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0365B - 柔性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柔性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0365B
CN104160365B CN201380012331.0A CN201380012331A CN104160365B CN 104160365 B CN104160365 B CN 104160365B CN 201380012331 A CN201380012331 A CN 201380012331A CN 104160365 B CN104160365 B CN 1041603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circuit
electrode
shaft detection
touch screen
flexibl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23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0365A (zh
Inventor
德野胜己
奥村秀三
面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a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a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60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0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0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0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017/9602Touch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shape of the sensing electrodes
    • H03K2017/9604Touch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shape of the sensing 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electrodes
    • H03K2017/9613Touch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shape of the sensing 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electrodes using two electrodes per touc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touch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提供具有柔性的触摸屏。柔性触摸屏具有:基材片;第1轴检测用电极,其设置在基材片上,关于第1轴进行图案化而成;绝缘层,其设置在第1轴检测用电极上;第2轴检测用电极,其设置在绝缘层上,关于与第1轴垂直的第2轴进行图案化而成;第1引绕电路,其进行从第1轴检测用电极到外部的电连接;以及第2引绕电路,其进行从第2轴检测用电极到外部的电连接。

Description

柔性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且容易弯曲的、具有柔性的触摸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逐渐使用触摸屏替代键盘或定点设备来作为便携终端的输入装置。此外,作为未来的便携终端,会寻求从现有那样的具有刚性的方式变为具有柔性(可弯性)的方式。因此,对于在便携终端中使用的触摸屏,也逐渐开始要求柔性、即要求薄度和易弯曲性。
另一方面,为了进行二维的位置检测,用粘接片粘合两张电极基板来构成触摸屏。由于1张电极基板的厚度为数十μm左右,所以现有的触摸屏具有大约100μm左右以上的厚度,柔性变差。
此外,使用由感光性树脂层和导电层构成的感光性导电膜来形成导电膜基板的技术已为人所共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公报WO2010/021224手册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使用了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感光性导电膜的导电膜基板涉及1张导电膜基板。因此,为了形成触摸屏,结果需要分别形成两张导电膜基板,导致作为触摸屏,具有一定的厚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薄且具有易弯曲性、即具有柔性的触摸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柔性触摸屏具有:
基材片;
第1轴检测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基材片上,关于第1轴进行图案化而成;
绝缘层,其设置在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上;
第2轴检测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关于与所述第1轴垂直的第2轴进行图案化而成;
第1引绕电路,其进行从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到外部的电连接;以及
第2引绕电路,其进行从所述第2轴检测用电极到外部的电连接。
此外,在构成所述第2引绕电路的各布线之间,可以具有迁移防止层。
此外,在构成所述第2引绕电路的各布线之间设置的所述迁移防止层可以与所述各布线设置成同一平面。
此外,所述迁移防止层与设置在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上的所述绝缘层可以设置成同一平面。
此外,所述迁移防止层可以由与所述绝缘层相同的材料构成。
此外,在所述基材片的背面还可以具有翘曲防止层。
此外,还可以是,所述迁移防止层的顶部的面积小于底部的面积,沿着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从底部到顶部为锥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柔性触摸屏,替代两张电极基板,使第1轴检测用电极与第2轴检测用电极构成为在之间夹着薄绝缘层,从而能够提供薄且具有易弯曲性、即具有柔性的触摸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柔性触摸屏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图2的B-B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中的、在基材片上设置导电层的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中的、对导电层进行图案化的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中的、设置第1引绕电路的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中的、设置绝缘层和导电层的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中的、设置掩模并从上方进行曝光的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中的、去除掩模并从背面进行曝光的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中的、进行碱显影并去除未固化的绝缘层和导电层的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中的、设置包覆层而得到柔性触摸屏的步骤的概略截面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柔性触摸屏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从图12的C-C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柔性触摸屏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从图14的D-D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的截面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柔性触摸屏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从图16的E-E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的截面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柔性触摸屏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从图18的F-F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柔性触摸屏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柔性触摸屏1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该触摸屏10具有:基材片1;x轴检测用电极3,其设置在基材片1上,关于x轴进行图案化而成;绝缘层4,其设置在x轴检测用电极3上;y轴检测用电极6,其设置在绝缘层4上,关于y轴进行图案化而成;第1引绕电路7,其进行从x轴检测用电极3到外部的电连接;以及第2引绕电路8,其进行从y轴检测用电极6到外部的电连接。此外,该柔性触摸屏10可以设置对表面进行保护的包覆层9。此外,与现有的触摸屏相比较,该柔性触摸屏10在以下方面不同:替代两张电极基板,使x轴检测用电极3与y轴检测用电极6构成为在之间夹着薄绝缘层4。根据实施方式1的柔性触摸屏10,通过如上那样构成,能够做成薄且具有易弯曲性、即具有柔性的柔性触摸屏10。
此外,如图10的截面图所示,也可以不在第1引绕电路7上设置绝缘层4。此外,如图1的分解立体图所示,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可以形成为从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朝向相同方向的端面。此外,在端面处,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可以不被绝缘层4和包覆层9覆盖。根据关于上述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附加结构,在端面处,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不被绝缘层4和包覆层9覆盖,因此,通过在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上设置柔性印刷基板(FPC),能够容易地连接起第1引绕电路7、第2引绕电路8以及柔性印刷基板(FPC)。
以下,对构成该柔性触摸屏10的各部件进行说明。
<基材片>
作为基材片1的材质,可举出丙烯酯、聚碳酸酯、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聚酰胺、聚氨酯、聚氯乙烯、聚氟乙烯、聚酰亚胺等树脂膜。基材片1的厚度可以在5μm~800μm的范围内适当设定。如果厚度小于5μm,则作为层的强度不足,在剥离时会发生破裂等而难以处理,在厚度超过800μm的情况下,基材片1刚性过大而难以进行加工,且不能得到柔性。
<x轴检测用电极和y轴检测用电极>
在图1中,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分别由长方形状的多个电极构成,但是电极的形状不限于长方形状。例如,作为x轴检测用电极3,可以由按对角方向连接的多个菱形电极来构成,作为y轴检测用电极6,可以由按对角方向连接的多个菱形电极来构成。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在从与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构成x轴检测用电极3的菱形电极和构成y轴检测用电极6的菱形电极以彼此不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这样,通过使x轴检测用电极3与y轴检测用电极6以彼此不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能够使x轴和y轴的检测灵敏度彼此没有影响。此外,在图1中,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的数量分别设为4个,但是不限于此,可以设为任意数量。
此外,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可以通过分别对导电层13和16进行图案化而形成。作为导电层13、16,例如可以使用由聚氨酯丙烯酸酯、氰基丙烯酸酯等光固化性树脂粘合剂、导电性纳米纤维构成的导电层。此外,导电层13、16除了可以使用凹板印刷、胶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各种通用印刷方法来进行设置以外,还可以通过粘合由含有导电性纳米纤维的光固化性树脂构成的干膜等那样的片等来进行设置。
此外,导电层13、16例如可以使用由丙烯酯、聚酯、聚氨酯、聚氯乙烯等各种树脂粘合剂和导电性纳米纤维构成的导电层。可以通过凹板印刷、胶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各种通用印刷方法来设置由该各种树脂粘合剂与导电性纳米纤维构成的产物。
导电层13、16的厚度可以在数十nm~数百nm的范围内适当设定。在厚度薄于数十nm时,作为层的强度不足,在厚度厚于数百nm时,柔软性变得不充分。
<导电性纳米纤维>
上述导电性纳米纤维具有大约10~100,000的范围的纵横比。在纵横比较大时,各导电性纳米纤维彼此容易接触,能够形成有效的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此外,为了得到高透明性,导电性纳米纤维的整体密度降低,因此,这有利于得到透明性高的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即,通过使用具有高纵横比的导电性纳米纤维,能够充分降低导电性纳米纤维的密度,使得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实质透明。
此外,在导电性纳米纤维的直径d变粗时,电阻率实质减小,导电性变好,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吸收了更多的光而使光透射率降低。其结果是,透明性变差。此外,晶粒边界和表面散射对电阻率的影响在直径小于10nm时变大。在直径变大时,这些影响急剧减少。在导电性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nm~100nm时,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整体的电阻率大幅降低。但是,电气特性中的上述改善需要与透明导电膜的透明性减少之间进行权衡。
作为导电性纳米纤维,例如,可以使用银、金、铜、镍、镀金的银和铝等。具体而言,作为导电性纳米纤维的例子,可举出金属纳米纤维和肽纳米纤维等,其中,所述金属纳米纤维是从探针的前端部向承载金、银、铂、铜、钯等金属离子的前驱体表面施加电压或作用电流、连续地进行抽出而制造出的,所述肽纳米纤维等是在肽或其衍生物自身组织化而形成的纳米纤维中添加金粒子而成的。此外,即使是碳纳米管等黑色的导电性纳米纤维,在与影子的颜色或反射性等方面能识别出差别的情况下也成为对象。此外,作为导电性纳米纤维,不限于上述示例。作为导电性纳米纤维,银纳米纤维是特别优选的。
<绝缘层>
绝缘层4能够使用利用了通常所用的绝缘性树脂的绝缘层。此外,绝缘层4可通过设置感光性树脂层14并使其固化来得到。感光性树脂层14能够使用通常使用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氰基丙烯酸酯等光固化性树脂。此外,作为光固化性树脂,也可以是利用可见光、紫外光等以外的波长范围的光来进行固化的光固化性树脂。
<第1引绕电路和第2引绕电路>
第1引绕电路7将从x轴检测用电极3发出的电信号取出到外部。此外,第2引绕电路8将从y轴检测用电极6发出的电信号取出到外部。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能够使用通常作为电布线来使用的导电性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银膏。或者,可以是与上述导电层13、16同样地包含导电性纳米纤维在内的材料。
此外,例如,如图10的截面图所示,也可以不在第1引绕电路7上设置绝缘层4。此外,如图1的分解立体图所示,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可以形成为从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朝向相同方向的端面。此外,在端面处,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可以不被绝缘层4和包覆层9覆盖。此外,在端面中,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可以以在基材片1上不重合的方式,平面地、彼此分离地进行配置。
在如以往那样重叠两张电极基板来形成触摸屏的情况下,在两张电极基板之间夹着柔性印刷基板(FPC)而进行第1引绕电路和第2引绕电路与外部的连接。具体而言,夹在两张电极基板之间的柔性印刷基板与下侧的电极基板的第1引绕电路进行连接,并经由上侧的电极基板的贯通孔与上侧的电极基板的第2引绕电路进行连接。这是因为,触摸屏是重叠两张电极基板而构成的,因此,不仅在中央部、直到端面还存在电极基板,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为了进行与柔性印刷基板的电连接,需要贯通电极基板的孔(通孔)。本发明人着眼于该问题的存在,找到了能够解决该问题的上述结构。
即,在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形成为从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朝向相同方向的端面、且在端面处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构成为不被绝缘层4和包覆层9覆盖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柔性印刷基板(FPC)的连接,其中,该柔性印刷基板用于将由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检测出的电信号取出到外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端面处,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不被绝缘层4和包覆层9覆盖,因此,不是如现有那样将柔性印刷基板(FPC)夹在两张电极基板之间,而是将柔性印刷基板(FPC)设置在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由此,无需经由通孔等即可容易地连接起第1引绕电路7、第2引绕电路8以及柔性印刷基板(FPC)。
<包覆层>
为了保护柔性触摸屏10,可以根据必要设置包覆层9。包覆层9例如可以与绝缘层4同样地利用通常使用的绝缘性树脂。
(实施方式2)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10a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图2的B-B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10a的截面图。该柔性触摸屏10a的特征在于,在构成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具有迁移防止层12。
此处,“迁移”是指如下现象:形成布线的金属成分受布线之间的电场的影响而在绝缘物上移动,从而在相邻的布线之间产生电短路。尤其是,银的离子迁移被视为问题,在使用了银膏或银纳米纤维等的布线中,要求防止电子迁移。在该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10a中,如上所述,在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具有迁移防止层12。由此,具有能够防止构成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的迁移的效果。此外,在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具有迁移防止层12,由此,在将包覆层9设置为覆盖在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时,迁移防止层12以填补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的凹陷的方式被包覆层9覆盖。因此,在作成表面平滑的触摸屏时,能够将包覆层9的厚度减薄迁移防止层12填补的凹陷的量。其结果是,作为整体,能够得到薄且具有柔性的柔性触摸屏10a。
该迁移防止层12由绝缘层构成。此外,在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设置感光性树脂层,通过曝光使之固化,由此能够形成迁移防止层12。作为该感光性树脂层,能够使用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
图4~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柔性触摸屏10a的制造方法的各步骤的概略截面图。此外,各截面图对应于从图2的B-B方向观察到的截面图。以下,对柔性触摸屏10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1)准备基材片1。作为基材片,能够使用上述的材料。
(2)在基材片1上设置导电层13(图4)。
(3)关于x轴对导电层13进行图案化,形成x轴检测用电极3(图5)。
(4)设置将从x轴检测用电极3发出的电信号取出到外部的第1引绕电路7(图6)。
(5)在图案化的x轴检测用电极3上设置感光性树脂层14和导电层16(图7)。此外,虽然此处粘贴了层叠着感光性树脂层14和导电层16的膜,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依次进行设置感光性树脂层14的步骤和设置导电层16的步骤。
(6)设置掩模18,该掩模18在导电层16中设置电极的部位具有窗,从该掩模18的上方进行曝光,使感光性树脂层14固化(图8)。
(7)去除掩模18,从基材片1的背面进行曝光(图9)。
(8)通过进行碱显影或使用了酸的蚀刻,在感光性树脂14因来自正面或背面的曝光而固化了的部位,其上方的导电层16也残存。另一方面,在进行来自正面的曝光时,被掩模18覆盖而不曝光,并且在进行来自背面的曝光时,被x轴检测用电极3和第1引绕电路7覆盖而没有曝光的部分的感光性树脂14因没有固化而被去除。其结果是,感光性树脂14发生固化,形成绝缘层4。此外,导电层16在关于y轴的方面被图案化,形成y轴检测用电极6。此外,能够在第1引绕电路7的各布线之间形成迁移防止层12(图10)。通过该迁移防止层12,能够防止构成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的迁移。此外,在第1引绕电路7上不设置绝缘层4。
(9)设置将从y轴检测用电极6发出的电信号取出到外部的第2引绕电路8(未图示)。此外,该第2引绕电路8不出现在从图2的B-B方向观察到的截面图中。此外,第2引绕电路8可以形成为与第1引绕电路7朝向相同的端面。此外,第2引绕电路8也可以直接设置在基材片1上。此外,在端面处,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可以以在基材片1上不重合的方式,平面地、彼此分离地进行配置。
(10)以覆盖y轴检测用电极6的方式设置包覆层9(图11)。在该情况下,在端面处,可以不在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设置包覆层9。在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设置迁移防止层12、并以覆盖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的方式设置包覆层9的情况下,迁移防止层12以填补第1引绕电路7的布线之间的凹陷的方式被包覆层9覆盖。因此,在作成表面平滑的触摸屏时,能够将包覆层9的厚度减薄迁移防止层12填补的凹陷的量。其结果是,作为整体,能够得到薄且具有柔性的柔性触摸屏10a。
(11)在端面处,在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设置柔性印刷基板(FPC),连接起第1引绕电路7、第2引绕电路8和柔性印刷基板(FPC)(未图示)。在该情况下,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形成为从x轴检测用电极3和y轴检测用电极6朝向相同方向的端面,而且,在端面处,第1引绕电路7和第2引绕电路8的上表面不被绝缘层4和包覆层9覆盖,因此,能够容易地连接起第1引绕电路7、第2引绕电路8与柔性印刷基板(FPC)。
通过以上方式,能够得到柔性触摸屏10a。
(实施方式3)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柔性触摸屏10b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从图12的C-C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10b的截面图。如图13所示,在该触摸屏10b中,迁移防止层12与构成第2引绕电路8的各布线设置成同一平面。此外,迁移防止层12相对于绝缘层4也设置成同一平面。通过这样进行构成,能够大致消除柔性触摸屏10b的中央部、即由x轴检测用电极3、绝缘层4、y轴检测用电极6和迁移防止层12构成的显示部与端部即由第1引绕电路7构成的周缘部之间的阶梯差。
在绝缘层4上形成的y轴检测用电极6的厚度大约为数十nm,另一方面,第1引绕电路7和迁移防止层12的厚度大约为数十μm。即,与第1引绕电路7和迁移防止层12的厚度相比,y轴检测用电极6的厚度可以无视。因此,在以覆盖绝缘层4、y轴检测用电极6、第1引绕电路7和迁移防止层12的方式设置包覆层9的情况下,在上述中央部与端部之间,包覆层紧密进行粘合。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在中央部与端部之间产生虹状不均或混入空气。此外,绝缘层4的厚度与第1引绕电路7和迁移防止层12的厚度相同,因此,在粘贴包覆层9时,能够防止在绝缘层4与迁移防止层12之间混入空气。
(实施方式4)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柔性触摸屏10c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从图14的D-D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10c的截面图。该柔性触摸屏10c的特征在于,在形成有第1引绕电路7的区域的外缘部,以与迁移防止层12相同的厚度形成绝缘层4,此外,该绝缘层4由与迁移防止层12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这样进行构成,当在基材片1上形成迁移防止层12和绝缘层4时,由于各自的厚度和材质相同,因此,形成有迁移防止层12和绝缘层4的区域内的收缩率相同。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所形成的柔性触摸屏10c的显示部与端部之间产生由迁移防止层12与绝缘层4之间的收缩率之差导致的凹凸。
(实施方式5)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柔性触摸屏10d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从图16的E-E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10d的截面图。该柔性触摸屏10d的特征在于,在基材片1的背面,还具有厚度和材料与迁移防止层12和绝缘层4相同的翘曲防止层22。通过这样进行构成,当在基材片1上形成迁移防止层12和绝缘层4时,能够消除在基材片1的表面侧产生的应力(收缩应力)。其结果是,作为柔性触摸屏10d整体,能够抑制弯曲的产生。
(实施方式6)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柔性触摸屏10e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9是从图18的F-F方向观察到的柔性触摸屏10e的截面图。该柔性触摸屏10e的特征在于,将迁移防止层12的形状设为顶部的面积小于底部的面积、且沿着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从底部到顶部为锥状。通过这样进行构成,在柔性触摸屏10e的端部、即形成有第2引绕电路8的部位,在构成第2引绕电路8的各布线之间,具有一定的余裕部分,由此,在使基材片1的表面弯曲成凹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许弯曲。其另一方面,通过锥状的迁移防止层12,能够使各布线分离而彼此不接触。其结果是,能够得到如下柔性触摸屏10e:在端部处具有柔性,且能够防止第2引绕电路8的短路。
此外,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实施方式,能够发挥各个实施方式具有的效果。
已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记载,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形或修正是明显的。应该理解到,那样的变形或修正只要不脱离基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本发明的范围,则包含在其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柔性触摸屏作为薄且具有易弯曲性、即具有柔性的触摸屏是有用的。该柔性触摸屏是具有柔性的,因此能够组合到曲面状的显示器等中。
标号说明
1 基材片
3 x轴检测用电极
4 绝缘层
6 y轴检测用电极
7 第1引绕电路
8 第2引绕电路
9 包覆层
10、10a、10b、10c、10d、10e 柔性触摸屏
12 迁移防止层
13、16 导电层
14 感光性树脂层
18 掩模
22 翘曲防止片

Claims (8)

1.一种柔性触摸屏,其具有:
基材片;
第1轴检测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基材片上,关于第1轴进行图案化而成,该第1轴检测用电极包含导电性纳米纤维;
绝缘层,其通过使感光性树脂层的一部分固化而设置在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上;
第2轴检测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关于与所述第1轴垂直的第2轴进行图案化而成;
第1引绕电路,其进行从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到外部的电连接,该第1引绕电路构成为厚度比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厚;
第2引绕电路,其进行从所述第2轴检测用电极到外部的电连接;以及
迁移防止层,其通过使所述感光性树脂层的另一部分固化而在构成所述第1引绕电路的各布线之间以不覆盖所述各布线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
其中,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所述第1引绕电路、所述绝缘层和所述迁移防止层直接形成于所述基材片之上,
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与所述第2轴检测用电极在之间夹着所述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摸屏,其中,
所述第1引绕电路由银膏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摸屏,其中,
在形成有所述第1引绕电路和所述第2引绕电路的端面,所述第1引绕电路的上表面和所述第2引绕电路的上表面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摸屏,其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防止层与所述各布线设置成同一平面,
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与所述第1引绕电路和所述迁移防止层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摸屏,其中,
在所述基材片的背面还具有翘曲防止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触摸屏,其中,
所述迁移防止层的顶部的面积小于底部的面积,沿着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从底部到顶部为锥状。
7.一种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在基材片上形成包含导电性纳米纤维的第1导电层;
关于第1轴对所述第1导电层进行图案化而形成第1轴检测用电极;
形成第1引绕电路,该第1引绕电路进行从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到外部的电连接,该第1引绕电路构成为厚度比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厚;
在图案化后的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和所述第1引绕电路上,形成感光性树脂层和层叠在该感光性树脂层上的第2导电层;
在所述第2导电层上设置掩模,从该掩模的上方进行曝光,去除掩模,通过进行碱显影或使用了酸的蚀刻,关于第2轴对第2导电层进行图案化而形成第2轴检测用电极,从所述基材片的背面进行曝光,通过进行碱显影或使用了酸的蚀刻,使感光性树脂层的一部分固化而在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上形成绝缘层,并且,使所述感光性树脂层的另一部分固化而在构成所述第1引绕电路的各布线之间以不覆盖所述各布线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迁移防止层;
形成第2引绕电路,该第2引绕电路进行从所述第2轴检测用电极到外部的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所述第1引绕电路、所述绝缘层和所述迁移防止层直接形成于所述基材片之上,
所述第1轴检测用电极与所述第2轴检测用电极在之间夹着所述绝缘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1引绕电路由银膏构成。
CN201380012331.0A 2012-03-08 2013-03-04 柔性触摸屏 Active CN104160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1443A JP5714526B2 (ja) 2012-03-08 2012-03-08 フレキシブルタッチパネル
JP2012-051443 2012-03-08
PCT/JP2013/055855 WO2013133214A1 (ja) 2012-03-08 2013-03-04 フレキシブルタッチ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0365A CN104160365A (zh) 2014-11-19
CN104160365B true CN104160365B (zh) 2018-02-02

Family

ID=49116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2331.0A Active CN104160365B (zh) 2012-03-08 2013-03-04 柔性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79703B2 (zh)
EP (1) EP2824546A4 (zh)
JP (1) JP5714526B2 (zh)
KR (1) KR102016540B1 (zh)
CN (1) CN104160365B (zh)
WO (1) WO20131332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0837B2 (ja) * 2013-05-16 2016-02-1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JP6080209B2 (ja) * 2013-07-19 2017-02-15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性を有する電極シート
KR102187929B1 (ko) * 2013-11-22 2020-1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50199048A1 (en) * 2014-01-15 2015-07-16 Carestream Health, Inc. Touch panel assembly
JP5958476B2 (ja) * 2014-01-17 2016-08-02 Tdk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2262530B1 (ko) * 2014-02-17 2021-06-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104444B (zh) * 2014-03-25 2019-03-0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及具备透明导电性层叠体的触摸面板
JP6063411B2 (ja) * 2014-03-28 2017-0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10394350B2 (en) * 2014-08-11 2019-08-27 Atmel Corporation Fabricated electrical circuit on touch sensor substrate
CN204360343U (zh) * 2014-08-16 2015-05-2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触控感测器的触控面板
US20160054825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Carestream Health, Inc. Touch panels and methods
JP6406579B2 (ja) * 2014-12-18 2018-10-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
KR102492215B1 (ko) 2015-11-27 2023-01-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 제작 방법
CN109891375B (zh) * 2016-11-01 2022-04-12 东丽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JP6937829B2 (ja) * 2017-06-26 2021-09-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複合部材およびデバイス
JP7172211B2 (ja) * 2017-07-28 2022-11-16 Tdk株式会社 導電性基板、電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9343747A (zh) * 2018-12-18 2019-02-15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US11424299B2 (en) * 2019-04-08 2022-08-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ressure 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electrode and light emitting lay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216A (zh) * 2009-07-31 2010-01-20 深圳市旺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防干扰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及其生产工艺
CN102243544A (zh) * 2010-05-12 2011-11-1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控屏的制造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7784A (ja) * 1992-08-21 1994-03-1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導電性タブレット材料
JP4174798B2 (ja) * 2003-07-25 2008-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4351129B2 (ja) * 2004-09-01 2009-10-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配線回路基板
JP4346541B2 (ja) * 2004-11-26 2009-10-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配線回路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99498A (ja) * 2007-10-19 2009-05-07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5651910B2 (ja) * 2007-12-13 2015-01-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膜、及び透明導電膜の製造方法
JP3143012U (ja) * 2008-04-23 2008-07-03 洋華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接触制御感知構造を備える可動スクリーン
CN102789131A (zh) 2008-08-22 2012-11-21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感光性导电膜、导电膜的形成方法、导电图形的形成方法以及导电膜基板
JP5260404B2 (ja) * 2008-12-26 2013-08-14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01540556U (zh) * 2009-09-07 2010-08-04 苏州超联光电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KR101096755B1 (ko) * 2009-10-15 2011-12-21 도재훈 정전용량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380535U (en) * 2009-12-03 2010-05-11 Transtouch Technology Inc Capacitive touch panel
JP2011154442A (ja) * 2010-01-26 2011-08-11 Sony Corp センサ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DE102010043677B4 (de) * 2010-02-11 2017-04-06 Lg Display Co., Ltd. Berührungsempfindliche Bildschirmtaf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JP2011171353A (ja) * 2010-02-16 2011-09-01 Meiko:Kk 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基板
WO2011106438A1 (en) * 2010-02-24 2011-09-01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Nanowire-based transparent conductors and methods of patterning same
JP5531707B2 (ja) * 2010-03-26 2014-06-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一体型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WO2011142122A1 (ja) * 2010-05-11 2011-11-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電子ペーパ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CN102279678A (zh) 2010-06-12 2011-12-1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电路图形结构及制造方法、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
CN102375587B (zh) * 2010-08-15 2015-03-1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侦测多触摸点的真坐标的触控面板及侦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216A (zh) * 2009-07-31 2010-01-20 深圳市旺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防干扰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及其生产工艺
CN102243544A (zh) * 2010-05-12 2011-11-1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控屏的制造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79703B2 (en) 2016-06-28
JP2013186706A (ja) 2013-09-19
US20150047957A1 (en) 2015-02-19
KR102016540B1 (ko) 2019-08-30
JP5714526B2 (ja) 2015-05-07
CN104160365A (zh) 2014-11-19
WO2013133214A1 (ja) 2013-09-12
EP2824546A1 (en) 2015-01-14
EP2824546A4 (en) 2016-03-16
KR20140138685A (ko) 2014-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0365B (zh) 柔性触摸屏
US9383846B2 (en) Touch sensor and touch sens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W501210B (en) Flexible wiring boards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flexible wiring board
JP4790558B2 (ja) 配線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293661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WO2004061640A1 (ja) 狭額縁タッチパネル
TWM471627U (zh) 柔性觸控面板結構
KR102054934B1 (ko) 투명 유연 전극을 구비하는 터치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4191717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20220256690A1 (en)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295670A (zh) 透明导电膜
US79326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bonding structure
JPH08335759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367643B1 (ko) Fpc 일체형 정전 용량 스위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40118637A1 (en) Touch panel
TWI730395B (zh) 電磁干擾屏蔽結構、具有電磁干擾屏蔽結構的軟性電路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11240520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3605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197593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TWM588939U (zh) 電磁干擾屏蔽結構、具有電磁干擾屏蔽結構的軟性電路板
CN109819585A (zh) 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JP2001043746A (ja) フラット型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CN210836049U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73816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5558511B2 (ja) 導電性ナノファイバー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