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9076B -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9076B
CN104189076B CN201410375868.XA CN201410375868A CN104189076B CN 104189076 B CN104189076 B CN 104189076B CN 201410375868 A CN201410375868 A CN 201410375868A CN 104189076 B CN104189076 B CN 104189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asthma
double
parts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58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9076A (zh
Inventor
唐士文
陈利群
周玉芬
艾立平
谭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ID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ID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4103758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9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9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9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9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9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1‑3份、细辛1‑3份、肉桂1‑2份、麻黄1‑2份、葶苈子1‑3份。制备上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时,将各原料药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00‑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7‑0.8倍90‑10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冷却到50℃以下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本发明中主要利用麻黄、肉桂能够宣肺散寒,细辛温肺化饮,白芥子行气化痰,葶苈子利水化饮,通过诸药合用,能够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本发明药物通过俞穴渗透至皮下刺激相应穴位,发挥药物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寒性哮喘,症见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哮喘是属于常见的肺系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疾病。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哮必兼喘,故通称为哮喘。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其包括西医所称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现有治疗寒性哮喘的口服中药,小儿服药比较困难,且有较多的副作用;静脉使用中西药物,副作用多,小儿依从性差;西药雾化疗法虽疗效肯定,但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才能开展,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药材来源较广,配方简单,易于配制,且对小儿寒性哮喘的治疗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1-3份、细辛1-3份、肉桂1-2份、麻黄1-2份、葶苈子1-3份。
优选的方案中,包括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1份、细辛2份、肉桂2份、麻黄2份、葶苈子3份。
为了获得最佳疗效,其原料药中还有:杏仁0-1份、法夏0-0.6份、丁香0-0.1份。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1份、细辛2份、肉桂2份、麻黄2份、葶苈子3份、杏仁1份、法夏0.6份、丁香0.1份。
上述各原料药组分及用量都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到的,各组分用量在上述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制备上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的方法,将原料药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00-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7-0.8倍90-10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50℃以下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治疗机理: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气微香,善达肌表,开腠理,透毛窍。为辛温发汗峻品,能解表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肉桂,有驱风健胃、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之效。
细辛,味辛,性温。 归心、肺、肾经,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作用。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白芥子,味辛、辣,归肺经。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化痰逐饮的作用。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归肺、心、肝、膀胱经。具有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用于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之症。
杏仁,味苦,性温。归肺、大肠经。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治疗外感咳嗽,喘满。
法夏,味辛,性温。 归肺、脾、胃经。有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痰多咳喘。
丁香,味辛,性温。 归肺、肾、脾、胃经。具有温中、暖肾、降逆的作用。
本发明中主要利用麻黄、肉桂能够宣肺散寒,细辛温肺化饮,白芥子行气化痰,葶苈子利水化饮,杏仁祛痰止咳,法夏燥湿化痰,丁香温中暖肾的作用,通过诸药合用,能够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本发明药物通过俞穴渗透至皮下刺激相应穴位,发挥药物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症见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将温肺化痰、宣肺平喘的中药制成贴剂贴敷于患儿相应的穴位上,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患儿容易接受,在临床上容易开展,也是儿科中药外治法的成功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临床病例及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贴,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表述的范围。实施例中的配方及配比仅为解释本发明,在治疗小儿寒性哮喘时,其具体的配方及配比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10g、细辛10g、肉桂10g、麻黄10g、葶苈子10g。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00目筛,取筛下物加0.7倍9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50℃以下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10g、细辛20g、肉桂20g、麻黄20g、葶苈子30g,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8倍10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45℃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20g、细辛10g、肉桂10g、麻黄20g、葶苈子30g,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8倍10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45℃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30g、细辛10g、肉桂20g、麻黄10g、葶苈子10g。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00目筛,取筛下物加0.7倍9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50℃以下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20g、细辛20g、肉桂20g、麻黄20g、葶苈子20g、杏仁10份。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10目筛,取筛下物加0.8倍10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45℃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实施例6: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20g、细辛20g、肉桂20g、麻黄20g、葶苈子20g、杏仁20g、法夏12g、丁香2g。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7倍9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50℃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实施例7: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10g、细辛20g、肉桂20g、麻黄20g、葶苈子30g、法夏6g、丁香1g。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7倍9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50℃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实施例8: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20g、细辛20g、肉桂20g、麻黄22g、葶苈子30g、杏仁20g、丁香2g。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7倍9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50℃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实施例9: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30g、细辛30g、肉桂20g、麻黄20g、葶苈子30g、杏仁20g、法夏12g、丁香2g。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7倍9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50℃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实施例10: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10g、细辛20g、肉桂20g、麻黄20g、葶苈子30g、杏仁10g、法夏6g、丁香1g。制备时,将原料药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然后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 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7倍9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50℃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哮喘的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哮喘)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1)发作前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突然发作。发作时喉间痰鸣,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
(4)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增快。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大部分患儿特异性IgE明显升高。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治疗方法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贴进行治疗的方法,该中药贴在使用之前进行制备,将药冷却到50℃以下即可,每穴位1-2g,为了方便操作,可将药饼附着在纱布或者药贴布上。
取二组穴位。
第一组: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
第二组: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
取两组各7穴,并交替使用,隔两日敷贴一次,每次敷贴4-6小时取下,3次为疗程,一般1-3个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
1.临床痊愈: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平时基本不发作,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也不需用药即可缓解,两肺听诊无喘鸣音。
2.显效: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时症状较前明显减轻,两肺听诊偶闻及喘鸣音。
3.有效:哮喘发作次数有所减少,发作时症状较前有所减轻,两肺听诊可闻及少许喘鸣音。
4.无效:哮喘发作次数及发作时症状均无改善,两肺听诊时闻及喘鸣音。
寒性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临床疗效的评价主要以发作次数、病情程度等方面为依据,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作为参考。
临床治疗应用:
2000年元月~2012年元月12年间,宜都市中医院儿科共用寒哮贴治疗寒性哮喘686例,治愈481例,好转18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96.3%。其中列举部分病例说明。
病例1:
向××,男,8岁。鼻塞、咳嗽伴喘息2天,于2012年11月10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少许干啰音,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6次,鼻塞,咳嗽喘息痊愈。
病例2:
陈××,女,3岁6个月。咳嗽,喘息5天,于2012年9月30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6次,咳嗽,喘息痊愈。
病例3:
唐××,女,3岁。咳齁3天,于诊所予口服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仍咳嗽,并加重伴喘息,于2012年6月18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满肺哮鸣音,三凹征阳性,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9次,咳齁痊愈。
病例4:
陈××,男,6月。咳齁3天,于2012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6次,咳齁痊愈。
病例5:
高××,男,2岁。咳齁1周,在家已口服药物,效不佳。于2012年3月27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指纹淡紫达风关。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9次,咳齁痊愈。
病例6:
邓××,女,4岁8个月。咳嗽1周,伴喘息3天,在家已口服药物,效果不佳。与2011年11月10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9次,咳嗽喘息痊愈。
病例7:
李××,女,3岁7个月。咳齁5天,在诊所输液2天,效不佳。于2011年11月16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6次,咳齁痊愈。
病例8:
刘××,女,10岁。咳齁4天,于2011年8月3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9次,咳齁好转。
病例9:
李××,女,2岁6个月。咳齁6天,在家口服止咳药,效不佳。于2010年10月17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指纹淡紫达风关。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6次,咳齁痊愈。
病例10:
潘××,女,3岁。咳嗽伴喘息1天。于2010年10月22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指纹淡紫达风关。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6次,咳齁痊愈。
病例11:
姜××,男,1岁9个月。咳嗽2天,伴喉中痰鸣声。于2012年5月20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指纹淡紫达风关。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9次,咳齁好转。
病例12:
汪××,女,4岁。咳齁4天,在诊所输液3天,效不佳。于2012年5月26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6次,咳齁痊愈。
病例13:
施××,男,5岁。咳齁1周,在家口服药物,效不佳。于2009年10月26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9次,咳齁明显好转。
病例14:
艾××,男,7岁。咳齁5天。于2010年9月4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舌红苔白,脉浮滑。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6次,咳齁痊愈。
病例15:
田××,男,10月。咳齁1天。于2008年11月3日来我院就诊。听诊可闻及双肺痰鸣音及哮鸣音,指纹淡紫达风关。诊断为哮喘,寒哮证。予寒哮贴分别敷贴:第一组穴位:大椎、定喘(双)、气户(双)、华盖、膻中及第二组穴位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灵台,隔日贴1次,共计9次,咳齁痊愈。

Claims (1)

1.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计的以下原料药制成:白芥子1份、细辛2份、肉桂2份、麻黄2份、葶苈子3份、杏仁1份、法夏0.6份、丁香0.1份;
其制备方法为:
将原料药采用中药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00-120目筛,取筛下物加0.7-0.8倍90-100℃的水进行混合,制成药饼状,每块药饼重1-2g,冷却到50℃以下即可得到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
CN201410375868.XA 2014-08-01 2014-08-01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189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5868.XA CN104189076B (zh) 2014-08-01 2014-08-01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5868.XA CN104189076B (zh) 2014-08-01 2014-08-01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9076A CN104189076A (zh) 2014-12-10
CN104189076B true CN104189076B (zh) 2018-02-06

Family

ID=52074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5868.XA Active CN104189076B (zh) 2014-08-01 2014-08-01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9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7332A (zh) * 2015-12-24 2016-04-20 孙红娟 一种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6A (zh) * 1995-12-05 1996-11-06 倪士汉 一种治疗寒湿、过敏、痉挛型咳喘的咳喘贴液
CN101926871A (zh) * 2009-06-25 2010-12-29 赵保云 一种治疗寒性哮喘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2526662A (zh) * 2012-03-02 2012-07-04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用于人体穴位敷贴的治疗哮喘的中药磁疗外贴膏
CN103055275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一种冬病夏治的咳喘贴膏剂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6A (zh) * 1995-12-05 1996-11-06 倪士汉 一种治疗寒湿、过敏、痉挛型咳喘的咳喘贴液
CN101926871A (zh) * 2009-06-25 2010-12-29 赵保云 一种治疗寒性哮喘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3055275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一种冬病夏治的咳喘贴膏剂
CN102526662A (zh) * 2012-03-02 2012-07-04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用于人体穴位敷贴的治疗哮喘的中药磁疗外贴膏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寒性哮喘发作期30例";付啟萍;《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110;第34卷(第6期);第35-36页 *
"苏麻辛芪汤补肾定喘膏并用治疗支气管哮喘165例";甄强;《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0405;第18卷(第2期);第14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9076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9554A (zh) 一种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3231A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4306793B (zh) 一种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中药制剂
CN104189076B (zh) 一种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555A (zh) 一种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1129755A (zh) 一种内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63604A (zh) 一种治疗咳嗽气喘的药物
CN104042811B (zh) 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外贴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72324B (zh) 一种治疗胸外科手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药雾化合剂
CN101085194B (zh) 一种内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98080A (zh) 一种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20525B (zh) 一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制剂
CN109453325A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96745A (zh) 一种治疗热性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88405A (zh) 治疗咳嗽的川贝母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CN107335011A (zh) 治疗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
CN103372185B (zh)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CN104258231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88901A (zh) 一种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中药外敷剂及护理方法
CN103977136A (zh) 一种治疗痰阻气壅证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7972A (zh) 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中药
CN117018132A (zh) 一种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
CN108619373A (zh) 贝桔止咳糖浆的新用途
CN102293888A (zh) 一种治疗喘促的中药组合物
CN105998328A (zh) 复方蛤青注射液在制备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