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8179A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18179A CN104218179A CN201310210322.4A CN201310210322A CN104218179A CN 104218179 A CN104218179 A CN 104218179A CN 201310210322 A CN201310210322 A CN 201310210322A CN 104218179 A CN104218179 A CN 1042181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 organic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 inorganic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和依次层叠设置在基板上的透射电极、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之间设置有减反射层,减反射层包括多个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无机材料为元素周期表1A,2A,3A,4A族的卤化物,有机材料为电子传输型材料,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为30~100∶100,多个混合层中,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按照由发光功能层向反射电极的方向,依次梯度增加。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在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之间设置减反射层,使得器件的反射率大大降低,从而使器件具有对比度高,发光效率优的特点。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以下简称OLED,具有亮度高、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全固化主动发光等特性,同时拥有高清晰、广视角,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显示技术和光源,符合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和信息显示的发展趋势,以及绿色照明技术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在现有的底发射的OLED发光器件中,一般通过反射电极反射光线,然后从底部的透射电极出射光线。由于顶部的反射电极一般采用金属电极,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导致外部的环境光线在顶部电极也会强烈的反射,这样使OLED显示装置具有较低的对比度和显示清晰度。而现有的偏光膜虽然能够抵消这些环境光线,但是偏光膜容易受潮湿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并且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之间设置减反射层,降低了器件的反射率,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对比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和依次层叠设置在基板上的透射电极、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之间设置有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包括多个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所述无机材料为元素周期表1A,2A,3A,4A族的卤化物,所述有机材料为电子传输型材料,所述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为30~100∶100,所述多个混合层中,每个混合层的所述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按照由所述发光功能层向所述反射电极的方向依次梯度增加,所述发光功能层至少包括依次层叠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
优选地,所述有机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Alq3),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4,7-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
优选地,所述无机材料为LiF,NaF,KF,RbF,CsF,FrF,MgF2,CaF2,NaCl,CaCl2,LiCl,KCl,RbCl,CsCl,FrCl或MgCl2。
优选地,所述减反射层包括3~5个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
优选地,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40~80nm。
其中,所述依次梯度增加可为等梯度增加,也可为非等梯度增加。
有机材料采用电子传输型材料能够保证电子的传输过程,加入无机材料可以改变混合层的折射率,因此,通过控制无机材料的加入量可形成梯度变化的折射率层,使光线从反射电极向透射电极传输时,折射率形成从大到小的变化,而使这种反射光线逐渐减少,最终实现反射光线的减弱,从而可降低周围环境的光线反射,提高器件出光效率和对比度。
优选地,透射电极的材质为导电氧化物薄膜。优选地,导电氧化物薄膜为铟锡氧化物(ITO)、铝锌氧化物(AZO)、铟锌氧化物(IZO)或镓锌氧化物(GZO),厚度为100~200nm。
优选地,反射电极的材质为金属薄膜,所述金属薄膜包括金属银,铝,镁单质或其任意组合形成的合金。
优选地,所述反射电极的厚度为70~500nm。
所述基板为透光材料,如透明玻璃或透明聚合物薄膜。
所述发光功能层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为了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可进一步设置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现有材料均适用于本发明。
优选地,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或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厚度为20~60nm。
优选地,发光层的材料为主体材料掺杂客体材料形成的混合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为4,4'-二(9-咔唑)联苯(CBP),8-羟基喹啉铝(Alq3),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或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所述客体材料为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DCJTB)、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双(4,6-二氟苯基吡啶)-四(1-吡唑基)硼酸合铱(FIr6),二(2-甲基-二苯基[f,h]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Ir(MDQ)2(acac))、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r(piq)3)和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中的一种或几种,客体材料与主体材料的质量比为1~20:100。
优选地,所述发光层的材料为荧光材料,所述荧光材料为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DPVBi),4,4'-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联苯(DPAVBi)、5,6,11,12-四苯基萘并萘(Rubrene)或二甲基喹吖啶酮(DMQA)。
优选地,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4,7-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1,2,4-三唑衍生物(如TAZ)、N-芳基苯并咪唑(TPBI)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厚度为10~100nm。
优选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为酞菁铜(CuPc),酞菁锌(ZnPc),酞菁氧钒(VOPc),酞菁氧钛(TiOPc)或酞菁铂(PtPc),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电子注入层的材料为碳酸铯(Cs2CO3)、氟化铯(CsF)、叠氮铯(CsN3)或氟化锂(LiF);厚度为0.5~10nm。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洁净的基板置于真空度为1×10-3~1×10-5Pa的真空镀膜室中,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所述基板上制备透射电极;
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所述透射电极表面制备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至少包括依次层叠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
再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表面制备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包括多个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所述无机材料为元素周期表1A,2A,3A,4A族的卤化物,所述有机材料为电子传输型材料,所述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为30~100∶100,所述多个混合层中,每个混合层的所述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向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方向依次梯度增加;所述无机材料的蒸发速度为0.1~1nm/s,所述有机材料的蒸发速度为0.1~1nm/s;
再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所述减反射层表面制备反射电极,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优选地,所述有机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Alq3),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4,7-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
优选地,所述无机材料为LiF,NaF,KF,RbF,CsF,FrF,MgF2,CaF2,NaCl,CaCl2,LiCl,KCl,RbCl,CsCl,FrCl或MgCl2。
优选地,所述减反射层包括3~5个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
优选地,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40~80nm。
优选地,透射电极的材质为导电氧化物薄膜。优选地,导电氧化物薄膜为铟锡氧化物(ITO)、铝锌氧化物(AZO)、铟锌氧化物(IZO)或镓锌氧化物(GZO),厚度为100~200nm。
优选地,反射电极的材质为金属薄膜,所述金属薄膜包括金属银,铝,镁单质或其任意组合形成的合金。
优选地,所述反射电极的厚度为70~500nm。
所述基板为透光材料,如透明玻璃或透明聚合物薄膜。
所述发光功能层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为了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可进一步设置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现有材料均适用于本发明。
优选地,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或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厚度为20~60nm。
优选地,发光层的材料为主体材料掺杂客体材料形成的混合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为4,4'-二(9-咔唑)联苯(CBP),8-羟基喹啉铝(Alq3),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或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所述客体材料为4-(二腈甲基)-2-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DCJTB)、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双(4,6-二氟苯基吡啶)-四(1-吡唑基)硼酸合铱(FIr6),二(2-甲基-二苯基[f,h]喹喔啉)(乙酰丙酮)合铱(Ir(MDQ)2(acac))、三(1-苯基-异喹啉)合铱(Ir(piq)3)和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中的一种或几种,客体材料与主体材料的质量比为1~20:100。
优选地,所述发光层的材料为荧光材料,所述荧光材料为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DPVBi),4,4'-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乙烯基]联苯(DPAVBi)、5,6,11,12-四苯基萘并萘(Rubrene)或二甲基喹吖啶酮(DMQA)。
优选地,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4,7-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1,2,4-三唑衍生物(如TAZ)、N-芳基苯并咪唑(TPBI)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厚度为10~100nm。
优选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为酞菁铜(CuPc),酞菁锌(ZnPc),酞菁氧钒(VOPc),酞菁氧钛(TiOPc)或酞菁铂(PtPc),厚度为10~30nm。
优选地,电子注入层的材料为碳酸铯(Cs2CO3)、氟化铯(CsF)、叠氮铯(CsN3)或氟化锂(LiF);厚度为0.5~10n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之间设置了减反射层,该减反射层包括多个由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采用电子传输型有机材料能够保证电子的传输过程,加入无机材料用以改变混合层的折射率,通过控制无机材料的加入量形成梯度变化的折射率层,使光线从反射电极向透射电极传输时,折射率形成从大到小的变化,而使这种反射光线逐渐减少,最终实现反射光线的减弱,从而降低了周围环境的光线反射,提高了器件对比度;
(2)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工艺简单,易大面积制备,适于工业化大规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璃基板置于1×10-4Pa的真空镀膜室中,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基板表面制备一层厚度为70nm的ITO薄膜作为透射电极;
(2)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ITO薄膜表面制备发光功能层,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其中,空穴注入层采用CuPc,厚度为10nm;空穴传输层采用NPB,厚度为30nm;发光层采用Ir(ppy)3掺杂在TPBi中形成的混合材料,Ir(ppy)3与TPBi的质量比为10:100,厚度为12nm;电子传输层采用TPBi,厚度为20nm;电子注入层采用LiF,厚度为1nm;
(3)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电子注入层表面制备减反射层,减反射层包括3个由LiF与Bphen形成的混合层,在远离电子注入层的方向上,3个混合层的厚度依次为20nm、15nm、15nm,3个混合层中,LiF与Bphen的质量比向远离发光功能层的方向依次梯度增加,分别为30∶100、60∶100和100∶100;各混合层中,Bphen的蒸发速度均为1nm/s;
(4)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减反射层表面制备反射电极,材质为金属Ag,厚度为70nm,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依次包括玻璃基板10、透射电极11、发光功能层12、减反射层13和反射电极14,减反射层13包括混合层13a、13b和13c,其中,混合层13a、13b和13c中,LiF与Bphen的质量比分别为30∶100、60∶100和100∶100。
实施例2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璃基板置于1×10-4Pa的真空镀膜室中,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基板表面制备一层厚度为200nm的AZO薄膜作为透射电极;
(2)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AZO薄膜表面制备发光功能层,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其中,空穴注入层采用CuPc,厚度为10nm;空穴传输层采用NPB,厚度为30nm;发光层采用Ir(ppy)3掺杂在TPBi中形成的混合材料,Ir(ppy)3与TPBi的质量比为10:100,厚度为12nm;电子传输层采用TPBi,厚度为20nm;电子注入层采用LiF,厚度为1nm;
(3)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电子注入层表面制备减反射层,减反射层包括4个由RbCl与TPBi形成的混合层,4个混合层的厚度均为20nm,4个混合层中,RbCl与TPBi的质量比向远离发光功能层的方向依次梯度增加,分别为30∶100、50∶100、80∶100和100∶100;各混合层中,TPBi的蒸发速度均为0.5nm/s;
(4)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减反射层表面制备反射电极,材质为金属Mg-Ag合金,厚度为500nm,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依次包括玻璃基板20、透射电极21、发光功能层22、减反射层23和反射电极24,减反射层23包括混合层23a、23b、23c和23d,其中,混合层23a、23b、23c和23d中,RbCl与TPBi的质量比分别为30∶100、50∶100、80∶100和100∶100。
实施例3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璃基板置于1×10-4Pa的真空镀膜室中,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基板表面制备一层厚度为120nm的IZO薄膜作为透射电极;
(2)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IZO薄膜表面制备发光功能层,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其中,空穴注入层采用CuPc,厚度为10nm;空穴传输层采用NPB,厚度为30nm;发光层采用Ir(ppy)3掺杂在TPBi中形成的混合材料,Ir(ppy)3与TPBi的质量比为10:100,厚度为12nm;电子传输层采用TPBi,厚度为20nm;电子注入层采用LiF,厚度为1nm;
(3)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电子注入层表面制备减反射层,减反射层包括5个由CsF与Alq3形成的混合层,在远离电子注入层的方向上,5个混合层的厚度依次为10nm、10nm、20nm、20nm、20nm,5个混合层中,CsF与Alq3的质量比向远离发光功能层的方向依次梯度增加,分别为30∶100、40∶100、60∶100、80∶100和100∶100;各混合层中,Alq3的蒸发速度均为1nm/s;
(4)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减反射层表面制备反射电极,材质为金属Mg-Al合金,厚度为200nm,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依次包括玻璃基板30、透射电极31、发光功能层32、减反射层33和反射电极34,减反射层33包括混合层33a、33b、33c和33d,其中,混合层33a、33b、33c、33d和33e中,CsF与Alq3的质量比分别为30∶100、40∶100、60∶100、80∶100和100∶100。
对比例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璃基板置于1×10-4Pa的真空镀膜室中,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基板表面制备一层厚度为70nm的ITO薄膜作为透射电极;
(2)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ITO薄膜表面制备发光功能层,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其中,空穴注入层采用CuPc,厚度为10nm;空穴传输层采用NPB,厚度为30nm;发光层采用Ir(ppy)3掺杂在TPBi中形成的混合材料,Ir(ppy)3与TPBi的质量比为10:100,厚度为12nm;电子传输层采用TPBi,厚度为20nm;电子注入层采用LiF,厚度为1nm;
(3)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电子注入层表面制备反射电极,材质为金属Ag,厚度为70nm,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对比例2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璃基板置于1×10-4Pa的真空镀膜室中,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基板表面制备一层厚度为200nm的AZO薄膜作为透射电极;
(2)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AZO薄膜表面制备发光功能层,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其中,空穴注入层采用CuPc,厚度为10nm;空穴传输层采用NPB,厚度为30nm;发光层采用Ir(ppy)3掺杂在TPBi中形成的混合材料,Ir(ppy)3与TPBi的质量比为10:100,厚度为12nm;电子传输层采用TPBi,厚度为20nm;电子注入层采用LiF,厚度为1nm;
(3)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电子注入层表面制备反射电极,材质为金属Mg-Ag合金,厚度为500nm,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对比例3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玻璃基板置于1×10-4Pa的真空镀膜室中,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基板表面制备一层厚度为120nm的IZO薄膜作为透射电极;
(2)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IZO薄膜表面制备发光功能层,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其中,空穴注入层采用CuPc,厚度为10nm;空穴传输层采用NPB,厚度为30nm;发光层采用Ir(ppy)3掺杂在TPBi中形成的混合材料,Ir(ppy)3与TPBi的质量比为10:100,厚度为12nm;电子传输层采用TPBi,厚度为20nm;电子注入层采用LiF,厚度为1nm;
(3)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电子注入层表面制备反射电极,材质为金属Mg-Al合金,厚度为200nm,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效果实施例
本发明测试与制备设备为高真空镀膜系统(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美国海洋光学Ocean Optics的USB4000光纤光谱仪测试电致发光光谱,美国吉时利公司的Keithley2400测试电学性能,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公司的CS-100A色度计测试亮度,美国Filmetrics(美商菲乐)公司的F10-RT型反射率测试仪测试反射率。
将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所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6V驱动电压下进行发光亮度的测试,以及测试器件在波长380~780nm之间的反射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反射率(%) | 发光亮度(cd/cm2) | 发光效率(lm/W) | |
实施例1 | 31 | 4523 | 15.6 |
对比例1 | 88 | 4453 | 13.2 |
实施例2 | 29 | 4065 | 10.8 |
对比例2 | 87 | 4215 | 12.7 |
实施例3 | 32 | 4129 | 11.8 |
对比例3 | 87 | 4365 | 13.2 |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在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之间设置减反射层,器件的反射率大大降低了,说明环境光线在器件中的反射率大大降低了。而从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的数据上看,虽然反射率大大降低,但是器件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的降低幅度不是很大。这是由于该减反射层只是将光线通过不同的折射方式改变光线传输途径,发光层的发射光线并没有被减弱,因此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仍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和依次层叠设置在基板上的透射电极、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和反射电极之间设置有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包括多个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所述无机材料为元素周期表1A,2A,3A,4A族的卤化物,所述有机材料为电子传输型材料,所述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为30~100∶100,所述多个混合层中,每个混合层的所述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按照由所述发光功能层向所述反射电极的方向依次梯度增加,所述发光功能层至少包括依次层叠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4,7-二苯基-1,10-菲罗啉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材料为LiF,NaF,KF,RbF,CsF,FrF,MgF2,CaF2,NaCl,CaCl2,LiCl,KCl,RbCl,CsCl,FrCl或MgCl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层包括3~5个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40~80nm。
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洁净的基板置于真空度为1×10-3~1×10-5Pa的真空镀膜室中,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所述基板上制备透射电极;
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所述透射电极表面制备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至少包括依次层叠的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
再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所述发光功能层表面制备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包括多个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所述无机材料为元素周期表1A,2A,3A,4A族的卤化物,所述有机材料为电子传输型材料,所述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为30~100∶100,所述多个混合层中,每个混合层的所述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质量比向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方向依次梯度增加;所述无机材料的蒸发速度为0.1~1nm/s,所述有机材料的蒸发速度为0.1~1nm/s;
再采用真空蒸发的方式在所述减反射层表面制备反射电极,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4,7-二苯基-1,10-菲罗啉或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材料为LiF,NaF,KF,RbF,CsF,FrF,MgF2,CaF2,NaCl,CaCl2,LiCl,KCl,RbCl,CsCl,FrCl或MgCl2。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层包括3~5个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形成的混合层。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层的厚度为40~80n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10322.4A CN104218179A (zh) | 2013-05-30 | 2013-05-30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10322.4A CN104218179A (zh) | 2013-05-30 | 2013-05-30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18179A true CN104218179A (zh) | 2014-12-17 |
Family
ID=5209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10322.4A Pending CN104218179A (zh) | 2013-05-30 | 2013-05-30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1817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67660A (zh) * | 2018-07-24 | 2020-0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34609A1 (en) * | 2001-03-08 | 2003-12-25 | Xerox Corporation | Devices with multiple organic-metal mixed layers |
US20050006652A1 (en) * | 2003-05-19 | 2005-01-13 | Jui-Fen Pai |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anti-reflective member |
CN1866575A (zh) * | 2005-05-20 | 2006-11-22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含有薄层金属-有机物混合层的降低反射的显示器件 |
CN102195003A (zh) * | 2011-04-25 | 2011-09-21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色稳定白光oled器件及其制法 |
CN102694129A (zh) * | 2011-03-21 | 2012-09-26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2013
- 2013-05-30 CN CN201310210322.4A patent/CN1042181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34609A1 (en) * | 2001-03-08 | 2003-12-25 | Xerox Corporation | Devices with multiple organic-metal mixed layers |
US20050006652A1 (en) * | 2003-05-19 | 2005-01-13 | Jui-Fen Pai |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anti-reflective member |
CN1866575A (zh) * | 2005-05-20 | 2006-11-22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含有薄层金属-有机物混合层的降低反射的显示器件 |
CN102694129A (zh) * | 2011-03-21 | 2012-09-26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CN102195003A (zh) * | 2011-04-25 | 2011-09-21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色稳定白光oled器件及其制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67660A (zh) * | 2018-07-24 | 2020-0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CN110767660B (zh) * | 2018-07-24 | 2022-09-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62870B (zh) | 高透明性起偏振片和包括该起偏振片的有机发光装置 | |
CN104218154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18117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140084255A1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Using Bandgap Matching Dye as Co-Host | |
CN104425720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66010A (zh)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3746A (zh) |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79491A (zh)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73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25721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80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71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79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3711A (zh)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显示屏及其终端 | |
CN104218156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55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25767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81726A (zh)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40089A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 |
CN104183579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3770A (zh) |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3722A (zh) |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18116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18178A (zh)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76943A (zh)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