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3660B - 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3660B
CN104203660B CN201380017863.3A CN201380017863A CN104203660B CN 104203660 B CN104203660 B CN 104203660B CN 201380017863 A CN201380017863 A CN 201380017863A CN 104203660 B CN104203660 B CN 104203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nest
retaining element
pedestrian protection
articulated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78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3660A (zh
Inventor
R·沙本伯格尔
G·玛尔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di AG
Original Assignee
Audi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di AG filed Critical Audi AG
Publication of CN104203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3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3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3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1/38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means for lifting bon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Prosthes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10),具有通过至少一个耦联装置(12)与机动车的车身(14)连接的前盖(16);至少一个调节装置(18),前盖(16)通过调节装置能通过至少一个执行器(20)移动至相对机动车的车身(14)抬起的保护位置并能在保护位置中固定,其中至少一个执行器(20)通过铰接接合装置(22.1、22.2)与相应的耦联装置(12)和前盖(16)连接,其中铰接接合装置(22.1、22.2)包括铰接头(22.2a)和承接铰接头(22.2a)的接头窝单元(24a、24b),接头窝单元具有接头窝(24.1)和至少部分包围接头窝(24.1)的固定元件(24.2)。根据本发明,铰接头(22.2a)具有接头端部区域(22.2b),其能与接头窝单元(24a、24b)中的缺口(24.1a、24.2a)可见地共同作用。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可调节的行人保护装置是公知的,其尤其布置在轿车的前部区域中。在检测到与行人或两轮车驾驶员碰撞时,行人保护装置的任务是,将碰撞主动的前盖在挡风玻璃的区域内通过一个或多个烟火爆发式受控的执行器迅速地移动至相对于机动车的车身抬起的保护位置中且保持在该保护位置中。固定在保护位置中的前盖用作吸收冲击能的变形元件,且应该缓冲人在前盖上的冲击并因此减小当撞击到前盖上时人受伤的程度或风险。
由DE 10 2010 021 687 A1已知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该行人保护装置包括通过至少一个耦联装置与机动车的车身连接的前盖和至少一个调节装置,前盖通过所述调节装置能通过至少一个执行器移动至相对于机动车的车身抬起的保护位置并能在保护位置中固定。至少一个执行器分别通过球窝关节与相应的耦联装置和前盖连接,其中,球窝关节包括铰接头和承接铰接头的接头窝单元,该接头窝单元具有接头窝和至少部分地包围接头窝的固定元件。在此,第一球窝关节的铰接头与前盖旋紧以及第二球窝关节的铰接头与机动车的车身的调节装置螺纹连接。球窝关节包括完全容纳在接头窝单元的用于承接的接头窝中的且通过包围的固定元件固定的铰接头。通过在安装执行器之前或之后检查旋紧件/螺纹接合件的拧紧扭矩来检查拧紧的铰接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其使得能够简单且可靠地把执行器安装在机动车的车身上。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完成,该保护装置具有:通过至少一个耦联装置与机动车的车身连接的前盖;至少一个调节装置,通过所述调节装置能经至少一个执行器使所述前盖移动至相对于机动车的车身抬起的保护位置并能在该保护位置中固定,其中,至少一个执行器通过铰接接合装置与相应的耦联装置和前盖连接,其中,所述铰接接合装置包括铰接头和接纳该铰接头的接头窝单元,该接头窝单元具有接头窝和至少部分地包围该接头窝的固定元件,其中,所述铰接头具有接头端部区域,该接头端部区域能与所述接头窝单元中的缺口可见地共同作用。
为了实现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所述行人保护装置使得能够把执行器简单且可靠地安装在机动车的车身上),根据本发明的铰接头/活节头具有接头端部区域,该接头端部区域与接头窝单元中的缺口可见地共同作用。本发明的另一个显著优点在于,通过视觉的检查能特别简单且迅速地检查根据本发明的铰接头的正确的或符合规定的安装。有利地可以相对于传统的、其中铰接头完全容纳在接头窝中的实施方案,无工具地进行根据本发明的铰接头的安装和检查,由此能明显缩短检查时间并进而降低安装成本。可以视觉迅速发现并无工具地迅速克服或消除铰接头在接头窝单元中固定的可能错误的安装。
在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头端部区域可以相对于固定元件向外具有伸出段。由此,在目检时能以视觉方式特别好地识别出接头端部区域,而且接头端部区域能表明铰接头在接头窝单元中的正确安装。如果接头端部区域相对于固定元件向外不具有伸出段,则铰接头未被正确地安装在接头窝单元中。因此,在安装执行器时,接头端部区域的可见的伸出段能以简单的结构上的方式立即表明关于安装的连接部的状态的视觉指示。
在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铰接头的接头端部区域能具有圆形横截面,其中,例如接头端部区域可以设计为锥形或圆柱形。有利地,在接头端部区域具有轴对称的圆形横截面的铰接头能特别容易地被制造为冷挤压部件并实现铰接头的简单安装。通过制造为冷挤压部件能有利地实现足够的强度。因此,可以特别价廉地制造并安装技术上改进的铰接头。
在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铰接头和承接铰接头的接头窝单元能构造为插接连接结构。这样有利地实现铰接接合装置/离合万向节的特别迅速且简单的最终装配,此外,还能在结构上简单地构造并且由此经济地或价廉地制造铰接接合装置。在前盖上进行维修工作时或者当更换执行器时,插接连接结构使得能够快速拆卸执行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插接连接结构能形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构造。这样做的优点是,铰接头能最佳地支承在接头窝单元中,以及在碰撞事故中激活执行器时,可靠地或安全地通过执行器的形锁合的和/或力锁合的插接连接结构传递大的力。
在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头端部区域与接头窝的缺口以及与固定元件的缺口能至少部分地具有形锁合的卡锁结构。有利地,除了视觉目检外,接头端部区域可以同时实现作为接头窝中铰接头的锁定元件的功能和作为用于固定元件的、沿执行器的轴向的稳定位置的止挡元件的另一功能。由此,可以实现铰接接合装置的特别节省位置的且特别能承受负荷的多重连接部,所述多重连接部由于其紧凑的结构方式也可以安装在具有小的空间情况的车辆中,且不必改变车身的尺寸。
在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头窝可以在外周上具有两个对置布置的、且沿中心纵轴的方向延伸的狭缝,固定元件的弯曲的端部能卡锁在该狭缝中。有利地,铰接头的接头端部区域可以在外周上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环绕的凹槽,在固定元件的内周上径向环绕的闭锁环卡锁在该凹槽中。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上的方式在相对于铰接头正确的位置中没有大的阻力的情况下把固定元件以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安装和支承在接头窝上。无论是具有狭缝的接头窝还是具有凹槽的固定元件都可以价廉地制造为批量生产零件,其中,接头窝由于轴向布置的狭缝可以在简单的注塑模具中以及具有凹槽的固定元件可以切削加工地制造为车削件或冷挤压部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接头窝可以在外周上具有径向环绕的锁定凹部,固定元件形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轴向锁定在该锁定凹部中。有利地,接头窝可以为了承接固定元件具有在内周上径向环绕的锁定凹部,固定元件的径向环绕的隆起部形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支承和轴向锁定在该锁定凹部中。这样做的优点是,在铰接头安装在接头窝中之后,固定元件可以占据轴向规定/限定的位置,在该轴向规定的位置中,固定元件局部地包围铰接头或铰接头局部地包围固定元件并且因此可以形成持久的能承受负荷的连接结构。由于固定元件的弹性作用以及在锁定凹部中卡锁的位置固定元件不会自动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执行器的铰接接合装置可以与耦联装置并且与前盖构造为插接连接结构。由此可以有利地实现两个相对彼此可移动的构件之间快速且能承受负荷的连接结构。这种铰接接合装置可以价廉且坚固地制造。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且在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案。
附图示出:
图1是用于机动车的、具有耦联装置和调节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的对本发明重要的部件的透视图;
图2是在铰接接合装置安装前,图1的调节装置的端部区域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是在铰接接合装置正确安装后(带有接头端部区域的可见的伸出段),图2的调节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错误安装铰接接合装置(不具有接头端部区域的伸出段)时,图2的调节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接头窝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该接头窝单元包括接头窝和包围接头窝的固定元件;
图6是在安装铰接接合装置前,具有接头窝和固定元件的铰接接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在安装开始时,在非锁止状态中图6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固定元件在第一锁止位置中时图7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
图9是在把铰接接合装置正确安装在固定元件的第二锁止位置中之后(具有接头端部区域的可见的伸出段),图7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9示出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10的对本发明重要的部件,所述行人保护装置具有通过耦联装置12与机动车的车身14、14'连接的前盖16和调节装置18、18'。通常在前盖16的两个纵侧面上布置了这种耦联装置12和所属的调节装置18、18',以便使前盖16可运动地与机动车车身14、14'耦联。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调节装置18、18'使前盖16通过执行器20运动至相对于机动车的车身14、14'抬起的保护位置并使其固定在保护位置中。执行器20可以在两个端部分别通过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与耦联装置12和前盖16连接,其中,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包括铰接头22.2a、22.2a'和承接铰接头22.2a、22.2a'的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该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具有接头窝24.1、24.1'和至少部分地包围接头窝24.1、24.1'的固定元件24.2、24.2'。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是执行器20和前盖16或耦联装置12之间的具有转动轴的连接件。可选地,执行器20的一个端部区域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与前盖16或耦联装置12连接,且执行器20的另一个对置的端部可以支承在盆状的承接部中或者以传统方式与前盖16或耦联装置12连接。调节装置18、18'的执行器20优选烟火爆发式激活,其中烟火爆发式的部件可以构造为和用于触发安全气囊的装置类似。然而,也可以设想其它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有意义的调节装置18、18'以用于激活执行器20,例如气动或电的调节装置18、18'。因为在激活执行器20时和在随后人撞击到前盖16上时,大的力和转矩作用在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上,所以必须保证执行器20正确地安装在机动车的车身14、14'上。
为了实现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10(所述行人保护装置使得能够把执行器20简单且可靠地安装在机动车的车身14、14'上),根据本发明建议了,铰接头22.2a、22.2a'具有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该接头端部区域与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中的缺口24.1a、24.1a'、24.2a、24.2a'可见地共同作用。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行人保护装置10相应地是对安全重要/安全相关的构件,其符合规定的安装在装配期间或在最终检查中被检查和记录。因此特别有利的是,通过视觉检查能特别简单且迅速地对根据本发明的铰接头,尤其是铰接头22.2a、22.2a'的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符合规定的或正确地装配进行检查。
图2至6分别以示意图示出在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和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安装之前,调节装置18、18'的执行器20的端部区域的实施例。对称的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设计为一件式且在与铰接头22.2a、22.2a'对置的区域中具有径向布置的或径向环绕的槽22.2c、22.2c',执行器20的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作为插接连接结构通过所述槽与耦联装置12和/或与前盖16连接。
像从图2和6进一步看出的那样,铰接头22.2a、22.2a'的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图2的接头端部区域22.2b为锥形,而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图6的接头端部区域22.2b'为圆柱形,且通过其对中的形状使铰接头22.2a、22.2a'和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的安装变得容易。在当前的实施例中,铰接头22.2a、22.2a'和承接铰接头22.2a、22.2a'的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构造为插接连接结构,其中,插接连接结构可以设计为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
作为正确安装的可视的标志,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相对于固定元件24.2、24.2'向外具有伸出段H、H'。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的伸出段H、H'阻止了固定元件24.2、24.2'的轴向运动并进而阻止了执行器20沿中心纵轴A、A'方向的运动。相对于传统构造的铰接头,具有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的伸出段H、H'的、根据本发明的铰接头22.2a、22.2a'提供了彼此连接的构件之间额外的支承面,并因此提供了相对于在激活执行器20时产生的冲击力增大的阻力。在当前的实施例中,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构造为单色的,且锥形的伸出段H、H'在安装后在目检时会容易看见,其中,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为了更好的识别而可以构造为红色或其它信号色。
像从图3和9中进一步可见的那样,具有接头窝24.1、24.1'的缺口24.1a、24.1a'和具有固定元件24.2、24.2'的缺口24.2a、24.2a'的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在安装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形成形锁合的卡锁结构。当符合规定地安装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和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时,形锁合的卡锁结构保证了在激活执行器20之前和期间彼此连接的构件的正确的位置。在更换或进行维修工作时,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的形锁合的卡锁结构可以容易地被拆松。执行器20的主负荷方向沿中心纵轴A、A'的方向或垂直于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的对称轴延伸。
像从图4、7和8中进一步可见的那样,在不正确地安装铰接头22.2a、22.2a'和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时,不能看见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由此得到视觉可识别的指示,即,铰接头22.2a、22.2a'未符合规定地与固定元件24.2、24.2'安装或卡锁并且因此必须取消错误的安装。
像从图5中进一步可见的那样,在第一实施例中,接头窝24.1在外周上具有两个对置地布置的且沿中心纵轴A的方向延伸的狭缝24.1b、24.1c,固定元件24.2的弯曲的端部24.2b、24.2c能卡锁在该狭缝中。由此,固定元件24.2相对于铰接头22.2a安装在接头窝24.1的外周上规定的位置中且可以理想地包围该铰接头。作为其它结构上和确定位置的措施,接头窝24.1具有在外周上径向环绕的锁定凹部24.1d,固定元件24.2形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轴向锁定在该锁定凹部中。由此,除了通过接头端部区域22.2b锁定铰接头22.2a,锁定凹部24.1d的限定的止挡部24.1e、24.1f还阻止了固定元件24.2和铰接头22.2a沿中心纵轴A的轴向方向的运动。因此,执行器20可以仅围绕球窝关节22.1、22.2的对称轴进行转动运动,所以调节装置18始终位于相对于前盖16预定的规定位置中。此外,固定元件24.2由于其弹性作用最佳地支承在径向环绕的锁定凹部24.1d中且不会自动掉落。
像从图6至9中进一步可见的那样,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承接固定元件24.2',接头窝24.1'在内周上具有径向环绕的锁定凹部24.1d',固定元件24.2'的径向环绕的隆起部24.2d'形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支承和轴向锁定在该锁定凹部中。因为球状的接头窝24.1'包围了固定元件24.2'且防止掉落地固定,所以固定元件24.2'在接头窝24.1'内部平行于和/或垂直于执行器20的中心纵轴A'支承在规定的位置中。固定元件24.2'在朝向铰接接合装置22.1'、22.2'的侧面上具有环绕的凸起24.2e',该凸起用作止挡部,用于位置精确地安装在铰接接合装置22.1'、22.2'上以及用作额外的固定件防止从接头窝24.1'掉落。固定元件24.2'的、与凸起24.2e'对置的端部在内周上具有两个径向向内指向的环绕的闭锁环24.2b'、24.2c',所述闭锁环与铰接头22.2a'的接头端部区域22.2b'有效连接,其中,位于固定元件24.2'内部的闭锁环24.2b'设计为V形,且闭锁环24.2c'作为突出的凸起布置在固定元件24.2'的端侧上。
铰接头22.2a'的接头端部区域22.2b'在外周上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环绕的凹槽22.2d'、22.2e'、22.2f',在固定元件24.2'的内周上径向环绕的闭锁环24.2b'、24.2c'卡锁在该凹槽中。像从图7中进一步可见的那样,铰接头22.2a'和接头窝24a'、24b'在安装开始时处于非锁定的状态中。在后续的安装步骤中,在根据图8的第一锁止位置中,铰接头22.2a'已经与接头窝24a'、24b'通过固定元件24.2'的闭锁环24.2b'在接头端部区域22.2b'的伸出段H'不可见的情况下卡锁在铰接头22.2a'的凹槽22.2e'中。在根据图9的第二锁止位置中,铰接头22.2a'正确地安装在接头窝24a'、24b'中且位于其最终位置中。在该最终位置中,在接头端部区域22.2b'的伸出段H'可见的情况下,固定元件24.2'的闭锁环24.2b'卡锁在铰接头22.2a'的凹槽22.2d'中以及固定元件24.2'的闭锁环24.2c'卡锁在固定元件的铰接头22.2a'的凹槽22.2f'中。在符合规定地安装铰接接合装置22.1'、22.2'和接头窝单元24a'、24b'的情况下,固定元件24.2'的两个闭锁环24.2b'、24.2c'卡锁在铰接头22.2a'的凹槽22.2d'和22.2f'中以及固定元件24.2'的凸起24.2e'抵靠或止挡在铰接接合装置22.1'、22.2'上。在铰接接合装置22.1'、22.2'的该锁止位置中,能识别出接头端部区域22.2b'的明显可见的伸出段H',由此能始终保证彼此连接的构件的正确位置。
附图标记列表
10 行人保护装置
12 耦联装置
14、14' 车身
16 前盖
18、18' 调节装置
20 执行器
22.1、22.1'、22.2、22.2' 铰接接合装置
22.2a、22.2a' 铰接头
22.2b、22.2b' 接头端部区域
22.2c、22.2c' 槽
22.2d'、22.2e'、22.2f' 凹槽(铰接头)
24a、24a'、24b、24b' 接头窝单元
24.1、24.1' 接头窝
24.1a、24.1a' 缺口(接头窝单元)
24.1b、24.1c 狭缝
24.1d、24.1d' 锁定凹部
24.1e、24.1f 止挡部(锁定凹部)
24.2、24.2' 固定元件
24.2a、24.2a' 缺口(固定元件)
24.2b、24.2c 弯曲的端部(固定元件)
24.2b'、24.2c' 闭锁环(固定元件)
24.2d' 隆起部(固定元件)
A、A' 中心纵轴
H、H' 伸出段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具有:通过至少一个耦联装置(12)与机动车的车身(14、14')连接的前盖(16);至少一个调节装置(18、18'),通过所述调节装置能经至少一个执行器(20)使所述前盖(16)移动至相对于机动车的车身(14、14')抬起的保护位置并能在该保护位置中固定,其中,至少一个执行器(20)通过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与相应的耦联装置(12)和前盖(16)连接,其中,所述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包括铰接头(22.2a、22.2a')和接纳该铰接头(22.2a、22.2a')的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该接头窝单元具有接头窝(24.1、24.1')和至少部分地包围该接头窝(24.1、24.1')的固定元件(24.2、24.2'),
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22.2a、22.2a')具有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该接头端部区域能与所述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中的缺口(24.1a、24.1a'、24.2a、24.2a')可见地共同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相对于固定元件(24.2、24.2')向外具有伸出段(H、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22.2a、22.2a')的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具有圆形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的铰接头(22.2a、22.2a')构造为冷挤压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22.2a、22.2a')和接纳该铰接头(22.2a、22.2a')的接头窝单元(24a、24a'、24b、24b')构造为插接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连接结构设计成形锁合的和/或力锁合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端部区域(22.2b、22.2b')与接头窝(24.1、24.1')的缺口(24.1a、24.1a')以及与固定元件(24.2、24.2')的缺口(24.2a、24.2a')至少部分地具有形锁合的卡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窝(24.1)在外周上具有两个对置布置的、沿中心纵轴(A)的方向延伸的狭缝(24.1b、24.1c),所述固定元件(24.2)的弯曲的端部(24.2b、24.2c)卡锁在该狭缝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窝(24.1)在外周上具有径向环绕的锁定凹部(24.1d),固定元件(24.2)形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轴向锁定在该锁定凹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承接固定元件(24.2'),接头窝(24.1')具有在内周上径向环绕的锁定凹部(24.1d'),所述固定元件(24.2')的径向环绕的隆起部(24.2d')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支承以及轴向锁定在所述锁定凹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22.2a')的接头端部区域(22.2b')在外周上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环绕的凹槽(22.2d'、22.2e'、22.2f'),在固定元件(24.2')的内周上径向环绕的闭锁环(24.2c'、24.2d')卡锁在所述凹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20)的铰接接合装置(22.1、22.1'、22.2、22.2')与耦联装置(12)以及与前盖(16)构造为插接连接结构。
CN201380017863.3A 2012-03-29 2013-03-21 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Active CN1042036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006496.9A DE102012006496B4 (de) 2012-03-29 2012-03-29 Fußgängerschutz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2006496.9 2012-03-29
PCT/EP2013/000858 WO2013143669A1 (de) 2012-03-29 2013-03-21 Fussgängerschutz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3660A CN104203660A (zh) 2014-12-10
CN104203660B true CN104203660B (zh) 2016-12-21

Family

ID=47915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7863.3A Active CN104203660B (zh) 2012-03-29 2013-03-21 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08885B2 (zh)
EP (1) EP2830914B1 (zh)
CN (1) CN104203660B (zh)
DE (1) DE102012006496B4 (zh)
WO (1) WO20131436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07704B1 (en) * 2014-02-18 2017-01-04 Volvo Car Corporation A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pyrotechnical device and a first mechanical structure
DE102014015998A1 (de) 2014-10-29 2016-05-04 Audi Ag Kraftfahrzeug, umfassend eine Frontklappe, die über zwei Scharniergelenke schwenkbar an einer Karosserie angeordnet ist
JP6565764B2 (ja) * 2016-03-30 2019-08-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8001403B (zh) * 2016-10-31 2019-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引擎罩抬升装置和车辆
JP6691933B2 (ja) * 2018-04-03 2020-05-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ードヒンジ
USD961486S1 (en) 2018-05-21 2022-08-23 Ringbrothers, Llc Automobile hood hinge
DE102019132161A1 (de) * 2018-11-27 2020-05-28 Magna Closures Inc. AKTIVES FUßGÄNGER-MOTORHAUBENSCHARNIER MIT INTEGRIERTERVERRIEGELUNGSANORDNUNG
USD921559S1 (en) * 2019-03-08 2021-06-08 Ringbrothers Llc Automobile hood hinge
USD921558S1 (en) * 2019-03-08 2021-06-08 Ringbrothers Llc Automobile hood hinge
USD945349S1 (en) 2020-04-22 2022-03-08 Ringbrothers, Llc Automobile hood hinge
USD944714S1 (en) 2020-04-22 2022-03-01 Ringbrothers, Llc Automobile hood hinge
US11560118B2 (en) * 2020-06-25 2023-01-24 Edscha Enginerring Gmbh Drive assembly for driving a vehicle flap
USD944715S1 (en) 2020-08-26 2022-03-01 Ringbrothers, Llc Automobile hood hinge
USD1004516S1 (en) 2021-09-30 2023-11-14 Ringbrothers, Llc Automobile hood hinge
USD998531S1 (en) 2021-11-03 2023-09-12 Ringbrothers, Llc Automobile hood hinge
US20240010161A1 (en) * 2022-07-05 2024-01-11 Hyundai Motor Company Active Hood Syste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6240U1 (de) * 2002-10-22 2003-02-27 Trw Repa Gmbh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einer Motorhaub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7760A (en) * 1985-07-12 1986-05-1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losure panel hinge assembly
US6196079B1 (en) * 1994-10-19 2001-03-06 Paolo Paparoni Cable driven automotive gear lever joint mechanism
DE19755486C5 (de) * 1997-12-13 2006-10-05 Küster Holding GmbH Kofferraumdeckelbetätigung
US6964316B1 (en) * 1999-05-17 2005-11-15 Edscha Ag Front opening hood assembly
BR0010583A (pt) * 1999-05-17 2002-02-19 Edscha Ag Arranjo de capota dianteira
GB2400827B (en) * 2003-04-24 2006-05-17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safety device
DE10343882B4 (de) * 2003-09-23 2005-07-14 Kirchhoff Gmbh & Co.Kg Anordnung einer Frontklappe an einem Fahrzeug
FR2864936B1 (fr) 2004-01-14 2008-08-15 Pyroalliance Leve capot a actionneur muni d'un systeme de verrouillage par crochet.
US7854289B2 (en) * 2004-02-17 2010-12-21 Kirchhoff Gmbh & Co. Kg Arrangement of a front hood having an adjusting lever on a vehicle
US7594555B2 (en) * 2004-11-17 2009-09-2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ood lift mechanism and method
KR100770135B1 (ko) * 2005-11-08 2007-10-2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후드의 보행자 보호 장치
DE102006006929A1 (de) * 2006-02-14 2007-08-16 Muhr Und Bender Kg Koppelstange für eine Stabilisatoranordnung
US20090255379A1 (en) * 2008-04-10 2009-10-15 Chih-Ching Hsieh Universal socket
DE102010029410A1 (de) * 2010-05-27 2011-12-0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eder- und Dämpfer-Baueinheit
DE102010021687B4 (de) * 2010-05-27 2022-09-08 Stabilus Gmbh Gasfeder und Motorhaubeneinheit mit der Gasfeder
US8484804B2 (en) * 2010-10-11 2013-07-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ood hinge assembly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6240U1 (de) * 2002-10-22 2003-02-27 Trw Repa Gmbh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einer Motorhau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006496B4 (de) 2016-05-04
US9308885B2 (en) 2016-04-12
EP2830914A1 (de) 2015-02-04
DE102012006496A1 (de) 2013-10-02
CN104203660A (zh) 2014-12-10
EP2830914B1 (de) 2016-03-16
US20150048651A1 (en) 2015-02-19
WO2013143669A1 (de)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3660B (zh) 用于机动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US7975569B2 (en) Telescopable steering spindle arrangement
RU152532U1 (ru) Узел подвески привод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опора для узла подвески
US7353561B2 (en) Arrangement for fixing a wiper device which can be used to retract the drive shaft in the event of an impact
CN103732474B (zh) 转向轴装置
US6339970B1 (en) Telescopic steering column with a deformation body
CN100445142C (zh) 一个刮水器设备的固定方法
US5044808A (en) Steering rod for motor vehicles
US8157658B2 (en) Drive joint and drive shaft
US11168733B2 (en) Ball joint, in particular for a chassis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fitting such a ball joint
EP1082246B1 (en) Steering arrangement for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of a steering arrangement
US6659535B2 (en) Impact damper
US8899621B2 (en) Steering system
KR20120042086A (ko) 자동차의 조향 컬럼
KR101093922B1 (ko) 자동차용 종형 샤프트 조립체
CN210509942U (zh) 转向外拉杆球头总成和车辆
KR100230044B1 (ko) 자동차 스티어링 칼럼의 충격 흡수구조
US9561807B2 (en) Elastic coupling between rail vehicle wagons
EP1407957B1 (en) Shock absorbing type steering device for vehicl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KR20180003359A (ko)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중간축
CN208962789U (zh) 一种商用车后桥
US20010052436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KR100718766B1 (ko) 차량용 다관절 인사이드 미러 장치
US11448255B2 (en) Suspension bearing ring for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fuse portion
KR20090013220U (ko) 자동차의 충격 흡수 기능을 가진 프로펠러 샤프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