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4225B - 一种降粘组合物和稠油降粘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粘组合物和稠油降粘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4225B
CN104164225B CN201310182054.XA CN201310182054A CN104164225B CN 104164225 B CN104164225 B CN 104164225B CN 201310182054 A CN201310182054 A CN 201310182054A CN 104164225 B CN104164225 B CN 104164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cosity
viscosity reduction
reduction composition
oil
ammo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20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4225A (zh
Inventor
江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13101820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42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4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4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4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4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8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粘组合物,该降粘组合物含有a)酚类化合物和b)稀油;所述酚类化合物为烷基苯酚和/或烷基萘酚,其中烷基链长为6‑16个碳原子;所述酚类化合物与所述稀油的重量比为1:1‑30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稠油降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提供的降粘组合物与稠油接触。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稠油降粘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稠油的动力粘度。

Description

一种降粘组合物和稠油降粘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粘组合物和稠油降粘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稠油开发技术的关键是降低稠油在地下的粘度,增加流动性。
对于近年来稠油油藏勘探开发发现的一些特殊类型的稠油油藏,采用现有的热力采油或其他常规采油方法,如常规的化学驱方法时,很难有好的稠油开采效果。
已有公开采用溶剂如丙烷或丁烷注入地层,依靠溶剂的抽提作用,将稠油中的轻组份抽提出来实现稠油的开采。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储层渗流能力降低,产量降低。
CN101328798A公开了一种稠油冷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三种降粘剂,并将降粘剂加入油井。降粘剂主要为多种作为破乳剂的多乙烯多铵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该方法只适用于温度50℃时,粘度为100-10000mPa·s的原油常温常压下开采。
CN102732424A公开了一种复配的采油微生物及其在稠油及特稠油开采中的应用。该发明公开的复配的微生物为复配微生物菌剂,按干重计,配方为:马红球菌BS001,30-40%;枯草芽孢杆菌BIT09S1,60-70%。微生物对油层的温度和矿化度十分敏感,因此该方法的使用范围有限。
CN101839127A公开了一种稠油型油藏开采方法,包括向油层中加入化学剂和热流体,使油层中的原油顺利渗流至油井,然后让原油从油井中升至地面。其中化学剂为甲基萘、降粘剂、降凝剂、驱油剂、甲基萘液体、特征有机液体、特种液体和特种熔融液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学剂中可以含有甲基萘、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盐、石油羧酸盐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等。热流体为温度为30-200℃的热水、水蒸汽或热水和水蒸汽混合物。该方法需要化学剂和热流体联合协同作用。
因此,需要新的降低稠油粘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降粘组合物和降低稠油粘度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降粘组合物,该降粘组合物包含有a)酚类化合物和b)稀油;所述酚类化合物为烷基苯酚和/或烷基萘酚,其中烷基链长为6-16个碳原子;所述酚类化合物与所述稀油的重量比为1:1-3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稠油降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提供的降粘组合物与稠油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降粘组合物进行稠油降粘,能够有效地降低稠油的动力粘度。例如实施例1中,在中原稠油固体(130℃时粘度为1.66×104mPa·s)中加入降粘组合物后,稠油的动力粘度可以显著地降低至820.6mPa·s(50℃),实现了稠油降粘的目的。并且降粘后的稠油稳定性好,在老化10天后经观察混合油中没有固体物质析出,仍然是均匀油相。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粘组合物,该降粘组合物包含有a)酚类化合物和b)稀油;所述酚类化合物为烷基苯酚和/或烷基萘酚,其中烷基链长为6-16个碳原子;所述酚类化合物与所述稀油的重量比为1:1-300。
根据本发明,所述酚类化合物溶解于所述稀油中形成降粘组合物用于稠油降粘。所述酚类化合物可以提高稀油对稠油粘度的降低效果。加入的酚类化合物的用量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优选情况下,所述酚类化合物与所述稀油的重量比为1:1-300;优选,所述酚类化合物与所述稀油的重量比为1:20-200。其中的重量比按照酚类化合物和稀油的投料计算得出。
根据本发明,所述酚类化合物可以有下面式1表示的结构
式1,
所述烷基萘酚可以有下面式2或3表示的结构
式2式3;
其中,R1-19为所述烷基苯酚或烷基萘酚中的苯环或萘环上的烷基取代基团,R1-19可以独立地为H或链长为6-16个碳原子的烷基,所述烷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烷基,R1-19中可以仅有一个为所述烷基也可以同时有多个为所述烷基;当R1-19中有多个所述烷基时,多个所述烷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所述酚类化合物为壬基苯酚、十二烷基苯酚、壬基萘酚和十二烷基萘酚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所述酚类化合物为4-壬基苯酚、4-十二烷基苯酚、4-壬基-1-萘酚和4-十二烷基-1-萘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稀油溶解所述酚类化合物,并有适合的流动性便于加入稠油中与稠油混合,实现稠油降粘。优选情况下,所述稀油在温度50℃时的动力粘度≤50mPa·s。
根据本发明,只要稀油的粘度满足上述动力粘度条件即可用于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稀油为稀原油、油田凝析油和芳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芳烃可以为苯、甲苯或二甲苯,也可以为苯、甲苯和二甲苯中的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优选所述稀油为稀原油或油田凝析油。
根据本发明,所述降粘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其他组分。所述其他组分可以与所述酚类化合物一起更好地实现降低稠油粘度的发明目的。优选情况下,所述降粘组合物还可以含有组分c)和/或组分d),组分c)为有机酸铵和/或有机酸,组分d)为稳定剂。当所述降粘组合物含有组分c)时,优选情况下,a:c的重量比为1:0.01-1,优选为1:0.05-0.5。当所述降粘组合物含有组分d)时,a:d的重量比为1:0.01-1,优选为1:0.01-0.2。
优选所述降粘组合物可以是含有a)酚类化合物、c)有机酸铵、d)稳定剂和b)稀油;也可以是含有a)酚类化合物、c)有机酸、d)稳定剂和b)稀油。
根据本发明,当降粘组合物中含有a)酚类化合物、c)有机酸铵或有机酸和d)稳定剂时,a、c和d之间的用量比可以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使降粘组合物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即可。优选情况下,a:c:d的重量比为1:0.01-1:0.01-1。优选,a:c:d的重量比为1:0.05-0.5:0.01-0.2。
其中上述重量比按照各组分的投料计算得出。
本发明中,降粘组合物中可以含有酚类化合物和有机酸铵,可以降低稠油与降粘组合物的混合温度,同时降低稠油与降粘组合物形成的混合油的粘度,并且使混合油可以变得非常稳定,在长时间放置时可以不会有固体物质析出。
本发明中,降粘组合物中可以含有酚类化合物和有机酸,可以使稠油与降粘组合物的溶解更容易,从而可以更好地起到降低稠油粘度的作用。
本发明中,降粘组合物中可以含有的稳定剂,可以抑制稠油中的沥青质析出,也可以有助于增加混合油的长期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有机酸为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由于有机酸为油溶性化合物,因此与使用有机酸的金属盐相比,含有有机酸的降粘组合物能有与稠油更好的互溶性。优选情况下,所述有机酸为C6-C18的不饱和脂肪酸、C6-C18烷基取代的苯磺酸和/或萘磺酸以及重烷基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C6-C18烷基取代的苯磺酸中的烷基的取代位置可以是苯环上磺酸基团的邻、间或对位。所述C6-C18烷基取代的苯磺酸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烷基取代;多个烷基取代时,取代的烷基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取代的烷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所述重烷基苯磺酸为含有烷基苯磺酸和二烷基苯磺酸的混合物,其中以所述重烷基苯磺酸的总重量为基准,烷基苯磺酸和二烷基苯磺酸的总含量为60-90重量%;所述重烷基苯磺酸也可以商购获得,例如南京金桐石油化工厂生产的重烷基苯磺酸。优选所述有机酸为油酸、十二烷基苯磺酸、十四烷基苯磺酸、十七烷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萘磺酸和重烷基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所述有机酸为4-十二烷基苯磺酸、4-十四烷基苯磺酸和4-十七烷基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有机酸铵为有机酸的铵盐。优选情况下,所述有机酸铵为C6-C18的不饱和脂肪酸铵、C6-C18烷基取代的苯磺酸铵和/或萘磺酸铵以及重烷基苯磺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铵可以是由上述有机酸与氨形成的物质,所述有机酸的描述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所述有机酸铵为油酸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铵、十四烷基苯磺酸铵、十七烷基苯磺酸铵、十二烷基萘磺酸铵和重烷基苯磺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所述有机酸铵为4-十二烷基苯磺酸铵、4-十四烷基苯磺酸铵和4-十七烷基苯磺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稳定剂可以是经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也可以是C20以上的长链烃及其衍生物。优选情况下,所述稳定剂为聚α烯烃、氯化石蜡-萘的缩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稳定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石蜡-萘的缩聚物和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以共聚物总量计,共聚物结构中醋酸乙烯酯的重量含量优选为25-45重量%;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采用熔融指数表征共聚物的流动性,优选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100-200g/10min,采用GB/T3682-2000方法测定。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也可以商购获得,如牌号为C8806、C8361、Paradyne70和Evaflex EVA的商品。
所述氯化石蜡-萘的缩聚物中,以缩聚物的总量计,缩聚物中氯化石蜡的摩尔含量优选为55-75mol%,所述氯化石蜡-萘的缩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00-8000;所述氯化石蜡-萘的缩聚物也可以商购获得,如牌号为T801和Paraflow的商品。
所述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辛基酚与环氧乙烷经加成反应制得的,其中一分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中含有的乙氧基的数量可以为4-14。所述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也可以商购获得,如牌号为TX-4、TX-7和TX-10的商品。
所述聚α烯烃的选择采用所述聚α烯烃在100℃下的运动粘度数值。所述聚α烯烃的粘度通过GB/T265规定的方法测定。所述聚α烯烃的100℃运动粘度小于3000mPa.s。所述聚α烯烃也可以商购获得,如牌号为T803、T803A和T803B的商品。
所述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中,马来酸酐、苯乙烯和丙烯酸十八酯的摩尔比优选为1-3:1:5-7,其重均分子量为4000-100000。
本发明中,对形成所述降粘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所述降粘组合物可以通过将a、c和d各组分与所述稀油混合得到。可以是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混合方法,如一定温度下将上述组分在稀油中搅拌混合,使上述各组分形成均匀油相。优选情况下,所述混合在20-40℃温度下搅拌进行10-30分钟,先将d组分溶解于稀油中,再将c组分和a组分加入混合,最终形成均匀的油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稠油降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提供的降粘组合物与稠油接触。
根据本发明,所述稠油中加入的所述降粘组合物的量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能够实现稠油粘度降低即可。优选情况下,所述降粘组合物与所述稠油的重量比为0.2-3:1。
根据本发明,所述稠油为动力粘度很大的原油。优选情况下,所述稠油在温度50℃时的动力粘度≥100000mPa·s。本发明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稠油有不同的降粘组合物添加量,当稠油在温度50℃时的动力粘度≥500000mPa·s时,所述降粘组合物与所述稠油的重量比优选为1.5-3:1;当稠油在温度50℃时的动力粘度为100000-500000mPa·s时,所述降粘组合物与所述稠油的重量比优选为0.2-1.5:1。所述动力粘度是使用德国哈克公司VT550型号的流变仪按照SY/T6316-1997方法测定。由于具有上述动力粘度的稠油在常温状态下多数为固态,只能用流变仪测定高温状态下的动力粘度。因此本发明中依据上述方法测得的动力粘度作为参数选择稠油。
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未加入降粘组合物的稠油在130℃时的动力粘度和加入降粘组合物的稠油的动力粘度都可以降低至能够使用旋转粘度计来测量。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采用旋转粘度计作为测量动力粘度的设备,只是未加入降粘组合物的稠油的动力粘度是在130℃时测得的,而加入降粘组合物的稠油的动力粘度是在50℃时测得的。并且实施例和对比例中,130℃时的动力粘度为10000-20000mPa·s的稠油,在50℃时会具有≥1000000mPa·s的动力粘度,其中130℃时的动力粘度为50-10000mPa·s的稠油,在50℃时会具有100000-500000mPa·s的动力粘度,130℃时的动力粘度≥1000mPa·s的稠油,在50℃时会具有≥500000mPa·s的动力粘度。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所述接触的温度为10-120℃,优选为25-100℃。所述接触的时间为不大于7小时,优选为0.1-4小时。优选所述接触在搅拌下进行。
本发明中所述稠油降黏的方法中,所述降粘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种类和比例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稠油和稀油的动力粘度采用德国哈克(HAKKE)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akke VT550的旋转粘度计,通过SY/T6316-1997方法测得;观察加入降粘组合物后的稠油的稳定性采用上海光学仪器六厂生产的型号为UV-550的显微粒度分析仪观察稠油中是否有固体物析出:观察到固体析出物,则表明加入降粘组合物后的稠油的稳定性差;未观察到固体析出物,则表明加入降粘组合物后的稠油的稳定性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降粘组合物及稠油降粘的方法。
(1)制备降粘组合物: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日本三井,EVA220,VA含量28重量%、熔融指数为150g/10min)0.05g,加入中原文一联稀油40g(50℃时粘度为10.6mPa·s,以下相同)中,在50℃下搅拌30分钟溶解。再加入4-壬基酚(北京国药试剂集团,化学纯)1.5g和4-十二烷基苯磺酸(北京国药试剂集团,化学纯)0.1g,得到降粘组合物A1。
(2)稠油降粘:将40g降粘组合物A1加入20g中原稠油固体(130℃时粘度为1.66×104mPa·s,以下相同)。在100℃条件下搅拌溶解4小时,得到混合油。
测定混合油在50℃时的动力粘度。将混合油在90℃条件下老化10天,采用UV-550显微粒度分析仪观察混合油相是否稳定。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降粘组合物及稠油降粘的方法。
(1)制备降粘组合物:将表面活性剂TX-10(购于海安石油化工厂)0.05g,加入中原胡状联稀油30g(50℃时粘度为6.0mPa·s,以下相同)中,在25℃下搅拌5分钟溶解。再加入4-十二烷基苯酚(北京国药试剂集团,化学纯)0.6g和4-十二烷基苯磺酸(北京国药试剂集团,化学纯)0.1g,得到降粘组合物A2。
(2)稠油降粘:将30g降粘组合物A2加入30g内蒙稠油固体(50℃时粘度为1.71×104mPa·s,以下相同)。在100℃条件下搅拌溶解4小时,得到混合油。
测定混合油在50℃时的动力粘度。将混合油在90℃条件下老化10天,采用UV-550显微粒度分析仪观察混合油相是否稳定。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降粘组合物及稠油降粘的方法。
(1)制备降粘组合物:将氯化石蜡-萘的缩聚物(以缩聚物总量计,缩聚物中氯化石蜡的摩尔含量为66mol%,所述氯化石蜡-萘的缩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000,购自Exxon公司Paraflow牌号)0.01g,加入中原文一联稀油40g中,在50℃下搅拌30小时溶解。再加入4-十二烷基苯酚(北京国药试剂集团,化学纯)0.6g和重烷基苯磺酸(南京金桐石油化工厂)0.05g,得到降粘组合物A3。
(2)稠油降粘:将40g降粘组合物A3加入20g中原稠油固体在100℃条件下搅拌溶解4小时,得到混合油。
测定混合油在50℃时的动力粘度。将混合油在90℃条件下老化10天,采用UV-550显微粒度分析仪观察混合油相是否稳定。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降粘组合物及稠油降粘的方法。
(1)制备降粘组合物:将聚α烯烃(T803B,100℃运动粘度小于3000mPa.s,粘度测定方法按GB/T265)0.01g,加入中原文一联稀油40g中,在50℃下搅拌30分钟溶解。再加入4-十二烷基苯酚(北京国药试剂集团,化学纯)0.3g、4-壬基苯酚(北京国药试剂集团,化学纯)0.3g和4-十二烷基苯磺酸(北京国药试剂集团)0.05g,得到降粘组合物A4。
(2)稠油降粘:将40g降粘组合物A4加入20g中原稠油固体在90℃条件下搅拌溶解4小时,得到混合油。
测定混合油在50℃时的动力粘度。将混合油在90℃条件下老化10天,采用UV-550显微粒度分析仪观察混合油相是否稳定。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降粘组合物及稠油降粘的方法。
(1)制备降粘组合物:将4-十二烷基苯酚(北京国药试剂集团,化学纯)0.6g加入中原文一联稀油40g中,在25℃下搅拌10分钟溶解,得到降粘组合物A5。
(2)稠油降粘:将40g降粘组合物A5加入20g中原稠油固体在90℃条件下搅拌溶解4小时,得到混合油。
测定混合油在50℃时的动力粘度。将混合油在90℃条件下老化10天,采用UV-550显微粒度分析仪观察混合油相是否稳定。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降粘组合物及稠油降粘的方法。
(1)制备降粘组合物:将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的物质(共聚物中,马来酸酐、苯乙烯和丙烯酸十八酯的摩尔比为:2:1:6,其重均分子量为60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供)0.01g,加入中原文一联稀油40g中,在50℃下搅拌30分钟溶解。再加入烷基萘酚0.6g、重烷基苯磺酸(南京金桐石油化工厂)0.05g,得到降粘组合物A6。
(2)稠油降粘:将40g降粘组合物A6加入20g中原稠油固体在90℃条件下搅拌溶解4小时,得到混合油。
测定混合油在50℃时的动力粘度。将混合油在90℃条件下老化10天,采用UV-550显微粒度分析仪观察混合油相是否稳定。测试结果见表1。
对比例1
按照CN101328798A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降粘剂I并加水配制成2重量%的溶液。将80g上述溶液和60g中原文一联稀油加入到20g中原稠油固体中,在90℃条件下搅拌4小时,静置观察超稠油分散状态。观察结果见表1。
对比例2
将60g中原文一联稀油加入到20g中原稠油固体中,在110℃条件下搅拌溶解7小时,采用UV-550显微粒度分析仪观察混合油相是否稳定。观察结果见表1。
对比例3
将1.0g表面活性剂TX-10(海安石油化工厂)加入到60g中原文一联稀油中在50℃下搅拌10分钟溶解后,加入到20g中原稠油固体中,在110℃条件下搅拌溶解7小时,采用UV-550显微粒度分析仪观察混合油相是否稳定。观察结果见表1。
表1
编号 降粘后的稠油动力粘度,mPa·s 降粘稠油稳定性
实施例1 820 均匀
实施例2 510 均匀
实施例3 731 均匀
实施例4 1241 均匀
实施例5 1680 均匀
实施例6 1526 均匀
对比例1 3042 分相(明显存在固体)
对比例2 3506 分相(明显存在固体)
对比例3 3175 分相(明显存在固体)
从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降粘组合物,能够在进行稠油降粘时,有效地降低不同稠油的动力粘度。实施例1-6中降粘后的稠油动力粘度能够小于2000mPa·s(50℃),明显降低了降粘前的稠油的动力粘度,实现了稠油降粘的目的。并且降粘后的稠油稳定性好,在老化10天后经观察混合油中没有固体物质析出,仍然是均匀油相。
而现有技术中,进行降粘只能将稠油的动力粘度降低至3000mPa·s(50℃)左右,并且降粘稠油中存在明显的固体,存在分相现象,影响降粘稠油的稳定性,不利于降粘稠油的应用。

Claims (10)

1.一种降粘组合物,该降粘组合物由a)酚类化合物和b)稀油组成;所述酚类化合物为烷基苯酚和/或烷基萘酚,其中烷基链长为6-16个碳原子;所述酚类化合物与所述稀油的重量比为1:1-300,所述稀油在温度50℃时的动力粘度≤50mPa·s;或
该降粘组合物由a)酚类化合物、b)稀油、组分c)和组分d)组成;所述酚类化合物为烷基苯酚和/或烷基萘酚,其中烷基链长为6-16个碳原子;所述酚类化合物与所述稀油的重量比为1:1-300;组分c)为有机酸铵和/或有机酸,组分d)为稳定剂,且a:c:d的重量比为1:0.01-1:0.01-1;所述稀油在温度50℃时的动力粘度≤50mP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粘组合物,其中,所述酚类化合物与所述稀油的重量比为1:20-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粘组合物,其中,所述酚类化合物为壬基苯酚、十二烷基苯酚、壬基萘酚和十二烷基萘酚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粘组合物,其中,所述稀油为稀原油、油田凝析油和芳烃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粘组合物,其中,a:c:d的重量比为1:0.05-0.5:0.0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粘组合物,其中,所述有机酸为C6-C18的不饱和脂肪酸、C6-C18烷基取代的苯磺酸和/或萘磺酸以及重烷基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铵为C6-C18的不饱和脂肪酸铵、C6-C18烷基取代的苯磺酸铵和/或萘磺酸铵以及重烷基苯磺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稳定剂为聚α烯烃、氯化石蜡-萘的缩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粘组合物,其中,所述有机酸为油酸、十二烷基苯磺酸、十四烷基苯磺酸、十七烷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萘磺酸和重烷基苯磺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铵为油酸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铵、十四烷基苯磺酸铵、十七烷基苯磺酸铵、十二烷基萘磺酸铵和重烷基苯磺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稳定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石蜡-萘的缩聚物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稠油降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降粘组合物与稠油接触,所述稠油在温度50℃时的动力粘度≥100000mPa·s。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降粘组合物与所述稠油的重量比为0.2-3: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所述接触的温度为10-120℃,所述接触的时间不大于7小时。
CN201310182054.XA 2013-05-16 2013-05-16 一种降粘组合物和稠油降粘的方法 Active CN1041642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2054.XA CN104164225B (zh) 2013-05-16 2013-05-16 一种降粘组合物和稠油降粘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2054.XA CN104164225B (zh) 2013-05-16 2013-05-16 一种降粘组合物和稠油降粘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4225A CN104164225A (zh) 2014-11-26
CN104164225B true CN104164225B (zh) 2017-11-28

Family

ID=5190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2054.XA Active CN104164225B (zh) 2013-05-16 2013-05-16 一种降粘组合物和稠油降粘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42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8402B (zh) * 2017-06-08 2020-07-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深层稠油co2气驱过程采收率的化学添加剂
CN107828401B (zh) * 2017-06-08 2020-07-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co2与原油互溶、降低原油粘度的驱油添加剂
MX2020000139A (es) * 2017-07-06 2020-07-22 Innospec Oil Field Chemicals Llc Composiciones y metodos y usos relacionados.
CN109423455B (zh) * 2017-08-30 2022-08-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红球菌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
CN110305646A (zh) * 2018-03-27 2019-10-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01746B (zh) * 2018-10-23 2021-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乳液自分散相渗调节剂及制备方法
CN113773199A (zh) * 2020-06-09 2021-1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苯酚聚醚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26930B (zh) * 2020-09-22 2023-10-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高温特超稠油的枯草芽孢杆菌tck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279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富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力采油工艺的高效降粘剂
CN101565610A (zh) * 2009-06-05 2009-10-2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3045223A (zh) * 2011-10-13 2013-04-17 王兴洋 一种稠油乳化降粘剂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279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富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力采油工艺的高效降粘剂
CN101565610A (zh) * 2009-06-05 2009-10-2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3045223A (zh) * 2011-10-13 2013-04-17 王兴洋 一种稠油乳化降粘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4225A (zh)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4225B (zh) 一种降粘组合物和稠油降粘的方法
Dardir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ome esteramides as synthetic based drilling fluids
CN110484228B (zh) 稠油降黏剂及其应用和稠油降黏的方法
US11427748B2 (en) Mussel bionic gel composition, self-repairing gel, profile control and water plugging agent, method for preparing self-repairing gel, and use
CN105018183A (zh) 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
CN102952233B (zh) 用于润滑油降凝的聚合物、润滑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0869A (zh) 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驱油剂的制备方法
CN108165247A (zh) 用于稠油开采集输的降粘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0464A (zh) 一种环保型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2700A (zh) 一种基于氯化石蜡的油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35888A (zh) 一种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0593B (zh) 水基钻井液用防塌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8402B (zh) 一种提高深层稠油co2气驱过程采收率的化学添加剂
US11332563B2 (en) Fast dissolving, water soluble, hydrophobically-modified polyelectrolytes
CN111718704A (zh) 一种多功能流动促进剂及抗高温聚合物压裂液体系
CN110577828A (zh) 一种油井用纳米颗粒防蜡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16934B (zh) 基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组合物和它们作为石蜡基原油的抗凝胶化添加剂的用途
CN104342231A (zh) 一种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4621B (zh) 一种新型高效超稠油复合降粘剂
US11370957B2 (en) Oil-based slurri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reof
RU2320706C1 (ru) Присадка к дизельному топливу, дизельное топливо
CN105567353B (zh) 一种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降凝剂
CN110168044A (zh) 高性能盐水增粘剂
CN102952234B (zh) 用于润滑油降凝的聚合物、润滑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6000A (zh) 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