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3857A - 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3857A
CN104173857A CN201410472275.5A CN201410472275A CN104173857A CN 104173857 A CN104173857 A CN 104173857A CN 201410472275 A CN201410472275 A CN 201410472275A CN 104173857 A CN104173857 A CN 104173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radix
weight
weight portion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22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焕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GAOTI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GAOTI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GAOTI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GAOTI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22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3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3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3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其中,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白药子、当归、补血草、白芍、红花、党参、黄芪、甘草、白术、鸡屎藤、莲子、刺五加、灵芝、菝葜、半枝莲、芡实和地骨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养阴温阳、阴阳双补的功效,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糖,去除根本病因,针对性较强,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采用中药材,药源丰富、安全有效、价廉,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简单,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在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死亡率仅次于癌症、艾滋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20 世纪80 年代初至今,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5倍, 目前约有将近1亿糖尿病患者, 是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糖尿病相当于中医的消渴证,病理上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若损及五脏,则发生多种并发症, 如白内障、雀盲、痈疽、高血压、心肌梗死等。我国古代医籍对糖尿病早有记载。而在明代《诊治要诀》中明确提出了上消、中消、下消之病名, 并沿用至今。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2 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群体的95% 。2型糖尿病,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 、隐匿,部分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多,或少,或正常,而分泌高峰后移。胰岛素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2型糖尿病病人中约60%是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的过量饮食,摄取高热量,体重逐渐增加,以至肥胖,肥胖后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无明显酮症倾向。多数病人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控制血糖;但仍有一些病人,尤其是非常胖的病人需要外源胰岛素控制血糖。因此,外源胰岛素治疗不能作为1型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指标。 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与HLA抗原频率无关联。与自身免疫反应无关联,血清中不存在胰岛细胞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
病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西医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很多,如磺脲类、双胍类、消渴丸等,这些药物虽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等症状,能控制血糖指标的下降,但这些大多为化学药品或含有化学药品,有时还会发生低血糖反应,并且靠肾脏排泄,长期服用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具备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中医药利用传统中医理论,不仅强调整体观念,通机体整体气血的调节,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调节血糖,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还重视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对症治疗,多靶点选择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去除根本病因,针对性较强,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采用中药材,药源丰富、安全有效、价廉,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简单,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等。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凡具有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而甜,形体渐见消瘦等症候者即可确诊。辨证分5 个证型: 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湿热内蕴型, 肝肾阴虚型共五大证型。其中阴阳两虚型:形寒怯冷,面白无华,耳鸣腰酸,时有潮热盗汗,四肢欠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阳痿早泄,舌质淡红,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数无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养阴温阳、阴阳双补的功效,主治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糖,去除根本病因,针对性较强,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采用中药材,药源丰富、安全有效、价廉,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简单,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白药子、当归、补血草、白芍、红花、党参、黄芪、甘草、白术、鸡屎藤、莲子、刺五加、灵芝、菝葜、半枝莲、芡实和地骨皮。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25-39重量份、龟甲胶23-35重量份、乌梅14-28重量份、覆盆子26-38重量份、熟地黄13-25重量份、白药子7-16重量份、当归22-34重量份,补血草6-13重量份、白芍12-24重量份、红花8-17重量份、党参16-26重量份、黄芪26-39重量份、甘草16-30重量份、白术11-23重量份、鸡屎藤9-15重量份、莲子17-29重量份、刺五加15-26重量份、灵芝17-28重量份、菝葜5-14重量份、半枝莲6-14重量份、芡实22-36重量份、地骨皮9-18重量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26-36重量份、龟甲胶25-33重量份、乌梅16-24重量份、覆盆子26-35重量份、熟地黄15-24重量份、白药子8-14重量份、当归24-32重量份,补血草8-12重量份、白芍15-22重量份、红花9-15重量份、党参18-24重量份、黄芪26-36重量份、甘草19-28重量份、白术14-22重量份、鸡屎藤9-12重量份、莲子19-27重量份、刺五加18-23重量份、灵芝18-26重量份、菝葜5-12重量份、半枝莲8-13重量份、芡实25-33重量份、地骨皮9-15重量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26重量份、龟甲胶30重量份、乌梅16重量份、覆盆子32重量份、熟地黄15重量份、白药子12重量份、当归24重量份,补血草10重量份、白芍16重量份、红花14重量份、党参24重量份、黄芪28重量份、甘草19重量份、白术19重量份、鸡屎藤9重量份、莲子26重量份、刺五加23重量份、灵芝21重量份、菝葜6重量份、半枝莲11重量份、芡实25重量份、地骨皮9重量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36重量份、龟甲胶33重量份、乌梅24重量份、覆盆子35重量份、熟地黄24重量份、白药子14重量份、当归32重量份,补血草12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红花15重量份、党参18重量份、黄芪26重量份、甘草28重量份、白术22重量份、鸡屎藤11重量份、莲子27重量份、刺五加18重量份、灵芝26重量份、菝葜12重量份、半枝莲8重量份、芡实33重量份、地骨皮15重量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28重量份、龟甲胶25重量份、乌梅19重量份、覆盆子26重量份、熟地黄17重量份、白药子8重量份、当归31重量份,补血草8重量份、白芍22重量份、红花9重量份、党参21重量份、黄芪36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白术14重量份、鸡屎藤12重量份、莲子19重量份、刺五加20重量份、灵芝18重量份、菝葜5重量份、半枝莲13重量份、芡实30重量份、地骨皮13重量份。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汤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5cm,浸泡3-10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和白药子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5-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白药子、当归和补血草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白芍、红花、党参、黄芪、甘草、白术和鸡屎藤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养阴温阳、阴阳双补的功效,主治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糖,去除根本病因,针对性较强,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采用中药材,药源丰富、安全有效、价廉,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简单,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以养阴温阳、阴阳双补为主要治疗原则,选用方剂: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白药子、当归、补血草、白芍、红花、党参、黄芪、甘草、白术、鸡屎藤、莲子、刺五加、灵芝、菝葜、半枝莲、芡实和地骨皮。
其中,龟甲胶、覆盆子、养肾滋阴,白药子、地骨皮同用;芡实益肾固精熟地黄滋阴补血养血,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红花活血;乌梅去烦渴,鹿角胶温补肝肾、党参、黄芪、白术益气;鸡屎藤消食化积、莲子、刺五加、灵芝养心安神;菝葜、半枝莲解毒祛湿。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鹿角胶:甘、咸,温。归肾、肝经。 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阳痿滑精,腰膝酸冷,虚劳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痛。
龟甲胶:咸、甘,凉。 归肝、肾、心经。滋阴,养血,止血。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腰膝酸软,血虚萎黄,崩漏带下。
乌梅:味酸;性平。归经: 肝;脾;肺;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覆盆子:甘、酸,温。归肾、膀胱经。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白药子:苦、寒。归脾、肺、肾经。 散瘀消肿,止痛,补肾养阴。用于痈疽肿毒,腮腺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补血草:苦、咸,温。活血,止血,温中健脾,滋补强壮。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胃溃疡,脾虚浮肿。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红花:辛,温。 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黄芪: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白术:苦、甘,温。 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鸡屎藤:甘酸;平。归心;肝;脾;肾经。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食积腹胀;小儿疳积;腹泻;痢疾;中暑;黄疸;肝炎;肝脾肿大;咳嗽;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脚湿肿烂;烫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蛇蛟蝎螫
莲子:甘、涩,平。 归脾、肾、心经。 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刺五加:辛、微苦,温。 归脾、肾、心经。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灵芝:甘,平。归心、肺、肝、肾经。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
菝葜:甘、酸,平。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半枝莲:辛、苦,寒。归肺、肝、肾经。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
芡实:甘、涩,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地骨皮:甘,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白药子、当归、补血草、白芍、红花、党参、黄芪、甘草、白术、鸡屎藤、莲子、刺五加、灵芝、菝葜、半枝莲、芡实和地骨皮。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优选为:鹿角胶25-39重量份、龟甲胶23-35重量份、乌梅14-28重量份、覆盆子26-38重量份、熟地黄13-25重量份、白药子7-16重量份、当归22-34重量份,补血草6-13重量份、白芍12-24重量份、红花8-17重量份、党参16-26重量份、黄芪26-39重量份、甘草16-30重量份、白术11-23重量份、鸡屎藤9-15重量份、莲子17-29重量份、刺五加15-26重量份、灵芝17-28重量份、菝葜5-14重量份、半枝莲6-14重量份、芡实22-36重量份、地骨皮9-18重量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鹿角胶26-36重量份、龟甲胶25-33重量份、乌梅16-24重量份、覆盆子26-35重量份、熟地黄15-24重量份、白药子8-14重量份、当归24-32重量份,补血草8-12重量份、白芍15-22重量份、红花9-15重量份、党参18-24重量份、黄芪26-36重量份、甘草19-28重量份、白术14-22重量份、鸡屎藤9-12重量份、莲子19-27重量份、刺五加18-23重量份、灵芝18-26重量份、菝葜5-12重量份、半枝莲8-13重量份、芡实25-33重量份、地骨皮9-15重量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鹿角胶26重量份、龟甲胶30重量份、乌梅16重量份、覆盆子32重量份、熟地黄15重量份、白药子12重量份、当归24重量份,补血草10重量份、白芍16重量份、红花14重量份、党参24重量份、黄芪28重量份、甘草19重量份、白术19重量份、鸡屎藤9重量份、莲子26重量份、刺五加23重量份、灵芝21重量份、菝葜6重量份、半枝莲11重量份、芡实25重量份、地骨皮9重量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鹿角胶36重量份、龟甲胶33重量份、乌梅24重量份、覆盆子35重量份、熟地黄24重量份、白药子14重量份、当归32重量份,补血草12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红花15重量份、党参18重量份、黄芪26重量份、甘草28重量份、白术22重量份、鸡屎藤11重量份、莲子27重量份、刺五加18重量份、灵芝26重量份、菝葜12重量份、半枝莲8重量份、芡实33重量份、地骨皮15重量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鹿角胶28重量份、龟甲胶25重量份、乌梅19重量份、覆盆子26重量份、熟地黄17重量份、白药子8重量份、当归31重量份,补血草8重量份、白芍22重量份、红花9重量份、党参21重量份、黄芪36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白术14重量份、鸡屎藤12重量份、莲子19重量份、刺五加20重量份、灵芝18重量份、菝葜5重量份、半枝莲13重量份、芡实30重量份、地骨皮13重量份。
其中,中药的剂型为汤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5cm,浸泡3-10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其中,中药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和白药子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5-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其中,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白药子、当归和补血草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白芍、红花、党参、黄芪、甘草、白术和鸡屎藤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汤剂
取鹿角胶26g、龟甲胶30g、乌梅16g、覆盆子32g、熟地黄15g、白药子12g、当归24g,补血草10g、白芍16g、红花14g、党参24g、黄芪28g、甘草19g、白术19g、鸡屎藤9g、莲子26g、刺五加23g、灵芝21g、菝葜6g、半枝莲11g、芡实25g、地骨皮9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3cm,浸泡4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分钟,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3cm,浸泡4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分钟,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的蜜炼丸剂 
取鹿角胶36g、龟甲胶33g、乌梅24g、覆盆子35g、熟地黄24g、白药子14g、当归32g,补血草12g、白芍15g、红花15g、党参18g、黄芪26g、甘草28g、白术22g、鸡屎藤11g、莲子27g、刺五加18g、灵芝26g、菝葜12g、半枝莲8g、芡实33g、地骨皮15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和白药子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量的90%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124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5倍量水浸泡2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胶囊剂 
取鹿角胶28g、龟甲胶25g、乌梅19g、覆盆子26g、熟地黄17g、白药子8g、当归31g,补血草8g、白芍22g、红花9g、党参21g、黄芪36g、甘草25g、白术14g、鸡屎藤12g、莲子19g、刺五加20g、灵芝18g、菝葜5g、半枝莲13g、芡实30g、地骨皮13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白药子、当归和补血草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4,搅拌90分钟,温度4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
第二步,将白芍、红花、党参、黄芪、甘草、白术和鸡屎藤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量醇浓度为80%的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9倍量水,煮沸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6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4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200重量份醇浓度为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4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的中药,药物剂型可以为:片剂、肠溶衣片剂、糖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软胶囊剂、薄膜衣片剂、冲剂、蜜丸剂、散剂、颗粒剂、丹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硬膏剂、糖浆剂、散剂。
药物在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每1个月为一疗程;当本中药组合物为蜜炼丸剂、胶囊剂时,一日3次,每1个月为一疗程。
急性毒性试验:
应用NIH小鼠4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浓度为6.58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2.9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汤剂LD50>32.9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65.8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4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3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901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1的汤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
本发明实施例3的胶囊剂对小鼠按10.78、20.35和33.48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实施例3的胶囊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
本发明实施例2的蜜炼丸剂对小鼠按10.78、20.35和33.48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蜜炼丸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选取济南某院诊断明确的2 型糖尿病阴阳两虚型患者243例。男性139例,女性104例;年龄38-72岁,平均(56.8±7.3)岁;糖尿病病程2年-23年,平均(15.18±1.04)年;随机分为4 组,四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汤剂治疗组:60人,男34人,女26人。
蜜炼丸剂治疗组:61人,男35人,女26人。
胶囊剂治疗组:61人,男35人,女26人。
西药对照组61人,男35人,女26人。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标准。主要为空腹血糖≥7.0 mmol /L,餐后2 小时血糖≥11.1 mmol /L。凡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或已根据病史、年龄、C-肽释放试验等确诊者即诊断为2 型糖尿病。
(2)中医诊断标准:
形寒怯冷,面白无华,耳鸣腰酸,时有潮热盗汗,四肢欠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阳痿早泄,舌质淡红,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数无力。
凡符合上述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中医辨证符合阴阳两虚型。
1 型糖尿病不纳入本研究病例范畴。
治疗方法:
汤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汤剂,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
蜜炼丸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蜜炼丸剂,每日3次,每次3粒,1个月为1个疗程。
胶囊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3颗,1个月为1个疗程。
西药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治疗,每次0.5g,每天1 次,晚餐时服用。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病例疗效的判定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 糖尿病) 专业委员会《消渴病( 糖尿病) 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
痊愈: 空腹尿糖或饭后尿糖均为阴性, 空腹血糖<6.6mmol/L, 临床症状消失, 体重趋于正常标准。
显效: 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 空腹血糖降至7.2 mmol/L, 餐后2h血糖< 8. 3mmol/L, 24 h 尿糖定量<10g或24h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有效: 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空腹血糖降至8.4mmol/L, 餐后2 h 血糖< 10 mmol/L, 24 h尿糖定量在10-25 g或24 h 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0%-29%。
无效: 经2 个以上疗程治疗, 血糖、尿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相对于西药,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表1 四组分别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汤剂治疗组 60 17 31 10 2 96.7%
蜜炼丸剂治疗组 61 18 32 9 2 96.7%
胶囊剂治疗组 61 19 32 7 3 95.1%
西药对照组 61 4 39 10 8 86.9%
表2 四组分别治疗2个月后痊愈、显效和有效的人数和时间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第1个月 第2个月
汤剂治疗组 58 33(56.9%) 25(43.1%)
蜜炼丸剂治疗组 59 31(52.5%) 28(47.5%)
胶囊剂治疗组 58 30(51.7%) 28(48.3%)
西药对照组 53 23(43.4%) 30(56.6%)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典型病例:张某, 女57 岁。多饮、多食、多尿3年, 降糖灵等药多年, 尿糖、血糖反复增高。2011年5月初诊时, 患者消瘦, 面白无华,形寒怯冷,不思饮食, 小便清长, 耳鸣腰酸, 疲乏无力, 气短懒言, 下肢浮肿,皮肤痰痒, 视力不清(查眼底出血) , 四肢发凉, 精神萎糜不振, 舌质淡红, 边有齿痕,苔白, 脉沉细无力, 尿糖 (+++++) , 尿酮(+),空腹血糖18.1mmol/L 。确诊为糖尿病,辨证属于阴阳两虚型。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1的汤剂,每日2次,治疗1个月空腹血糖5.6mmol/L,尿糖 (-) , 尿酮(-)继续用药1个月,随访2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白药子、当归、补血草、白芍、红花、党参、黄芪、甘草、白术、鸡屎藤、莲子、刺五加、灵芝、菝葜、半枝莲、芡实和地骨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25-39重量份、龟甲胶23-35重量份、乌梅14-28重量份、覆盆子26-38重量份、熟地黄13-25重量份、白药子7-16重量份、当归22-34重量份,补血草6-13重量份、白芍12-24重量份、红花8-17重量份、党参16-26重量份、黄芪26-39重量份、甘草16-30重量份、白术11-23重量份、鸡屎藤9-15重量份、莲子17-29重量份、刺五加15-26重量份、灵芝17-28重量份、菝葜5-14重量份、半枝莲6-14重量份、芡实22-36重量份、地骨皮9-18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26-36重量份、龟甲胶25-33重量份、乌梅16-24重量份、覆盆子26-35重量份、熟地黄15-24重量份、白药子8-14重量份、当归24-32重量份,补血草8-12重量份、白芍15-22重量份、红花9-15重量份、党参18-24重量份、黄芪26-36重量份、甘草19-28重量份、白术14-22重量份、鸡屎藤9-12重量份、莲子19-27重量份、刺五加18-23重量份、灵芝18-26重量份、菝葜5-12重量份、半枝莲8-13重量份、芡实25-33重量份、地骨皮9-15重量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26重量份、龟甲胶30重量份、乌梅16重量份、覆盆子32重量份、熟地黄15重量份、白药子12重量份、当归24重量份,补血草10重量份、白芍16重量份、红花14重量份、党参24重量份、黄芪28重量份、甘草19重量份、白术19重量份、鸡屎藤9重量份、莲子26重量份、刺五加23重量份、灵芝21重量份、菝葜6重量份、半枝莲11重量份、芡实25重量份、地骨皮9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36重量份、龟甲胶33重量份、乌梅24重量份、覆盆子35重量份、熟地黄24重量份、白药子14重量份、当归32重量份,补血草12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红花15重量份、党参18重量份、黄芪26重量份、甘草28重量份、白术22重量份、鸡屎藤11重量份、莲子27重量份、刺五加18重量份、灵芝26重量份、菝葜12重量份、半枝莲8重量份、芡实33重量份、地骨皮15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鹿角胶28重量份、龟甲胶25重量份、乌梅19重量份、覆盆子26重量份、熟地黄17重量份、白药子8重量份、当归31重量份,补血草8重量份、白芍22重量份、红花9重量份、党参21重量份、黄芪36重量份、甘草25重量份、白术14重量份、鸡屎藤12重量份、莲子19重量份、刺五加20重量份、灵芝18重量份、菝葜5重量份、半枝莲13重量份、芡实30重量份、地骨皮13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汤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5cm,浸泡3-10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和白药子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5-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鹿角胶、龟甲胶、乌梅、覆盆子、熟地黄、白药子、当归和补血草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白芍、红花、党参、黄芪、甘草、白术和鸡屎藤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CN201410472275.5A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173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2275.5A CN104173857A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2275.5A CN104173857A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3857A true CN104173857A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5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2275.5A Pending CN104173857A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38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9156A (zh) * 2015-03-27 2015-06-10 李佃场 一种治疗黄褐斑脾虚湿蕴证的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2391A (zh) * 2010-12-20 2011-09-07 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
CN102488846A (zh) * 2011-12-20 2012-06-13 高芹凤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JP2013043874A (ja) * 2011-08-25 2013-03-04 Kyushu Univ チューブリン結合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2391A (zh) * 2010-12-20 2011-09-07 北京绿源求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
JP2013043874A (ja) * 2011-08-25 2013-03-04 Kyushu Univ チューブリン結合剤
CN102488846A (zh) * 2011-12-20 2012-06-13 高芹凤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蓉: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86例临床观察"", 《贵阳医学院学报》 *
杨伟文: ""加味莲子清心饮治疗肺热津伤型消渴42例"", 《河北中医》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9156A (zh) * 2015-03-27 2015-06-10 李佃场 一种治疗黄褐斑脾虚湿蕴证的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2992B (zh) 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9494B (zh) 一种牛蒡子通便润肠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7326A (zh) 一种治疗肠鸣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543A (zh) 一种治疗闭经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5687A (zh) 一种防治早期慢性肾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7159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06598B (zh)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7816A (zh)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1092B (zh) 一种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散剂制备方法
CN108635544A (zh) 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09025C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CN103301353B (zh) 一种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3285284B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4984296A (zh) 一种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2974A (zh)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CN104173857A (zh) 一种治疗阴阳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233078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12552A (zh) 一种治疗风胜行痹型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1485823B (zh) 一种用于治疗肺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865A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4083548A (zh) 一种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1812A (zh) 一种扶正祛邪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0867A (zh) 一种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散剂制备方法
CN103520354A (zh) 一种治疗血虚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