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3235A - 有机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3235A
CN104253235A CN201410300860.7A CN201410300860A CN104253235A CN 104253235 A CN104253235 A CN 104253235A CN 201410300860 A CN201410300860 A CN 201410300860A CN 104253235 A CN104253235 A CN 104253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on
laye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ge generating
luminesc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08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3235B (zh
Inventor
金信韩
郑承龙
安昭妍
金怠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53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3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9Tandem OLE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65Intermediate layers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materials of the adjoining a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2Stacked devices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each emit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所述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形成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叠层,所述第一和第二叠层发射彼此不同的其各自的颜色;和形成于第一叠层与第二叠层之间的中间层,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设置为邻近第一叠层以向第一叠层提供电子的第一中间层和设置为邻近第二叠层以向第二叠层提供空穴的第二中间层,并且所述第二中间层包括形成于第一中间层上的P掺杂电荷生成层和形成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上的具有空穴输送特性的层。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器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6月28日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3-0075881号的权利,通过援引将其并入本说明书中用于所有目的,如同其在此得到完全阐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射白光的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器件具有有机发光部分形成于负极和正极之间的结构,其中电子注入负极,空穴注入正极。如果负极生成的电子和正极生成的空穴注入有机发光部分,则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的结合生成激子,然后所生成的激子由激发态跃迁至基态,从而发光。
这种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或显示装置本身以及照明。特别是,发射白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通过与滤色片组合而应用于全色显示装置。
在通过滤色片与白色有机发光器件的组合而获得的全色显示装置的情形中,由于发射白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通过一种针对各像素的沉积工序而制造,因此其具有在不使用荫罩下执行该工序的优点。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背景技术的发射白光的有机发光器件。
图1是说明根据背景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
如图1所示,根据背景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正极1、第一叠层2、中间层3、第二叠层4和负极5。
第一叠层2形成于正极1上,发射蓝(B)光。虽然未详细示出,但第一叠层2包括发射蓝(B)光的发光层、用于将空穴输送至发光层的空穴输送层和用于将电子输送至发光层的电子输送层。
中间层3形成于第一叠层2与第二叠层4之间,并起到均一地控制第一叠层2与第二叠层4之间的电荷的作用。该中间层3包括对第一叠层2提供电子的N型电荷生成层3a,和对第二叠层4提供空穴的P型电荷生成层3b。
N型电荷生成层3a由具有电子注入或电子输送特性的掺杂有Li的有机材料制成,而P型电荷生成层3b由具有空穴注入特性或空穴输送特性的有机材料制成。
第二叠层4形成于中间层3上,发射黄绿(YG)光。类似于第一叠层2,第二叠层4包括用于发射黄绿(YG)光的发光层、用于将空穴输送至发光层的空穴输送层和用于将电子输送至发光层的电子输送层。
上述根据背景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通过将由第一叠层2发射的蓝光与由第二叠层4发射的黄绿光混合而发射白光。
但是,在上述根据背景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中,由于构成中间层3的N型电荷生成层3a和P型电荷生成层3b通过单独的沉积工序而形成,并且构成中间层3上的第二叠层4的空穴输送层也通过单独的沉积工序而形成,因此会出现沉积数量和工序数量增加、由此驱动电压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指向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所述器件可基本避免一个或多个因背景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驱动电压通过减少沉积数量和工序数量而较低。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和特征将部分地在说明书的以下内容中阐述,还有一部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检验以下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或可从本发明的实施中学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此处的书面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实现或获得。
为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意图,如本文所实施和概括描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形成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所述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发射彼此不同的其各自的颜色;和形成于第一叠层与第二叠层之间的中间层,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设置为邻近第一叠层以向第一叠层提供电子的第一中间层和设置为邻近第二叠层以向第二叠层提供空穴的第二中间层,并且所述第二中间层包括形成于第一中间层上的P掺杂电荷生成层和形成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上的具有空穴输送特性的层。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前述概括性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用以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于此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本申请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根据背景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和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论述,其实例如附图中所说明。只要可能,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术语“于……上”是指一元件直接形成于另一元件上,以及在这些元件之间插入有第三元件。
本说明书公开的如“第一”和“第二”等术语并不意味着相应元件的顺序,而是意在将相应元件彼此区分开来。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正极100、第一叠层200、中间层300、第二叠层400和第二电极500。
第一电极100可以充当正极。第一电极100可以由具有高电导率和高逸出功的透明导电性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SnO2或ZnO)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一叠层200形成于第一电极100上,发射具有短波长的第一颜色的光,特别是蓝(B)光。蓝(B)光可以在445nm~475nm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第一叠层200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210、第一空穴输送层(HTL)220、第一电子阻挡层(EBL)230、第一发光层(EML)240和第一电子输送层(ETL)250,它们依次形成于第一电极100上。
空穴注入层(HIL)210可以由MTDATA(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CuPc(铜酞菁)或PEDOT/PSS(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olystyrene sulfonate))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一空穴输送层(HTL)220可以由TPD(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或NPB(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一电子阻挡层(EBL)230阻挡电子向第一空穴输送层(HTL)220的移动,从而使电子和空穴在第一发光层(EML)240中的结合最大化。此外,第一电子阻挡层(EBL)230具有空穴输送能力,由此第一电子阻挡层(EBL)230可以将通过第一空穴输送层(HTL)220输送的空穴输送至第一发光层(EML)240。第一电子阻挡层(EBL)230可以由TCTA(4,4',4"-三(N-咔唑基)三苯基胺)或咔唑类衍生物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一发光层(EML)240发射蓝(B)光,并可以通过将主体材料掺杂有蓝(B)色掺杂剂而形成。第一发光层(EML)240可以由掺杂有荧光蓝(B)掺杂剂的至少一种荧光主体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荧光主体材料选自由蒽衍生物、芘衍生物和苝衍生物组成的组。
第一电子输送层(ETL)250可以由噁二唑、三唑、邻菲咯啉、苯并噁唑或苯并噻唑制成,但不限于此。
中间层300形成于第一叠层200与第二叠层400之间。中间层300包括均一地控制第一叠层200与第二叠层400之间的电荷的电荷生成层(CGL)。此外,中间层300包括将空穴输送至第二叠层400的空穴输送层(HTL)。
更具体而言,中间层300包括第一中间层310和第二中间层320。第一中间层310设置为邻近第一叠层200,而第二中间层320设置为邻近第二叠层400。
第一中间层310包括向第一叠层200提供电子的N型电荷生成层(N-CGL)。第一中间层310可以由掺杂有如Li、Na、K或Cs等碱金属或者如Mg、Sr、Ba或Ra等碱土金属的有机层制成。构成第一中间层310的有机层可以包括构成第一电子输送层(ETL)250的有机材料。
第二中间层320包括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空穴输送层(HTL)322,它们依次形成于第一中间层310上。
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可以起到向第二叠层400提供空穴的作用,并通过用掺杂剂对由构成第二空穴输送层(HTL)322的有机材料制成的主体材料进行掺杂而形成。换言之,第二中间层320以下述方式获得:通过将构成第二空穴输送层(HTL)322的有机材料和掺杂剂共沉积而形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然后通过仅沉积不带掺杂剂的有机材料来形成第二空穴输送层(HTL)322。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由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空穴输送层(HTL)322可以通过在一个沉积设备中的一次沉积工序而形成,因此工序可以得到简化,并且沉积数量可以减少,由此驱动电压会得到降低。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由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空穴输送层(HTL)322由同一有机材料形成,因此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与第二空穴输送层(HTL)322之间的界面特性得到提高。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通过用掺杂剂对有机材料进行掺杂而形成,由此电荷生成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和电稳定性得到提高,并且驱动电压得到降低。
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可以以的厚度形成。
掺杂剂相对于整个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以1重量%~20重量%的范围包含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中,并可以由选自由如MoO3、V2O5、ITO、TiO2、WO3和SnO2等金属氧化物、四氟四氰基喹啉并二甲烷(F4-TCNQ)、六腈六苯并菲(hexanitrilhexxatriphenylene)、FeCl3、FeF3和SbCl5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或多于一种的掺杂剂材料制成。
包含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和第二空穴输送层(HTL)322中的有机材料可以由TPD(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或NPB(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二叠层400形成于中间层300上,并发射对应于波长长于第一颜色的波长的第二颜色的光,特别是黄绿(YG)至红(R)色的光。黄绿(YG)至红(R)色光可以在552nm~625nm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第二叠层400可以包括第二电子阻挡层(EBL)430、第二发光层(EML)440、第二电子输送层(ETL)450和电子注入层(EIL)460,它们依次形成于中间层300上。
第二电子阻挡层(EBL)430可以被形成为与第二中间层320的第二空穴输送层(HTL)322的上表面接触,并且可以由与第一电子阻挡层(EBL)2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第二发光层(EML)440发射黄绿(YG)至红(R)色光,并可以通过用黄绿(YG)至红(R)色掺杂剂掺杂主体材料而形成。第二发光层(EML)440可以由掺杂有黄绿(YG)至红(R)色掺杂剂的磷光体主体材料制成,其中磷光体主体材料包含咔唑类化合物或金属络合物。所述咔唑类化合物可以包括CBP(4,4-N,N'-二咔唑联苯)、CBP衍生物mCP(N,N'-二咔唑基-3,5-苯)或mCP衍生物,并且所述金属络合物可以包括ZnPBO(苯基噁唑)金属络合物或ZnPBT(苯基噻唑)金属络合物。
第二电子输送层(ETL)450可以由与第一电子输送层(ETL)25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
电子注入层(EIL)460可以由LIF或LiQ(羟基喹啉锂)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二电极500可以充当负极。第二电极500可以由例如Al、Ag、Mg、Li或Ca等具有低逸出功的金属制成,但不限于此。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正极100、第一叠层200、中间层300、第二叠层400和第二电极500。
第一电极100可以充当正极,并可以由透明导电性材料制成。第二电极500可以充当负极,并可以由Al、Ag、Mg、Li或Ca制成。
第一叠层200形成于第一电极100上,发射具有短波长的第一颜色的光,特别是蓝(B)光。第一叠层200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210、第一空穴输送层(HTL)220、第一电子阻挡层(EBL)230、第一发光层(EML)240和第一电子输送层(ETL)250,它们依次形成于第一电极100上。由于构成第一叠层200的各层与根据图2的实施方式的各层相同,因此重复的描述将被省略。
中间层300形成于第一叠层200与第二叠层400之间。中间层300包括均一地控制第一叠层200与第二叠层400之间的电荷的电荷生成层(CGL)。此外,中间层300包括捕获第二叠层400中的电子的电子阻挡层(EBL),由此激子的生成可以得到改善。
更具体而言,中间层300包括第一中间层310和第二中间层320。第一中间层310设置为邻近第一叠层200,而第二中间层320设置为邻近第二叠层400。
第一中间层310包括以与上述图2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向第一叠层200提供电子的N型电荷生成层(N-CGL)。第一中间层310可以以与上述图2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由掺杂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有机层制成。
第二中间层320包括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它们依次形成于第一中间层310上。
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可以起到向第二叠层400提供空穴的作用,并通过用掺杂剂对由构成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的有机材料制成的主体材料进行掺杂而形成。
换言之,第二中间层320以下述方式获得:通过将构成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的有机材料和掺杂剂共沉积而形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然后通过仅沉积不带掺杂剂的有机材料来形成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由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可以通过一次沉积工序而形成,因此工序可以得到简化,并且沉积数量可以减少,由此驱动电压会得到降低。此外,由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由同一有机材料形成,因此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与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之间的界面特性得到提高。此外,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通过以掺杂剂掺杂有机材料而形成,由此电荷生成层的载流子迁移率和电稳定性得到提高,并且驱动电压得到降低。
同时,优选的是,构成第二电子阻挡层323的有机材料具有将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中生成的空穴输送至第二叠层400的空穴输送特性。因此,对于电子阻挡和空穴输送特性,优选的是,构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的有机材料具有2.8eV以上的三线态能量、1.0×10-4cm2/V·s以上的空穴输送能力和-2.3eV以上的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
此外,优选的是,构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EBL)的有机材料的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与构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的掺杂剂的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之差为0.3eV以下。
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可以以的厚度形成。
掺杂剂相对于整个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以1重量%~20重量%的范围包含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中,并可以由选自由如MoO3、V2O5、ITO、TiO2、WO3和SnO2等金属氧化物、四氟四氰基喹啉并二甲烷(F4-TCNQ)、六腈六苯并菲(hexanitrilhexxatriphenylene)、FeCl3、FeF3和SbCl5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或多于一种的掺杂剂材料制成。
此外,包含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323中的有机材料可以由TCTA(4,4',4"-三(N-咔唑基)三苯基胺)或咔唑类衍生物制成。
第二叠层400形成于中间层300上,并发射对应于比波长长于第一颜色的波长的第二颜色的光,特别是黄绿(YG)至红(R)色的光。
第二叠层400可以包括第二发光层(EML)440、第二电子输送层(ETL)450和电子注入层(EIL)460,它们依次形成于中间层300上。
第二发光层(EML)440可以被形成与第二中间层320的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的上表面接触。第二发光层(EML)440发射黄绿(YG)至红(R)色光,并可以以与上述图2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通过将咔唑类化合物或金属络合物的磷光体主体材料掺杂有黄绿(YG)至红(R)色掺杂剂而形成。
第二电子输送层(ETL)450可以由与第一电子输送层(ETL)25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
电子注入层(EIL)460可以由LIF或LiQ(羟基喹啉锂)制成,但不限于此。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出于方便的目的仅说明了中间层300。换言之,可以将根据图3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中间层300改变为图4所示的中间层300。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中间层300包括电荷生成层(CGL)和电子阻挡层(EBL)。
更具体而言,中间层300包括设置为邻近第一叠层200的第一中间层310和设置为邻近第二叠层400的第二中间层320。
第一中间层310以与上述图3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N-CGL)。
第二中间层320具有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交替形成于第一中间层310上的结构。
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通过用掺杂剂对由构成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的有机材料制成的主体材料进行掺杂而形成。因此,第二中间层320可以以下述方式获得:通过将构成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的有机材料和掺杂剂共沉积而形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然后通过仅沉积不带掺杂剂的有机材料来形成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换言之,图4的第二中间层32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用掺杂剂掺杂构成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的有机材料的工序重复一定时间,和将仅沉积不带掺杂剂的有机材料的工序重复一定时间。
虽然图4中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形成了两次,但是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可以形成三次。然而,如果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形成四次以上,则第二中间层320会因反向电流而导电。因此,优选的是,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形成三次以下。
以与图3相同的方式,优选的是,构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323的有机材料具有空穴输送特性。因此,优选的是,构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323的有机材料具有2.8eV以上的三线态能量、1.0×10-4cm2/V·s以上的空穴输送能力和-2.3eV以上的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此外,优选的是,构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EBL)的有机材料的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与构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的掺杂剂的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之差为0.3eV以下。
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可以以的厚度形成。此外,第二中间层320可以以10nm~150nm的厚度形成。如果第二中间层320以小于10nm的厚度形成,则难以形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如果第二中间层320以超过150nm的厚度形成,则驱动电压会增加。
此外,包含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中的掺杂剂与上述图3的实施方式中的掺杂剂相同,并且包含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323中的有机材料与上述图3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机材料相同。
如果第二中间层320以下述方式形成: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如参照图4所述而交替形成,则整个第二中间层320中的电阻会容易地得到控制,并且易于进行向第二发光层(EML)440中的载流子注入,由此电荷平衡可以容易地得到控制。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简要截面图,并涉及通过三个叠层的组合而发射白光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三个叠层发射彼此不同的其各自的颜色。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正极100、第一叠层200、中间层300、第二叠层600、第三叠层700和第二电极500。
第一电极100可以充当正极,并可以由透明导电性材料制成。第二电极500可以充当负极,并可以由Al、Ag、Mg、Li或Ca制成。
第一叠层200形成于第一电极100上,发射具有短波长的第一颜色的光,特别是蓝(B)光。蓝(B)光可以在445nm~475nm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第一叠层200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210、第一空穴输送层(HTL)220、第一电子阻挡层(EBL)230、第一发光层(EML)240和第一电子输送层(ETL)250,它们依次形成于第一电极100上。由于构成第一叠层200的各层与根据图3的实施方式的各层相同,因此重复的描述将被省略。
中间层300形成于第一叠层200与第二叠层600之间以及第二叠层600与第三叠层700之间。以与上述图3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中间层300包括第一中间层310和第二中间层320,第二中间层320包括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321和第二电子阻挡层(EBL)323。各层的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但是,可以以与第二实施方式或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提供中间层300。此外,形成于第一叠层200与第二叠层600之间的中间层300可以与形成于第二叠层600与第三叠层700之间的中间层300相同或不同。
第二叠层600形成于中间层300上,并发射对应于中等波长的第二颜色、特别是绿(G)或黄绿(YG)色的光。绿(G)光可以在510nm~545nm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并且黄绿(YG)光可以在552nm~575nm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第二叠层400可以包括第二发光层(EML)640和第二电子输送层(ETL)650,它们依次形成于中间层300上。
第二发光层(EML)640发射绿(G)或黄绿(YG)色光,并可以通过将主体材料掺杂有绿(G)或黄绿(YG)色掺杂剂而形成。第二发光层(EML)640可以由掺杂有绿(G)黄绿(YG)色掺杂剂的磷光体主体材料制成,其中磷光体主体材料包含咔唑类化合物或金属络合物。上述咔唑类化合物可以包括CBP(4,4-N,N'-二咔唑联苯)、CBP衍生物mCP(N,N'-二咔唑基-3,5-苯)或mCP衍生物,并且所述金属络合物可以包括ZnPBO(苯基噁唑)金属络合物或ZnPBT(苯基噻唑)金属络合物。
第二电子输送层(ETL)650可以由噁二唑、三唑、邻菲咯啉、苯并噁唑或苯并噻唑制成。
第三叠层700形成于中间层300上,并发射对应于长波长的第三颜色的光、特别是红(R)光。红(R)光可以在600nm~625nm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
第三叠层700可以包括第三发光层(EML)740、第三电子输送层(ETL)750和电子注入层(EIL)760,它们依次形成于中间层300上。
第三发光层(EML)740发射红(R)光,并可以通过用红(B)色掺杂剂掺杂主体材料而形成。用于第三发光层(EML)740的主体材料可以是咔唑类化合物或金属络合物的磷光体主体材料。红色掺杂剂可以由Ir或Pt的金属络合物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三电子输送层(ETL)750可以由噁二唑、三唑、邻菲咯啉、苯并噁唑或苯并噻唑制成。
电子注入层(EIL)760可以由LIF或LiQ(羟基喹啉锂)制成,但不限于此。
下表1说明的是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V、发光效率(cd/A,cd/m2)、亮度(Im/W)和能量转换量子效率(EQE),所述器件包括发射蓝(B)光的第一叠层、发射绿(G)光的第二叠层、发射红(R)光的第三叠层和分别形成于第一叠层与第二叠层之间和第二叠层与第三叠层之间的中间层。
表1中,比较例说明的是图1的中间层300的应用,实施方式1说明的是图2的中间层300的应用,并且实施方式2说明的是图3的中间层300的应用。
表1
电压(V) cd/A cd/m2 Im/W EQE
比较例 11.9 103.7 10370 27.5 45.1
实施方式1 10.6 105.8 10580 31.3 47.1
实施方式2 11.3 110.8 11080 30.8 49.2
如由上表1所知,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的驱动电压低于比较例中的驱动电压,并且实施方式1和第二实施方式2中的发光效率、亮度和能量转换量子效率比比较例中的更加优异。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简要截面图,涉及通过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器件与滤色片的组合而提供的全色显示装置。
如图6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薄膜晶体管(TFT)形成于基板10上,有机发光器件与该薄膜晶体管(TFT)电连接。
更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基板10、栅电极20、栅绝缘膜25、有源层30、蚀刻阻止物35、源极40a、漏极40b、钝化膜50、滤色片60、极化层70、堤状平台(bank)层80和有机发光器件。
栅极20在基板10上图案化,并且栅绝缘膜25形成于包括栅极20的基板的整个表面上。栅极20可以由如Mo、Al、Cr、Au、Ti、Ni、Nd或Cu等金属制成,而栅绝缘膜25可以由如二氧化硅或氮化硅等无机绝缘材料制成。
有源层30在栅绝缘膜25上图案化,并且蚀刻阻止物35在有源层30上图案化,由此防止有源层30的沟道区在将源极40a和漏极40b图案化的蚀刻工序过程中被蚀刻。有源层30可以由硅类半导体或者如ITZO、IZO、ZnO或In-Ga-Zn-O(IGZO)等氧化物半导体制成。
源极40a和漏极40b在蚀刻阻止物30上彼此面对地被图案化。源极40a和漏极40b可以由如Mo、Al、Cr、Au、Ti、Ni、Nd或Cu等金属制成。
钝化膜50可以形成于源极40a和漏极40b上,而滤色片60在钝化膜50上图案化。钝化膜50可以由如二氧化硅或氮化硅等无机绝缘材料制成。滤色片60被形成以与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部分90重叠,由此由发光部分90发射的光可以通过滤色片60向基板10发射。该滤色片60可以包括红色滤色片、绿色滤色片和蓝色滤色片,它们被形成来使得对于每一像素彼此可区分。
极化层70形成于滤色片60上。极化层70可以由如光丙烯酰系物(photo acryl)或BCB等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堤状平台层80形成于极化层70上。更具体而言,堤状平台层80被图案化以与薄膜晶体管(TFT)重叠,并且发光区由堤状平台层80限定。堤状平台层80可以由如聚酰亚胺、光丙烯酰系物或BCB等有机绝缘材料制成。
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100、发光部分80和第二电极500。如将由图2~5所知的,第一电极100充当正极,第二电极500充当负极。此外,可以如图2~5所示对形成于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500之间的发光部分90进行各种修改,对于发光层的重复的描述将被省略。
虽然对其应用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如上所述,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应用于各种结构的显示装置。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应用于本领域已知的各种装置,例如发光设备,而不仅限于显示装置。
根据以上描述的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优点。
由于P掺杂电荷生成层(P-掺杂CGL)可以通过与具有空穴输送特性的层(如空穴输送层(HTL)或电子阻挡层)一起的一次沉积工序而形成,因此工序可以得到简化,并且沉积数量得到减少,由此驱动电压可以得到降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意在包括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这些修改和变化是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即可。

Claims (9)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所述器件包括: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叠层和第二叠层,所述第一叠层和所述第二叠层发射彼此不同的其各自的颜色;和
形成于所述第一叠层与所述第二叠层之间的中间层,
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设置为邻近所述第一叠层以向所述第一叠层提供电子的第一中间层,和设置为邻近所述第二叠层以向所述第二叠层提供空穴的第二中间层,且
所述第二中间层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中间层上的P掺杂电荷生成层和形成于所述P掺杂电荷生成层上的具有空穴输送特性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P掺杂电荷生成层由掺杂有掺杂剂的有机材料形成,所述有机材料构成所述具有空穴输送特性的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具有空穴输送特性的层由空穴输送层构成,并且所述第二叠层包括形成于所述空穴输送层上的电子阻挡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具有空穴输送特性的层由电子阻挡层构成,并且所述第二叠层包括形成于所述电子阻挡层上的发光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P掺杂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电子阻挡层交替重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P掺杂电荷生成层重复形成三次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有机材料具有2.8eV以上的三线态能量、1.0×10-4cm2/V·s以上的空穴输送能力和-2.3eV以上的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有机材料的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与所述掺杂剂的Lu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之差为0.3eV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器件还包括:
发射不同于所述第一叠层和所述第二叠层的发射颜色的光的第三叠层;和
形成于所述第二叠层与所述第三叠层之间的中间层。
CN201410300860.7A 2013-06-28 2014-06-27 有机发光器件 Active CN104253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75881A KR101666781B1 (ko) 2013-06-28 2013-06-28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013-0075881 2013-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3235A true CN104253235A (zh) 2014-12-31
CN104253235B CN104253235B (zh) 2016-07-06

Family

ID=5073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0860.7A Active CN104253235B (zh) 2013-06-28 2014-06-27 有机发光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18032B2 (zh)
EP (1) EP2819201B1 (zh)
KR (1) KR101666781B1 (zh)
CN (1) CN10425323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2357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9001182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1985A (zh) * 2021-06-23 2021-09-21 上海晶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11228022B2 (en) 2018-09-28 2022-01-18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59601B1 (ko) * 2013-04-01 2019-12-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DE102014100771A1 (de) * 2014-01-23 2015-07-2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eramischen Konversionselements und Licht emittierendes Bauelement
KR102320156B1 (ko) * 2015-07-30 2021-10-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6058062B (zh) 2016-05-31 2018-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614068B1 (ko) * 2016-07-19 2023-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80017901A (ko) * 2016-08-11 2018-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층 구조의 전자 차단층 및 p-도핑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6058066B (zh) * 2016-08-12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2309894B1 (ko) * 2017-03-14 2021-10-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027516B1 (ko) * 2017-12-22 2019-10-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09390487A (zh) * 2018-09-30 2019-02-2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00058838A (ko) * 2018-11-20 2020-05-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KR20200076969A (ko) 2018-12-20 2020-06-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조명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8553A2 (en) * 2001-12-05 2003-06-11 Se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ganic semicondutor element
US20070046189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rmediate connector for a tandem OLED device
US20080297036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Tae-Yong Noh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2034850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9984A1 (en) * 2003-01-31 2004-08-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LED display with improved emission
US7129634B2 (en) * 2004-04-07 2006-10-3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LED with added color gamut pixels
KR100964223B1 (ko) * 2008-02-11 2010-06-1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평판 표시 장치
JP5856948B2 (ja) * 2009-05-05 2016-02-1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KR101637061B1 (ko) * 2010-04-28 2016-07-06 유니버셜 디스플레이 코포레이션 예비혼합된 물질의 증착
KR101429924B1 (ko) * 2011-12-08 2014-08-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탠덤형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US9252363B2 (en) * 2012-10-04 2016-02-02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Aryloxyalkylcarboxylate solvent compositions for inkjet printing of organic layers
KR20150028554A (ko) * 2013-09-06 2015-03-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18553A2 (en) * 2001-12-05 2003-06-11 Se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ganic semicondutor element
US20070046189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rmediate connector for a tandem OLED device
US20080297036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Tae-Yong Noh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2034850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2357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9001182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11233201B2 (en) 2017-06-30 2022-01-25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US11228022B2 (en) 2018-09-28 2022-01-18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421985A (zh) * 2021-06-23 2021-09-21 上海晶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9201A3 (en) 2015-01-28
CN104253235B (zh) 2016-07-06
US20150001499A1 (en) 2015-01-01
EP2819201A2 (en) 2014-12-31
US9118032B2 (en) 2015-08-25
KR101666781B1 (ko) 2016-10-17
EP2819201B1 (en) 2018-07-25
KR20150002265A (ko)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3235B (zh) 有机发光器件
US940690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1079472B (zh)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2283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JP4964918B2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KR101453874B1 (ko) 백색 유기발광소자
CN104168682B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04835915A (zh) 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CN101901877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KR102422769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3050641A (zh) 有机发光器件和使用该器件的显示板
US20160093820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60094525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78637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0594775B1 (ko) 백색 유기발광소자
US9590200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2283502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785491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KR10232483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60082895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60082384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60082880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35038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263990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70014455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