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1469B -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1469B
CN104201469B CN201410438378.XA CN201410438378A CN104201469B CN 104201469 B CN104201469 B CN 104201469B CN 201410438378 A CN201410438378 A CN 201410438378A CN 104201469 B CN104201469 B CN 104201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current feed
radiation
feed department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83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1469A (zh
Inventor
罗兵
石中立
覃雯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83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01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1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146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70897 priority patent/WO2016029631A1/zh
Priority to EP15836592.4A priority patent/EP3168930B1/en
Priority to US15/443,438 priority patent/US1028386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1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1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 H01Q9/045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to the feed li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所述天线包括:辐射片,用于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辐射片参考地,与所述辐射片相对设置;第一传输线,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传输线参考地,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连接,并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相对设置;第一馈电部,包括第一传输线馈电部和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与所述辐射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传输线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所述射频信号;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之间进行相互耦合馈电。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是有线与无线的综合体,而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空间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都是依靠移动天线来实现的。由此可见,天线对于移动通信网络来说,起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图15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天线800的剖面示意图。天线800包括辐射片81、与所述辐射片81相对设置的参考地82、同轴线83和设置于所述辐射片81和参考地82之间的电路板84。所述同轴线83的外导体焊接于所述参考地82上,所述同轴线83的内导体穿过电路板84焊接于所述辐射片81上,所述天线80通过同轴线83进行馈电。
然而,由于上述同轴线83与辐射片81之间直接连接,且与所述辐射片81和所述参考地82基本垂直的内导体在电路中呈较大感性特征,从而使得所述天线800的带宽较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的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辐射片,用于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辐射片参考地,与所述辐射片相对设置;第一传输线,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传输线参考地,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连接,并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相对设置;
第一馈电部,包括第一传输线馈电部和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与所述辐射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传输线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所述射频信号;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之间进行相互耦合馈电;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设置于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之间,或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与所述第一辐射馈电部之间的距离。
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二传输线,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并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连接,并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相对设置;第二馈电部,包括第二传输线馈电部和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与所述辐射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传输线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所述射频信号;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之间进行相互耦合馈电,
其中,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设置于所述平面上,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之间,或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与所述第二辐射馈电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馈电部和所述第一馈电部所激励的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垂直或者相位差为180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二传输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或者重叠。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所述顶层板包括下表面和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辐射片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
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和与顶层板相对设置的底层板,所述底层板包括与所述顶层板相对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
所述辐射片、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顶层板上;
所述辐射片参考地设置于所述底层板上,所述辐射片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的投影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且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所述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该表面的投影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顶层板和所述底层板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三传输线和第四传输线,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并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相对设置;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连接;
第三馈电部,包括第三传输线馈电部和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与所述辐射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以与所述第三传输线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所述射频信号;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之间进行相互耦合馈电,其中,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设置于所述平面上,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之间,或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与所述第三辐射馈电部之间的距离;
第四馈电部,包括第四传输线馈电部和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与所述辐射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连接,以与所述第四传输线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所述射频信号;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之间进行相互耦合馈电,其中,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设置于所述平面上,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之间,或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与所述第四辐射馈电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辐射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围城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馈电部、第二馈电部、第三馈电部和第四馈电部中任一两个馈电部所激励的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垂直或相位差为180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二传输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四传输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或者重叠。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所述顶层板包括下表面和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辐射片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三传输线、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
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和与顶层板相对设置的底层板,所述底层板包括与所述顶层板相对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
所述辐射片、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和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顶层板上;
所述辐射片参考地设置于所述底层板上,所述辐射片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的投影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且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和所述第三传输线在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所述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该表面的投影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顶层板和所述底层板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相对于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直线对称。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所述顶层板包括下表面和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辐射片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
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第七种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片的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第七种、第十种或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与所述辐射片相对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与所述辐射片相对的表面,部分下陷形成一凹槽,所述辐射片参考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和与顶层板相对设置的底层板,所述底层板包括与所述顶层板相对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
所述辐射片、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顶层板上;
所述辐射片参考地设置于所述底层板上,所述辐射片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的投影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且所述第一传输线在传输线参考地在所述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该表面的投影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顶层板和所述底层板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天线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天线的信号或者向所述天线发送信号的收发器。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天线通过设置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一平面内的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和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之间或者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之间的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进一步,基于感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正比,容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反比的原理,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与所述第一辐射馈电部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感性特征较强,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的容性特征较强,使得天线呈现的实际输入阻抗接近理想的传输阻抗,从而降低驻波比,以使得所述天线的带宽拓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上述同轴线与辐射片之间直接连接,且与所述辐射片基本垂直的内导体在电路中呈较大感性特征,从而使得所述天线的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天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天线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天线的驻波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天线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天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天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天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天线的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天线的俯视图;
图11为本申请第七实施方式天线的俯视图;
图12为本申请第八实施方式天线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天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通信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现有技术天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天线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所述天线100包括辐射片10、辐射片参考地11、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传输线参考地211、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和第四馈电部44。
所述辐射片10用于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所述辐射片10可以具体为铜片,或者是附着在一板上的铜箔,所述辐射片10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设置为对称形状,也可以设置为不对称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辐射片10的形状为对称形状进行说明,所述辐射片10自己相对于四条对称线,所述四条对称线相交于同一交点,且相邻的两条对称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与所述辐射片10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辐射片10的参考地,所述辐射片11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在该平面内的投影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均用于传输所述射频。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可以为直线型,也可以为弯曲的形状,或者其它形状。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具体为微带线,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可以共面波导、带状线等。
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均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2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在所述传输线参考地211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传输线2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第二传输线22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3与所述第三传输线23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34与所述第四传输线24连接。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100还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与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的顶层板60,所述顶层板60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辐射片10、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第四馈电部44、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所述顶层板60可以为电路板、钢片、塑胶片等。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第四馈电部44、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均设置于所述上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211设置于所述下表面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和第四馈电部44可以设置于下表面或者上表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可以设置于下表面或者上表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设置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211设置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
对应地,在所述天线100包括顶层板60时,所述辐射片10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如图3所示,在所述顶层板60的上表面设置所述辐射片10,如图6所示,在所述顶层板60的下表面上设置所述辐射片1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辐射片10的数目可以为两个,所述两个辐射片10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上。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顶层板60的方式来实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通过其它方式如支架等来实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或/和”是指两者间的关系描述,如A或/和B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只有A存在,第二种是只有B存在,第三种是A和B都存在。
所述第一馈电部41包括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和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之间能够进行相互耦合馈电。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与所述辐射片1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10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10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连接部3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和所述第一传输线21,使得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1相互进行射频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设置于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之间,或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使得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能够进行相互耦合馈电。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与所述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传输线21上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1传输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再耦合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上,通过所述辐射片10辐射出去;在接收信号时,所述辐射片10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耦合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上,再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1传给所述第一传输线21。
所述第二馈电部42包括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和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之间能够进行相互耦合馈电。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与所述辐射片1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10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10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第二传输线22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连接部3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和所述第二传输线22,使得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与所述第二传输线22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32相互进行射频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所设置的平面上,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之间,或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使得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与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能够进行相互耦合馈电。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与所述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传输线22上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32传输到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再耦合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上,通过所述辐射片10辐射出去;在接收信号时,所述辐射片10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耦合到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上,再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32传给所述第二传输线22。
所述第三馈电部43包括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和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和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之间能够进行相互耦合馈电。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与所述辐射片1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10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10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33与所述第三传输线23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三连接部33用于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所述第三传输线23,使得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与所述第三传输线23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33相互进行射频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所设置的平面上,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之间,或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使得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与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能够进行相互耦合馈电。所述第三连接部33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与所述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三传输线23上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33传输到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再耦合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上,通过所述辐射片10辐射出去;在接收信号时,所述辐射片10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耦合到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上,再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33传给所述第三传输线23。
所述第四馈电部44包括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和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之间能够进行相互耦合馈电。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与所述辐射片10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10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10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34与所述第四传输线24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四连接部34用于连接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和所述第四传输线24,使得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与所述第四传输线24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34相互进行射频信号传输。
其中,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所设置的平面上,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设置于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之间,或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使得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与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能够进行相互耦合馈电。所述第四连接部34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与所述第四辐射馈电部441之间的距离。
所述辐射片1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和第四馈电部44中任一两个馈电部所激励的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垂直或相位差为180度。
所述第四传输线24上的信号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34传输到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再耦合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上,通过所述辐射片10辐射出去;在接收信号时,所述辐射片10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耦合到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上,再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34传给所述第四传输线24。
通过设置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位于一平面内的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和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以及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基于感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正比,容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反比的原理,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之间的距离分别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的感性特征较强,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的容性特征较强,使得天线呈现的实际输入阻抗接近理想的传输阻抗,从而降低驻波比,以使得所述天线100的带宽拓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上述同轴线与辐射片之间直接连接,且与所述辐射片基本垂直的内导体在电路中呈较大感性特征,从而使得所述天线的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
针对图1中所示的天线100,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其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天线100的高度(辐射片10和辐射片参考地30之间的距离)为15mm,在1710MHz-2170MHz的工作频段内,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小于1.5,即,回波损耗小于-14dB,此时,天线100的相对带宽为23.7%,实现了所需要的低剖面、宽带化的要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辐射片10、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和第四馈电部44均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上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211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之间,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之间,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之间,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设置于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之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辐射片10、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和所述传输线参考地211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在所述平面(即所述顶层板60的下表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在所述平面(即所述顶层板60的下表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在所述平面(即所述顶层板60的下表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在所述平面(即所述顶层板60的下表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
又,如图7所示,所述辐射片10的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所述顶层板6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辐射片10连接的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设置于顶层板60的上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40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下表面上。
在上述方式中,所述辐射片10、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和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位于所述顶层板60的同一表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也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同一表面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片10、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和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可以分别位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也可以分别位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和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上表面上,所述辐射片10、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设置于所述下表面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天线100包括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和第四馈电部44,所述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和第四馈电部44中相邻的两个馈电部所激励的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垂直。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相对于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对称,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相对于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或者重叠。通过设置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和第四馈电部44,且第一馈电部41、第二馈电部42、第三馈电部43和第四馈电部44中相邻的两个馈电部所激励的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垂直,不仅使得天线100成为双极化天线,而且当同极化的第一馈电部41和第三馈电部43以及第二馈电部42和第四馈电部44、激励的信号相位差为180度时,还能使得所述天线100实现平衡馈电。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天线100为单极化天线,所述天线100包括所述第一传输线21、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所述第一馈电部41,优选地,所述第一馈电部41的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自己相对于同一直线对称。通过设置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1,位于一平面内的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以及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基于感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正比,容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反比的原理,由于所述第一连接31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感性特征较强,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的容性特征较强,使得天线呈现的实际输入阻抗接近理想的传输阻抗,从而降低驻波比,以使得所述天线100的带宽拓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上述同轴线与辐射片之间直接连接,且与所述辐射片基本垂直的内导体在电路中呈较大感性特征,从而使得所述天线的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
又,如图10所示,天线100为双极化天线,所述天线100包括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一馈电部41和第二馈电部42,且第一馈电部41和第二馈电部42所激励的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馈电部41的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自己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二馈电部42的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自己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
又,如图11所示,天线100为单极化天线,所述天线100包括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一馈电部41和第二馈电部42,且第一馈电部41和第二馈电部42所激励的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馈电部41的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自己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二馈电部42的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自己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重叠。
通过设置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位于一平面内的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和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以及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和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基于感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正比,容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反比的原理,由于所述第一连接31、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之间的距离分别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的感性特征较强,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的容性特征较强,使得天线呈现的实际输入阻抗接近理想的传输阻抗,从而降低驻波比,以使得所述天线100的带宽拓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上述同轴线与辐射片之间直接连接,且与所述辐射片基本垂直的内导体在电路中呈较大感性特征,从而使得所述天线的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中,所述垂直、重叠、180度、对称等,并不是绝对的几何意义上的垂直、重叠、180度、对称,在制造和组装过程中产生的公差和误差,造成不是绝对垂直、重叠、180度、对称时,也属于该垂直、重叠、180度、对称的范围内。
如图3所示,所述天线100还包括底板70,所述底板70用于支撑所述顶层板60。所述底板70上与所述辐射片10相对的表面部分下陷形成一凹槽71,所述辐射片参考地30设置于所述凹槽71底部。所述底板70可以为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片参考地30设置于所述凹槽71的底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和图8,所述辐射片参考地30和所述底板70为一体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70用于支撑所述顶层板6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层板60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支撑。
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第四连接部34、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均设置在顶层板60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天线100不仅包括顶层板60,还包括与顶层板60相对设置的底层板90,所述底层板90包括与所述顶层板60相对的上表面91和与所述上表面91相背的下表面92。
所述辐射片10、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片10、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上表面91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片10、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下表面92上,或者所述辐射片10、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也可以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的不同表面(上表面91或者下表面92)上。
所述辐射片参考地30设置于所述底层板90上,并与所述辐射片10位置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片参考地30设置于所述底层板90上与所述顶层板60相对的表面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片参考地3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底层板90上与所述顶层板60相背的表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设置于所述上表面91和下表面92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40设置于所述上表面91和所述下表面92中的另一个表面上,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在所述传输线参考地40所在的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40在该表面上的投影上。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设置于所述顶层板60和所述底层板90之间,分别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和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第四传输线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具体为探针,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可以为其它的导体。
图12和图13所示的天线100在发射信号时,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上的信号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传给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通过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分别耦合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上,通过所述辐射片10辐射出去;在接收信号时,所述辐射片10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421、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431、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441分别耦合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第二传输线馈电部422、第三传输线馈电部432和第四传输线馈电部442上,再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传给所述第一传输线21、第二传输线22、第三传输线23和第四传输线24。
实施例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如图14所示,所述通信设备300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天线100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天线100的信号或者向所述天线100发送信号的收发器200。
上述通信设备通过设置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1,位于一平面内的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以及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基于感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正比,容性特征强度与距离呈反比的原理,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411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感性特征较强,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412的容性特征较强,使得天线呈现的实际输入阻抗接近理想的传输阻抗,从而降低驻波比,以使得所述天线100的带宽拓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上述同轴线与辐射片之间直接连接,且与所述辐射片基本垂直的内导体在电路中呈较大感性特征,从而使得所述天线的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
辐射片,用于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
辐射片参考地,与所述辐射片相对设置;
第一传输线,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
传输线参考地,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相对设置;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连接,并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相对设置;
第一馈电部,包括第一传输线馈电部和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与所述辐射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传输线连接,以与所述第一传输线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所述射频信号;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之间进行相互耦合馈电;
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设置于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之间,或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与所述第一辐射馈电部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
第二传输线,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并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相对设置;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连接,并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相对设置;
第二馈电部,包括第二传输线馈电部和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与所述辐射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传输线连接,以与所述第二传输线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所述射频信号;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之间进行相互耦合馈电,
其中,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设置于所述平面上,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之间,或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与所述第二辐射馈电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馈电部和所述第一馈电部所激励的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垂直或者相位差为18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二传输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或者重叠。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所述顶层板包括下表面和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辐射片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
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和与顶层板相对设置的底层板,所述底层板包括与所述顶层板相对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
所述辐射片、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和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顶层板上;
所述辐射片参考地设置于所述底层板上,所述辐射片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的投影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且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在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所述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该表面的投影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顶层板和所述底层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
第三传输线和第四传输线,用于传输所述射频信号,并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相对设置;
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连接;
第三馈电部,包括第三传输线馈电部和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与所述辐射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以与所述第三传输线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所述射频信号;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之间进行相互耦合馈电,其中,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设置于所述平面上,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之间,或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与所述第三辐射馈电部之间的距离;
第四馈电部,包括第四传输线馈电部和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与所述辐射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辐射片的射频信号或者向所述辐射片传递射频信号;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四传输线连接,以与所述第四传输线之间能够相互传输所述射频信号;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之间进行相互耦合馈电,其中,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设置于所述平面上,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之间,或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之间;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传输线馈电部与所述第四辐射馈电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辐射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围城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馈电部、第二馈电部、第三馈电部和第四馈电部中任一两个馈电部所激励的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垂直或相位差为180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二传输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对称;所述两个第四辐射馈电部相对于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四传输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或者重叠。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所述顶层板包括下表面和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辐射片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三传输线、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
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和与顶层板相对设置的底层板,所述底层板包括与所述顶层板相对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
所述辐射片、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二辐射馈电部、所述两个第三辐射馈电部、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所述第二传输线馈电部和所述第三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顶层板上;
所述辐射片参考地设置于所述底层板上,所述辐射片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的投影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且所述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和所述第三传输线在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所述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该表面的投影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顶层板和所述底层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相对于一直线对称,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自己相对于所述直线对称。
11.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所述顶层板包括下表面和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辐射片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
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片的数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上。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与所述辐射片相对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与所述辐射片相对的表面,部分下陷形成一凹槽,所述辐射片参考地设置于所述凹槽底部。
14.如权利要求1-3、6、7或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顶层板和与顶层板相对设置的底层板,所述底层板包括与所述顶层板相对的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背的下表面;
所述辐射片、所述两个第一辐射馈电部和所述第一传输线馈电部设置于所述顶层板上;
所述辐射片参考地设置于所述底层板上,所述辐射片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的投影在所述辐射片参考地上;
所述第一传输线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传输线参考地设置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上,且所述第一传输线在传输线参考地在所述表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传输线参考地在该表面的投影上;
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顶层板和所述底层板之间。
1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天线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天线的信号或者向所述天线发送信号的收发器。
CN201410438378.XA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Active CN104201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8378.XA CN104201469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PCT/CN2015/070897 WO2016029631A1 (zh) 2014-08-29 2015-01-16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EP15836592.4A EP3168930B1 (en) 2014-08-29 2015-01-16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5/443,438 US10283866B2 (en) 2014-08-29 2017-02-27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8378.XA CN104201469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1469A CN104201469A (zh) 2014-12-10
CN104201469B true CN104201469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086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8378.XA Active CN104201469B (zh) 2014-08-29 2014-08-29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3866B2 (zh)
EP (1) EP3168930B1 (zh)
CN (1) CN104201469B (zh)
WO (1) WO2016029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1469B (zh) 2014-08-29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KR101609665B1 (ko) * 2014-11-11 2016-04-06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이동통신 기지국 안테나
US10871561B2 (en) 2015-03-25 2020-12-22 Urthecast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with digital beamforming
WO2017044168A2 (en) * 2015-06-16 2017-03-16 King Abdulaziz C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fficient planar phased array antenna assembly
CA3044806A1 (en) 2015-11-25 2017-06-01 Urthecast Corp.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EP3646054A4 (en) 2017-05-23 2020-10-28 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ERTURE SYNTHESIS RADAR IMAGING APPARATUS FOR MOBILE TARGETS
EP3631504B8 (en) 2017-05-23 2023-08-16 Spacealpha Insights Corp.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A3083033A1 (en) 2017-11-22 2019-11-28 Urthecast Corp.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pparatus and methods
EP3512037A1 (en) * 2018-01-12 2019-07-17 Thomson Licensing A compact annular slot type antenna
EP3512041A1 (en) * 2018-01-12 2019-07-17 Thomson Licensing A compact, wideband, multiple input hybrid slot antenna with improved diversity
CN108696294B (zh) * 2018-05-09 2021-03-19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高集成度的射频电路、开关及终端
WO2020231045A1 (ko) * 2019-05-16 2020-11-19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시프트 직렬 급전을 이용한 이중편파 안테나
CN112952340B (zh) * 2019-11-26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带天线结构的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WO2022032577A1 (en) * 2020-08-13 2022-0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radiator, and antenna
EP4238178A1 (en) * 2021-01-29 2023-09-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feed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764682B (zh) * 2021-04-22 2022-05-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594A (zh) * 2005-10-11 2007-04-18 Tdk股份有限公司 在宽频带范围上具有改善的辐射特性的PxM天线
WO2007114620A1 (en) * 2006-04-03 2007-10-11 Ace Antenna Corp. Dual polarization broadband antenna having with single pattern
CN102696149A (zh) * 2009-11-13 2012-09-2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变频天线电路、构成它的天线部件、以及使用了它们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3337696A (zh) * 2013-04-08 2013-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变极化平板天线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10994D0 (en) * 1994-06-01 1994-07-20 Alan Dick & Company Limited Antennae
JPH1028012A (ja) * 1996-07-12 1998-01-27 Harada Ind Co Ltd 平面アンテナ
DE19740254A1 (de) * 1996-10-16 1998-04-23 Lindenmeier Heinz Funkantennen-Anordnung und Patchantenne auf der Fensterscheibe eines Kraftfahrzeuges
ES2257787T3 (es) * 1998-05-15 2006-08-01 Ses Astra S.A. Antena de microtira de acoplamiento electromagnetico.
JP4263820B2 (ja) * 1999-10-21 2009-05-13 株式会社ヨコオ 円偏波用平面アンテナ
US6836247B2 (en) * 2002-09-19 2004-12-28 Topcon Gps Llc Antenna structures for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multipath radio signals
US7109926B2 (en) * 2003-08-08 2006-09-19 Paratek Microwave, Inc. Stacked patch antenna
JP2005340933A (ja) * 2004-05-24 2005-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円偏波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レクテナ
US20070080864A1 (en) * 2005-10-11 2007-04-12 M/A-Com, Inc. Broadband proximity-coupled cavity backed patch antenna
GB201012923D0 (en) * 2010-07-30 2010-09-15 Sarantel Ltd An antenna
US9647338B2 (en) * 2013-03-11 2017-05-09 Pulse Finland Oy Coupled antenna structure and methods
CN203386903U (zh) 2013-07-26 2014-01-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宽带高增益探针与贴片相切馈电方式天线
CN104201469B (zh) * 2014-08-29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9594A (zh) * 2005-10-11 2007-04-18 Tdk股份有限公司 在宽频带范围上具有改善的辐射特性的PxM天线
WO2007114620A1 (en) * 2006-04-03 2007-10-11 Ace Antenna Corp. Dual polarization broadband antenna having with single pattern
CN102696149A (zh) * 2009-11-13 2012-09-2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变频天线电路、构成它的天线部件、以及使用了它们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3337696A (zh) * 2013-04-08 2013-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变极化平板天线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70567A1 (en) 2017-06-15
WO2016029631A1 (zh) 2016-03-03
EP3168930A4 (en) 2017-12-13
EP3168930B1 (en) 2020-07-08
US10283866B2 (en) 2019-05-07
CN104201469A (zh) 2014-12-10
EP3168930A1 (en)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1469B (zh)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US7733285B2 (en) Integrated, closely spaced, high isolation, printed dipoles
JP7239743B2 (ja)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及び端末機器
CN102868017B (zh) 辐射装置及基于辐射装置的阵列天线
CN102195114B (zh) 高频耦合器及通信装置
CN103001005B (zh) 降低电磁辐射比吸收率的装置及移动终端
JP5844918B2 (ja) スロット状増強アンテナ
CN107808998A (zh) 多极化辐射振子及天线
CN105896084B (zh) 一种全频段车载天线
TW201405940A (zh) 基板嵌入式天線及天線陣列
WO2016127893A1 (zh) 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天线
CN108701903A (zh) 双偏振平面超宽带天线
CN104124525B (zh) 天线装置
RU172803U1 (ru)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ая направленная антенна с двойной поляризацией
US9130276B2 (en) Antenna device
CN102593558A (zh) 电磁耦合器及搭载了该电磁耦合器的信息通信设备
CN104183916B (zh) 一种天线和通信设备
CN204441474U (zh) 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天线
CN101686068B (zh) 一种功分网络装置
RU180322U1 (ru)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ая направленная двухполяризационная антенна
CN110265776A (zh) 一种宽带双圆极化贴片天线
CN206774681U (zh) 一种定向天线
JP5556716B2 (ja) 電磁結合器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無線端末
JP5785007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CN106532249A (zh) 一种紧凑的椭圆环形双极化基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