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9485A - 用于处理中间层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中间层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9485A
CN104229485A CN201410256896.XA CN201410256896A CN104229485A CN 104229485 A CN104229485 A CN 104229485A CN 201410256896 A CN201410256896 A CN 201410256896A CN 104229485 A CN104229485 A CN 104229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layer
stacking
band
article
lead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68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9485B (zh
Inventor
阿尔宾·塞梅尔洛克
丹尼斯·弗里奇
埃哈德·贝尔
弗洛里安·奥斯特哈默
乔治·施魏格霍费尔
马丁·奥斯特哈默
彼得·格拉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nes AG
Original Assignee
Kron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nes AG filed Critical Kron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4229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9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9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9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7/00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7/005Stacking of articles by using insertions or spacers between the stacked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堆垛场上堆叠堆垛期间用于处理中间层的方法和设备,堆垛具有至少两个被中间层分开且分别由物品层形成的堆垛层,对中间层的处理包括一层接一层地沿从接收位置到卸下位置的带送路径带送中间层,中间层通过在接收位置上夹持其前缘被接收,中间层在带送期间仅在其前缘上被保持,由此中间层的联接到前缘上的部分相应于前缘在沿着带送路径进行带送期间所经历的运动地拖在后面,在消除了接收位置的接收水平相对卸下位置的卸下水平的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情况下,带送路径从接收位置通向卸下位置,并且卸下位置在物品的层作为接下来的堆垛层在最上面放置到要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之前就已经处于该物品的层上。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中间层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处理中间层的方法以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3前序部分的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处理物品,例如将物品堆叠成堆垛时可以有利的是,将所谓的中间层置入由一个或多个,例如在堆垛中叠置的物品构成的层之间。这种置入优选例如在将物品堆叠成由多个分别通过一个或多个物品的层形成的堆垛层构成堆垛期间进行,其中,在将由一个或多个物品组成的新的层作为新的堆垛层在最上面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建立起的堆垛上之前,先将中间层放置到最后被放置到堆垛上的堆垛层上。
物品可以例如是如下物体,像例如包装好或未包装的物件、容器、纸板箱或由多个物体构成的物品集,其中,物品集的物体例如借助围箍、包裹件,像例如卷绕件、热缩软管或纸箱或支承架(仅例举出了一些能想到的设计方案)保持在一起。
作为中间层例如可以使用由纸、纸板、卡纸、塑料以及可能时薄膜制成的托盘,其由所使用的材料的一层唯一的层构成并因此也被称为实心的或固态的中间层;并且可以使用包装好的中间层,在这些中间层中,多个由纸、纸板、卡纸、塑料和/或薄膜制成的托盘在它们的端侧上相互粘接起来;并且还可以使用层压后的中间层,在这些中间层中,多个由纸、纸板、卡纸、塑料和/或薄膜制成的托盘完全上下叠置地相互胶合;并且也可以使用这些中间层不仅在均质的实施方案中而且也在例如带有包含的气隙的三明治式实施方案中的组合。
中间层在中间层堆垛上被准备好,这些中间层在中间层堆垛中相互叠置。为了将中间层一层接一层地置入要堆叠的堆垛的堆垛层之间,中间层首先被分离,例如通过将中间层单个地相继从中间层堆垛取下以将它们分开。通过取下实现的中间层分开在此可以从中间层堆垛的上侧或从底侧进行。紧接着,将中间层一层接一层地带送到堆垛场并在堆叠期间在堆垛的相继跟随的堆垛层之间置入堆垛中。
例如在包装技术中以及在包装工业中,在处理物品时的主要的成本因素就是速率(Taktung),利用该速率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处理尽可能多的物品。速率越高,那么物品销量就越大且为此设置的机器、机组和装置的利用就越充分并进而越好。因此,速率被描述为物品数量与时间的商,即在该时间内处理了这个数量的物品。
在中间层置入堆垛的堆垛层之间时,由于如下原因限制了速率,即,多快可以将通过分离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带送到堆垛场上并在那里卸下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的通过最后放置的由一个或多个物品构成的层形成的最上面的堆垛层上。
这可以多快地进行,在此不仅依赖于将在分离后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带送设备的速度,而且也依赖于带送设备在此所经过的带送路径以及为此所需的运动。带送路径在此预定了这些运动,而且这些运动是必需的,以便可以从接收位置到达卸下位置,在该接收位置中,带送设备或抓住通过分离先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或在将叠置在中间层堆垛中的中间层分离的同时抓住要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在该卸下位置中,带送设备再次释放之前被抓住的中间层并在最上面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堆叠起的堆垛的最上面的堆垛层上。
由DE 37 02 965 A1公知了一种带有卷门的装载站。装载站始终位于堆垛场上方,由多个被中间层分开的堆垛层构成的堆垛被堆叠在该堆垛场上。升降设备与该装载站相连。升降设备将装载站从物品被置入装载站的装载水平下降到随着到目前为止置入要建立的堆垛中的堆垛层的数量增加而变化的卸载水平上,并且在将物品的层卸下到要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后将装载站重新抬升到装载水平上以重新置入物品。此外,中间层仓与升降设备相连,该中间层仓准备好由多个叠置的、相同取向的中间层构成的中间层堆垛。中间层仓借助升降设备与装载站一起被下降并被再次抬升。如果装载站处在装载水平上,那么由输送装置按序供应的物品就借助滑动件被移到卷门上,直至相应于要作为堆垛层在最上面引到要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的物品的层的期望数量的物品在那里被集中起来。由此,一层接一层地在卷门上准备好物品的层。如果完成了物品的层,那么与装载站相连的升降设备将装载站下降到卸载水平,该卸载水平相应于作为接下来要放置到要堆叠的堆垛上的堆垛层的水平,该堆垛层应当由处在装载装置中的、已完成的物品的层形成。然后,卷门被拉回,其中,该卷门在物品的层的下方被拉走。由此,物品的层作为最上面的堆垛层到达要在位于卷门下方的堆垛场上堆叠起的堆垛上。紧接着,升降设备将装载站再次抬升到装载水平,在该装载水平上,用于新的物品的层的物品可以再次一层接一层地被移到卷门上。在卷门再次占据其先前的装载位置之前,在最上面被放置在中间层堆垛上的中间层至少在其前缘的区域内借助可上升且可下降的布置在共同的能水平和竖直地移动的滑块上的抽吸钟罩(Saugglocke)被中间层堆垛抓住,至少在其前缘区域中被竖直地抬升并在卷门的打开位置中被水平地移入布置在卷门的底侧上的、能与这个卷门一起水平运动的携带钳对中。携带钳对在此优选是打开的。在卷门再次进入装载位置中之前,携带钳对被闭合,由此在中间层的前缘上夹持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并且卷门在其从打开位置进入装载位置中的运动中在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堆叠起的堆垛的最上面的堆垛层上方将中间层一起拉走。在到达装载位置时,携带钳对被打开并且在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堆叠起的堆垛的最上面的堆垛层上的中间层被卸下。在新的物品的层被移到卷门上并与在堆垛层中的布置相应地被分组之后,卷门再次移动返回其打开位置中,由此将新的物品的层放到之前的在它们之间被中间层覆盖且在最上面堆叠在堆垛场上的堆垛层上。
其缺陷在于严重降低了可达到的速率的时间损耗,这个时间损耗在分组之后完成的物品的层可以作为最上面的堆垛层卸下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堆叠起的堆垛上之前就伴随卷门上的物品的准备和分组而来。此外,通过与升降设备相连的竖直移动的中间层仓,极为强烈地限制了在研发处理物品的机组时的规划自由度,在其端部上有由多个通过物品的层形成的堆垛层构成的堆垛,这些堆垛层中的至少两个应当通过中间层相互分开。另一个缺陷通过时间损耗产生,该时间损耗在装载站中产生,中间层应当作为底层在最下方位于堆垛内和/或作为顶层在最上方结束堆垛。对装载站而言,这种底层和/或顶层的置入分别意味着空载运行(Leerfahrt),在该空载运行时,卷门必须被费时地打开和关闭,而不会形成新的物品的层。此外,由于很大的重量,在移动路径上可达到的加速度以及由此可达到的速率很小且磨损极高,其中,这个很大的重量必须借助升降设备基于与该升降设备相连的中间层仓不断地运动。通过在中间层分开时的等待时间产生了额外的缺陷,这是因为这种中间层分开仅当物品的层被完成且在堆垛场上被卸下时才会一层接一层地进行。由此,得到了在堆叠堆垛时的时间过程的附加的再次降低了可达到的速率的延长。
此外,已证实有利地影响速率的是,将物品的层的形成和准备以及它们从例如包括准备面的准备场到堆垛场的转移与中间层从中间层堆垛到堆垛场的带送分开,其中,这些物品的层应当作为堆垛层置入要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中。
因此,用于分离中间层和/或带送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的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分别借助从上面来的加载负压的抽吸钟罩来接收中间层,并且在中间层被带送期间保持这些中间层。在此,中间层在多个在其整个表面上分布的部位上被抽吸钟罩吸住。
通过US 2003/0012636 A1公知的是,被简称为托盘的托盘状物件从由多个托盘构成堆垛上被单独地取下并以如下方式被分离,即,将具有多个抽吸钟罩的升降设备下降到堆垛的上侧上并再次抬升,由此吸住最上面的托盘并将其从堆垛上抬离。在抬升之后,与堆垛分开的托盘被转交给带送设备。这个带送设备由绕水平的轴线转动地被驱动的缸体构成,在该缸体的圆周上同样均匀分布地布置有抽吸钟罩组。缸体同时是传送装置的导向辊和/或驱动辊。与堆垛分开的托盘为了将其转交给带送设备而被升降设备沿切向移近缸体的圆周。如果被驱动的缸体的抽吸钟罩组经过被升降设备吸住的托盘,那么托盘被升降设备的抽吸钟罩转交给相应的抽吸钟罩组,从而使托盘被升降设备释放并且现在相应于缸体的圆周运动地被进一步输送。在此,借助升降设备将之前从下方移近缸体的托盘向上移到缸体上,托盘在那里与在缸体的圆周上的抽吸钟罩组松开并借助传送装置放置在这个传送装置上地被运输以进一步使用。
其缺陷在于,带送首先应当仅沿水平的方向和/或向上从堆垛的上侧离开地进行,由此在升降设备和/或带送设备之间不会出现与堆垛的碰撞。由此,尤其是当卸下位置例如处于堆垛的上侧的水平之下并因此处于接收位置之下时,长的带送路径必须与多种用于它们的经过所需的不同的运动以及用于带送的方向切换一起来计划并遵循,其中,在卸下位置中,托盘在其分离之后被带送设备带送,在接收位置中,带送设备接收在分离之后与堆垛分开的托盘。这导致了强烈受限的能实现的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任务是,说明一种用于处理中间层的方法和设备,它们消除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并且允许了很高的速率。
上述任务分别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通过从属权利要求来描述。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主题涉及一种用于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该物品的处理规定,将由一个或多个成组的物品组成的物品的层所形成的堆垛层在堆垛场上堆叠成堆垛,该堆垛具有至少两个被中间层分开且分别由物品的层形成的堆垛层。物品的层在此优选在至少沿水平方向与堆垛场错开的准备场上来准备并在消除通过沿水平方向相对堆垛场错开的准备场产生的水平间距以及可能存在的竖直间距的情况下被运输到堆垛场,并且在那里分别在最上面被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
在堆垛场上将堆垛层堆叠成堆垛期间对中间层的处理包括将中间层一层接一层地沿着从带送第一中间层到带送第二中间层时都保持不变的或可变的带送路径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其中,堆垛层由一个或多个成组的物品集合成的物品的层形成,该堆垛具有至少两个被中间层分开且分别由物品的层形成的堆垛层。
该方法规定,中间层通过夹持其前缘被接收。因此,接收位置的特征在于夹持中间层的前缘。
在带送期间,中间层在此仅在其前缘上被夹持,由此将中间层的联接到前缘上的部分相应于前缘在沿着带送路径带送期间经历的运动地拖在后面。
在此,带送路径消除了在接收位置的例如保持不变的接收水平与卸下位置的例如可变的卸下水平之间的例如至少暂时在处理中间层时出现的水平差。由于例如可变的卸下水平,当接收水平处于例如在开始堆叠堆垛时的第一卸下水平和例如接近结束堆叠堆垛的第二卸下水平之间时,在处理中间层时可能会至少暂时出现水平差。当卸下水平不可变化而接收水平可变时,同样可能至少暂时出现水平差。当不仅接收水平而且卸下水平都是可变的时,也可能至少暂时出现水平差。当可变的或不可变化的接收水平和卸下水平在整个处理中间层期间都是不同的时,始终会出现水平差。
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物品的层在最上面被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或作为接下来的堆垛层在堆垛场被卸下之前,卸下位置处于这个物品的层上。
因此,在物品的层作为接下来的堆垛层在最上面被放置到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之前,通过在卸下位置中释放中间层的前缘来卸下被带送的中间层在这个物品的层上进行,其中,堆垛由多个通过物品的层形成的堆垛层构成,这些堆垛层中的至少两个堆垛层通过中间层被分开。
因此,如果使用装载站将物品的层从准备场运输到堆垛场,那么该方法可以规定,中间层在上面被放置到目前还没在堆垛场上卸下的物品的层上,该物品的层例如仍处于装载站中。
因此,之前在接收位置中被接收的中间层随着到达卸下位置以及随着放下从准备场运输到堆垛场并在那里在最上面被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的物品的层才被带送到堆垛场上。但是,在物品的层作为最上面的堆垛层被卸下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之前,该中间层的前缘的释放就已经随着到达在例如目前被从准备场运输到堆垛场的物品的层上的卸下位置被实现。
因此,该方法可以规定,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到卸下位置的带送至少部分地以时间上重叠的方式进行,而例如在准备场上,例如在准备场所包括的准备面上准备好的物品的层被带送到堆垛场,以便在那里作为要在堆垛场上堆叠起的堆垛的接下来的堆垛层被卸下。
因此,该方法规定,在堆垛场上要用多个由在与堆垛场至少在水平方向上空间分开的不同的准备场上准备好的物品的层构成的堆垛层堆叠成的堆垛上,在完成的堆垛的堆垛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层,该中间层在同样与堆垛场并且也与准备场在空间上分开的中间层堆垛中被准备并在其分离之后被单独地带送到堆垛场,以便在将多个物品的层堆叠成堆垛期间置入至少一个最后作为最上面的堆垛层要被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堆叠好的堆垛上的物品的层和至少一个要在最上面被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堆叠好的堆垛上的物品的层之间,在将中间层从中间层堆垛分离之前或分离期间在中间层的前缘上夹持中间层或与中间层堆垛分离的中间层,并且不管相应于在接收位置的接收水平与卸下位置的卸下水平之间的竖直高度差的水平差,毫无延迟地立即开始在为此所需的方向上沿带送路径到堆垛场的带送,其中,在接收位置中,在带送开始之前,中间层在其前缘上被夹持,在卸下位置中,中间层在带送结束时达到目前被从准备场运输到堆垛场的物品的层、在其前缘上再次被释放并由此被放置到接下来在堆垛场上作为要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的到目前为止在最上面的堆垛层被卸下的物品的层上。
但原则上也可以想到的是,在进行中间层从准备场到堆垛场的运输之前就已经将中间层放置到物品的层上。
例如只要中间层还处于准备场上,那么该中间层就可以被放置到物品的层上。
在现有技术中,其中,被分开的中间层被与卷门一起运动的携带钳对分别在它们的前缘上夹持,在两个相继跟随的带送之间必须先要等待直至完整的物品的层在卷门上已经分好组。此外,自由度在规划相应的机组的结构时由于接收位置和卸下位置在空间上的接近以及堆垛场在水平方向上与用于物品的准备场的协调一致而受到强烈的限制。
在现有技术中,其中,中间层为了它们的分离平面地借助加载负压的抽吸钟罩被抬起并且被分开的中间层紧接着悬挂在抽吸钟罩上地被带送,在带送时必须先确保,所有在中间层的面上分布的抽吸钟罩在可以沿着指明了从接收位置到卸下位置的路径的必需的方向进行带送之前没有可能的碰撞对象。由此,带送路径很长并且需要用来确保无碰撞带送的运动过程很复杂。在按现有技术实施这种带送的机组中,也必须一直等待直到物品的层作为要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的到目前为止位于最上面的堆垛层被卸下,并且要将物品的层一层接一层地带送到堆垛场的、例如实施成码堆头或百叶卷帘头的装载站在接下来的中间层可以被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的最上面的堆垛层上之前就已经离开了碰撞区域。
而本发明既不需要等待直至物品的层在装载站上被分好组,以便在堆垛场上卸下物品的层,也不需要等待直至成组的物品的层借助装载站在堆垛场上被卸下并且装载站离开碰撞区域。取而代之的是,本发明规定,将要置入要在堆垛场上堆叠的堆垛的两个相继跟随的堆垛层之间的中间层简单地在上方卸下到已成组的、尚处于装载站中的物品的层上,因此装载站在堆垛场上不仅卸下了物品的层,而且同时也卸下了已经卸下到其上的中间层。
由此,本发明在中间层的每一次带送中相对现有技术能够实现节省时间,这导致较高的可达到的速率。
物品的处理可以至少沿水平方向在空间上与中间层的处理分开地进行至少这么长时间,直至在带送时到达了卸下位置。在那时中间层和物品才被集合在一起。
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分开具有的优势在于在研发相应的机组时的很大的规划自由度。空间上的分开可以例如设置如下带送路径,被接收的中间层的前缘沿着这条带送路径从接收位置直至卸下位置沿水平方向经过了如下路段,该路段相应于中间层从其前缘到与该前缘对置的且结束拖在后面的部分的后缘的延伸长度的两倍或更多倍。
由此,本发明允许了在极为自由地布置机组的组件的情况下带送中间层,其中,不仅处理物品而且也处理中间层。此外,通过空间上的分开,本发明还允许了在没有时间损耗的情况下和处理中间层同时地且不依赖于处理中间层地处理物品。这能够实现很高的速率,其确保能够以该速率不受限制地且不依赖于处理物品地处理中间层直至到达卸下位置,而无需注意物品的处理。本发明尤其允许了特别自由地规划机组,其中,首先可以规划物品处理的流程并在此之后才确定可以将中间层的处理规划到流程内,这是因为本发明容忍了很长的带送路径并同时能够实现较高的速率。
在此,设置用于放置在堆垛场上的物品的层可以在准备场所包括的准备面上来准备。堆垛场的位置至少在水平方向上不同于这种例如包括准备面的准备场的位置。准备面可以处于恒定的水平上或优选由转移站形成或被这个转移站所包括,该转移站例如在分组水平上从分组站接收完成的物品的层并且例如相对负责从准备场到堆垛场的运输的装载站移动到可变的装载水平上。由此,再次保持节省时间,这是因为在各单个组件,即分组站、转移站、装载站之间的接口上必须产生较小的直至根本不存在的等待时间,并且此外仅必须经过转移站和装载站的很短的移动路径,这同样有助于速率的提高。
该方法可以至少暂时在堆垛的堆叠期间设置如下带送路径,该带送路径在消除如之前所描述那样的可能暂时存在的接收位置的接收水平相对卸下位置的例如随要堆叠在堆垛场上的堆垛的高度渐增而发生变化的卸下水平的水平差的情况下,优选沿着直接的方向(in direkterRichtung)并因此用数量尽可能少的相对其经过路径的运动就够用地从接收位置通向卸下位置。通过如下状况,即,在堆垛的堆叠期间,堆垛的高度由于已经置入堆垛内的堆垛层的数量的渐增而不断发生变化,伴随用于中间层的带送路径的变化产生了限制,由于该限制至少暂时出现了这种带送路径。带送路径的直接的方向可以例如在堆叠开始时是有意义的,而在堆叠结束时可以通过越来越高的堆垛阻断带送路径的直接的方向。
此外,该方法还优选规定,紧接在接收中间层之后开始沿着带送路径进行带送,而不管沿着带送路径带送的中间层的联接到被夹持的前缘上的部分是否与机组的部件接触,中间层在该机组内部或借助该机组从接收位置被带送到卸下位置。在此,带送可以立刻在沿着带送路径的方向上开始,该方向指明了从接收位置到卸下位置的最短路径。
在接收水平与例如可变的卸下水平之间的水平均衡在此优选随着夹持中间层的前缘或紧接在夹持中间层的前缘之后开始并与从接收位置到卸下位置的运动同步地进行。
因此,该方法规定,利用中间层的可弯曲的特性,以便缩短带送路径并因此缩短在处理这些中间层时带送的持续时间,随之而来的是可达到的较高的速率。中间层的可弯曲的特性在此在很宽的限度内依赖于是所谓的实心的、包装好的或层压的中间层还是另一本文开头提及类型的中间层。
作为对此的备选或附加,该方法规定,随着中间层的前缘的释放,结束了对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接收水平相对卸下水平的水平差的消除。
当中间层堆垛的上侧随着中间层堆垛的高度减小而例如借助升降器被保持在保持不变的水平上时,或当进行中间层从中间层堆垛底侧起的分离时,接收水平可以是不变的。
作为备选,接收水平可以例如随着中间层堆垛的高度减小而发生变化,以及卸下水平例如可以与堆垛场上到目前为止堆叠好的堆垛的高度相关。
中间层的处理可以包括带送之前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作为备选或附加,中间层的处理可以包括中间层堆垛的中间层的分离,以便将中间层与中间层堆垛分开,其中,接收位置包括至少一个可能可变的位置,目前在最上面被放置在中间层堆垛上的中间层的至少一个包括前缘的部分占据该位置。接收位置所包括的、可能可变的位置优选仅关于其竖直空间坐标系例如随着从其分离出中间层的中间层堆垛的减小的高度和/或随着要在堆垛场上堆叠起的堆垛的增长的高度而发生变化。
如果中间层的处理包括带送之前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那么该方法可以规定,接收水平是保持不变的或是可变的,在该接收水平上,通过之前的分离从中间层堆垛分离的中间层在其前缘上被夹持。
如果中间层的处理包括带送之前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那么该方法可以备选地规定,接收水平是可变的,在该接收水平上,通过之前的分离从中间层堆垛分离的中间层在其前缘上被夹持。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规定了中间层堆垛的中间层在接收之前进行分离,其中,分离在随中间层堆垛的高度下降的分离水平上进行。在此,接收水平与分离水平保持相同。因此,负责带送的带送设备相对负责在分离水平上分离的分离设备移动,以便通过夹持中间层的前缘接收这个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由此,带送路径的和在堆垛场上堆叠一个或多个堆垛期间再次以如下方式被缩短,即,通过相对移动来缩短要消除的水平差,这导致速率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对中间层堆垛的中间层进行分离以实现分开,优选规定,至少在中间层的前缘的区域中例如借助例如布置在共同的能竖直运动的托臂上的可上升且可下降的抽吸钟罩抓住这个相应在最上面被放置在中间层堆垛上的中间层,并紧接着至少在该中间层的前缘的区域中垂直于接收位置地抬升被抓住的中间层。如果中间层的前缘到达接收位置,那么该前缘就被夹持并开始沿着带送路径到卸下位置进行带送。由这种分开产生的相对现有技术的优势在于,在接收位置上的抓住和转交之间仅进行了要分离的中间层的前缘的竖直运动。而在现有技术中必须额外实施水平运动。
如果中间层的处理包括中间层堆垛的中间层的分离,以便将中间层与中间层堆垛分开,那么接收水平是保持不变的,在该接收水平上,已经为了分离而在中间层的前缘上夹持在最上面放在中间层堆垛上的中间层或在中间层堆垛中处于最下面的中间层。如果中间层被从上方与中间层堆垛分离,那么例如可以通过能竖直移动的中间层堆垛获得了保持不变的分离水平和接收水平,由此可以使中间层堆垛的由在最上面被放置在中间层堆垛上的中间层形成的表面的水平保持恒定。
如果中间层的处理包括中间层堆垛的中间层的分离,以便实现中间层与中间层堆垛的分开,那么接收水平可以随中间层堆垛的由于在中间层堆垛内的中间层的数量减小而减小的高度发生变化,在该接收水平上,已经为了分离而在中间层的前缘上夹持这个在最上面被放置在中间层堆垛上的中间层。
如果中间层的处理包括中间层堆垛的中间层的分离,以便实现中间层与中间层堆垛的分开,那么为此可以规定,至少中间层堆垛的最上面的或最下面的中间层,根据分离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在中间层堆垛上进行而沿着其前缘的方向离开竖直地竖立在中间层堆垛上的轴线从中间层堆垛偏转出来,从这个方向进行中间层的接收。由此,为了中间层的分离以及同时的带送可以在该中间层的前缘上夹持这个相应地在最上面处于中间层堆垛上或在最下面处于中间层堆垛中的中间层。
所描述的偏转可以例如通过剥离设备,如剥离板材来实现,该剥离设备沿着竖立在中间层堆垛上的轴线的方向布置成相对中间层堆垛的上侧或底侧位置固定,从而由于由继续分离造成的中间层堆垛的高度减小或在中间层堆垛中的中间层的数量的减小而更靠近上侧或底侧的中间层通过剥离设备在侧向从中间层堆垛偏转出去。
剥离设备可以例如实施振动(Vibration),以便支持或至少一起导致这种偏转。
此外,该方法还规定,中间层在其被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期间至少以区段形式由用于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机组的部件支撑,该机组例如是用于在堆垛场上堆叠或建立堆垛的机组,该堆垛由多个物品的层形成的堆垛层构成,这些堆垛层中的至少两个堆垛层在完成的堆垛中通过中间层分开,在该机组内部,中间层从接收位置被带送到卸下位置。
机组的至少以区段形式在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期间支撑中间层的部件在带送期间可以是不同的部件。
机组的至少以区段形式在从接收位置至少沿着带送路径的区段带送到卸下位置期间支撑中间层的部件优选是负责带送的设备的部件。
重要的是,该方法可以规定,例如在没有装载站空载运行的情况下将中间层作为底层和/或顶层带送到堆垛中。在此,卸下位置例如在开始在堆垛场上建堆垛时和/或结束时直接被放在需要的部位上,该卸下位置必须被到达,以便在堆垛场上卸下作为底层和/或顶层的中间层。
本发明的第二主题涉及一种用于执行之前所描述的用于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设备,该物品的处理规定,将由一个或多个成组的物品组成的物品的层所形成的堆垛层在堆垛场上堆叠成堆垛,该堆垛具有至少两个被中间层分开且分别有物品的层形成的堆垛层。
该设备包括至少在水平方向上与堆垛场错开的准备场,物品的层在准备场上来准备。此外,该设备还包括装载站,在消除了由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堆垛场错开的准备场产生的水平间距以及可能存在的竖直间距的情况下,在准备场上准备好的物品的层借助该装载站一层接一层地被运输到堆垛场并在那里分别在最上面被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
此外,该设备还包括布置成能沿由于可能可变的接收水平和/或卸下水平而例如变化的带送路径从接收位置运动到卸下位置的夹持设备,该夹持设备在接收位置中的接收水平上在中间层的前缘上夹持中间层,负责沿着带送路径带送并在此将中间层的联接到前缘上的部分沿着带送路径拖在后面,并且之前在其前缘上被夹持的中间层在卸下位置中的卸下水平上被再次松开,以便由此在物品的层在堆垛场上被卸下之前就已经将被带送的中间层放置到接下来要卸下作为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的最上面的堆垛层的物品的层上。
该设备可以包括向上敞口的装载站,借助该装载站,在准备场上,例如在准备场所包括的或包括该准备场的准备面上准备好的、要作为堆垛层置入要在堆垛场上堆叠起的堆垛内的物品的层被运输到堆垛场,其中,卸下位置位于在装载站中目前从准备场被运输到堆垛场的物品的层上。
装载站可以包括码堆头或百叶卷帘头。
装载站优选包括百叶卷帘头,其优选持久地处于堆垛场之上。在准备场上准备待用的物品的层通过侧面的装载孔以如下方式置入该百叶卷帘头中,即,将这个物品的层在侧向穿过装载孔地在封闭位于百叶卷帘头的底侧上的卸载孔的百叶卷帘封闭件上方移动。由此,可以单独通过将准备场上移到百叶卷帘头中来消除在准备场与堆垛场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偏差。在被装载的百叶卷帘头已经下降到直到那时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之后,百叶卷帘头通过百叶卷帘封闭件的打开被卸载。百叶卷帘封闭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能相对运动的百叶卷帘。
该设备可以包括转移站,其可以形成或包括准备场。转移站被简化地示出成是布置在分组站与装载站之间的升降台,其中,分组站将物品分组成物品的层,装载站负责将由分组站产生的物品的层从准备场运输到堆垛场。转移站从在分组水平上的分组站一层接一层地接收物品的层并相对装载站移动到转移水平上,以便缩短装载站的移动路径并由此提高装载站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可能的移动路径的数量。
该设备的特征可以在于如下带送路径,该带送路径至少在水平方向上至少相应于中间层的从其前缘到与这个前缘对置的以及结束拖在后面的部分的后缘的延伸长度的两倍。
该设备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置在接收位置与卸下位置之间的支撑元件,中间层的联接到前缘上的、被拖在后面的部分可以在这些支撑元件上被夹持设备在带送期间拉拽。
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可以布置成能竖直地运动,其中,支撑元件水平处于相应的夹持水平之下,支撑元件在其位于接收位置与卸下位置之间的支撑元件位置上占据该支撑元件水平,夹持设备在沿着带送路径经过相应的支撑元件时占据该夹持水平。
此外,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中间层堆垛的背离处于中间层堆垛内的中间层的前缘的后侧上的剥离设备,像例如剥离板材。剥离设备优选在竖立在中间层堆垛上的轴线的方向上布置成相对中间层堆垛的上侧或底侧位置固定,从而由于由继续分离造成的中间层堆垛的高度减小或在中间层堆垛中的中间层的数量的减小而更靠近上侧或底侧的中间层被剥离设备在侧向从中间层堆垛偏转出去。
由此,可以通过在中间层堆垛上在中间层的前缘上夹持中间层进行接收,由此通过带送可以同时进行中间层堆垛的中间层的分离。由此,相比于接收,已经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可以省去否则必需的分离设备。
剥离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被驱动的不平衡元件,以便实施振动,该振动支持或至少一起导致至少在最上面或在最下面的中间层沿其前缘方向从中间层堆垛侧向偏转出来。
作为剥离设备的备选,该设备可以包括分离设备,该分离设备将中间层从中间层堆垛分离出来并因此使与中间层堆垛分开的中间层以它们的前缘事先在接收位置上转交给夹持设备。
分离设备可以布置成能沿竖直方向运动,例如以便跟随中间层堆垛的随着进一步的分离而减小的高度和/或可能时相对夹持设备移动到保持不变的或例如为了减小带送路径而变化的接收水平上。
相比现有技术的优势在于,沿带送路径带送中间层所需的竖直和水平运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提前开始,即,使中间层仅在其前缘上被夹持并使联接到前缘上的部分被拖在后面。在此,利用中间层的挠性的特性,其中,避免了仅前缘与用于处理中间层和物品的机组的部件的碰撞并且允许了联接到前缘上的、拖在后面的部分与用于处理中间层和物品的机组的这样的部件之间的接触。
由此,被认为是决定性地影响可达到的速率的主要的时间因素的中间层的带送直至其置入最后在最上面在堆垛场上被放置到堆垛上的堆垛层与接下来的要被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堆叠的堆垛的最上面的堆垛层上的物品层之间可以被大幅加速,由此可以相比现有技术实现明显更高的速率。
附图说明
接下来借助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阐释本发明。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或作用相同的元件。为清楚起见,在单个附图中仅示出了那些对说明相应的附图而言必需的附图标记。各单个元件彼此间的大小比例在此并不是始终相应于真实的大小比例,因为一些形状被简化地示出,而另一些形状为了更好地显示被相对其它元件放大地示出。所示的实施形式仅是按本发明的设备或按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如何来设计的范例,而并非最终的限定。在示意性附图中:
图1在通过在接收位置上夹持中间层的前缘来接收中间层时开始将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一瞬间,借助在图1a)中的用于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设备的俯视图以及借助在图1b)中的用于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设备的侧视图示出了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在该卸下位置中,被带送的中间层被释放并由此在物品的层作为接下来的堆垛层在最上面放置到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上之前被卸下到这个物品的层上,其中,这个堆垛由多个通过物品的层形成的堆垛层组成,这些堆垛层中的至少两个堆垛层通过一个中间层被分开;
图2在将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二瞬间,在图2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2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3在将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三瞬间,在图3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3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4在将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四瞬间,在图4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4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5在将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五瞬间,在图5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5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6在将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六瞬间,在图6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6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7在将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七瞬间,在图7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7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8在将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八瞬间,在图8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8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9在通过在卸下位置上释放中间层的前缘来卸下中间层时结束将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最后瞬间,在图9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9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10在第一瞬间,在图10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10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在该第一瞬间,在到达卸下位置并释放已经带送的中间层的前缘之后,负责带送的夹持设备开始移动返回到接收位置,以便在那里重新接收中间层;
图11在第二瞬间,在图11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11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在该第二瞬间之后,夹持设备在到达卸下位置并释放已经带送的中间层的前缘之后已经开始移动返回到接收位置,以便在那里重新接收中间层;
图12在通过在接收位置上夹持中间层的前缘来接收中间层时开始将另一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一瞬间,借助在图12a)中的俯视图以及借助在图12b)中的侧视图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在该卸下位置中,被带送的中间层被释放并由此在物品的层作为接下来的堆垛层放置到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堆垛的最上边之前被卸下到这个物品的层上,其中,这个堆垛由多个通过物品的层形成的堆垛层组成,这些堆垛层中的至少两个堆垛层通过中间层被分开;
图13在将另一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二瞬间,在图13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13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14在将另一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三瞬间,在图14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14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15在将另一中间层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四瞬间,在图15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15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图16在将另一中间层紧接在到达卸下位置之前从接收位置带送到卸下位置的第五瞬间,在图16a)的俯视图中以及在图16b)的侧视图中示出了用于借助图1的设备在处理物品期间处理中间层的方法的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至16b)中示出的用于在处理物品02期间处理中间层01的设备100,该设备主要包括能够沿着例如可变的、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从接收位置04到卸下位置05的带送路径运动地布置的夹持设备06。夹持设备06在接收位置04中在接收水平40上在中间层的前缘10上夹持中间层01。此外,夹持设备06还负责沿着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进行带送。夹持设备06在此将中间层01的联接到前缘10上的部分11沿着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拖在后面。夹持设备06在卸下位置05中在卸下水平50上再次释放之前在其前缘10上被夹持的中间层01。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可以至少在水平方向上至少相应于中间层01从其前缘10到与这个前缘对置且结束拖在后面的部分11的后缘12的延伸长度的两倍。
在处理中间层01期间对物品02进行处理,如图1a)至16b)所示,规定将通过由一个或多个成组的物品02组成的物品02的层形成的堆垛层20在堆垛场21上堆叠成堆垛22,该堆垛具有至少两个被中间层01分开且分别由物品02的层形成的堆垛层20。
此外,设备100还包括至少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堆垛场21错开的准备场,在该准备场上准备物品02的层。
此外,设备100还包括装载站09,借助该装载站在消除由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堆垛场21错开的准备场产生的水平间距以及可能的竖直间距的情况下将在准备场上准备好的物品02的层一层接一层地运输到堆垛场21并在那里分别在最上面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的堆垛22上。
设备100的特征在于,夹持设备06通过在卸下位置05中释放之前在其前缘10上被夹持的中间层01将被带送的中间层01在物品02的层在堆垛层21上被卸下之前就已经放置在接下来要卸下作为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的堆垛22的最上面的堆垛层20的物品02的层上。
设备100可以包括向上敞口的装载站09,借助该装载站将在准备场上,例如在准备场所包括的或包括该准备场的准备面上准备好的、要作为堆垛层20置入要在堆垛场21上堆叠起的堆垛22内的物品02的层运输到堆垛场21。向上敞口的装载站09能够实现使卸下位置05处于在装载站09中目前被从准备场运输到堆垛场21的物品02的层上。
装载站09可以包括百叶卷帘头,其永久地处于堆垛场21上方。在准备场上准备待用的物品02的层以如下方式穿过侧面的装载孔置入该百叶卷帘头中,即,将这个物品02的层在侧面穿过装载孔在封闭位于百叶卷帘头的底侧上的卸载孔的百叶卷帘封闭件之上移动。百叶卷帘封闭件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能相对运动的百叶卷帘。在装载后的百叶卷帘头已经下降到那时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的堆垛22上之后,百叶卷帘头通过打开百叶卷帘封闭件以如下方式被卸载,即,将该百叶卷帘封闭件的一个或两个能相对运动的百叶卷帘简单地在由百叶卷帘封闭件承载的物品02的层之下拉走。
在这种实施成百叶卷帘头的装载站09中,仅通过从准备场到装载站09的上移就可以消除准备场和堆垛场21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偏差。
如通过图7b)和图16b)的对比可知的那样,设备可以包括转移站,其包括准备场并形成了准备面,已完成的物品02的层在该准备面上来准备。转移站简化地示出成是布置在分组站与装载站09之间的升降台,其中,该分组站将物品分组成物品的层,该装载站负责将由分组站产生的物品02的层从准备场运输到堆垛场21。转移站在分组水平上从分组站一层接一层地接收物品02的层并相对装载站09移动到转移水平上,以便缩短装载站09的移动路径并由此提高装载站09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可能的移动路径的数量。
为了跟随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消除了在接收水平40与卸下水平50之间的水平差的带送路径,需要夹持设备06的通过箭头31以及通过箭头32示意出的沿竖直方向以及沿水平方向的运动。
在返回运动期间,同样需要通过箭头33示意出的夹持设备06沿竖直方向的运动和通过箭头34示意出的夹持设备06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夹持设备在不同于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的返回运动路径上经过了这些运动,其中,在夹持设备06到达卸下位置05并释放了沿着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消除了在接收水平40与卸下水平50之间的水平差的带送路径被带送的中间层01之后,该夹持设备沿着该返回运动进行运动。
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在接收位置04与卸下位置05之间的支撑元件71。中间层01的联接到前缘10上的被拖在后面的部分11被夹持设备06在沿着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可能消除了在接收水平40与卸下水平50之间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带送路径进行带送期间在支撑元件71上拉拽。
支撑元件71可以布置成能竖直地运动,其中,支撑元件71在其位于接收位置04与卸下位置05之间的支撑元件位置07上所占据的支撑元件水平70处于夹持设备06在沿着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经过相应的支撑元件71时所占据的相应的夹持水平60之下。
设备100可以包括分离设备08,该分离设备将中间层01从中间层堆垛13中分离出来并使因此与中间层堆垛13分开的中间层01以它们的前缘10事先在接收位置04上转交给夹持设备06。
中间层堆垛13的所有中间层01在此优选相同地取向,其中,它们的前缘10全部面朝中间层堆垛13的同一前侧,而它们的后缘12全部面朝中间层堆垛13的对置的后侧。在中间层堆垛13中叠置的中间层01的前缘10在此总地形成了中间层堆垛13的前侧,而在中间层堆垛13中叠置的中间层01的后缘12在此总地形成了中间层堆垛13的后侧。前缘10在此优选面朝如下方向,中间层01从这个方向借助夹持设备06被夹持以将它们带送到卸下位置05。
分离设备08可以例如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在最上面放置在中间层堆垛13上的中间层01借助布置在共同的能水平移动的滑块上的能上升且能下降的抽吸钟罩至少在其前缘10的区域中被抓住、抬升并以其前缘10事先转交给夹持设备06。
同样可以想到的是,分离设备08以如下方式将最上面的中间层01从中间层堆垛13取下,即,将具有多个在其沿着在最上面放置在中间层堆垛13上的中间层01的延伸部的长度和宽度上布置的抽吸钟罩的升降设备下降到中间层堆垛13的上侧上并再次抬升,由此使最上面的中间层01被吸住并从中间层堆垛13抬升。在抬升之后,与中间层堆垛13分开的中间层01以其前缘10事先转交给夹持设备06。
原则上也可以想到的是,中间层01在它们从中间层堆垛13分离期间被转动或被翻转。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层01的在它们与中间层堆垛13分开之后为了将它们带送到卸下位置05而被夹持的边缘形成了它们的前缘10。
为此,分离设备08可以备选地规定,在最上面放置在中间层堆垛13上的中间层01在其前缘10的区域内借助一个或多个抽吸钟罩被吸住并将前缘10沿着摆线轨迹拉回,其中,中间层01被翻转,从而使其之前向下指向的侧现在向上指向。在此这样与中间层堆垛13分开的中间层01的之前在中间层堆垛13内背离夹持设备06的前缘10现在朝着夹持设备06的方向指向,从而是它可以被这个夹持设备在转交位置04中夹持并被带到卸下位置05。
分离设备08可以布置成能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便例如跟随中间层堆垛13的随着不断进行的分离而减小的高度和/或必要时相对夹持设备06移动到保持不变的或例如为了缩小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可能至少暂时消除了接收水平40与卸下水平50之间的水平差的带送路径而可变的接收水平40上。
之前所描述的设备100允许执行接下来借助在图1a)至16b)中示出的设备100的不同的瞬间快照来阐释的方法。
借助在图1a)至16b)中示出的设备100在其流程中的不同的瞬间快照完整地或部分地示出的、用于在处理物品02期间处理中间层01的方法规定,物品02的处理包括将具有至少两个被中间层01分开且分别由物品02的层形成的堆垛层20的堆垛22在堆垛场21上堆叠起来,如这在图1至图16中所示的那样,以及中间层01的处理包括将中间层01一层接一层地沿着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从接收位置04到卸下位置05的带送路径进行带送。
该方法在此规定,中间层01通过在接收位置04上夹持其前缘10被接收。
该方法此外还规定,中间层01在带送期间仅在其前缘10上被保持,由此使中间层01的联接到前缘10上的部分11相应于前缘10在沿着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进行带送期间所经历的运动地被拖在后面。
该方法此外还规定,在消除了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接收位置04的接收水平40相对卸下位置05的卸下水平50的水平差的情况下,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从接收位置04通向卸下位置05。
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卸下位置05在物品02的层作为接下来的堆垛层20在最上面放置到要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的堆垛22上之前就已经位于这个物品的层上。
因此,例如在图6和图7以及图16中可以看到被带送的中间层01是如何到达物品02的层的上方的卸下位置05的,这个物品02的层目前还被从准备场上移到装载站09内。图8和图9示出,在装载站09将处于其中的物品02的层在堆垛场上卸下之前,被带送的中间层01就随着在其前缘10上到达卸下位置05在处在装载站09内的物品02的层上被释放。直到在图10中装载站09才升起,由此将从准备场运输到堆垛场21的物品02的层以及随其被放置在其上的中间层01在堆垛场21上被卸下。
卸下位置05在此处于物品02的层上,物品02的层已完成但还未在堆垛场21上卸下。在此,随着到达卸下位置05,之前在接收位置04中被接收的中间层01在物品02的层被作为接下来的堆垛层20在最上面放置到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的堆垛22上并在其前缘10上被释放之前,就已经被带到这个物品02的层上,其中,该堆垛由多个通过物品02的层形成的堆垛层20构成,这些堆垛层中的至少两个堆垛层20通过一个中间层01被分开。通过释放其前缘10,中间层被卸下到尚未在堆垛场21上卸下的物品02的层上。
设置用于在堆垛场21上放置的物品02的层在此可以在准备场所包括的准备面上来准备。准备场21的位置与例如包括准备面的准备场的位置至少在水平方向上是不同的。
该方法此外还可以规定,物品02的处理至少在水平方向上在空间上与中间层01的处理分开地进行了至少这么长时间,直至在带送时到达了卸下位置05并且直到那时才将中间层01和物品02集合在一起。
物品02的层在此优选在至少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堆垛场21错开的准备场上来准备,并且在消除了由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堆垛场21错开的准备场产生的水平间距以及可能存在的竖直间距的情况下被运输到堆垛场21,并且在那里分别在最上面被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来的堆垛22上。
在此,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上的分开的特征可以在于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被接收的中间层01的前缘10从接收位置04直至卸下位置05沿着该带送路径在水平方向经过如下路段,该路段相应于中间层01从其前缘10到与这个前缘对置的且结束拖在后面的部分11的后缘12的延伸长度的两倍或更多倍。
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消除了例如至少暂时在处理中间层01时出现的在接收位置04的接收水平40与卸下位置05的例如可变的卸下水平50之间的水平差。当接收水平40处于例如在开始堆叠堆垛22(图1至图9)时的第一卸下水平51与例如在接近结束堆叠堆垛22(图12至图16)时的第二卸下水平52之间时,由于例如可变的卸下水平50可能在处理中间层01时至少暂时出现了水平差。当卸下水平50不可变而接收水平40可变时,同样可能至少暂时出现水平差。当不仅接收水平40而且卸下水平50如在图1a)至16b)中示出那样是可变的时,也可能至少暂时出现水平差。当可变的或不可变的接收水平40和卸下水平50在整个处理中间层01期间不同时,始终可能出现水平差。
优选随着夹持中间层01的前缘10或紧接在其后开始消除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从接收位置04的接收水平40到卸下位置05的卸下水平50的水平差。
由此,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从接收位置04的接收水平40到卸下位置05的卸下水平50的沿着通过箭头30示意出的带送路径的水平差的消除优选紧接在接收位置04上开始并且可以例如在卸下位置05上才结束。这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中间层01在其接收时以及在整个带送期间仅在其前缘10上被夹持,其中,联接到被接收的中间层01的前缘10上的部分11仅被拖在后面。由此,碰撞危险仅起因于被夹持的前缘10和夹持这个前缘的夹持设备06,而不是像当中间层01例如像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借助在其整个表面上分布地布置的抽吸钟罩在其带送期间被吸住时那样起因于整个中间层01。
在本发明中不存在起因于被拖在后面的部分11的碰撞危险,这是因为这个部分不会在任何地方被钩住并且此外是可弯曲的。因此,该方法规定,利用中间层01的可弯曲的特性来缩短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并进而缩短在处理中间层01时带送的持续时间,随之而来的是较高的可达到的速率。
因此,该方法优选规定,紧接在接收中间层之后开始沿着带送路径进行带送,而不管要沿着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进行带送的中间层01的联接到被夹持的前缘10上的部分11是否与机组的部件,例如与设备100接触,中间层01在该机组内或借助该机组从接收位置04带送到卸下位置05。在此,带送可以立刻在沿着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的方向上进行,该方向指明了从接收位置04到卸下位置05的最短的路径。
至少用于消除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接收水平相对卸下水平的水平差的、经过带送路径所需的、通过箭头31示意出的运动可以是简谐式的(harmonisch)。在用于消除至少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简谐运动中,速度从零开始连续上升并又连续下降到零。用于简谐运动的范例就是在圆周运动由该圆周运动撑开的平面内沿例如正交的方向的运动分量。跟随正弦或余弦函数的运动也是用于简谐运动的范例。
为此,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可以至少暂时在堆叠堆垛22期间至少以区段形式具有消除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与余弦函数的在图1b)、图2b)、图3b)、图4b)、图5b)、图8b)、图9b)、图12b)和图16b)中示意性示出的区段30成比例的走向,当带送在图1至图8中从接收位置04离开被向右导引时,该余弦函数在0°开始并在180°结束,或当带送如在图1至图9中所示那样从接收位置04离开被向左导引时,该余弦函数在0°开始并在-180°结束,或当带送在图12至图16中从接收位置04离开被向右导引时,该余弦函数在180°开始而在360°结束,或当带送路径如在图12至图16中所示那样从接收位置04离开被向左导引时,该余弦函数在180°开始并在0°结束。
在此,整个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如在图9b)中唯一地示例性示出的那样,至少暂时在堆叠堆垛22期间可以仅相应于与余弦函数的这种区段30的比例关系,其中,紧随着在中间层01的前缘10上夹持该中间层开始余弦函数的区段30并进而开始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消除并随着到达卸下位置05才结束。由此,在整个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从接收位置04到卸下位置05的带送路径上进行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消除。
但也可以想到的是,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如在图1至图8和图12以及图16中所示的那样,至少暂时在堆叠堆垛22期间额外具有一个或多个例如水平的线性的区段35,其中,例如余弦函数的区段30紧随着接收开始并且然后过渡到线性的优选水平的区段35中,该区段然后通向卸下位置05,其中,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至少以区段形式沿着该余弦函数进行导引。由此,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消除仅沿着从接收位置04到卸下位置05的带送路径的由余弦函数的区段30形成的部分进行。
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可以至少暂时在堆叠堆垛22期间仅由对角的线性的区段36形成,如在图7中唯一地示例性示出的那样。在此,带送路径在消除了可能暂时存在的接收水平40相对卸下水平50的水平差的情况下,沿着直接的方向并进而用数量尽可能少的经过的路径、线性地从接收位置04通向卸下位置05,并且进行从接收位置到卸下位置的整个带送路径上的水平差的消除。至少用于消除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接收水平40相对卸下水平50的水平差的、经过通过箭头03示意出的带送路径的所需的、通过箭头31示意出的运动在此例如突然开始并且直至到达卸下水平50都保持恒定。
重要的是,相继跟随的带送的带送路径可以是不同的,例如为了由于被改变的接收条件和卸下条件而进行匹配。例如当在处理中间层01以及在处理物品02时例如接收水平40和/或卸下水平50连续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出现这些被改变的条件。
因此,例如当接收水平40位于卸下水平50之上时(图1至图9),仅通过对角的线性的区段36形成带送路径可以是有利,该带送路径沿笔直的方向从接收位置04通向卸下位置05,而当卸下水平50位于接收水平40之上时(图12至图16),具有水平的线性的区段35以及具有例如余弦函数的区段30或具有在水平的线性的区段35之前的对角的线性的区段的带送路径是有利的。
如由之前的阐述可知的那样,接收水平40可以是保持不变的或是可变的。作为备选或附加,卸下水平50可以是保持不变的或是可变的。显然,例如当中间层堆垛13的上侧随着在中间层堆垛13中的中间层01的数量下降例如借助升降机构保持在保持不变的水平上时,或当中间层01的分离从中间层堆垛13的底侧开始进行时,接收水平40可以是不变的。接收水平40可以备选地例如随着在中间层堆垛13中的中间层01的数量下降而发生变化,并且卸下水平例如可以与在堆垛场21上到目前为止堆叠起的堆垛22的高度相关。
该方法可以规定,中间层01的处理包括带送之前与中间层堆垛13分开的中间层01。中间层01一层接一层地与中间层堆垛13分开在此例如像在图1至图16中所示那样通过独立的分离设备08来进行。
作为备选,中间层01的处理可以包括中间层堆垛13的中间层01的分离,以便将中间层01与中间层堆垛13分开。在此,接收位置04包括至少一个必要时可变的位置,目前在最上面放置在中间层堆垛13上的中间层01的至少一个包括前缘10的部分占据该位置。
该方法可以规定,在例如在准备场上,例如在准备场所包括的准备面上完成并准备好的物品02的层被带送到堆垛场21期间将中间层01从接收位置04带送到卸下位置05,以便在那里作为要在堆垛场21上堆叠的堆垛22的接下来的堆垛层20被卸下。
作为备选或附加,该方法可以规定,在例如在准备场上准备好或例如通过物品02的分组根据要实现的物品02在相应的物品02的层中的布置完成要作为堆垛层20置入要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的堆垛22中的物品02的层期间,将中间层01从接收位置04带送到卸下位置05。
该方法优选可以规定,至少以区段形式沿着带送路径支撑目前沿着带送路径进行带送的中间层01。这可以如已经提到的那样通过一个或多个支撑元件71来实现。
在此,目前沿着带送路径从接收位置04带送到卸下位置05的中间层01可以至少以区段形式被例如由设备100形成的用于在处理物品02期间处理中间层01的机组的例如通过支撑元件71形成的部件来支撑,中间层在该机组内部或借助该机组从接收位置被带送到卸下位置。
重要的是,在带送期间,机组的至少以区段形式在将中间层01从接收位置04带送到卸下位置05期间支撑该中间层的部件可以是不同的部件。
已参考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对技术人员而言能想到的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变换或改变,而在此不会脱离接下来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01  中间层
02  物品
03  示意出带送路径的箭头
04  接收位置
05  卸下位置
06  夹持设备
07  支撑元件位置
08  分离设备
09  装载站
10  中间层01的前缘
11  中间层01的被拖在后面的部分
12  中间层01的后缘
13  中间层堆垛
20  堆垛层
21  堆垛场
22  堆垛
30  余弦函数的区段
31  箭头(沿带送路径的竖直运动)
32  箭头(沿带送路径的水平运动)
33  箭头(在返回运动期间的竖直运动)
34  箭头(在返回运动期间的水平运动)
35  线性的区段
36  线性的区段
40  接收水平
50  卸下水平
51  第一卸下水平
52  第二卸下水平
60  夹持水平
70  支撑元件水平
71  支撑元件
100 设备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处理物品(02)期间处理中间层(01)的方法,该物品(02)的处理包括在堆垛场(21)上堆叠堆垛(22),所述堆垛具有至少两个被中间层(01)分开且分别由物品(02)的层形成的堆垛层(20),其中:
-对中间层(01)的处理包括一层接一层地沿从接收位置(04)到卸下位置(05)的带送路径(03)带送中间层(01),
-中间层(01)通过在接收位置(04)上夹持所述中间层的前缘(10)被接收,
-中间层(01)在带送期间仅在中间层的前缘(10)上被保持,由此中间层(01)的联接到前缘(10)上的部分(11)相应于前缘(10)在沿着带送路径(03)进行带送期间所经历的运动地拖在后面,
-在消除接收位置(04)的接收水平(40)相对卸下位置(05)的卸下水平(50)的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情况下,带送路径(03)从接收位置(04)通向卸下位置(05),并且
-卸下位置(05)在物品(02)的层作为接下来的堆垛层(20)在最上面放置到要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的堆垛(22)上之前就已经处于所述物品的层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水平(40)相对卸下水平(50)的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消除,随着夹持中间层(01)的前缘(10)或紧接在夹持中间层(01)的前缘(10)之后开始和/或随着释放中间层(01)的前缘(10)结束。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用于消除接收水平(40)相对卸下水平(50)的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用于经过带送路径(03)所需的运动(31)是简谐式的。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带送路径(03)至少以区段形式具有消除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与如下余弦函数的区段(30)成比例的走向:
-在0°开始且在180°或-180°结束,或者
-在180°开始且在360°或0°结束。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消除接收水平(40)相对卸下水平(50)的可能至少暂时存在的水平差的情况下,带送路径(03、36)至少暂时在堆叠堆垛(22)期间在直接的方向上线性地从接收位置(04)通向卸下位置(05),并且在从接收位置(04)到卸下位置(05)的整个带送路径(03、36)上进行水平差的消除。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水平(40)是保持不变的或是可变的,和/或卸下水平(50)是保持不变的或是可变的。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中间层(01)的处理包括带送之前与中间层堆垛(13)分开的中间层(01)。
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中间层(01)的处理包括为了将中间层(01)与中间层堆垛(13)分开的目的而分离中间层堆垛(13)的中间层(01),并且接收位置(04)包括至少一个目前在最上面放置在中间层堆垛(13)上的中间层(01)的至少一个包括前缘(10)的部分所占据的位置。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物品(02)的处理至少在水平方向上在空间上与对中间层(01)的处理分开地进行至少这么长时间,直至到达卸下位置(05)并且直到那时才将中间层(01)和物品(02)集合在一起。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沿水平方向的空间上的分开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带送路径(03),被接收的中间层(01)的前缘(10)沿着经过所述带送路径从接收位置(04)直至卸下位置(05)沿水平方向经过了如下路段,所述路段相应于中间层(01)从其前缘(10)到与该前缘对置且结束拖在后面的部分(11)的后缘(12)的延伸长度的两倍或更多倍。
11.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规定了将中间层(01)作为底层和/或顶层置入堆垛(22)中,其中,卸下位置(05)在建立堆垛(22)开始时和/或结束时直接处于在堆垛场(21)上的所需的部位上,所述部位必须到达,以便在堆垛场(21)上卸下中间层(01)作为底层和/或顶层。
12.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中间层(01)在将其从接收位置(04)带送到卸下位置(05)期间至少以区段形式由用于在处理物品(02)期间处理中间层(01)的机组(100)的部件(71)来支撑,中间层(01)在所述机组(100)内部或借助所述机组从接收位置(04)被带送到卸下位置(05)。
13.一种用于执行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设备(100),所述设备包括:
-能沿着带送路径(03、30、35、36)从接收位置(04)运动到卸下位置(05)地布置的夹持设备(06),所述夹持设备在接收位置(04)中在接收水平(40)上在中间层(01)的前缘(10)上夹持所述中间层,所述夹持设备负责沿着带送路径(03、30、35、36)进行带送并且在此将中间层(01)的联接到前缘(10)上的部分(11)沿着带送路径(03、30、35、36)拖在后面,并且在卸下位置(05)中在卸下水平(50)上再次释放之前在其前缘(10)上被夹持的中间层(01),
-至少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堆垛场(21)错开的准备场,在所述准备场上准备物品(02)的层,
-装载站(09),在消除通过沿水平方向相对堆垛场(21)错开的准备场产生的水平间距以及可能的竖直间距的情况下,借助所述装载站将在准备场上准备好的物品(02)的层一层接一层地运输到堆垛场(21)并在那里分别在最上面放置到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的堆垛(22)上,
其中,夹持设备(06)通过在卸下位置(05)中释放之前在其前缘(10)上被夹持的中间层(01)将被带送的中间层(01)在物品(02)的层在堆垛场(21)上被卸下之前就已经放置在接下来要卸下作为到目前为止在堆垛场(21)上建立起的堆垛(22)的最上面的堆垛层(20)的物品(02)的层上。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布置在接收位置(04)与卸下位置(05)之间的支撑元件(71),在支撑元件上中间层(01)的联接到前缘(10)上的、被拖在后面的部分(11)在带送期间被夹持设备(06)拉拽。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支撑元件(71)被布置成能竖直地运动,其中,支撑元件水平(70)处于相应的夹持水平(60)之下,支撑元件(71)在其位于接收位置(04)与卸下位置(05)之间的支撑元件位置(07)上占据所述支撑元件水平,夹持设备(06)在沿着带送路径(03、30、35、36)经过相应的支撑元件(71)时占据所述夹持水平。
CN201410256896.XA 2013-06-10 2014-06-10 用于处理中间层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2294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1310106012 DE102013106012A1 (de) 2013-06-10 2013-06-10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mgang mit Zwischenlagen
DE102013106012.9 2013-06-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9485A true CN104229485A (zh) 2014-12-24
CN104229485B CN104229485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68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6896.XA Active CN104229485B (zh) 2013-06-10 2014-06-10 用于处理中间层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813448B1 (zh)
CN (1) CN104229485B (zh)
DE (1) DE1020131060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7166A (zh) * 2015-01-19 2017-09-26 克朗斯股份公司 用于对中间层进行操纵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00725A1 (de) * 2015-01-19 2016-07-21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Trennen einzelner Zwischenlagen von einem Zwischenlagenstapel
DE102015200727A1 (de) * 2015-01-19 2016-07-21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ositionieren einzelner Zwischenlagen eines Zwischenlagenstapels auf zugeordneten Paletten
DE102015200731A1 (de) * 2015-01-19 2016-08-18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mgang mit einzelnen Zwischenlagen
DE102015108966A1 (de) * 2015-06-08 2016-12-08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Umgang mit einzelnen Zwischenlagen
CN115367199B (zh) * 2022-10-24 2023-01-10 徐州博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车载设备的制造封装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0290A1 (fr) * 1987-02-02 1988-08-05 Stambera Adolf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place de couches intermediaires pour des machines de palettisation
EP0560112A1 (de) * 1992-03-12 1993-09-15 Focke & Co. (GmbH & Co.)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von Zwischenlagen zu einem Stapel
DE29520244U1 (de) * 1995-12-21 1996-08-22 Moellers Maschf Gmbh Vorrichtung zum Palettieren von Stückgütern
CN1395333A (zh) * 2001-06-28 2003-02-05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极板层叠体的极板分离供给装置及其极板分离供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O20130052A1 (it) * 2013-02-28 2014-08-29 Charlotte Anna Maria Liedl Dispositivo per il posizionamento di fald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0290A1 (fr) * 1987-02-02 1988-08-05 Stambera Adolf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place de couches intermediaires pour des machines de palettisation
EP0560112A1 (de) * 1992-03-12 1993-09-15 Focke & Co. (GmbH & Co.)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von Zwischenlagen zu einem Stapel
DE29520244U1 (de) * 1995-12-21 1996-08-22 Moellers Maschf Gmbh Vorrichtung zum Palettieren von Stückgütern
CN1395333A (zh) * 2001-06-28 2003-02-05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极板层叠体的极板分离供给装置及其极板分离供给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7166A (zh) * 2015-01-19 2017-09-26 克朗斯股份公司 用于对中间层进行操纵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07166B (zh) * 2015-01-19 2019-07-05 克朗斯股份公司 用于对中间层进行操纵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9485B (zh) 2017-04-12
EP2813448A1 (de) 2014-12-17
DE102013106012A1 (de) 2014-12-11
EP2813448B1 (de)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9485A (zh) 用于处理中间层的方法和设备
RU234952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деления пластинчатых предметов, в частности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х пластин
JP4044576B2 (ja) 包装製品を積み上げ、積み上がった包装製品の束を包装製品搬送機構に引き渡す装置
CN109110511A (zh) 一种托盘自动拆码垛机构及自动拆码垛方法
CN104030046B (zh) 用于处置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CN111824511B (zh) 一种立式产品包装设备及包装方法
GB2181402A (en) Palletizing system
CN115515870A (zh) 用于从包装箱中提取物品的提取系统
WO2004113208A1 (ja) シート材取り出し供給装置及びシート材取り出し供給方法
JP2018144826A (ja) 積層袋の取出し方法とその装置および袋供給装置
CA2780376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tacks of bags
JPH04308152A (ja) 照合用機器
CN112960323A (zh) 苏打水全自动入库系统
US20220281627A1 (en) Article bundling device, pick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acking articles and securing the stack of articles with a band
CA2822984C (en) Machine for separating sheets of cartons
JP2007297063A (ja) 積層平海苔束結束方法及び積層平海苔束結束装置
US20170305691A1 (en) De-stacking device for de-stacking layers of transport pallets with or without intermediary layers
US20080175702A1 (en) Device for removing and disposing a stack of flat products
US677657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cking flat articles
JPH10316267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EP1984253B1 (en) Device for packaging stacked infusion pads
EP138369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uniform stacks of unequal, substantially flat objects
TW201128681A (en) Separation device
JPS62208328A (ja) 配積用自動整列装置
WO2003091107A1 (en) Pack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