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0175A - 连接端子及使用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端子及使用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0175A
CN104170175A CN201380012894.XA CN201380012894A CN104170175A CN 104170175 A CN104170175 A CN 104170175A CN 201380012894 A CN201380012894 A CN 201380012894A CN 104170175 A CN104170175 A CN 104170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
splicing ear
moving contact
contact portion
radi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28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0175B (zh
Inventor
小山次郎
寺西宏真
酒井贵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70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0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28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using meander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9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multiple contact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和应力集中且不易塑性变形,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连接端子。本发明的连接端子(21)具备从壳体(10)的触点孔(15)以可按压的方式突出的可动触点部(41),其中,设有由于对可动触点部(41)的负荷而扩张的弯曲部(27、35)。

Description

连接端子及使用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端子,例如不仅组装入壳体而形成连接器,而且还可以直接安装于基板进行使用的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连接端子,例如具有如下的IC插座用触点,其经由将基部与支承边部连接的弹簧边部而一体地形成连接端子触点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边部呈由从连结部向上述连接端子触点部延伸的上悬臂和向上述基部延伸的下悬臂构成的横向大致U形,其上悬臂由分别相互分开且平行状地延伸的第一弹簧部、第二弹簧部构成,上述下悬臂由分别相互分开且平行状地延伸的第三弹簧部、第四弹簧部构成,另外,上述弹簧边部为从上述连结部侧向基部侧下降的倾斜状(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7015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IC插座用触点中,如其图2所示,在施加外力时,应力容易集中于基部5,若要增大位移量,则存在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一边增大位移量一边缓和应力集中且不易产生塑性变形,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连接端子。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其具备从壳体的触点孔外部以可按压的方式突出的可动触点部,其中,设有由于对所述可动触点部的负荷而扩张的弯曲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对可动触点部施加外力而使连接端子弹性变形,通过扩张弯曲部也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在特定部位,防止连接端子的塑性变形,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连接端子。
也可以具备至少两个以上的所述弯曲部并经由连结部连结。
通过连结两个弯曲部,能够得到进深较小的连接端子。
也可以将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弯曲部经由连结部连结成大致3字形。
通过连结成大致3字形,能够得到进深更小的连接端子。
此外,大致3字形是指,将相邻的两个弯曲部以其弯曲部的开口方向朝向同一方向的方式连结的形状,更具体地,是指相对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弯曲部两端部的线段,各个弯曲部的开口朝向同一方向。
所述连结部的弹簧常数也可以比所述弯曲部的弹簧常数大。
通过使连结部的弹簧常数比弯曲部的弹簧常数大,连结部起到刚体的作用,故而多个弯曲部分别向扩张的方向弹性变形。因此,能够得到小型、位移量大且缓和应力集中,不易产生塑性变形的连接端子。
也可以使至少两个以上的所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不同。
通过使曲率半径不同,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能够改变在弯曲部的各部位产生的变形量,设计的自由度扩大。
配置于所述可动触点部侧的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也可以比其它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大。
由此,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可动触点部侧的弯曲部的变形量,减小其它弯曲部的变形量,即使在作为连接端子整体受到较大荷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较少的连接端子。
也可以使所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从所述可动触点部侧依次减小。
由此,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弯曲部的变形量从可动触点部侧依次减小,即使在作为连接端子整体受到较大的荷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较少的连接端子。
连结所述弯曲部的自由端部和转动支点的直线也可以向所述负荷侧倾斜。
由此,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确保可动触点部的挤入量。
所述弯曲部也可以具备由多个延伸部形成的狭缝。
由此,能够利用形成于延伸部之间的狭缝缓和应力集中。
也可以在所述弯曲部的自由端部配置所述可动触点部。
由此,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且将施加于可动触点部的外力可靠地向弯曲部传递。特别是,能够提高从外部施加较大负荷时的耐冲击性。
也可以从所述可动触点部的前端延伸有向所述弯曲部侧弯曲的导向部。
由此,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可动触点部一边向导向部转动一边被引导而在触点孔内可靠地移动。
在按压所述可动触点部时,所述导向部也可以向所述弯曲部侧位移。
由此,能够将可动触点部可靠地向触点孔内引导。
也可以在位于距所述可动触点部最远的所述弯曲部的基部设置固定于壳体的压入固定部。
由此,能够将连接端子经由压入固定部可靠地固定于壳体。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导向部也可以为在按压所述可动触点的情况下与弯曲部的基部抵接的形状。例如,在连接端子由1个弯曲部形成的情况下,所述导向部也可以形成为与弯曲部的基部抵接的形状。另外,在连接端子由多个弯曲部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与某一弯曲部的基部或位于基部的连结部抵接的形状。
根据本方面,通过使导向部与弯曲部的基部(连结部)抵接,避免应力集中在特定的部位,能够防止连接端子的塑性变形,故而可得到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连接端子。
另外,通过导向部与弯曲部的基部的抵接,从导向部到基部的电阻变小,因此,能够增大可向连接端子通电的电流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将上述连接端子的压入用固定部压入所述壳体的压入孔并固定,且使所述可动触点部从设于所述壳体的触点孔可出入地突出。
由此,可得到小型、进深尺寸小且缓和应力集中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连接器的立体图,(B)是(A)的B-B线剖面立体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B)是(A)的侧面图;
图3(A)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动作前的剖面图,(B)是表示(A)的动作后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侧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侧面图;
图6(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B)是(A)的侧面图;
图7(A)是表示图6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动作后的立体图,(B)是(A)的侧面图;
图8(A)是表示组装有图6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的连接器的动作前的剖面图,(B)是表示(A)的动作后的剖面图。
标记说明
10:壳体
15:触点孔
16:压入孔
21:连接端子
22:压入用固定部
27:第一弯曲部
29:连结部
31:第一内侧延伸部
32:第一外侧延伸部
35:第二弯曲部
36:自由端部
37:第二内侧延伸部
38:第二外侧延伸部
41:可动触点部
43:导向部
55:连接端子
56:第二弯曲部
61:连接端子
62:第二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5的附图对本发明的连接端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是适用于如下的连接器的情况,即,在树脂成形的壳体10上以规定的间距压入连接端子21的连接器。
如图1(A)及图1(B)所示,上述壳体10设有可从背面侧压入连接端子21的收纳空间12、和插通用于在基板上立设的截面L形的固定金属件(未图示)的截面L形的贯通孔13。上述壳体10在其正面侧设有与上述收纳空间12连通且可使后述的可动触点部41出入的触点孔15、和与上述收纳空间12连通的压入孔16。另外,在上述触点孔15的下方内向面形成有限位用承受部18。
如图2(A)及图2(B)所示,连接端子21具备:压入固定于壳体10的压入用固定部22;从上述压入用固定部22延伸弯曲的第一弯曲部27及第二弯曲部35;设于上述第二弯曲部35的自由端侧的可动触点部41。
压入用固定部22在其一端部的上面突设有卡止爪23,另一方面,在另一端部的下面设有连接部24,由此,形成压入用切口部25。在位于距可动触点部41最远的第一弯曲部27的基部设有压入用固定部22,因此,能够将连接端子21经由上述压入用固定部22可靠地固定于壳体10。
第一弯曲部27为大致圆弧状,在一端形成有以交叉的方式从上述压入用固定部22向上方突出的支承部28,在另一端形成有大致圆弧状的连结部29。另外,在上述支承部28和压入用固定部22的边界上设有按压可动触点部41时的连接端子21的转动支点P。
连结部29优选相对于第一弯曲部27而看作刚体。由于连结部29为刚体,在对后述的可动触点部41施加外力时,第一弯曲部27扩张,因此,避免应力集中在特定的部位,能够防止连接端子21的塑性变形。
此外,为了将连结部29看作刚体,其弹簧常数必须比第一弯曲部27及后述的第二弯曲部35的弹簧常数大。特别是为了接近理想的刚体,连结部29的弹簧常数优选比第一弯曲部27、第二弯曲部35的弹簧常数大一位数以上。
另外,第一弯曲部27具有:从上述支承部28分支并弯曲的第一内侧延伸部31、第一外侧延伸部32、形成于这些第一内侧延伸部31及第一外侧延伸部32之间的第一狭缝33。第一内侧延伸部31及第一外侧延伸部32在连结部29一体化,将第一狭缝33终止。另外,第一弯曲部27的支承部28侧的端部和连结部29侧的端部的绕中心角度α比180°大。
第二弯曲部35为曲率半径比第一弯曲部27的曲率半径大的圆弧形状,在一端形成有上述连结部29,在另一端的自由端部36侧形成有可动触点部41。第二弯曲部35具有:从连结部29分支并弯曲的第二内侧延伸部37、第二外侧延伸部38、形成于这些第二内侧延伸部37及第二外侧延伸部38之间的第二狭缝39。第二内侧延伸部37及第二外侧延伸部38在自由端部36一体化,将第二狭缝39终止。
第二弯曲部35的连结部29侧的端部和自由端部36侧的端部的绕中心角度β也比180°大。绕中心角度α、绕中心角度β均比180°大,因此,在对后述的可动触点部41施加外力时,第一弯曲部27扩张。因此,避免应力集中于特定的部位,能够防止连接端子21的塑性变形。
另外,连结自由端部36和转动支点P的直线L1相对于竖直线L2向负荷的作用方向倾斜。由此,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确保可动触点部41的挤入量。
另外,将同一方向上具有开口部的第一弯曲部27和第二弯曲部35经由连结部29连结成大致3字形,故而能够得到进深较小的连接端子。而且,能够利用设于第一弯曲部27和第二弯曲部35的第一狭缝33及第二狭缝39缓和应力集中。另外,由于第一弯曲部27和第二弯曲部35的全长分别不同,故而能够改变施加有外力时的各弯曲部的位移量,与用途相应的设计变得容易。接着,位于上方侧的第二弯曲部35的全长比位于下方侧的第一弯曲部27的全长大。因此,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第二弯曲部35的变形量比第一弯曲部27的变形量大,可将外力传递至连接端子21整体,并且设计的自由度扩大。
可动触点部41从第二弯曲部35的自由端部36向外侧延伸并弯曲。由于将可动触点部41配置于第二弯曲部35的自由端部36,故而能够提高接触可靠性,并且能够将施加于可动触点部41的外力可靠地传递至第二弯曲部35。特别是,在从外部施加较大的冲击力的情况下,能够缓和上述冲击力且提高耐冲击性。另外,可动触点部41在将连接端子21压入并固定于壳体10的状态下从触点孔15以可按压的方式突出。另外,向下方弯曲的导向部43从可动触点部41的自由端部36的相反侧的端部向第二弯曲部35延伸。这样,由于使导向部43从可动触点部41的前端向第二弯曲部35侧延伸,因此,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可动触点部41被导向部43引导,不会卡止在壳体10的触点孔15,能够在触点孔15内可靠地移动。另外,由于弯曲导向部43,故而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导向部43能够一边绕中心转动一边在触点孔15内移动。
此外,可动触点部41无需与第二弯曲部35或导向部43不同,也可以与第二弯曲部35或导向部43共用其功能。在该情况下,在施加外力之前的状态下,将从触点孔15可按压地突出的区域称为可动触点部41。
为了在壳体10上组装连接端子21而成为连接器,如图3(A)所示,将连接端子21从背面侧插入收纳空间12,并将压入用固定部22压入压入孔16。而且,将卡止爪23卡止于压入孔16的内面,并且将连接部24卡止于壳体10的缘部,由此,能够防止脱落。另外,连接端子21的连结部29的外周面与壳体10的限位用承受部18抵接而进行位置限制。这样,由于使用本发明的连接端子21构成连接器,故而能够得到防止应力集中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连接器。
当挤入安装于未图示的印刷基板的上述连接器的可动触点部41时,如图3(B)所示,第二弯曲部35一边扩张一边向壳体10的背面侧移动,且第二外侧延伸部38与顶面19抵接。同时,连结部29从限位用承受部18分离,并且第一弯曲部27也与第二弯曲部35同样地扩张。但是,连结部29的弹簧常数比第一弯曲部27及第二弯曲部35的弹簧常数大一位数以上,因此,几乎不变形。
如上所述,当对可动触点部41施加外力而使连接端子21弹性变形时,第一弯曲部27及第二弯曲部35双方扩张。因此,避免应力集中在特定的部位,从而能够得到可防止连接端子21的塑性变形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连接端子21。另外,当挤入可动触点部41时,导向部43以潜入第二弯曲部35的内侧的方式移动。因此,可动触点部41被导向部43引导,不会卡止于壳体10的触点孔15,能够在触点孔15内可靠地移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55,也可以采用由曲率半径不同的两个圆弧构成的第二弯曲部56。例如,构成第二弯曲部56的上半部57的曲率半径R1比下半部58的曲率半径R2小。
第二弯曲部56由两个不同的曲率半径构成,由此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能够改变在第二弯曲部56的各部位产生的变形量,设计的自由度提高。由于上半部57的曲率半径比下半部58的曲率半径小,因此,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减小第二弯曲部56的可动触点部41侧的变形量,另一方面,增大连结部29侧的变形量,即使在作为连接端子21整体受到较大荷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较少的连接端子21。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61,也可以采用由曲率半径不同的3个圆弧构成的第二弯曲部62。例如,构成第二弯曲部62的上半部63的曲率半径R3比中间部64的曲率半径R4小,中间部64的曲率半径R4比下半部65的曲率半径R5小。
通过使第二弯曲部62的曲率半径,从可动触点部41侧向连结部29依次增大,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第二弯曲部62的变形量从可动触点部41侧依次变大,即使在作为连接端子61整体受到较大的荷重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较少的连接端子61。
(第四实施方式)
图6~图8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21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使由不同的曲率半径R8的圆弧构成的导向部43从由两个不同的曲率半径R6、R7的圆弧构成的可动触点部41的自由端部延伸,并且可将上述导向部43与连结部29抵接。其它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故而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标记并省略说明。
接着,为了在壳体10上组装连接端子21而成为连接器,如图8(A)所示,将连接端子21从背面侧插入收纳空间12,并将压入用固定部22压入压入孔16。而且,将卡止爪23卡止于压入孔16的内面,并且将连接部24卡止于壳体10的缘部,由此能够防止脱落。另外,连接端子21的连结部29的外周面与壳体10的限位用承受部18抵接而进行位置限制。这样,使用本发明的连接端子21构成连接器,因此,能够得到可防止应力集中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连接器。
当挤入安装于未图示的印刷基板的上述连接器的可动触点部41时,如图8(B)所示,可动触点部41向内侧弹性变形,第二弯曲部35一边扩张一边向壳体10的背面侧移动,连结部29从限位用承受部18分离。此时,第一弯曲部27也与第二弯曲部35一样地扩张。接着,导向部43与连结部29抵接,第二外侧延伸部38与顶面19抵接。但是,连结部29的弹簧常数比第一弯曲部27、第二弯曲部35及可动触点部41的弹簧常数大很多,因此,几乎不变形。
如上所述,当对可动触点部41施加外力而使连接端子21弹性变形时,不仅第一弯曲部27及第二弯曲部35双方扩张,而且导向部43也与连结部29抵接。因此,避免应力集中在特定的部位,由此,能够得到可防止连接端子21塑性变形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连接端子2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连接端子不限于上述形状,只要具有被按压而扩张的弯曲部就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也可以采用由曲率半径不同的多个圆弧构成的弯曲部。
另外,在连接端子由一个弯曲部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导向部与上述弯曲部的基部抵接。另外,在连接端子由多个弯曲部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导向部与形成于上述弯曲部之间的连结部抵接。

Claims (16)

1.一种连接端子,具备从壳体的触点孔外部以可按压的方式突出的可动触点部,其特征在于,
设有弯曲部,该弯曲部由于对所述可动触点部的负荷而扩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具备至少两个以上的所述弯曲部,经由连结部连结各个弯曲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将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弯曲部经由连结部连结成大致3字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的弹簧常数比所述弯曲部的弹簧常数大。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以上的所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可动触点部侧的弯曲部的曲率半径比其它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大。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从所述可动触点部侧依次减小。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连结所述弯曲部的自由端部和转动支点的直线向所述负荷侧倾斜。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具备由多个延伸部形成的狭缝。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弯曲部的自由端部配置有所述可动触点部。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可动触点部的前端延伸有向所述弯曲部侧弯曲的导向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当按压所述可动触点部时,所述导向部向所述弯曲部侧位移。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通过连结曲率半径不同的多个弯曲而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距所述可动触点部最远的所述弯曲部的基部设有固定于壳体的压入固定部。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为在按压所述可动触点的情况下与弯曲部的基部抵接的形状。
16.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的压入用固定部压入所述壳体的压入孔并固定,且使所述可动触点部从设于所述壳体的触点孔可出入地突出。
CN201380012894.XA 2012-03-15 2013-03-14 连接端子及使用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Active CN104170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9297 2012-03-15
JP2012059297 2012-03-15
PCT/JP2013/057254 WO2013137406A1 (ja) 2012-03-15 2013-03-14 接続端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0175A true CN104170175A (zh) 2014-11-26
CN104170175B CN104170175B (zh) 2017-03-08

Family

ID=49161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2894.XA Active CN104170175B (zh) 2012-03-15 2013-03-14 连接端子及使用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68893B2 (zh)
EP (1) EP2827456B1 (zh)
JP (1) JP5812187B2 (zh)
CN (1) CN104170175B (zh)
WO (1) WO20131374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607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珠海领翌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和弹性接触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68893B2 (en) * 2012-03-15 2016-06-14 Omron Corporatio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using same
JP6991782B2 (ja) * 2017-08-23 2022-01-13 センサータ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ソケット
TWM602744U (zh) * 2020-01-20 2020-10-1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受力機構及其構成的連接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288A (zh) * 2007-04-28 2007-10-03 博罗立峰开关实业有限公司 电池弹片模组
CN201303183Y (zh) * 2008-11-03 2009-09-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157834A (zh) * 2010-01-15 2011-08-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导电接触方法
JP4811530B1 (ja) * 2010-11-04 2011-11-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端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4883215B1 (ja) * 2010-10-29 2012-02-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端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4807A (en) * 1982-12-27 1985-01-22 Amp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chip carrier contact
JP2000323216A (ja) * 1999-05-07 2000-11-24 Kyoshin Kogyo Co Ltd 接続用端子及びテーピング接続用端子
JP4199897B2 (ja) 2000-02-23 2008-12-24 株式会社秩父富士 Icソケット用コンタクト
US6290524B1 (en) * 2000-07-12 2001-09-18 Molex Incorporated System for varying capacitive coupling between electrical terminals
JP2008276987A (ja) * 2007-04-25 2008-11-13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コンタクト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5103566B2 (ja) * 2007-11-26 2012-12-19 株式会社コーヨーテクノス 電気接触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検査冶具
US9368893B2 (en) * 2012-03-15 2016-06-14 Omron Corporatio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288A (zh) * 2007-04-28 2007-10-03 博罗立峰开关实业有限公司 电池弹片模组
CN201303183Y (zh) * 2008-11-03 2009-09-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157834A (zh) * 2010-01-15 2011-08-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导电接触方法
JP4883215B1 (ja) * 2010-10-29 2012-02-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端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4811530B1 (ja) * 2010-11-04 2011-11-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端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1607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珠海领翌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和弹性接触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68893B2 (en) 2016-06-14
US20150031234A1 (en) 2015-01-29
JP5812187B2 (ja) 2015-11-11
EP2827456A1 (en) 2015-01-21
EP2827456B1 (en) 2019-09-04
JPWO2013137406A1 (ja) 2015-08-03
WO2013137406A1 (ja) 2013-09-19
EP2827456A4 (en) 2015-10-14
CN104170175B (zh)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99191B1 (ja) コネクタ
JP6436526B2 (ja) 打抜き加工及び曲げ加工された部品として製造されたコンタクト本体及び中実接触ピンを有するピンコンタクト
US9466907B2 (en) Connector
JP6446559B2 (ja) コンタクト要素およびコンタクト要素を用いる装着構成
CN101252232B (zh) 端子接头、连接器和形成方法
JP6437276B2 (ja) コネクタ
US7575487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4170175A (zh) 连接端子及使用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CN103608974A (zh) 插座触头
CN103178383B (zh) 连接部件
CN105390847A (zh) 连接器
CN104143796B (zh) 用于防止反向组装的线缆固定夹子
KR20060046536A (ko) 평형 케이블용 전기 커넥터
CN104380533A (zh) 电连接器及阴型端子
CN103827517B (zh) 紧固件
US20120028507A1 (en)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5075027B (zh) 用于插入式连接器的夹式支架
JP2011249169A (ja) 端子金具
JP5999510B2 (ja) 雌端子金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579809A (zh) 连接端子及使用该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JP2015046294A (ja) 電線固定構造
JP4900933B2 (ja) 待受けコネクタの固定パネル取付構造
CN114122764A (zh) 端子零件及链式端子
CN104170176A (zh) 连接端子及使用连接端子的连接器
EP3435491B1 (en) Terminal with contact piec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