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6460A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6460A
CN104276460A CN201310388579.9A CN201310388579A CN104276460A CN 104276460 A CN104276460 A CN 104276460A CN 201310388579 A CN201310388579 A CN 201310388579A CN 104276460 A CN104276460 A CN 104276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failure
power
elevator
operate
ru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85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6460B (zh
Inventor
阿部道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76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6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6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6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42Parking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系统。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停电时的运转这方面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具备电梯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切换并执行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和停电时有限制运转来作为停电时运转。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前的期间内进行与通常运转同等的运转。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将能停止楼层进行限制来运转。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
本申请基于日本在先申请No.2013-142124(申请日2013年7月5日)并要求其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电梯系统通过乘用轿厢(轿厢)在井道内移动而使乘用轿厢移动到任意的楼层。此类电梯系统存在在停电时使用电池的电力来执行使乘用轿厢运转的控制的情况。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停电时的运转这方面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梯,其能利用来自动力用电源的电力和来自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电力进行运转,其中,该建筑物侧蓄电装置能积蓄使建筑物的电力设备工作的电力;和控制装置,其能切换并执行通常运转和停电时运转,该通常运转在所述动力用电源正常时以额定速度运转所述电梯,该停电时运转在所述动力用电源停电时利用来自所述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电力来以额定速度运转所述电梯,所述控制装置能切换并执行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和停电时有限制运转来作为所述停电时运转,该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在所述动力用电源停电后在以该动力用电源的停电时的所述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为基础的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前的期间内进行与通常运转同等的运转,该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所述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与所述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相比将所述电梯的能停止楼层进行限制来运转。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系统,能适当地进行停电时的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概要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的通常运转、停电时运转及停电时继续运转的一例的线图。
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概要构成例的方框图。图2是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的通常运转、停电时运转及停电时继续运转的一例的线图。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A是具备电梯1和控制装置10,并且,典型地,是在停电状态下也使用各种蓄电装置以能继续进行服务的电梯电源后备系统。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1A在停电状态下使用在适用该电梯系统1A的建筑物100设置的作为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建筑物侧电池102而能执行停电时运转。此外,该电梯系统1A在停电状态下使用构成停电时继续运转装置的作为电梯侧蓄电装置的电梯侧电池12而能执行停电时继续运转。
具体地,电梯1能利用来自动力用电源50的电力和来自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而进行运转,其中,该建筑物侧电池能积蓄使建筑物100的电力设备101工作的电力。此外,电梯1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能通过来自建筑物侧电池102或电梯侧电池12的电力而进行运转。该情况下,电梯1例如能优先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来进行运转。
电梯1的构成包括:轿厢2、对重3、主绳4和卷扬机5等。电梯1是将轿厢2和对重3用主绳4连结的所谓吊桶式电梯。电梯1设有乘梯处6。
轿厢2能在设置于建筑物100的井道7中升降。轿厢2的构成包括轿厢呼叫登记装置8和负荷检测器2a等。轿厢呼叫登记装置8设置于轿厢2的内部。轿厢呼叫登记装置8根据使用者所进行的操作输入来进行所谓的轿厢呼叫登记等。负荷检测器2a检测轿厢2内的装载负荷。
对重3是相对于轿厢2的平衡重物。
主绳4在设置于井道7上部(或者机械室等)的卷扬机5的主滑轮5a和偏导器(そらせ)滑轮5b等绕挂。主绳4一端连接轿厢2,另一端连接对重3。
卷扬机5例如具有产生动力的电动机(电机)5c。从动力用电源50、建筑物侧电池102和电梯侧电池12等向电动机5c供给电力。卷扬机5通过电动机5c驱动而旋转驱动与该电动机5c连结的主滑轮5a。而且,卷扬机5利用在主滑轮5a和主绳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以电动将主绳4卷起。此外,电动机5c也可再生发电。即、该电动机5c是所谓的旋转电机,兼具将供给的电力转换为机械动力的作为电动机的功能(做功功能(力行功能))和将输入的机械动力转换为电力的作为发电机的功能(再生功能)。
乘梯处6在建筑物100中设置于轿厢2可到达(着床)的各电梯停止楼层。各乘梯处6的构成包括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9等。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9根据使用者所进行的操作输入来进行所谓乘的梯处呼叫登记等。
控制装置10的构成包括运转控制装置11、电梯侧电池12和电源控制装置13等。
运转控制装置11具备微型计算机及驱动电路,该微型计算机具有由普通形式的双向总线互相连结的CPU(中央处理器)、ROM、RAM、后备(备份)RAM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ROM(只读存储器)预先储存预定的控制程序。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临时储存CPU的运算结果。后备RAM储存预先准备的匹配数据、对应的电梯1的规格等信息。运转控制装置11与各种传感器、检测器、负荷检测器2a、轿厢呼叫登记装置8、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9、电源控制装置13等电梯1的各部分电连接。运转控制装置11总体地控制电梯1的各部分的动作。运转控制装置11例如根据使用者对轿厢呼叫登记装置8、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9等进行的操作输入来控制卷扬机5的驱动,并使轿厢2在井道7内升降。这样,电梯1能使轿厢2移动到根据呼叫登记而指定的目的地层。
这里,如上所述,从动力用电源50和/或建筑物侧电池102向本实施方式的电梯1供给电力,并且,此处还设置电梯侧电池12。
动力用电源50是主要在电梯1的通常运转时使用的主电源。典型地,动力用电源50使用所谓的商用电源(三相交流电源)等,但是,例如,也可使用自家发电设备等。该动力用电源50被用作使建筑物100的电力设备101工作用的电源。
这里,建筑物100的电力设备101设置于建筑物100,且包括通过供给电力而进行工作的各种电力设备。作为电力设备101,例如,可包括建筑物100的照明设备、上下水管泵、各种安保设备、空调设备、机械停车场驱动装置、医疗设备等之中的至少一个。
建筑物侧电池102能积蓄使电梯1和/或建筑物100的电力设备101工作的电力。建筑物侧电池102设置于例如建筑物100的机械室、防灾中心等。建筑物侧电池102是可在动力用电源50的正常时及来自该动力用电源50的电力供给停止的停电时这两个时刻使用的电源。典型地,建筑物侧电池102可使用所谓的蓄电池(二次电池)。典型地,建筑物侧电池102被供给来自动力用电源50的电力而充电。建筑物侧电池102设有电流计102a、电压计102b。电流计102a、电压计102b可经电源控制装置13等分别向运转控制装置11发送检测值。
另一方面,电梯侧电池12是主要在来自动力用电源50的电力供给停止的停电时使用的非常时期用的辅助电源,且是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用于使电梯1运转的电源。电梯侧电池12与建筑物侧电池102分别设置,且可积蓄使电梯1工作的电力。典型地,电梯侧电池12使用所谓的蓄电池(二次电池)等。电梯侧电池12设有电流计12a、电压计12b。电流计12a、电压计12b可经电源控制装置13等分别向运转控制装置11发送检测值。再有,电梯侧电池12不限于主要在电梯1侧优先使用,也可根据需要在建筑物100的电力设备101侧使用。
电源控制装置13控制建筑物侧电池102和电梯侧电池12的充放电。电源控制装置13连接运转控制装置11、电梯侧电池12、建筑物侧电池102,并且也连接动力用电源50。电源控制装置13例如具有包括变流器装置、平滑电容和逆变器装置等的电路。变流器装置将从动力用电源50供给的交流进行整流以转换为直流。平滑电容将由变流器装置转换的直流进行整流。逆变器装置将由平滑电容平滑的直流转换为卷扬机5的电动机5a等能使用的交流。
此外,电源控制装置13能根据来自动力用电源50的电力的供给状态来适当切换使电梯1运转的电力,并且能进行建筑物侧电池102、电梯侧电池12的充放电控制。电源控制装置13至少将从动力用电源50、建筑物侧电池102、电梯侧电池12中任一个供给的电力用作驱动电梯1的电力。运转控制装置11使用该电力来使各部分工作,并使电梯1运转。电源控制装置13例如如后述那样在动力用电源50为正常的通常运转时主要使用从动力用电源50供给的电力来作为轿厢2的移动所使用的电力。此时,电源控制装置13也能以辅助来自动力用电源50的电力的目的来使用在建筑物侧电池102中积蓄的电力。此外,电源控制装置13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使用从建筑物侧电池102或电梯侧电池12供给的电力来作为轿厢2的移动所使用的电力。此外,电源控制装置13可使用在电梯1的通常运转时从动力用电源50供给的电力的一部分、在通常运转时、停电时的电梯1的再生运转时由电动机5c再生发电的再生电力来将电梯侧电池12充电。电源控制装置13也可使用在通常运转时、停电时的电梯1的再生运转时由电动机5c再生发电的再生电力来将建筑物侧电池102充电。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电梯1A在由使用者经轿厢呼叫登记装置8、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9等进行轿厢2的呼叫操作的情况下如下述那样进行动作,来作为通常运转。即、在电梯1中,从轿厢呼叫登记装置8、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9等向运转控制装置11输入相应的轿厢呼叫登记信号、乘梯处呼叫登记信号。而且,在电梯1中,运转控制装置11根据该轿厢呼叫登记信号、乘梯处呼叫登记信号来进行轿厢2的轿厢呼叫登记或乘梯处呼叫登记。而且,运转控制装置11基于轿厢呼叫登记、乘梯处呼叫登记、来自各种传感器、检测器的输出、轿厢2的现在的移动方向(升降方向)等而边使轿厢2合理地移动边响应各呼叫地确定轿厢2的到达顺序。而且,运转控制装置11驱动控制卷扬机5,并使轿厢2向目的地楼层移动。这样,在电梯1中,轿厢2在井道7内在铅垂方向上下升降移动,并移动到任意的目的地层的乘梯处6。而且,在电梯1中,在轿厢2到达目的地层的乘梯处6且检测到到达预定的到达位置时,随后,运转控制装置11将轿厢2及乘梯处6的门14敞开。这样,在乘梯处6等待的使用者能进入轿厢2内,而且,轿厢2内的使用者能下降到乘梯处6。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的运转控制装置11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状态下也能利用建筑物侧电池102来执行停电时运转。即、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能切换并执行以上说明的通常运转和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停电时运转。
这里,通常运转是如上述那样在动力用电源50的正常时以额定速度使电梯1运转的运转,是主要用来自动力用电源50的电力来使轿厢2升降的运转。再有,控制装置10在该通常运转中也可如上述那样还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来作为辅助电力。控制装置10在通常运转时使电梯1和设置该电梯1的建筑物100的电力使用状态相关联,以在整个建筑物100高效地进行电力的管理,并节能地使用电梯1。
另一方面,停电时运转是与通常运转不同的运转,是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的运转。停电时运转是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通过来自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来以额定速度使电梯1运转的运转,即、是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来使轿厢2以与通常运转同等的额定速度进行升降的运转。
更具体地,控制装置10的运转控制装置11能切换并执行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和停电时有限制运转来作为停电时运转。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在动力用电源50停电后在以该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的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基础的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经过)前的期间内进行与通常运转同等的运转。另一方面,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与上述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相比将电梯1的能停止楼层进行限制来运转。
这里,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相当于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的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而能在电梯1中以额定速度继续与通常运转同等的运转的最低限度的时间。典型地,运转控制装置11能基于剩余蓄电量、在该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后预测的电力设备101的消耗电量以及电梯1的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的消耗电量而计算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这里,剩余蓄电量是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的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例如在动力用电源50停电的时间点从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流计102a、电压计102b经电源控制装置13等而接收检测结果。而且,运转控制装置11基于该检测结果来从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流值、电压值计算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后预测的电力设备101的消耗电量可预先根据实验等来计算,并储存于运转控制装置11的储存部中。此外,运转控制装置11可在通常运转时监视、获取(学習)电力设备101的消耗电量,并基于该消耗电量来推定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后预测的电力设备101的消耗电量。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可推定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用于确保建筑物100的最低限度的功能的维持电力设备101(例如,照明和/或安保)的工作程度的消耗电量。电梯1的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的消耗电量可预先根据实验等来计算,并储存于运转控制装置11的储存部中。运转控制装置11例如计算在执行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的情况下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到达预先设定的预定比率的时间来作为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该预定比率是例如在将建筑物侧电池102为满充电的状态设为100%的情况下根据余量(マージン)等而对能运转蓄电量设定的比率。此外,上述能运转蓄电量是对剩余蓄电量设定的蓄电量,例如,根据实验等预先设定。能运转蓄电量相当于轿厢2没有意外在各楼层的中间停止地适当完成预定的升降行程的升降所需的下限蓄电量(换言之,能进行最后运行(ラストラン)的最低限的蓄电量)。
运转控制装置11在动力用电源50停电的情况下通过电源控制装置13的控制来切换电源系统,以从通常运转切换为停电时运转。此时,运转控制装置11如上述那样计算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并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前的期间中以额定速度来进行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即、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不限制电梯1的能停止楼层,并进行与通常运转同等的运转。
而且,运转控制装置11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将停电时运转从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切换为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即、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以额定速度使电梯1运转,并且限制电梯1的能停止楼层,与通常运转、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相比进行受限制的运转。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例如将在预先设定的禁止停止层不使轿厢2停止。这里,运转控制装置11,在停电时有限制运转中,例如,使去往能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禁止停止层)的轿厢呼叫、能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处的乘梯处呼叫及能停止楼层处的预定方向以外的乘梯处呼叫无效。这样,运转控制装置11进行与通常运转、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相比受限制的停电时有限制运转。
这里,上述基准层是成为该电梯1的服务基准的楼层,例如,是存在入口等的大厅层等。能停止楼层及禁止停止层可以预先设定,或者也可由防灾中心和/或管理人室的监视装置任意设定。例如,在建筑物100是高层建筑物的情况下,能停止楼层可设定为高楼层,禁止停止层可设定为除了基准层(例如,一层)以外的低楼层。
其结果,即使动力用电源50停电,该电梯系统1A也可通过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来进行停电时无限制运转,从而能在电梯1中以额定速度继续进行与通常运转同样的服务。而且,电梯系统1A在动力用电源50停电后,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时,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将电梯1从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切换为停电时有限制运转。这样,电梯系统1A在动力用电源50停止的状态下通过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来进行停电时有限制运转,从而能将能停止楼层限制为服务性优先的楼层(例如高楼层)来继续服务。因此,电梯系统1A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也能实现尽可能不损害去往利用楼梯的移动很麻烦的高楼层等楼层的服务性的运转。因此,电梯系统1A能适当地进行停电时的运转。
再有,本实施方式的运转控制装置11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状态下,在上述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时能通过建筑物侧电池102来执行停电时继续运转。
这里,停电时继续运转是与通常运转和停电时运转不同的运转,且是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的运转。停电时继续运转是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通过来自电梯侧电池12的电力来使电梯1以比额定速度低的速度进行运转的运转。这样,电梯1在停电时继续运转中与通常运转和停电时运转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电动机5c的负荷并抑制电力使用量以继续进行轿厢2的升降。
更具体地,控制装置10的运转控制装置11能切换并执行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和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来作为停电时继续运转。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后在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前的期间内不限制能停止楼层地进行运转。另一方面,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在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与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相比限制电梯1的能停止楼层地进行运转。
这里,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是基于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时的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的时间。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相当于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时的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而能以比额定速度低的速度来以全部楼层为能停止楼层继续运转的最低限度的时间。典型地,运转控制装置11可基于剩余蓄电量和电梯1的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的消耗电量来计算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这里,剩余蓄电量是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时的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例如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的时间点从电梯侧电池12的电流计12a、电压计12b经电源控制装置13等接收检测结果。而且,运转控制装置11基于该检测结果来从电梯侧电池12的电流值、电压值计算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电梯1的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的消耗电量可预先根据实验等计算,并储存于运转控制装置11的储存部中。运转控制装置11例如在执行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的情况下计算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到达预先设定的预定比率的时间来作为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该预定比率是例如在将电梯侧电池12为满充电的状态设为100%的情况下根据余量等而对能运转蓄电量设定的比率。此外,上述能运转蓄电量与上述同样地是对剩余蓄电量设定的蓄电量,例如,根据实验等预先设定。
运转控制装置11在动力用电源50停电后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在停电时运转中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的情况下通过电源控制装置13的控制来切换电源系统,以从停电时运转切换为停电时继续运转。此时,运转控制装置11如上述那样计算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并在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前的期间内以比额定速度低的速度来进行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即、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不限制电梯1的能停止楼层地进行运转。
而且,运转控制装置11在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的情况下将停电时继续运转从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切换为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即、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以比额定速度低的速度使电梯1运转,并且限制电梯1的能停止楼层,且与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相比进行有限制的运转。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例如在预先设定的禁止停止层不使轿厢2停止。这里,运转控制装置11在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中与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同样地,例如使去往能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禁止停止层)的轿厢呼叫、能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处的乘梯处呼叫及能停止楼层处的预定方向以外的乘梯处呼叫无效。此时的能停止楼层及禁止停止层可设定为与停电时有限制运转的情况相同的楼层,或者可设定为与停电时有限制运转的情况不同的楼层。这样,运转控制装置11与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相比还进行有限制的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
该大体相同1A在动力用电源50停电后在停电时运转中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的情况下也用电梯侧电池12的电力来进行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其结果,该电梯系统1A在电梯1中比额定速度低,但能将全部楼层作为能停止楼层而继续服务。而且,电梯系统1A在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度过时在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将电梯1从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切换为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这样,电梯系统1A通过用电梯侧电池12的电力进行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而能将能停止楼层限制为服务性优先的楼层(例如高楼层)以继续服务。因此,电梯系统1A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后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用尽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尽可能不损害去往利用楼梯的移动很麻烦的高楼层等楼层的服务性的运转。其结果,电梯系统1A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能有计划地利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及电梯侧电池12的电力,并适当地进行停电时的运转。
作为一例,电梯系统1A例如如图2所示那样能分别使用通常运转、停电时运转及停电时继续运转。在图2的例子中,电梯系统1A在通常运转中使用动力用电源50和/或建筑物侧电池102来以额定速度将全部楼层(这里为从一层到九层)作为能停止楼层(服务层)进行电梯1的运转。该情况下,电梯系统1A使去往全部楼层的轿厢呼叫、全部楼层处的乘梯处呼叫为有效。此外,电梯系统1A在停电时运转的停电时无限制运转中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来以额定速度将全部楼层(这里为从一层到九层)作为能停止楼层进行电梯1的运转。在该情况下,电梯系统1A也使去往全部楼层的轿厢呼叫、全部楼层处的乘梯处呼叫为有效。另一方面,电梯系统1A在停电时运转的停电时有限制运转中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来以额定速度限制能停止楼层地进行电梯1的运转。在该情况下,电梯系统1A使去往能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这里为从二层到五层)的轿厢呼叫、能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处的乘梯处呼叫及能停止楼层处的预定方向(这里为朝向作为基准层的一层的方向)以外的乘梯处呼叫无效。再有,电梯系统1A在停电时继续运转的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中使用电梯侧电池12来以比额定速度低的速度将全部楼层(这里为从一层到九层)作为能停止楼层进行电梯1的运转。在该情况下,电梯系统1A使去往全部楼层的轿厢呼叫、全部楼层处的乘梯处呼叫为有效。另一方面,电梯系统1A在停电时运转的停电时有限制运转中使用电梯侧电池12来以比额定速度低的速度限制能停止楼层地进行电梯1的运转。在该情况下,电梯系统1A使去往能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这里为从二层到五层)的轿厢呼叫、能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处的乘梯处呼叫及能停止楼层处的预定方向(这里为朝向作为基准层的一层的方向)以外的乘梯处呼叫无效。
其次,参照图3的流程图来说明控制装置10所进行的控制的一例,这里为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的控制的一例。再有,这些控制程序以每几ms至几十ms的控制周期来重复执行。
首先,控制装置10的电源控制装置13基于动力用电源50的工作状态来判断动力用电源50是否停电(步骤ST1)。控制装置10在由电源控制装置13判断为动力用电源50为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T1:否),结束现在的控制周期,并向下一控制周期前进。
控制装置10的运转控制装置11在由电源控制装置13判断为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依旧的情况下(步骤ST1:是),计算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步骤ST2)。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从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流计102a、电压计102b经电源控制装置13等接收检测结果,并基于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等来计算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
其次,运转控制装置11通过电源控制装置13的控制来切换电源系统,以从通常运转切换为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停电时无限制运转(步骤ST3)。
其次,运转控制装置11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后判断由步骤ST3计算的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是否度过(步骤ST4)。运转控制装置11在判断为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没有度过的情况下(步骤ST4:否),向步骤ST3的处理前进,并重复执行以后的处理。
运转控制装置11在判断为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的情况下(步骤ST4:是),判断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是否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步骤ST5)。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再次从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流计102a、电压计102b经电源控制装置13等接收检测结果,并计算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
运转控制装置11在判断为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T5:是),从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向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切换(步骤ST6)。然后,运转控制装置11向步骤ST5的处理前进,并重复执行以后的处理。
运转控制装置11在判断为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的情况下(步骤ST5:否),计算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步骤ST7)。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从电梯侧电池12的电流计12a、电压计12b经电源控制装置13等接收检测结果,并基于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等来计算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
其次,运转控制装置11通过电源控制装置13的控制来切换电源系统,以从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停电时运转向使用电梯侧电池12的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切换(步骤ST8)。
其次,运转控制装置11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后判断在步骤ST7计算的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是否度过(步骤ST9)。运转控制装置11在判断为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没有度过的情况下(步骤ST9:否),向步骤ST8的处理前进,并重复执行以后的处理。
运转控制装置11在判断为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度过的情况下(步骤ST9:是),判断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是否是能运转蓄电量以上(步骤ST10)。在该情况下,运转控制装置11从电梯侧电池12的电流计12a、电压计12b经电源控制装置13等接收检测结果,并计算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
运转控制装置11在判断为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T10:是),从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向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切换(步骤ST11)。然后,运转控制装置11向步骤ST10的处理前进,并重复执行以后的处理。
运转控制装置11在判断为电梯侧电池12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的情况下(步骤ST10:否),结束使轿厢2停止于最靠近层的停电时继续运转,并结束现在的控制周期,以向下一控制周期前进。
运转控制装置11在动力用电源50从停电恢复的情况下通过电源控制装置13的控制来切换电源系统,以使电梯1恢复通常运转。
再有,上述控制装置10能在从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后到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停电时运转工作的期间内执行使用电梯侧电池12的停电时继续运转。例如,上述电梯系统1A在动力用电源50停电后存在为了计算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而需要一定时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可在动力用电源50的刚停电后一度使用电梯侧电池12来进行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并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的计算完成后进行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停电时无限制运转。这样,电梯系统1A可在动力用电源50的刚停电后马上继续服务。
此外,电梯系统1A可在上述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时对于轮椅使用者等特定使用者允许去往禁止停止层的服务。在该情况下,电梯系统1A例如在轿厢2内或乘梯处6具备能读取ID卡等识别信息的读取装置。而且,电梯系统1A通过在该读取装置读取轮椅使用者等写入有自身的识别信息和目的地层等的ID卡的识别信息而即使在目的地层是禁止停止层也允许轿厢2向该禁止停止层停止。这样,电梯系统1A在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和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中也能适当地确保对于轮椅使用者等特定使用者的服务性。
以上说明的电梯系统1A具备电梯1和控制装置10。电梯1可通过来自动力用电源50的电力和来自能积蓄使建筑物100的电力设备101工作的电力的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进行运转。控制装置10能切换并执行在动力用电源50的正常时以额定速度运转电梯1的通常运转和在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通过来自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来以额定速度运转电梯1的停电时运转。控制装置10能切换并执行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和停电时有限制运转来作为停电时运转。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在动力用电源50停电后以该动力用电源50的停电时的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基础的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前的期间内进行与通常运转同等的运转。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建筑物侧电池102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与上述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相比将电梯1的能停止楼层进行限制来运转。因此,电梯系统1A在动力用电源50停电的情况下也能使用建筑物侧电池102的电力来适当地进行停电时的运转。
再有,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系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请求保护范围记载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化。
以上说明的电梯系统以具备构成停电时继续运转装置的电梯侧蓄电装置(电梯侧电池12)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涉及的电梯系统,可适当地进行停电时的运转。
输入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是例示,并不意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以其他各种形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省略、替换、改变。这些实施方式及其他变形皆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同样地,也包含于与请求保护的范围记载的发明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5)

1.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电梯,其能利用来自动力用电源的电力和来自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电力进行运转,其中,该建筑物侧蓄电装置能积蓄使建筑物的电力设备工作的电力;和
控制装置,其能切换并执行通常运转和停电时运转,该通常运转在所述动力用电源正常时以额定速度运转所述电梯,该停电时运转在所述动力用电源停电时利用来自所述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电力来以额定速度运转所述电梯,
所述控制装置能切换并执行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和停电时有限制运转来作为所述停电时运转,该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在所述动力用电源停电后在以该动力用电源的停电时的所述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为基础的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前的期间内进行与所述通常运转同等的运转,该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在所述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所述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与所述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相比将所述电梯的能停止楼层进行限制来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动力用电源的停电时的所述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在该动力用电源的停电后预测的所述建筑物的电力设备的消耗电量以及所述电梯的所述停电时无限制运转的消耗电量来计算所述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停电时有限制运转中使去往所述能停止楼层以外的轿厢呼叫、所述能停止楼层以外的乘梯处呼叫及所述能停止楼层的预定方向以外的乘梯处呼叫为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动力用电源停电时能利用来自电梯侧蓄电装置的电力来执行以比额定速度低的速度运转该电梯的停电时继续运转,该电梯侧蓄电装置与所述建筑物侧蓄电装置分别设置且能积蓄使所述电梯工作的电力,
所述控制装置能切换并执行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和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来作为所述停电时继续运转,该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在所述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后,在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前的期间内不限制能停止楼层地进行运转,其中,该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基于该建筑物侧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为低于能运转蓄电量时的所述电梯侧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该停电时继续有限制运转在所述停电时能继续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所述电梯侧蓄电装置的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与所述停电时继续无限制运转相比限制所述电梯的能停止楼层地进行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能在从所述动力用电源的停电后到所述停电时运转工作的期间内执行所述停电时继续运转。
CN201310388579.9A 2013-07-05 2013-08-30 电梯系统 Active CN104276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2124A JP5714658B2 (ja) 2013-07-05 2013-07-05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142124/2013 2013-07-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6460A true CN104276460A (zh) 2015-01-14
CN104276460B CN104276460B (zh) 2016-04-13

Family

ID=52251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8579.9A Active CN104276460B (zh) 2013-07-05 2013-08-30 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14658B2 (zh)
CN (1) CN1042764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8040A (zh) * 2017-12-11 2018-06-19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台电梯停电应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4759A (ja) * 2000-11-22 2002-05-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電力制御装置
WO2003033390A1 (fr) * 2001-10-17 2003-04-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Organe de commande d'ascenseur
CN1696036A (zh) * 2004-05-13 2005-11-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JP2008050149A (ja) * 2006-08-28 2008-03-0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3086889A (ja) * 2011-10-14 2013-05-13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49284A (ja) * 1983-02-16 1984-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4759A (ja) * 2000-11-22 2002-05-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非常電力制御装置
WO2003033390A1 (fr) * 2001-10-17 2003-04-2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Organe de commande d'ascenseur
CN1696036A (zh) * 2004-05-13 2005-11-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JP2008050149A (ja) * 2006-08-28 2008-03-0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3086889A (ja) * 2011-10-14 2013-05-13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8040A (zh) * 2017-12-11 2018-06-19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多台电梯停电应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13735A (ja) 2015-01-22
JP5714658B2 (ja) 2015-05-07
CN104276460B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8517B (zh) 电梯
CN103863906B (zh)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系统
JP2007238316A (ja) エレベータ用非常電源システム
CN103043510B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3863908A (zh) 电梯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3482439B (zh) 电梯系统和电梯控制方法
JP2018030701A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停電時電源供給方法
JP2009035408A (ja) エレベータ
CN112384464A (zh) 电梯系统
CN110092259A (zh) 一种电梯的应急救援方法及装置
CN104276460B (zh) 电梯系统
JP5615410B1 (ja) エレベータ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JP5847066B2 (ja) 昇降機を備えた建物の電力システム
CN104030101B (zh) 电梯
CN104030111B (zh) 电梯系统
JP2013203513A (ja) エレベータ
JP486663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11017657B (zh)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706346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3863907B (zh) 具备升降机的建筑物的电力系统
KR20140002844A (ko) 건설 작업용 리프트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101443875B1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를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전원 공급 시스템
JP7404495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運転方法
JP5522810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4069952A (ja) エレベ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