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1901A - 样本分析装置和分析系统以及异常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样本分析装置和分析系统以及异常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1901A
CN104251901A CN201410292759.1A CN201410292759A CN104251901A CN 104251901 A CN104251901 A CN 104251901A CN 201410292759 A CN201410292759 A CN 201410292759A CN 104251901 A CN104251901 A CN 104251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result
sample
disease
certain
sev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27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1901B (zh
Inventor
八尾俊佑
赤松慎治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51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1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1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1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质控试样及正常样本就能进行质控的样本分析装置、样本分析系统、异常检测装置、以及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样本分析装置从该样本分析装置获得的测定结果中选择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测定结果。偏离一定突发值排除范围的测定结果被排除在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之外,只储存突发值排除范围内的测定结果作为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当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的数目达到一定值时,样本分析装置算出该疾病中与健康时相比变化较小的测定项目的测定值的平均值,比较此平均值与一定管理范围,以此进行异常检测。

Description

样本分析装置和分析系统以及异常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采自受检者的样本的样本分析装置、具有样本分析装置的样本分析系统、异常检测装置、以及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样本分析装置输出正确的测定结果,要对样本分析装置进行异常检测。人们已经知道所谓的质控是这种异常检测的方法之一。一般的质控方法是以样本分析结果测定含有已知浓度的一定成分的质控试样,并确认测定结果在一定误差范围内。
上述质控所使用的质控试样很贵,所以有的机构会选择不使用质控试样而使用采自受检者的样本(以下称“受检者样本”)的质控方法。人们已知使用受检者样本的质控方法有重复测定法、数值累加法(number plus method)、正常人平均值法、交叉检验法、项目相关法、差值校验法、分区验证法(Zonal Verification method)、以及实时潜在基准值移动平均值法(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48090号、以及林贞夫著《采用日常患者数据通过潜在基准值移动平均值法进行实时质控的方法的开发》,[在线],2004年7月,大阪大学,互联网〈http://ir.library.osaka-u.ac.jp/dspace/bitstream/11094/982/1/f_2004-18978h.pdf〉)。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在使用受检者样本的质控方法中,利用的是样本分析装置测定采自数位受检者的样本后的结果。因此,如果有采自患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话,测定结果就会出现差异,很难正确进行质控。因此,上述使用受检者样本的质控方法——尤其是普遍使用的正常人平均值法,其前提是含有相当数量的采自健康人的正常样本(检查结果为正常值的样本。称为“正常样本”)。
然而,在医疗机构尚不完备的国家,由于居住地远离设有医疗机构的城市、或经济上承担不起接受检查的负担等原因,很多受检者不到健康状态恶化时绝不会接受检查。因此,这种国家的医疗机构中只储备有很少的正常值的检查结果(即健康人的测定结果),难以使用上述质控方法来检测异常。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无需质控试样和正常样本就能检测出测定部件的异常的样本分析装置、样本分析系统、异常检测装置、以及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
因此,本发明提供:
(1)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包括:
测定部件,至少就一个测定项目对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进行测定,
储存部件,用于存储用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及
控制部件,从用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采自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即疾病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该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以此结构,能够利用患有同样疾病的数个受检者的疾病测定结果检测出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因此检测异常时不需要质控试样及正常样本。
(2)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还包括:
输入部件,用于接受对所述测定部件获得的测定结果中的所述疾病测定结果的指定,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选择所述输入部件接受了指定的所述疾病测定结果。
以此结构,能够选择用户指定的疾病测定信息,并将其用于异常信息的输出。
(3)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测定部件获得的测定结果推断与所述测定结果相关的受检者的疾病,并根据推断结果选择疾病测定结果。
以此结构,能够选择被推断为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测定结果,并将其用于异常信息的输出。
(4)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从数个所述疾病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满足一定条件的疾病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所述一定标准,则输出所述异常信息。
以此结构,可以排除疾病测定结果中不适于输出异常信息的测定结果,并选择用于输出异常信息的疾病测定结果。
(5)根据(4)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选择数个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测定值在一定范围内的疾病测定结果作为所述一定条件,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所述一定标准,则输出所述异常信息。
以此结构,能够将因患有一定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等原因而使一定测定项目的测定值偏离一定范围的疾病测定结果判断为不适于异常检测的测定结果,并将其排除在用于输出异常信息的疾病测定结果之外。
(6)根据(4)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选择第一测定项目的测定值在一定范围内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作为所述一定条件,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不同于所述第一测定项目的第二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所述一定标准,则输出所述异常信息。
以此结构,能够将因患有一定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等原因而使第一测定项目的测定值偏离一定范围的疾病测定结果判断为不适于异常检测的测定结果。并将其排除在用于输出异常信息的疾病测定结果之外。
(7)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选择一定数量的所述疾病测定结果后,如果从所选择的所述一定数量的疾病测定结果中的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所述一定标准,则所述控制部件输出所述异常信息。
以此结构,当所收集到的用于异常检测的疾病测定结果的数量达到足以进行统计的一定数量时,就能利用这些疾病测定结果检测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
(8)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件测定采自受检者的样本中所含有的至少一种粒子,
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粒子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所述控制部件输出关于所述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以此结构,能够利用患有同样疾病的数个受检者的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粒子的测定值,检测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
(9)根据(8)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件测定采自受检者的样本中所含有的至少一种血细胞。
以此结构,能够利用患有同样疾病的数个受检者的疾病测定结果中一定粒子的测定值,检测如血细胞分析装置或尿分析装置等的异常。
(10)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测定项目是指在患有所述一定疾病的受检者中与其他测定项目相比,测定值与健康时相比变化不大的测定项目。
以此结构,能够利用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测定结果精确地就上述测定项目进行异常检测。
(11)根据(10)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还从所述测定部件获得的测定结果中选择采自健康人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即健康人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健康人测定结果及所述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所述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以此结构,不仅能利用疾病测定结果进行异常检测,还能利用健康人测定结果进行异常检测,因此能够更加精确地检测上述测定项目的异常。
(12)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从所述测定部件得到的测定结果中选择采自所述一定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受检者的样本的疾病测定结果。
以此结构,即使受检者所患疾病的测定值的趋势在每个阶段都有变化,也能够将其测定结果用于异常检测。
(13)根据(12)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阶段是指在患有所述一定疾病的数个受检者中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测定值的差异比其他阶段小的阶段。
以此结构,能够利用一定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受检者的测定结果精确地就上述测定项目进行异常检测。
(14)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相应的一定疾病来变更所述一定标准。
以此结构,根据一定疾病自动变更一定标准,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与各种疾病相应的异常检测。
(15)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相应的一定疾病变更所述一定项目。
以此结构,能够根据一定疾病自动变更一定项目,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与各种疾病相应的异常检测。
(16)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疾病是指HIV感染、结核、疟疾及登革热中的一种。
(17)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疾病是指HIV感染,所述一定测定项目是指红细胞数。
(18)根据(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疾病是指登革热,所述一定测定项目是指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19)根据(12)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疾病是指HIV感染,所述一定测定项目是指血小板数。
(20)根据(1)至(19)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是数个测定值的平均值或数个测定值的中间值。
(21)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包括:
样本分析装置,包括至少就一个测定项目对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进行测定的测定部件;
储存装置,用于存储用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及
异常检测装置,从用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采自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即疾病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该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22)一种用于输出关于包括测定部件在内的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的异常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测定部件至少就一个测定项目对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进行测定,该异常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部件,获取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
储存部件,储存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测定结果,及
控制部件,从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采自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即疾病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该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23)一种包括至少就一个测定项目对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进行测定的测定部件的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
存储所获取的测定结果;
从所存储的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采自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即疾病测定结果;及
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所述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使用本发明涉及的样本分析装置、样本分析系统、异常检测装置及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不需要使用质控试样和正常样本就能检测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图2为测定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3为信息处理单元5的结构框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所实施的异常检测作业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疾病指定对话框的示图;
图6为管理界面示图;
图7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所实施的异常检测作业的步骤流程图;
图8为第三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所实施的异常检测作业的步骤流程图;
图9为疾病阶段指定对话框的示图;
图10为第四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异常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异常检测装置的异常检测作业流程图。
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的外观斜视图。样本分析装置1是一种检测出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并对各种血细胞进行计数的多项目血细胞分析装置。如图1所示,样本分析装置1具有测定单元2、配置于测定单元2前面的样本运送单元4、以及能够控制测定单元2和样本运送单元4的信息处理单元5。
采自受检患者的末梢血——即血液样本装入充当样本容器的采血管内。数个样本容器收纳于样本架L,此样本架L由样本运送单元4运送,将血液样本供给测定单元2。
〈测定单元的结构〉
图2为测定单元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测定单元2包括从样本容器T吸移充当样本的血液的样本吸移部件21、用样本吸移部件21所吸移的血液制备测定用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22、以及从试样制备部件22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检测出血细胞的检出部件23。测定单元2还有用于将样本运送单元4的架运送部件43所运送的样本架L上的样本容器T取入测定单元2内部的取入口(参照图1),测定单元2还有样本容器运送部件25,该样本容器运送部件25用于从样本架L将样本容器T取入测定单元2内部,并将样本容器T运至样本吸移部件21进行吸移的吸移位置。
如图2所示,样本吸移部件21有吸管211。样本吸移部件21还有注射泵。吸管211能够在垂直方向移动,通过向下移动来吸移运到吸移位置的样本容器T中的血液。
试样制备部件22有数个反应室(无图示)。试样制备部件22连接着盛放作为RBC(红细胞)和PLT(血小板)检测用试剂的稀释液的试剂容器、盛放HGB(血红蛋白)检测用试剂的试剂容器、以及盛放白细胞分类(DIFF)用试剂的试剂容器等数个试剂容器,并能够向反应室供应染色试剂、溶血剂和稀释液等试剂。试样制备部件22还与样本吸移部件21的吸管211连接,能够向反应室供应吸管211所吸移的血液样本。此试样制备部件22在反应室内混合并搅拌样本与试剂,制备出检出部件23测定时使用的测定用试样(测定试样)。
检出部件23能够用鞘流DC检测法进行RBC(红细胞)检测和PLT(血小板)检测。用此鞘流DC检测法检测RBC和PLT时,对混合样本和稀释液所制备的测定试样进行测定,由信息处理单元5对由此获得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取RBC和PLT的数值数据。检出部件23还能够通过SLS-血红蛋白法进行HGB(血红蛋白)检测,能够通过使用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法来检测出WBC(白细胞)、NEUT(中性粒细胞)、LYMPH(淋巴细胞)、EO(嗜酸性粒细胞)、BASO(嗜碱性粒细胞)和MONO(单核细胞)(白细胞五分类)。在白细胞五分类中,对由样本、白细胞五分类用染色试剂、溶血剂和稀释液混合而成的测定试样进行测定,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对此测定所得到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取NEUT、LYMPH、EO、BASO、MONO和WBC的数值数据。
检出部件23有无图示的流动室,通过将测定试样送入流动室来在流动室中产生液流,用半导体激光照射从流动室中通过的液流中所含有的血细胞,检测出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
光散射是指如血细胞等的粒子作为障碍物存在于光线的行进方向上,使光改变其行进方向而产生的现象。检测出这种散射光就能获得有关粒子大小或材质的信息。特别是从前向散射光中能够获得关于粒子(血细胞)大小的信息。从侧向散射光中能够获得粒子内部的信息。当用激光照射血细胞粒子时,侧向散射光强度取决于反映细胞内部复杂程度的细胞核形状、大小、密度和颗粒数量。因此,利用侧向散射光强度的这一特性就能进行白细胞分类测定及其他测定。
用光照射如染色的血细胞等的荧光物质时,会发出波长长于照射光波长的光。染色越充分荧光的强度越强,通过测定这种荧光强度就能获得关于血细胞染色程度的信息。因此,能够通过荧光强度(如侧向荧光强度)的差异进行白细胞分类测定及其他测定。
样本容器运送部件25有能够夹持样本容器T的手部件25a,通过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移动手部件25a来用手部件25a夹持放在样本架L上的样本容器T,将其从样本架L抽出。此外,样本容器运送部件25还有样本容器放置部件25b,该样本容器放置部件25b有能够插入样本容器T的孔。样本容器T放置到样本容器放置部件25b,通过样本容器放置部件25b的移动将样本容器T取入测定单元2内。
样本容器放置部件25b能够向样本吸移部件21进行吸移的吸移位置移动。样本容器放置部件25b移到吸移位置后,由样本吸移部件21从所放置的样本容器T中吸移样本。
〈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
信息处理单元5能够分析测定单元2输出的测定数据,生成样本的分析结果,并显示其分析结果。
图3为信息处理单元5的结构框图。信息处理单元5由计算机5a构成。如图3所示,计算机5a有主机51、显示部件52、输入部件53。主机51有CPU51a、ROM51b、RAM51c、硬盘51d、读取装置51e、输入输出接口51f、通信接口51g和图像输出接口51h,CPU51a、ROM51b、RAM51c、硬盘51d、读取装置51e、输入输出接口51f、通信接口51g和图像输出接口51h通过总线51j连接。
读取装置51e能够从移动型存储介质54读取计算机程序54a并将该计算机程序54a装入硬盘51d,该计算机程序54a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单元5发挥功能。
输入输出接口51f由以下构成:如USB、IEEE1394或RS-232C等串行接口、SCSI、IDE或IEEE1284等并行接口、以及由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等组成的模拟接口等。输入输出接口51f上连接着包括键盘和鼠标在内的输入部件53,用户能够用该输入部件53向计算机5a输入数据。另外,输入输出接口51f还能够通过通信电缆连接测定单元2和样本运送单元4。信息处理单元5以此就能分别控制测定单元2和样本运送单元4。
[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作业]
下面就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1的作业进行说明。
疾病中包括上述测定项目中的部分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与健康时相比变化不大的疾病。即,在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中,有的测定项目的测定结果与健康时的测定结果显示相同的值。例如,在包括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内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有时白细胞(WBC)的数量会减少,因此,HIV感染患者的WBC值与健康时相比变化较大。然而,在红细胞(RBC)数中看不到这种影响,HIV感染患者中,RBC值与健康时的差距比WBC值小。即,HIV感染患者的RBC值与健康时相比基本没有变化。此外,HIV感染患者之间的WBC值差异很大,而患者之间的RBC值差异则很小,与健康人程度相同。登革热中的RBC值和WBC值与健康时相比,测定值的变化很小。样本分析装置1利用疾病的这种性质,用采自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进行异常检测。本实施方式将说明的是利用HIV感染患者的RBC测定结果就样本分析装置1的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
图4为样本分析装置1实施的异常检测作业的步骤流程图。首先,样本分析装置1测定采自受检者的样本,并获取包括RBC值在内的测定结果(步骤S101)。
具体而言,样本测定如下进行。信息处理单元5控制测定单元2,测定单元2将样本容器T取入内部,从该样本容器T吸移样本,制备预先给予的测定指令中指定的测定项目所使用的测定试样,测定样本。由此获得的测定数据由测定单元2传送至信息处理单元5,并由信息处理单元进行分析,生成样本的测定结果。
获得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样本分析装置1的显示部件52(步骤S102)。此时,CPU51a在显示部件52显示测定结果和疾病指定对话框,该疾病指定对话框用于查询该样本是否采自患有HIV感染症的受检者。
图5为疾病指定对话框的示图。疾病指定对话框D1中有一条显示“此样本的受检者患有HIV感染症?”的信息,还有两个按钮C11、C12。按钮C11、C12是GUI(图形用户界面)对象,即按钮控件,可以通过操作输入部件53来进行选择。按钮C11中包含文字“是”,用户选择按钮C11就能将该样本指定为HIV感染患者的样本。按钮C12中包含文字“否”,用户选择按钮C12就能不将该样本指定为HIV感染患者的样本。
本实施方式通过上述疾病指定对话框D1让用户指定HIV感染患者的样本,CPU51a根据用户的输入从测定结果中选择HIV感染患者的测定结果。
CPU51a判断是否选择了按钮C11或C12(步骤S103)。如果选择了按钮C12,即,如果该样本未被指定为HIV感染患者的样本(步骤S103为否),CPU51a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实施下一个样本的测定。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了按钮C11,即,如果该样本被指定为HIV感染患者的样本(步骤S103为是),CPU51a比较相应测定结果中所含有的RBC值与一定的突发值排除范围,判断RBC值是否在突发值排除范围内(步骤S104)。
突发值排除范围是对应于HIV感染患者的RBC值而设置的,一般认为,只要是HIV感染患者的RBC值就应该在该突发值排除范围的数值范围之内。即,如果RBC值偏离了突发值排除范围,人们会怀疑该样本的受检者患有HIV感染以外的疾病,因此RBC值大大偏离了标准HIV感染患者的RBC值。此时,可以认为受检者既患有HIV感染也患有HIV感染以外的其他疾病。
当RBC值偏离突发值排除范围时(步骤S104为否),CPU51a不将该测定结果纳入异常检测的使用对象,而是使处理返回步骤S101,实施下一个样本的测定。
另一方面,如果RBC值在突发值排除范围之内(步骤S104为是),则CPU51a将该测定结果纳入异常检测的使用对象,并将其存入硬盘51d(步骤S105)。如此,从样本测定结果中选择用于异常检测的测定结果。
然后,CPU51a判断存在硬盘51d中的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数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数据数(比如20)(步骤S106)。如果存在硬盘51d的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数未达到预定的数据数(步骤S106为否),则CPU51a使处理返回步骤S101,进行下一个样本的测定。
另一方面,当存在硬盘51d的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数达到预定的数据数时(步骤S106为是),CPU51a从硬盘51d读取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的RBC值,计算出平均值(步骤S107),将此平均值作为异常检测记录数据存入硬盘51d(步骤S108)。
接下来,CPU51a将RBC值的平均值(称为“RBC平均值”)与一定管理范围进行比较(步骤S109)。关于该管理范围,如果RBC平均值在其中,则能够保证样本分析装置1的装置和试剂处于能够正常测定RBC的状态。此管理范围可以用统计学方法算出,诸如用过去样本分析装置1测定的RBC值的平均值±2SD(标准偏差),此外,此管理范围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
当RBC平均值在管理范围内时(步骤S109为是),CPU51a在显示部件52上显示基于RBC平均值的管理界面(步骤S110)。图6为管理界面示图。如图6所示,管理界面D2包括表示管理范围的中心的线TL、表示上限的线UL、表示下限的线LL、以及表示本次RBC平均值和过去的RBC平均值的管理图G。用户通过确认样本分析装置1的显示部件52就能知道样本分析装置1保证能够正常进行RBC测定。然后,CPU51a使处理返回步骤S101,测定下一个样本。
另一方面,当RBC平均值偏离管理范围时(步骤S109为否),CPU51a在显示部件52上显示错误信息(步骤S111),通知用户装置和试剂中的至少某一者发生了异常,即,通知用户不保证样本分析装置1能正常进行RBC测定,然后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结构中,能够利用患有同样疾病(比如HIV感染)的数个受检者的RBC值对样本分析装置1的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因此,不需要用质控试样和健康人样本——即正常样本对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
在HIV感染患者中,与WBC值相比之下,RBC值与健康时的测定值相比变化小,因此易于获取稳定的值,用这种RBC就能精确地检测异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阐述的结构中,仅用HIV感染患者的RBC值对样本分析装置的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上所述,RBC值与健康时的测定值相比变化不大,因此,也可以利用HIV感染患者和健康人的RBC值对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此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用于指定HIV感染患者的样本和健康人的样本的对话框(无图示),用其取代疾病指定对话框D1,存储数个HIV感染患者的RBC值和数个健康人的RBC值作为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使用。
此外,疟疾感染患者的RBC值与健康时的测定值相比变化也不大,因此也可以用HIV感染患者和疟疾感染患者的RBC值对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此外,还可以利用HIV感染患者、疟疾感染患者和健康人的RBC值。
在本实施方式所阐述的结构中,利用HIV感染患者的RBC值对样本分析装置的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与其他测定项目相比,登革热患者的RBC值和WBC值与健康时相比变化较小,因此,也可以用登革热患者的RBC值或WBC值对样本分析装置的RBC值或WBC值进行异常检测。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让用户指定HIV感染患者的测定结果,因此能够切实选择能用于异常检测的HIV感染患者的测定结果。除了样本分析装置1得出的测定结果以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确认免疫检查、生化检查等其他的检查结果及问诊结果等来正确选择HIV感染患者。
(第二实施方式)
[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中,试样制备部件22上还具有装疟疾检测用试剂的试剂容器,此试剂容器连接着反应室。吸管吸引的血液样本和疟疾检测用试剂供给反应室,在反应室内进行混合搅拌,以此制备出疟疾检测用测定试样。
检出部件23能够通过使用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法检测疟疾原虫。在疟疾原虫的检测中,对混合样本、疟疾检测用染色试剂、溶血剂和稀释液得到的测定试样进行测定,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对由此获得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此获取疟疾原虫的数量和RBC数等数值数据。具体而言,在上述测定用试样中,在溶血剂的作用下,样本中的红细胞溶解,寄生在红细胞内的疟疾原虫游离到液体中。让此测定试样流入流动室,用激光照射流经该流动室的测定试样。用受光元件接受激光照射下的测定试样所发出的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并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其作为电信号检测出来,通过分析检测出的电信号,检测出样本中的疟疾原虫并计数。上述疟疾原虫的检测方法可以使用例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5-333868号所阐述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1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于同样的构件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相关说明。
[样本分析装置的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样本分析装置根据样本的测定结果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疟疾感染,当判断受检者患有疟疾感染时,样本分析装置自动选择该测定结果,利用所选择的测定结果对样本分析装置的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与WBC值和PLT值相较之下,疟疾感染患者的RBC值与健康时相比变化较小。即,疟疾感染患者的RBC值与健康时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而且,疟疾感染患者之间的WBC值和PLT值的差异很大,但患者之间的RBC值的差异很小,几乎与健康人是同等程度。因此,利用疟疾感染患者的RBC值就能精确地对样本分析装置的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
图7为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所实施的异常检测作业的步骤流程图。首先,样本分析装置1测定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获取包括疟疾原虫数和RBC值等在内的测定结果(步骤S201)。此测定结果中包括信息处理单元5推断的疟疾感染的相关推断结果。即,在测定数据的分析处理中,信息处理单元5的CPU51a根据疟疾原虫数推断受检者是否患有疟疾感染。在此推断处理中,当测定结果中所含有的疟疾原虫数多于一定数量时,推断受检者患有疟疾感染,当疟疾原虫数少于一定数量时,推断受检者未患疟疾感染。当推断受检者患有疟疾感染时,表示疑似患有疟疾感染的疟疾感染推断信息将会被附加在测定结果中。
如上获得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样本分析装置1的显示部件52(步骤S202)。CPU51a判断测定结果中是否包含疟疾感染推断信息(步骤S203)。如果测定结果中未包含疟疾感染推断信息(步骤S203为否),则CPU51a使处理返回步骤S201,进行下一个样本的测定。
另一方面,当测定结果中包含疟疾感染推断信息时,即当该样本被推断为疟疾感染患者的样本时(步骤S203为是),CPU51a将测定结果中所含有的RBC值与一定的突发值排除范围作比较,判断RBC值是否在突发值排除范围内(步骤S204)。
突发值排除范围是对应于疟疾感染患者的RBC值而设置的,一般认为,只要是疟疾感染患者的RBC值就应该在该突发值排除范围的数值范围之内。即,如果RBC值偏离了突发值排除范围,人们会怀疑该样本的受检者患有疟疾感染以外的疾病,因此其RBC值大大偏离了标准的疟疾感染患者的RBC值。此时,可以认为受检者既患有疟疾感染又患有疟疾感染以外的其他疾病。
当RBC值偏离突发值排除范围时(步骤S204为否),CPU51a不将该测定结果纳入异常检测的使用对象,而是使处理返回步骤S201,实施下一个样本的测定。
另一方面,如果RBC值在突发值排除范围之内(步骤S204为是),则CPU51a将该测定结果纳入异常检测的使用对象,并将其存入硬盘51d(步骤S205)。如此从样本测定结果中选择用于异常检测的测定结果。
信息处理单元5的CPU51a利用如上选择的测定结果中所包含的RBC值,就样本分析装置的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步骤S206至211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106至111相同,故省略相关说明。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利用患有共同疾病(比如疟疾感染)的数个受检者的RBC值,就样本分析装置的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因此,就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时,不需要使用质控试样和健康人样本——即正常样本。
另外,上述结构中,在样本分析装置中自动推断患者患有疟疾感染,因此,无需用户来判断是否为疟疾感染并将判断结果输入样本分析装置,能够自动选择用于异常检测的疟疾感染患者的测定结果。
(第三实施方式)
[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1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件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相关说明。
[样本分析装置的作业]
关于上述测定项目中的一部分测定项目,有的疾病在每个疾病阶段会显示出不同的倾向。比如,在HIV感染症中,PLT值与健康时相比呈减少倾向,但其程度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即,在第一阶段(最初期的阶段),PLT值与健康时相比呈减少倾向,但其程度很轻,且第一阶段的患者之间的PLT值的差异也比较小。随着阶段的进一步发展,PLT值的减少倾向逐渐增大,同一阶段的患者之间的PLT值的差异也增大。在末期——即第四阶段,PLT值的减少倾向达到最大,且第四阶段患者之间的PLT值的差异达到最大。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利用这种疾病的性质,测定采自处于一定疾病的一定阶段的受检者的样本,用测定结果进行异常检测。在本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中,利用第一阶段HIV感染患者的PLT值对样本分析装置的PLT测定进行异常检测。
图8为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所实施的异常检测作业的步骤流程图。首先,样本分析装置1测定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获取包括PLT值在内的测定结果(步骤S301)。
获得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样本分析装置1的显示部件52(步骤S302)。CPU51a与测定结果一起在显示部件52显示疾病阶段指定对话框,该疾病阶段指定对话框用于查询该样本是不是患有HIV感染且处于第一阶段的患者的样本。
图9为疾病阶段指定对话框的示图。疾病阶段指定对话框D3中有显示“此样本的受检者是HIV感染第一阶段患者?”的信息,还有两个按钮C31、C32。按钮C31、C32是GUI(图形用户界面)对象,即按钮控件,可以通过操作输入部件53来进行选择。按钮C31中包含文字“是”,用户选择按钮C31就能将该样本指定为HIV感染的第一阶段患者样本。按钮C32中包含文字“否”,用户选择按钮C32就能不将该样本指定为HIV感染的第一阶段患者样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疾病阶段指定对话框D3让用户指定HIV感染的第一阶段患者的样本,CPU51a根据用户的输入从测定结果中选择HIV感染的第一阶段患者的测定结果。
CPU51a判断是否选择了按钮C31或C32(步骤S303)。如果选择了按钮C32,即,如果该样本未被指定为HIV感染的第一阶段患者的样本(步骤S303为否),CPU5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实施下一个样本的测定。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了按钮C31,即,如果该样本被指定为HIV感染的第一阶段患者的样本(步骤S303为是),CPU51a比较相应的测定结果中所含有的PLT值与一定突发值排除范围,判断PLT值是否在突发值排除范围内(步骤S304)。
突发值排除范围是对应于HIV感染的第一阶段患者的PLT值而设置的,一般认为,只要是HIV感染第一阶段患者的PLT值就应该在该突发值排除范围的数值范围之内。即,如果PLT值偏离了突发值排除范围,人们会怀疑该样本的受检者患有HIV感染以外的其他疾病或者是处于HIV感染的第二至第四阶段的某个阶段,因此PLT值大大偏离了标准HIV感染的第一阶段患者的PLT值。
当PLT值偏离突发值排除范围时(步骤S304为否),CPU51a不将该测定结果纳入异常检测的使用对象,而是使处理返回步骤S301,实施下一个样本的测定。
另一方面,如果PLT值在突发值排除范围之内(步骤S304为是),则CPU51a将该测定结果纳入异常检测的使用对象,并将其存入硬盘51d(步骤S305)。如此,从样本测定结果中选择用于异常检测的测定结果。
信息处理单元5的CPU51a利用如上选择的测定结果中所包含的PLT值,就样本分析装置的PLT测定进行异常检测。除了用PLT值取代RBC值以外,步骤S306至311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106至111相同,故省略相关说明。
在如上所述结构中,能够利用患有同一阶段的某种疾病的数个受检者的PLT值就样本分析装置的PLT测定进行异常检测。因此,对PLT测定进行异常检测时不需要使用质控试样和健康人的样本——即正常样本。
在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结构中,利用HIV感染的第一阶段患者的PLT值就样本分析装置的PLT测定进行异常检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疟疾感染患者的PLT值、HGB值及红细胞比容值与健康时相比呈减少倾向,但其程度在各个阶段不同,且患者之间的数值差异在各个阶段也有所不同。此外,结核患者的WBC值与健康时相比呈增加倾向,但其程度在各个阶段不同,且患者之间的数值差异在各个阶段也有所不同。登革热患者的PLT值与健康时相比呈减少倾向,但其程度在各个阶段有所不同,且患者之间的数值差异在各个阶段也有所不同。因此,还可以利用数值与健康时相比变化不大的、且数值的差异较小的阶段中的疟疾感染患者的PLT值、HGB值、RBC值和红细胞比容值、结核患者的WBC值及登革热患者的PLT值,以此就样本分析装置的HGB值、RBC值和红细胞比容值、WBC值以及PLT值进行异常检测。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有数个样本分析装置以及用于管理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装置的样本分析系统。
[样本分析系统的结构]
图10为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样本分析系统400中包括数个样本分析装置1、1、……和异常检测装置410。样本分析装置1、1、……和异常检测装置410设置于同一医疗机构(医院、检查中心等)。样本分析装置1、1、……与异常检测装置410通过LAN等通信网络420连接,能够相互传输数据。
样本分析装置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1的结构相同,在此省略相关说明。
下面就异常检测装置4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1为异常检测装置410的结构框图。
异常检测装置410由计算机410a构成。如图11所示,计算机410a具有主机411、显示部件412、输入部件413。主机411具有CPU411a、ROM411b、RAM411c、硬盘411d、读取装置411e、输入输出接口411f、通信接口411g、图像输出接口411h。CPU411a、ROM411b、RAM411c、硬盘411d、读取装置411e、输入输出接口411f、通信接口411g和图像输出接口411h通过总线411j连接。
读取装置411e能够从移动型存储介质414读取计算机程序414a,并将该计算机程序414a安装到硬盘411d,其中该计算机程序414a用于使计算机作为异常检测装置410发挥功能。
[样本分析系统的作业]
下面就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系统的作业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系统利用各样本分析装置测定的、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对样本分析装置进行内部质控,以此进行异常检测。
图12为异常检测装置410的异常检测作业流程图。首先,由样本分析装置1测定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获得包括RBC值在内的测定结果。样本分析装置1的CPU51a通过通信接口51g向异常检测装置410发送测定结果。
异常检测装置410接收样本分析装置1发送的测定结果(步骤S401)。异常检测装置410的CPU411a使显示部件412显示收到的测定结果(步骤S402)。此时,CPU411a在显示部件412显示测定结果的同时还显示疾病指定对话框,该疾病指定对话框用于查询该样本是否为患有HIV感染的受检者的样本。此疾病指定对话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疾病指定对话框D1相同,故在此省略说明。
CPU411a判断是否选择了按钮C11和C12其中之一(步骤S403)。如果选择了按钮C12,即,如果该样本未被指定为HIV感染患者的样本(步骤S403为否),则CPU411a使处理返回步骤S401,等待接收下一个测定结果。
如果选择了按钮C11,即,如果该样本被指定为HIV感染患者的样本(步骤S403为是),CPU411a比较测定结果中所含有的RBC值与一定突发值排除范围,判断RBC值是否在突发值排除范围内(步骤S404)。此突发值排除范围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范围相同,故省略说明。
当RBC值偏离突发值排除范围时(步骤S404为否),CPU411a不将该测定结果列入异常检测的使用对象,使处理返回步骤S401,等待接收下一个测定结果。
另一方面,当RBC值在突发值排除范围内时(步骤S404为是),CPU411a将此测定结果作为该样本分析装置1(即发送此测定结果的样本分析装置1)的异常检测的使用对象,并将其存入硬盘411d(步骤S405)。如此,从样本测定结果中选择用于异常检测的测定结果。
接着,CPU411a判断硬盘411d中存储的同一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所使用的测定结果数是否达到预定的数据数(比如20)(步骤S406)。如果硬盘411d中存储的同一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所使用的测定结果数未达到上述数据数(步骤S406为否),则CPU411a使处理返回步骤S401,等待接收下一个测定结果。
另一方面,如果硬盘411d中存储的同一样本分析装置1的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数达到上述数据数(步骤S406为是),CPU411a从硬盘411d读取同一样本分析装置1的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的RBC值,计算平均值(步骤S407),并将其作为样本分析装置1(即发送上述测定结果的样本分析装置1)的异常检测记录数据存入硬盘411d(步骤S408)。
然后,CPU411a将RBC值的平均值(称为“RBC平均值”)与一定管理范围进行比较(步骤S409)。关于此管理范围,如果RBC平均值在其范围内,则能够保证样本分析装置1的装置和试剂处于能够正常测定RBC的状态。此管理范围是用统计学方法算出的范围,比如用此医疗机构内的样本分析装置1、1、……以前测定的RBC值的平均值±2SD(标准偏差)等,且该管理范围是此医疗机构的内部质控用管理范围。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管理范围。
当RBC平均值在管理范围内时(步骤S409为是),CPU411a使显示部件412显示包括管理图在内的管理界面,并向发送上述测定结果的样本分析装置1发送显示管理图的管理结果信息(步骤S410)。样本分析装置1接收到管理结果信息后,向显示部件52输出包含管理图在内的管理界面。管理界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管理界面D2相同,故省略相关说明。用户确认异常检测装置410的显示部件412或样本分析装置1的显示部件52,以此就能知道样本分析装置1保证能够正常进行RBC测定。然后,CPU411a使处理返回步骤S401,等待接收下一个测定结果。
另一方面,当RBC平均值偏离管理范围时(步骤S409为否),CPU411a使显示部件412显示错误信息,并向发送上述测定结果的样本分析装置1发送该错误信息(步骤S411)。样本分析装置1收到错误信息后,将错误信息输出到显示部件52。用户确认异常检测装置410的显示部件412或样本分析装置1的显示部件52,以此就能得知装置和试剂中的至少一者发生了异常,即,用户能够认识到样本分析装置1不一定能正常进行RBC测定。步骤S411的处理完成后,CPU411a结束处理。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选择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测定结果后,比较测定结果和突发值上下范围,对于还有可能患有一定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的受检者的测定结果从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中排除,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比如还可以如下:用户指定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测定结果时,不指定被怀疑同时患有一定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受检者的测定结果,仅指定被判断为只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测定结果,不比较测定结果与突发值排除范围,而是直接选择所指定的测定结果作为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为选择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使与突发值排除范围进行比较的测定项目(第一实施方式为RBC值)和实施异常检测的测定项目(第一实施方式为RBC值)相同,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在登革热患者中,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两者与健康时相比测定值变化都不大,因此,例如,选择异常检测用测定结果时,选择WBC值作为与突发值排除范围进行比较的测定项目,而实施异常检测的测定项目则选用RBC值,使两种测定项目互不相同。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样本分析装置进行内部质控,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也可以使异常检测装置与其他医疗机构的样本分析装置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实施外部质控,以此作为数家医疗机构的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样本分析装置1为多项目血细胞分析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样本分析装置。比如,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尿分析装置等其他样本分析装置。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仅利用从患有一定疾病(比如HIV感染)的受检者获得的一定测定项目(比如RBC值)的测定结果对样本分析装置的RBC测定进行异常检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种实施方式。比如,也可以先按照各种疾病将受检者的测定结果储存下来,当其中某一种疾病的测定结果达到一定数据数时,用与该种疾病相应的数个测定结果进行异常检测。
此时,信息处理单元的CPU最好能根据疾病自动变更和设定异常检测的对象测定项目及测定项目数,比如,当上述一种疾病为HIV感染时,设定RBC值为异常检测的对象测定项目,当上述一种疾病为登革热时,设定RBC值和WBC值为异常检测的对象测定项目。
此外,信息处理单元的CPU最好还能根据一种疾病来自动变更和设定一定管理范围,当上述一种疾病为HIV感染时,设定与HIV感染患者的RBC值相应的一定管理范围,当上述一种疾病为疟疾感染时,设定与疟疾感染患者的RBC值相应的一定管理范围。此时,上述一定管理范围最好预先存在硬盘等存储装置中。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用RBC值等数个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一定管理范围的比较对象,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种实施方式。只要该值是从数个测定值中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即可,比如可以是数个测定值的中间值、众数、以及数个测定值中除去最高值和最低值后的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等。

Claims (23)

1.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包括:
测定部件,至少就一个测定项目对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进行测定;
储存部件,用于存储用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及
控制部件,从用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采自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其中所述数个采自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为数个疾病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该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还包括:
输入部件,用于接受对所述测定部件获得的测定结果中的所述疾病测定结果的指定;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选择所述输入部件接受了指定的所述疾病测定结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测定部件获得的测定结果推断与所述测定结果相关的受检者的疾病,并根据推断结果选择疾病测定结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从数个所述疾病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满足一定条件的疾病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所述一定标准,则输出所述异常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选择数个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测定值在一定范围内的疾病测定结果作为所述一定条件,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所述一定标准,则输出所述异常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选择第一测定项目的测定值在一定范围内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作为所述一定条件,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不同于所述第一测定项目的第二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所述一定标准,则输出所述异常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选择一定数量的所述疾病测定结果后,如果从所选择的所述一定数量的疾病测定结果中的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所述一定标准,则所述控制部件输出所述异常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件测定采自受检者的样本中所含有的至少一种粒子,
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粒子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所述控制部件输出关于所述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件测定采自受检者的样本中所含有的至少一种血细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测定项目是指在患有所述一定疾病的受检者中与其他测定项目相比,测定值与健康时相比变化不大的测定项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还从所述测定部件获得的测定结果中选择采自健康人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其中所述采自健康人的样本的测定结果为健康人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健康人测定结果及所述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所述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从所述测定部件得到的测定结果中选择采自所述一定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受检者的样本的疾病测定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阶段是指在患有所述一定疾病的数个受检者中所述一定测定项目的测定值的差异比其他阶段小的阶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相应的一定疾病来变更所述一定标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相应的一定疾病变更所述一定项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疾病是指HIV感染、结核、疟疾及登革热中的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疾病是指HIV感染,所述一定测定项目是指红细胞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疾病是指登革热,所述一定测定项目是指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疾病是指HIV感染,所述一定测定项目是指血小板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到19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是数个测定值的平均值或数个测定值的中间值。
21.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包括:
样本分析装置,包括至少就一个测定项目对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进行测定的测定部件;
储存装置,用于存储用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及
异常检测装置,从用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采自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即疾病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该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22.一种用于输出关于包括测定部件在内的样本分析装置的所述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的异常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测定部件至少就一个测定项目对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进行测定,该异常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部件,获取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
储存部件,储存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测定结果,及
控制部件,从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采自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即疾病测定结果,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所述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23.一种包括至少就一个测定项目对采自受检者的样本进行测定的测定部件的样本分析装置的异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测定部件测定样本所得到的测定结果;
存储所获取的测定结果;
从所存储的测定结果中选择数个采自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其中所述数个采自患有一定疾病的受检者的样本的测定结果为数个疾病测定结果;及
如果从所选择的数个疾病测定结果中的一定测定项目的数个测定值统计性地得出的值偏离一定标准,则输出关于所述测定部件的异常的异常信息。
CN201410292759.1A 2013-06-28 2014-06-26 样本分析装置和分析系统以及异常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Active CN1042519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6624 2013-06-28
JP2013136624A JP6150635B2 (ja) 2013-06-28 2013-06-28 検体分析装置、検体分析システム、異常検知装置、及び検体分析装置の異常検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1901A true CN104251901A (zh) 2014-12-31
CN104251901B CN104251901B (zh) 2018-04-27

Family

ID=52186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2759.1A Active CN104251901B (zh) 2013-06-28 2014-06-26 样本分析装置和分析系统以及异常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50635B2 (zh)
CN (1) CN1042519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0803A (zh) * 2018-06-15 2018-12-18 浙江省人民医院 生化检测质控方法
CN111505323A (zh) * 2016-03-31 2020-08-07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对诊断分析仪执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38204A1 (ja) * 2016-02-10 2017-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気的特性測定用試料、電気的特性測定装置、及び電気的特性測定方法
EP3258274B1 (en) 2016-06-17 2019-11-06 Sysmex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blood analyzer for measuring platelets
JP6875137B2 (ja) 2017-01-31 2021-05-1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精度管理方法、精度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分析装置および精度管理異常判定方法
CN112334930A (zh) * 2018-08-06 2021-02-0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检测信息管理方法以及样本检测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8090A (ja) * 2006-03-14 2007-09-2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臨床検査の精度管理システム
CN101688842A (zh) * 2007-06-19 2010-03-31 贝克曼考尔特公司 异常确定方法及分析装置
WO2012105506A1 (ja) * 2011-02-03 2012-08-0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システム、検体分析装置、及び検体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0471A (ja) * 1993-10-25 1995-05-12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3823162B2 (ja) * 2001-07-31 2006-09-20 株式会社エイアンドティー 臨床検査分析装置、臨床検査分析方法および臨床検査分析プログラム
JP4964446B2 (ja) * 2005-09-14 2012-06-27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及び検体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1007686A (ja) * 2009-06-26 2011-01-13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臨床検査結果の分析装置及び分析方法
US8538727B2 (en) * 2009-07-21 2013-09-17 George S. Cembrowsk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on and testing of scientific measurement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8090A (ja) * 2006-03-14 2007-09-2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臨床検査の精度管理システム
CN101688842A (zh) * 2007-06-19 2010-03-31 贝克曼考尔特公司 异常确定方法及分析装置
WO2012105506A1 (ja) * 2011-02-03 2012-08-0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システム、検体分析装置、及び検体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ULL B.S. ET AL.: "A Study of Various Estimators for the Deriv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from Patient Erythrocyte Indices", 《AM. J. CLIN. PATHOL.》 *
JOHN A.KOEPKE ET AL.: "Quality Assurance for Multichannel Hematology Instruments", 《AM. J. CLIN. PATHOL.》 *
张时民: "血液分析仪多参数浮动均值质控法的实验研究", 《检验医学》 *
管海燕 等: "应用浮动均值法对Coulter JT 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5323A (zh) * 2016-03-31 2020-08-07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对诊断分析仪执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9030803A (zh) * 2018-06-15 2018-12-18 浙江省人民医院 生化检测质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1901B (zh) 2018-04-27
JP2015010939A (ja) 2015-01-19
JP6150635B2 (ja) 2017-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1901B (zh) 样本分析装置和分析系统以及异常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1726609B (zh) 标本分析仪
US20190339258A1 (en) Sample analyz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EP3260842B1 (en) Hematological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 sample
CN105891090B (zh) 血细胞分析仪、体液分析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US8808624B2 (en) Blood analyzer, blood analysis method and hemolytic agent
US9453790B2 (en) Blood analyzer, blood analyz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4679843B2 (ja) 血液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プログラム
CN103185776B (zh) 血细胞分析装置、血细胞分析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US11933796B2 (e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quality control syste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alyzer, and quality control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JP4817450B2 (ja) 血液分析装置、血液分析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236194A (zh) 标本分析仪及其控制系统
CN107525758B (zh) 控制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方法
US20090248317A1 (en) Biological sample analyz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30262143A1 (en) Sample analyzer,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and sample analyzing system
JP5909480B2 (ja) 検体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情報出力方法
CN104749108A (zh) 血中丝虫幼虫的检测方法、血液分析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16420074A (zh) 一种动物用血液分析装置和血液分析方法
EP3767298B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test system for performing validation of a test result from an analyzing instrument
CN114222907A (zh) 检测和报道中性粒细胞亚群
KR20230167569A (ko) 혈액 샘플의 이미지 분석 정보 제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