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8024A - 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8024A
CN104178024A CN201410405735.2A CN201410405735A CN104178024A CN 104178024 A CN104178024 A CN 104178024A CN 201410405735 A CN201410405735 A CN 201410405735A CN 104178024 A CN104178024 A CN 104178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resistant coating
transparent wear
add
minu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57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杰
陈宇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4057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80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8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80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多官能团丙烯酸酯与氨基硅烷反应,然后加入盐酸、去离子水和溶剂进行水解和缩聚反应,在真空脱除低分子挥发物后,再加入光引发剂,即制成透明耐磨涂料,其中多官能度丙烯酸酯是双丙烯酸酯和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本发明制备出的涂料涂覆于塑料基材表面固化后所形成的涂层,耐磨性能好,同时可以与基材一起成型出复杂曲面,适用于复杂外形的透明塑料件,如火车风挡、汽车车窗、塑料灯具、光学镜头和镜片等。

Description

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交通工具,例如火车、汽车和轮船的透明窗多采用无机硅酸盐玻璃,但该类材料抗冲击强度低,容易碎裂,同时密度大。与无机硅酸盐玻璃相比,一些透明塑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聚碳酸酯等,韧性大幅度提高,同时重量更轻,有利于提高安全性能和节能减排,目前透明塑料窗已在开始进入应用阶段。此外手机显示屏、眼镜、透镜等光学制品也越来越多地采用透明塑料。
透明塑料本身也有明显的缺点,例如耐磨性能差、硬度低等,使用时易擦伤和划伤,从而导致光学质量恶化,例如透光率下降和雾度上升,并影响制品的外观。在透明塑料的表面涂覆耐磨涂层是改善透明塑料耐磨性能差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透明塑料耐磨涂层材料的合成和制备方法的专利和其它文献资料,并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透明塑料的耐磨涂料中,大部分是含硅的涂料,该涂料一般是烷氧基硅烷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水解产生羟基,羟基之间进一步脱水缩合,形成低聚物,加入固化剂后涂覆于塑料基材,在加热条件下固化形成耐磨涂层,如美国专利USP3986986、USP4309319、USP4436851,中国专利CN183418、CN101445701、CN101051092等。
但上述耐磨涂层往往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涂层在透明塑料基材表面固化后,不能实现大幅度的变形,即可成型性差。所谓可成型性差,是指表面涂覆有涂层的塑料板材成型时,涂层容易出现银纹、裂纹或剥落。因此对于一些曲面透明窗,必须现将板材成型成所需要的曲面,然后再涂覆耐磨涂层。先成型后涂覆涂层,很容易在平板的运输和成型过程中,划伤塑料板材;此外与平面制品相比,曲面制品的涂层涂覆,工艺设备复杂、技术难度大。如果涂层本身具有可成型性,就可以先对平面板材进行涂层涂覆,然后再成型。
因此在本领域中,具有一定可成型性且耐磨性好的涂层材料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但迄今为止,关于该类涂层制备方法的报道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现有技术状况而提供了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涉及利用多官能度丙烯酸酯与氨基硅烷反应,生成物再进行水解、缩合和溶剂脱除,最后加入光引发剂制备成可进行光固化的涂料,其中多官能度丙烯酸酯是双丙烯酸酯和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本发明制备出的涂料涂覆于塑料基材表面固化后所形成的涂层,耐磨性能好,同时可以与基材一起成型出复杂曲面,适用于复杂外形的透明塑料件,如火车风挡、汽车车窗、塑料灯具、光学镜头和镜片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采用多官能团丙烯酸酯与氨基硅烷反应,然后加入盐酸、去离子水和溶剂进行水解和缩合反应,在真空脱除低分子挥发物后,再加入光引发剂,即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所述的多官能度丙烯酸酯为双丙烯酸酯和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双丙烯酸酯和三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5:1~1:1,其中双丙烯酸酯为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1,4-丁二醇双丙烯酸酯、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或二甘醇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三丙烯酸酯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一羟基三丙烯酸酯。
所述的氨基硅烷,具有下列分子式:
                                                                          
式中R、R1和R2均是烷基, m+n=3,m 是1~3的整数,n是0~2的整数。
其中氨基硅烷优选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所述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和氨基硅烷的摩尔比为2:1~3:1.。
所述的去离子水和氨基硅烷的摩尔比为2:1~10:1。
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乙醇、乙二醇乙醚、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丁醚、二丙酮醇、环己酮、乙酸、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所述的光引发剂为芳香族酮化合物、苯偶姻、苯偶酰缩酮或酰基氧化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加入量按重量计为2~5%。
所述的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双丙烯酸酯、三丙烯酸酯和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含氨基硅烷,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后,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光引发剂搅拌60~90分钟,即制成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透明耐磨涂料,涂覆于塑料基材表面固化后所形成的涂层,耐磨性能好,例如涂覆在聚碳酸酯基材上,铅笔硬度可以到达3H,经过耐磨性测试(ASTM D-4060)500转后,雾度值小于10%;同时可以与基材一起成型出复杂曲面,而不会出现银纹、裂纹或剥落。适用于复杂外形的透明塑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多官能团丙烯酸酯与氨基硅烷之间的反应,具体是通过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C=C-基团与氨基硅烷的氨基之间的反应,获得的加合物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水解产生的羟基脱水缩合,形成低聚物,该低聚物在真空脱除低分子易挥发溶剂后,再加入光引发剂,即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对于透明塑料板材而言,透明耐磨涂料可以采用流涂、浸涂、喷涂、滚涂等工艺。以聚碳酸酯板材为例。在涂覆涂层前,需将聚碳酸酯板材用去离子水冲洗,然后用异丙醇溶液清洗,再用去离子水洗去异丙醇溶液,最后在烘干处理。将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采用淋涂的方式将涂料涂覆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然后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即可完成固化。
涂料固化后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耐磨性:采用磨耗仪进行测试,磨轮的直径 45 mm~50mm,厚度12.5 mm,磨轮施加500 g质量的压力并置于试样上,测试磨轮完成500转后,试样雾度的变化值。测试按ASTM D-4060标准进行。雾度变化值越小,耐磨性越好。
可成型性:采用直径为10cm,高为20 cm的圆柱形模具,对表面涂覆有透明耐磨涂料的厚度为1mm的聚碳酸酯板材进行可成型性测试。将涂有耐磨涂料的聚碳酸酯板材沿圆柱形模具表面弯曲180度,并用力贴上并保持5分钟,观察耐磨涂层是否出现银纹、裂纹或剥落现象。
雾度:采用雾度计测试。测试按GB/T 2410-2008标准进行。
硬度:采用铅笔硬度测试仪测试。测试按GB/T 6739-2006标准进行。
附着力:采用对涂层十字切割后用胶带撕脱的方法测试。测试按GB/T 5210-2006标准进行。测试数值越小,附着力越好。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述。所举实例及比较例,仅是本发明较为详细的具体说明,并不局限于此描述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将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摩尔比0.5:1加入1000ml的四口圆底瓶内,并加入异丙醇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量之和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摩尔比为2:1,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5:1,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搅拌60~90分钟,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将制成的透明耐磨涂料采用流涂法涂覆在尺寸30 mm×20 mm×1 mm的聚碳酸酯平板的表面。涂覆涂层前,先后采用去离子水、异丙醇溶液、去离子水冲洗聚碳酸酯平板,最后进行在80℃下烘干60~90分钟。将干燥过的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将涂料淋涂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内完成固化。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实施例2
将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摩尔比0.5:1加入1000ml的四口圆底瓶内,并加入异丙醇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量之和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摩尔比为2.5:1,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5:1,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搅拌60~90分钟,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将制成的透明耐磨涂料采用流涂法涂覆在尺寸30 mm×20 mm×1 mm的聚碳酸酯平板的表面。涂覆涂层前,先后采用去离子水、异丙醇溶液、去离子水冲洗聚碳酸酯平板,最后进行在80℃下烘干60~90分钟。将干燥过的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将涂料淋涂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内完成固化。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实施例3
将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摩尔比0.8:1加入1000ml的四口圆底瓶内,并加入异丙醇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量之和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摩尔比为3:1,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5:1,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搅拌60~90分钟,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将制成的透明耐磨涂料采用流涂法涂覆在尺寸30 mm×20 mm×1 mm的聚碳酸酯平板的表面。涂覆涂层前,先后采用去离子水、异丙醇溶液、去离子水冲洗聚碳酸酯平板,最后进行在80℃下烘干60~90分钟。将干燥过的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将涂料淋涂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内完成固化。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实施例4
将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摩尔比0.8:1加入1000ml的四口圆底瓶内,并加入异丙醇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量之和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摩尔比为2:1,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5:1,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搅拌60~90分钟,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将制成的透明耐磨涂料采用流涂法涂覆在尺寸30 mm×20 mm×1 mm的聚碳酸酯平板的表面。涂覆涂层前,先后采用去离子水、异丙醇溶液、去离子水冲洗聚碳酸酯平板,最后进行在80℃下烘干60~90分钟。将干燥过的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将涂料淋涂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内完成固化。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实施例5
将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摩尔比0.8:1加入1000ml的四口圆底瓶内,并加入异丙醇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量之和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摩尔比为2.5:1,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5:1,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搅拌60~90分钟,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将制成的透明耐磨涂料采用流涂法涂覆在尺寸30 mm×20 mm×1 mm的聚碳酸酯平板的表面。涂覆涂层前,先后采用去离子水、异丙醇溶液、去离子水冲洗聚碳酸酯平板,最后进行在80℃下烘干60~90分钟。将干燥过的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将涂料淋涂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内完成固化。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实施例6
将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摩尔比0.8:1加入1000ml的四口圆底瓶内,并加入异丙醇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量之和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摩尔比为3:1,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5:1,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搅拌60~90分钟,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将制成的透明耐磨涂料采用流涂法涂覆在尺寸30 mm×20 mm×1 mm的聚碳酸酯平板的表面。涂覆涂层前,先后采用去离子水、异丙醇溶液、去离子水冲洗聚碳酸酯平板,最后进行在80℃下烘干60~90分钟。将干燥过的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将涂料淋涂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内完成固化。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实施例7
将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摩尔比1:1加入1000ml的四口圆底瓶内,并加入异丙醇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量之和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摩尔比为2:1,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5:1,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搅拌60~90分钟,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将制成的透明耐磨涂料采用流涂法涂覆在尺寸30 mm×20 mm×1 mm的聚碳酸酯平板的表面。涂覆涂层前,先后采用去离子水、异丙醇溶液、去离子水冲洗聚碳酸酯平板,最后进行在80℃下烘干60~90分钟。将干燥过的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将涂料淋涂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内完成固化。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实施例7
将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摩尔比1:1加入1000ml的四口圆底瓶内,并加入异丙醇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量之和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摩尔比为2.5:1,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5:1,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搅拌60~90分钟,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将制成的透明耐磨涂料采用流涂法涂覆在尺寸30 mm×20 mm×1 mm的聚碳酸酯平板的表面。涂覆涂层前,先后采用去离子水、异丙醇溶液、去离子水冲洗聚碳酸酯平板,最后进行在80℃下烘干60~90分钟。将干燥过的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将涂料淋涂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内完成固化。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实施例9
将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按摩尔比1:1加入1000ml的四口圆底瓶内,并加入异丙醇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量之和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摩尔比为3:1,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5:1,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120~240分钟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2-甲基-2-羟基-1-苯基-1-丙酮搅拌60~90分钟,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将制成的透明耐磨涂料采用流涂法涂覆在尺寸30 mm×20 mm×1 mm的聚碳酸酯平板的表面。涂覆涂层前,先后采用去离子水、异丙醇溶液、去离子水冲洗聚碳酸酯平板,最后进行在80℃下烘干60~90分钟。将干燥过的聚碳酸酯板倾斜约45°,将涂料淋涂在聚碳酸酯板表面,用辐射强度6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10~30秒内完成固化。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对比例
对比例采用CN1834180所述的有代表性的有机硅耐磨透明涂料,涂覆于聚碳酸酯平板表面后在50℃、相对湿度为55%的空气中干燥30分钟,再在120℃下固化180分钟。最后对涂料固化后的聚碳酸酯平板进行耐磨性、可成型性、硬度和附着力的测试。
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涂层性能测试结果

Claims (8)

1.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采用多官能团丙烯酸酯与氨基硅烷反应,然后加入盐酸、去离子水和溶剂进行水解和缩聚反应,在真空脱除低分子挥发物后,再加入光引发剂,即制成透明耐磨涂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丙烯酸酯为双丙烯酸酯和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双丙烯酸酯和三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0.5:1~1:1,其中双丙烯酸酯为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1,4-丁二醇双丙烯酸酯、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或二甘醇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三丙烯酸酯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一羟基三丙烯酸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硅烷,具有下列分子式:
  
式中R、R1和R2均是烷基, m+n=3,m 是1~3的整数,n是0~2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和氨基硅烷的摩尔比为2:1~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和氨基硅烷的摩尔比为2:1~1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异丙醇、乙醇、乙二醇乙醚、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丁醚、二丙酮醇、环己酮、乙酸、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芳香族酮化合物、苯偶姻、苯偶酰缩酮或酰基氧化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加入量按重量计为2~5%。
8.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双丙烯酸酯、三丙烯酸酯和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15~25分钟,在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含氨基硅烷,反应60~90分钟后,降温至30℃以下;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后,逐滴加入盐酸,升温至60℃,保温2~4小时后,升温至70℃抽真空,真空度为10~20Pa,脱除溶剂和水降温至30℃以下;最后加入光引发剂搅拌60~90分钟,即制成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
CN201410405735.2A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1780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5735.2A CN104178024A (zh)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5735.2A CN104178024A (zh)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8024A true CN104178024A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59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5735.2A Pending CN104178024A (zh)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802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0428A (en) * 1995-02-28 1998-11-24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Organically-modified, radiation-curable siloxane resi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478801A (zh) * 2003-07-11 2004-03-03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方法
CN101045833A (zh) * 2007-04-11 2007-10-03 江苏工业学院 原位法改性紫外光固化木器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97382A (zh) * 2009-06-29 2009-12-09 杭州博纳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塑料板表面制备透明硬化涂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0428A (en) * 1995-02-28 1998-11-24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Organically-modified, radiation-curable siloxane resi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478801A (zh) * 2003-07-11 2004-03-03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方法
CN101045833A (zh) * 2007-04-11 2007-10-03 江苏工业学院 原位法改性紫外光固化木器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97382A (zh) * 2009-06-29 2009-12-09 杭州博纳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塑料板表面制备透明硬化涂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红波等: ""氨基硅烷改性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UV固化性能"", 《精细化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1127B (zh) 可uv固化的纳米无机/有机杂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4758647B2 (ja) 樹脂組成物、転写材及び成型品の製造方法
US9273222B2 (en) Composition and film comprising same
CN103374246A (zh) 柔韧的uv可固化的涂料组合物
JPH1081839A (ja) 紫外線硬化性の被覆用組成物
CN106800855B (zh) 一种防雾性涂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WO2015022965A1 (ja) 反応性シリコーン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
TW201435013A (zh) 含有含矽之高分枝狀聚合物之硬化性組成物
CN104178024A (zh) 一种固化后可成型的透明耐磨涂料的制备方法
US11236251B2 (en) Resin composition for coating, and coating film comprising cured product thereof as coating layer
JPS5968377A (ja) 被覆用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77303B2 (ja) 被覆材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耐摩耗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S6030350B2 (ja) 被覆組成物の安定化方法
US9045673B2 (en) Binding agent,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using the binding agent and article manufactured by the same
CN111849343A (zh) 紫外光固化涂料组合物及其涂布工艺
JP2015218288A (ja)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および積層体
JP3204698B2 (ja) 被覆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238095B2 (zh)
CN115926622B (zh) 一种以硅掺杂碳化聚合物点为构筑基元的高表面硬度、耐磨、超柔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JPH11221880A (ja) 傾斜組成硬化被膜層が形成された被覆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06091B (zh) The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article having the transparent protective layer using the composition
CN114957645B (zh) 一种用于abs基材的光固化超亲水涂料组合物及其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2533707B (zh) 有机硅烷涂布组合物
KR101038440B1 (ko) 투명 플라스틱 표면개질용 하드코팅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6525388A (ja) 外部触媒不含のエポキシ官能性シラン縮合物をベースとする、自触媒により熱硬化可能な材料およびその使用および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