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8537A -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8537A
CN104228537A CN201310231402.8A CN201310231402A CN104228537A CN 104228537 A CN104228537 A CN 104228537A CN 201310231402 A CN201310231402 A CN 201310231402A CN 104228537 A CN104228537 A CN 104228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pull bar
arm
engine assembly
vehicl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14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8537B (zh
Inventor
韩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314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28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28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8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8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该防扭拉杆悬置包括:外套筒;第一内芯,第一内芯设在外套筒内且第一内芯与外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振件;连接杆,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一内芯可拆卸地相连;第二内芯,第二内芯设在连接杆的第二端且第二内芯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减振件;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固定至第二内芯。本发明的防扭拉杆悬置,第一内芯与连接杆采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方便二者的拆卸与装配,便于防扭拉杆悬置的维护和更换,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扭拉杆悬置可以很好地吸收动力总成的振动能量,减弱甚至避免振动向驾驶舱内传递,从而提高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支撑车辆的动力总成,采用具有多个悬置构件的悬置系统来支撑固定。这些构件通过弹性元件隔离动力总成与承载部件之间的振动,以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对于发动机处于横向布置的情况下,一般还采用防扭拉杆悬置以进一步减少振动的传递。
传统的防扭拉杆悬置一般包括与车架和动力总成连接的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焊接成一体或一体铸造成型的,由此导致防扭拉杆悬置尺寸大,质量重且集中,而且传统的防扭拉杆悬置需要较大的径向活动空间,因此安装前要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造成空间上的浪费,不够紧凑、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该防扭拉杆悬置结构紧凑,尺寸小,质量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防扭拉杆悬置的车辆,该车辆由于设置了上述的防扭拉杆悬置的缘故,因此更容易支撑固定动力总成,且结构简单、空间利用合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该防扭拉杆悬置包括:外套筒;第一内芯,所述第一内芯设在所述外套筒内且所述第一内芯与所述外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振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芯可拆卸地相连;第二内芯,所述第二内芯设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内芯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减振件;以及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至所述第二内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扭拉杆悬置,第一内芯与连接杆采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方便二者的拆卸与装配,便于防扭拉杆悬置的维护和更换,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扭拉杆悬置可以很好地吸收动力总成的振动能量,减弱甚至避免振动向驾驶舱内传递,从而提高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扭拉杆悬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且重量轻。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扭拉杆悬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内芯整体收纳在所述外套筒内。
采用这种设计,不仅减小了第一内芯的高度,使第一内芯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且第一内芯整体收纳在外套筒之内后,外套筒可以很好地保护第一内芯,避免长期使用后第一内芯损坏,降低使用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减振件和所述第二减振件均为减振橡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内芯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减轻所述第一内芯质量的减重部。通过设置减重部,既方便铸造加工工序,同时也进一步减轻了第一内芯的重量,使防扭拉杆悬置更加轻量化,同时由于原材料节省的缘故,第一内芯的成本也有效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杆包括:
连接杆本体;以及
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设在所述连接杆本体的一端且上下相对,所述第一臂位于所述第二臂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臂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臂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防扭拉杆悬置还包括:内嵌件,所述内嵌件嵌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所述防扭拉杆悬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内嵌件和所述第一内芯后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第一安装孔为与所述螺栓适配的螺纹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嵌件构造成一具有缺口的环形,所述内嵌件的径向尺寸略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径向尺寸。由此,内嵌件可以更加牢靠地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扭拉杆悬置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适于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外套筒过盈配合在所述吊环内。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防扭拉杆悬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嵌件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B-B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套筒1;
第一内芯2;
    第一减振件21;
    减重部22;
连接杆3;
    第一臂31,第一安装孔311;
    第二臂32,第二安装孔321;
    连接杆本体33;
第二内芯4;
    第二减振件41;
连接支架5;
内嵌件6;
    缺口61;
紧固件7;
吊环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首先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扭拉杆悬置,包括外套筒1、第一内芯2、连接杆3、第二内芯4和连接支架5。
如图1和图3所示,外套筒1可以是圆环形筒,外套筒1的顶部和顶部均敞开,外套筒1可由金属制成,外套筒1适于与车架固定,例如外套筒1可以通过下面将要提到的吊环8固定至车架。第一内芯2设在外套筒1内且第一内芯2与外套筒1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振件21,第一减振件21可以是减振橡胶,减振橡胶可以是环形的且套设在第一内芯2与外套筒1之间。当然,减振橡胶也可以是条状或块状且优选为多个,该多个减振橡胶优选在周向上均匀分布,以提高减振吸能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杆3的第一端(例如图1中的左端)与第一内芯2可拆卸地相连,这样便于拆装,提高了拆装效率,而且采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还减轻了防扭拉杆悬置的整体质量,且在防扭拉杆悬置承受载荷时,第一内芯2与连接杆3不会大幅度相对移动。
第二内芯4设在连接杆3的第二端(例如图1中的右端),例如连接杆3的第二端设置有通孔,第二内芯4设在该通孔内。第二内芯4与连接杆3之间设置有第二减振件41,也就是说,第二减振件41设在所述通孔内且可套设在第二内芯4的外面,第二减振件41可以是减振橡胶,减振橡胶可以是环形的且优选套设在第二内芯4的整个外周面上。当然,减振橡胶也可以是条状或块状且优选为多个,该多个减振橡胶优选在周向上均匀分布,以提高减振吸能效果。
连接支架5固定至第二内芯4,具体地,如图1所示,连接支架5的左端固定至第二内芯4的底部,连接支架5的右端适于与动力总成相连,连接支架5与第二内芯4可焊接成一体,当然也可通过螺栓紧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第一内芯2与连接杆3采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方便二者的拆卸与装配,便于防扭拉杆悬置的维护和更换,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扭拉杆悬置可以很好地吸收动力总成的振动能量,减弱甚至避免振动向驾驶舱内传递,从而提高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扭拉杆悬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且重量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内芯2整体收纳在外套筒1内,换言之,第一内芯2的上表面不高于外套筒1的上表面,第一内芯2的下表面不低于外套筒1的下表面。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内芯2的上表面与外套筒1的上表面平齐,第一内芯2的下表面与外套筒1的下表面平齐。
采用这种设计,不仅减小了第一内芯2的高度,使第一内芯2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且第一内芯2整体收纳在外套筒1之内后,外套筒1可以很好地保护第一内芯2,避免长期使用后第一内芯2损坏,降低使用成本。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内芯2设置有多个用于减轻第一内芯2质量的减重部22,通过设置减重部22,既方便铸造加工工序,同时也进一步减轻了第一内芯2的重量,使防扭拉杆悬置更加轻量化,同时由于原材料节省的缘故,第一内芯2的成本也有效降低。如图1和图3所示,减重部22可以构造为上下贯通第一内芯2的通孔,通孔可以是圆柱形通孔,当然也可以是方柱形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连接杆3包括连接杆本体33、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其中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分别设在连接杆本体33的一端且上下相对,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可平行设置,第一臂31位于第二臂32的上方,优选地,第一臂31位于第二臂32的正上方,这样第一臂31、第二臂32以及与该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相连的连接杆本体33部分构成一大体U形凹槽结构,由此,可以大大减小防扭拉杆悬置的径向尺寸,从而降低了防扭拉杆悬置的重量,节省了安装空间。
第一臂31、第二臂32与连接杆本体33优选一体形成,例如第一臂31、第二臂32与连接杆本体33为金属制件且可通过浇铸的方式一体成型,这样简化了制造工艺,方便生产加工。
进一步,如图1-图5所示,第一臂31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311,第二臂32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321,第一安装孔311与第二安装孔321上下相对。防扭拉杆悬置还包括内嵌件6和紧固件7,内嵌件6嵌设在第二安装孔321内,紧固件7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上端)依次穿过内嵌件6和第一内芯2后固定在第一安装孔311内,由此,紧固件7将第一内芯2和连接杆3牢靠地紧固在一起,避免在防扭拉杆悬置承受载荷时第一内芯2相对第一连接杆3移动。可选地,紧固件7为螺栓,第一安装孔311为与该螺栓适配的螺纹孔。
如图4和图5所示,内嵌件6构造成一具有缺口61的环形,内嵌件6的径向尺寸略大于第二安装孔321的径向尺寸,换言之,内嵌件6过盈配合在第二安装孔321内。其中,缺口61向上贯通内嵌件6的上表面且向下贯通内嵌件6的下表面,缺口61的尺寸可以根据内嵌件6与第二安装孔321的径向尺寸差而设定,只要使内嵌件6可以牢靠地过盈配合在第二安装孔321内即可。在装配时,可通过工装捏紧内嵌件6,然后将内嵌件6嵌设在第二安装孔321内,依靠内嵌件6的预紧力从而卡箍在第二安装孔321内。
如图3所示,内嵌件6的上表面优选高于第二臂32的上表面,内嵌件6的下表面优选低于第二臂32的下表面。当然,内嵌件6的上表面也可低于或与第二臂32的上表面平齐,内嵌件6的下表面也可高于或与第二臂32的下表面平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防扭拉杆悬置还包括吊环8,吊环8适于固定在车架上,外套筒1过盈配合在吊环8内。吊环8与车架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固定强度。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臂31与吊环8的上表面以及第二臂32与吊环8的下表面之间间隔预定距离,换言之,第一臂31与吊环8的上表面间隔开且第二臂32与吊环8的下表面间隔开,这样第一臂31、第二臂32与吊环8之间留有一定的运动空间,可避免第一臂31相对吊环8以及第二臂32相对吊环8移动时与吊环8磕碰,损坏吊环8或第一臂31以及第二臂32,从而提高防扭拉杆悬置的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整体而言,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防扭拉杆悬置,通过将第一内芯2与连接杆3采用分体式结构,方便安装拆卸和维护,并且由于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与连接杆本体33构造成“U”形部分,从而可以根据车架的结构作相应地调整,使得防扭拉杆悬置尺寸更小并且结构重量变轻,此外第一内芯2只能在外套筒1内运动,从而减小了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减振件布置,提高减振效果。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其它构成例如变速器、差速器、驱动桥、制动系统等均已为现有技术,对于这些可采用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或相近的部件,这里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筒;
第一内芯,所述第一内芯设在所述外套筒内且所述第一内芯与所述外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振件;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芯可拆卸地相连;
第二内芯,所述第二内芯设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二内芯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减振件;以及
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至所述第二内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整体收纳在所述外套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件和所述第二减振件均为减振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减轻所述第一内芯质量的减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
连接杆本体;以及
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设在所述连接杆本体的一端且上下相对,所述第一臂位于所述第二臂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臂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防扭拉杆悬置还包括:内嵌件,所述内嵌件嵌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所述防扭拉杆悬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内嵌件和所述第一内芯后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第一安装孔为与所述螺栓适配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件构造成一具有缺口的环形,所述内嵌件的径向尺寸略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径向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适于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外套筒过盈配合在所述吊环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
CN201310231402.8A 2013-06-09 2013-06-09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04228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1402.8A CN104228537B (zh) 2013-06-09 2013-06-09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1402.8A CN104228537B (zh) 2013-06-09 2013-06-09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8537A true CN104228537A (zh) 2014-12-24
CN104228537B CN104228537B (zh) 2017-04-05

Family

ID=52217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1402.8A Active CN104228537B (zh) 2013-06-09 2013-06-09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285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521A (zh) * 2017-10-24 2018-03-30 东风汽车公司 电动车抗扭悬置及其连接结构
CN107856522A (zh) * 2017-10-31 2018-03-30 张志如 多级减震发动机拉杆
CN113752816A (zh) * 2021-09-30 2021-12-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纵置车型后悬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0205A (zh) * 2001-04-07 2002-11-20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机组的摆动支座
CN102478092A (zh) * 2010-11-24 2012-05-30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连结杆
CN202368342U (zh) * 2011-12-29 2012-08-08 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连接拉杆
CN202399882U (zh) * 2011-12-29 2012-08-29 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拉杆
CN103112344A (zh) * 2013-02-25 2013-05-22 上海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非液压式汽车发动机右悬置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0205A (zh) * 2001-04-07 2002-11-20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机组的摆动支座
CN102478092A (zh) * 2010-11-24 2012-05-30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连结杆
JP2012112444A (ja) * 2010-11-24 2012-06-14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防振連結ロッド
CN202368342U (zh) * 2011-12-29 2012-08-08 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连接拉杆
CN202399882U (zh) * 2011-12-29 2012-08-29 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拉杆
CN103112344A (zh) * 2013-02-25 2013-05-22 上海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非液压式汽车发动机右悬置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521A (zh) * 2017-10-24 2018-03-30 东风汽车公司 电动车抗扭悬置及其连接结构
CN107856522A (zh) * 2017-10-31 2018-03-30 张志如 多级减震发动机拉杆
CN113752816A (zh) * 2021-09-30 2021-12-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纵置车型后悬置
CN113752816B (zh) * 2021-09-30 2024-03-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纵置车型后悬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8537B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0626A (zh) 包括轻量板簧组件的车辆悬架
CN105377594A (zh) 车辆悬架及其板簧
CN202152050U (zh) 汽车电动真空泵安装用真空泵支架
US20070131469A1 (en) Power train mounting apparatus of vehicle
CN201922918U (zh) 发动机悬置支架总成
KR101528783B1 (ko) 차량 현가장치의 스트러트 인슐레이터 어셈블리
JP460774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支持構造
CN103802648A (zh) 一种四点布置式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201931984U (zh) 汽车发动机左悬置减震支架总成
CN102673363A (zh) 一种汽车右旋置装置
CN104228537A (zh)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防扭拉杆悬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621527A (zh) 一种电动车的底盘组件、底盘平台及电动车
CN201300707Y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209826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悬置支架总成
JP5802961B2 (ja) ドディオン式リアサスペンション
CN106696669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2641344U (zh) 一种新型后拉杆悬置
CN201998782U (zh) 汽车发动机右悬置减震支架总成
CN201376489Y (zh) 镁合金式汽车后悬置支架软垫
CN202624329U (zh) 一种中重型汽车转向机固定支架
CN103085879A (zh) 工程车车架总成及其工程车
CN102658835A (zh) 一种中重型汽车转向机固定支架
CN203974386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
CN202623833U (zh) 用于汽车中悬架钢板弹簧卷耳的衬套
CN203172387U (zh) 一种用于重型商用汽车的平衡悬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8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ti torsion tie rod suspension for vehicle powertrain and vehicle with 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9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Lao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Shuanghe Street,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9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Address after: 101300 Shuanghe Street,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9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