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3593A -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3593A
CN104183593A CN201310193679.6A CN201310193679A CN104183593A CN 104183593 A CN104183593 A CN 104183593A CN 201310193679 A CN201310193679 A CN 201310193679A CN 104183593 A CN104183593 A CN 104183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well
well region
nmos pass
pass transistor
prot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36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3593B (zh
Inventor
甘正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1936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3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3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3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3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并列设置的若干NMOS晶体管,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一N型阱区,所述第一N型阱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和NMOS晶体管之间;所述第一N型阱区、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静电放电输入端相连接,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区与NMOS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不仅可以提高静电放电的响应速度,还能提高不同NMOS晶体管对应的寄生NPN三极管的导通均匀性,有利于提高静电放电能力。

Description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芯片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半导体芯片所涉及到的静电损伤也越来越广泛。现在有很多种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设计和应用,通常包括:栅接地的N型场效应晶体管(Gate Grounded NMOS,GGNMOS)保护电路、二极管保护电路、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保护电路等。
其中,栅接地的N型场效应晶体管(Gate Grounded NMOS,GGNMOS)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所述多个栅接地的N型场效应晶体管10位于外部电路11和芯片内部电路12之间,且所述栅接地的N型场效应晶体管10的漏极分别与外部电路11和芯片内部电路12相连接,外部电路11产生的静电电流通过所述栅接地的N型场效应晶体管10流向地,外部电路11的静电电压较低,不会使得所述芯片内部电路12受到的电压太高,所述芯片内部电路12不会被高电压损毁。
所述栅接地的N型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于所述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所述栅接地的N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22、漏极21为N型,所述衬底20为P型,所述漏极21、衬底20、源极22形成一个寄生的NPN三极管24,所述源极22为寄生三极管24的发射极,所述漏极21为寄生三极管24的集电极,所述衬底20为寄生三极管24的基区,其中,所述源极22、衬底20、栅极23接地。由于外部电路的静电电压使得所述栅接地的N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压不断上升,当所述漏极电压高于漏极21、衬底20两者之间的PN结的击穿电压时,从漏极21到衬底20将产生一个较大的击穿电流。由于所述衬底20接地,所述击穿电流也将流向地,但由于从漏极21边缘的衬底20到接地的衬底20之间会有部分寄生电阻25,所述击穿电流在该寄生电阻25上流过会产生电势差,使得源极22与衬底20靠近源漏极的部分存在电势差,从而使得源极22、衬底20、漏极21所形成的NPN三极管24开启,形成漏极电流,将漏极21的积累的静电电荷从源极22流走。且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可以提高漏极电流的泄放能力,从而使得漏极电压可以很快地下降,保护芯片内部电路不被静电电压损毁。
由于静电电流通常很大,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多个GGNMOS晶体管并联在一起作为静电放电保护结构以提高静电放电能力。但是出于版图设计考虑,现有的接地的连接区通常统一位于GGNMOS晶体管的最外侧,使得现有技术中的不同位置的GGNMOS晶体管对应的寄生电阻各不相同,使得源极与衬底靠近源漏极部分的电势差也各不相同,所述源极、衬底、漏极所形成的寄生NPN三极管不会同时开启,使得现有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中多个GGNMOS晶体管的导通均匀性较差。当其中部分GGNMOS晶体管导通后,其他的就不容易导通,会严重影响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能力,可能会导致放电电流过高而烧毁,且如果只有部分GGNMOS晶体管被导通,那么未导通GGNMOS晶体管就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减低了静电保护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可以提高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导通均匀性和响应速度,提高静电保护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并列设置的若干NMOS晶体管,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一N型阱区,所述第一N型阱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和NMOS晶体管之间;所述第一N型阱区、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静电放电输入端相连接,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区与NMOS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N型阱区,所述第二N型阱区位于相邻的NMOS晶体管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N型阱区位于两个相邻NMOS晶体管的源极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两个相邻NMOS晶体管的源极之间的两个第二N型阱区和位于所述两个第二N型阱区之间的第二连接区。
可选的,每两个NMOS晶体管之间具有第二N型阱区。
可选的,所述第一N型阱区和第二N型阱区的掺杂深度、掺杂浓度相同。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的P型阱区,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位于所述P型阱区内。
可选的,所述P型阱区和第一连接区的掺杂深度、掺杂浓度相同。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N型阱区内的第一N型重掺杂区,所述第一N型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N型阱区的掺杂浓度。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内的第一P型重掺杂区,所述第一P型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连接区的掺杂浓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与静电放电输入端相连接的第一N型阱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和NMOS晶体管之间,当外界静电脉冲产生的静电电压施加到所述静电放电输入端时,所述第一N型阱区会将相邻的第一连接区和半导体衬底的电压提升,使得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与源极接触的半导体衬底之间的PN结很容易开启,不需要利用衬底的寄生电阻提升半导体衬底的电压,即使不同位置的寄生电阻都不相同,寄生电阻上的对应电势差都不相同,但由于半导体衬底的电压已足够使得源极和半导体衬底的PN结开启,使得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NMOS晶体管都能同时开启,有利于提高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导通均匀性,提高静电保护能力。并且,由于所述第一连接区与NMOS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一N型阱区也会使得NMOS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提升,有利于降低半导体衬底和漏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压,使得NMOS晶体管对应的NPN三极管更容易开启,可以提高静电放电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GGNMOS晶体管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GGNMOS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GGNMOS晶体管的漏极电流和漏极电压的I/V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现有技术形成的多个GGNMOS晶体管并不能同时开启,导通均匀性较差,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具体包括:半导体衬底;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并列设置的若干NMOS晶体管,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一N型阱区,所述第一N型阱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和NMOS晶体管之间;所述第一N型阱区、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静电放电输入端相连接,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接地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区与NMOS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由于第一N型阱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和NMOS晶体管之间,当外界静电脉冲产生的静电电压施加到所述静电放电输入端时,所述第一N型阱区会将相邻的第一连接区和半导体衬底的电压提升,使得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接触的半导体衬底之间的PN结很容易开启,不需要利用衬底的寄生电阻提升半导体衬底的电压,当所述静电电压将所述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半导体衬底之间的PN结反向击穿时,击穿电流会直接流向源极进行静电放电。即使不同位置的寄生电阻都不相同,寄生电阻上的对应电势差都不相同,但由于半导体衬底的电压已足够使得源极和半导体衬底的PN结开启,使得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NMOS晶体管都能同时开启,有利于提高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导通均匀性,提高静电保护能力。并且,由于所述第一连接区与NMOS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一N型阱区也会使得NMOS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提升,有利于降低半导体衬底和漏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压,使得NMOS晶体管对应的NPN三极管更容易开启,可以提高静电放电的响应速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结构,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
半导体衬底100;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00内的P型阱区101;位于所述P型阱区101表面且并列设置的若干NMOS晶体管,所述NMOS晶体管包括位于所述P型阱区101表面的栅极110和N型重掺杂的源极120、漏极130,所述相邻的NMOS晶体管之间共用源极120或漏极130;位于所述若干个NMOS晶体管两侧的半导体衬底100内的第一N型阱区102和第一连接区103,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将P型阱区101和第一连接区103相隔离;位于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和P型阱区101之间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103和第一N型阱区102之间的浅沟槽隔离结构106;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NMOS晶体管的漏极130与静电放电输入端ESD相连接,所述源极120与接地端GND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区103与NMOS晶体管的栅极110相连接。
所述半导体衬底100为硅衬底、锗衬底、锗硅衬底、碳化硅衬底、绝缘体上硅衬底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衬底100为P型硅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100内轻掺杂有P型杂质离子,例如B、In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衬底还可以为N型的半导体衬底,且所述N型的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有P型阱区,在所述P型阱区表面形成NMOS晶体管。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P型半导体衬底100内形成有P型阱区101,所述P型阱区101的掺杂浓度大于P型半导体衬底100的掺杂浓度,由于所述NMOS晶体管形成于所述P型阱区101的表面,较高的掺杂浓度会降低源漏之间的导通电阻,避免沟道区过热造成烧毁,且较高掺杂浓度的P型阱区会降低漏极与衬底之间的击穿电压,从而尽快进行静电放电。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形成所述P型阱区,直接在所述P型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NMOS晶体管。
所述各个NMOS晶体管的尺寸和形成工艺都相同,所述各个NMOS晶体管都相同,使得各个NMOS晶体管对应的寄生NPN管能同时导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NMOS晶体管并列地设置于所述P型阱区101表面,且所述相邻的NMOS晶体管之间共用源极120或漏极130,以节省芯片面积。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NMOS晶体管也可以单独拥有一个源极和漏极。
所述第一连接区103为P型掺杂区,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区103与半导体衬底100、P型阱区101电学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103的掺杂深度和掺杂浓度与P型阱区101的掺杂深度和掺杂浓度相同,两者可采用同一掺杂工艺同时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的掺杂深度和掺杂浓度也可以与P型阱区的掺杂深度和掺杂浓度不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区103内还形成有第一P型重掺杂区140,所述第一P型重掺杂区140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连接区103的掺杂浓度,由于后续在所述第一P型重掺杂区140表面形成导电插塞和互连层与NMOS晶体管的栅极相连,因此所述高掺杂浓度的第一P型重掺杂区140有利于降低接触电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位于所述P型阱区101和第一连接区103之间,且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的深度等于所述P型阱区101和第一连接区103的深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型阱区的深度还可以大于或小于所述P型阱区和第一连接区的深度。
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内还形成有第一N型重掺杂区150,所述第一N型重掺杂区150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N型阱区102的掺杂浓度,由于后续在所述第一N型重掺杂区150表面形成导电插塞、互连层与静电放电输入端ESD相连,因此所述高掺杂浓度的第一N型重掺杂区150有利于降低接触电阻。所述第一N型重掺杂区150的掺杂深度和掺杂浓度可以与NMOS晶体管的源极、漏极的掺杂深度和掺杂浓度相同,可以采用同一掺杂工艺同时形成。
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的掺杂浓度小于N型源极120或漏极130的掺杂浓度,使得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与P型阱区101之间的击穿电压大于所述漏极130与P型阱区101之间的击穿电压,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与P型阱区101、连接区103之间的PN结不容易被击穿。因此,静电电流不容易从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流走,都会经过所述NMOS晶体管所构成的NPN三极管流走,从而保护了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NMOS晶体管的漏极130与静电放电输入端ESD相连接,所述源极120与接地端GND相连接,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110与第一连接区103相连接。当外界静电脉冲产生的静电电压施加到所述静电放电输入端ESD时,由于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深入到半导体衬底100内部,靠近第一N型阱区102的P型阱区101和第一连接区103都会产生一个感应电势。当所述P型阱区101和第一连接区103的掺杂浓度相同时,所述P型阱区101和第一连接区103产生的感应电势也相同。所述感应电势大于0伏,使得P型阱区101的电势大于0伏,且由于源极120接地,可以使得源极120与P型阱区101之间的PN结容易正向导通。且当所述静电电压将漏极130与P型阱区101之间的PN结反向击穿后,由每一个NMOS晶体管的漏极130、P型阱区101和源极120构成的NPN三极管会立刻导通,利用所述NPN三极管将静电电流通过漏极、P型阱区和源极从接地端GND流走。且由于P型阱区101与半导体衬底之间没有产生电流,所述P型阱区101的各个位置的感应电势基本相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导通均匀性。当所述感应电势大于PN结的正向开启电压(通常为0.7伏左右),使得在漏极130与P型阱区101之间的PN结被反向击穿时,每一个NMOS晶体管的源极120与P型阱区101之间的PN结都会正向导通,每一个寄生NPN三极管都会同时导通进行放电,从而保证了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导通均匀性,提高了静电放电能力。
请参考图6和图2,图6为现有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中的GGNMOS晶体管的漏极电流和漏极电压的I/V特性图。当静电脉冲产生的静电电压施加到所述GGNMOS晶体管的漏极21上时,所述静电电压主要加在GGNMOS晶体管的漏极21和衬底20之间反偏的PN结上,直到漏极电压达到第一击穿电压V1,漏极电流达到I1;此时施加在衬底20的寄生电阻25上的电压变大,寄生三极管开启,静电电流通过GGNMOS晶体管进行放电,漏极电压立刻下降并进入负阻状态,漏极电压很快被拉低到保持电压V2,漏极电流增大达到I2;此后GGNMOS晶体管的沟道区重新进入低阻状态,直到静电电荷被释放完,如果静电电荷还未释放完,随着静电放电的漏极电流继续增加,漏极电压继续增加,直到漏极电压达到第二击穿电压V3,漏极电流达到I3时,静电放电的电流产生的热会引发热击穿,GGNMOS晶体管会进入二次击穿区域,漏极电流继续增大,漏极电压被拉低,GGNMOS晶体管被烧毁。在现有的GGNMOS晶体管中,所述V3往往小于V1,且由于部分GGNMOS晶体管会先导通时,部分静电电荷通过导通的GGNMOS晶体管释放,静电电压降低,静电电压再也上升不到V1,即使漏极电压达到第二击穿电压V3,由于所述V3往往小于V1,部分未导通的GGNMOS晶体管也不会再导通,静电脉冲只能通过少数几个导通的GGNMOS晶体管释放,单个GGNMOS晶体管的放电电流过大,容易烧毁GGNMOS晶体管,导通均匀性不佳,不能有效的进行静电放电保护。
为此,需要降低静电放电保护结构中的NMOS晶体管的第一击穿电压V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由于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110与第一连接区10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区103产生的感应电势也会施加在所述NMOS晶体管的栅极110上,使得栅极电压大于0伏。由于静电放电的静电电压各不相同,使得产生的感应电势也各不相同,所述施加在所述NMOS晶体管栅极110的栅极电压也各不相同。当所述静电放电产生的感应电势大于NMOS晶体管的栅极110的阈值电压,即栅极电压大于NMOS晶体管的栅极110的阈值电压时,NMOS晶体管的沟道区导通,利用所述NMOS晶体管进行静电放电。当所述栅极电压大于0伏且小于NMOS晶体管的栅极110的阈值电压时,所述大于0伏的栅极电压会使得所述漏极130和P型阱区101之间的耗尽区的部分电场会变大,强的局部电场会使得漏极130和P型阱区101之间的击穿电压变小,最终利用NMOS晶体管对应的寄生NPN三极管进行静电放电,可以缩短静电放电的响应时间,提高响应速度,且利用三极管进行放电还可以放大漏极电流,有利于提高静电放电能力。同时,所述大于0伏的栅极电压还可以使得NMOS晶体管的第一击穿电压V1小于第二击穿电压V3,即使大部分NMOS晶体管先导通,有部分NMOS晶体管未导通,由于所述导通的NMOS晶体的漏极电压在静电放电的过程中会上升至第二击穿电压V3,而V3大于V1,当所述静电电压上升的过程中,其余未导通的NMOS晶体管也会导通,使得所有的NMOS晶体管同时释放静电,同时部分先导通的NMOS晶体管还未发生二次击穿,既避免了保护电路过早失效,还增加了导通的NMOS晶体管的数量,提高了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静电放电能力,提高了导通均匀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二N型阱区,所述第二N型阱区位于两个相邻NMOS晶体管之间,且所述第二N型阱区、第一N型阱区与静电放电输入端ESD相连接。
请参考图4,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结构还包括:位于每两个NMOS晶体管之间的两个第二N型阱区104和位于所述两个第二N型阱区104之间的第二连接区105,且所述第二N型阱区104的外侧与NMOS晶体管的源极120相接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每隔多于两个的NMOS晶体管之间的半导体衬底内设置两个第二N型阱区和位于所述两个第二N型阱区之间的第二连接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和第二N型阱区104的掺杂深度、掺杂浓度相同,采用同一掺杂工艺同时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N型阱区和第二N型阱区也可以分开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103和第二连接区105的掺杂深度、掺杂浓度相同,采用同一掺杂工艺同时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也可以分开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N型阱区104的深度与P型阱区101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二N型阱区104将不同NMOS晶体管对应的P型阱区101相隔离。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N型阱区的深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P型阱区的深度。
所述第一N型阱区102、第二N型阱区104与静电放电输入端ESD相连接,靠近第二N型阱区102的P型阱区201和第二连接区105也会产生一个感应电势,所述感应电势的大小与第一N型阱区102引起的感应电势的大小相同。且由于每一个NMOS晶体管的源极220的一侧都具有第一N型阱区202或第二N型阱区204,使得所述每一个NMOS晶体管的源极220与接触的P型阱区201之间的电势差都相同,使得各个NMOS晶体管对应的NPN三极管能同时导通,能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导通均匀性,提高了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静电放电能力。
所述第一连接区103、第二连接区105与NMOS晶体管的栅极110相连接,利用第一连接区103、第二连接区105的感应电势提升NMOS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且由于所述第二连接区105位于NMOS晶体管之间,有利于最终的导通均匀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结构还包括:位于每两个NMOS晶体管之间的一个第二N型阱区104,所述第二N型阱区104位于两个相邻NMOS晶体管的源极120之间,利用所述第二N型阱区104使得与第二N型阱区104相接触的P型阱区101产生相同的感应电势,使得每一个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与源极接触的P型阱区之间的电势差都相等,各个NMOS晶体管对应的NPN三极管能同时导通,能更进一步地提高了导通均匀性,提高了所述静电放电保护结构的静电放电能力。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导体衬底;
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并列设置的若干NMOS晶体管,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一N型阱区,所述第一N型阱区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和NMOS晶体管之间;
所述第一N型阱区、NMOS晶体管的漏极与静电放电输入端相连接,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与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区与NMOS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N型阱区,所述第二N型阱区位于相邻的NMOS晶体管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型阱区位于两个相邻NMOS晶体管的源极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两个相邻NMOS晶体管的源极之间的两个第二N型阱区和位于所述两个第二N型阱区之间的第二连接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NMOS晶体管之间具有第二N型阱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型阱区和第二N型阱区的掺杂深度、掺杂浓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的P型阱区,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位于所述P型阱区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阱区和第一连接区的掺杂深度、掺杂浓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N型阱区内的第一N型重掺杂区,所述第一N型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N型阱区的掺杂浓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内的第一P型重掺杂区,所述第一P型重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第一连接区的掺杂浓度。
CN201310193679.6A 2013-05-22 2013-05-22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Active CN104183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3679.6A CN104183593B (zh) 2013-05-22 2013-05-22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3679.6A CN104183593B (zh) 2013-05-22 2013-05-22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593A true CN104183593A (zh) 2014-12-03
CN104183593B CN104183593B (zh) 2017-08-25

Family

ID=5196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3679.6A Active CN104183593B (zh) 2013-05-22 2013-05-22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359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0391A (zh) * 2019-04-29 2019-08-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esd防护的高鲁棒性esd器件
CN111276477A (zh) * 2018-12-05 2020-06-12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静电释放保护装置
CN117059673A (zh) * 2023-10-11 2023-11-14 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0845A1 (en) * 2001-11-15 2003-05-15 Ming-Dou Ke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for a mixed-voltage device using a stacked-transistor- triggered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CN1979846A (zh) * 2005-12-06 2007-06-13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nmos的防静电保护结构
CN104103635A (zh) * 2013-04-02 2014-10-1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90845A1 (en) * 2001-11-15 2003-05-15 Ming-Dou Ke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for a mixed-voltage device using a stacked-transistor- triggered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CN1979846A (zh) * 2005-12-06 2007-06-13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nmos的防静电保护结构
CN104103635A (zh) * 2013-04-02 2014-10-1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6477A (zh) * 2018-12-05 2020-06-12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静电释放保护装置
CN111276477B (zh) * 2018-12-05 2022-08-12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静电释放保护装置
CN110120391A (zh) * 2019-04-29 2019-08-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esd防护的高鲁棒性esd器件
CN117059673A (zh) * 2023-10-11 2023-11-14 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
CN117059673B (zh) * 2023-10-11 2024-02-27 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半导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3593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1484A (zh) 包括半导体鳍的esd器件
CN104752417A (zh) 可控硅静电保护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2655149B (zh) 一种基于pd soi工艺的体栅耦合esd保护结构
CN110335866B (zh) 一种基于纳米级集成电路工艺的双向低触发esd保护器件
CN104716132B (zh) 一种低触发电压和高维持电压的硅控整流器及其电路
TW201618272A (zh) 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04183596B (zh)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CN104103635A (zh)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CN102544115A (zh) 一种低触发电压高镇流电阻的scr esd保护器件
CN103151351A (zh) 运用动态衬底电阻技术的自衬底触发esd保护器件及应用
CN104269402A (zh) 一种堆叠scr-ldmos的高压esd保护电路
CN104183593A (zh)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CN102315258A (zh) 寄生晶闸管以及静电保护电路
CN105489503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静电保护电路
CN102208412B (zh)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输出级esd保护的scr结构
CN103545365B (zh) 用于静电保护的高压nldmos结构
CN110277384B (zh) 防静电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结构
CN109273532B (zh) 应用于高压电路防静电保护的无回滞效应硅控整流器
CN103545306B (zh) 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CN102315259B (zh) 寄生晶闸管以及静电保护电路
CN102315217A (zh) 多指条形ggnmos、静电保护电路
CN104241265A (zh) 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CN206602111U (zh) 用于无内部稳压源集成电路的接反限流结构
CN106847807B (zh) 用于无内部稳压源集成电路的接反限流结构及方法
CN105374816A (zh) 一种基于锗硅异质结工艺的双向esd保护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