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6671B - 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36671B
CN104136671B CN201380011718.4A CN201380011718A CN104136671B CN 104136671 B CN104136671 B CN 104136671B CN 201380011718 A CN201380011718 A CN 201380011718A CN 104136671 B CN104136671 B CN 104136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coupling part
equipment
passage
connecte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17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36671A (zh
Inventor
B.范德杰尔格特
F.德梅斯
H.克里斯蒂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6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6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36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36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3/00Jacquards
    • D03C3/24Features common to jacquards of different types
    • D03C3/40Constructions of lifting-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uckles (AREA)
  • Loom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经纱的定位元件的联接设备,包括具有头部(8)的凸联接部分(1),当弹性变形时,头部可经由通道(13)引入凹联接部分(11)中,并在所述通道之外具有较大的横向尺寸,使得头部保留在那儿,联接部分(1)、(11)联接起来。在该通道(13)之外,凹联接部分(11)包括具有开口(17)的可轴向移位的未联接体(16),使得头部可引入该开口(17)中,并在该过程中变形成其可引入通道(13)中以分离联接部分。

Description

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其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包括具有头部的凸联接部分和具有保留装置的凹联接部分,保留装置可经由一通道达到,并用于保留所述头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定位经纱的设备的织机,尤其是提花机,包括许多第一和第二元件,它们通过分别连接到这样的凸凹联接部分同时这些联接部分连接起来而可拆卸地彼此连接。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提花设备的织机,提花设备的滑车绳索和通丝如此可拆卸地彼此连接。
背景技术
在提花织机中,经纱穿过综丝的孔眼。提花设备设计成上下移动这些综丝,以将经纱定位在一个或多个高度处,在各情况下,在连续操作周期期间于一个或多个高度处引入纬线。
为此,已知的提花设备包括一系列钩状件,它们可选择成可选地随着反相上下移动的刀具移动。钩状件连接到滑车系统,滑车系统包括借助一个或多个通丝连接到综丝的滑车绳索。在底部,综丝使用回缩弹簧连接到弹簧框架或弹簧箱,使得对综丝施加向下引导的弹簧力,由此经由通丝和滑车绳索对钩状件施加所述力。当钩状件被往复刀具捕获时,该向下弹簧力确保钩状件与移动刀具的良好接触以及可靠钩挂。上述部件形成在编织期间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设备的一部分,并在本专利申请中称为‘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设备的)元件’或简称为‘定位元件’。
每个综丝连接到通丝。该连接通过给综丝末端提供固定元件来实现。所述固定元件,比如孔眼、弹性折叠件或夹紧元件允许通丝夹紧在固定元件中或通丝绕固定元件折返,通丝的返回端部连接到朝向固定元件行进的通丝部分,从而在通丝中形成孔眼。
通常在对准综丝的孔眼期间进行这些连接。在对准期间,每个综丝与通丝之间的连接定位成综眼相对于纬线的一个或多个引入高度处于良好限 定位置。为了能够在连续操作周期中在正确高度定位延伸穿过综眼的经纱使得在整个机织织物范围内成功地形成梭口成为可能,综眼显然还必须在正确高度连接到通丝。在该情况下,通常所有综眼在相同良好限定高度连接到它们各自的通丝。
织机的综框有时容纳数以千计的通丝。综框的更换(例如由于通丝的磨损或为了改变综框构造)是费时费力的任务,其涉及相当大的人工成本,此外,其还要求织机长停机时间,导致生产率相应地损失。因此,期望通过提供结构性简单的连接装置来促进这些操作,连接装置易于操纵,并能够快速产生用于织机经纱的定位元件的正确且可靠连接。
已发展许多不同类型的连接装置来提供提花设备的元件的快速连接。EP 0788562公开了一种用于将通丝连接到滑车绳索的连接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具有终止于径向变宽头部的纵长插入部分,第二连接装置包括一对协作的弹性夹紧指,弹性夹紧指设计成由第一连接装置的头部推离,并当头部移动通过夹紧指时弹回。该头部在轴向方向由弹回指保留,使得连接装置联接起来。为了使连接装置分离,首先需要借助可移位部分推离夹紧指,使得头部不再夹紧在夹紧指之间,并可从第二连接装置拉出。
这些连接装置的缺点是这些连接装置的良好联接取决于两个可弹性变形的突出夹紧指的事实。这种元件更易损坏,还对相邻联接元件或绳索具有更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其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该设备的部件较少受到损坏,使得该设备具有更长的平均寿命。额外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连接装置的连接设备,连接装置易于操纵,可快速产生可靠连接,并且独立地和/或成组地使自动连接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这些目的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来实现,该设备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包括具有头部的凸联接部分和具有保留装置的凹联接部分,保留装置可经由一通道达到,并用于在其中保留头部,根据本发明,
-头部可以弹性变形,使得其径向尺寸减小;
-通道设计成允许头部因联接力而在变形状态下通过,
-在通道之外,头部返回具有较大横向尺寸的状态,使得头部保留在那儿,联接部分联接起来;
-在通道之外,凹联接部分包括具有开口的未联接体,其基本上可在轴向方向上移位;
-位于通道之外的头部可移进所述开口中;以及
-那么,开口设计成使头部变形,使得其可引入通道中以分离联接部分。
换言之,凹联接部分包括仅允许头部在变形状态下穿过的通道,未联接体设置在该通道外部,未联接体可基本上根据凹联接部分的纵向方向轴向移位,并具有一开口,该开口用于使头部变形至较小径向尺寸,这允许头部插入通道中,并经由该通道从凹联接部分移除。
这种连接设备能够以快速简单的方式进行连接。联接部分可设计成通过根据主要直线路径朝向彼此且进入彼此移动联接部分来联接所述联接部分。
联接部分的分离还可以十分简单的方式实现:
-通过将凸联接部分进一步移入凹联接部分中,直到位于通道外部的头部达到未联接体的开口并在该开口中变形至较小横向尺寸为止;以及
-通过随后在相反方向上远离凹联接部分移除凸联接部分,
■其中,在移除运动的第一阶段,未联接体初始与凸联接体部分一起移动,直到变形头部的一部分位于通道中或者直到变形头部位于该通道对面、正好位于该通道前方或该通道的位置为止;
■其中,在移除运动的第二阶段,将头部从未联接体中的开口以变形状态拉入通道中,同时未联接体保持在后方;以及
■其中,在移除运动的第三且最后阶段,将头部拉过通道,直到其已离开通道且联接部分已分离为止。
联接部分由此还可设计成所述分离仅需要联接元件相对彼此的简单直线移动,使得还可以快速地实现所述分离。由此,这种联接部分是十分容易让用户掌握的,并易于操纵。简单联接和分离还使得这些连接装置十分适于自动连接织机上的若干定位元件。可变形头部还可作为不具突出部分 的单部或多部可变形元件而具有十分简单和紧凑的设计。
凹联接部分还可设计成简单的,如具有通道的中空元件,通道仅允许头部在变形状态下通过,使得头部在通道之外可具有较大横向尺寸,设置在该通道之外的未联接体可以在大致轴向方向上移位。
本发明不限于用于连接两个或更多个上述定位元件(钩状件、通丝、滑车绳索、弹簧框架…)的设备,但是不必说,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设备的其它元件也可利用这种连接设备以同样有利的方式连接起来。
在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联接部分设计成在大致轴向联接力和分离力的作用下联接和分离。结果,联接部分仅相对于彼此沿联接部分轴线移动,这关于联接和分离的速度是有利的,并确保更大的易用度。
优选地,为了分离,位于通道外部的头部可沿凹联接部分的方向借助轴向移位被带至未联接体的开口中。由此,该移动还是在与联接部分联接期间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简单移动。
在优选实施例中,头部和/或通道形成为头部从非变形状态在指向通道的联接力作用下以前端抵靠通道入口侧开始变形,并被推入通道中。结果,头部的变形因所施加的联接力而自动地发生。该措施还增加了在联接和分离联接部分期间的速度和易用性。
例如,可变形头部可设计成其在至少一个横向投影上具有朝向前端逐渐变细的形状。该头部优选地具有朝向前端逐渐减小的横向尺寸,并例如具有叉形顶端或锥形或截头圆锥形的形状。
头部在非变形状态下的形状还确定为其可有效地保留在凹部的通道外部。该形状可以十分简单。为此,头部包括保留表面,例如后端,其设计成在施加在联接部分上且与所述联接力相反作用的力的作用下,碰撞凹部的保留元件,以将头部保留在通道之外。在此所述保留元件可由通道的边缘或边缘部分构成,或由防止头部朝向通道进一步移位的任何部件或突起构成。
在本专利申请中,术语联接力和分离力仅用于表示在联接和分离联接部分期间使用什么力,并不意在表明作用在联接部分上的力的方向。在联接的联接部分的正常使用条件下,它们被彼此拉离。
如果在凸联接部分的纵向截面中,所述保留表面实际上与联接部分轴线成直角延伸或远离该轴线移动,则可获得朝向后端倾斜延伸的十分有效 的保留表面。
如果对头部施加向后引导的拉力,如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设备工作期间的最通常情况,则例如,由于上述回缩弹簧,头部会用垂直或倾斜向后引导的保留表面撞击保留元件,结果,不再可能将头部拉进通道中。因此,使用十分简单的装置产生可靠联接。
未联接体优选地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轴向方向移位,在第一位置,在未联接体和通道末端之间有用于头部的足够中间空间,在第二位置,未联接体足够接近通道末端,使得处于变形状态的头部可从未联接体开口拉入通道中。
在正常使用状态中,未联接体因重力而处于第一位置,但是未联接体可以由于灰尘积累或形状或尺寸变化而在联接期间充分接近通道末端。在该情况下,其由头部沿第一位置的方向推动。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由第一和第二止动件确定,第一和第二止动件确定未联接体的移动轨迹的极限位置。
在分离期间,凸联接部分被初始推动,直到头部位于放置在第一位置的未联接体的开口中为止。第一止动件使未联接体停止,使得头部可容易地推入开口中。随后,凸联接部分被拉回,而头部仍保持在开口上,未联接体被带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未联接体必须足够接近通道末端,以将头部以变形状态从未联接体的开口拉进通道中。该位置由第二止动件精确地确定。
如果未联接体在分离期间过于接近通道末端,则导致用于头部的中间空间不足,头部必须能够将未联接体进一步推入上述第一位置的方向中。然而,在该移位期间,头部不能被推入未联接体的开口中,这会导致头部变形,结果,头部会在拉力作用下在通道中返回变形状态,导致不期望的分离。
此外,必须防止因在联接期间朝向彼此被推得太过而产生联接部分的不期望分离。最终,头部可由此在分离期间终止于未联接体的开口中,并随后在拉力作用下以变形状态返回通道中。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径向压缩的凸起(局部地增加头部的横向尺寸)可设置在头部上以改善这种情况。所述凸起优选地基本上与凸联接部分的轴线方向成直角延伸。
而且,优选地所述凸起在头部引入通道期间实际上不受头部变形影响的位置连接到头部,使得该凸起在头部的压缩状态也执行其功能。优选地,该凸起连接到头部分的在头部引入通道时实际上未变形的部分。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凸起连接到头部的固体部分。
如果将头部推靠在未联接体上以使其移位,则推力会通过凸起传递到未联接体,会防止将头部推入未联接体的开口中。由于基本横向地引导凸起,所以仅对头部的变形性有小的影响。如果联接部分在联接期间朝向彼此被推得太近,则凸起提供额外的阻力,结果,头部不太容易被推入开口中。
在凸起位置的横截面的尺寸优选地使得它们可确保经由通道的简单联接。此外,未联接体的直径优选地稍微小于凹联接部分中的通道的直径。结果,凸起实际上对所需的联接力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足够大以将未联接体从通道末端推动足够远,从而防止头部在联接期间非期望地终止于未联接体中,这会导致非期望的分离,如上说明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凹联接部分包括接收空间,其位于通道之外,未联接体以可移位方式设置在接收空间中。
在距通道最远的末端,接收空间优选地由端表面定界,该端表面设计成防止未联接体进一步移动,并由此形成用于未联接体的所述第一止动件。该端表面优选地还具有空腔,空腔的横向尺寸使得头部的延伸穿过未联接体的开口的端部可放置在所述空腔中,同时未联接体由端表面保留。
在各情况下,根据通道轴线的方向,头部和未联接体的长度、未联接体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凹联接部分中的接收空间的所述端表面与空腔端表面之间的距离(换言之,该空腔的深度)优选地选择成当所述头部尽可能远地推入凹联接部分中时,头部实际上完全位于未联接体的开口中。优选地,如果所述头部在分离操作期间尽可能远地推入凹联接部分中,则利用其保留表面,头部随后完全位于未联接体的开口中,优选地在头部后端与未联接体开口接近侧的限制表面之间的距离方面有一些公差,例如,零点几毫米至几毫米。
如果头部的长度保持不变,则凹联接部分中的所述空腔的更大深度提供更短的未联接体,由此更短的连接设备。此外,这增加了所述端表面(第一止动件)位置处的材料量,使得凹联接部分的更加刚性的实施例是可能 的。
在替代实施例中,头部可选择成当其在分离操作期间尽可能远地推入凹联接部分中时,利用其保留表面,其不完全位于未联接体的开口中。通过可能位于头部的保留表面和前端之间的位置处压缩头部,未联接体可确保处于压缩状态中的变形头部在其保留表面位置处的尺寸仍小于凹联接部分中的通道。
此外,上述尺寸还优选地选择成:在凸和凹联接部分已联接起来且头部的保留表面在定位经纱期间对连接设备施加的拉力作用下支承在凹联接部分的保留元件上之后,小公差仍存在于头部和未联接体之间。优选地,所述尺寸还选择成:当头部尽可能远地推入凹联接部分中时,凸联接部分的位于接收空间中且位于头部之外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未联接体的长度。结果,未联接体不会意外终止于头部后方。
在特定实施例中,头部由至少两个可弹性变形部分形成,两个可弹性变形部分一个挨一个地设置,具有中间空间,同时头部可通过以变形方式使所述部分朝向彼此推动而在径向方向上受到压缩。
如上所提及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定位经纱的设备的织机,包括可拆卸地彼此连接的许多第一和第二元件,其中,根据本发明,借助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在各情况下,第一元件附接至一个联接部分,第二元件附接至另一联接部分,其中,联接部分联接起来。
该织机优选地包括提花设备,同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是提花设备的滑车绳索和通丝。
在本织机的另一实施例中,织机包括提花设备,提花设备的综丝和通丝或钩状件和滑车绳索或回缩弹簧和弹簧框架借助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可拆卸地彼此连接,其中,在各情况下,一个元件附接至一个联接部分,另一元件附接到另一联接部分,其中,联接部分联接起来。
在下列描述中,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优选实施例。该详细描述的主要目的是表明如何实现本发明,并示出本发明的操作和特定特征,必要时,更清楚地说明操作和特定特征。因此,该说明书不应被认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也不受限于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在该说明书中,参考附图,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凸联接部分的透视图;
图2A和2B分别示出在联接部分的联接期间(图2A)以及在这些联接部分的联接状态(图2B)中的联接部分的纵向截面;
图3示出在分离联接部分的第一步骤期间,这些联接部分的纵向截面;
图4a至4g示出这些联接部分在其联接和分离期间在许多连续步骤中的纵向截面;
图5示出不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变型例的联接体的凹联接部分的侧视图;以及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变型例的已联接起来的凸和凹联接部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凸联接部分(1)(见图1)包括纵长的大致柱形轴(2,3),柱形轴设计成可附接滑车绳索或通丝,并包括具有不同直径的两部分(2)、(3)。具有最大直径的第二部分(3)邻接具有两个相对的平坦侧的前插入部分(4)。交叉凹槽(5)设置在插入部分(4)中,从而形成由所述凹槽隔开的两个腿(6)、(7)。经由阶梯变宽部分,每个腿(6)、(7)邻接具有两个平坦平行侧和修圆的横向肋的相应头部分(8a)、(8b),修圆的横向肋相对于联接部分(1)的轴线(A)从阶梯变宽部分对称地会聚,并邻接顶部(8c)。头部分(8a)、(8b)和顶部(8c)一起形成具有后端的头部(8),由于阶梯变宽部分,后端形成横向保留表面(9)。头部(8)的宽度从后端向顶部逐渐减小。
凹联接部分(11)是纵长元件(特别参见图2A、2B和3),具有大致中空端部,用于凸联接部分(1)的头部(8)的接收空间(12)设置在中空端部中,中空端部可经由通道(13)接近,通道从凹联接部分(11)的自由端设置,终止于接收空间(12)。通道(13)沿联接部分(11)的纵轴(B)延伸,并具有大致柱形形状,在联接部分(11)的末端具有成圆锥形地变窄的入口(14)。
位于接收空间中的通道(13)出口周围的边缘(见图3)充当用于头部(8)的保留装置(15),如在该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说明。
接收空间(12)具有柱形未联接体(16),同样为柱形的中央开口(17)设置在未联接体中。该未联接体(16)可在接收空间(12)中沿联接部分(11)的纵轴(B)移位,如图4所示。
在头部(8),横向突出的凸起(8d)设置在头部分(8a)、(8b)之一中(见图1、3和4)。在本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参考图4a至4g更详细地说明该凸起的功能和效果。图4a至4g示出联接所述联接部分(1)、(11)期间的四个连续阶段。在联接期间,经由圆锥变窄部(14)将凸联接部分(1)引入凹联接部分(11)的通道(13)中,首先引入头部(8)。在该情况下,头部(8)弹性变形(见图2A和4a)。将凸联接部分(1)进一步推进该通道中(见图4b),直到头部达到接收空间(12)为止(见图4c)。在接收空间(12)中,头部(8)具有较大的横向尺寸。
当凸联接部分(1)和凹联接部分(11)移动得更靠近时,头部(8)的径向突出凸起(8d)与未联接体(16)接触。在该未联接体(16)未完全位于接收空间(12)底部的情况下(如图4a和4b所示),所述凸起(8d)保证头部(8)不会立即滑入未联接体(16)的柱形开口(17)中,并受到压缩,但是头部(8)在接收空间(12)中的进一步移位首先导致未联接体(16)相伴地移入其与接收空间(12)的底端表面(18)相对的端位置附近,如图4c和4d所示。在该状态下,联接部分(1)、(11)联接起来,如果有将联接部分远离彼此拉开的负荷,会导致凸联接部分(1)相对于凹联接部分(11)移位,直到头部(8)的后保留表面(9)碰撞位于通道(13)出口周围并充当保留表面的边缘(15)为止。由此,凸联接部分(1)保留在凹联接部分的接收空间(12)中,从而确保联接。
为了再次分离联接部分(1)、(11),将凸联接部分(1)放到图4d中的位置,然后进一步推动凸联接部分,直到头部(8)被推入未联接体(16)的柱形开口(17)中,并且头部(8)的前部位于设置在接收空间(12)底端表面(18)中的空腔(19)为止。在该情况下,头部(8)被完全推入未联接体(16)的柱形开口(17)中,使得头部(8)在横向方向上压缩。图4e示出该情况。在该情况下,头部(8)的保留表面(9)位于未联接体(16)的顶边缘附近,优选地正好位于顶边缘之外。这可从图3中更清楚看出,图3更清楚地示出图4e的情况。
为此,凸起(8d)变形,该凸起(8d)的回弹力及抵抗未联接体(16)的相关摩擦力确保当在与凸联接部分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施加力时,未联接体(16)相伴地移动,直到其到达支承在凹联接部分(11)边缘的位置为止,该 边缘充当用于头部(8)的保留装置(15)。图4f示出该情况。现在,凸联接部分(1)可从凹联接部分(11)中没有任何问题地拉出(见图4g),因为头部(8)可以压缩状态从未联接体(16)的开口(17)拉进凹联接部分(11)的通道(13)中。
在凸起(8d)的位置,横截面的尺寸使得它们可保证经由通道(13)的简单联接和分离。此外,为此,未联接体(16)的直径优选地稍微小于凹联接部分(11)的通道(13)的直径。结果,凸起(8d)对所需联接力没有任何作用,但仍足以将未联接体(16)推离通道(13)的末端足够远,使得头部(8)在联接期间不会意外进入未联接体(16),并由此直接分离。
各部分的尺寸:头部长度、未联接体(16)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未联接体(16)的长度、接收空间(12)的端表面(18)与空腔(19)的端表面(20)之间的距离、空腔(19)在凹联接部分(11)中的深度优选地选择成当头部(8)已在分离操作期间尽可能远地推入凹联接部分(11)中时,头部(8)完全位于未联接体(16)中,关于头部后端相对于位于未联接体开口的接近侧的极限表面之间的距离的一些公差例如为零点几毫米至几毫米,比如0.5mm、1、2、3或4mm。
此外,所述尺寸确定为在联接部分(1)、(11)的联接状态中,其中,头部(8)的保留表面(9)在对连接施加的拉力的作用下支承在凹联接部分(11)的保留装置(15)上,头部(8)与未联接体(16)相距小距离,并因此在头部(8)与未联接体(16)接触之前具有微小公差。该距离可以是零点几毫米至几毫米,比如0.5mm、1、2、3或4mm。
最后,当所述联接部分(1)已尽可能远地推入凹联接部分(11)中时,凸联接部分(1)的头部(8)后方的自由空间的长度小于未联接体(16)的长度。结果,防止未联接体(16)意外终止于头部(8)后方的自由空间。
用于许多部分的典型尺寸如下:
●未联接体(16):
长度:3mm至10mm,理想为约5.5mm;
内直径:2mm至5mm,理想为约2.7mm。
●头部(8):
长度:5mm至15mm,理想为约7mm。
●凹联接部分(11):
通道(13)的直径:2.75mm至6mm;
不突起部分的最大直径:4mm至8mm。
●联接的联接部分(1)、(11)一起:
总长度:60mm至120mm,理想为约75mm。
在各情况下,凸联接部分(1)连接到滑车绳索,滑车绳索是离开梭口形成机构的绳索,在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中,凸联接部分(1)借助与塑料一起使用的注塑成型技术模制在滑车绳索上。
例如,凹联接部分(11)连接到通丝。为了编织其中图案或编织的图案在织物宽度内重复若干次的织物,有利地,将若干通丝一起连接到相同滑车绳索。然而,可将若干通丝连接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凹联接部分(11)。
这些通丝可以不同方式连接到凹联接部分(11)。例如,它们模制在(这种情况下可几个通丝一起模制在)凹联接部分的钩状端部(21),或者这些通丝附接到钩状端部(21)(见图5)。滑车绳索还可连接到中间元件,该中间元件随后附接到凹联接部分(11)。
开口(22)还可设置在凹联接部分中(见图6),以装配更换的绳索。如果要更换一个或多个通丝,例如如果它们破损或磨损,所述开口(22)可用于附接要提供的新绳索。这在通丝最初模制在凹联接部分(11)上的变型例中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相同开口(22)还可设计为赋予凹联接部分(11)的一部分的弹性。这便于联接到凸联接部分(1)。
可选地已连接到通丝,凹联接部分(11)可然后放置在位于提花设备基板中的开口之一中。由于凹联接部分的精确定位,这简化了联接,使得还可同时进行若干联接。
由于弹性行为,此外,还可提供一些阻力,使得凹联接部分(11)不会易于因位于通丝另一端的回缩弹簧施加的力而从基板开口掉落或拉出。
位于额外开口(22)周围的区域中的额外突起(23)进一步增加了该阻力。这些突起(23)设置在联接部分(11)的位于开口(22)位置的外壁上,并在面向凸联接部分(1)的一侧具有源自所述外壁的具有径向尺寸的渐过渡部,在第一部分,渐过渡部在联接部分(11)的自由端(提供与通丝的连接)方向上开始逐渐增加,终止于大致阶梯过渡部(23a),其邻接联接部分(11)的外壁。
阶梯过渡部(23a)形成倒刺部,其例如在分离联接部分(1)、(11)期间防 止联接部分(11)因回缩弹簧施加在其上的力而意外从基板开口中掉落或拉出。
此外,由此还进一步促进联接部分(1)、(11)的联接,因为凹联接部分(11)的位置更好地确保,并可提供抵抗沿联接方向的力的更多阻力。
凹联接部分(11)的后续部分是操作部分(24),其设计为凹联接部分(11)的外壁的局部径向限制部。这使得可由操纵器握住凹联接部分(11),操纵器提供用于联接和/或分离联接部分(1)、(11)。
为此,操纵器例如具有适合的抓握或保持装置,以围住凹联接部分(11)的操作部分(24)。操纵器可形成在一个移动中联接和/或分离若干对联接部分(1)、(11)的工具或设备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这种设备例如可以设计成完全或部分地自动联接和/或分离联接部分。

Claims (19)

1.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所述设备包括凸联接部分(1)和凹联接部分(11),所述凸联接部分(1)包括头部(8),所述凹联接部分(11)包括保留装置(15),所述保留装置(15)可经由通道(13)达到并用于保留所述头部(8),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8)能够弹性变形,使得头部的径向尺寸减小;所述通道(13)设计成允许所述头部(8)在联接力作用下以变形状态通过;在所述通道(13)之外,所述头部(8)恢复具有较大横向尺寸的状态,使得所述头部(8)保留在那儿,所述联接部分(1)、(11)联接起来;在所述通道(13)之外,所述凹联接部分(11)包括具有开口(17)的未联接体(16),所述未联接体能够沿轴向方向移位;位于所述通道(13)之外的头部(8)可以移入所述开口(17)中;以及所述开口(17)则设计成使所述头部(8)变形,使得所述头部可引入所述通道(13)中,以使所述联接部分(1)、(11)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部分(1)、(11)设计成在轴向联接力和分离力的作用下联接和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通道(13)之外的所述头部(8)借助在凹联接部分的方向上的轴向位移被带至所述未联接体(16)的开口(17)中。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8)和/或所述通道(13)形成为所述头部(8)从以前端抵靠所述通道(13)入口侧的非变形状态在指向通道的联接力作用下变形,并被推入所述通道(13)中。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8)具有向前端逐渐减小的横向尺寸。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8)的后端包括保留表面(9),所述保留表面设计成在对联接部分施加的且与所述联接力反向作用的力的作用下碰撞凹联接部分(11)的保留装置(15),以将头部(8)保留在通道(13)之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纵向截面中,所述保留表面(9)实际上与所述凸联接部分(1)的轴线(A)成直角延伸,或者移动远离该轴线(A),朝向后方倾斜地延伸。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联接体(16)能够在第一和第二止动件之间沿轴向方向移位,第一和第二止动件确定未联接体的移动轨迹的极限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可径向压缩的凸起(8d)设置在所述头部(8)的侧壁上,局部地增加所述头部(8)的横向尺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8d)与所述凸联接部分(1)的轴线(A)方向成直角延伸。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8d)连接到所述头部(8)的一部分,所述头部的该部分在头部(8)引入通道(13)中时实际上未变形。
12.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联接部分(11)包括位于所述通道(13)之外的接收空间(12),所述未联接体(16)以可移位方式设置在所述接收空间(12)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距所述通道最远的末端,所述接收空间(12)由端表面(18)定界,所述端表面设计成防止未联接体(16)进一步移动,所述端表面(18)具有空腔(19),所述空腔的横向尺寸使得所述头部(8)的延伸穿过所述未联接体(16)的开口(17)的端部可放置在所述空腔(19)中,同时所述未联接体(16)由所述端表面(18)保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长度、所述未联接体(16)的长度、所述未联接体(16)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凹联接部分(11)中的所述接收空间(12)的所述端表面(18)与所述空腔(19)的端表面(20)之间的距离选择成:当所述头部尽可能远地推入所述凹联接部分(11)中时,所述头部(8)实际上完全位于所述未联接体(16)的开口(17)中,其中在第一位置,在未联接体和通道末端之间有用于头部的足够中间空间,在第二位置,未联接体足够接近通道末端,使得处于变形状态的头部可从未联接体开口拉入通道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和距离选择成:当所述头部(8)尽可能远地推入所述凹联接部分(11)中时,所述凸联接部分(1)的位于所述接收空间(12)且位于所述头部(8)之外的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未联接体(16)的长度。
1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8)由至少两个可弹性变形部分(8a)、(8b)形成,至少两个可弹性变形部分一个挨一个地设置,具有中间空间,所述头部(8)能够通过以变形方式使所述可弹性变形部分(8a)、(8b)朝向彼此推动而在径向方向上受到压缩。
17.具有用于定位经纱的设备的织机,包括可拆卸地彼此连接的许多第一和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借助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来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在各情况下,第一元件附接至一个联接部分(1)、(11),第二元件附接至另一联接部分(11)、(1),并且其中,联接部分联接起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机包括提花设备,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分别是提花设备的滑车绳索和通丝。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机包括提花设备,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分别是提花设备的综丝和通丝,或钩状件和滑车绳索,或回缩弹簧和弹簧框架。
CN201380011718.4A 2012-03-01 2013-03-01 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 Active CN1041366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2/0133 2012-03-01
BE2012/0133A BE1020551A3 (nl) 2012-03-01 2012-03-01 Inrichting voor het losneembaar verbinden van elementen voor het positioneren van kettinggarens op een weefmachine.
BEBE-2012/0133 2012-03-01
PCT/IB2013/000395 WO2013128275A2 (en) 2012-03-01 2013-03-01 Device for detachably connecting elements for positioning warp yarns on a weaving loo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36671A CN104136671A (zh) 2014-11-05
CN104136671B true CN104136671B (zh) 2017-03-01

Family

ID=48087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1718.4A Active CN104136671B (zh) 2012-03-01 2013-03-01 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399830B2 (zh)
EP (1) EP2820176B1 (zh)
CN (1) CN104136671B (zh)
BE (1) BE1020551A3 (zh)
ES (1) ES2606652T3 (zh)
PL (1) PL2820176T3 (zh)
PT (1) PT2820176T (zh)
WO (1) WO201312827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1506B1 (nl) * 2012-11-19 2015-12-03 Nv Michel Van De Wiele Module geschikt voor inbouw in een jaquardmachine
EP3112509A1 (en) * 2015-07-02 2017-01-04 NV Michel van de Wiele Connecting member for connecting elements of a shed forming mechanism for a weaving machine with each other
EP3228739B1 (en) * 2016-04-07 2021-03-03 Vandewiele NV Connecting means for detachably connecting elements of a warp yarn positioning system on a weaving loom
CN205775069U (zh) * 2016-05-31 2016-12-07 崔如奎 高速提花机的快速接头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14838A (en) * 1920-01-07 1922-05-02 Street Fred Snap catch
EP0546967A1 (fr) * 1991-12-12 1993-06-16 Staubli-Verdol S.A. Attache rapide pour la liaison d'au moins un élément funiculaire par rapport à l'extrémité d'un cordon
CN1161719A (zh) * 1994-10-24 1997-10-08 斯道布里·法韦日公司 提花机构通丝的可拆束套
EP0982420A1 (de) * 1998-08-28 2000-03-01 DEUTSCHE INSTITUTE FÜR TEXTIL- UND FASERFORSCHUNG STUTTGART Stiftung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Kupplungsvorrichtung
CN2492568Y (zh) * 2001-05-24 2002-05-22 上海笙翔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提花机的通丝连接钩
EP1361302A2 (en) * 2002-05-06 2003-11-12 NV Michel van de Wiele Connecting means for detachably connecting cords of a Jacquard machine
CN1776050A (zh) * 2005-11-25 2006-05-24 浙江大学 提花机构快速连接接头
CN2844162Y (zh) * 2005-11-25 2006-12-06 浙江大学 提花机构快速连接接头
CN1928176A (zh) * 2005-07-06 2007-03-14 施托布利里昂公司 梭口形成设备中勾连元件的装置、制造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CN101160422A (zh) * 2005-02-28 2008-04-09 格罗塞Jac机织机有限公司 用于提花机的滑轮组部件
CN101166855A (zh) * 2005-04-28 2008-04-23 格罗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绳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82183A (en) * 1932-07-25 1934-11-27 George R Tarbox Cable connecter
US3422502A (en) * 1967-08-25 1969-01-21 Norco Inc Overload-release coupling
GB1398613A (en) * 1971-06-09 1975-06-25 Lauritsen W E N Shedding motion apparatus for looms
CH554952A (de) * 1972-08-04 1974-10-15 Grob & Co Ag Jacquardwebelitze mit einem elastischen rueckzugfaden.
US3918500A (en) * 1974-03-18 1975-11-11 Kayaba Industry Co Ltd Harness cord selecting and driving device for jacquard machines
CH588581A5 (zh) * 1975-02-07 1977-06-15 Sulzer Ag
DE2631175B1 (de) * 1976-07-10 1977-12-29 Wolfgang Ebisch Rueckzugvorrichtung fuer die webelitzen einer jacquardwebmaschine
US4513789A (en) * 1983-06-13 1985-04-30 The Baxter Corporation Jacquard harness attachment mechanism
JPS62147904A (ja) * 1985-12-20 1987-07-01 名東電気工事株式会社 線条体の接続部の構造
CH670114A5 (zh) * 1986-04-11 1989-05-12 Sulzer Ag
JPS62276047A (ja) * 1986-05-07 1987-11-30 横井産業株式会社 索体の連結装置
FR2664913B1 (fr) * 1990-07-17 1993-06-18 Staubli Sa Ets Dispositif pour l'accouplement des cadres de lisses et des elements de transmission d'une mecanique pour la formation de la foule.
JPH0439423U (zh) * 1990-08-01 1992-04-03
BE1008211A5 (nl) * 1993-07-29 1996-02-13 Wiele Michel Van De Nv Inrichting voor het positioneren van een inslagschaar op een weefmachine.
BE1008504A5 (nl) * 1994-07-18 1996-05-07 Wiele Michel Van De Nv Beveiligende inrichting voor het snel verbinden van harnaskoorden met hefkoorden op een weefmachine.
FR2726011B1 (fr) * 1994-10-25 1996-12-20 Staubli Sa Ets Nouvel harnais demontable pour mecaniques jacquard
FR2770541B1 (fr) * 1997-11-05 1999-12-24 Staubli Lyon Dispositif d'accrochage d'une lisse a un cordon, lisse de metier a tisser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d'accrochage et metier a tisser equipe d'une telle lisse
US6318415B1 (en) * 1999-12-10 2001-11-20 Wis Seaming Equipment Inc. Quick release coupling/pulley assembly for improved weaving device
BE1014573A5 (nl) * 2002-01-11 2004-01-13 Wiele Michel Van De Nv Uitrusting van een weefmachine, werkwijze voor het wijzigen van een weefmachine-uitrusting, en weefprocede gebruik makend van een weefmachine met zo'n uitrusting.
BE1015048A4 (nl) * 2002-07-19 2004-09-07 Wiele Michel Van De Nv Inrichting voor het bevestigen van terugtrekveren in een harnas van een jacquardweefmachine.
BE1015313A3 (nl) * 2003-01-16 2005-01-11 Michel Van De Wiele N V Nv Harnasinrichting voor een weefmachine.
BE1016276A3 (nl) * 2003-03-20 2006-07-04 Wiele Michel Van De Nv Werkwijze en dubbelstukweefmachine voor het dubbelstukweven van een boven-en onderweefsel.
BE1016685A3 (nl) * 2005-07-15 2007-04-03 Wiele Michel Van De N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borgen van de verbinding van een hevel en een harnaskoord.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14838A (en) * 1920-01-07 1922-05-02 Street Fred Snap catch
EP0546967A1 (fr) * 1991-12-12 1993-06-16 Staubli-Verdol S.A. Attache rapide pour la liaison d'au moins un élément funiculaire par rapport à l'extrémité d'un cordon
CN1161719A (zh) * 1994-10-24 1997-10-08 斯道布里·法韦日公司 提花机构通丝的可拆束套
EP0982420A1 (de) * 1998-08-28 2000-03-01 DEUTSCHE INSTITUTE FÜR TEXTIL- UND FASERFORSCHUNG STUTTGART Stiftung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Kupplungsvorrichtung
CN2492568Y (zh) * 2001-05-24 2002-05-22 上海笙翔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提花机的通丝连接钩
EP1361302A2 (en) * 2002-05-06 2003-11-12 NV Michel van de Wiele Connecting means for detachably connecting cords of a Jacquard machine
CN101160422A (zh) * 2005-02-28 2008-04-09 格罗塞Jac机织机有限公司 用于提花机的滑轮组部件
CN101166855A (zh) * 2005-04-28 2008-04-23 格罗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绳连接装置
CN1928176A (zh) * 2005-07-06 2007-03-14 施托布利里昂公司 梭口形成设备中勾连元件的装置、制造和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CN1776050A (zh) * 2005-11-25 2006-05-24 浙江大学 提花机构快速连接接头
CN2844162Y (zh) * 2005-11-25 2006-12-06 浙江大学 提花机构快速连接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28275A3 (en) 2014-05-30
EP2820176A2 (en) 2015-01-07
US20150122367A1 (en) 2015-05-07
CN104136671A (zh) 2014-11-05
WO2013128275A9 (en) 2014-04-10
US9399830B2 (en) 2016-07-26
PL2820176T3 (pl) 2017-03-31
WO2013128275A2 (en) 2013-09-06
EP2820176B1 (en) 2016-11-09
PT2820176T (pt) 2016-12-16
BE1020551A3 (nl) 2013-12-03
ES2606652T3 (es) 2017-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6671B (zh) 用于将经纱定位在织机上的可拆卸地连接元件的设备
US10908367B2 (en) Optical connector cleaning tool
TWI503460B (zh) 橡膠加強用織物編織用織機中之織入邊形成裝置
CN101395311B (zh) 带子以及制造带子的方法和带针织机
EP1932956A3 (en) Woven belt and seatbelt device
CN102016145A (zh) 用于片梭织机的接纱片梭、供纱片梭和装置
US5671782A (en) Harness to lifting cord three part connector for a jacquard weaving machine
KR102047438B1 (ko) 위사인출 그립퍼
EP1541249A3 (en) Cleaning tool for a connecting end face of an optical connecting part and method
US6880582B2 (en) Connecting means for detachably connecting cords of a jacquard machine
US6186188B1 (en) Weaving machine system and mechanism for coupling lifting devices and warp thread harness cards
CS256386B2 (en) Loom
CN107268140B (zh) 将织机上的经纱定位系统的元件可拆卸地连接的连接装置
EP2226416A1 (en) Launch nozzle with weft retaining means for a pneumatic weaving loom
CN1896354B (zh) 用于对综片与通丝的连接进行锁定的装置和方法
CN112522838A (zh) 一种引纬装置
CN109594182B (zh) 纺织面料织机的流苏棒
KR20200071093A (ko) 무북 직기에서 위사를 삽입하기 위한 그리퍼 조립체
US20160235238A1 (en) Curtain glider
CN211620772U (zh) 一种高速手套机的前纱嘴控制辅助装置
CN210596433U (zh) 可释放连接器和包括这种可释放连接器的梭口装置
CN215925202U (zh) 一种织机棕框用棕杆调节机构
CN1865562B (zh) 用于织机的带有防止环形成装置的运载夹纱器
CN219547213U (zh) 一种对于纱线装夹牢固的递纬器
US3088497A (en) Filling carrier for shuttleless loo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