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4856B -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4856B
CN104224856B CN201310224181.1A CN201310224181A CN104224856B CN 104224856 B CN104224856 B CN 104224856B CN 201310224181 A CN201310224181 A CN 201310224181A CN 104224856 B CN104224856 B CN 104224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
bull
hericium erinaceus
htj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41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4856A (zh
Inventor
何述金
常耀台
曹寿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H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NH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NH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NH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241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24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24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4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4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4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该提取物是将猴头菌菌丝体经两次常温闪式提取后再减压浓缩,最后真空冷冻干燥而制备出来的。该提取物具有抗头颈部癌的作用,可用于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

Description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头颈部癌包括口腔癌,咽喉癌,鼻旁窦和鼻腔癌,及唾腺癌,绝大多数是鳞癌。头颈部癌是常见的癌症,发病率在美国位于癌症的第八位,据美国癌症学会估计2012年大约有52000新病人。头颈部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与联合疗法。过去的几十年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头颈部癌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药物耐受和毒性依然限制了治疗方法的进步。因此,急需寻找和发展高效低毒新抗头颈部癌的新药。
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即在菌丝体、子实体、菌核或孢子中能产生诸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多糖及糖蛋白、甙类、生物碱、甾醇类、蒽醌类、黄酮类等多类物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真菌。真菌作为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茯苓、猪苓等真菌药物,《本草纲目》中也收载了20多种生物药用菌,目前我国传统作为药用及试验证实具有药效的真菌已超过400种,主要集中在担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然而日常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却仅有20余种,《中国药典》2010年版明确收录了7种,这说明对生物药用菌的研究还很不完善,开发空间较大。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灵芝、虫草等少数几个品种,并且主要针对真菌多糖作为剂型的研究及开发应用。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真菌、粘菌、地衣等已从植物界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菌物界。除目前久负盛名的灵芝、茯苓、虫草、槐耳种类外,该界入选中药的品种还较少,但其中高等真菌有数千种,今后无疑将会出现更多此类菌物药,潜力巨大,将会大大丰富中药宝库。此外,以药用真菌为主体的菌物药,除传统应用子实体外,现代已发展到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应用菌球与发酵液)、固体发酵(应用菌质)等生产工艺。固体发酵产生的普通菌质其主要药用部位仍只是它所含的菌丝体及其次生物质,但值得注意的是药用菌子实体除可自身入药外,还可用以进行中药生物工程研究,以研制新药。而发酵工程,尤其是我国特有的固体发酵工程,它存在的时间已有2000多年历史,通过长时间的固体发酵,产生了生物代谢产物包括生物酶类物质,其生成的药用菌质比液体发酵药效好。但固体发酵存在缺陷,容易杂菌污染,现固体发酵技术研究是国内研究热点,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无菌培养、二次培养、杂菌抑制、中药材作为营养基实施双向固体发酵技术,突破固体发酵技术的瓶颈,实现生物药用菌的大规模产业化。
猴头菌是一种猴头菌科蘑菇(真菌),在中药用于治疗疾病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含有的一系列小分子化合物如erinacines,被认为具有神经再生,并且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修复受损神经组织,猴头菌还有抗溃疡,抗炎,和抗微生物,免疫调节,提高肝功能,抗衰老,降低血糖和血脂,提高抗缺氧能力,增加心脏输出、改善备注循环等作用,包含猴头菌的医用制剂在中国已广泛使用。
猴头菌菌丝体的活性物质中最重要的是多糖及糖蛋白,目前国内外对猴头多糖的研究表明,猴头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血素的形成,抗白细胞下降,降血糖、抗凝血、抗血栓、抗突变和抗衰老等。因此,猴头菌多糖备受人们关注,成为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医药、食品科学等领域研究和开发应用的热点。《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122-123页记载了猴头菌培养物,本发明所述的猴头菌菌丝体是该标准记载的猴头菌培养物。
当前,从高等真菌及其培养物中进行筛选和发现活性成分,应用于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等,不仅成为国家重点研究新药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发生物医药的热点。但是,目前并未见将猴头菌菌丝体的提取物应用于抗头颈部癌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该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能杀死头颈部癌细胞和抑制头颈部癌移植瘤的生长,因此可应用于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猴头菌菌丝体,进行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15~25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10~20分钟,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4~6倍,优选为5倍;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2~4倍,优选为3倍;
(2)将提取液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在55~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有沉淀析出;将浓缩液在-60~-55℃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既得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
其中,所述水常温闪式提取的温度为20~50℃。步骤(2)中所述提取液离心条件为:转速3500~4500转/分钟,离心8~15分钟。
优选地,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步骤还包括:将步骤(2)的浓缩液再用重量为该浓缩液重量4~6倍的且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解,将溶解部分在55~60℃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将所得浓缩物在-60~-55℃真空冷冻干燥。
优选地,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步骤还包括:将步骤(2)的浓缩液再用重量为该浓缩液重量4~6倍的且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解,将不溶解部分在-60~-55℃真空冷冻干燥。
本发明所述猴头菌菌丝体是《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122-123页记载的猴头菌培养物,该猴头菌菌丝体为猴头菌科真菌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m(Bull.ex Fr.)Pers.的菌丝体与其附生的固体培养基的干燥混合物。
本发明常温闪式提取猴头菌菌丝体,在常温或者室温下(20-50℃),不加热,加水动力打浆式水溶出有效成分,无温度破坏,既能溶解有效成分又不破坏有效成分;60℃减压浓缩,不会破坏有效成分,特别是活性酶类物质;为了不影响有关活性物质,本发明采用了真空冷冻干燥手段。
本发明还对所得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进行了抑制及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及动物抗头颈部癌移植瘤的实验,从图1-8和表1-2的结果可知,该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具有抗头颈部癌的作用,可用于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
附图说明
图1:HTJ#2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的抑制作用;浓度为0.625–10毫克/毫升,72小时药物处理,噻唑兰(MTT)方法测定细胞活性;
图2:HTJ#5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的抑制作用;浓度为0.625–10毫克/毫升,72小时药物处理,噻唑兰(MTT)方法测定细胞活性;
图3:HTJ#5A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的抑制作用;浓度为0.625–10毫克/毫升,72小时药物处理,噻唑兰(MTT)方法测定细胞活性;
图4:图4A为HTJ#2,HTJ#5和五氟尿嘧啶的体内抗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疗效分析;图4B为HTJ#2,HTJ#5和五氟尿嘧啶的体内抗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动物毒性分析;其中,对照组,五氟尿嘧啶(35毫克/公斤/天),HTJ#2(200或500毫克/公斤/天),和HTJ#5(200或500毫克/公斤/天),通过连续5天腹腔注射或口服给药,对荷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SCID小鼠的抗瘤作用和毒副反应。每组3-5只动物;
图5:HTJ#2和五氟尿嘧啶腹腔注射对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个体疗效:HTJ#2的量效作用。对照组,五氟尿嘧啶(35毫克/公斤/天),HTJ#2(200毫克/公斤/天),和HTJ#2(500毫克/公斤/天),通过连续5天腹腔注射,对荷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个体疗效;其中,图5A为对照组,图5B为五氟尿嘧啶(35毫克/公斤/天),图5C为HTJ#2(200毫克/公斤/天),图5D为HTJ#2(500毫克/公斤/天);图中横坐标为时间(天),纵坐标为肿瘤重量(毫克);
图6:HTJ#2和五氟尿嘧啶对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个体疗效:HTJ#2腹腔注射和口服的疗效对比。对照组,五氟尿嘧啶(35毫克/公斤/天,5天腹腔注射),HTJ#2(500毫克/公斤/天,5天口服),和HTJ#2(500毫克/公斤/天,5天腹腔注射),对荷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个体疗效;其中,图6A为对照组,图6B为五氟尿嘧啶(35毫克/公斤/天,5天腹腔注射),图6C为HTJ#2(500毫克/公斤/天,5天口服),图6D为HTJ#2(500毫克/公斤/天,5天腹腔注射);图中横坐标为时间(天),纵坐标为肿瘤重量(毫克);
图7:HTJ#5和五氟尿嘧啶腹腔腹腔注射对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个体疗效:HTJ#5的剂量效应。对照组,五氟尿嘧啶(35毫克/公斤/天),HTJ#5(200毫克/公斤/天),和HTJ#5(500毫克/公斤/天),通过连续5天腹腔注射,对荷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个体疗效;其中,图7A为对照组,图7B为五氟尿嘧啶(35毫克/公斤/天),图7C为HTJ#5(200毫克/公斤/天),图7D为HTJ#5(500毫克/公斤/天);图中横坐标为时间(天),纵坐标为肿瘤重量(毫克);
图8:HTJ#5和五氟尿嘧啶对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个体疗效:HTJ#5腹腔注射和口服的疗效对比。对照组,五氟尿嘧啶(35毫克/公斤/天,5天腹腔注射),HTJ#5(500毫克/公斤/天,5天口服),和HTJ#5(500毫克/公斤/天,5天腹腔注射),对荷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个体疗效;其中,图8A为对照组,图8B为五氟尿嘧啶(35毫克/公斤/天,5天腹腔注射),图8C为HTJ#5(500毫克/公斤/天,5天口服),图8D为HTJ#5(500毫克/公斤/天,5天腹腔注射);图中横坐标为时间(天),纵坐标为肿瘤重量(毫克);
图9:图9A为HTJ#5,HTJ#5A和五氟尿嘧啶的体内抗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疗效分析;图9B为HTJ#5,HTJ#5A和五氟尿嘧啶的体内抗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动物毒性分析;对照组,五氟尿嘧啶(30毫克/公斤/天,腹腔注射),HTJ#5(1000毫克/公斤/天,口服),和HTJ#5A(1000毫克/公斤/天,口服),通过连续5天给药,对荷人头颈部癌FaDu移植瘤的SCID小鼠的抗瘤作用和毒副反应。每组5只动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猴头菌菌丝体,进行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20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15分钟;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5倍;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3倍;
(2)将上述两次提取后获得的提取液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有沉淀析出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60℃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
其中,所述水常温闪式提取的温度为30℃。步骤(2)中所述提取液离心条件为:转速4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
实施例2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猴头菌菌丝体,进行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20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15分钟;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5倍;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3倍;
(2)将上述两次提取后获得的提取液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有沉淀析出得到浓缩液;
(3)将步骤(2)的浓缩液再用重量为该浓缩液重量5倍的且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的乙醇溶解,将溶解部分在60℃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将所得浓缩物在-60℃真空冷冻干燥,得进一步提取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
其中,所述水常温闪式提取的温度为30℃。步骤(2)中所述提取液离心条件为:转速4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
实施例3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猴头菌菌丝体,进行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20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15分钟;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5倍;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3倍;
(2)将上述两次提取后获得的提取液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在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有沉淀析出得到浓缩液;
(3)将步骤(2)的浓缩液再用重量为该浓缩液重量5倍的且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的乙醇溶解,将不溶部分在-60℃真空冷冻干燥,得进一步提取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
其中,所述水常温闪式提取的温度为30℃。步骤(2)中所述提取液离心条件为:转速4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
实施例4
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功能鉴定试验1-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的抑制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细胞和培养: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来自美国模式培养物研究所(American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Manassas,VA,UAS)。细胞饲养于RPMI1640培养液含10%小牛血清(Atlanta Biological,Lawrenceville,GA,USA),100单位/毫升青霉素,和0.1微克/毫升链霉素(Invitrogen,Grand Island,NY,USA)。
2、药物:由实施例1制备方法最终获得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命名为HTJ#2;实施例2制备方法最终获得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命名为HTJ#5;实施例3制备方法最终获得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HTJ#5A;将前述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分别溶于含0.1%DMSO的RPMI1640培养液中。
3、药物浓度与方案:HTJ#2,HTJ#5,和HTJ#5A药物浓度在0.625–10mg/ml(毫克/毫升)连续72小时药物处理。
4.抑制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生长活性:72小时药物处理,然后用噻唑兰(MTT)方法测定细胞活性。
二、实验结果
HTJ#2.HTJ#5和HTJ#5A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我们首先用HTJ#2,HTJ#5和HTJ#5A处理体外培养的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来观察对头颈部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试验数据见图1至图3。数据结果表明通过72小时HTJ#2,HTJ#5或HTJ#5A对细胞的处理能有效的抑制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量效曲线。图1数据表明HTJ#2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的半数杀伤浓度(IC50)为1.25毫克/毫升,HTJ#2在2.5毫克/毫升能杀伤大于90%的FaDu细胞。图2数据表明HTJ#5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的半数杀伤浓度(IC50)为3.0毫克/毫升,HTJ#5在5毫克/毫升能杀伤大于90%的胃癌细胞。图3数据表明HTJ#5A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的半数杀伤浓度(IC50)为2.5毫克/毫升,在10毫克/毫升能杀伤95%的FaDu细胞。试验结果表明HTJ#2比HTJ#5和HTJ#5A在体外对杀伤FaDu细胞更有效。
实施例5
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功能鉴定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8~12周的SCID雌鼠(重量18~22g),来自Roswell Park CancerInstitute(Buffalo,NY,USA),并按规定饲养。
2、药物:由实施例1制备方法最终获得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命名为HTJ#2;实施例2制备方法最终获得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命名为HTJ#5;实施例3制备方法最终获得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HTJ#5A;将前述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分别溶于含10%DMSO的无菌生理盐水中,五氟尿嘧啶(5-FU50mg/ml)购于Hoffmann-La Roche,Inc(Nutley,NJ)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
3、肿瘤细胞:FaDu头颈癌细胞。移植瘤的建立首先注射约1000000个培养细胞并经过数代移植。
4、药物剂量与方案:HTJ#2和HTJ#5200-1000毫克/公斤/天口服或腹腔注射,HTJ#5A1000毫克/公斤/天,口服,五氟尿嘧啶(5-FU)30-35毫克/公斤/天,腹腔注射给药,一天一次,疗程5天。对照组口服或注射10%DMSO溶液,小鼠每20克体重给予0.2-0.4毫升(与实验组相同)。每组3-5只小鼠,部分实验中,同一只鼠荷两种不同的移植瘤。
5、肿瘤测量: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轴线(L表示长轴,W表示短轴)肿瘤重量按下式计算:肿瘤重量=1/2(L x W2)(mm).(1mg=1mm3),每天同一时间进行肿瘤测量,每周3-4次。
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毒性评价:最大耐受剂量定义为给药导致小鼠体重减轻在20%左右,不会导致药物引起小鼠死亡的剂量。接受药物治疗后的前十天,每天测量肿瘤和小鼠体重,然后是每两天测量一次。
6、抗肿瘤活性:抗肿瘤活性评价指标,最大肿瘤生长抑制,以治疗组的平均肿瘤重量和对照组的肿瘤平均重量来计算;肿瘤体积倍增时间,为肿瘤重量增长到最初重量的两倍所需的平均时间;肿瘤部分反应(PR),当肿瘤大小减少一半(至最初的50%或以上)时;肿瘤完全反应(CR),当无法检测到肿瘤(肿瘤完全消失)时;治愈定义为药物治疗后至少60天内检测不到肿瘤(达到肿瘤完全反应保持至少60天,此时一般肿瘤不会复发,动物不再保留)。
二、实验结果
HTJ#2,HTJ#5和5-FU in对荷FaDu头颈部肿瘤的SCID小鼠的抗肿瘤活性和毒性。在我们证明了HTJ#2,HTJ#5和HTJ#5A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体外的杀伤效果后,我们首先研究了HTJ#2和HTJ#5在200毫克/公斤/天或500毫克/公斤/天对荷FaDu头颈部癌的SCID小鼠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和毒性,并与抗头颈部癌临床化疗常用药五氟尿嘧啶(5-FU,35毫克/公斤/天,腹腔注射)进行抗瘤疗效对比。由于我们首次使用HTJ#2和HTJ#5,不知道其生物利用度,因此使用口服和腹腔注射进行对比,而五氟尿嘧啶生物利用度差,不宜口服,故采取腹腔注射的方式。
图4和表1的试验数据显示溶媒对照组,五氟尿嘧啶在剂量为35毫克/公斤/天,HTJ#2,和HTJ#5在剂量为200毫克/公斤/天和500毫克/公斤/天,每天一次,连续5天的对荷FaDu头颈部癌的SCID小鼠的抗肿瘤活性和毒性。数据表明FaDu移植瘤增长较快,平均倍增时间为4.0±0.2天,HTJ#2和HTJ#5在口服及腹腔注射使用剂量为200毫克/公斤/天和500毫克/公斤/天时,对于肿瘤抑制组和肿瘤倍增时间组均表现活性。然而,HTJ#2在500毫克/公斤/天腹腔注射显示明显毒性,并且导致67%的试验动物死亡(三分之二动物死亡)。而同样剂量的HTJ#2(500毫克/公斤/天,口服时,没有明显毒性。.数据还显示五氟尿嘧啶对于FaDu移植瘤有74.6%的抑制率,并且延长肿瘤倍增时间从4.0±0.2天(溶媒对照组)到7.4±0.8天。然而,五氟尿嘧啶在35毫克/公斤/天)毒性太大而导致22.5%体重减轻,可能超过最大耐受剂量。数据显示HTJ#2和HTJ#5相比于五氟尿嘧啶抗瘤活性更强毒性低,特别是在延长肿瘤倍增时间上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虽然在最大生长抑制上没有显著差别(P>0.05)。HTJ#2或HTJ#5均未产生完全肿瘤抑制或肿瘤反应。此结果表明HJT#2和HTJ#5口服与腹腔注射的抗瘤疗效相似。图5至图8展现了对照组、五氟尿嘧啶组(35毫克/公斤/天,五天),HTJ#2组(200或500毫克/公斤/天)和HTJ#5组(200或500毫克/公斤/天)每组3-5个FaDu肿瘤移植瘤的生长曲线。
然后我们降低五氟尿嘧啶剂量至30毫克/公斤/天(腹腔注射),提高HTJ#5剂量至1000毫克/公斤/天(口服),,增加HTJ#5A1000毫克/公斤/天(口服),及溶媒对照组,每天一次,连续5天对荷FaDu头颈部癌的SCID小鼠的抗肿瘤活性和毒性,试验结果总结在图9和表2中。试验数据显示溶媒对照组,FaDu移植瘤增长速度与上次试验相似,平均倍增时为3.8±0.3天。五氟尿嘧啶在30毫克/公斤/天对于FaDu移植瘤有67%的抑制率,并且延长肿瘤倍增时间至7.7±0.4天,然而,五氟尿嘧啶毒性还是太大导致19.8%体重减轻。HTJ#5和HTJ#5A相比于五氟尿嘧啶抗瘤活性更强毒性低,75%抑制率,延长肿瘤倍增时间至11.2±1.0和11.8±0。4天,比五氟尿嘧啶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结果表明HTJ#5剂量在1000毫克/公斤/天与500毫克/公斤/天抗瘤疗效没有显著差别。
结论:
1.HTJ#5,HTJ#5和HTJ#5A在体外对人头颈部癌FaDu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HTJ#2和HTJ#5在200或500毫克/公斤/天)在体内对人头颈部癌FaDu有明显抗肿瘤疗效。
3.HJT#2和HTJ#5口服与腹腔注射的抗瘤疗效相似。
4.HTJ#2在500毫克/公斤/天腹腔注射有明显毒性但口服没有明显毒性。
5.HTJ#5和HTJ#5A(1000毫克/公斤/天,口服5天)在体内对人头颈部癌FaDu有明显抗肿瘤疗效,没有明显毒性。
6.HTJ#5和HTJ#5A(1000毫克/公斤/天,口服5天)比最大耐受剂量五氟尿嘧啶(30-35毫克/公斤/天,腹腔注射5天)抗瘤疗效好并且毒性明显低。
表1:总结HTJ#2,HTJ#5和与五氟尿嘧啶对FaDu头颈部癌的抗瘤疗效和动物毒性
对照组每天按老鼠体重每20克给予0.2毫升的生理盐水含10%的DMSO。每个实验组使用3-5只老鼠。移植瘤移植7天到达了约190至220毫克后开始治疗。
表2:总结HTJ#5,HTJ#5A和与五氟尿嘧啶对FaDu头颈部癌的抗瘤疗效和动物毒性
对照组每天按老鼠体重每20克给予0.2毫升的生理盐水含10%的DMSO。每个实验组使用5只老鼠。移植瘤移植7天到达了约200至220毫克后开始治疗。

Claims (3)

1.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猴头菌菌丝体,进行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15~25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提取10~20分钟;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4~6倍;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2~4倍;猴头菌菌丝体为猴头菌科真菌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m(Bull.ex Fr.)Pers.的菌丝体与其附生的固体培养基的干燥混合物;水常温闪式提取的温度为20~50℃;
(2)将上述两次提取后获得的提取液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在55~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有沉淀析出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在-60~-55℃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即得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提取液离心条件为:转速3500~4500转/分钟,离心8~15分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5倍;第二次水常温闪式提取中,水的重量为猴头菌菌丝体重量的3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制备方法的步骤还包括:将步骤(2)的浓缩液再用重量为该浓缩液重量4~6倍的且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解,将溶解部分在55~60℃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将所得浓缩物在-60~-55℃真空冷冻干燥。
CN201310224181.1A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4224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4181.1A CN104224856B (zh)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4181.1A CN104224856B (zh)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4856A CN104224856A (zh) 2014-12-24
CN104224856B true CN104224856B (zh) 2017-04-19

Family

ID=52214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4181.1A Active CN104224856B (zh)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248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4857B (zh) * 2013-06-14 2017-03-29 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在制备抗直结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513B (zh) * 2009-10-28 2011-12-14 上海永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793032A (zh) * 2012-08-30 2012-11-28 王宏 一种养生菌茶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4856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3668B (zh) 一种抗癌的黄绿蜜环菌多糖及提取工艺
CN102697035A (zh) 虫草褔寿丹
CN101647811A (zh) 一种动物药的仿生酶解产物及其应用
TWI598104B (zh) Use of Antrodia cinnamomea extract to improve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CN101104006B (zh) 一种冬虫夏草菌提取浓缩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224855A (zh)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在制备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Stengler Health benefits of medicinal mushrooms
CN104224856B (zh)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头颈部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8570116B (zh) 黄绿卷毛菇多糖及制备方法和在防治糖尿病中的医用用途
CN104224857B (zh)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在制备抗直结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772007A (zh) 发酵冬虫夏草菌丝片剂
CN104248647B (zh) 一种猴头菌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JP2011184349A (ja) 頻尿改善組成物、健康食品、及び血流改善組成物
US11065293B2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decreasing the side effects of cancer dru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uses thereof
CN102078600B (zh) 抗癌复方灵芝组合物、其用途和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CN103230418B (zh)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生物药用菌丝体提取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7898920A (zh) 一种用于糖尿病的口含制品与制备方法
CN107519327A (zh) 一种桑黄中药组合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1244041B (zh)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急性肝损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9695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0348619C (zh) 松杉灵芝蛋白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110763A (zh) 一种抗肿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551291B (zh) 一種具降低癌細胞抗藥性之樟芝菌絲體萃取物及其醫藥或食品組合物
CN105012366B (zh) 一种明月草多糖及其在制备用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CN104189288B (zh) 一种治疗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