下层液体用冰水再清洗两次,得到1-氯-2-(二氯(苯)甲基)苯,反应的产率可超过90%。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其中含聚乙烯醇10g/L、含十二烷基硫酸钠2.5g/L;取部分所述水相溶液,将单分散的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水相溶液中,其中含聚苯乙烯微球2.5g/L,得到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将过氧化苯甲酰溶于含有苯乙烯单体,((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以及二乙烯基苯的混和液中,得到油性溶液,其中,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百分比为0.9%至1.1%;例如,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百分比为1%;优选的,过氧化苯甲酰与所述混和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98%至0.99%:1;又如,过氧化苯甲酰在油性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95%至1%。另取部分所述水相溶液,将所述油性溶液加入到水相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超声混匀制成乳浊液,其中,分散的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优选的,制备乳浊液时,油性溶液与水相溶液的比例为1:(1至5),优选的,油水两相的体积比为1:(1.8至4.2),又如,油性溶液与水相溶液的比例为1:(1.5至2.5)。然后,将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加入到所述乳浊液,置于20℃至45℃油浴,优选的,在氮气或者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置于20℃至45℃油浴;考虑到实现成本,优选氮气。例如,置于25℃至40℃油浴,优选的,置于28℃至32℃油浴;优选的,所述油浴的温度是30℃;并在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5至30小时,例如,在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5、18、21、22、25、28或30小时;又如,机械搅拌的转速为100至200转/分,例如,机械搅拌的转速为120至180转/分;优选的,机械搅拌的转速为140至160转/分;然后,升温到66℃至82℃并保持机械搅拌进行聚合反应20至32小时,例如,升温到72℃至78℃,又如,升温到75℃或76℃;又如,保持机械搅拌的转速为120至180转/分;优选的,机械搅拌的转速为140至160转/分;优选的,溶胀时的机械搅拌与聚合时的机械搅拌,两者转速相同;例如,所述机械搅拌转速为150rpm,在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时间为18小时,升温到75℃并保持机械搅拌进行聚合反应24小时;然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重力沉降分级,去除小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微球。优选的,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重力沉降分级多次,这样去除效果较好。优选的,得到的产物用2.5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500mL重力沉降分级3次,去除微小粒径的少量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例如,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PS种子制备,分散聚合物制备得到4.5μm粒径均一PS微球,溶胀苯乙烯,再次聚合,得到25μm粒径均一PS微球,此PS微球作为固相合成树脂微球的种子。
2、单体制备
各单体及制备流程如图2所示,邻氯二苯甲酮(1)与五氯化磷(2)合成1-氯-2-(二氯(苯)甲基)苯(3),其与苯乙烯(4)、三氯化铝(5)合成((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甲醇(6),然后与氯化亚砜(7)反应得到((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相关的合成方法与反应条件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不同原料比例下,都可以得到产物,本发明不要求保护具体的单体制备方法,但是对于整个制备流程及其后续制备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范围。各单体及制备流程中,优选的,一种原料相对过量,这样,对最终产物的收率比较有利。例如,邻氯二苯甲酮越多越好,但太多增加成本,1个当量是反应较优选择。
3、固相合成树脂制备
以上述步骤1所制备的PS种子溶胀不同比例的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以BPO(Benzoyl peroxide,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PVA(聚乙烯醇)为稳定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得到80至120μm的三苯基甲基氯固相合成树脂微球,微球用丙酮和/或甲醇清洗,烘干,完成生产。
例如,微球清洗步骤如下:100g分级处理后的微球,首先用500mL丙酮清洗一遍,抽滤;再加入500mL甲醇清洗一遍,抽滤;再重复用丙酮、甲醇清洗,重复以上程序三遍。产物在60℃下12h烘干,直接包装,作为产品。
下面举例说明PS种子的制备方法。
例如,4.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具体过程如下:290mg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溶于8mL(7.248g)苯乙烯(Styrene)单体中,使AIBN占苯乙烯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4%。0.624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0.6g Triton X-100(0.572mL)溶于32mL无水乙醇中,将8mL溶有偶氮二异丁腈的苯乙烯单体溶液加入到上述无水乙醇溶液中,使得最终混合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和Triton X-100的浓度分别为15.6g/L和15.0g/L,苯乙烯单体占整个溶液的体积百分比为20%。在氮气保护下,将上述混合溶液以150rpm.的机械搅拌速率搅拌30min,然后将盛有上述混合溶液的三口圆底烧瓶置于温度为70℃的油浴中,将机械搅拌速率调整为100rpm后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单分散聚苯乙烯(PS)高分子微球用无水乙醇洗涤3-5次,得到4.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
又如,25μm粒径均一聚苯乙烯微球制备如下:
1、配制含聚乙烯醇(PVA)为10g/L和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2.5g/L的水溶液1L作为制备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
2、将0.4g单分散4.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20mL上述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PS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
3、将857mg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溶于含有85.7g(86.6mL)苯乙烯单体中,自由基引发剂占高分子聚合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将得到的油性溶液加入到173mL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其中,油水两相的体积比为1:2。通过超声作用将该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制成乳浊液,所使用的超声功率为300W,超声时间为9s,间隔时间为3s,重复次数为90次,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最终的乳浊液中分散的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
4、将20mL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溶液加入到上述乳浊液中,将该溶胀混合物体系置于30℃油浴中,在150rpm的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8h,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直径尺寸增大。至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绝大部分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将温度升至70℃,保持搅拌速度聚合反应24h,得到的产物25μm粒径均一聚苯乙烯微球,和少量小于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用2.5g/L SDS的水溶液500mL重力沉降分级3次去除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得到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种子。
下面继续举例说明图2中的反应以及其中各单体的制备方法,这些单体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实现。
化合物3(1-氯-2-(二氯(苯)甲基)苯)制备:100g邻氯二苯甲酮(1)与97g五氯化磷(2)1eq,加入到500mL反应瓶中,机械搅拌,升温至135℃,反应2h。反应结束后,加入200mL冰水,搅拌5min,分液;下层液体用200mL冰水再清洗两次。得到113g化合物3,产率约为90%。
化合物6((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甲醇制备:100g化合物3与76.8g苯乙烯(4)2eq,加入500mL反应瓶中,再加98g三氯化铝(5)2eq,室温反应3h。反应结束后,加入100g水中止反应,再用300mL乙酸乙酯萃取三遍,乙酸乙酯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一遍,无水硫酸钠干燥12h。50℃减压旋转蒸发至残留150mL液体,停止旋蒸,静置,析出94.5g产物6,产率约为80%。
化合物8((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制备:100g化合物6与74.3g氯化亚砜(7)2eq,室温反应2h,得到产物8,产率约为100%。
固相合成树脂制备如图3所示,例如,以上述方法制备的PS种子溶胀不同比例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以BPO为引发剂,PVA为稳定剂,SDS为乳化剂,制备得到80-120μm的三苯基甲基氯固相合成树脂微球。微球用丙酮、二氯甲烷清洗,烘干,完成生产,在显微镜下的相片如图4所示,由该相片可见,本制备方法所制得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粒径均一性非常好。并且,经测试,采用该固相合成树脂,聚合反应收率可达80%-100%。
下面再给出一些实施例并进行对比,说明本发明所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配制含PVA为10g/L和含SDS为2.5g/L的水溶液10L作为制备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
将含1.05g单分散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420mL上述水相溶液中,得到PS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
并且,将1.18g BPO溶于含有60g苯乙烯单体,60g化合物8,1.2g80%二乙烯基苯中,将得到的油性溶液加入到250mL上述水相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通过超声作用将该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制成乳浊液,所使用的超声功率为470W,超声时间为10s,间隔时间为2.5s,重复次数为95次,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
将上述420mL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溶液加入到上述乳浊液中,将该溶胀混合物体系置于油浴中,按以下反应条件制备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如下表1所示。
表1
下面再继续举例说明本发明所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用这些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可制备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试验比对,下面各实例采用了许多相同的实验条件,这些相同的实验条件不作为对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要求保护范围的额外限制,而仅仅作为其中的例子,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实例1 载量0.295mmol/g,100μm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制备:
1、配制含聚乙烯醇(PVA)为10g/L和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2.5g/L的水溶液10L作为制备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
2、将含1g单分散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400mL上述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PS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
3、将0.8g过氧化苯甲酰(BPO)溶于含有72g苯乙烯单体,8g化合物8,1g80%二乙烯基苯中,自由基引发剂占高分子聚合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将得到的油性溶液加入到165mL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其中,油水两相的体积比约为1:2。通过超声作用将该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制成乳浊液,所使用的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时间为9s,间隔时间为3s,重复次数为90次,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最终的乳浊液中分散的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
4、将400mL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溶液加入到上述乳浊液中,将该溶胀混合物体系置于30℃油浴中,在150rpm的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8h,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直径尺寸增大。至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绝大部分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将温度升至75℃,保持搅拌速度聚合反应24h,得到的产物100μm粒径均一含10%化合物8的聚苯乙烯微球,和少量小于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用2.5g/L SDS的水溶液500mL重力沉降分级3次去除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为100μm,载量0.295mmol/g,1%交联度的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实例2 载量0.59mmol/g,100μm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制备:
1、配制含聚乙烯醇(PVA)为10g/L和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2.5g/L的水溶液10L作为制备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
2、将含1g单分散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400mL上述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PS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
3、将0.8g过氧化苯甲酰(BPO)溶于含有64g苯乙烯单体,16g化合物8,1g80%二乙烯基苯中,自由基引发剂占高分子聚合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将得到的油性溶液加入到165mL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其中,油水两相的体积比约为1:2。通过超声作用将该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制成乳浊液,所使用的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时间为9s,间隔时间为3s,重复次数为90次,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最终的乳浊液中分散的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
4、将400mL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溶液加入到上述乳浊液中,将该溶胀混合物体系置于30℃油浴中,在150rpm的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8h,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直径尺寸增大。至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绝大部分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将温度升至75℃,保持搅拌速度聚合反应24h,得到的产物100μm粒径均一含20%化合物8的聚苯乙烯微球,和少量小于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用2.5g/L SDS的水溶液500mL重力沉降分级3次去除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为100μm,载量0.67mmol/g,1%交联度的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实例3 载量1.18mmol/g,100μm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制备:
1、配制含聚乙烯醇(PVA)为10g/L和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2.5g/L的水溶液10L作为制备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
2、将含1g单分散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400mL上述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PS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
3、将0.8g过氧化苯甲酰(BPO)溶于含有48g苯乙烯单体,32g化合物8,1g80%二乙烯基苯中,自由基引发剂占高分子聚合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将得到的油性溶液加入到165mL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其中,油水两相的体积比约为1:2。通过超声作用将该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制成乳浊液,所使用的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时间为9s,间隔时间为3s,重复次数为90次,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最终的乳浊液中分散的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
4、将400mL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溶液加入到上述乳浊液中,将该溶胀混合物体系置于30℃油浴中,在150rpm的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8h,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直径尺寸增大。至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绝大部分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将温度升至75℃,保持搅拌速度聚合反应24h,得到的产物100μm粒径均一含40%化合物8的聚苯乙烯微球,和少量小于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用2.5g/L SDS的水溶液500mL重力沉降分级3次去除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为100μm,载量1.18mmol/g,1%交联度的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实例4 载量1.18mmol/g,80μm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制备:
1、配制含聚乙烯醇(PVA)为10g/L和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2.5g/L的水溶液10L作为制备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
2、将含1g单分散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400mL上述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PS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
3、将0.4g过氧化苯甲酰(BPO)溶于含有24g苯乙烯单体,16g化合物8,0.5g80%二乙烯基苯中,自由基引发剂占高分子聚合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将得到的油性溶液加入到165mL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其中,油水两相的体积比约为1:4。通过超声作用将该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制成乳浊液,所使用的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时间为9s,间隔时间为3s,重复次数为90次,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最终的乳浊液中分散的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
4、将400mL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溶液加入到上述乳浊液中,将该溶胀混合物体系置于30℃油浴中,在150rpm的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8h,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直径尺寸增大。至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绝大部分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将温度升至75℃,保持搅拌速度聚合反应24h,得到的产物100μm粒径均一含40%化合物8的聚苯乙烯微球,和少量小于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用2.5g/L SDS的水溶液500mL重力沉降分级3次去除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为80μm,载量1.18mmol/g,1%交联度的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实例5 载量1.18mmol/g,120μm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制备:
1、配制含聚乙烯醇(PVA)为10g/L和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2.5g/L的水溶液10L作为制备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
2、将含1g单分散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400mL上述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PS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
3、将1.4g过氧化苯甲酰(BPO)溶于含有84g苯乙烯单体,56g化合物8,1.75g80%二乙烯基苯中,自由基引发剂占高分子聚合单体的质量百分比为1%。将得到的油性溶液加入到280mL含有10g/L PVA和2.5g/L SDS的水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其中,油水两相的体积比约为1:2。通过超声作用将该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制成乳浊液,所使用的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时间为9s,间隔时间为3s,重复次数为90次,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最终的乳浊液中分散的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
4、将400mL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溶液加入到上述乳浊液中,将该溶胀混合物体系置于30℃油浴中,在150rpm的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8h,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直径尺寸增大。至聚苯乙烯种子微球吸收绝大部分乳浊液中的油性小液滴后,将温度升至75℃,保持搅拌速度聚合反应24h,得到的产物100μm粒径均一含40%化合物8的聚苯乙烯微球,和少量小于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用2.5g/L SDS的水溶液500mL重力沉降分级3次去除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为120μm,载量1.18mmol/g,1%交联度的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形成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聚苯乙烯微球种子溶胀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之后,对所述微球进行清洗,然后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双键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单体为((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甲醇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氯-2-(二氯(苯)甲基)苯、苯乙烯与三氯化铝反应,然后加入水中止反应,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之后将乙酸乙酯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后,50℃减压旋转蒸发至残留液体,停止旋蒸,静置,析出((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甲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邻氯二苯甲酮与五氯化磷加入到反应瓶中,机械搅拌,升温至135℃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冰水,搅拌后分液;下层液体用冰水清洗,得到1-氯-2-(二氯(苯)甲基)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微球种子为粒径均一的25μm聚苯乙烯微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反应体系的水相溶液,其中含聚乙烯醇10g/L、含十二烷基硫酸钠2.5g/L; 
取部分所述水相溶液,将单分散的25μm粒径均一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分散于水相溶液中,其中含聚苯乙烯微球2.5g/L,得到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 
将过氧化苯甲酰溶于含有((2’-氯-苯基)-(4’-乙烯基苯基)-苯基)氯甲烷,苯乙烯单体,以及二乙烯基苯的混和液中,得到油性溶液,其中,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百分比为0.9%至1.1%; 
另取部分所述水相溶液,将所述油性溶液加入到水相溶液中,得到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超声混匀制成乳浊液,其中,分散的油性小液滴直径小于1μm; 
将聚苯乙烯种子微球悬浮分散溶液加入到所述乳浊液,置于20℃至45℃油浴,在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15至30小时后,升温到66℃至82℃并保持机械搅拌进行聚合反应20至32小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重力沉降分级,去除小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氧化苯甲酰与所述混和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98%至0.99%:1;油水两相分层的混合体系中,油水两相的体积比为1:(1.8至4.2);所述油浴的温度是30℃;所述机械搅拌转速为150rpm,在机械搅拌作用下溶胀时间为18小时,升温到75℃并保持机械搅拌进行聚合反应24小时,得到的产物用2.5g/L的十二烷基硫酸 钠水溶液500mL重力沉降分级3次,去除微小粒径的少量聚苯乙烯微球,得到粒径均一的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采用所述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微球制备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 
CN201410482405.3A 2014-09-19 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277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2405.3A CN104277184B (zh) 2014-09-19 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2405.3A CN104277184B (zh) 2014-09-19 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7184A true CN104277184A (zh) 2015-01-14
CN104277184B CN104277184B (zh) 2017-01-04

Family

I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5527A (zh) * 2019-05-24 2019-08-09 福建华夏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相载体合成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方法
CN112808310A (zh) * 2019-11-18 2021-05-18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两亲性有机多孔聚合物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8355A (zh) * 2009-03-20 2010-09-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2-氯三苯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8355A (zh) * 2009-03-20 2010-09-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2-氯三苯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5527A (zh) * 2019-05-24 2019-08-09 福建华夏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相载体合成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方法
CN112808310A (zh) * 2019-11-18 2021-05-18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两亲性有机多孔聚合物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08310B (zh) * 2019-11-18 2022-09-06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两亲性有机多孔聚合物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3898B (zh) 一种双官能团有机改性蒙脱土的制备方法
Qiu et al. Preparation, therm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reliabilities of microencapsulated n-octadecane with acrylic-based polymer shells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Guo et al. A dual-template imprinted capsule with remarkably 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pesticide degradation and elimination simultaneously
CN102532375B (zh) 一种聚丙烯酰胺微球
Sánchez-Silva et 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uspension stabilizers on the preparation of Rubitherm RT31 microcapsules
CN105399889A (zh)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的杂化壁材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0890A (zh) 一种多级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37626B (zh) 一种大孔大粒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450856A (zh) 一种无机水合盐基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131170A (zh) 一种离子液体修饰的负载手性催化剂的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86182A (zh) 一种贵金属纳米粒子封装的中空多孔聚合物纳米球复合材料及其合成和应用
CN105294957B (zh) 一种基于木质素制备高醛基含量高分子微球的方法
WO2013135100A1 (zh) 一种纤维素基-硅杂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7712A (zh) 一种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复合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anisotropic silica/polymer composite particles via seeded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CN107602745A (zh) 超低聚合度聚氯乙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7497B (zh) 一种多级结构多重封装的金纳米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3012985B (zh) 磺化聚苯乙烯/聚苯乙烯油水两亲性异形复合微球及工艺
CN102863646B (zh) 一种松香基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277184A (zh) 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6008779B (zh) 一种交联聚对苯乙烯磺酸钠凝胶微球制作方法
CN102956910B (zh) 水凝胶基中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77184B (zh) 一种2-氯三苯基甲基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4292394A (zh) 一种Rink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983345B (zh) 疏水凝胶基中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10

Address after: Liuhe Changlu Street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six Ning Road No. 525 room 2475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Nanjing interactive flash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ilver Star Technology Building No. 1301 Longhua District Guanlan Street sightseeing road 518000 Guangdong city in Shenzhen Province 7 layer D1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EIQIU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