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1493B -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1493B
CN104201493B CN201410455132.3A CN201410455132A CN104201493B CN 104201493 B CN104201493 B CN 104201493B CN 201410455132 A CN201410455132 A CN 201410455132A CN 104201493 B CN104201493 B CN 104201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framework
terminal
push ro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51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1493A (zh
Inventor
陈中锋
陈正
陈正一
任卫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551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01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1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1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1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1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用户识别卡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框体、镶嵌成型于框体的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弹出杆、推杆、托盘,所述框体包括导电端子及锁扣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锁扣端子由一金属材料一体成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导电端子与锁扣端子一体成型使得连接器可以做得更薄,进一步简化连接器的结构,满足使用该连接器的终端产品小型化的要求。

Description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载移动通讯终端的用户识别卡(SIM)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通讯终端的SIM卡,基本上通过两种方式安装在移动通讯终端上。一种将用于安装SIM卡的卡槽固定在移动通讯终端,即固定式,这种安装方式占绝大多数,其代表移动通讯终端有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华为、中兴等非智能手机;装入或取出SIM时,需要拆开手机后盖及电池,操作繁琐。另一种是用于装载SIM卡的装置与移动通讯终端呈抽屉式活动连接,即连接器,该连接器从移动通讯终端的一个侧壁插入,与移动通讯终端形成一体;SIM卡置入连接器后,连接受外力插入移动通讯终端卡槽,其代表移动通讯终端有苹果、华为、中兴等智能型手机或平板电脑;装入或取出SIM时,直接从移动通讯终端侧壁取出连接器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由于卡插式SIM卡连接器,在装入或取出SIM卡时,无需拆卸移动通讯终端后盖和电池,已获得各移动终通讯端生产厂商和用户青睐,这种卡插式SIM卡连接器,在取出卡槽时,一般使用外置针状物推动设置在卡槽边上的推杆,使卡槽获得解锁并从移动通讯终端侧壁弹出。如,在CN102856744A中,公开了一种SIM卡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防弹出部件的托盘能够沿着插入方向朝向所述连接器的后端所述托盘插入所述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能够沿着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弹出方向弹出所述托盘。该连接器包括有本体、托盘、端子、及侦测开关,为了便于托盘的推入和弹出,该连接器还包括有退卡结构和弹性件,其中,端子固定于本体上,本体具有多个侧壁,退卡结构及弹性件固定于其中一个侧壁中,该电连接器的结构虽能很好的解决托盘的推入和弹出问题,但其结构过于复杂,组装程序多,且本体结构使得整个电连接器的尺寸不能变得更薄,具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卡(SIM)卡连接器,该连接器通过改变锁定部及止锁部的位置及结构,可以使得连接器得到更薄,同时,可以牢固的锁住托盘,避免其因受振动而松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其包括框体、镶嵌成型于框体的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弹出杆、推杆、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导电端子及锁扣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锁扣端子由一金属材料一体成型,所述锁扣端子具有卡合于托盘缺口中的锁扣部。
其中,所述框体还包括由同一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底板,所述锁扣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第一侧壁、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形成一以收容推杆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推杆包括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锁扣端子的平板部抵接,用于增加锁扣端子强度。
可选地,所述推杆还包括自其前端朝向锁扣端子延伸的具有平板状的第二加强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部还包括有弹片。
可选地,所述推杆还包括锁扣止动片,所述锁扣止动片与所述锁扣端子平板部上的第一凹槽卡合。
可选地,所述弹出杆包括卡接端,所述推杆后端设置第二凹槽,所述卡接端与所述第二凹槽适配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部设置在所述推杆的后端,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后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部上的第二凹槽的深度约与所述弹出杆的卡接端的厚度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外壳有两个相对称设置的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分别与所述框体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适配卡合固定连接,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托盘的收容空间。可选地,在所述外壳第三侧壁开有间隔设置的若干槽孔,在所述框体第一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凸点,所述凸点的个数与所述槽孔的数量相同,当所述外壳与所述框体卡合固定连接时,所述凸点刚好匹配卡入所述槽孔中进行卡合成一体。可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于第二侧壁后端形成的侦测端子,框体上设置有与侦测端子配合的开关端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绝缘本体与框体成型时未覆盖整个框体的底板,使得连接器的底板厚度进一步降低,用框体的侧壁结构有利于电连接器的超薄化设计,此外该电连接器同时设置有锁扣端子,该锁扣端子与导电端子同一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省去了组装等步骤,减少了组装程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推杆上设置锁扣止动部,使得使用过程中,推杆的性能更稳定,也进一步简化连接器的结构,满足使用该连接器的终端产品小型化的要求。另外,通过推杆上的防非正常插卡的弹片及锁片进一步使得连接器的锁扣功能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A和2B分别为本发明连接器托盘弹出时的示意图;
图3A和3B分别为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4A和4B分别为框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推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去掉外壳后的连接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推杆与弹出杆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弹出杆结构示意图。
标识说明
1 框体 11 导电端子 12 锁扣端子
121 第一弹性部 122 第一凸点 123 第一凹槽
124 平板部 13 第一侧壁 14 第二侧壁
141 侦测端子 15 第一档板 16 第二档板
17 第二凸点 18 底板 181 开关端子
2 绝缘本体 21 凸柱 22 凸边台
3 外壳 31 第三侧壁 32 第四侧壁
33 槽孔 34 面板 35 收容空间
4 弹出杆 41 卡接端 42 止动部
43 凹孔
5 推杆 51 手推部 52 第二加强部
521 第三凸点 522 弹片 53 推杆主体
54 锁扣止动片 55 第一连接板 56 第一加强部
57 第二凹槽 58第二连接板
6 托盘 61 中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A、2B和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识别卡(SIM)连接器,可以用于安装在手机、平板电脑、移动wifi终端或者其他移动通讯终端。该连接器包括框体1、绝缘本体2、外壳3、弹出杆4、推杆5、托盘6,其中,所述框体包括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的导电端子及锁扣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锁扣端子由一金属材料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导电端子与锁扣端子一体成型,使得连接器可以做得更薄,而且,进一步简化连接器的结构,满足使用该连接器的终端产品小型化的要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4A所示,框体1还包括第一侧壁13、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所述第一侧壁13由所述框体1一侧向上弯曲而成,该第一侧壁13的高度与外壳3的第三侧壁31的高度基本相同;锁扣端子12设置在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之间;锁扣端子12的中端向第一侧壁13弯曲靠拢,锁扣端子12的前端弯曲并形成锁扣部,锁扣端子12通过该锁扣部卡合于托盘6缺口中,该锁扣部包括第一弹性部121及第一突点122,其中,第一突点122背离第一侧壁13;在锁扣端子12的中端平板部124上设有第一凹槽123,该第一凹槽123用于限制推杆5的移动范围,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而使得推杆5与框体1分离。
在框体1上第一侧壁13相对一侧设有与框体1底板18相互垂直的第二侧壁14,该第二侧壁14由框体1的底板18与第一侧壁13同向向上弯曲而成,且其高度刚好与外壳3的第四侧壁32适配。
锁扣端子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和底板18由同一金属材料冲压一体成型。
可选地,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为方形状,且分别与第一侧壁13之间等间隔平行设置,并分别设置在框体1的前端和后端,且第一侧壁13与第一档板15和第二档板16形成一以收容推杆5的空间,该空间在横向方向上可以限制推杆5的移动范围。
如图1、2A和2B所示,外壳3有两个相对称设置的且与所述外壳3的外壳面板34相互垂直的侧壁第三侧壁31及第四侧壁32,所述第三侧壁31及第四侧壁32分别与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适配卡合固定连接,并形成一用于容纳SIM卡的收容空间35。
如图2A和2B所示,托盘6可容置于收容空间35里面,与框体1的底板18两侧形成抽屉状活动连接。
如图1、4A和4B所示,托盘6为方形中空结构61,该中空结构61与用户识别卡(SIM卡)相适配;导电端子11通过绝缘本体2固定设置在框体1的底板18上且位于托盘6下方,与安装在托盘6上的SIM卡形成电连接,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凸台边22,在该凸台边22上的中端位置设有一垂直于导电端子11的凸柱21,该凸柱21与设置在弹出杆4上的凹孔43适配卡接;所述导电端子11数量为6个,与SIM卡上的金属点适配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B和4B所示,在外壳3的第三侧壁31开有间隔设置的若干槽孔33,在第一侧壁13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凸点17,第二凸点17的个数与槽孔33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分别为3个;当外壳3与框体1卡合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二凸点17刚好匹配卡入槽孔33中进行卡合成一体。
如图1、7和8所示,弹出杆4为一长条状金属片,在该弹出杆4的中端的设有一凹孔43与绝缘本体2上的凸柱21适配卡接,且弹出杆4可以绕凸柱21轴线转动,弹出杆4的一端为卡接端41,该卡接端41与设置在推杆5后端的第二凹槽57适配卡接,弹出杆4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一止动部42,该止动部42与托盘6的后端边框抵顶接触,当所述弹出杆4绕凸柱21转动时,可以推动托盘6从收容空间35沿框体1两侧呈抽屉状弹出。
如图1、3A、3B和7所示,推杆5包括推杆主体53、第二加强部52、锁扣止动片54以及第一加强部56;所述第一加强部56与所述锁扣端子12的平板部124抵接,用于增加锁扣端子强度,避免插拨用户识别卡产生的锁扣端子12金属疲劳。第一加强部56设置在推杆5的后端朝向收容空间方向,该第一加强部56通过第二连接板58与推杆主体53间隔平行设置,且该第一加强部56、第二连接板58以及推杆主体53一体成型;在第一加强部56的后端端面设有第二凹槽57,用于适配卡接所述弹出杆4的卡接端41;推杆主体53的后端端面接近第二凹槽57,且推杆主体53的长度略短于整个推杆5的长度;、第二连接板58的长度约为第一加强部56长度的1/2。第二加强部52自推杆5的前端朝向锁扣端子13延伸,并具有平板状,该第二加强部52与推杆主体53通过第一连接板55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55长度约为第二加强部52的1/2长度,且该第二加强部52、第一连接板55以及推杆主体53一体成型,该第二加强部52的前端成90°弯折刚好把所述推杆的前端面包合起来形成手推部51;在第二加强部52后端弯折形成弹片522及第三凸点521,且第三凸点521远离推杆主体53,指向SIM卡收容空间;该弹片522用来防止、检查SIM卡是否安装到位、是否为有效SIM卡等非正常插卡;锁扣止动片54设置在推杆主体53的中端端面上水平方向且朝向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锁扣端子12平板部124上的第一凹槽123卡合,中端,该锁扣止动片54与推杆主体53一体成型,该锁扣止动片54与推杆主体53相互垂直且在垂直方向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5所示,为推杆5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推杆5包括推杆主体53、第二加强部52、第一加强部56以及手推部51,所述手推部51位于推杆5的前端面,该第二加强部52与推杆主体53通过第一连接板55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55长度约为第二加强部52的1/2长度,且该第二加强部52、第一连接板55以及推杆主体53一体成型,第一加强部56设置在推杆5的后端朝向收容空间方向,该第一加强部56通过第二连接板58与推杆主体53间隔平行设置,且该第一加强部56、第二连接板58以及推杆主体53一体成型;在第一加强部56的后端端面设有第二凹槽57,用于适配卡接所述弹出杆4的卡接端41,所述第一加强部56与所述锁扣端子12的平板部124抵接,用于增加锁扣端子强度,避免插拨用户识别卡产生的锁扣端子12金属疲劳。
可选地,第一加强部56上的第二凹槽57的深度约与弹出杆4的卡接端41的厚度相适配,便于安装;如果凹槽深度太浅,则推杆易于脱落或者与外壳刮擦;太深,使得卡接端与凹槽悬空,推接易于出现打滑现象。当连接器与移动通讯终端处于卡合状态时,推杆5与锁扣端子12紧密配合卡合,第二加强部52的弹片522与锁扣端子12的第一弹性部121紧邻靠拢;锁扣止动片54卡入所述锁扣端子12的第一凹槽123中,锁定推杆5的前后移动;所述弹出杆4的卡接端41卡入所述推杆5的第二凹槽57中,且所述推杆5的所述第一加强部56与所述第一加强部52之间的间隔空间用于容纳所述锁扣端子12的中端与前端,所述弹出杆4的止动部42与托盘6的后端边框抵顶接触;当外力推动推杆5时,推杆5在推动弹出杆4绕绝缘本体2上的凸柱21轴向转动,并通过止动部42推动托盘6的后端边框,使托盘6弹出。
为便于推杆5前进或后退,所述锁扣端子12中端的第一凹槽123的长度约为所述锁扣止动54的宽度的3倍;且所述锁扣端子12中端的第一凹槽123的深度与所述锁扣止动片54的厚度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锁扣端子12包括平板部124及自平板部延伸的锁扣部,该锁扣部与托盘的缺口相适配。
可选地,如图4B所示,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于第二侧壁14后端形成的侦测端子141,框体1底板18上设置有与侦测端子141配合的开关端子181,托盘6推入收容空间过程中,当托盘6推入到正确位置时,侦测端子141与开关端子181接触,从而检测托盘6是否完全插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绝缘本体与框体成型时未覆盖整个框体的底板,使得连接器的底板厚度进一步降低,用框体的侧壁结构有利于电连接器的超薄化设计,此外该电连接器同时设置有锁扣端子,该锁扣与导电端子同一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省去了组装等步骤,减少了组装程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推杆上设置锁扣止动部,使得使用过程中,拖杆的性能更稳定,也进一步简化连接器的结构,满足使用该连接器的终端产品小型化的要求。另外,通过推杆上的防非正常插卡的弹片及锁片进一步使得连接器的锁扣功能更加稳定、可靠。
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及附图,仅供作对本发明加以说明,在于使熟悉该项技术者能如实了解本发明之目的与功效,但并不对本发明加以任何限制,本发明还尚可有其他的变化实施方式,所以凡熟悉此项技术者能如实了解本发明之目的与功效,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下进行其他式样实施,均应视为本案申请专利范围的等效实施。

Claims (14)

1.一种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其包括框体、镶嵌成型于框体的绝缘本体、金属外壳、弹出杆、推杆、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导电端子及锁扣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锁扣端子由一金属材料一体成型,所述锁扣端子具有卡合于托盘缺口中的锁扣部;所述框体还包括第一侧壁、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第一侧壁由所述框体一侧向上弯曲而成;所述锁扣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锁扣端子的中端向所述第一侧壁弯曲靠拢,所述锁扣端子的前端弯曲并形成所述锁扣部,所述锁扣端子通过该锁扣部卡合于托盘缺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括第二侧壁和底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底板由同一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第一侧壁、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形成一以收容推杆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锁扣端子的平板部抵接,用于增加锁扣端子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自其前端朝向锁扣端子延伸的具有平板状的第二加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还包括有弹片,其中,在第二加强部后端弯折形成弹片及第三凸点,且第三凸点远离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锁扣止动片,所述锁扣止动片与所述锁扣端子平板部上的第一凹槽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杆包括卡接端,所述推杆后端设置第二凹槽,所述卡接端与所述第二凹槽适配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设置在所述推杆的后端,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约与所述弹出杆的卡接端的厚度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有两个相对称设置的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分别与所述框体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适配卡合固定连接,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托盘的收容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有两个相对称设置的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分别与所述框体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适配卡合固定连接,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托盘的收容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有两个相对称设置的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分别与所述框体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适配卡合固定连接,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托盘的收容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第三侧壁开有间隔设置的若干槽孔,在所述框体第一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凸点,所述凸点的个数与所述槽孔的数量相同,当所述外壳与所述框体卡合固定连接时,所述凸点刚好匹配卡入所述槽孔中进行卡合成一体。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于第二侧壁后端形成的侦测端子,框体上设置有与侦测端子配合的开关端子。
CN201410455132.3A 2014-09-09 2014-09-09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Active CN104201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5132.3A CN104201493B (zh) 2014-09-09 2014-09-09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5132.3A CN104201493B (zh) 2014-09-09 2014-09-09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1493A CN104201493A (zh) 2014-12-10
CN104201493B true CN104201493B (zh) 2017-07-07

Family

ID=52086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5132.3A Active CN104201493B (zh) 2014-09-09 2014-09-09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01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2097A (zh) * 2015-02-06 2015-06-03 昆山嘉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9613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3734058U (zh) * 2014-03-14 2014-07-23 帏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204271296U (zh) * 2014-09-09 2015-04-15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8707B (zh) * 2008-10-31 2012-12-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芯片卡固持装置
CN103311735B (zh) * 2013-05-15 2016-06-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及具有该卡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203589357U (zh) * 2013-11-05 2014-05-07 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Nano-SIM卡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9613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3734058U (zh) * 2014-03-14 2014-07-23 帏翔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204271296U (zh) * 2014-09-09 2015-04-15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1493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0191B1 (en) Plug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8376764B1 (en) Card connector
JP2015028900A (ja) メス端子アセンブリ
US20170207591A1 (en) Card tray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stamped and formed metallic plate
CN107370001B (zh) 卡座及终端
CN204271296U (zh)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CN104201493B (zh)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KR200481247Y1 (ko) 핸드폰 충전 잭 커넥터
CN201868657U (zh) 电连接器
KR102591645B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205303756U (zh) 具有防溃pin结构的电子卡连接器
KR101424229B1 (ko) 슬림형 마이크로심 커넥터
US8317550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terminal
CN103545638B (zh) 电连接器
CN213182696U (zh) 无线鼠标接收器
KR101602729B1 (ko) 트레이의 인출이 용이한 커넥터 시스템
US7131872B1 (en) Modular jack connector having anti-mismating element
CN116544711B (zh) 一种连接器
CN204349102U (zh) 插座连接器
CN220253139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8445682U (zh) 一种用于电能表的插接端子
CN220963800U (zh) sim卡卡座
KR20140001286U (ko) 모바일 기기용 거치대
CN108321345A (zh) 电池连接器
CN206864714U (zh) 一种多孔插接器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7 Derun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269 Huitong Road,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ming Street, No. thirty-three Road, 9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ru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