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1861A - 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此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用线圈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此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用线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1861A
CN104241861A CN201410244691.XA CN201410244691A CN104241861A CN 104241861 A CN104241861 A CN 104241861A CN 201410244691 A CN201410244691 A CN 201410244691A CN 104241861 A CN104241861 A CN 104241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entioned
winding pipe
wireline reel
ree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46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1861B (zh
Inventor
马原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da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1670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1923B/zh
Priority to CN201810165774.8A priority patent/CN108281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1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1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1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1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此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天线线圈设备(100)具有:铁心(10),其是由磁性材料所构成的;线圈绕线管(20),其具有卷绕轴部(22)且安装在上述铁心(10)周围;以及线圈电线(50),该线圈电线(50)被卷绕在上述卷绕轴部(22);其特征为,上述线圈绕线管(20)是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的一个部件;同时,在与上述卷绕轴部(22)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向着上述线圈绕线管(20)的任意一个领域的投影,与上述线圈绕线管(20)的其他领域不相重叠。通过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注射成型生产率较高的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了相关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线圈设备。

Description

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此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用线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此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用线圈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天线用线圈设备,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发信天线线圈已是众所周知。该发信天线线圈中,在收容有棒状的磁性体铁心的、细长的筒状线圈绕线管的周围,形成有多个环状的凸缘部,而且在此线圈绕线管的周围卷绕有电线。在线圈绕线管的周长方向的一个侧面上,在凸缘部之间还成有窗状开口。该线圈绕线管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BT)等树脂材料所构成的,并通过模具,使用注射成型法(InjectionMolding)来制作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75965号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中的现有筒状线圈绕线管,是用3个分割模具,由树脂所形成的。线圈绕线管中,把卷绕轴方向作为Z方向,把与此垂直相交的任意方向作为X方向时,一般使用一对在±X方向上可以相对地进行接触分离移动的上下分割型模具(固定侧及可动侧),以及在±Z方向可以进退的公模来作为分割模具。
把使筒状线圈绕线管的内腔中空成型的公模称之为滑块模具,其具有与磁性体铁心相同形状的棒状部分。使上下分割型模具相对配置,在其内部形成闭合空间,在把公模收容在此闭合空间的状态下,向此封闭空间注入熔化的树脂。在熔化树脂硬化后,沿Z方向拔去公模,从而形成收容棒状磁性体铁心的中空收容空间。并且,通过使上下分割型模具互相分离,把被成型为细长筒状的线圈绕线管取出。
即,现有的线圈绕线管除了需要上下分割型模具可以运动的±X方向的空间外,还进一步需要在与此垂直相交的Z方向上使公模插入·拔出所要的运动空间。因此,很难使线圈绕线管成形用的注射成型机的小型化,换句话说,在使用注射成型机来同时制取多个线圈绕线管的情况下,很难增加同时成型的部件个数。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以提供一种注射成型生产率较高的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了相关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用线圈设备为目的。
技术方案: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用线圈设备,其具有铁心,该铁心是由磁性材料所构成的;线圈绕线管,该线圈绕线管具有卷绕轴部,且安装在上述铁心周围;以及线圈电线,该线圈电线被卷绕在上述卷绕轴部;其特征为,上述线圈绕线管是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的一个部件;同时,在与上述卷绕轴部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向上述线圈绕线管的任意一个领域的投影,与上述线圈绕线管的其他领域不相重叠。
上述发明的天线用线圈设备被构成为,在与卷绕轴部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向线圈绕线管的任意一个领域的投影,与线圈绕线管的其他领域不相重叠。因此,通过把该一个方向作为上下分割型模具的运动方向(例如±X方向),可以不使用在卷绕轴部的延伸方向(例如Z方向)滑动的公模,就能把线圈绕线管注射成型。
另外,根据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一种线圈绕线管,其是被用于上述天线用线圈设备的线圈绕线管,其特征为上述卷绕轴部具有多个基极片,且被形成为可被压缩的形态。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注射成型的生产率较高的线圈绕线管,以及一种使用了相关线圈绕线管的,生产率较高的天线用线圈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用线圈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沿着III-III线的截面图。
图4的(a)是图2中沿着IV-IV线的截面图。图4的(b)是表示卷绕轴部的成型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图2中沿着V-V线的截面图。
图6的(a)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卷绕轴部的横截面图。图6的(b)是表示卷绕轴部的成型状态的说明图。
图7的(a)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卷绕轴部的横截面图。图7的(b)是表示卷绕轴部的成型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另外,在全部的附图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赋予同样的符号,并适宜地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用线圈设备(线圈设备100)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沿着III-III线的截面图。
首先,就本实施例的概要进行说明。线圈设备100具有铁心10,该铁心10是由磁性材料所构成的;线圈绕线管20,该线圈绕线管20具有卷绕轴部22,且安装在铁心10周围;以及线圈电线50,该线圈电线50被卷绕在卷绕轴部22。线圈绕线管20被构成为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的一个部件;同时,在与卷绕轴部22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方向(X方向)上,向线圈绕线管20的任意一个领域的投影,与线圈绕线管20的其他领域不相重叠。
这里,所谓一个方向上向线圈绕线管20的投影,是指从某个方向开始向线圈绕线管20投射可视光的情况下的阴影。所谓向线圈绕线管20的任意一个领域投影与线圈绕线管20的其他领域不相重叠,意味着在目视线圈绕线管20的情况下,看不到该阴影领域。
其次,将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的线圈设备100。
线圈设备100被用于天线设备。本实施例的线圈设备100是将线圈电线50卷绕在铁心10周围而成的磁场天线用线圈设备100是通过卷绕在铁心10上的线圈电线50,以及与此串联的电容器(未图示)来构成调谐电路的。铁心10由铁氧体等磁导率较高的磁性材料所构成的。本实施例的铁心10呈棒状,且构成开磁路构造。铁心10形状不局限于棒状。线圈电线50,是表面覆盖有绝缘皮膜的电线。本实施例的线圈设备100是磁棒天线。天线设备具有各种用途,不过作为一个例子,可以用作车辆用智能电子钥匙系统的车辆侧的发信用天线设备。在智能电子钥匙系统中,持有电子钥匙的司机在接近车辆,进入系统的通信领域以内的时候,天线用线圈设备与电子钥匙进行通信,与此天线用线圈设备连接的车辆侧的控制回路就会准许驱动车门开锁和启动发动机。反过来,持有电子钥匙的司机在远离车辆,从系统的通信领域内出来的时候,车辆侧的控制回路就再次驱动对车门上锁。
线圈绕线管20呈能收容铁心10的、细长的、部分筒状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谓部分筒状是指,不存在概括全部周面的外周面,而是如同示例的C型截面那样,使外周方向的一部分领域被掩盖,而构成的中空的形状。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中,作为铁心10的收容领域的卷绕轴部22、绕线管端部26b以及限位部27全都呈部分筒状。
线圈绕线管20是由金属材料所成的一对天线端子40及多个捆扎端子42,用树脂材料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而制得的。天线端子40与捆扎端子42被个别连接在一起。一对捆扎端子42上分别扎绕有线圈电线50的两端。
图1所示的线圈设备100中,表示了在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部22卷绕有线圈电线50的状态,不过,线圈设备100的形态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在天线端子40上安装用于与车辆侧的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接线器(未图示)。
在卷绕轴部22周围,还形成有防止线圈电线50出现卷绕错位用的凸出部30。具体而言,多个凸出部30是沿着卷绕轴部22的卷绕轴方向(Z方向),间隔性地形成于多个地方。线圈电线50被卷绕在卷绕轴部22周围的凸出部30之间,呈多层卷绕形态,且最后被扎绕在捆扎端子42上。
另外卷绕在卷绕轴部22的线圈电线50上还可以具有以过压成型工艺(OVER-MOLDING)制成外套树脂(未图示)。外套树脂优选除了卷绕轴部22以外,还包覆了铁心10的全长以及捆扎端子42的形态,即除了天线端子40附近,把线圈绕线管20的全部都大致包覆住的形态。
关于线圈绕线管20形态进行进一步说明。把相对线圈绕线管20的线圈电线50的卷绕方向,即卷绕轴部22的延伸方向作为Z方向。本实施例的铁心10呈扁平的棒状。在铁心10的垂直于纵向方向截断的截面(横截面)中,把短边(薄壁)方向作为X方向,而把长边(宽幅)方向作为Y方向。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中,不使用在Z方向插拔的公模,而是通过仅仅使用在一个方向(本实施例中为X方向)上接近或远离的冲模(分割模具)就可以进行树脂材料的注模成型工艺。关于所涉及的线圈绕线管20的全部横截面的形状,在分割模具的接近或分离(分割)方向的X方向上,没有多个截面部位并列的情况。即,沿着把X方向包含在同一个面内的任意一个截面截断线圈绕线管20时,不存在夹着中空部的、在X方向两侧有截面部位的情况。换句话说,把X方向作为方向矢量的所有任意直线,相对于线圈绕线管20最多只交叉1次。即,沿着把X方向包含在同一个面内的任意一个截面截断线圈绕线管20时,在此截面中,把线圈绕线管20的任意部位向X方向投影时,其投影不会与其他的部位相重叠。线圈绕线管20在分割模具的接近或分离方向上呈收拢成一捆的形状。因而,线圈绕线管20具有下述形状,即在与卷绕轴部22的延伸方向(Z方向)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方向(X方向)上,向线圈绕线管20的任意领域的投影与其他领域不相重叠。由此,就可以通过在此一个方向(X方向)上接近或分离的一对分割模具来把线圈绕线管20作为一个部件进行注模成型。
另外,线圈绕线管20由用树脂材料一体成型的一个部件来构成的是指,其具有卷绕轴部22,而卷绕轴部22是一种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制得的部件,即仅仅使用如上所述的在一个方向(例如X方向)上接近或远离的分割模具,来进行树脂材料的注模成型。作为本实施例的代替案,还可以在线圈绕线管20上附加安装别的部件。
另外,上述的叙述仅仅是说明在注模成型时的线圈绕线管20的形状,而并不意味着在其周围卷绕有线圈电线50的线圈设备100状态下的线圈绕线管20的形态也是如此。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铁心10呈具有长方形截面的棒状。并且,第一或第二基极片24a~24c(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基极片24a,24b),具有保持固定铁心10的长方形截面的角部12的L型截面。另外,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部22的截面形状构成了围绕着铁心10的四边形形状的一部分。所谓截面形状构成了四边形形状的一部分,不是指具备四个边的全周边形状,而是指包含了在四个边中各个边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形状。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是由单纯的直线截面形状的第一基极片24c,以及一对L字型截面的第二基极片24a,24b来构成卷绕轴部22的。在图3所表示的横截面中,在X方向上延伸的相对的两个边,都是由全部边长来构成的。而在Y方向上延伸的相对的两个边,都是由一部分边长来构成的。
线圈电线50被呈非接触性卷绕在铁心10上。在线圈设备100的横截面中,基极片24a~24c因为构成了围绕着铁心10的四边形形状的一部分,所以线圈电线50与铁心10任意周面都不接触。即,在卷绕轴部22上,线圈电线50相对于铁心10呈非接触卷绕。
本实施例中的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部22,通过卷绕的线圈电线50被捆紧压缩,并紧压在铁心10周围。即,在线圈绕线管20成型时的卷绕轴部22的形态,与在卷绕有线圈电线50的线圈设备100时的卷绕轴部22的形态有所差异。
即,在天线用线圈设备(线圈设备100)中所用的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的特征为,卷绕轴部22具有多个基极片24a~24c,它们被构成为可以被压缩的形态。基极片24a~24c,是在线圈绕线管20上沿卷绕轴方向延伸的长条的柱状部位。通过卷绕线圈电线50并使其向内压缩,由此多个基极片24a~24c就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彼此的距离缩小。因此,在用基极片24a~24c包围铁心10的状态下,通过把线圈电线50缠绕到基极片24a~24c上,使得基极片24a~24c贴紧铁心10并保持固定住铁心10。多个基极片24a~24c可以压缩,是指多个基极片24a~24c,通过其自身的较大变形,或通过基极片24a~24c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较大变化,从而可以使基极片24a~24c所包围的空间领域可目视且可复原性地缩小。
如图3所示,卷绕有线圈电线50的卷绕轴部22包含了,沿着铁心10周长方向,互相分隔配置的多个基极片24a~24c。通过多个这些基极片24a~24c,则在从周围保持固定住铁心10的状态下,把线圈电线50卷绕在基极片24a~24c周围。
在未卷绕线圈电线50的状态下,基极片24a~24与铁心10呈松散游离状。由此,可以较容易地把铁心10插入到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部22内部。与线圈设备100的卷绕状态相比较,在未卷绕线圈电线50的状态下,基极片24a~24c之间的间隔距离变得更大。
图4(a)是图2中沿着IV-IV线的截面图。但是,为了说明在图4(a)中图示了铁心10。图4(b)是表示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部22(参照图2)的成型状态的说明图。通过相对配置构成分割模具的第一冲模110和第二冲模120,并向由其所形成的空间130射出熔化的树脂,进而使之冷却硬化,从而成型了此线圈绕线管20(基极片24a~24c)。接合面140,是在与第一冲模110与第二冲模120的接近或分离方向(X方向)相交叉方向上延伸的交界面。接合面140的具体位置并不局限于图4(b)所示内容。第一冲模110具有凸部112。第二冲模120具有与凸部112相嵌合的一对凸部122,124。凸部112,122,124的突出方向,与第一冲模110及第二冲模120的接近或分离方向(X方向)相一致。第一冲模110的凸部112,贯入一对基极片24a,24b之间,并成为划分基极片24c的成型空间的一部分的部位。凸部122,124贯入基极片24a与24c之间,以及基极片24b与24c之间,成为划分L字形状的基极片24a,24b的角部及基极片24c的成型空间的一部分的部位。
如上述所述,线圈绕线管20呈下述形状,即在与卷绕轴部22的延伸方向(Z方向)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方向(X方向)上,向线圈绕线管20的任意领域的投影,与线圈绕线管20的其他领域不相重叠的形状。如图4(b)所示,在线圈绕线管20的成型状态,即未卷绕有线圈电线的状态下,在该一个方向(X方向)上的第一基极片24c的投影,与第二基极片24a,24b的投影之间存在有间隙V。即,在与第一冲模110,第二冲模120的接近或分离方向相交叉的方向(Y方向)上,第二基极片24a,24b的间隔比第一基极片24c的尺寸都大。因此,贯入第二基极片24a,24b之间的凸部112,以及贯入第二基极片24a,24b与第一基极片24c之间的凸部122,124,可以形成为向着突出方向幅宽逐渐变窄的锥形形状。因此,在线圈绕线管20的树脂成型后,可以较容易地从线圈绕线管20中拔去第一冲模110以及第二冲模120。
线圈绕线管20被构成为如下形状,即其仅在一个方向(X方向)上的线圈绕线管20的基极片24a和24b的投影,与线圈绕线管20本身(其他领域)不相重叠,而在与该一个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Y方向)上,基极片24a和24b的投影互相重叠。由此,在确保X方向作为分割模具的接近或分离方向的同时,还可以良好地保持固定住铁心10,从而降低Y方向上铁心10保持固定品质不好的风险。
如图2所示,第二基极片24a,24b上另行个别设置有凸出部30。凸出部30是与第二基极片24a,24b由同一材料一体成形的。凸出部30,相对于第二基极片24a,24b,呈从X方向以及Y方向两个方向,向外侧突出的形状。
线圈绕线管20,是由卷绕轴部22和绕线管端部26所成的。绕线管端部26,可以只设置在卷绕轴部22的一端侧,也可以设置在卷绕轴部22的两端侧。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中,在卷绕轴部22延伸方向两端侧设置有绕线管端部26(26a,26b)。
绕线管端部26a,是通过把天线端子40以及捆扎端子42嵌件成型而成的部位,可任意安装接线器(未图示)。绕线管端部26b是为了把铁心10插入卷绕轴部22的开口端。绕线管端部26a,26b,比卷绕轴部22形成得更牢固,是实际上不会变形的非压缩部。在把线圈电线50卷绕到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部22上时,绕线管端部26b可以用作被卷线机(Winding Device,未图示)的卡盘夹紧(Chucking)的保持固定点。
线圈绕线管20具有下述形状,即不但卷绕轴部22,而且绕线管端部26a,26b,也不使用在卷绕轴方向(Z方向)上插拔的公模,而是仅通过在任意一个方向(X方向)上接近或分离的第一冲模110,第二冲模120就可以进行注模成型。换句话说,如果绕线管端部26a,26b的任意部位在X方向上投影的情况下,其投影不会与绕线管端部26a,26b以外的其他部位相重叠。
即,在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部22的至少一端侧,用树脂材料一体成形有作为非压缩部的绕线管端部26a,26b。绕线管端部26a,26b被形成为下述形状,即在上述的一个方向(X方向)上,向绕线管端部26a,26b的任意领域的投影,都不与该绕线管端部26a,26b的其他领域相重叠。
图5是图2中沿着V-V线的截面图,也是绕线管端部26b的横截面图。绕线管端部26b被形成为下述形状,即分割模具的接近或分离方向(X方向)上开口的C型截面形状。因此,仅使用沿X方向接近或分离的一对第一冲模110及第二冲模120(图5中省略图示)就可以注模成型了。设置有天线端子40的绕线管端部26a除了天线端子40及捆扎端子42以外,呈中心坚实的块状,同样仅使用沿着X方向接近或分离的一对第一冲模110及第二冲模120就可以注模成型了。
如图2所示,绕线管端部26a在与卷绕轴部22之间的交界部具有限位部27。限位部27比起卷绕轴部22,无论是X方向还是Y方向上的尺寸都大,并与凸出部30一起防止线圈电线50卷绕错位。限位部27的下方(-X方向)有开口,且被插入呈C型截面形状的铁心10(参照图1)。从绕线管端部26b插入的铁心10插通了线圈绕线管20,直至限位部27的最深处,并通过与中心坚实的绕线管端部26a相接触,来限制铁心10的插入深度。
绕线管端部26b也比卷绕轴部22的X方向及Y方向的尺寸更大,且具有防止线圈电线50卷绕错位紊乱的功能。线圈电线50,可以相对于卷绕轴部22的全长进行卷绕,也可以如图1所示,相对于卷绕轴部22的一部分的长度领域进行卷绕。
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部22中,绕线管端部26b和限位部27,如上述所述,全都呈部分筒状。卷绕轴部22,绕线管端部26b以及限位部27,在以卷绕轴方向(Z方向)为轴心的周长方向上,至少有1处开口。卷绕轴部22,绕线管端部26b以及限位部27的开口方向可以在相同方向,也可以在不同方向。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中,绕线管端部26b的开口方向为+X方向,卷绕轴部22的开口方向为+X方向以及-X方向,限位部27的开口方向为-X方向。即,卷绕轴部22,绕线管端部26b以及限位部27的开口方向不相一致。由此,针对推动开口变大的外力,能够维持线圈绕线管20的规定强度。另外,通过使铁心10收容部以外的长度领域(绕线管端部26a)的至少一部分中心变得坚实,可以维持线圈设备100整体的强度及刚性。
在线圈绕线管20中,可以在卷绕轴部22的全长上设置能够压缩的柱状基极片24a~24c,也可以在卷绕轴部22的一部分长度领域内设置。换句话说,基极片24a~24c可以把卷绕轴部22的中间位置作为终端,也可以被形成于从绕线管端部26b到限位部27之间的全长上。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示例了下述形态,即基极片24a~24c未到限位部27,而是被设置在卷绕轴部22一部分的长度领域内,不过并不局限于此。在卷绕轴部22的卷绕轴方向(Z方向)上,基极片24a~24c被形成在与限位部27不相重叠的位置上。由此,具有绕线管端部26b,基极片24a~24c,限位部27及绕线管端部26a的线圈绕线管20,可以使用各一个的分割模具,即第一冲模110及第二冲模120,通过1次注模成型步骤使树脂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的线圈设备100中,线圈绕线管20为弹性且能够压缩的,并通过线圈电线50的卷绕力使线圈绕线管20紧压在铁心10上。即,本实施例的线圈设备100包含了以下的技术思想。
(i)一种天线用线圈设备,其具有由磁性材料构成的铁心;具有卷绕轴部,并被安装在上述铁心周围的线圈绕线管;以及卷绕在上述卷绕轴部的线圈电线;其特征为,上述线圈绕线管是使用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的一个部件,同时,通过在上述卷绕轴部扎紧的上述线圈电线,使上述卷绕轴部压接在上述铁心周围。
(ii)上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中,上述卷绕轴部具有多个柱状部,且其被构成为可压缩形态。
(iii)上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中,上述卷绕轴部的至少一端侧上,用上述树脂材料一体成形有作为非压缩部的绕线管端部。
如本实施例所示,通过使线圈绕线管20为弹性且能够压缩,则可以把线圈电线50卷绕在线圈绕线管20上,从而稳定能保持固定住插入线圈绕线管20的铁心10。由此,在卷绕线圈电线50步骤之后进行的种种的工序,比如把线圈电线50的两端扎绕到捆扎端子42的步骤,或者用外套树脂(未图示)来覆盖线圈电线50的过压成型工序中,都不会出现铁心10相对于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方向发生偏离的现象。由此,不但不会发生使线圈设备100天线特性相对于设计规格发生不测的变动,还可以改善线圈设备100成品率。
另外,关于本实施例还允许种种变形。
例如,图1及图2中例示了天线端子40的突出方向是与卷绕轴方向(Z方向)为垂直相交的方向的形态,不过,并不局限于此。天线端子40可以沿着卷绕轴方向突出出去。本实施例中例示了绕线管端部26a,26b,限位部27及凸出部30全都与基极片24a~24c为使用同一材料一体成形的形态,不过,并不局限于此。绕线管端部26a,26b,限位部27或凸出部30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是个别部件,并可以将其安装到具有基极片24a~24c的线圈绕线管20上。
另外,本实施例例示了基极片24a~24c分别为柱状的长条部位的形态,不过,并不局限于此。基极片也可以是网状和平面状等。另外,基极片24a~24c的数量(条数),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3条的情况。如后述实施例中所述,基极片也可以是为2条或4条以上。
本实施例中的线圈绕线管20被构成为下述形态,即在与卷绕轴部22的延伸方向(Z方向)相交叉的一个方向(X方向)上,线圈绕线管20的投影与线圈绕线管20自身(其他的领域)不相重叠。作为本实施例的代替案,也可以将其构成为在二个以上的方向(例如X方向及Y方向)上,线圈绕线管20投影与线圈绕线管20自身不相重叠的形态。
图6(a)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线圈设备100的卷绕轴部22的横截面图。图6(b)是表示卷绕轴部22的成型状态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中,在下述方面上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即卷绕轴部22被构成为一对,即2条L字形状的基极片24a,24b。如图6(a)所示,通过点对称配置的一对的L字形状的基极片24a,24b来夹持住铁心10,从而使卷绕轴部22的截面形状被构成为围绕着铁心10的四边形形状的一部分。因此,线圈电线50被非接触地卷绕于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上。另外,通过绕紧线圈电线50,基极片24a,24b与铁心10周围紧密相贴,能够良好地保持固定住铁心10。
如本实施例所述,通过把卷绕轴部22构成为点对称配置的2个部位(基极片24a,24b),第一冲模110以及第二冲模120也能成为对称形状。具体而言,第一冲模110的凸部112及第二冲模120的凸部122可以呈同样的锥形形状。因此,可以使第一冲模110及第二冲模120的生产率更高,另外,能够使线圈绕线管20安定地树脂成型。
图7(a)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线圈设备100的卷绕轴部22的横截面图。图7(b)是表示卷绕轴部22的成型状态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在下述点上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3)不同,即沿着铁心10的边长中央配置的第一基极片24c被分割成多个柱状。即,本实施例的基极片24a~24d由4条构成的。
如本实施例所示,通过在线圈绕线管20的卷绕轴部22的横截面,用多个基极片24c,24d来支撑铁心10的一边,从而可以提高卷绕轴部22的可弯折性。并且可以允许基极片24c,24d的相对位移。由此,由于可以提高卷绕轴部22的可压缩性,所以对线圈电线50使用较小的卷压力来卷绕,也能使基极片24a~24d较良好地贴紧铁心10。
本实施例的线圈绕线管20的注模成型用的模具(分割模具)在下述点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冲模120(参照图4(b))不同,即如图7(b)所示,基极片24c的成型空间被划分为多个。第一冲模110是共通的。即,通过交换第二冲模120,可以使成型的圈绕线管20在第一实施例和本实施例之间互相变换。
作为本发明的线圈设备100各种的构成要素没有必要是各自独立的存在,可以把多个构成要素形成一个部件,也可以把一个构成要素形成为多个部件,某个构成要素可以是其他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某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其他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相重复等。
上述实施例,包含以下的技术思想。
(1)一种天线用线圈设备,其具有铁心,该铁心是由磁性材料所构成的;线圈绕线管,该线圈绕线管具有卷绕轴部,且安装在上述铁心周围;以及线圈电线,该线圈电线被卷绕在上述卷绕轴部;其特征为,上述线圈绕线管是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的一个部件;同时,在与上述卷绕轴部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向上述线圈绕线管的任意一个领域的投影,与上述线圈绕线管的其他领域不相重叠。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中上述卷绕轴部包含沿着上述铁心的周长方向互相间隔配置的多个基极片。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特征为,上述铁心呈具有长方形截面的棒状,且把上述线圈绕线管的上述卷绕轴部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围绕着上述铁心的四边形形状的一部分。
(4)根据上述(1)至(3)的任意一项所记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中,上述线圈绕线管的上述卷绕轴部是被上述线圈电线卷紧并紧压在上述铁心周围的。
(5)根据上述(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中,在上述卷绕轴部的周围还形成有限制被卷绕的上述线圈电线的卷绕错位的凸出部。
(6)根据上述(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中,在上述卷绕轴部上卷绕的上述线圈电线上,还模制有外套树脂。
(7)一种线圈绕线管,其用于上述(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特征为,上述线圈绕线管的上述卷绕轴部具有多个基极片,且被构成为可以压缩的形态。
(8)根据上述(7)所述的线圈绕线管,其特征为,在上述卷绕轴部的至少一端侧,还用上述树脂材料一体成形有非压缩部的绕线管端部,上述绕线管端部在上述一个方向上,上述绕线管端部的任意领域的投影与上述绕线管端部其他领域都不相重叠。
(9)根据上述(7)或(8)所述的线圈绕线管,其特征为,在上述一个方向上,一个上述基极片的投影与其他的上述基极片的投影之间存在有间隙。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线圈绕线管,其中,上述铁心呈具有长方形截面的棒状,且上述基极片具有保持固定住上述铁心的长方形截面角部的L型截面。
符号说明:
10∶铁心,
12∶角部,
20∶线圈绕线管,
22∶卷绕轴部,
24a~24d∶基极片,
26·26a·26b∶绕线管端部,
27∶限位部,
30∶凸出部,
40∶天线端子,
42∶捆扎端子,
50∶线圈电线,
100∶线圈设备,
110∶第一冲模,
112∶凸部,
120∶第二冲模,
122·124∶凸部,
130∶空间,
140∶接合面,
V∶间隙

Claims (10)

1.一种天线用线圈设备,其具有铁心,该铁心是由磁性材料所构成的;线圈绕线管,该线圈绕线管具有卷绕轴部,且安装在上述铁心周围;以及线圈电线,该线圈电线被卷绕在上述卷绕轴部;
其特征为,上述线圈绕线管是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的一个部件;同时,在与上述卷绕轴部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向上述线圈绕线管的任意一个领域的投影,与上述线圈绕线管的其他领域不相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中上述卷绕轴部包含沿着上述铁心的周长方向互相间隔配置的多个基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特征为,上述铁心呈具有长方形截面的棒状,且把上述线圈绕线管的上述卷绕轴部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围绕着上述铁心的四边形形状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中,上述线圈绕线管的上述卷绕轴部是被上述线圈电线卷紧并紧压在上述铁心周围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中,在上述卷绕轴部的周围还形成有限制被卷绕的上述线圈电线的卷绕错位紊乱的凸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中,在上述卷绕轴部上卷绕的上述线圈电线上,还模制有外套树脂。
7.一种线圈绕线管,其被用于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用线圈设备,其特征为,上述线圈绕线管的上述卷绕轴部具有多个基极片,且被构成为可以压缩的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绕线管,其特征为,在上述卷绕轴部的至少一端侧,还用上述树脂材料一体成形有非压缩部的绕线管端部,上述绕线管端部在上述一个方向上,上述绕线管端部的任意领域的投影与上述绕线管端部其他领域都不相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绕线管,其特征为,在上述一个方向上,一个上述基极片的投影与其他的上述基极片的投影之间存在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绕线管,其中,上述铁心呈具有长方形截面的棒状,且上述基极片具有保持固定住上述铁心的长方形截面角部的L型截面。
CN201410244691.XA 2013-06-19 2014-06-04 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此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用线圈设备 Active CN104241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7053.0A CN108461923B (zh) 2013-06-19 2014-06-04 天线用线圈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0165774.8A CN108281793B (zh) 2013-06-19 2014-06-04 天线用线圈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8477 2013-06-19
JP2013128477A JP6186924B2 (ja) 2013-06-19 2013-06-19 アンテナ用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コイルボビン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5774.8A Division CN108281793B (zh) 2013-06-19 2014-06-04 天线用线圈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0167053.0A Division CN108461923B (zh) 2013-06-19 2014-06-04 天线用线圈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1861A true CN104241861A (zh) 2014-12-24
CN104241861B CN104241861B (zh) 2018-04-17

Family

ID=5222950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4691.XA Active CN104241861B (zh) 2013-06-19 2014-06-04 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此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用线圈设备
CN201810167053.0A Active CN108461923B (zh) 2013-06-19 2014-06-04 天线用线圈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0165774.8A Active CN108281793B (zh) 2013-06-19 2014-06-04 天线用线圈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7053.0A Active CN108461923B (zh) 2013-06-19 2014-06-04 天线用线圈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10165774.8A Active CN108281793B (zh) 2013-06-19 2014-06-04 天线用线圈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86924B2 (zh)
CN (3) CN1042418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2892A (zh) * 2016-09-21 2016-12-21 赫思曼汽车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
CN109073477A (zh) * 2016-06-23 2018-12-21 株式会社芝浦电子 温度检测装置
CN110663136A (zh) * 2017-05-26 2020-01-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线圈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3171B2 (en) 2007-07-12 2013-01-01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ctuation in robotic devices
JP6743520B2 (ja) * 2016-06-27 2020-08-19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JP7120602B2 (ja) * 2018-04-09 2022-08-17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コイル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
DE102018222368B4 (de) * 2018-12-19 2022-09-29 SUMIDA Components & Modules GmbH Formwerkzeug zum formen eines stabförmigen gehäuses für eine stabantenn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abförmigen gehäuses und stabantenn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529A (zh) * 2006-12-14 2009-10-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线圈
CN102044751A (zh) * 2009-10-21 2011-05-04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装置
CN202384498U (zh) * 2011-10-06 2012-08-1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天线用线圈零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2588A1 (fr) * 2006-11-24 2008-05-2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Enroulement d'antenne
JP4917525B2 (ja) * 2007-12-19 2012-04-1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樹脂部材の嵌合構造及び車室内アンテナ装置
CN201518349U (zh) * 2009-09-30 2010-06-30 施学林 防水低频天线
JP5893892B2 (ja) * 2011-10-31 2016-03-23 株式会社タムラ製作所 リアク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8529A (zh) * 2006-12-14 2009-10-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线圈
CN102044751A (zh) * 2009-10-21 2011-05-04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装置
CN202384498U (zh) * 2011-10-06 2012-08-1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天线用线圈零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3477A (zh) * 2016-06-23 2018-12-21 株式会社芝浦电子 温度检测装置
CN109073477B (zh) * 2016-06-23 2020-06-16 株式会社芝浦电子 温度检测装置
CN106252892A (zh) * 2016-09-21 2016-12-21 赫思曼汽车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
CN106252892B (zh) * 2016-09-21 2023-06-13 赫思曼汽车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装置
CN110663136A (zh) * 2017-05-26 2020-01-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线圈
CN110663136B (zh) * 2017-05-26 2021-02-0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线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05810A (ja) 2015-01-08
CN108281793B (zh) 2020-09-15
JP6186924B2 (ja) 2017-08-30
CN108461923A (zh) 2018-08-28
CN108461923B (zh) 2020-09-25
CN108281793A (zh) 2018-07-13
CN104241861B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1861A (zh) 线圈绕线管以及使用此线圈绕线管的天线用线圈设备
US11908611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urface mounted inductor
JP5365745B1 (ja) リアクトルの製造方法
CN101790766B (zh) 线圈零件以及该线圈零件的制造方法
KR101536376B1 (ko) 고 전류 비결정성 파우더 코어 인덕터
CN103050226B (zh) 电抗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79102A (zh) 天线仪器
CN105390246A (zh) 电感及制造电感的方法
KR102163206B1 (ko) 면실장 인덕터의 제조 방법
CN105474487A (zh) 电线保护部件
JP2014204054A (ja) 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178342A (ja) アンテナ
CN105580094B (zh) 电磁致动器和用于制造这样的致动器的方法
US11063361B2 (en) Antenna coil
CN202473527U (zh) 一种磁性元器件
JPH11251151A (ja) ビーズインダクタ
JP2015088545A (ja) インダクタの製造法
CN111627650B (zh) 磁性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234353A1 (en) Magnetic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242490B2 (ja) 磁気浮上式鉄道用地上コイルの製作方法
CN111627669B (zh) 磁性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8602239U (zh) 一种柱形电感元件
CN201498327U (zh) 供磁性组件使用的微型线圈
JP6406403B2 (ja) アンテナ用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コイルボビン
JP2020092218A (ja) リアクト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