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3964B - 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3964B
CN104183964B CN201410079020.2A CN201410079020A CN104183964B CN 104183964 B CN104183964 B CN 104183964B CN 201410079020 A CN201410079020 A CN 201410079020A CN 104183964 B CN104183964 B CN 1041839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adome
cylindrical case
insulation crust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90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3964A (zh
Inventor
大塚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83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3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9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了高频特性且能够将屏蔽罩、绝缘外壳和筒状壳以简单的构成相对定位而组装的同轴连接器。使从绝缘体的外周面凹陷设置的卡合凹部以放射状经由筒状壳的连通孔和绝缘外壳的连通凹部而开口至绝缘外壳的外周面,使从屏蔽罩的覆盖连通凹部的部位切起的切起片插通连通凹部和连通孔而使前端部与卡合凹部卡合,使屏蔽罩与筒状壳接触,并且,将绝缘体、筒状壳和绝缘外壳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定位于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屏蔽罩。

Description

同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上的同轴连接器,更详细而言,涉及将安装于绝缘外壳的周围的屏蔽罩的脚部钎焊到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增强对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强度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向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连接同轴电缆的情况下,通常,在配设于设备内的印刷布线基板上安装同轴连接器,而嵌合连接连接于同轴电缆的末端的同轴插头等对方侧连接器。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同轴连接器中,在绝缘外壳上安装有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内部导体连接的中心触头和在中心触头的周围同轴配置且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外部导体连接的筒状壳,将使分别向底面侧突出的脚部钎焊到印刷布线基板的信号图案和接地图案,而安装到印刷布线基板。由此,围绕中心触头的轴等距离地配置的筒状壳成为接地电位,形成与同轴电缆的阻抗匹配的高频传送通路,并且筒状壳作为将高频信号通路与外部切断的屏蔽物发挥作用。
在这样构成的同轴连接器用于车辆内的电子设备和同轴电缆的连接的所谓车载用连接器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因振动或老化变化而连接着的对方侧连接器无意中脱落而与对方侧连接器以高的锁定强度进行结合,所以在卸下对方侧连接器时在各脚部作用强的拔去力,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钎焊的钎焊连接部有可能损伤而产生连接不良。因此,以往,将绝缘外壳的外周面用将金属板折弯加工而成的屏蔽罩包围,将屏蔽罩的钎焊脚部钎焊到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增强对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强度。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已知,以完全屏蔽中心触头为目的,以屏蔽罩包围绝缘外壳的外周面,将屏蔽罩的钎焊脚部钎焊到印刷布线基板的接地图案的同轴连接器。以下,利用图12和图13,对该以往的同轴连接器100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同轴连接器100由从后方沿着对方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而安装于穿设于绝缘外壳101的中心孔的中心触头102、在穿设于中心孔的周围的绝缘外壳101的圆环状槽与中心触头102同轴安装的筒状壳103、以及覆盖绝缘外壳101的外周面和后表面的屏蔽罩104构成。中心触头102从中心孔的后方插入直到向下方折弯的脚部102a与绝缘外壳101的后表面(图中左侧的面)抵接为止,在该位置上卡定片与中心孔的内表面卡定,在中心孔内的前后方向上被定位。另外,筒状壳103也直到连设于圆筒状套筒103a的后端的一对L字状脚部103b与绝缘外壳101的后表面抵接为止从圆环状槽的后方插入圆筒状套筒103a,在该位置上卡定片103c与圆环状槽的卡定阶梯部101a卡定,在圆环状槽的前后方向上被定位。
期望圆筒状套筒103a包围同轴围绕中心触头102的整周而屏蔽中心触头102,但若想将完整的圆筒体的圆筒状套筒103a从后方插入而安装于绝缘外壳101,则需要将绝缘外壳101由在圆筒状套筒103a内外分离的两个个部件构成,增加将各个部件相对于圆筒状套筒103a在前后方向相对定位的构成、组装工序。因此,在以往的同轴连接器100中,如图13所示,在圆筒状套筒103a的下方形成沿着前后方向的切口105而进行分离,经由该切口105使得圆筒状套筒103a内外的绝缘外壳101为一体。另一方面,通过在圆筒状套筒103a形成切口105,因而不能将中心触头102完全屏蔽,所以在将筒状壳103的L字状脚部103b钎焊连接的印刷布线基板的相同的接地图案上钎焊钎焊脚部104a的屏蔽罩104安装到绝缘外壳101的外周面,无遗漏地包围中心触头102的整个周围而完全屏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47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增强对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强度为目的,在绝缘外壳的外周面安装将钎焊脚部钎焊到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的屏蔽罩的以往的同轴连接器中,接地电位的筒状壳与将金属板折弯加工而成的屏蔽罩邻接而在在其之间产生电位差,有可能对同轴连接器的高频特性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在拔插对方连接器时,在安装于绝缘外壳的筒状壳上作用超过在插入方向(前后方向)上设定为高锁定强度的卡合部的强的插拔去力,所以需要将筒状壳相对于绝缘外壳在前后方向上稳固地定位的定位机构,各部件的构造变得复杂化,组装工序也变得繁琐。
另外,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以往的同轴连接器100,屏蔽罩104和筒状壳103只经由印刷布线基板的接地图案连接,所以在与离开接地图案的位置之间产生电位差而流动高频噪声,有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屏蔽性能。
并且,为了防止在插入方向(后方)上受到插入力的筒状壳103相对于绝缘外壳101向后方脱落,需要在筒状壳103和绝缘外壳101分别形成卡定片103c和卡定阶梯部101a所以构造变得复杂化。
并且,若将筒状壳103的卡定片103c不插入至比与卡定阶梯部101a的卡定位置更靠前方,则不能使得从前方与卡定阶梯部101a卡定,所以在筒状壳103产生前后方向的间隙,从对方侧连接器受到的强的插拔去力集中于有间隙的筒状壳103,L字状脚部103b的与接地图案的钎焊的钎焊部有可能损伤。
本发明考虑这样的以往的问题点而完成,提供一种提高了高频特性,能够将屏蔽罩、绝缘外壳和筒状壳以简单的构成相对定位并组装的同轴连接器。
另外,提供将插通绝缘外壳的定位孔而安装的筒状壳在插通方向上没有间隙地定位,即使从对方侧连接器受到强的插拔去力,筒状壳的钎焊部也不会损伤的同轴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权利要求1的同轴连接器具备:与从前方插入后方的对方侧连接器的内部导体连接的中心触头;形成有使中心触头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第1定位孔,将中心触头定位支撑于第1定位孔内的绝缘性的绝缘体;具有使绝缘体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圆筒部,与中心触头同轴地安装于绝缘体的外侧的筒状壳;形成有使筒状壳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第2定位孔,将筒状壳定位安装于第2定位孔内的绝缘外壳;以及,具有钎焊脚部,将导电性金属板折弯加工而安装于绝缘外壳的外周面的屏蔽罩,将屏蔽罩的钎焊脚部钎焊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增强对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强度,该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筒状壳和绝缘外壳分别形成连通孔和连通凹部,在绝缘外壳安装了筒状壳和绝缘体的状态下,使从绝缘体的外周面凹陷设置的卡合凹部以放射状经由连通孔和连通凹部而开口至绝缘外壳的外周面,使从屏蔽罩的覆盖连通凹部的部位切起的切起片与连通孔的周缘抵接而使屏蔽罩和筒状壳接触,并且,使插通连通凹部和连通孔的切起片的前端部与绝缘体的卡合凹部卡合,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定位绝缘体、筒状壳、绝缘外壳以及屏蔽罩。
使屏蔽罩的切起片插通绝缘外壳的连通凹部和筒状壳的连通孔,将其前端部与绝缘体的卡合凹部卡合,从而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定位绝缘体、筒状壳、绝缘外壳以及屏蔽罩。
另外,插通筒状壳的连通孔的屏蔽罩的切起片与连通孔的周边缘抵接接触,所以在筒状壳与屏蔽罩之间不会产生电位差,不会流过高频噪声。
权利要求2的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将切起片的插通连通孔的接触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插通连通凹部的基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将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形成为比连通凹部的开口面积小。
连通孔的开口面积比连通凹部的开口面积小,所以高频噪声不易通过连通孔而侵入中心触头,在中心触头流动的高频信号不易泄漏至外部。
另一方面,在插拔对方侧连接器时,使产生最大弯曲力矩的切起片的基端部的插拔方向即前后方向的宽度比接触部宽,所以切起片不易产生塑性变形。
权利要求3的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将连通孔的周边缘的一部分做成朝向切起片的折弯方向而向连通孔的中心侧倾斜的倾斜边缘,使折弯而插通至连通孔的切起片与倾斜边缘压接。
朝向切起片的折弯方向,连通孔的周边缘的宽度变细,切起片在与倾斜边缘抵接之后也折弯,从而与倾斜边缘压接。
权利要求4的同轴连接器具备:与从前方插入后方的对方侧连接器的内部导体连接的中心触头;形成有使中心触头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第1定位孔,将中心触头定位支撑于第1定位孔内的绝缘性的绝缘体;将导电性金属板折弯加工而与中心触头同轴地固定于绝缘体的外侧的筒状壳;形成有使筒状壳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第2定位孔,将筒状壳定位安装于第2定位孔内的绝缘外壳;以及,具有钎焊脚部,安装于绝缘外壳的外周面的屏蔽罩,将屏蔽罩的钎焊脚部钎焊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增强对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强度,该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绝缘外壳和屏蔽罩分别形成连通凹部和卡合孔,在绝缘外壳安装了屏蔽罩的状态下,使连通凹部以放射状经由卡合孔而开口至屏蔽罩的外周面,使从筒状壳的与连通凹部连通的部位向外侧切起的外侧切起片插通连通凹部而与屏蔽罩的卡合孔卡合,使屏蔽罩和筒状壳接触,并且,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定位筒状壳、绝缘外壳以及屏蔽罩。
使筒状壳的外侧切起片插通绝缘外壳的连通凹部,将其前端部与屏蔽罩的卡合孔卡合,从而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定位筒状壳、绝缘外壳以及屏蔽罩。
另外,筒状壳的外侧切起片与屏蔽罩的卡合孔卡合而接触,所以在筒状壳和屏蔽罩之间不会产生电位差,不会流动高频噪声。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只需将安装于绝缘外壳的外周面的屏蔽罩的切起片折弯,使其前端部与绝缘体的卡合凹部卡合,中心触头以外的各部件被相对定位而被组装。
另外,在组装工序中能够同时使屏蔽罩和筒状壳电连接,所以不易在屏蔽罩、筒状壳中流动高频噪声。
另外,中心触头的轴周围被筒状壳和屏蔽罩重叠覆盖,所以能够完全与外部切断而屏蔽。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连通孔的开口面积为比较小的面积,所以能够维持利用筒状壳的屏蔽效果。
另外,即使从对方侧连接器受到强的插拔力,切起片也不会塑性变形,能够对于插拔方向定位绝缘外壳和屏蔽零件。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能够将屏蔽罩的切起片和筒状壳以低接触电阻电连接。
另外,切起片与连通孔的倾斜边缘压接,从而筒状壳通过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屏蔽罩的切起片而无间隙地定位,对方侧连接器的插拔去力不会集中作用于筒状壳的钎焊连接部,不会产生与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的钎焊连接不良。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只需将筒状壳的外侧切起片折弯,使其前端部与屏蔽罩的卡合孔卡合,筒状壳、绝缘外壳以及屏蔽罩的各部件相对地被定位而被组装。
另外,在组装工序中能够同时使屏蔽罩和筒状壳电连接,所以高频噪声不易流到屏蔽罩或筒状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的立体图。
图2是中心触头2的立体图。
图3是绝缘体3的立体图。
图4是筒状壳4的立体图。
图5是绝缘外壳5的立体图。
图6是屏蔽罩6的立体图。
图7是同轴连接器1的分解立体图。
图8(a)是表示将屏蔽罩6的切起片7折弯而组装得到的同轴连接器1的立体图,图8(b)是表示从图8(a)除去屏蔽罩6的同轴连接器1的立体图。
图9(a)是表示在切起片7的前方进行剖切的同轴连接器1的纵剖视图,图9(b)是沿着切起片7的中心进行剖切的同轴连接器1的纵剖视图,图9(c)是表示从图9(a)除去屏蔽罩6的同轴连接器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2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以往的同轴连接器100的纵剖视图。
图13是同轴连接器100的筒状壳103的后视图。
图中:1—同轴连接器(第1实施方式),2—中心触头,3—绝缘体,31—触头收纳孔(第1定位孔),33—卡合凹部,4—筒状壳,42—接地筒部(圆筒部),44—连通孔,44a—倾斜边缘,5—绝缘外壳,51—定位孔(第2定位孔),54—连通凹部,6—屏蔽罩,62—钎焊脚部,7—切起片,71—前端部,72—基端部,73—接触部,10—同轴连接器(第2实施方式),11—切起片,12—同轴连接器(第3实施方式),13—外侧切起片,14—卡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至图9,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是安装于电子设备内的印刷布线基板上的所谓的母型插座连接器,与连接于未图示的同轴电缆的末端的对方侧连接器的同轴插头嵌合连接。这里,同轴插头在图1中从左斜下方插入到同轴连接器1,在以下的同轴连接器1的各部的说明中,将与同轴插头的连接方向作为前方,将从前方观察的各方向作为上下左右方向进行说明。
如这些图所示,同轴连接器1是以中心触头2的后述的固定部21的长度方向的轴为中心轴,围绕中心轴而从内侧依次重叠组装中心触头2、绝缘体3、筒状壳4、绝缘外壳5以及屏蔽罩6而构成。
如图2所示,就中心触头2而言,固定部21、中心连接部22及信号脚部23通过加工导电性的金属板而一体形成为细长杆状,其中,固定部21被压入至绝缘体3的后述的触头收纳孔31内而固定,中心连接部22连设于固定部21的前方且在同轴连接器1与同轴插头连接时与同轴插头的内部导体接触,信号脚部23从固定部21的后端朝向下方连设为曲柄状。信号脚部23形成为曲柄状,从而与形成于沿着同轴连接器1的底面配置的未图示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对应部位的信号图案对置,钎焊于信号图案。
绝缘体3为了与中心触头2绝缘并在同轴上配置接地电位的筒状壳4,而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圆筒状,如图3所示,沿着圆筒主体32的中心轴穿设有将中心触头2定位收纳的触头收纳孔31(参照图9(a)),围绕圆筒主体32的后方的轴,凹陷设置有从圆筒主体32的外周面凹陷但不与触头收纳孔31连通的深度的圆环状的卡合凹部33。在圆筒主体32的后端一体形成有包围中心触头2的信号脚部23并与周围绝缘的绝缘收纳部34,信号脚部23的后方被与圆筒主体32的后端铰接的绝缘收纳部34的绝缘盖体34a覆盖。
如图4所示,筒状壳4是对导电性的薄板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一体形成对从后方插入的绝缘体3进行收纳的圆筒状的接地筒部42、在接地筒部42的后方的两侧朝向下方一体地连设的一对接地脚部41、与接地筒部42的后端铰接的防脱落盖体43。圆筒状的接地筒部42在其内侧收纳将中心触头2定位的绝缘体3,从而围绕中心触头2同轴配置,在同轴连接器1与同轴插头连接时与同轴插头的外部导体接触。
在防脱落盖体43形成有能够与在一对接地脚部41的后方开口的卡合槽41a卡合的卡合突片43a,在以图4的虚线所示的状态下,从后方将绝缘体3收纳到接地筒部42内后,如实线所示直角折弯而将卡合突片43a与卡合槽41a卡合,将绝缘体3的后方盖住。
一对接地脚部41从接地筒部42的后方的两侧在左右连设为L字状,其水平底面与形成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对应部位的接地图案对置,钎焊于接地图案,从而将筒状壳4的整体设为接地电位。
在接地筒部42的靠后方的左右对称的位置上,分别穿设有纵长的连通孔44。各连通孔44的上部开口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比下部开口宽,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的前后方向的周边缘通过分别朝向连通孔44的前后方向的中心向下方倾斜的倾斜边缘44a连续。左右两侧的连通孔44形成于与绝缘体3的卡合凹部33对应的前后方向的部位,因此,若将绝缘体3收纳到接地筒部42,则卡合凹部33和连通孔44连通。
在接地筒部42的外周面的上下的两处部位,突设有定位突起45,该定位突起45与凹陷设置于绝缘外壳5的后述的定位孔51的内壁面的引导槽卡合。使定位突起45与引导槽卡合而收纳于定位孔51内,从而筒状壳4的一对接地脚部41以在绝缘外壳5的后方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围绕轴地定位。
如图5所示,绝缘外壳5利用在回流炉内的高温下不变形的耐热性良好的绝缘合成树脂一体形成长方体状的外壳主体52、外壳主体52的前端的凸缘部55、在凸缘部55的前方形成有从前方插入同轴插头的插入孔53a的插入筒部53、沿着插入筒部53的上部而从凸缘部55向前方突出的锁定突起部54。另外,从外壳主体52至插入筒部53,沿其内侧的中心轴,穿设有将筒状壳4的接地筒部42在前后方向定位收纳的定位孔51。
在外壳主体5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凹陷设置有从两侧面向上表面开口,与定位孔51连通的连通凹部54。连通凹部54形成于与在筒状壳4的接地筒部42形成的连通孔44对应的前后方向的部位,因此,若将安装了绝缘体3的接地筒部42从后方插入至定位孔51而定位,则绝缘体3的卡合凹部33、筒状壳4的连通孔44、和连通凹部54呈与中心轴正交的放射状连通。另外,在插入筒部53的内侧,经由绝缘体3的圆筒主体32,中心触头2的中心连接部22和接地筒部42与插入筒部53同轴露出。
绝缘外壳5的外壳主体52的外周面被通过将导电性金属板折弯加工而形成的屏蔽罩6覆盖。如图6所示,屏蔽罩6形成为包围长方体状的外壳主体52的外周面中围绕中心轴的上表面和左右两侧面的コ字门型,在其左右的侧板6a、6b分别穿设コ字状的切口,从而形成以下端为基端可向内侧自由折弯的切起片7、7。侧板6a、6b的前端成为向下方突出而插通印刷布线基板的贯通孔的定位板部61,其后方的剩下的侧板6a、6b的下端成为向外侧直角折弯的钎焊脚部62。
切起片7、7形成于在将屏蔽罩6安装于绝缘外壳5的外周面时与连通凹部54的外侧对应的部位,如图8(a)、图9(a)所示,若向内侧折弯则其前端部71达到绝缘体3,与绝缘体3的卡合凹部33卡合。
就切起片7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而言,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宽度变细,与向内侧折弯而插通绝缘外壳5的连通凹部54的部位的基端部72相比,插通筒状壳4的连通孔44的部位的接触部7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更细。基端部72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与绝缘外壳5的连通凹部54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相同或者稍微窄,由此,基端部72的前后两侧边缘与在前后方向对置的连通凹部54的内壁面抵接。另外,接触部7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连通孔44的上部开口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窄,比下部开口的宽度宽。因此,在使切起片7向内侧折弯的过程中接触部73的前后两侧边缘与倾斜边缘44a压接,以微小接触电阻与筒状壳4电连接。
在同轴连接器1的组装中,首先,以信号脚部23成为下方的朝向将中心触头2的固定部21从后方压入触头收纳孔31,以使中心连接部22面对触头收纳孔31内的前方的状态将中心触头2固定于绝缘体3后,用从图3的虚线所示的状态,以直角折弯的绝缘盖体34a来覆盖信号脚部23的后方,用绝缘收纳部34包围信号脚部23的周围。
接着,将安装了中心触头2的绝缘体3的圆筒主体32以绝缘收纳部34配置于一对接地脚部41之间的方式,从筒状壳4的接地筒部42的后方插入而收纳到接地筒部42内。将绝缘体3的圆筒主体32收纳到接地筒部42内后,将图4所示的虚线所示的状态的防脱落盖体43的一对卡合突片43a分别向下方以直角折弯而与卡合槽41a卡合,防止圆筒主体32向后方脱落而暂时保持于接地筒部42内。在将绝缘体3暂时保持的状态下,绝缘体3的卡合凹部33和筒状壳4的连通孔44连通。
中心触头2和绝缘体3组装于同轴上的筒状壳4使定位突起45与凹陷设置于定位孔51的内壁面的引导槽卡合,并且,将接地筒部42从定位孔51的后方插入。在一对接地脚部41与绝缘外壳5的后表面抵接为止,接地筒部42插入至定位孔51的筒状壳4中,定位突起45与引导槽卡合,如图8(b)、图9(c)所示,形成于左右两侧的连通孔44分别以面对于凹陷设置于绝缘外壳5的左右侧壁的连通凹部54的方式围绕中心轴而定位。
接着,从绝缘外壳5的后方,以覆盖外壳主体52的方式使形成为コ字门型的屏蔽罩6滑动,使前端与绝缘外壳5的凸缘部55的后表面抵接,并且,将后端的安装片折弯至绝缘外壳5的后表面,安装到外壳主体52的外周面。在将屏蔽罩6安装到绝缘外壳5的状态下,形成于其两侧板6a、6b的切起片7、7面对与卡合凹部33和连通凹部54在放射方向上连通的绝缘外壳5的连通凹部54。
该状态下如图8(a)、图9(a)及图9(b)所示,若将切起片7、7朝向中心轴从基端折弯,则其前端部71、接触部73和基端部72分别与卡合凹部33、连通孔44和连通凹部54的前后方向的内壁面或者倾斜边缘44a抵接,能够将围绕中心轴而组装的绝缘体3、筒状壳4、绝缘外壳5以及屏蔽罩6一并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定位而固定。此时,使从对方侧插头受到插入力或者拔去力而产生更大的弯曲力矩的切起片7的基端部72的作用弯曲力矩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其前端侧宽,所以前后方向的弯曲少,能够稳固地将绝缘体3、筒状壳4以及绝缘外壳5固定到屏蔽罩6。另一方面,使切起片7的接触部7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基端部72细,所以能够使穿设于筒状壳4的连通孔44的开口面积比连通凹部54的开口面积小,能够维持利用筒状壳4和屏蔽罩6的屏蔽效果。
另外,折弯切起片7,将接触部73从上方压接到倾斜边缘44a之间,所以能够使接地电位的屏蔽罩6和筒状壳4之间以低接触电阻电连接。
将全部的部件相对定位而组装的同轴连接器1中,将向屏蔽罩6的下方突出的定位板部61插通要安装的印刷布线基板的贯通孔而定位到基板上,在定位后的状态下,将沿着绝缘外壳5的底面露出的信号脚部23与形成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对应部位的信号图案钎焊,并且,将接地脚部41和钎焊脚部62分别与形成于对应部位的接地图案钎焊。由此,与信号图案连接的中心触头2的围绕同轴的周围被与接地图案连接的筒状壳4和屏蔽罩6包围,在与同轴插头的内部导体连接的中心触头2的周围经由切起片7而使筒状壳4和屏蔽罩6之间接触,所以高频噪声不会流到筒状壳4、屏蔽罩6的长的导电通道,能够更有效地切断高频噪声。
切起片7不一定需要从屏蔽罩6的左右的侧板6a、6b切起,也可以从覆盖绝缘外壳5的围绕中心轴的外周面的屏蔽罩6的任一面切起而形成。以下,使用图10,对切起片11从覆盖绝缘外壳5的上表面的屏蔽罩6被切起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0进行说明。图10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相同或者相同地发挥作用的构成使用相同的编号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同轴连接器10中,绝缘体3的卡合凹部33、筒状壳4的连通孔44、绝缘外壳5的连通凹部54分别形成于上方的部位,卡合凹部33、连通孔44和连通凹部54从中心轴沿着上方的铅垂线连通。切起片11在覆盖连通凹部54的屏蔽罩6的上表面的部位穿设コ字状的切口而形成,能够以后端为基端朝向前方向内侧自由折弯。
若在从中心轴侧的内侧重叠中心触头2、绝缘体3、筒状壳4而安装的绝缘外壳5的外周面安装屏蔽罩6,将切起片11向内侧折弯,则其前端部和插通连通孔44的接触部和插通连通凹部54的基端部分别与卡合凹部33和连通孔44和连通凹部54的前方的壁面或者前缘抵接,使筒状壳4和屏蔽罩6电连接,并且防止从后方插入而组装的绝缘体3、筒状壳4以及绝缘外壳5向后方脱落,能够一并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于固定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屏蔽罩6上。
另外,切起片7、11从屏蔽罩6切起,但如图11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2那样,也可以从内侧的筒状壳4的接地筒部42切起而向外侧折弯。对于该同轴连接器12的与第1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相同或者发挥相同作用的构成使用相同的编号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12中,没有在接地筒部42形成连通孔44,而在第1实施方式中形成有连通孔44的部位穿设コ字状的切口,形成以下端为基端能够向外侧自由折弯的外侧切起片13、13。另一方面,在屏蔽罩6的在第1实施方式中切起片7被切起的部位上穿设有供外侧切起片13、13分别卡合的卡合孔14、14。
该同轴连接器12相同地在从中心轴侧的内侧重叠中心触头2、绝缘体3、筒状壳4而安装的绝缘外壳5的外周面安装屏蔽罩6,将在卡合孔14、14内向上方立起的外侧切起片13、13分别向外侧水平地折弯,与在卡合孔14、14的前后方向上对置的内缘之间卡合。由此,筒状壳4和屏蔽罩6经由外侧切起片13电连接,并且相对于固定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屏蔽罩6,防止从后方插入而组装的筒状壳4和绝缘外壳5向后方脱落,能够一并在前后方向定位并组装。
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切起片7、11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从基端侧向前端侧变细,但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可以是相同的宽度。
另外,周围被接地的筒状壳4包围而被屏蔽的中心触头2是1条,但也可以是多个触头被筒状壳4包围的同轴连接器,此时,筒状壳、其他的构成部件也可以并不一定形成为圆筒状。
本发明适用于要求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具有高的锁定强度的车载用的同轴连接器。

Claims (4)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具备:与从前方插入后方的对方侧连接器的内部导体连接的中心触头;形成有使上述中心触头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第1定位孔,将上述中心触头定位支撑于第1定位孔内的绝缘性的绝缘体;具有使上述绝缘体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圆筒部,与上述中心触头同轴地安装于上述绝缘体的外侧的筒状壳;形成有使上述筒状壳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第2定位孔,将上述筒状壳定位安装于第2定位孔内的绝缘外壳;以及,具有钎焊脚部,将导电性金属板折弯加工而安装于上述绝缘外壳的外周面的屏蔽罩,
将上述屏蔽罩的钎焊脚部钎焊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增强对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强度,
上述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筒状壳和上述绝缘外壳分别形成连通孔和连通凹部,在上述绝缘外壳安装了上述筒状壳和上述绝缘体的状态下,使从上述绝缘体的外周面凹陷设置的卡合凹部以放射状经由上述连通孔和上述连通凹部而开口至上述绝缘外壳的外周面,
使从上述屏蔽罩的覆盖上述连通凹部的部位切起的切起片与上述连通孔的周边缘抵接而使上述屏蔽罩与上述筒状壳接触,并且,使插通上述连通凹部和上述连通孔的上述切起片的前端部与上述绝缘体的卡合凹部卡合,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定位上述绝缘体、上述筒状壳、上述绝缘外壳以及上述屏蔽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切起片的插通上述连通孔的接触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插通上述连通凹部的基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将上述连通孔的开口面积形成为比上述连通凹部的开口面积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连通孔的周边缘的一部分做成朝向上述切起片的折弯方向而向上述连通孔的中心侧倾斜的倾斜边缘,使折弯而插通至上述连通孔的上述切起片与倾斜边缘压接。
4.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具备:与从前方插入后方的对方侧连接器的内部导体连接的中心触头;形成有使上述中心触头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第1定位孔,将上述中心触头定位支撑于第1定位孔内的绝缘性的绝缘体;将导电性金属板折弯加工而与上述中心触头同轴地固定于上述绝缘体的外侧的筒状壳;形成有使上述筒状壳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第2定位孔,将上述筒状壳定位安装于第2定位孔内的绝缘外壳;以及,具有钎焊脚部,安装于上述绝缘外壳的外周面的屏蔽罩,将上述屏蔽罩的钎焊脚部钎焊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增强对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强度,
上述同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绝缘外壳和上述屏蔽罩分别形成连通凹部和卡合孔,在上述绝缘外壳安装了上述屏蔽罩的状态下,使上述连通凹部以放射状经由上述卡合孔而开口至上述屏蔽罩的外周面,
使从上述筒状壳的与上述连通凹部连通的部位向外侧切起的外侧切起片插通上述连通凹部而与上述屏蔽罩的卡合孔卡合,使上述屏蔽罩与上述筒状壳接触,并且,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定位上述筒状壳、上述绝缘外壳以及上述屏蔽罩。
CN201410079020.2A 2013-05-28 2014-03-05 同轴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39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2139 2013-05-28
JP2013112139A JP5733690B2 (ja) 2013-05-28 2013-05-28 同軸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964A CN104183964A (zh) 2014-12-03
CN104183964B true CN104183964B (zh) 2016-04-20

Family

ID=51964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902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3964B (zh) 2013-05-28 2014-03-05 同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33690B2 (zh)
CN (1) CN1041839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7409A (zh) * 2016-12-22 2017-05-31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贯穿件套筒安装时的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21820B (zh) * 2017-06-29 2024-02-27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集成连接器
JP6966271B2 (ja) 2017-09-15 2021-11-10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基板実装型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7032978B2 (ja) * 2018-04-02 2022-03-0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L形同軸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199167B (zh) * 2018-04-04 2024-02-09 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力小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4447719A (zh) * 2022-01-21 2022-05-0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JP2023111000A (ja) * 2022-01-31 2023-08-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23111001A (ja) * 2022-01-31 2023-08-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23110999A (ja) * 2022-01-31 2023-08-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5275723B (zh) * 2022-09-26 2022-12-30 江苏政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端子连接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4606A (en) * 1980-11-26 1983-02-22 Amp Incorporated Dielectric plug for a coaxial connector
US4759729A (en) * 1984-11-06 1988-07-2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aratus
US4846719A (en) * 1987-03-18 1989-07-11 Hosiden Electronics Co., Ltd. Plural contact pin jack adapted to receive any of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plugs
CN1035588A (zh) * 1988-02-01 1989-09-13 Amp公司 微同轴接插件系列
JPH02150777U (zh) * 1989-05-26 1990-12-27
US5011415A (en) * 1989-03-31 1991-04-3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Right angle coaxial receptacle
JP2009064716A (ja) * 2007-09-07 2009-03-26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と、この同軸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11198592A (ja) * 2010-03-19 2011-10-06 D D K Ltd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4606A (en) * 1980-11-26 1983-02-22 Amp Incorporated Dielectric plug for a coaxial connector
US4759729A (en) * 1984-11-06 1988-07-2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pparatus
US4846719A (en) * 1987-03-18 1989-07-11 Hosiden Electronics Co., Ltd. Plural contact pin jack adapted to receive any of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plugs
CN1035588A (zh) * 1988-02-01 1989-09-13 Amp公司 微同轴接插件系列
US5011415A (en) * 1989-03-31 1991-04-3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Right angle coaxial receptacle
JPH02150777U (zh) * 1989-05-26 1990-12-27
JP2009064716A (ja) * 2007-09-07 2009-03-26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同軸コネクタと、この同軸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11198592A (ja) * 2010-03-19 2011-10-06 D D K Ltd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964A (zh) 2014-12-03
JP2014232595A (ja) 2014-12-11
JP5733690B2 (ja)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3964B (zh) 同轴连接器
JP6551187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JP5696698B2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US11108195B2 (en) Shield terminal and shield connector
JP6879648B2 (ja) 外導体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9455532B2 (en) Connector
US8602831B2 (en) Terminal having hanging parts from the sides and one end
KR20090050005A (ko) 기판 어셈블리
KR101592724B1 (ko) 동축형 전기 커넥터
JP7032978B2 (ja) L形同軸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77544A (ja) 基板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107419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416243B (zh) 内导体端子及屏蔽端子
US9373907B2 (en) Flexible flat c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flexible flat cable assembly
JP2003187917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シールド型コネクタ
JP6866451B2 (ja) 同軸コネクタ
KR101539595B1 (ko) 차량의 프런트 와이퍼용 모터의 트랜스미션 하우징 내의 인쇄 회로 기판에 구비된 브러시 홀더의 접지 구조
JP2011034773A (ja) インナー端子、およびそのインナー端子を備えた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WO2024048238A1 (ja) コネクタ
US11381040B2 (en) Outer conductor terminal and shield connector
CN214227291U (zh) 射频插头
US1070047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0027303A (ja) 基板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15777164A (zh) 电连接器
JP2023068262A (ja)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