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132B - 尤其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变形元件 - Google Patents
尤其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变形元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69132B CN104169132B CN201380014826.7A CN201380014826A CN104169132B CN 104169132 B CN104169132 B CN 104169132B CN 201380014826 A CN201380014826 A CN 201380014826A CN 104169132 B CN104169132 B CN 1041691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ormation element
- fabric
- crossbeam
- fabric strip
- fi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3—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e.g. composi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汽车的保险杠横梁(2)的变形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额定断裂部位(S),在碰撞情况下所述变形元件(1)在所述额定断裂部位处断裂为至少一个朝向碰撞的在碰撞过程中移动的断裂部段(1a)和远离碰撞的位置固定的断裂部段(1b)。按照本发明,所述变形元件(1)制造为具有至少一个材料层(4),所述材料层由具有嵌入垫层材料(10)的纤维织物(14)的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所述纤维织物在变形元件(1)断裂后暴露在断裂部段(1a、1b)之间并且将所述断裂部段相互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尤其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变形元件。
背景技术
已知大量用于设计这种变形元件的建议,所述变形元件尤其布置在机动车车身的纵梁与保险杠横梁之间并且有针对性地化解机动车碰撞时的碰撞能量。大多由钢板制造的管状变形元件在此设计为,使得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薄弱部位如波纹、槽以及带有连接的管区段卷叠部分的直径突变部位等进行能量化解。因此,变形元件变形从而化解变形能量。
作为对此的备选,可以不通过变形而是通过变形元件的断裂而实现变形能量的化解。为此,变形元件可以配设额定断裂部位,在所述额定断裂部位上不发生材料变形,而是变形元件断裂为相互分开的断裂部段以化解变形能量。在这些断裂部段中,例如朝向碰撞的断裂部段可以在进一步的碰撞过程中移动,而远离碰撞的断裂部段位置固定地在机动车车身上保持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按照本发明所述类型的变形元件,其能够在质量较小的同时实现类似的或者更好的能量化解。
该技术问题按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本发明有利和特别适宜的扩展设计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额定断裂部位的变形元件,在碰撞情况下所述变形元件在所述额定断裂部位处断裂为至少一个朝向碰撞的在碰撞过程中移动的断裂部段和远离碰撞的位置固定的断裂部段。本发明基于这样的事实,即只通过变形元件的断裂很难使事故造成的变形能量充分化解。在此背景下,按照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变形元件制造为具有至少一个材料层,所述材料层由具有嵌入垫层材料(基体)的纤维织物的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所述纤维织物在所述变形元件断裂后区段性地暴露在所述断裂部段之间。因此所述断裂部段仍松弛地相互连接。由此形成一种新式的变形元件作用原理,其中在出现碰撞力时纤维织物从垫层材料(基体)中撕裂出来并且由此有针对性地化解碰撞能量。
在所述变形元件断裂后,所述朝向碰撞的断裂部段能够从所述远离碰撞的位置固定的断裂部段旁边移动经过,并且在进一步化解变形能量的情况下将其它的纤维织物材料从垫层材料撕扯下或撕裂出。
所述暴露在断裂部段之间的纤维织物区段在碰撞过程中受到拉应力。为了使暴露的纤维织物区段不撕裂,该纤维织物区段设计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为了提高抗拉强度,所述纤维织物的纤维可以沿拉伸方向定向。所述暴露在断裂部段之间的纤维织物区段可以与变形元件的纤维塑料复合物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具有形状稳定性而是柔软的,但是设计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而所述垫层材料与纤维织物相比是脆性的。
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所述变形元件的材料层与两侧的外部材料层共同构成三层结构。所述外部材料层同样可以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所述中间的材料层的纤维织物优选可以设计具有比外部材料层更高的纤维强度。此外,所述中间的材料层的纤维基本上沿纵向定向,并且所述外部材料层的纤维沿垂直于和/或倾斜于纵向的方向定向。
所述中间材料层的纤维可以由碳纤维、凯芙拉纤维、芳纶纤维或者硼纤维等构成。而所述外部材料层的纤维可以由玻璃纤维构成。所述材料层的纤维织物的垫层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涤纶树脂和/或乙烯基树脂。
在一种特殊的实施形式中,所述变形元件是管状型材件或者多边型材件。所述额定断裂部位优选是直径突变部位,所述断裂部段在所述直径突变部位处这样相互过渡连接,使得在由于碰撞而导入力时所述断裂部段卷叠在一起。
此外业已证明特别适宜的是,纤维的中间层基本上沿纵向(即沿主要力作用方向)定向,并且外部纤维层沿垂直于和/或倾斜于所述纵向的方向定向。由此,沿拉伸方向抗拉伸的纤维只有针对性地翻卷而不会使变形元件完全断裂。
在变形元件的一种优选设计方案中,中间层的材料厚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各外层的材料厚度,以便由此有针对性地调节变形特性。在此,外部层的强度相关的纤维含量可以小于或者等于中间层的纤维含量。
在变形元件的另一种优选设计方案中,基体中的总纤维含量可以在37%至67%之间,外部层的纤维含量在17%至72%之间并且中间层的纤维含量在23%至63%之间,以便形成要求的强度性能。此外,纤维的纤维直径可以设计在5μm至17μm之间。
变形元件的其它在设计上有利的方案可以是集成的薄弱部位,如波纹、槽等(相应于以下的从属权利要求)。
保险杠装置的横梁通常由铝制或钢制的金属板成型,因此保险杠装置的总重量相应是较大的。在此背景下,在减轻重量方面有利的是,将横梁设计为塑料构件。横梁优选可以具有基本上与上述变形元件相同的层状结构。因此可以参考对变形元件的层状结构的描述。具体地,横梁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材料层,所述材料层由具有嵌入垫层材料的纤维织物的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为了提高横梁的抗拉强度,纤维织物可以沿机动车横向设计。纤维织物的纤维相应可以沿机动车横向定向。
上述具有嵌入垫层材料中的纤维织物的纤维强化的塑料可以构成横梁的基础件。为了进一步稳定形状,该横梁基础件可以由外部材料层包覆。外部材料层同样可以由强度相比内部的横梁基础件的纤维强化塑料有所减小的纤维强化塑料制造。
设计为塑料构件的横梁可以构造为任意的型材形状,例如构造为实心材料制成的矩形型材、封闭的空心型材或者沿机动车纵向敞开的C形空心型材。
在一种设计为塑料构件的实施形式中,横梁可以与两个侧面的变形元件优选在一道共同的工序中制造。由此,横梁可以与变形元件共同构成材料统一的和/或一体式的结构单元。
在机动车正面碰撞时,顺利地将力从横梁传导至两个侧面的变形元件是非常重要的,以便确保变形元件的上述变形而化解碰撞能量。在此背景下,按照一种实施形式,所述横梁可以沿机动车纵向设置在变形元件之前,也就是横梁遮盖变形元件的前部端面。
已经认识到的问题是,在碰撞情况下,特别是变形元件与横梁相连的侧面接合部位形成力传导时的薄弱部位。
在此背景下,将接合部位设计为能够满足碰撞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变形元件的纤维织物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织物条超出变形元件的端面地沿机动车纵向向前延长。所述向前延长的织物条可以是塑料横梁的集成部件,也就是尤其嵌入横梁的塑料材料中。通过嵌入横梁塑料材料中的变形元件织物条,在碰撞情况下确保了横梁与变形元件之间的材料接合。
例如,所述变形元件的纤维织物可以通过上部和/或下部的水平的织物条向前延长,所述横梁布置在所述织物条之间。所述上部和下部的织物条可以包围上述横梁基础件并且优选形成围绕所述横梁基础件的封闭的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环限定出容纳腔,横梁基础件的端部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接着可以通过这样设计的接合部位层压横梁的外部材料层。
此外,所述变形元件的纤维织物可以通过沿机动车横向在内侧和/或外侧的垂直的织物条向前延长。在所述两个垂直的织物条之间可以布置所述横梁(或者其横梁基础件)。
所述两个变形元件的沿机动车纵向向前延长的织物条在形成沿机动车横向延伸的共同横向条的情况下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纤维织物连续地从一个变形元件经过接合部位沿着横梁延伸到处于对置机动车侧上的另一变形元件。
纤维织物或织物条的纤维方向沿加载方向适配,由此可以在材料(纤维复合物和基体)以及均匀地将力传导至机动车结构方面进行适当的加载。在正面碰撞中,横梁的单向纤维受到应力并且将碰撞能量进一步传导至外部材料层的双向固定结构。
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所述变形元件可以沿机动车横向向外地设置在所述横梁之前,也就是变形元件遮盖横梁的端面或者横梁基础件的端面。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横梁的纤维织物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织物条超出横梁端面地沿机动车横向侧向向外地延长。所述沿机动车横向侧向向外延长的织物条可以是塑料横梁的集成部件,也就是尤其嵌入横梁的塑料材料中。通过嵌入横梁塑料材料中的变形元件织物条,在碰撞情况下确保了横梁与变形元件之间的材料接合。例如,变形元件的纤维织物可以通过上部和下部的水平的织物条侧向向外地延长,在所述织物条之间布置所述变形元件。所述上部和下部的织物条可以包围所述变形元件并且优选设计为围绕所述变形元件的封闭的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环限定出容纳腔,变形元件的端部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接着可以通过这样设计的接合部位层压外部材料层。
此外,所述横梁的纤维织物可以通过沿机动车纵向处于前部的垂直的织物条侧向向外地延长。所述前部的垂直织物条遮盖变形元件的前部端面。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有利的本发明设计方案和/或扩展设计可以(除例如在单一的配属组合关系或者有组合禁忌的备选情况外)单独地或者也可以彼此任意组合地应用。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及其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扩展设计以及其优点。在附图中:
图1以纵剖面示出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的管状变形元件,其具有直径突变部位作为用于在机动车碰撞时启动有针对性的卷叠过程的额定断裂部位;
图2示出额定断裂部位区域内的变形元件材料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3和图4分别示出相应于图2的视图,根据它们说明碰撞情况下纤维织物被撕扯出;
图5以相应于图2的视图示出变形元件材料结构的另一实施例;
图6以简化的视图示出图5所示的变形元件的内部纤维层和外部纤维层的定向;
图7示出具有分布在周向上的槽的备选变形元件的空间视图;并且
图8示出另一备选设计的变形元件,具有用于在出现碰撞力时按照折叠原理变形的波纹;
图9以立体原理图示出保险杠装置;
图10至图13以不同的视图示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横梁与变形元件之间的接合部位;以及
图14和图15以不同的视图示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横梁与变形元件之间的接合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的管状变形元件1,其具有例如圆形的、椭圆形的或者倒圆角多边形的横截面,所述变形元件可以布置在轿车的前侧或者后侧并且一方面连接或固定在保险杠横梁2上,另一方面连接或固定在未进一步示出的纵梁的法兰板3上。至少两个变形元件1按照已知的方式设置在汽车的两侧。
变形元件1具有连接在横梁2上的壁厚略小的管状区段1a和连接在法兰板3上的壁厚较大的管状区段1b,所述区段在形成直径突变部位的额定断裂部位S处彼此连接过渡。所述两个管状区段1a、1b形成预定义的断裂部段,所述断裂部段在之后描述的碰撞情况下在额定断裂部位S处断裂或裂开。所述管状区段1a、1b即使在对尚未由于事故而断裂开的变形元件1的描述中也称为断裂部段。
在图2中示出额定断裂部位S区域内的变形元件1的放大剖视图。由此可以看出变形元件的基本材料结构。相应地设置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的材料层4,其中纤维织物14嵌入垫层材料10或者基体中。垫层材料10分别以层厚s在两侧遮盖纤维织物14。
根据图3和图4描述了正面碰撞下变形元件1的变形特性,在正面碰撞中汽车撞在障碍物上或者与其它车辆发生碰撞(例如追尾)。在指向力方向F的汽车碰撞中,变形元件1在额定断裂部位S处断裂或裂开。由此按照图3和图4产生断裂部段1a、1b。在所述断裂过程中,朝向碰撞的断裂部段1a在碰撞过程中向后移动,而远离碰撞的断裂部段1b位置固定地在车身上保持固定。朝向碰撞的断裂部段1a从额定断裂部位S开始在化解碰撞能量的卷叠过程中被推套到刚性更大的位置固定的具有定义长度的断裂部段1b之上,由此首先避免了在机动车上造成更大的结构损坏。
按照图3和图4,断裂部段1a、1b具有相互面向的断裂棱边16。断裂部段1a、1b在其断裂棱边16处仍通过暴露的纤维织物14的区段12松弛地相连。在图3和图4所示的卷叠过程中,朝向碰撞的断裂部段1a在远离碰撞的位置固定的断裂部段1b旁边运动经过。因此,在图3和图4中,朝向碰撞的断裂部段1a的断裂棱边16沿力方向F向左移动。由此,不断地从垫层材料10中撕裂出新的断裂材料18以化解变形能量。因此暴露的纤维织物14区段12的长度在碰撞过程中增大。
纤维织物14暴露在断裂部段1a、1b之间的区段12不再固定地捆扎在垫层材料10中并且因此相对于变形元件1的纤维塑料复合物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形状稳定性,即是柔软的。在碰撞情况下,纤维织物14在暴露的区段12中受到拉应力。为了防止撕裂,纤维织物14沿拉伸方向具有增大的纤维强度。为了提高抗拉强度,纤维织物14的纤维沿拉伸方向定向。
在图5中示出了变形元件1的备选材料结构,其中,材料层4与两侧的外部材料层5、6共同构成三层结构。外部材料层5、6同样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制造。三个材料层的纤维织物可以分别埋置在由环氧树脂制成的共同的基体(无附图标记)中。
中间的材料层4的纤维织物例如由高强度的碳纤维组成,其如图6所示沿变形元件1的纵向F(正面碰撞或者尾部碰撞时的主要力方向)定向。高强度的纤维也可以由凯芙拉纤维、芳纶纤维或者硼纤维等构成。
而材料层5和6的抗拉强度较小的纤维例如由玻璃纤维构成并且垂直于内部的材料层4和/或与其成角度α地布置。
材料层4、5、6可以分别由环氧树脂制成的基体浸渍和包围并且通过相应的硬化加工为变形元件1。在此,具有较高抗拉强度的材料层4也可以包含在沿周向加固的横向纤维中。
在变形元件1的优选设计方案(参见图5)中,中间层4的材料厚度可以大于等于各外部层5、6的材料厚度,以便由此有针对性地调节变形特性。在此,外部层5、6的强度相关的纤维含量还可以小于等于中间层4的纤维含量。
此外,变形元件1的基体中的总纤维含量可以在37%至67%之间,外部层5、6的纤维含量在17%至72%之间并且中间层4的纤维含量在23%至63%之间,以便形成要求的强度性能。此外,所使用的纤维的直径优选在5μm至17μm之间。
图7以草图示出如前所述设计的变形元件7的备选设计方案,所述变形元件同样制造为基本呈管状(例如具有矩形横截面)并且其包括纤维层4、5、6的壁设计分别具有三角形或V形的凹痕或槽7a作为化解碰撞能量的薄弱部位,所述薄弱部位如图所示分布在周向上并且前后相继地布置。
图8示出另一备选的变形元件8,其设计为管状并且作为化解碰撞能量的薄弱部位沿周向延伸的波纹8a压印在变形元件8中。
变形元件7(参见图7)和8(参见图8)的其余部分与之前关于变形元件1所述相同地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并且具有高强度的中间纤维层4和内部以及外部的纤维层5、6(由玻璃纤维制成)和由环氧树脂、涤纶树脂和/或乙烯基树脂制成的包围所述纤维层的基体。
在汽车沿碰撞方向F发生碰撞时,变形元件1、7、8通过薄弱部位1c、7a、8a相应地变形,其中,中间纤维层4的高强度纤维相应地变形,并且内部和外部纤维层5、6的强度较小的玻璃纤维从共同的基体中“撕裂出”并且由此有效地化解碰撞能量。但是通过高强度的中间纤维层4保留了保险杠横梁2与纵梁的车身侧法兰区段3之间的构件连接。
在图9中示出了汽车的保险杠装置,其中,横梁2在稍后详细描述的接合部位21处过渡为两个外部的变形元件1。所述变形元件1在层结构和工作方式方面可以与图1至图8所示的变形元件1相同。图9所示的两个变形元件1分别连接在法兰板3上,机动车纵梁23连接在所述法兰板3上。
按照以下的图9至图15,横梁2不设计为板件,而是设计为塑料构件,其层结构在图12或者图13中示出。因此,横梁2具有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的内部材料层25,其中纤维织物27(在图11和图12中通过十字阴影部分示出)嵌入垫层材料或者基体材料中。内部材料层25通过外部材料层29包覆。所述外部材料层同样可以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制造,其纤维双向定向。与之相对,内部材料层25的纤维织物27的纤维单向地沿机动车横向y定向。以此方式确保了横梁2沿机动车横向y观察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内部材料层25与外部材料层29共同构成横梁基础件33,所述横梁基础件又嵌入外部遮盖层34中,这还将在之后进行描述。横梁基础件33在图12或者图13中设计为横截面呈矩形的实心型材。然而取而代之,也可以使用其它任何横截面形状,例如C形横梁或者由封闭的空心型材制造的横梁。
根据图10和图11,按照第一实施例描述变形元件1与横梁2之间的接合部位21。因此在图11中只通过虚线示出的横梁基础件33设置在变形元件1之前,也就是横梁基础件33遮盖横梁基础件33的前部端面35。按照图11,变形元件1的纤维织物14通过总共四个织物条37至41超过端面35地沿机动车纵向x向前延长。之后描述的织物条37至41作为横梁2的集成部件嵌入其塑料材料中,其中,特别是横梁2的外部遮盖层34通过织物条37至41层压,如在图12和图13中说明的那样。
如图11所示,在所述四个织物条37至41中,设有包围横梁基础件33的上部的水平织物条37和下部的水平织物条38,它们通过形成封闭的环43而包围横梁基础件33。织物环43定义出容纳腔,横梁基础件33的端部插入所述容纳腔中。
此外,变形元件1的纤维织物14通过两个侧面的垂直织物条39、40延长。在图11中处于外侧的垂直织物条39在折叠棱边45处沿机动车横向y弯折并且在此搭接织物环43。沿机动车横向y处于内部的垂直织物条40同样在折叠棱边45处向内弯折并且与织物条39共同沿横向y延伸至对置的变形元件。设置在对置侧的接合部位21在结构上与图11所示的接合部位21相同。两个垂直延伸的织物条39、40在此共同分别构成横向条,所述横向条将两个变形元件的纤维织物14材料统一并且一体式地相互连接。
在图14和图15中示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横梁2与变形元件1之间的接合部位21。相应地,变形元件1沿机动车横向y向外地布置在横梁2(或者其横梁基础件33)之前。也就是说,变形元件1遮盖横梁2的端面45。按照图15,横梁2的内部材料层25的纤维织物27通过上部和下部的水平织物条47、48以及前部的垂直织物条49延长。
以下描述的织物条47、48和49作为变形元件1的集成部件嵌入其塑料材料中,其中,外部遮盖层34层压在织物条47、48和49上。
如图14所示,在所述三个织物条47、48和49中,设有包围变形元件1的上部水平织物条47和下部水平织物条48,它们通过形成封闭的环51而包围变形元件1。织物环51定义出容纳腔,变形元件1的端部插入所述容纳腔中。此外,横梁2的纤维织物27(参见图15)通过前部的垂直织物条49延长。
Claims (32)
1.一种变形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额定断裂部位(S),在碰撞情况下所述变形元件(1)在所述额定断裂部位处断裂为至少一个朝向碰撞的在碰撞过程中移动的断裂部段(1a)和远离碰撞的位置固定的断裂部段(1b),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制造为具有至少一个材料层(4),所述材料层由具有嵌入垫层材料(10)的纤维织物(14)的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所述纤维织物在所述变形元件(1)断裂后暴露在所述断裂部段(1a、1b)之间并且将所述断裂部段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材料层(4)与两侧的外部材料层(5、6)共同构成三层结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用于汽车的保险杠横梁(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元件(1)断裂后,所述朝向碰撞的断裂部段(1a)能够从所述远离碰撞的位置固定的断裂部段(1b)旁边移动经过,并且所述暴露的纤维织物区段(12)在化解变形能量的情况下将其它断裂材料(18)从垫层材料(10)撕扯下。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暴露在断裂部段(1a、1b)之间的纤维织物(14)的区段(12)在碰撞过程中受到拉应力,和/或所述纤维织物(14)的纤维沿拉伸方向定向以便提高抗拉强度。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暴露在断裂部段(1a、1b)之间的纤维织物(14)的区段(12)与变形元件(1)的纤维塑料复合物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具有形状稳定性而是柔软的,但是设计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并且所述垫层材料(10)与纤维织物(14)相比是脆性的。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材料层(5、6)同样由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的材料层(4)的纤维织物(14)设计具有比外部材料层更高的纤维强度。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的材料层(4)的纤维基本上沿纵向(F)定向,并且所述外部材料层(5、6)的纤维沿垂直于和/或倾斜于纵向(F)的方向定向。
9.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材料层(4)的纤维由碳纤维、凯芙拉纤维、芳纶纤维或者硼纤维等构成,和/或所述外部材 料层(5、6)的纤维由玻璃纤维构成。
10.按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4、5、6)的纤维织物的垫层材料(10)是环氧树脂、涤纶树脂和/或乙烯基树脂。
11.按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变形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1)是管状型材或者多边型材,和/或所述额定断裂部位(S)是直径突变部位,所述断裂部段(1a、1b)在所述直径突变部位处这样相互过渡连接,使得在由于碰撞而导入力(F)时所述断裂部段(1a、1b)卷叠在一起。
12.一种具有横梁(2)的保险杠装置,所述横梁在沿机动车横向(y)的两侧能够分别通过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形元件(1)连接在机动车纵梁(23)上。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是通过纤维强化的塑料构件,并且所述横梁(2)与变形元件(1)共同形成材料统一和/或一体式的结构单元。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沿机动车纵向(x)设置在变形元件(1)之前和/或遮盖变形元件(1)的前部端面(35),并且变形元件(1)的纤维织物(14)通过至少一个织物条(37至40)超出变形元件(1)的端面(35)地沿机动车纵向(x)向前延长,并且所述向前延长的织物条(37至40)是所述横梁(2)的集成部件。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是横梁基础件(33)。
16.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前延长的织物条(37至40)嵌入所述横梁(2)的塑料材料中。
17.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1)的纤维织物(14)通过上部和/或下部的织物条(37、38)延长,在所述织物条之间,沿高度方向(z)观察,布置有所述横梁(2)。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条(37、38)是水平的。
19.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1)的纤维织物(14)通过上部和/或下部的织物条(37、38)延长,在所述织物条之间,沿高度方向(z)观察,布置有横梁基础件(33)。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1) 的纤维织物(14)的上部和下部的织物条(37、38)包围所述横梁基础件(33)并且形成围绕所述横梁基础件(33)的环(43)。
21.按权利要求14至20之一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1)的纤维织物(14)通过沿机动车横向(y)在内侧和外侧的织物条(39、40)延长,在所述沿机动车横向(y)在内侧和外侧的织物条(39、40)之间布置有所述横梁(2)。
22.按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条(39、40)是垂直的。
23.按权利要求14至20之一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1)的纤维织物(14)通过沿机动车横向(y)在内侧和外侧的织物条(39、40)延长,在所述两个沿机动车横向(y)在内侧和外侧的织物条(39、40)之间布置有横梁基础件(33)。
24.按权利要求14至20之一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变形元件(1)的沿机动车纵向(x)向前延长的织物条材料统一地和/或一体式地相互连接,并且所述两个织物条(39、40)共同形成横向条,所述横向条将所述两个变形元件(1)的纤维织物(14)相互连接。
25.按权利要求13至20之一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具有至少一个材料层(25),所述材料层由具有嵌入到垫层材料中的纤维织物(27)的纤维强化的塑料制成,并且为了提高所述横梁(2)沿机动车横向(y)的抗拉强度,所述纤维织物(27)的纤维沿机动车横向(y)定向。
26.按权利要求25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元件(1)沿机动车横向(y)向外地设置在所述横梁(2)之前和/或遮盖横梁(2)的端面(45),并且所述横梁(2)的纤维织物(27)通过至少一个织物条(47至49)超出横梁(2)的端面(45)地沿机动车横向(y)侧向向外地延长,并且所述侧向延长的织物条(47至49)是变形元件(1)的集成部件。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延长的织物条(47至49)嵌入变形元件(1)的塑料材料中。
28.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纤维织物(27)通过上部和/或下部的水平的织物条(47、48)延长,在所述织物条之间布置所述变形元件(1)。
29.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纤 维织物(27)的上部和下部的织物条(47、48)包围所述变形元件(1)并且形成围绕所述变形元件(1)的环(51)。
30.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纤维织物(27)通过沿机动车纵向(x)处于前部的垂直的织物条(49)延长,所述织物条遮盖变形元件(1)的前部端面。
31.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纤维织物(27)通过沿机动车纵向(x)处于前部的垂直的织物条(49)延长,所述织物条遮盖变形元件(1)的前部端面。
32.按权利要求29所述的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纤维织物(27)通过沿机动车纵向(x)处于前部的垂直的织物条(49)延长,所述织物条遮盖变形元件(1)的前部端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2001940.8 | 2012-02-01 | ||
DE201210001940 DE102012001940A1 (de) | 2012-02-01 | 2012-02-01 | Deformationselement, insbesondere für Stoßfänger an Kraftfahrzeugen |
PCT/EP2013/051625 WO2013113672A1 (de) | 2012-02-01 | 2013-01-29 | DEFORMATIONSELEMENT, INSBESONDERE FÜR STOßFÄNGER AN KRAFTFAHRZEUGE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69132A CN104169132A (zh) | 2014-11-26 |
CN104169132B true CN104169132B (zh) | 2017-09-08 |
Family
ID=47681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14826.7A Active CN104169132B (zh) | 2012-02-01 | 2013-01-29 | 尤其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变形元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40171B2 (zh) |
EP (1) | EP2809554B1 (zh) |
CN (1) | CN104169132B (zh) |
DE (1) | DE102012001940A1 (zh) |
WO (1) | WO20131136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367981A1 (en) * | 2013-06-17 | 2014-12-1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umper Beam Including a Tubular Aluminum Substrate Wrapped with Pre-Impregnated Carbon Fiber Fabric Layers |
KR101683511B1 (ko) * | 2015-03-16 | 2016-12-07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자동차용 범퍼 백 빔 |
WO2020008237A1 (en) | 2018-07-04 | 2020-01-09 | Bosch Car Multimedia Portugal, S.A. | System carrier for instrument clusters |
DE102018220214A1 (de) * | 2018-11-26 | 2020-05-28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Strukturelement für ein Fahrzeug |
GB2585012B (en) | 2019-06-24 | 2021-11-17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Securing method for composite structure post-cras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35792A1 (fr) * | 2002-02-12 | 2003-08-15 | Inoplast Sa | Poutre transversale de pare-chocs de vehicule et procedes de fabrication de cette poutre |
JP2005047387A (ja) * | 2003-07-29 | 2005-02-24 | Nissan Motor Co Ltd | エネルギ吸収構造およびエネルギ吸収方法 |
WO2011073315A1 (fr) * | 2009-12-18 | 2011-06-23 | 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 Eads France | Element structural d'absorption d'energie en materiau composite |
CN102202942A (zh) * | 2008-11-04 | 2011-09-28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带有吸能器的车辆保险杠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97629A (en) * | 1986-04-07 | 1997-01-28 | Ebert Composites Corporation | High shear strength pultrusion |
JPH07113068B2 (ja) * | 1989-12-11 | 1995-12-06 | 東レ株式会社 | 繊維補強発泡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152840A (en) * | 1990-05-04 | 2000-11-28 | Baum; Charles S. | Composite baseball bat with cavitied core |
DE4240237C2 (de) * | 1992-11-30 | 1995-02-16 | Gkn Automotive Ag | Stauchrohr |
US5669214A (en) * | 1994-10-11 | 1997-09-23 | Fatzer Ag | Stranded wire rope or cable having multiple stranded rope elements, strand separation insert there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the wire rope or cable |
AU719570B2 (en) * | 1996-07-02 | 2000-05-11 | Yokohama Rubber Co., Ltd., The | Conveyor belt |
BE1010845A3 (nl) * | 1997-01-10 | 1999-02-02 | Bekaert Sa Nv | Konische oppervlaktebrander. |
US7422714B1 (en) * | 2001-01-24 | 2008-09-09 | Cornerstone Research Group, Inc. | Method of using a shape memory material as a mandrel for composite part manufacturing |
CA2579504A1 (en) * | 2004-09-07 | 2006-03-16 | Shape Corporation | Plastic energy management beam |
US7669918B2 (en) * | 2004-12-09 | 2010-03-02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Tunable vehicle structural member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chang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eto |
ITMI20060970A1 (it) * | 2006-05-17 | 2006-08-16 | Adlev Srl | Complesso di paraurti per veicolo e relativo veicolo comprendente tale complesso di paraurti |
DE202009006966U1 (de) * | 2009-04-14 | 2010-09-02 | Gummiwerk Kraiburg Gmbh & Co. Kg | Verbundbauteile aus wärmehärtenden Harzen und Elastomeren |
EP2266846B1 (de) * | 2009-06-08 | 2013-04-17 | Faurecia Exteriors GmbH | Energieabsorptionselement für Crashmanagementsysteme an Kraftfahrzeugen |
DE102009039178A1 (de) * | 2009-08-28 | 2011-03-17 | Lear Corp., Southfield | Bezug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
US9079549B2 (en) * | 2009-11-12 | 2015-07-14 | Magna Steyr Fahrzeugtechnik Ag & Co Kg | Modular bumpe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
DE202009017016U1 (de) * | 2009-12-16 | 2011-05-05 | Rehau Ag + Co. | Deformationselement für Fahrzeuge |
-
2012
- 2012-02-01 DE DE201210001940 patent/DE102012001940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
- 2013-01-29 US US14/375,252 patent/US9340171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1-29 CN CN201380014826.7A patent/CN104169132B/zh active Active
- 2013-01-29 EP EP13703349.4A patent/EP2809554B1/de active Active
- 2013-01-29 WO PCT/EP2013/051625 patent/WO2013113672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35792A1 (fr) * | 2002-02-12 | 2003-08-15 | Inoplast Sa | Poutre transversale de pare-chocs de vehicule et procedes de fabrication de cette poutre |
JP2005047387A (ja) * | 2003-07-29 | 2005-02-24 | Nissan Motor Co Ltd | エネルギ吸収構造およびエネルギ吸収方法 |
CN102202942A (zh) * | 2008-11-04 | 2011-09-28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带有吸能器的车辆保险杠系统 |
WO2011073315A1 (fr) * | 2009-12-18 | 2011-06-23 | 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 Eads France | Element structural d'absorption d'energie en materiau composit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021941A1 (en) | 2015-01-22 |
EP2809554A1 (de) | 2014-12-10 |
CN104169132A (zh) | 2014-11-26 |
EP2809554B1 (de) | 2016-04-13 |
US9340171B2 (en) | 2016-05-17 |
WO2013113672A1 (de) | 2013-08-08 |
DE102012001940A1 (de) | 2013-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69132B (zh) | 尤其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变形元件 | |
US10272951B2 (en) | Impact-absorbing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center pillars | |
RU2661301C1 (ru) | Усиленный бампер автомобиля | |
EP3090923B1 (en) | Sill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 |
JP6120461B2 (ja) |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 | |
JP6527355B2 (ja) | 車体構造 | |
JP4636799B2 (ja) | 自動車用の中空鋼長尺断面材製支持構造 | |
US10300874B2 (en) | Passenger vehicle having a front-end carrier | |
US20150151793A1 (en) | Crossmember for a Vehicle Dashboard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Back Brace Made of a Fibrous Composite | |
CN103328272B (zh) | 具有改进碰撞性能的汽车结构的管式梁 | |
CN106956721A (zh) | 车身结构 | |
US10894521B2 (en) | Bumper for a vehicle | |
KR100929527B1 (ko) | 프론트 사이드 멤버 어셈블리 | |
CN105073505A (zh) | 汽车用保险杠装置 | |
JP2005532207A5 (zh) | ||
JP2014233999A (ja) | 自動車の車体製造方法 | |
EP3707030B1 (en) | Bumper bea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 |
US9828030B2 (en) | Integral longitudinal member for motor vehicles | |
JP2017024698A (ja) | 車体結合構造 | |
JP2006200702A (ja) | 衝撃吸収部材 | |
JP2016088147A (ja) |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ビーム | |
KR20170073137A (ko) |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 |
JP2010023658A (ja) | バンパー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3023162A (ja) | 車体の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体構造 | |
JP2011084242A (ja) | 自動車の外装樹脂パネ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