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1977B -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1977B
CN104241977B CN201410256260.5A CN201410256260A CN104241977B CN 104241977 B CN104241977 B CN 104241977B CN 201410256260 A CN201410256260 A CN 201410256260A CN 104241977 B CN104241977 B CN 1042419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unit
lead
maintaining part
electronic component
componen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62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1977A (zh
Inventor
近藤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41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1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1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1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 H01R13/66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with capacitive compon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能够简单地抑制电子部件的旋转。该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包括:支架;电子部件,具有圆柱状的电子部件主体和从电子部件主体的轴向的一端面沿轴向突出的引线;电子部件保持部,形成于支架,具有使电子部件在电子部件主体的轴向上插入的插入口并保持电子部件主体;以及端子,与引线连接,在引线的突出端部形成有相对于电子部件主体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电子部件保持部具有:主体容纳部,容纳电子部件主体;以及引导部,与主体容纳部连通而位于电子部件主体的径向的外侧,且从电子部件保持部的插入口朝向插入方向里侧抑制突出部向周向的移动并且引导所述突出部。

Description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作为用于去除在汽车等中搭载的电气电子设备等的噪声的连接器,已知组装有电容器等电子部件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在将电容器的引线与端子连接时,将引线以引入预定位置的方式插入连接器。此时,电容器一般形成为圆筒形状,因此需要防止旋转。因此,已知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电容器保持部的里壁形成用于使引线插通的插通孔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80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连接器中,在电容器保持部形成里壁,并在所述里壁形成孔,因此模具的形状变得复杂,成本升高。而且,由于在里壁形成有孔,因此当在电容器保持部的近前旋转时,引线与里壁抵接,或者为了对准在里壁设置的孔插入而引线的对位变得困难。
本发明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能够简单地抑制电子部件的旋转。
本发明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电子部件,具有圆柱状的电子部件主体和从该电子部件主体的轴向的一端面沿所述轴向突出的引线;电子部件保持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具有使所述电子部件在所述电子部件主体的轴向上插入的插入口并保持所述电子部件主体;以及端子,与所述引线连接,在所述引线的突出端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电子部件主体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具有:主体容纳部,容纳所述电子部件主体;以及引导部,与所述主体容纳部连通而位于所述电子部件主体的径向的外侧,且从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的插入口朝向插入方向里侧引导所述突出部并抑制所述突出部向周向的移动。
根据这种结构,在引线的突出端部(插入引线的方向的末端部)形成有相对于电子部件主体的径向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因此在将电子部件插入电子部件保持部时,首先将突出端部插入电子部件保持部的插入口。此时,突出部被插入引导部,由引导部抑制其向周向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时电子部件的旋转。而且,由于能够在插入口进行引导部与突出部的对位,因此对位变得容易。进而,利用引导部将引线配置在预定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引线与电子部件保持部抵接。
作为本发明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以下的结构。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构成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开口的中空的圆筒形状,所述引导部通过在圆筒形状的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的一部分形成槽而形成,在所述引线从所述电子部件主体的所述一端沿所述轴向突出后,所述引线的端部朝向所述径向的外侧形成为弯曲状,从而在所述引线上形成所述突出部。
在这种结构中,成为从电子部件保持部的圆筒形状的一部分使槽突出的形状,从而形成变得比较容易。通过将在电子部件主体的附近向外侧弯曲的引线插入该槽部,利用槽部抑制引线向周向的移动。而且,通过在电子部件主体的附近使引线弯曲,引线的长度的大致全长成为突出部,在插入电子部件时由引导部引导的引线部分变长。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支架具备能够保持所述端子的端子保持部,所述端子保持部和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连接并且留下能够将所述端子与所述引线焊接的空间。
在这种结构中,通过支架的端子保持部保持端子,因此在将引线与端子焊接的焊接作业时,支架保持两个构件,因此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能够简单地抑制电子部件的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壳体的主视图。
图3是壳体的俯视图。
图4是支架的主视图。
图5是支架的俯视图。
图6是支架的后视图。
图7是示出在图4的vii-vii位置处的剖视图所示的支架上组装电容器前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在支架上组装有端子配件和电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在支架上组装有端子配件和电容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在支架上组装有端子配件和电容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在支架上组装有端子配件和电容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在支架上组装有端子配件和电容器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13是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4是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xv-xv位置的局部切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15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以下,简称为连接器C)是用于除去搭载于汽车等中的电气电子设备等的噪音的连接器。连接器C由在一个方向开口的袋状的壳体10、容纳在壳体10内的支架20、由支架20保持的母线片40、以及由支架20保持的电容器60构成。而且,该连接器C是将从搭载于汽车等中的电气电子设备等中导出的未图示的多个电线统一连接的接头连接器。该连接器C具有正极侧和负极侧的两个母线片40,在所述正负的母线片40之间夹设有电容器60。该连接器C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80(参照图15)嵌合。以下,在各构成构件中,以连接器C中的与对方侧连接器80嵌合的嵌合面侧为前侧,以其相反侧为后侧,而且,对于上下左右方向也以图2为基准进行说明。
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成,如图1所示,其具有能够使支架20从前方插入到内部的插入口11。壳体10从前方起由下述构件形成:罩部13,构成插入口11并且与对方侧连接器80(参照图15)嵌合;支架容纳部18,容纳支架20的中间部31;以及电容器容纳部19,容纳电容器60。并且,罩部13与支架容纳部18、电容器容纳部19一体地形成,在整体上构成具有插入口11的三段形状的袋状。对于壳体10的结构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如图1所示,母线片40是对金属等导电性的板材进行冲压并实施弯曲加工等而成形的。母线片40具有:多个端子部41,与保持于对方侧连接器80(参照图15)的阴端子配件连接;带状连接部43,将所述多个端子部41呈梳齿状地连接;以及电子部件连接部45,与电容器60连接。
各端子部41构成突片状,并且在带状连接部43的前端面以恒定的间距排列而突出设置各五根端子部41。电子部件连接部45形成于带状连接部43中的与端子部41相反的端面(后端面),从带状连接部43沿大致直角方向延伸。
如图10所示,各带状连接部4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后述的支架20的母线片保持部2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长度长。因此,在将母线片40组装到支架20时,各带状连接部43成为从母线片保持部21的左右两端部突出的状态。
如图8所示,正负一对母线片40在支架20的厚度方向(高度方向)上呈上下两段地排列而配置。另外,将配置在下段侧的母线片40称为第一母线片(第一导电构件)40A,将配置于上段侧的母线片40称为第二母线片(第二导电构件)40B。
如图10所示,第一母线片40A的电子部件连接部(称为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和第二母线片40B的电子部件连接部(称为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在组装时在支架20的宽度方向隔开一定的间隔而配置。
如图1所示,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从相对于该带状连接部(称为第二带状连接部43B)中的左右方向(支架2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向左侧偏心的位置向后方突出,该突出的部分构成与后述的电容器60的引线62焊接的第二焊接部48B。而且,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形成为在包括第二焊接部48B在内的全长范围没有台阶差的平坦的形状。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与第二带状连接部43B也没有台阶差,因此第二母线片40B整体形成为平坦的形状。另外,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的宽度尺寸在除去后述的第二压入部53以外的全长范围大致相同。
在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形成有第二压入部53。第二压入部53以朝向前方宽度扩宽的方式形成,因此随着第二压入部53被压入后述的第二连接部插通孔24(参照图7),其进入树脂的部分增多。即,通过使设置于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的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二压入部53结合而构成楔形形状的压入部。如图15所示,第二压入部53通过卡定在母线片保持部2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大致中央而起到将配置在预定位置的第二母线片40B保持在支架20并防止其脱出的作用。
如图1所示,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从相对于该带状连接部(称为第一带状连接部43A)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向右侧偏心的位置向后方突出,该突出的部分构成与后述的电容器60的引线62焊接的第一焊接部48A。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为了将位于其末端的第一焊接部48A配置在与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大致相同的高度,在长度方向(前后方向)的中途的位置直角弯曲两次。即,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途的位置向上方弯曲后,在与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相同高度的位置再向后方弯曲。而且,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的第一焊接部48A形成为比弯曲的部分宽度稍宽的形状。
如图1所示,在第一母线片40A具备第一压入部51,所述第一压入部51通过向后方压入后述的支架20的母线片保持部21而压入到在支架20形成的支架压入孔26(参照图4)。第一压入部51从第一带状连接部43A向与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相同的一侧突出设置,即向与端子部41隔着第一带状连接部43A的相反侧突出地设置。第一压入部51的长度尺寸比母线片保持部2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短。而且,其末端侧形成为楔形形状。
而且,如图1和图15所示,在各母线片40具备壳体压入部55,所述壳体压入部55通过向后方压入壳体10而被压入在后述的壳体10形成的壳体压入孔16中。壳体压入部55从带状连接部43向与电子部件连接部45相同的一侧突出设置,即向与端子部41相反的一侧突出地设置。壳体压入部55的长度尺寸与第一压入部51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其末端侧形成为楔形形状。而且,在各母线片40各自具备一对壳体压入部55。一对壳体压入部55位于带状连接部43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壳体压入部55被设置成在将母线片40组装到支架20时从母线片保持部21向左右两侧突出。
如图7所示,电容器60为铝电解电容器,其具备构成圆柱形状的电容器主体61和从其前端面61A导出的正负一对引线62。引线62构成圆销形状,从电容器主体61的前端面61A沿大致垂直方向(电容器主体61的轴向)突出后,其端部相对于电容器主体61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形成为弯曲状,此后,在相对于电容器主体61的外周面靠外侧朝向前方延伸,从而延伸部分形成突出部64。换言之,引线62在从电容器主体61的前端面61A突出后立刻朝向径向外侧弯曲,在引线62的外侧的宽度W1比电容器主体61的外周面的宽度(外径)W2大处,再次朝向前方弯曲,从而形成相对于电容器主体6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64。所述一对引线62通过组装而配置在母线片40的电子部件连接部45的上侧,通过电阻焊接而与电子部件连接部45连接。
接着,对支架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支架20为合成树脂制成,在整体上构成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在其前端侧形成有保持母线片40的母线片保持部21,在其后端侧形成有保持电容器60的电子部件保持部35。并且,在形成于支架20的母线片保持部21和电子部件保持部35之间的中间部31进行母线片40与电容器60的连接。另外,电子部件保持部35位于支架20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
如图8所示,母线片保持部21形成为支架20的宽度方向较长的大致方形的块状。如图4所示,在母线片保持部21形成有安装母线片40的带状连接部43的安装槽22。安装槽22为向前方开口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较长的槽,其是在前方和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的三个方向开口的槽,其能够从前方安装母线片40的带状连接部43。如图15所示,在组装时,母线片40使带状连接部43的后端面抵接在安装槽22的里面(后表面)而成为后挡板。而且,安装槽22以上下两段平行的方式形成于母线片保持部21。
如图7所示,在上段的安装槽22的里面贯通形成有能够使第二母线片40B的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插通的第二连接部插通孔24。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从安装槽22的前方插入,插通第二连接部插通孔24并向中间部31突出。另外,第二连接部插通孔24的宽度与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的宽度大致相同。
如图4所示,在母线片保持部21形成有使上段的安装槽22与下段的安装槽22在上下方向连通的插入孔25。插入孔25形成为能够使第一母线片40A的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的弯曲的部分插入,插入孔25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的弯曲的部分的宽度尺寸稍大的尺寸。而且,如图7所示,在上段的安装槽22的里面贯通形成有能够使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的第一焊接部48A插通的第一连接部插通孔23。如图8所示,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的第一焊接部48A从上段的安装槽22的前方插入,插通第一连接部插通孔23并向中间部31突出。此时,弯曲的部分插入到插入孔25。另外,第一连接部插通孔23的宽度尺寸比插入孔25的宽度尺寸大,形成为能够使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的第一焊接部48A插通的宽度。
而且,如图4所示,在下段的安装槽22的里面,在与第一母线片40A的第一压入部5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支架压入孔26。支架压入孔26形成于母线片保持部2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并且向母线片保持部21的后侧贯通。
如图5和图7所示,中间部31具有:一对侧壁部32,设置为在宽度方向构成相对状态;中间连接部33,连接一对侧壁部32;以及引线支撑部34,从下方支撑引线62。一对侧壁部32彼此大致平行地相对,其前端与母线片保持部21连接。中间连接部33以与侧壁部32的后端部连接的方式设置,并且通过与后述的隔板部38的下部一体地成形而与电子部件保持部35连接。而且,在中间连接部33的前端设置有支撑电容器60的引线62的引线支撑部34。引线支撑部34从中间连接部33向前方呈单臂梁状地突出,并且形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在中间部31,包围一对侧壁部32、母线片保持部21和电子部件保持部35的空间在上下方向开口,从而能够配置用于将电子部件保持部35与引线62电阻焊接的电极(未图示)。
电子部件保持部35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筒状部36,在内侧容纳电容器主体61;旋转限制槽37,引导引线62的突出部64;以及隔板部38,配置在电容器60的引线62之间。筒状部36以轴向处于前后方向的方式形成,并且其后端侧作为能够插入电容器60的电容器插入口39而后方整体开口,能够从后方容纳电容器60。而且,其前端侧也开口以使引线62能够插通。筒状部36的上表面部的一部分向前方延伸,从该延伸出的部分向下方突出地设置有与中间连接部33连接的柱状的隔板部38。隔板部38防止引线62彼此的接触,且防止电容器主体61移动到比规定位置靠近前方。
如图6和图7所示,旋转限制槽37是将筒状部36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左右两侧被部分切开的部分相连而形成的。即,与筒状部36形成的容纳电容器主体61的空间连通,位于筒状部36的径向外侧(容纳的电容器主体61的径向外侧)。旋转限制槽37形成为引线支撑部34的上表面与旋转限制槽37的下端的高度位置大致相同。而且,旋转限制槽37在筒状部36的前后方向(里侧方向)的全长范围形成,其内部的宽度W3比突出部64的外侧的宽度W1稍大。并且具有少量的余量,以使在插入引线62时即使左右存在少量的偏移也没关系。在将引线62的突出部64插入电子部件保持部35并向前方插入时,突出部64插入旋转限制槽37,从而抑制突出部64在上下方向(周向)上移动并进行引导。另外,旋转限制槽37和筒状部36的后端部分朝向径向外侧形成为锥状,以使电容器60容易插入。
接着,对壳体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15所示,电容器容纳部19形成为从罩部13的嵌合底面14向后方凹陷设置。而且,在嵌合底面14以比电容器容纳部19更大地开口并凹陷设置从而形成支架容纳部18。在罩部13和支架容纳部18的连接部,隔着支架容纳部18在左右两侧形成有用于使母线片40的带状连接部43的两端部插入的一对壳体插入槽15。并且,在壳体插入槽15各自形成有从壳体插入槽15的后表面向后方延伸并凹陷设置的壳体压入孔16,从而能够压入壳体压入部55。
支架容纳部18能够容纳支架20的中间部31(参照图5),其大小为能够不发生晃动地容纳支架20的中间部31的大小。
如图15所示,电容器容纳部19形成为能够容纳支架20的电子部件保持部35。电容器容纳部19的长度形成为即使将电子部件保持部35容纳在预定位置,在电容器主体61的后方也存在设置空间的余地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为如上所述的结构,接下来使用图1、图7和图15对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第一母线片40A安装在支架20。使第一带状连接部43A位于下段的安装槽22,使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的弯曲的部分位于插入孔25,使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的宽幅部分位于上段的安装槽22(第一连接部插通孔23的前方),将第一母线片40A从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向后方压入。由此,第一压入部51被压入下段的安装槽22的支架压入孔26,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的第一焊接部48A突出到中间部31的中空部分。接着,当第一带状连接部43的后端面抵接到下段的安装槽22的里面时,第一母线片40A的压入停止。另外,第一电子部件连接部45A在插入到插入孔25和第一连接部插通孔23时未被压入,而仅第一压入部51被压入。由此,第一母线片40A通过第一压入部51进入支架压入孔26的内周面而被保持在母线片保持部21。
接着,将第二母线片40B安装在支架20。使第二带状连接部43B位于上段的安装槽22,使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位于第二连接部插通孔24的前方,将第二母线片40B从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向后方压入。由此,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的第二压入部53被压入第二连接部插通孔24,第二电子部件连接部45B的末端部分突出到中间部31的中空部分。接着,当第二带状连接部43B的后端面抵接到上段的安装槽22的里面时,第二母线片40B的压入停止。由此,第二母线片40B通过第二压入部53进入第二连接部插通孔24的内周面而被保持在母线片保持部21。
由此,当将母线片40安装到支架20后,壳体压入部55与带状连接部43的左右两端部从母线片保持部21向左右两侧突出。
在安装母线片40后,将电容器60安装到电子部件保持部35。电容器60从筒状部36的电容器插入口39将引线62插入到前方,左右的各个引线62的突出部64插入到左右的各个旋转限制槽37。引线62在突出部64在旋转限制槽37向上下方向(周向)的移动被抑制的状态下被引导并插入。当引线62的末端从旋转限制槽37的前方伸出时,由引线支撑部34从下方支撑,并且不会配置得比电子部件连接部45的焊接部48靠下方。当电容器主体61的前端面61A到达与隔板部38的后端抵接的位置时,电容器60停止插入。当电容器60的插入停止时,引线62的突出部64整体插通旋转限制槽37,各个引线62从上方与电子部件连接部45的焊接部48(第一焊接部48A和第二焊接部48B)抵接。当电容器60安装于预定位置时,引线62的突出部64和焊接部48夹着上下一对的电阻焊接用的电极进行电阻焊接。
接着,将安装有母线片40和电容器60的支架20安装到壳体10。以电容器60在前的方式将支架20从插入口11插入。接着,通过按压母线片40(带状连接部43)的从支架20突出的端部,从而将母线片40压入。母线片40的壳体压入部55被压入壳体压入孔16。接着,带状连接部43的从支架20突出的端部的后端面与壳体插入槽15的后表面抵接,使压入停止。当母线片40的压入停止后,支架20也与母线片40一起设置在壳体10内的预定位置。由此,母线片40A通过壳体压入部55进入壳体压入孔16的内周面而被保持在壳体10。而且,母线片40也被支架20保持,因此经由母线片40将壳体10与支架20固定。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引线62的突出端部(插入引线的方向的末端部)形成有相对于电容器主体61的径向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64,因此在将电容器60插入电子部件保持部35时,首先将突出部64末端插入电子部件保持部35的电容器插入口39。此时,突出部64被插入旋转限制槽37,由旋转限制槽37抑制突出部64向周向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插入时电容器60的旋转。而且,由于能够在电容器插入口39进行旋转限制槽37与突出部64的对位,因此对位变得容易。进而,利用旋转限制槽37将引线62配置在预定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引线62与电子部件保持部35抵接。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保持部35形成为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开口的中空的圆筒形状,旋转限制槽37通过在圆筒形状的电子部件保持部35的一部分形成槽而形成,在引线62从电容器主体61的前端面61A沿轴向突出后,引线62的端部朝向径向的外侧形成为弯曲状,从而在引线62上形成突出部64。在这样的结构中,成为旋转限制槽37从电子部件保持部35的圆筒形状的一部分突出的形状,从而形成变得比较容易。通过将在电容器主体61侧的附近向外侧弯曲的引线62插入该槽部,利用旋转限制槽37抑制了引线62向周向的移动。而且,通过在引线6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全长形成突出部64,从而在插入电容器60时,由旋转限制槽37引导的引线62部分变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20具备能够保持母线片40的母线片保持部21,母线片保持部21和电子部件保持部35连接并且留下能够将母线片40与引线62焊接的空间。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支架20的端子保持部21保持母线片40,因此在将引线62与母线片焊接的焊接作业时,支架20保持两个构件,因此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载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容器60的引线62构成圆销形状,不过不限于此,例如,电容器的引线也可以是棱柱状等。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电子部件为电容器6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不限于此,只要是圆柱状且从一端面突出引线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电阻、二极管、晶体管等各种电子部件。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母线片40被保持在保持部20,不过也可以在不被支架20保持的状态下与电子部件连接。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壳体10,不过也可以没有壳体10。而且,也可以是支架与壳体一体的连接器。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部通过旋转限制槽37设置,不过只要是具有防止向周向的移动的面则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将电子部件保持部的圆筒形状分割为多个部分,使引线的突出部通过其分割面。而且,也可以是,在分割面的一部分设置切口,使引线的突出部通过切口部分。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旋转限制槽37在电子部件保持部35的前后方向的全长范围设置,不过只要是设置于电容器插入口且能够使引线的突出部插通,则也可以不在全长范围设置。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保持部35(筒状部36)构成在前后方向开口的圆筒形状,不过也可以在前方存在壁。进而,只要内周面形成为大致圆周,则电子部件保持部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线62的突出部是通过使引线62的靠近电容器主体61侧的端部弯曲成弯曲形状而形成的,不过也可以通过使插入侧向外侧弯曲而形成,还可以使引线的末端部分向外侧扩宽而形成。而且,也可以是,从引线的靠近电容器主体侧的端部朝向斜向外侧整体倾斜。

Claims (3)

1.一种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包括:
支架;
电子部件,具有圆柱状的电子部件主体和从该电子部件主体的轴向的一端面沿所述轴向突出的引线;
电子部件保持部,形成于所述支架,具有使所述电子部件在所述电子部件主体的轴向上插入的插入口并保持所述电子部件主体;以及
端子,与所述引线连接,
在所述引线的突出端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电子部件主体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靠外侧朝向前方延伸的突出部,
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具有:主体容纳部,容纳所述电子部件主体;以及引导部,与所述主体容纳部连通而位于所述电子部件主体的径向的外侧,且从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的插入口朝向插入方向里侧引导所述突出部并抑制所述突出部向周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构成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开口的中空的圆筒形状,
通过在圆筒形状的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的一部分形成槽而形成所述引导部,
在所述引线从所述电子部件主体的所述一端沿所述轴向突出后,所述引线的端部朝向所述径向的外侧形成为弯曲状,从而在所述引线上形成所述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支架具备能够保持所述端子的端子保持部,
所述端子保持部和所述电子部件保持部连接并且留下能够将所述端子与所述引线焊接的空间。
CN201410256260.5A 2013-06-11 2014-06-10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Active CN104241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2321A JP5935760B2 (ja) 2013-06-11 2013-06-11 電子部品付きコネクタ
JP2013-122321 2013-06-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1977A CN104241977A (zh) 2014-12-24
CN104241977B true CN104241977B (zh) 2017-10-13

Family

ID=52005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6260.5A Active CN104241977B (zh) 2013-06-11 2014-06-10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31435B2 (zh)
JP (1) JP5935760B2 (zh)
CN (1) CN1042419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72810B2 (ja) * 2012-12-27 2015-09-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5915594B2 (ja) * 2013-05-30 2016-05-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付きコネクタ
US9312645B2 (en) * 2014-06-11 2016-04-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tacked electrical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to a busbar
JP6206392B2 (ja) * 2014-12-25 2017-10-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6100856B1 (ja) * 2015-09-30 2017-03-2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付着した切削液を検出する電子部品の筐体および該筐体を備えたモータ駆動装置
USD847094S1 (en) 2017-11-06 2019-04-30 The Raymond Corporation Connector
JP7321075B2 (ja) * 2019-12-23 2023-08-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磁気センサ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108A (zh) * 2009-10-30 2011-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电容器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2142A1 (en) * 2007-09-26 2009-04-02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mponent mounting assemblies
TWI394188B (zh) * 2009-02-26 2013-04-21 Asustek Comp Inc 可拆式電容裝置
US20120077356A1 (en) * 2010-09-29 2012-03-29 Omron Corporation Socket for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JP5625793B2 (ja) * 2010-11-18 2014-11-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5725353B2 (ja) * 2011-08-11 2015-05-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付き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108A (zh) * 2009-10-30 2011-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电容器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1977A (zh) 2014-12-24
JP5935760B2 (ja) 2016-06-15
US20140364009A1 (en) 2014-12-11
US9331435B2 (en) 2016-05-03
JP2014241189A (ja) 2014-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1977B (zh)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CN105322326B (zh) 电端子
CN103972718B (zh)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和支架
EP2456019B1 (en) Fluidproof connector
CN201323275Y (zh) 电连接器
CN103972764B (zh) 模块化电连接器组件和相关的制造方法
CN103579820B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US9270067B2 (en) Connector for multi-interface connections
CN105765795A (zh) 多触点型端子
CN105144502B (zh) 车辆侧连接器
CN204885584U (zh) 连接器壳体、电连接器及自行车用的照明装置
CN104253354B (zh)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CN104810654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107465011A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4218335A (zh) 端子板
US8701705B2 (en) Fuel delivery module
CN105281080B (zh)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WO2008088821A2 (en) Electronic connection box and its method of assembly
CN107305983B (zh) 电线用连接器
CN103515732A (zh) 充电电池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085524A1 (en) Connector
CN104218370B (zh)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CN104769778A (zh) 压接接触件及连接器
CN108448303A (zh) 连接器壳体以及连接器单元
CN213072169U (zh) 一种车载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