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3764B - 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3764B
CN104243764B CN201410264941.6A CN201410264941A CN104243764B CN 104243764 B CN104243764 B CN 104243764B CN 201410264941 A CN201410264941 A CN 201410264941A CN 104243764 B CN104243764 B CN 104243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storage device
control unit
read
described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49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3764A (zh
Inventor
筱宫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43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3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7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Storing Facsimile Image Dat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其目的在于合理地组合使用多个存储装置。该图像处理系统(1)包括主体部(2)和用来操作该主体部(2)进行图像处理的操作部(1),该操作部(1)具有作为存储装置的内存(54)和NAND(55)、以及图像数据控制部(53),该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被用来作为保存从主体部(2)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在内存(54)被用来作为保存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时,图像数据控制部(53)以页图像数据为单位,将图像数据保存到内存(54)中,当判断内存(5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予设上限时,将尚未读取的剩余图像数据继续保存到NAND(55)中。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专利文献1(JP特开2012-234458号公报)揭示了一种存储装置切换方法,该方法在具有包含写入次数受到限制的存储装置和写入次数不受限制的存储装置在内的多个存储装置的设备中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时,根据写入次数多少来进行存储装置切换。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揭示的方法在处于写入次数受到限制的状态下,只是切换到其他存储装置中进行图像数据的写入,而在存在结构性约束的情况下,如仅拥有有限存储区域等情况下,无法合理使用多个存储装置,比如不能够合理地组合多个存储装置用来保存文件的数据等。
对此,本发明以合理地组合使用多个存储装置作为发明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中包括图像处理装置和用来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图像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包括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在内的多个用来保存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以及图像数据控制部,该图像数据控制部判断所述多个存储装置中被用来保存所述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被用来作为保存所述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时,该图像数据控制部按照规定的数据单位,将所述图像数据保存到该第一存储装置中,并且在判断该第一存储装置中保存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予设上限时,将尚未取得的剩余图像数据继续保存到不同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
本发明效果在于能够合理地组合使用多个存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处理系统的一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软件操作数据的一例数据流动示意图。
图3是一例利用多个存储装置的操作部中的数据流动示意图。
图4是操作部的页取得处理流程图。
图5是一例图像数据获取的时序图。
图6是包含改变读取条件处理的图像数据取得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包含缩略显示时的页获取处理流程图。
图8是在达到内存上限时显示的一例讯问画面示意图。
图9是在达到内存上限时显示的另一例讯问画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述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像处理系统:系统结构》
图1是图像处理系统的一例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系统1具有主体部2和作为一例信息处理装置的操作部3。图像处理系统1例如为复合机(Multi-FunctionPerripheral,以下简称MFP),兼备打印、传真、以及扫描各项功能。
主体部2和操作部3既可用通信线4有线连接,也可以用红外线通信等无线连接来取代通信线4连接主体部2和操作部3。还可以组合有线和无线的连接。
图像处理系统1的操作部3和主体部2互相独立,例如主体部2负载较大不会影响到操作部3的画面显示或造成操作部3的键输入等操作反应缓慢。比如可在操作部3中安装Android(注册商标)OS等操作系统,使得操作部3的动作能够独立于主体部2。
主体部2具有控制主体部2整体动作的主体部控制器21、用于读取稿件的扫描仪22、以及在记录纸上进行打印的绘图仪23。主体部2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网络5接受个人计算机等终端装置6的访问。
还可以用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即LAN)、宽域网(Wide Area Network,即WAN)等作为网络5。另外,终端装置6既可以是邮件服务器等,也可以从操作部3按规定地址发送通过网络5收到的数据。
主机部2可以通过无线LAN的无线接入点7接受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终端等终端装置8的访问。还可以用蓝牙(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从终端装置8直接访问主体部2。
操作部3具有用来控制操作部3整体动作的操作部控制器31、供用户操作的硬键32、用来接受画面显示或操作输入的液晶触摸面板33、以及无线通信部34。无线通信部34例如通过Wi-Fi等无线LAN通信。操作部3可以利用无线通信部34经由无线接入点7与任意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应用软件操作数据的移动》
以下参考附图详述在上述图像处理系统1的操作部3中安装的应用软件利用主机部2的功能时的应用软件操作数据的移动。图2是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软件操作数据的一例数据移动示意图。
如图2所示,图像处理系统1的主体部2和操作部3之间以专用的控制线或电源线等构成的导线4连接。操作部3用针对主体部2的指令通信来使用主机部2的各项功能。操作部3的电源既可由主机部2提供,也可独立于主机部2实行自己的电源控制。
图像处理系统1的软件结构如下。
首先,主体部2具有例如应用软件层41-1、服务层41-2、OS层41-3。应用软件层41-1提供如复印、扫描、打印、以及传真等伴随图像形成功能的各种功能。例如,在应用软件层41-1上安装能够实现图像处理系统1的各项功能(打印、扫描、传真等)的处理流程(应用软件)。
在服务层41-2上按照应用软件层41-1的处理要求进行设备控制,用以实行稿件的读取或打印等处理。例如,在服务层41-2中安装提供控制服务(如电源控制、读取控制、打印控制等)的处理,该控制服务用来对系统进行控制。OS层41-3上安装用来使得各系统动作的基本软件,向上位层提供设备服务、处理控制、存储控制等基本功能。
其次,操作部3具有应用软件层42-1、服务层42-2、OS层42-3。应用软件层42-1上提供例如用户接口(User Interface,简称为UI)功能,UI功能用来实行主体部2各项功能的操作。应用软件层42-1上安装例如扫描送信应用软件等,扫描送信应用软件使用电子邮件等发送利用主体部2的扫描功能读取的图像数据。
在服务层42-2上,按照应用软件层42-1发出的处理要求,对实行画面显示或键输入等进行设备控制。OS层42-3上安装基本软件,向上位层提供设备服务、处理控制、存储控制等基本功能。
虽然主体部2和操作部3分别使用各自具备的操作系统动作,两者之间的功能互相保持独立,但是,操作部3的应用软件层42-1也可以利用主机部2的服务层41-2上的各项功能动作。例如,操作部3的应用软件层42-1向主机部2的服务层41-2发送应用软件操作数据,提出取得利用扫描功能读取的图像数据的要求,进而从服务层41-2经由导线4取得图像数据。
在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系统1中操作部3还可以通过无线LAN与连接网络5的无线访问接入点通信,从而实现与主机部2或其他外设(例如电子邮件服务器等)之间的通信。
《利用多个存储装置进行保存时的数据移动》
以下参考附图详述从上述主机部2获取利用扫描功能读取并通过操作部3的扫描送信应用软件发送的图像数据的移动。图3是一例利用多个存储装置的操作部中的数据移动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主机部2具有读取部51以及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以下称为HDD)52,该硬盘驱动器为一例存储部。操作部3具有图像数据控制部53、作为一例第一存储部的内存54、作为一例第二存储部的NAND55、图像转换部56、以及缓中存储器57。
安装于主机部2或者操作部3中的各个应用软件执行上述各项功能或控制输入到各项功能中的数据移动,例如用OS等控制各个应用软件的执行。
主机部2的读取部51例如用来利用扫描功能读取图像数据。读取部51按照从操作部3得到的应用软件操作数据等读取稿件的图像数据。读取部51例如在读取一页稿件的图像数据后,将该图像数据保存到HDD52中,并向操作部3的图象数据控制部53发送例如页读取结束通知。
图像数据控制部53收到主机部2发送的页读取结束通知后,从HDD52取得图像数据,而后判断把读取的图像数据放在操作部3多个存储装置中的哪一各中,是存放在作为第一存储部的内存54中,还是存放在作为第二存储部的NANA55中。
例如,针对一个工作件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控制部53首先以规定数据单位(例如以页为单位)将该图像数据保存到内存54中,而后当判断内存54中保存的数据容量达到预定上限时,转而保存到NAND55中。
如上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53以页为单位对图像数据进行分割,而后保存到内存54以及NAND55中。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除此之外,当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保存在内存54中的数据容量达到预定上限时,还可以显示询问画面,询问用户是否转入NAND55中继续保存。
图像数据控制部53用内存54的剩余内存容量、图像数据的读取分辨率、以及图像数据的原稿稿件容量大小三者的其中之一来判断保存在内存54中的数据容量是否达到上限。例如,图像数据控制部53可以根据一页稿件图像数据容量大小(所占内存大小)预设表,判断内存54中保存的数据容量是否达到上限。
此外,当图像数据控制部53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内存54中保存的数据容量达到上限时,还可以向主机部2的读取部51提出,要求分阶段降低图像数据的读取分辨率,通过减小数据容量大小来继续读取。
再者,图像数据控制部53还可以采用分割图像数据并用邮件送信的方法(以下称为分割送信),在发送邮件输出内存5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后,册除该图像数据,而后继续读取。另外,在用经过缩略图像转换的图像数据作预览显示的情况下,图像数据控制部53还可以在删除被转换为缩略图像的原有图像数据并发送邮件时,重新从主机部2的HDD52中取得被删除的图像数据。
通过上述处理,图像数据控制部53能够合理使用多个存储部,如对内存54和NAND55进行适当的组合,用以保存图像数据。
内存35为易失性存储装置,如RAM等。用内存54保存如从主机部2获得的图像数据之中的一部分,如从文件最初的页到数据容量达到预设上限为止。
NAND55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如NAND型闪存等,但本发明不受此限制,也可以用SD卡等其他存储装置。NAND55具有辅助性保存功能,如当内存54中的数据容量达到上限而使内存容量不够用时,可将剩下的尚来读取的页的图像数据保存到NAND55中。
为此,如果内存54大小足够用来保存图像数据,则不需要使用NAND55。这样,从产品成本观点出发,在用写入次数有限的NAND55作为操作部3的存储部时,能够减少NAND55的写入次数。
图像转换部56经由图像转换库,对保存在内存54中的图像数据或作为文档保存在NAND55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转换。例如,在用主体部2的读取部51读取的图像数据的文件格式不能被用来作缩略显示或发送邮件等时,图像转换部56将图像数据转换成能够适用于各种处理的文件格式。
关于图像转换,可以例举出将BMP格式转换成PNG、JPEG、PDF等格式,而且本发明不仅局限于这些格式,比如还可以转换成TIFF等格式。PNG格式和JPED格式是适用于缩略显示等的图像文件格式,而PDF格式则适用于邮件。
缓冲存储器57例如为易失性存储装置,用来保存从图像转换部56获得的以工作件为单位的图像数据。缓冲存储器57的容量相比于内存54的存储区域可以较小,用来作为如发送邮件用的保存数据的写入,但是本发明不受此限制。
如上所述,用图像数据控制部53将构成一个工作件的多页图像数据分开保存到内存54和NAND55中,并用图像转换部56对保存在各个存储区域中的数据进行图像转换,而后例如用邮件发送。
《容量上限参考表》
如上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53具有用来计算内存上限阀值的表,根据该表来判断内存54中保存的数据容量是否达到上限。例如表格中记录一页稿件所占的内存容量大小,例如表示为“A4 200dpi”时需要的内存大小为“200KB”,“A3 600dpi”时为“4MB”等等。
扫描仪往往在结束读取之前无法判断是否有足够的存储容量,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已接近存储容量却仍继续读稿,将会造成存储容量不够。
对此,图像数据控制部53参考表格,例如在读取“A3稿件”时,如果内存54剩下的容量不足“4MB”,则在读取下一页图像数据之前可以输出信息,还可以分割送信或降低分辨率。此时,如果是读取“A4稿件”,则图像数据控制部53可以控制读取处理继续进行,直到内存达到剩下“200KB”为止。
在一般情况下,以应用软件为单位对内存分配可供使用的内存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供应用软件使用的内存区域为64MB,则图像数据控制部53还可以计算内存中的来使用的空余容量。
《图像数据取得处理》
图4是操作部的页取得处理流程图。在图4出示的例子中,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主机部2的读取部51是否发送了页读取结束通知(S10)。如果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存在页读取结束通知(S10的是),则从主机部2的HDD52取得图像数据(S11)。
在此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内存54是否有空余(S12),如果判断存在空余(S12的是),则将图像数据保存到内存54中(S13)。而如果判断内存54没有空余(S12的否),则保存到如NAND55中(S14)。
而后,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是否存在所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15),如果判断没有所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15的否),则返回S10的处理,而如果存在所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15的是),则用图像转换部56将保存在内存54或NAND55中的图像数据转换成规定格式的文档(S16)。
进而,图像数据控制部53实行如发送邮件处理,发送经过S16的处理被转换成预定文档的图像数据(S17),而后结束处理。
在上述S12至S15的处理中,图像数据控制部53将图像数据从最前页开始依次保存到内存54中,并在判断即将超过预设的上限(例如20MB)时,例如判断空余容量不够时,转而将后续的图像数据保存到NAND55中。
在S16的处理中,如果所有页的图像数据均被保存到内存54中,则图像数据控制部53在此状态下将保存在内存54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文档。而如果超过内存54的上限,并在如使用NAND55的情况下,图像转换部56将保存在内存54中的图像数据和保存在NAND55中的图像数据合并后转换成预定文档。
《关于图像数据的获取》
以下用时序图详述在上述S10至S15的处理中进行的图像数据的获取。图5是一例图像数据获取的时序图。图5所示的例子显示具有扫描等功能的主机部2以及对主机部2进行操作的操作部3的扫描送信应用软件的动作。
如图5所示,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设定主机部2的读取部51实行的稿件读取条件(S20)。关于稿件读取条件,可以设定为如“A4”、“彩色”、“600dpi”等作为稿件读取条件,但并不局限于此。
而后,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向主机部的读取部51提出读取开始要求(S21)。主机部2的读取部51例如结束第一页图像数据的读取后,便向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发出第一页读取结束通知(S22)。
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收到第一页读取结束通知后,向主机部2的HDD52提出该页图像数据的取得要求(S23)。主机部2的HDD52响应该要求取得第一页图像数据(S24)后,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将第一页图像数据保存到内存54中。
而后,主机部2的读取部51向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发出第二页读取结束通知(S25)。主机部2的读取部51在结束每一页的读取后,非同步地向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发送读取结束通知,而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在收到该通知后,例如以页为单位取得图像数据。
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收到第二页读取结束通知后,提出第二页图像数据的取得要求(S26),并从主机部2的HDD52取得对应该要求的图像数据(S27)。
在此,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例如内存5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是否达到预设的上限,如果判断达到上限,则转而将取得的图像数据保存到如NAND55中。此外,图像数据控制部53还可以暂停主机部2的读取部51读取图像数据,并在操作部3的画面上显示对话信息,询问用户如何进行后续处理。例如在询问画面上询问是否要转入NAND55中继续图像数据的保存,或是否需要改变读取条件等等。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如果判断内存54以达到预设的上限,则主机部2的读取部51提出停止读取要求(S28),并发出改变读取条件的通知(S29)。读取条件的改变可以为减小数据容量,例如将读取分辨率从600dpi改为100dpi等。
另外,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还可以根据内存容量分阶段改变设定,例如先将读取分辨率改为200dpi,而后在空余内存容量仅剩下10%时,进一步改为100dpi。
进而,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还可以根据读取页数上限(200页)与剩余页数之间的关系来改变分辨率。例如在读取到190页时剩余容量为30%的情况下,判断剩余容量足够用来保存以300dpi的读取分辨率读取的图像数据。再者,在改变上述读取条件时,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读取部53可以显示询问画面等,要求用户设定适当的值。
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向主机部2的读取部51提出重启读取的要求(S30),例如在收到第三页读取结束通知(S31)后,发出第三页图像数据的取得要求(S32)。对此,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响应该要求,从主机部2的HDD52取得第三页图像数据(S33)。
如上所述,在S30的处理之后,可以按照新的读取条件来获取被读取的图像数据。经过上述处理,便能够获得构成一个工作件的多个图像数据。
《包含改变读取条件处理的图像数据取得处理》
以下用流程图详述包含操作部3实行的改变读取条件处理在内的图像数据读取处理流程。图6是包含改变读取条件处理在内的图像数据取得处理流程图。
如图6所示,首先,图像数据控制部53向主机部2的读取部51提出读取开始要求(S40)。而后,操作部3的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主机部2的读取部51是否发送了页读取结束通知(S41),如果没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41的否),则待机,直到收到页读取结束通知。
如果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存在页读取结束通知(S41的是),则取得相关页的图像数据(S42)。而后,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内存54是否存在空余(S43)如果判断存在空余(S43的是),则将图像数据保存到内存54中(S44)。
而如果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内存54没有空余(S43的否),则显示对话信息,接受用户指示(S45)。在S45的处理中,如果预先设定没有空余容量时的处理,则可以省略S45的处理。另外还可以设定对于一个工作件只接受一次指示,并在之后的处理中不再显示对话信息,而是根据当初收到的指示内容进行处理。
图像数据控制部53根据S45的处理中收到的用户的指示等,判断是否转入NAND55中继续图像数据的保存(S46)。如果判断转入NAND55中继续保存(S46的是),则将图像数据保存到NAND闪存中(S47)。
而如果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不转入NAND55中继续保存(S46的否),则根据收到的用户指示,判断是否改变读取条件,降低分辨率(S48)。如果判断降低分辨率(S48的是),则图像数据控制部53控制主机部2的读取部51改变读取条件(S49),而后返回S42,用减小了的分辨率重新取得该页图像数据,此后用改变后的读取条件读取并保存剩下的图像数据。
如果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不降低分辨率(S48的否),则根据收到的用户指示,判断是否实行分割送信,即用电子邮件发送分割文件(S50)。如果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实行分割送信(S50的是),则用图像转换部56将保存在内存54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为预定的文件(S51),在此用电子邮件发送的文件仅包含图像数据中已经读取了的一部分图像数据,为分割文件。而后,用电子邮件发送分割文件(S52)。进而,S52的送信处理之后,图像转换部56删除保存在内存54中的相应的图像数据(S57),而后返回S44的处理,将上述取得的页图像数据保存到内存54中。
经过S44或S47的处理后,图象数据控制部53判断是否存在所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53),如果判断没有所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53的否),则返回S41的处理。
而如果存在所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53的是),则用图像转换部56将保存在内存54或NAND闪存55中的图像数据转换为预定文件(S54)。图像数据控制部53用电子邮件发送一旦保存在缓冲存储器57中的经过转换的文件(S55)。
在上述S50的处理中,如果判断不实行分割送信(S50的否),则实行如错误信息等输出处理(S56),而后结束处理。
在上述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图像数据控制部53从主机部2的HDD52依次取得图像数据的过程中,如果保存到内存54中的图像数据的容量即将达到预设上限,则可以自动实行如降低一级分辨率的处理。此时,例如设定内存空余容量上限为内存容量的30%,而且设例如分辨率从300dpi下降到200dpi,由此能够继续读取。
进而,在接下来的读取过程中,如果又达到之后设定的上限阀值(例如内存空余容量为内存容量的10%)时,则再降低一级分辨率,例如进一步降低到100dpi,以继续读取。为此,例如最初以分辨率600dpi读取时,可以分阶段,按600dpi→500dpi→400dpi→300dpi→200dpi→100dpi逐步降低分辨率以继续读取。而后,在分辨率下降到100dpi后内存54也不够用来保存图像数据时,可将剩下的图像数据保存到NAND闪存55中。
另外,如上所述,保存的图像数据达到预设上限时,还可以显示对话信息,让用户选择读取分辨率。此时,还可以显示降低分辨率或能够读取的残余页数等,以便于用户选择。
再者,如图6所示,保存的图像数据达到预设上限时,还可以进行分割送信,例如用电子邮件先发送已经读取的图像数据,而后再继续用电子邮件发送后续图像数据。分割送信后,删除内存54中已经送出去的图像数据,为此,能够继续接下来的图像数据的读取。
此外,在分割送信时,可以保存第一次发送邮件时的收信地址,这样便不再需要重新输入收信地址。分割送信时也可以显示对话信息用来询问,让用户选择,进而根据用户的设定自动实行。
《缩略显示时图像数据的获取》
以下用流程图详述在上述缩略显示及用缩略图像作预览画面显示)时如何获取图像数据。图7是包含缩略显示时的页获取处理流程图。
如图7所示,图象数据控制部53判断是否存在表示从主机部2的读取部51读取图像数据已经结束的页读取结束通知(S60)。如果判断没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60的否),则在页读取结束通知出现之前保持待机。而如果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判断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60的是),则从主机部2的HDD52取得图像数据(S61)。
而后,图象数据控制部53用图像转换部56根据在S61的处理中得到的图像数据,生成缩略图像(S62),并在内存54中保存与缩略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取得信息(S63)。在此,图象数据取得信息是指,为了利用TCP协议或HTTP协议从主机部2的HDD52取得图像数据而使用的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URL等,但是本发明的图象数据取得信息并不局限于此。而后,图象数据控制部53例如可删除内存54中用于生成缩略图像的原始图像数据(S64)。
而后,图象数据控制部53判断是否存在所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65),如果没有所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65的否),则将缩略图像保存到内存54中(S66),而后返回S60。
相反,如果判断有所有页读取结束通知(S65的是),则用内存54中保存的缩略图像作预览显示(S67)。在S67的处理的预览期间,如果用户按动发送邮件按钮等,图象数据控制部53移动到送信处理。
由于不用缩略图像进行邮件送信处理,所以图像数据控制部53删除内存54中保存的缩略图像(S68)。而后,图象数据控制部53根据S63的处理中保存的图像数据取得信息,重新从主机部2的HDD52向主机部2的HDD52发出图像数据页取得要求,重新一页一页地取得图像数据(S69)。
也就是说,在S61的处理之后,主机部2依然保存HDD52的图像数据,因而,上述图像数据控制部53能够重新取得图像数据。主机部2例如在收到操作部3发送的电子邮件送信结束通知后,从HDD52删除图象数据。
而后,图象数据控制部53用图像转换部56将在S69的处理中重新取得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如PDF等文件(S70),进而发送邮件(S71),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在预览画面显示期间中,生成缩略图像后删除原始图像数据,将有助于减少内存消耗。
《讯问画面》
以下用附图详述上述改变读取条件时的讯问画面。图8是一例在达到内存上限时显示的讯问画面。图9是另一例达到内存上限时显示的讯问画面。
在图8的(A)所示的例子中,在用操作部3的扫描送信应用软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读取的图像之前,用缩略图像59在画面58上显示预览。图8的(A)所示的缩略显示可以用例如保存在内存54中页前端部分的图像数据。
在此,如果判断内存54保存的图像数据达到上限,则可以如图8的(B)所示,显示对话信息等,询问用户是否需要继续在NAND55中保存剩下的尚未读取的图像数据。
例如在图8的(B)所示的例子中,如果用户选择“继续”,则关闭对话信息窗口,重启读取。而如果用户选择“停止”,则删除内存54中保存的图像数据,返回操作部3的扫描送信应用软件显示的初始画面。此外,还可以不显示图8的(B)所示的画面,而是自动从内存54切换到NAND55,在NAND55中进行写入。
在图9的例子中,当内存54的容量达到上限时,显示让用户设定后续页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的画面。在图9中,可以在100dpi、200dpi、300dpi、400dpi中任意挑选一个分辨率。另外,如果在用户选择时,根据内存54的残量,同时显示内存54能够供保存的页数,将有利于用户重新给出合理的读取条件设定。
再者,在上述内存54的容量达到上限时还可以通过以下处理来继续进行图像数据的保存。如让用户选择是将保存切换到NAND55中继续进行,还是降低读取分辨率,或是用邮件分割送信。进而还可以设定优先度,按照优先度实行上述处理,或组合实行上述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内存54和NAND55这两个存储装置来代表多个存储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还可以例如根据工作件单位页的数据量来切换使用三个以上存储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合理地分开使用多个存储装置。例如在构成MFP等的图像处理系统中,使用扫描资源的应用软件需要处理图像数据,因而需要大量的存储区域,而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有限地使用资源的同时,实现扫描资源的功能。还可以向用户提供内存成本小且确保使用寿命的产品。
以上详细阐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特殊的实时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任何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或改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Claims (9)

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中包括图像处理装置和用来操作该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图像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包括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在内的多个用来保存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以及图像数据控制部,
该图像数据控制部判断所述多个存储装置中被用来保存所述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被用来作为保存所述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时,该图像数据控制部按照规定的数据单位,将所述图像数据保存到该第一存储装置中,并且在判断该第一存储装置中保存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预设上限时,当根据用户的指示而判断为要保存到不同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第二存储装置时,将尚未取得的剩余图像数据继续保存到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
当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判断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预设上限时,当判断为不保存到第二存储装置,并根据用户的指示而判断为要降低分辨率时,分阶段地逐步降低所述图像数据的读取分辨率,继续读取所述剩余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剩余容量、以及该图像数据的原稿稿件容量大小的其中之一,来判断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容量是否达到预设上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判断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预设上限时,显示询问画面,询问是否需要用所述第二存储装置来继续保存所述剩余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在降低所述图像数据的读取分辨率之前,显示询问画面,询问用来读取所述剩余图像数据的读取分辨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判断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预设上限时,当判断为不降低分辨率,并根据用户的指示而判断为要执行分割送信时,用电子邮件发送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而后删除该图像数据,继续读取所述剩余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判断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预设上限时,进一步判断实行以下三种处理即用所述第二存储装置来代替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保存所述图像数据、降低所述图像数据的读取分辨率、以及用电子邮件发送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且删除该图像数据的其中之一的处理,继续读取所述剩余图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在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成缩略图像用以进行预览显示时,删除经过所述缩略图像转换的图像数据,并重新取得该被转换成所述缩略图像的图像数据。
8.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来操作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图像处理,其特征在于,
具备包括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在内的多个存储装置、以及图像数据控制部,
该图像数据控制部判断所述多个存储装置中被用来作为保存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被作为用来保存所述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时,该图像数据控制部按照规定的数据单位,将所述图像数据保存到该第一存储装置中,并且当判断该第一存储装置中保存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预设上限时,将尚未取得的剩余图像数据继续保存到不同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第二存储装置中,
当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判断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预设上限时,分阶段地逐步降低所述图像数据的读取分辨率,继续读取所述剩余图像数据。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信息处理装置操作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图像处理,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包括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在内的多个存储装置,该信息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图像数据控制步骤,在该图像数据控制步骤中,判断所述多个存储装置中被用来作为保存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被作为用来保存所述图像数据的存储装置时,按照规定的数据单位,将所述图像数据保存到该第一存储装置中,并且当判断该第一存储装置中保存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预设上限时,将尚未读取的剩余图像数据继续保存到不同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中,
当所述图像数据控制部判断保存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容量达到预设上限时,分阶段地逐步降低所述图像数据的读取分辨率,继续读取所述剩余图像数据。
CN201410264941.6A 2013-06-11 2014-06-09 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437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3115 2013-06-11
JP2013123115A JP2014241506A (ja) 2013-06-11 2013-06-11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764A CN104243764A (zh) 2014-12-24
CN104243764B true CN104243764B (zh) 2018-08-07

Family

ID=5214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494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43764B (zh) 2013-06-11 2014-06-09 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241506A (zh)
CN (1) CN1042437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78273B2 (en) * 2016-12-22 2019-01-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data conversion based on actual size
JP6753335B2 (ja) * 2017-02-28 2020-09-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7186541B2 (ja) * 2018-05-17 2022-1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992834B2 (en) 2018-05-17 2021-04-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472960B (zh) * 2020-03-30 2023-1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系统、图像读取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2021164027A (ja) * 2020-03-31 2021-10-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サーバ、並びに、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46566A (ja) * 1986-12-09 1988-06-18 Ricoh Co Ltd デジタル複写機
JP3237117B2 (ja) * 1990-11-10 2001-12-10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10045538A (ja) * 2008-08-11 2010-02-25 Sharp Corp メモリ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51947B2 (ja) * 2011-06-15 2015-07-22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41506A (ja) 2014-12-25
CN104243764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3764B (zh) 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US876275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24108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20137087A1 (en) Storage area management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torage areas provided from upper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US925336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apable of saving log of text data portion included in image data
US7760387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hardware control method, and hardware control program
CN10481157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JP2015084172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
CN103391390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6102431B2 (ja) 中継装置、中継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4375821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处理设备
US2007029693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JP592850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同装置における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6985258B1 (en) Print system
JPH0951398A (ja) スキャナ機能を有する装置、画像処理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れによる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JP4119433B2 (ja) ファイル管理システム、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US10846038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one or more processing devices
US10296268B2 (en) Printing system that generates preview image of a part of pages among a plurality of pages,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9140069A (ja) 印刷システム
JP6248594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処理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088693A (zh) 用于对应用进行备份的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JP7322236B2 (ja)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28231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KR100299960B1 (ko) 복합기에서의데이터편집관리방법
JP2000341488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