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1304A - 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1304A
CN104201304A CN201410417895.9A CN201410417895A CN104201304A CN 104201304 A CN104201304 A CN 104201304A CN 201410417895 A CN201410417895 A CN 201410417895A CN 104201304 A CN104201304 A CN 104201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ks
engaging arm
battery
framework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78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1304B (zh
Inventor
程圣皓
钟昀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TW103126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1449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17895.9A priority patent/CN104201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1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1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1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1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6Carrying devices, e.g. be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电池模块包含第一及第二框架、第一扣合片及电池。第一框架具有第一电池座、相对设置的第一及第二卡合臂与相对设置的二第一卡座。第二框架具有第二电池座、相对设置的第三及第四卡合臂与相对设置的二第二卡座。于第一框架相对第二框架翻转180度以使第一及第二卡合臂分别卡合于第三及第四卡合臂且使第一卡座分别接合第二卡座时,第一扣合片分别扣合于二第一卡座的其中之一及对应其的第二卡座,以使第一框架连接于第二框架而形成容置空间。电池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且电连接于第一及第二电池座。第二与第一框架经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而具有相同结构。本发明上述结构,可降低电池模块的制造成本及提升组装便利性。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尤指一种框架的卡合臂互相卡合以及扣合片扣合住框架上的卡座以容置电池的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的应用相当的普遍,例如是应用在可携式电子产品或电动车中。就电池应用在可携式电子产品来说,由于可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源供应的规格(例如是功率或额定电压)单一,因此电池的配置与组设相对地简单。就电池应用在电动车中来说,为了提供所需的电力至各式各样的电动车中,电池需要利用容置在容置壳体中的方式来形成电池模块。然而,由于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的种类繁多,因此各式电动车所需的功率或额定电压均不同,故往往会造成电池模块需要重新设计或是容置壳体需要重新开模以容置不同数量的电池。如此一来,不仅会增加电池模块的制造成本,同时也会大大地局限住电池模块在实际应用上的便利性。除此之外,由于电池模块在组装至容置壳体上通常采用螺丝锁固的方式,故亦会带来费时费工的组装流程。因此,如何提升电池模块的可扩充性以及组装便利性为目前相关技术人员努力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的卡合臂互相卡合以及扣合片扣合住框架上的卡座以容置电池的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以解决上述因电源供应规格不同,而造成电池模块制造成本较高及电池模组组装至容置壳体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包含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扣合片,以及复数个第一电池。该第一框架具有第一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一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一卡合臂、至少一第二卡合臂与二个第一卡座,该第一卡合臂与该第二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第二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二个第一卡座相对设置。该第二框架具有第二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二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三卡合臂、至少一第四卡合臂与二个第二卡座,该第三卡合臂与该第四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三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第四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二个第二卡座相对设置。于该第一框架相对该第二框架翻转180度以使该第一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卡合于该第三卡合臂的该凹端部,该第二卡合臂的该凹端部卡合于该第四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并且使该二个第一卡座分别与该二个第二卡座相对接合时,该第一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以使该第一框架固定连接于该第二框架而形成容置空间。该复数个电池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该第二框架与该第一框架以经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而具有相同的结构。
根据一实施例,该第一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二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根据一实施例,该电池模块另包含第二扣合片,当该第一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时,该第二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其中之另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该第二卡座。
根据一实施例,该第二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二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该第二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根据一实施例,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分别具有复数个分隔柱,该复数个分隔柱以于该复数个电池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隔开该复数个电池而防止该复数个电池彼此电性接触。
根据一实施例,该电池模块另包含至少一电线,该第一框架以及该第二框架分别具有至少一理线槽,该电线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且穿设于该第一框架的理线槽以及该第二框架的理线槽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电池组合包含第一电池模块、第二电池模块,以及第三扣合片。该第一电池模块包含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扣合片,以及复数个第一电池。该第一框架具有第一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一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一卡合臂、至少一第二卡合臂与二个第一卡座,该第一卡合臂与该第二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第二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二个第一卡座相对设置。该第二框架具有第二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二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三卡合臂、至少一第四卡合臂与二个第二卡座,该第三卡合臂与该第四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三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第四卡合凸端部,该二个第二卡座相对设置。于该第一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卡合于该第三卡合臂之该凹端部,该第二卡合臂的该凹端部分别卡合于该第四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并且使该二个第一卡座分别与该二个第二卡座相对接合时,该第一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以使该第一框架固定连接于该第二框架而形成第一容置空间。该复数个第一电池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该第二电池模块包含第三框架、第四框架、第二扣合片,以及复数个第二电池。该第三框架具有第三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三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五卡合臂、至少一第六卡合臂与二个第三卡座,该第五卡合臂与该第六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五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第六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二个第三卡座相对设置。该第四框架具有第四电池座以及朝该第四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七卡合臂、至少一第八卡合臂与二个第四卡座,该第七卡合臂与该第八卡合臂相对设置,该第七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第八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二个第四卡座相对设置。于该第五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卡合于该第七卡合臂之该凹端,该第六卡合臂的该凹端部卡合于该第八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并且使该二个第三卡座分别与该二个第四卡座相对接合时,该第二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三卡座的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三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四卡座,以使该第三框架固定连接于该第四框架而形成第二容置空间。该复数个第二电池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三电池座以及该第四电池座。该第三扣合片于该第一电池模块设置于该第二电池模块的第一侧时分别扣合该第二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一电池模块,以使该第二电池模块固定连接于该第一电池模块。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第一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二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第二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三卡座以及每一第四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三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三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四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电池模块另包含第四扣合片,当该第一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时,该第四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其中之另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该第二卡座。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第四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二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该第二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第三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三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三卡座的该扣合槽孔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分别具有复数个分隔柱,该复数个分隔柱以于该复数个第一电池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时隔开该复数个第一电池以防止该复数个第一电池彼此电性接触。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电池模块另包含至少一电线,该第一框架以及该第二框架分别具有至少一理线槽,该电线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且穿设于该第一框架的理线槽以及该第二框架的理线槽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电池组合另包含电路板,该电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以建立该电路板与该第一电池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
根据另一实施例,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三电池座分别具有导电片,当该第一电池模块设置于该第二电池模块的该第一侧时,该第一电池座的该导电片接触该第三电池座的该导电片以建立该第一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二电池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
根据另一实施例,还包含:第三电池模块,其包含:第五框架,其具有第五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五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九卡合臂、至少一第十卡合臂与二个第五卡座,该第九卡合臂与该第十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九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第十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二个第五卡座相对设置;第六框架,其具有第六电池座以及朝该第六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十一卡合臂、至少一第十二卡合臂与二个第六卡座,该第十一卡合臂与该第十二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十一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第十二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二个第六卡座相对设置;第四扣合片,于该第九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卡合于该第十一卡合臂的该凹端部,该第十卡合臂的该凹端卡合于该第十二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并且使该二个第五卡座分别与该二个第六卡座相对接合时,该第四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五卡座的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五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六卡座,以使该第五框架固定连接于该第六框架而形成第三容置空间;以及复数个第三电池,其设置于该第三容置空间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五电池座以及该第六电池座;以及第五扣合片,于该第三电池模块设置于该第二电池模块的第二侧时,该第二侧与该第一侧相对,该第五扣合片分别扣合该第二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三电池模块,以使该第三电池模块固定连接于该第二电池模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框架的卡合臂互相卡合与扣合片扣合住框架上的卡座的设计,以达到不需要使用螺丝锁固之方式即可完成电池模块的组装的目的,从而大幅地提升电池模块的组装便利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组合可利用扣合片以分别扣合住相邻设置的电池模块,藉此,本发明就能够根据电池组合的不同应用需求而进行不同方向的电池模块扩充组合(例如纵向扩充、横向扩充、直立堆栈扩充等),如此一来,电池模块的可扩充性即可进一步地提升而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电动车。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用来容置电池的框架可采用经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而具有相同的结构的设计,如此即可有效地解决先前技术中所提到的因应各式电动车所需的功率或额定电压均不同的情况所造成的电池模块需要重新设计或是容置壳体需要重新开模以容置不同数量的电池的问题,从而降低电池模块的制造成本以及提升电池模块在实际应用上的便利性。
关于本发明之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电池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电池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第一框架于另一视角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第一电池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加准确的理解本发明的相关内容,兹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电池组合1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池组合10包含第一电池模块12、第二电池模块14,以及扣合片16,电池组合10利用扣合片16扣合住第一电池模块12以及第二电池模块14以扩增形成包含多个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合。
于此针对第一电池模块12的结构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图2为图1的第一电池模块12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第一框架18于另一视角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的第一电池模块12的组装示意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电池模块12包含第一框架18、第二框架20、扣合片22,以及复数个电池24,其中较佳地第一框架18与第二框架20经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而具有相同的结构,藉以达到简化第一电池模块12的制造流程与开模成本的目的。第一框架18具有第一电池座26以及朝第一电池座26的法线方向(即如图2所示的-X轴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一卡合臂28(于图2中显示二个第一卡合臂,但不受此限)、至少一第二卡合臂30(于图2中显示二个第二卡合臂,但不受此限)与二个第一卡座32,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卡合臂28与第二卡合臂30相对设置,且第一卡合臂28具有凸端部29,第二卡合臂30具有凹端部31,二个第一卡座32相对设置。第二框架20具有第二电池座34以及朝第二电池座34的法线方向(即如图2所示的+X轴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三卡合臂36(于图2中显示二个第三卡合臂,但不受此限)、至少一第四卡合臂38(于图2中显示二个第四卡合臂,但不受此限)与二个第二卡座40,其中第三卡合臂36与第四卡合臂38相对设置,且第三卡合臂36具有凹端部37以及第四卡合臂38具有凸端部39,二个第二卡座40相对设置。
在此实施例中,由图2可知,扣合片22可具有二个扣勾23,每一第一卡座32以及每一第二卡座40可分别具有扣合槽孔33,透过上述配置,当第一框架18相对第二框架20翻转180度以使第一卡合臂28的凸端部29对准于第三卡合臂36的凹端部37,第二卡合臂30的凹端部31与第四卡合臂38的凸端部39相对准时,第一卡座32与第二卡座40相对结合,此时,扣勾23分别扣合于第一卡座32的扣合槽孔33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卡座40的扣合槽孔33中,以使第一框架18固定连接于第二框架20而形成第一容置空间S1(如图1所示),从而使复数个电池24可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S1中且电连接于第一电池座26以及第二电池座34而形成如图4所示的第一电池模块12。
第二电池模块14可与第一电池模块12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而可根据上述针对第一电池模块12的结构设计的描述类推,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第二电池模块14包含第三框架42、第四框架44、扣合片46,以及复数个电池48,其中第三框架42与第四框架44可较佳地以经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而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三框架42具有第三电池座50以及朝第三电池座50的法线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X轴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五卡合臂52、至少一第六卡合臂54与二个第三卡座56(于图1中仅显示出一个第五卡合臂及一个第六卡合臂,但不受此限),其中,第五卡合臂52与第六卡合臂54相对设置,且第五卡合臂52具有凸端部53,第六卡合臂54具有凹端部55,二个第三卡座56相对设置。第四框架44具有第四电池座58以及朝第四电池座58的法线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X轴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七卡合臂60、至少一第八卡合臂62与二个第四卡座64(于图1中仅显示出一个第七卡合臂及一个第八卡合臂,但不受此限),其中,第七卡合臂60与第八卡合臂62相对设置,且第七卡合臂60具有凹端部61,第八卡合臂62具有凸端部63,二个第四卡座64相对设置。
扣合片46亦可采用扣勾扣合卡座的扣合槽孔的方式,简言之,扣合片46可具有扣勾,其中,当第五卡合臂52的凸端部53卡合于第七卡合臂60的凹端部61,以及第六卡合臂54的凹端部55卡合于第八卡合臂62的凸端部63以使第三卡座56与第四卡座64相对接合时(如图1所示),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第三卡座56的扣合槽孔以及与第三卡座56相对应的第四卡座64的扣合槽孔中,以使第三框架42固定连接于第四框架44而形成第二容置空间S2,从而使复数个电池48可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S2中且电连接于第三电池座50以及第四电池座58而形成如图1所示的第二电池模块14。
至于在第一电池模块12与第二电池模块14的连接设计方面,如图1所示,扣合片16可用来在第一电池模块12设置于第二电池模块14的一侧时(如图1所示),以扣勾扣合卡座的扣合槽孔的方式分别扣合于第一卡座32以及相对应的第三卡座56,以使第二电池模块14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池模块12,从而达到利用扣合片16扣合住第一电池模块12以及第二电池模块14以扩增形成包含多个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合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此实施例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电池模块12可另包含具有扣勾67的扣合片66,而第一电池座26以及第二电池座34可分别具有复数个分隔柱68,当扣合片22分别扣合于第一卡座32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卡座40时,扣勾67通过扣合片66扣合卡座的扣合槽孔的方式分别扣合另一第一卡座32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卡座40,藉以使第一框架18与第二框架20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而复数个分隔柱68则是用来于复数个电池24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S1中时隔开复数个电池24以防止复数个电池24彼此电性接触而短路的情况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池模块12可另包含至少一电线70(于图1中仅显示一个,但不受此限),第一框架18以及第二框架20可分别具有理线槽72,电线70电连接于第一电池座26以及第二电池座34且穿设于第一框架18的理线槽72以及第二框架20的理线槽72中,以用来传输电流或电源相关讯号,而为了方便进行电池组合10的电源管理(如监测电池组合10的各个电池模块中的电池电力情况、控制电池组合10的电流输出大小等),电池组合10可另包含电路板74,电线70可电连接于电路板74以建立电路板74与第一电池模块12之间的电性连接。另外,由图1可知,第一电池座26以及第三电池座50可分别具有导电片76,当第一电池模块12设置于第二电池模块14的一侧时,第一电池座26的导电片76可接触第三电池座50的导电片76以建立第一电池模块12以及第二电池模块14之间的电性连接。需注意的是,上述扣合片66、分隔柱68、电线70、理线槽72与导电片76的配置以及电路板74与第一电池模块12之间的电性连接设计均可应用在电池组合10的其它电池模块中(如第二电池模块14),其相关说明可根据上述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所示,电池组合10可另包含第三电池模块78以及扣合片80,第三电池模块78连接于第二电池模块14相对于第一电池模块12的另一侧以达到纵向扩充(即往如图1所示的+X轴方向的扩充)的目的,第三电池模块78可与第一电池模块12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也就是说,由图1可知,第三电池模块78包含第五框架82、第六框架84、扣合片86,以及复数个电池88,其中较佳地第五框架82与第六框架84以经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而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五框架82具有第五电池座90以及朝第五电池座9的法线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X轴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九卡合臂92、至少一第十卡合臂94与二个第五卡座96(于图1中仅显示出一个第九卡合臂及一个第十卡合臂,但不受此限),其中第九卡合臂92与第十卡合臂94相对设置,且第九卡合臂92具有凸端部93,第十卡合臂94具有凹端部95,二个第五卡座96相对设置。第六框架84具有第六电池座98以及朝第六电池座98的法线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X轴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十一卡合臂100、至少一第十二卡合臂102与二个第六卡座104,其中第十一卡合臂100与第十二卡合臂102相对设置,且第十一卡合臂100具有凹端部101,以及第十二卡合臂102具有凸端部103,二个第六卡座104相对设置(于图1中仅显示出一个第十一卡合臂与一个第十二卡合臂102)。扣合片86亦可采用扣勾扣合卡座的扣合槽孔的方式,简言之,扣合片80可具有扣勾,当第九卡合臂92的凸端部93卡合于第十一卡合臂100的凹端部101,以及第十卡合臂94的凹端部95卡合于第十二卡合臂102的凸端部103以使第五卡座96与第六卡座104相对接合时(如图1所示),扣合片80的扣勾分别扣合于第五卡座96的扣合槽孔以及相对应的第六卡座104的扣合槽孔中,以使第五框架82固定连接于第六框架84而形成第三容置空间S3,从而使复数个电池88可设置于第三容置空间S3中且电连接于第五电池座90以及第六电池座98而形成如图1所示的第三电池模块78。
至于在第二电池模块14与第三电池模块78的连接设计方面,如图1所示,在第三电池模块78设置于第二电池模块14相对于第一电池模块12的另一侧时(如图1所示),扣合片80以扣勾扣合卡座的扣合槽孔的方式分别扣合住第二电池模块14与第三电池模块78,以使第三电池模块78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池模块14,从而达到上述纵向扩充的目的。
除了上述纵向扩充的应用之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组合亦可使用上述的结构进行不同方向的电池模块扩充组合,例如横向扩充(即往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的扩充)、直立堆栈扩充(即往如图1所示的±Z轴方向的扩充)等,至于其衍生扩充变化及相关连接设计,其系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采用框架的卡合臂互相卡合与扣合片扣合住框架上的卡座的设计,以达到不需要使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即可完成电池模块的组装的目的,从而大幅地提升电池模块的组装便利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组合可利用扣合片以分别扣合住相邻设置的电池模块,藉此,本发明就能够根据电池组合的不同应用需求而进行不同方向的电池模块扩充组合(例如纵向扩充、横向扩充、直立堆栈扩充等),如此一来,电池模块的可扩充性即可进一步地提升而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电动车。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用来容置电池的框架可采用经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而具有相同的结构的设计,如此即可有效地解决先前技术中所提到的因应各式电动车所需的功率或额定电压均不同的情况所造成的电池模块需要重新设计或是容置壳体需要重新开模以容置不同数量的电池的问题,从而降低电池模块的制造成本以及提升电池模块在实际应用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模块包含:
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具有第一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一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一卡合臂、至少一第二卡合臂与二个第一卡座,该第一卡合臂与该第二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第二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二个第一卡座相对设置;
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具有第二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二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三卡合臂、至少一第四卡合臂与二个第二卡座,该第三卡合臂与该第四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三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第四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二个第二卡座相对设置;
第一扣合片,于该第一框架相对该第二框架翻转180度通过该第一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卡合于该第三卡合臂的该凹端部,该第二卡合臂的该凹端部卡合于该第四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并且使该二个第一卡座分别与该二个第二卡座相对接合时,该第一卡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以使该第一框架固定连接于该第二框架而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及
复数个电池,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
其中,该第二框架与该第一框架以经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而具有相同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合片具有二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二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个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模块另包含第二扣合片,当该第一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时,该第二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其中之另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该第二卡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二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该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该第二卡座的该扣合槽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分别具有复数个分隔柱,该复数个分隔柱以于该复数个电池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时隔开该复数个电池而防止该复数个电池彼此电性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模块另包含至少一电线,该第一框架以及该第二框架分别具有至少一理线槽,该电线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且穿设于该第一框架的理线槽以及该第二框架的理线槽中。
7.一种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组合包含:
第一电池模块,其包含:
第一框架,其具有第一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一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一卡合臂、至少一第二卡合臂与二个第一卡座,该第一卡合臂与该第二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卡合臂具有一凸端部,该第二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二个第一卡座相对设置;
第二框架,其具有第二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二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三卡合臂、至少一第四卡合臂与二个第二卡座,该第三卡合臂与该第四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三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第四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二个第二卡座相对设置;
第一扣合片,于该第一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卡合于该第三卡合臂的该凹端部,以及该第二卡合臂的该凹端部卡合于该第四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并且使该二个第一卡座分别与该二个第二卡座相对接合时,该第一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以使该第一框架固定连接于该第二框架而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以及
复数个第一电池,其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
第二电池模块,其包含:
第三框架,其具有第三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三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五卡合臂、至少一第六卡合臂与二个第三卡座,该第五卡合臂与该第六卡合臂相对设置,该第五卡合臂具有一凸端部,该第六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二个第三卡座相对设置;
第四框架,其具有第四电池座以及朝该第四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七卡合臂、至少一第八卡合臂与二个第四卡座,该第七卡合臂与该第八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七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第八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二个第四卡座相对设置;
第二扣合片,于该第五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卡合于该第七卡合臂的该凹端部以,以及该第六卡合臂的该凹端部卡合于该第八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并且使该个二个第三卡座分别与该二个第四卡座相对接合时,该第二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三卡座的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三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四卡座,以使该第三框架固定连接于该第四框架而形成第二容置空间;以及
复数个第二电池,其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三电池座以及该第四电池座;以及
第三扣合片,于该第一电池模块设置于该第二电池模块的第一侧时分别扣合该第二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一电池模块,以使该第二电池模块固定连接于该第一电池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二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三卡座以及每一第四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三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三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四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池模块另包含第四扣合片,当该第一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二卡座时,该第四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其中之另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该第二卡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四扣合片具有二个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二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个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另一的该第二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扣合片具有二扣勾,每一第一卡座以及每一第三卡座分别具有扣合槽孔,该二扣勾用来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扣合槽孔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一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三卡座的扣合槽孔中。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分别具有复数个分隔柱,该复数个分隔柱以于该复数个第一电池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时隔开该复数个第一电池以防止该复数个第一电池彼此电性接触。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池模块另包含至少一电线,该第一框架以及该第二框架分别具有至少一理线槽,该电线系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二电池座且穿设于该第一框架的该理线槽以及该第二框架的该理线槽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组合另包含电路板,该电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以建立该电路板与该第一电池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池座以及该第三电池座分别具有导电片,当该第一电池模块设置于该第二电池模块的该第一侧时,该第一电池座的该导电片接触该第三电池座的该导电片以建立该第一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二电池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合,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第三电池模块,其包含:
第五框架,其具有第五电池座以及朝该第五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九卡合臂、至少一第十卡合臂与二个第五卡座,该第九卡合臂与该第十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九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第十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二个第五卡座相对设置;
第六框架,其具有第六电池座以及朝该第六电池座的法线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第十一卡合臂、至少一第十二卡合臂与二个第六卡座,该第十一卡合臂与该第十二卡合臂相对设置,且该第十一卡合臂具有凹端部,该第十二卡合臂具有凸端部,该二个第六卡座相对设置;
第四扣合片,于该第九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卡合于该第十一卡合臂的该凹端部,该第十卡合臂的该凹端卡合于该第十二卡合臂的该凸端部,并且使该二个第五卡座分别与该二个第六卡座相对接合时,该第四扣合片分别扣合于该二个第五卡座的其中之一以及相对接合于该二个第五卡座的该其中之一的该第六卡座,以使该第五框架固定连接于该第六框架而形成第三容置空间;以及
复数个第三电池,其设置于该第三容置空间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五电池座以及该第六电池座;以及
第五扣合片,于该第三电池模块设置于该第二电池模块的第二侧时,该第二侧与该第一侧相对,该第五扣合片分别扣合该第二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三电池模块,以使该第三电池模块固定连接于该第二电池模块。
CN201410417895.9A 2014-08-04 2014-08-22 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 Active CN104201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6632A TWI501449B (zh) 2014-08-04 2014-08-04 電池模組及其電池組合
CN201410417895.9A CN104201304B (zh) 2014-08-04 2014-08-22 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6632A TWI501449B (zh) 2014-08-04 2014-08-04 電池模組及其電池組合
CN201410417895.9A CN104201304B (zh) 2014-08-04 2014-08-22 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1304A true CN104201304A (zh) 2014-12-10
CN104201304B CN104201304B (zh) 2016-05-11

Family

ID=5530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7895.9A Active CN104201304B (zh) 2014-08-04 2014-08-22 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01304B (zh)
TW (1) TWI5014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45932B2 (en) 2018-09-24 2021-10-12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attery cell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US11382475B2 (en) 2017-06-19 2022-07-12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5096B2 (ja) * 2018-04-25 2023-06-20 パナソニック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CN114080717B (zh) * 2019-07-29 2023-09-26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电池组
TWI728524B (zh) 2019-10-24 2021-05-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池組件
TWI759812B (zh) * 2020-07-31 2022-04-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池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4325Y (zh) * 2007-10-31 2008-08-20 福桑联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组组合结构
CN101346832A (zh) * 2005-12-27 2009-01-14 株式会社Lg化学 框架构件及使用该框架构件的电池组
CN202004061U (zh) * 2011-01-31 2011-10-05 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电池芯的扩充性组合连接装置
CN202167553U (zh) * 2011-05-23 2012-03-14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组装套件
KR20130034596A (ko) * 2011-09-28 2013-04-05 소니 주식회사 전지 홀더, 전지 수납 케이스, 전지 팩, 축전 시스템, 전자 기기, 전동 차량 및 전력 시스템
US20130337299A1 (en) * 2011-05-18 2013-12-19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4963B (en) * 2002-05-15 2003-08-01 Handsun Electronic Entpr Co Lt Battery module assembling structure
US7241530B2 (en) * 2002-07-23 2007-07-10 Nissan Motor Co., Ltd. Module battery
JP3649213B2 (ja) * 2002-07-30 2005-05-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電池
US8519715B2 (en) * 2010-11-29 2013-08-27 Volkswagen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embling a battery module
TW201301632A (zh) * 2011-06-27 2013-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蓄電池模組及蓄電池模組安裝座
TWM430705U (en) * 2012-01-13 2012-06-01 Simplo Technology Company Ltd Battery assembly, battery module and heat sink thereof
JP5945435B2 (ja) * 2012-03-16 2016-07-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TWM459532U (zh) * 2013-02-04 2013-08-11 Dynapack Internat Technology Corp 電池殼體及電池模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6832A (zh) * 2005-12-27 2009-01-14 株式会社Lg化学 框架构件及使用该框架构件的电池组
CN201104325Y (zh) * 2007-10-31 2008-08-20 福桑联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组组合结构
CN202004061U (zh) * 2011-01-31 2011-10-05 新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电池芯的扩充性组合连接装置
US20130337299A1 (en) * 2011-05-18 2013-12-19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CN202167553U (zh) * 2011-05-23 2012-03-14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电池组装套件
KR20130034596A (ko) * 2011-09-28 2013-04-05 소니 주식회사 전지 홀더, 전지 수납 케이스, 전지 팩, 축전 시스템, 전자 기기, 전동 차량 및 전력 시스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2475B2 (en) 2017-06-19 2022-07-12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US11145932B2 (en) 2018-09-24 2021-10-12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attery cell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US11677118B2 (en) 2018-09-24 2023-06-13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attery cell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01449B (zh) 2015-09-21
TW201607112A (zh) 2016-02-16
CN104201304B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1304A (zh) 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合
CN103986038B (zh) 汇流条模块和供电单元
US8668518B2 (en) Data bus structure for terminal blocks and terminal blocks using the same
CN103545627A (zh) 电源连接器
JP2015082398A (ja) 組電池ユニット
CN105706272A (zh) 配备有具有改进的联接结构的感测模块的电池模块
CN201417871Y (zh) 可拼接的模块化连接器
CN202259796U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电源分配器
CN105641942A (zh) 电子积木拼装车
CN203983526U (zh) 一种组合式接线端子
CN202759040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1578873U (zh) 输出极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3675441U (zh) 拼装式线路板
CN203205629U (zh) Cf插槽滑轨卡扣结构
CN203690392U (zh) 一种锂动力电池组装连接装置
CN214477792U (zh) 多出线方向的线束隔离板总成结构
CN206516784U (zh) 一种公端连接器及具有其的连接器
KR102056362B1 (ko) 전지팩의 셀 모듈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04425928B (zh) 电连接器
CN205790105U (zh) 一种平衡车用电池外壳及电池装置
CN203142570U (zh) 汽车线束电阻模块
CN202395644U (zh) 功率开关装置
CN203722924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电路板结构
CN203951679U (zh) 一种嵌入安装电池的电路板
CN204407400U (zh) 电池组单元、电池组及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