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0474B -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0474B
CN104150474B CN201410378018.5A CN201410378018A CN104150474B CN 104150474 B CN104150474 B CN 104150474B CN 201410378018 A CN201410378018 A CN 201410378018A CN 104150474 B CN104150474 B CN 1041504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temperature
autoclave
intermediate phase
acid catal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80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0474A (zh
Inventor
李四中
顼栋
俞长松
王建龙
卜海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IMA NEW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IMA NEW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IMA NEW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IMA NEW CARB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780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04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0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0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0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0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温制备高导热石墨泡沫的方法。以中间相沥青为主要原料,并加入路易斯酸催化剂,并按路易斯酸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质量比为0.01-0.5组成的原料,经机械混合、置入高压釜,碳化石墨化,即可制成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按两种原料的组成与配比,通过控制发泡工艺条件所制备的最初制品再经过碳化石墨化制得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该方法发泡时需要加热的温度较低,充分利用催化聚合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泡,降低了加热温度,有利于成本的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温制备高导热石墨泡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设备趋向小型化、高度集成化,为保证高功率密度电子仪器设备和微型/小型集成功能系统的稳态运行,对其使用过程产生的热量强化导出,降低使用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采用发泡工艺,无需进行传统制备方法中的吹气发泡和预氧化处理,大大缩短了制备时间,降低了制备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石墨泡沫的导热率[成会明,刘敏,苏革等.泡沫碳概述.碳素技术,2000,3:30-32,和沈曾民,戈敏,迟伟东等.中间相沥青基碳泡沫体的制备、结构及性能.新型碳材料,2006,3:193-201]。通常情况下要制备出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不小于500℃)下进行制备,这使得材料的制备工艺条件苛刻,制备成本仍然较高,导致泡沫碳材料的推广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化学反应来说,碳材料的碳化过程是热引发的自由基聚合与裂解反应,该过程受自由基反应活化能限制,因此存在耗能高、费时、工艺复杂等缺陷。利用催化剂可以有效调节反应的活化能,特别是对于热解反应和缩合反应,采用催化剂进行催化热解碳氢化合物和缩合稠环芳烃化合物可以有效增加其反应速率和控制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而可以调控所制得材料的性能。对于制备纳米碳材料来说,利用CVD催化制备各种纳米碳材料是较为普通的手段,例如制备纳米碳管,纳米碳纤维等等,这种方法降低了碳氢键的活化能,有效地降低了制备特殊碳材料的反应温度,并结合工艺参数的改变达到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的目的。
在碳化过程中,热引发的聚合反应速率是较慢的,采用加入FeCl3、AlCl3或者HF/BF3有效提高聚合的反应速率。因此,本专利通过加入特定的物质,可以有效降低碳化温度,提高碳化速率,进而可以有效降低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制备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不小于500℃)下进行制备,这使得材料的制备工艺条件苛刻,制备成本仍然较高,导致泡沫碳材料的推广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温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工艺方法,主要以中间相沥青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路易斯酸催化剂,通过改变加入催化剂的种类与量来实现催化碳化法制备高导热率的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
制备方法为:将混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置于高压釜中,在氮气气氛中,将混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380-42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任高压釜中反应自由进行,待反应结束,高压釜中反应物温度下降至常温时,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将得到的泡沫沥青制品依次进行碳化、石墨化操作,得到石墨泡沫材料,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间相沥青的软化点为210~330℃,中间相含量为60~100%。
上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将混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置于高压釜中,在氮气压力为0.1~10MPa下,以0.1~10℃/min的升温速度将混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380-42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任体系温度自由升降,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高压釜中反应物温度下降至常温时,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
该步骤中,中间相沥青为粒径≤0.154mm的颗粒状,
路易斯酸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混合时的质量比为0.01~0.5,路易斯酸催化剂的种类为FeCl3、AlCl3或者HF/BF3等,当催化剂为FeCl3或AlCl3时,采用不锈钢材质的高压釜;当催化剂为HF/BF3时,采用蒙乃尔材质的高压釜,
将混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380-420℃后,由于路易斯酸催化剂的存在,会首先引发中间相沥青中的聚合反应,聚合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中间相沥青反应体系的温度快速自动上升到500-750℃甚至更高),此时可以停止加热,也无需进行程序控温,便可实现对体系的发泡操作;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泡沫沥青制品置于碳化炉中,在氮气流下,以0.1~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800℃~1500℃,并恒温2小时,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碳化沥青泡沫体;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碳化沥青泡沫体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氩气流下,以1~5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2000℃~3000℃,并恒温15分钟,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石墨泡沫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路易斯酸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引发中间相沥青中的聚合反应,充分利用催化聚合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泡,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时,无需对中间相沥青加热到过高的温度,大大减轻了生产设备的压力,工艺较为简单,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并且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制备的产品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中间相沥青3000g(平均粒径0.15mm、软化点270℃)与FeCl3催化剂(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0.2)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置入高压釜,并向高压釜内充入氮气,氮气压力3MPa,在高压釜中,将混有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42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反应体系在催化聚合自生热作用下自动升温到最高600℃,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反应过程中,调整氮气压力使得泡沫沥青制品的密度为0.6g/cm3);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泡沫沥青制品置于碳化炉中,在氮气流下,以4℃/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1000℃,并恒温2小时,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碳化沥青泡沫体;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碳化沥青泡沫体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氩气流下,以18℃/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2400℃,并恒温15分钟,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石墨泡沫材料。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
实施例2
(1)将中间相沥青3000g(平均粒径0.15mm、软化点280℃)与FeCl3催化剂(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0.3)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置入高压釜,并向高压釜内充入氮气,氮气压力3MPa,在高压釜中,将混有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42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反应体系在催化聚合自生热作用下自动升温到最高650℃,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反应过程中,调整氮气压力使得泡沫沥青制品的密度为0.62g/cm3);
步骤(2)、(3)的操作,与实施例1中相同。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
实施例3
(1)将中间相沥青3000g(平均粒径0.12mm、软化点230℃)与AlCl3催化剂(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0.08)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置入高压釜,并向高压釜内充入氮气,氮气压力3MPa,在高压釜中,将混有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40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反应体系在催化聚合自生热作用下自动升温到最高700℃,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反应过程中,调整氮气压力使得泡沫沥青制品的密度为0.58g/cm3);
步骤(2)、(3)的操作,与实施例1中相同。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
实施例4
(1)将中间相沥青3000g(平均粒径0.12mm、软化点240℃)与AlCl3催化剂(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0.1)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置入高压釜,并向高压釜内充入氮气,氮气压力3MPa,在高压釜中,将混有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40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反应体系在催化聚合自生热作用下自动升温到最高720℃,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反应过程中,调整氮气压力使得泡沫沥青制品的密度为0.55g/cm3);
步骤(2)、(3)的操作,与实施例1中相同。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
实施例5
(1)将中间相沥青3000g(平均粒径0.14mm、软化点260℃)与AlCl3催化剂(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0.02)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置入高压釜,并向高压釜内充入氮气,氮气压力3MPa,在高压釜中,将混有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42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反应体系在催化聚合自生热作用下自动升温到最高680℃,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反应过程中,调整氮气压力使得泡沫沥青制品的密度为0.59g/cm3);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泡沫沥青制品置于碳化炉中,在氮气流下,以8℃/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1200℃,并恒温2小时,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碳化沥青泡沫体;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碳化沥青泡沫体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氩气流下,以2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2600℃,并恒温15分钟,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石墨泡沫材料。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
实施例6
(1)将中间相沥青3000g(平均粒径0.13mm、软化点310℃)与AlCl3催化剂(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0.05)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置入高压釜,并向高压釜内充入氮气,氮气压力10MPa,在高压釜中,将混有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40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反应体系在催化聚合自生热作用下自动升温到最高720℃,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反应过程中,调整氮气压力使得泡沫沥青制品的密度为0.85g/cm3);
步骤(2)、(3)的操作,与实施例5中相同。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
实施例7
(1)将中间相沥青3000g(平均粒径0.15mm、软化点220℃)与HF/BF3(其中HF:BF3的摩尔比为1:1)催化剂(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0.1)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置入高压釜,并向高压釜内充入氮气,氮气压力0.1MPa,在高压釜中,将混有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38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反应体系在催化聚合自生热作用下自动升温到最高720℃,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反应过程中,调整氮气压力使得泡沫沥青制品的密度为0.45g/cm3);
步骤(2)、(3)的操作,与实施例5中相同。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
实施例8
(1)将中间相沥青3000g(平均粒径0.15mm、软化点320℃)与HF/BF3(其中HF:BF3的摩尔比为1:1)催化剂(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0.5)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置入高压釜,并向高压釜内充入氮气,氮气压力0.1MPa,在高压釜中,将混有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40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反应体系在催化聚合自生热作用下自动升温到最高750℃,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反应过程中,调整氮气压力使得泡沫沥青制品的密度为0.88g/cm3);
步骤(2)、(3)的操作,与实施例5中相同。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
实施例9
(1)将中间相沥青3000g(平均粒径0.13mm、软化点290℃)与HF/BF3(其中HF:BF3的摩尔比为1:1)催化剂(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的质量比为0.01)混合均匀,装入容器中,置入高压釜,并向高压釜内充入氮气,氮气压力3MPa,在高压釜中,将混有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42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反应体系在催化聚合自生热作用下自动升温到最高650℃,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反应过程中,调整氮气压力使得泡沫沥青制品的密度为0.61g/cm3);
步骤(2)、(3)的操作,与实施例5中相同。
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
表1实施例1—9的石墨泡沫材料的测试性能
上表中,体积密度测试将材料(10×10×10mm)六面磨平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尺寸,用分析天平称重,然后计算其体积密度;抗压强度测试:试样尺寸10×10×10mm,利用新三思公司生产的CMT4303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抗压强度,试样的抗压强度利用公式计算:σc=P/abP为表压值,a为样品长度,b为样品宽度;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目前,对于碳材料热导率的测定采用间接法,即用激光偏转法和激光闪烁法测定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根据材料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λ=α×ρ×Cp计算,式中,α为热扩散系数,ρ为密度,Cp为比热容,热扩散系数利用NetzschLFA447/2-2InSbNanoFlash型热扩散仪测试。

Claims (7)

1.一种低温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将混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置于高压釜中,在氮气气氛中,将混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380-42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任高压釜中反应自由进行,待反应结束,高压釜中反应物温度下降至常温时,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将得到的泡沫沥青制品依次进行碳化、石墨化操作,得到石墨泡沫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将混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置于高压釜中,在氮气压力为0.1~10MPa下,以0.1~10℃/min的升温速度将混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中间相沥青加热至380-420℃,待反应体系开始自动升温时,停止加热,任体系温度自由升降,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高压釜中反应物温度下降至常温时,出釜得到泡沫沥青制品;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泡沫沥青制品置于碳化炉中,在氮气流下,以0.1~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800℃~1500℃,并恒温2小时,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碳化沥青泡沫体;
(3)将步骤(2)中得到的碳化沥青泡沫体置于石墨化炉中,在氩气流下,以1~5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2000℃~3000℃,并恒温15分钟,自然冷却后出炉即得到石墨泡沫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低温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相沥青为粒径≤0.154mm的颗粒状,软化点为210~330℃,中间相含量为60~100%。
4.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低温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与中间相沥青混合时的质量比为0.01~0.5。
5.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低温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的种类为FeCl3、AlCl3或者HF/BF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的种类为FeCl3或AlCl3时,采用不锈钢材质的高压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路易斯酸催化剂的种类为HF/BF3时,采用蒙乃尔材质的高压釜。
CN201410378018.5A 2014-08-01 2014-08-01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150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8018.5A CN104150474B (zh) 2014-08-01 2014-08-01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8018.5A CN104150474B (zh) 2014-08-01 2014-08-01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0474A CN104150474A (zh) 2014-11-19
CN104150474B true CN104150474B (zh) 2016-03-23

Family

ID=51876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8018.5A Active CN104150474B (zh) 2014-08-01 2014-08-01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04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685B (zh) * 2022-01-05 2022-05-06 浙江艺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泡沫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3506A (en) * 1997-09-02 2000-03-07 Lockheed Martin Engery Research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making carbon foam
CN1541939A (zh) * 2003-11-07 2004-11-03 大连理工大学 以沥青为原料制备泡沫炭材料的技术方法及其工艺制度
CN1733603A (zh) * 2005-07-19 2006-02-15 东华大学 一种沥青碳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3506A (en) * 1997-09-02 2000-03-07 Lockheed Martin Engery Research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making carbon foam
CN1541939A (zh) * 2003-11-07 2004-11-03 大连理工大学 以沥青为原料制备泡沫炭材料的技术方法及其工艺制度
CN1733603A (zh) * 2005-07-19 2006-02-15 东华大学 一种沥青碳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影响炭质中间相形成和发展的因素——Ⅱ.添加剂和外加场;李同起等;《炭素技术》;20071231;第26卷(第2期);2.1.2化学添加剂的作用 *
添加剂对煤沥青的改性作用及沥青焦性能的影响;刘洪波等;《新型炭材料》;20010630;第16卷(第2期);1前言、2.1、2.2 *
由中间相沥青制备泡沫炭:Fe(NO3)3的影响;邱介山等;《新型炭材料》;20050930;第20卷(第3期);2.1、2.2和3.1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0474A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rhan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foam derived from pitch and phenolic resin using a soft templating method
Si et al. Bis-benzoxazine resins with high char yield and toughness modified by hyperbranched poly (resorcinol borate)
CN101321713A (zh) 含碳材料
CN101671196B (zh) 添加六钛酸钾晶须的碳泡沫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02594A (zh) 一种以煤系针状焦为骨料的各向同性石墨的制备方法
CN105884357B (zh) 一种用于热压成型的石墨模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8106B (zh) 采用碳化硅增强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制备碳膜的方法
CN103865230B (zh) 一种微波发泡制备的酚醛泡沫
CN102633464A (zh) 胶黏剂注浆成型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2502595A (zh) 一种各向同性石墨的制备方法
Talabi et al. Structural evolution during the catalytic graphitization of a thermosetting refractory binder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the derived carbons
CN103253664A (zh) 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3626513A (zh) 一种泡沫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
CN104987630A (zh) 改性聚三氟氯乙烯及其模压工艺
CN103482956A (zh) 一种纳米蒙脱土改性树脂基炭泡沫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150474B (zh) 一种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碳的制备方法
CN103289618B (zh) 复合改性抗氧化酚醛树脂结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0053B (zh) 一种指导针状焦焦化生产的原料评价方法
Fang et al. Improving the self-sintering of mesocarbon-microbea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igh performance graphite-parts
Liang et al. Polymerization kinetics and control of the components of a mesophase pitch
CN101434388A (zh) 一种小孔径泡沫炭的制备方法
CN104293366A (zh) 一种催化炭化制备各向同性焦的方法
CN102897753B (zh) 一种高导热石墨的制备方法
Song et al. Seal and wear properties of graphite from MCMBs/pitch-based carbon/phenolic-based carbon composites
Li et al. Low-temperature thermally modified fir-derived biomorphic C–SiC composites prepared by sol-gel infilt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