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1199A - 油冷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油冷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1199A
CN104121199A CN201410169522.4A CN201410169522A CN104121199A CN 104121199 A CN104121199 A CN 104121199A CN 201410169522 A CN201410169522 A CN 201410169522A CN 104121199 A CN104121199 A CN 104121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forementioned
temperature
control valve
tcv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95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和树
阪口贵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est Iwa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est Iw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est Iwata Corp filed Critical Anest Iw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21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1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消除从压缩气体产生的排泄水,且将润滑油的温度抑制得低,来防止润滑油的寿命低下的低成本的油冷式压缩机。本发明中,在使润滑油从油分离器(26)返回压缩机主体(12)的油供给路(48)设置第1温度调节阀(50),在将润滑油向油冷却器(34)的第1热交换部(36)输送的第1油路(52a)设置第2温度调节阀(56)。另外,设置对第2温度调节阀(56)进行旁通的旁通路(58),在旁通路(58)设置节流孔(60)。据此,由于能够3阶段地切换润滑油的向油冷却器(34)的导入以及润滑油的向油冷却器(34)的流量变更,所以,能够相对于与周围温度对应地改变的产生排泄水温度,将润滑油的温度保持在与产生排泄水温度接近的温度。

Description

油冷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低成本的手段防止润滑油的寿命低下的油冷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油冷式压缩机,例如油冷式螺旋压缩机等油冷式容积型螺旋压缩机中,向气体压缩空间喷射润滑油,且向轴承以及轴封部等供给润滑油。通过向气体压缩空间喷射润滑油,将压缩气体冷却,并且,确保气体压缩空间的密闭状态,且维持轴承以及轴封部等的润滑。
但是,在空气压缩机等中,在吸进并压缩了高湿度的空气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冷凝,成为排泄水。存在因该排泄水与润滑油混杂而使得润滑油乳化,丧失润滑油的功能的可能性。
另外,在产生排泄水的原因中,存在像上述那样空气被压缩的情况和从外部冷却空气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以往进行通过将向压缩机主体供给的润滑油的温度保持在一定以上,而将压缩气体的温度保持在产生排泄水温度以上。该解决手段是作为使由油分离器与压缩气体分离了的润滑油返回压缩机主体的油供给路,设置经由油冷却器(机油冷却机)的路径和不经由油冷却器的路径这2系统的路径。而且,设置仅在润滑油的温度在设定温度以上时,将润滑油向前者的经由油冷却器的路径引导的温度调节阀,冷却润滑油。
这样,通过将润滑油保持在一定以上的温度,防备压缩气体的温度低下,防止压缩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的冷凝。相关解决手段例如被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
作为油冷却器中的润滑油的冷却手段,使用在油冷却器设置冷却风扇,使冷风吹到润滑油流动的热交换管,将润滑油冷却的手段。在该冷却手段中,检测积存在油分离器的润滑油的温度,在润滑油的温度高时,使冷却风扇运行,在润滑油的温度低时,使冷却风扇停止,据此,将润滑油的温度保持在一定以上。相关的手段例如被专利文献3公开。
在前述冷却手段中,使用冷却风扇的驱动使用变频器装置,通过相对于润滑油的温度变化连续地使冷风量变化而将润滑油的温度保持为一定的手段。该手段在采用了变频器控制的可变速旋转的油冷式旋转压缩机中被采用。其理由被认为是,在为采用了变频器控制的油冷式旋转压缩机的情况下,与定速旋转的压缩机相比,低负荷运转时压缩空气的温度低下,容易产生排泄水。
专利文献4公开了设置多组由前述2系统的路径构成的油供给路,在各油供给路的每一个设置开闭阀和使润滑油导入油冷却器的设定温度不同的温度调节阀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按照比与周围温度相应地不同的压缩气体的露点高且为最低温的设定温度,选择具有温度调节阀的油供给路,将润滑油导入所选择的油供给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22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06-028286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6-213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310078号公报
在空气压缩机等中,被吸入压缩机主体的空气的湿度与周围温度相应地不同。一般来说,周围温度越高,从压缩机主体排出的压缩空气的产生排泄水温度越高。该关系表示在图5。图中,产生排泄水温度用线条D表示。
在专利文献1以及2公开的手段中,通常,为了相对于0~40℃的周围温度在怎样的周围温度下都防止压缩空气产生排泄水,有必要将向具有油冷却器的路径引导润滑油的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设定得比40℃时的产生排泄水温度高。
在压缩机的运转开始后,润滑油被压缩空气加热,温度急剧上升,很快达到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在专利文献1以及2公开的手段中,在润滑油的温度高的状态下,压缩机的运转继续,存在润滑油的寿命变短的可能性。图5中,线条C表示将润滑油向油冷却器引导的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线条Y表示与周围温度对应的润滑油的温度。处于周围温度越高,润滑油的温度越上升的倾向。
在作为油冷却器的冷却手段使用冷却风扇的情况下,冷却风扇不仅作为冷却压缩气体的后置冷却机使用,还兼用于收容了压缩机主体的装置内部的换气的情况很多。
为此,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手段中,存在在冷却风扇停止了时,不能进行压缩气体的冷却、压缩机内部的换气这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高温的压缩气体流入在油冷却器的下游侧被设置在排出路上的除湿装置(空气干燥器等),不能维持除湿装置的性能的可能性。
另外,即使在冷却风扇的驱动使用了变频器装置的情况下,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前述问题点,此外,还需要专用的变频器装置,存在成为高成本这样的问题。
再有,在专利文献4公开的手段中,具有相对于与周围温度相应地改变的被压缩气体的产生排泄水温度,将润滑油冷却到比此时的产生排泄水温度高且为最低温的温度这样的优点。
但是,需要不同的设定温度的数量的油冷却路、开闭阀以及温度调节阀,为此,存在油供给系统成为复杂且高成本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借鉴相关课题,以实现一种能够通过消除从压缩气体产生的排泄水,且将润滑油的温度抑制得低,来防止润滑油的寿命低下的低成本的油冷式压缩机为目的。
发明内容
有关本发明的油冷式压缩机具备吸入并压缩被压缩气体的压缩机主体;被设置在从压缩机主体排出压缩气体的排出路上的油分离器和使由油分离器从压缩气体分离的润滑油返回压缩机主体的油供给路。油供给路由经由油冷却器的第1油路和不经由油冷却器的第2油路构成。另外,油供给路具有在润滑油的温度超过从与产生排泄水温度相比为高温的温度区域选择的设定温度时,将润滑油向前述第1油路引导的切换阀。
前述切换阀成为与前述润滑油的温度相应地自主地进行开闭动作的第1温度调节阀。
开闭阀在与该第1温度调节阀相比为下游侧被设置在与油冷却器相比为上游侧的第1油路上,该开闭阀在比第1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高的设定温度下进行开动作。对前述开闭阀进行旁通的旁通路在该开闭阀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与第1油路连接。对旁通路的流路截面积仅以设定量进行节流的节流孔被设置在前述旁通路上。
温度调节阀具备空心的阀芯,在该空心的阀芯的内部封入因热而引起急剧的体积变化的机油、蜡等物质。通过这些物质引起急剧的体积变化,自主地进行开闭动作。另外,通过改变这些物质的配合比例,能够自由地改变阀进行开动作的设定温度。另外,该温度调节阀的原理以及结构以往就被公知。
根据前述结构,在润滑油的温度没有达到第1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时,润滑油向第2油路流入,润滑油没有经由油冷却器而向压缩机主体供给。在润滑油的温度达到了第1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时,润滑油向第1油路流入。但是,在润滑油的温度没有达到开闭阀的设定温度时,开闭阀为闭状态,润滑油不能在开闭阀通过。为此,润滑油在旁通路穿过,向油冷却器流入。在这种情况下,向油冷却器流入的润滑油的流量是被节流孔节流了的流量。
由于若润滑油的温度达到开闭阀的设定温度,则开闭阀进行开动作,所以,能够使向油冷却器流入的润滑油的流量成为最大流量。这样,能够进行润滑油向第1油路的导入以及非导入的第1切换、在第1油路的向流量小的第2切换和在第1油路的向流量大的第3切换。即、能够3阶段地切换在第1油路的流量变更。通过进行这样的精密的控制,能够相对于压缩气体的产生排泄水温度,使与润滑油的温度有关的第1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挨近压缩气体的产生排泄水温度。因此,因为与以往技术相比,能够使润滑油的冷却温度低下,所以,能够使润滑油的寿命长期化。另外,通过设置节流孔,能够使结构简洁化,且低成本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油冷却器能够由与第1油路连接并流动有润滑油的第1热交换管;在油分离器的下游侧与排出路连接并流动有压缩气体的第2热交换管;定速旋转,向第1热交换管以及第2热交换管同时输送冷风的冷却风扇构成。通过使冷却风扇定速旋转,能够在压缩机的运转中总是冷却压缩气体。另外,因为冷却风扇是同时冷却第1热交换管以及第2热交换管的冷却风扇,所以,能够将冷却风扇的设置台数抑制在最小限,能够低成本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开闭阀能够做成与润滑油的温度相应地自主地进行开闭动作的第2温度调节阀。因为温度调节阀自主地进行开闭动作,所以,不需要用于使之进行开闭动作的控制机构。为此,能够使开闭阀的结构简洁化且低成本化。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方式,开闭阀能够做成电磁阀。在这种情况下,在压缩气体的路径设置检测压缩气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且具备被输入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使电磁阀在比第1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高的设定温度下进行开动作的控制装置。据此,能够使用于将第1油路开放的开闭阀的设定温度可变,能够选择与油冷式压缩机的运转状态相匹配的设定温度。为此,能够进一步精度良好地控制润滑油的冷却温度,能够进一步使润滑油的寿命长期化。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油冷式压缩机全体。尤其是,适合应用于螺旋式、涡盘式或回转叶片式等油冷式容积型旋转压缩机,也就是具有变频器装置,可控制转速的压缩机。根据本发明,在低负荷运转时,即使转速低下,也能够防止排泄水的产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油冷式压缩机,由于能够相对于与周围温度相应地改变的压缩气体的产生排泄水温度,将润滑油冷却到接近该产生排泄水温度的温度,所以,能够使润滑油的寿命长期化。另外,通过设置节流孔,能够使结构简洁化且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油冷式螺旋压缩机的系统图。
图2是表示前述油冷式螺旋压缩机的温度调节阀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前述油冷式螺旋压缩机的润滑油的温度控制的线图。
图4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油冷式螺旋压缩机的系统图。
图5是表示以往的油冷式螺旋压缩机的润滑油的温度控制的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该实施方式记载的构成零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在不存在被特别地特定的记载的情况下,并非是将该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的意思。
(实施方式1)
根据图1~图3,说明将本发明应用在油冷式螺旋型空气压缩机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油冷式螺旋型空气压缩机10A的整体结构的系统图。
如图1所示,油冷式螺旋型空气压缩机10A具备内置了阳阴2根螺旋型转子(省略图示)的压缩机主体12。压缩机主体12具有从其周围获取空气的吸入口,在该吸入口连接吸入路14。在吸入路14的吸入口设置吸入过滤器16,在吸入过滤器16的下游侧设置吸入调节阀18。前述螺旋型转子由驱动马达20驱动,驱动马达20的旋转由变频器装置22可变控制。
从吸入路14吸入到压缩机主体12的空气由前述螺旋型转子压缩。在压缩机主体12的排出口设置排出路24。从吸入路14获取的空气由压缩机主体12压缩,该压缩空气被排出到排出路24。而且,压缩空气从排出路24向与排出路24连接的油分离器26流入。
从油供给路64向压缩机主体12的气体压缩空间、轴承以及轴封部等供给润滑油。通过向气体压缩空间喷射润滑油,冷却压缩气体并提高气体压缩空间的密闭效果,并且维持轴承以及轴封部等的润滑。为此,在排出到排出路24的压缩空气中混杂有润滑油,由油分离器26将混杂在压缩气体中的润滑油分离。
在油分离器26的内侧上部设置圆筒形的分离筒26a。排出路24相对于位于分离筒26a的外侧的油分离器26的外周面朝向切线方向被连接。在流入到油分离器26的压缩空气环绕分离筒26a的外侧期间,离心力发挥作用,重的润滑油因该离心力而从压缩空气分离并向下方落下。另一方面,压缩空气向与油分离器26的上部连接的排出路28流入。
流入到排出路28的压缩空气向排出过滤器30流入,在这里,残留在压缩空气中的润滑油被2次分离。在排出过滤器30与压缩空气分离的润滑油经返回路31返回油供给路64。由排出过滤器30除去了润滑油的压缩空气经排出路32向油冷却器34流入。
油冷却器34邻接地配置冷却润滑油的第1热交换部36和冷却压缩气体的第2热交换部38。另外,油冷却器34具有向第1热交换部36以及第2热交换部38同时输送冷风的冷却风扇40。第1热交换部36以及第2热交换部38均面向冷风路。在第2热交换部38设置与排出路32连接,且流入由被排出过滤器30除去了润滑油的压缩空气的第2热交换管38a。
流入到第2热交换管38a的压缩空气在被由冷却风扇40产生的冷风冷却后,向排出路42流出。从第2热交换管38a流出到排出路42的压缩空气在被水分离器44分离了水分后,从空气取出口46向需要目的地被输送。
另一方面,在油分离器26的下部连接油供给路48。由油分离器26从压缩空气分离的润滑油被取出到油供给路48。在油供给路48设置第1温度调节阀50。
第1温度调节阀50切换流路,以便在从油供给路48流入的润滑油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例如65℃)后,将润滑油向第1油路52a输送,在从油供给路48流入的润滑油没有达到前述设定温度时,将润滑油向第2油路54输送。下面,根据图2,说明第1温度调节阀50的结构。
如图2中所示,第1温度调节阀50具备油供给路48、第1油路52a以及第2油路54合流的合流部66和被配置在合流部66的空心圆筒形状的阀芯68。阀芯本身由PTFE等树脂构成。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第1温度调节阀50在其内侧配置阀芯68,在该阀芯68设置因温度而膨胀或者收缩的恒温器(未图示出)。阀芯68通过恒温器的工作开闭第1油路52a或者第2油路54。恒温器具有柱状的形状,其一端被固定在第1油路52a内,另一端朝向第2油路54延伸,被固定在阀芯68。恒温器在成为规定温度以上时,沿其轴方向膨胀,将阀芯68向第2油路54推压。
在阀芯68的恒温器内部封入在从固体向液体或从液体向气体变化的温度范围明显膨胀,且在它们的相反变化时明显收缩的机油、蜡等物质。第1温度调节阀50通过这些物质的急剧的体积变化,自主地进行开闭动作。
据此,在从油供给路48流入的润滑油没有达到前述设定温度时,阀芯68的恒温器没有膨胀,维持其形状。为此,第1油路52a被阀芯68闭塞,第2油路54被开放。为此,润滑油向第2油路54流入。在从油供给路48流入的润滑油达到前述设定温度时,阀芯68的恒温器向轴方向膨胀,将第2油路54闭塞,将第1油路52a开放。为此,润滑油向第1油路52a流入。
流入到第2油路54的润滑油由油过滤器62除去夹杂物。此后,经油供给路64向压缩机主体12的气体压缩空间、轴承以及轴封部等供给。
在第1油路52a设置第2温度调节阀56。第2温度调节阀56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与第1温度调节阀50相同。而且,在润滑油没有达到比第2温度调节阀56的设定温度高的设定温度(例如95℃)时,第2温度调节阀56将第1油路52a闭塞。而且,在润滑油达到了前述设定温度时,第2温度调节阀56将第1油路52a开放。
另外,使润滑油对第2温度调节阀56进行旁通的旁通路58与第2温度调节阀56并联地设置。旁通路58的一方侧与第2温度调节阀56的上游侧的第1油路52a连接,旁通路58的另一侧与第2温度调节阀56的下游侧的第1油路52a连接。
在旁通路58设置相对于第1油路52a的流路截面积,将旁通路58的流路截面积节流成设定值(例如,相对于第1油路52a的流路截面积为50%的流路截面积)的节流孔60。
在相关结构中,在油冷式螺旋型空气压缩机10A开始运转后,润滑油被压缩空气加热,温度急剧上升,很快达到65℃。在从油供给路48流入到第1温度调节阀50的润滑油达到前述设定温度时,润滑油向第1油路52a流入。但是,在流入到第1油路52a的润滑油的温度没有达到第2温度调节阀56的前述设定温度(例如95℃)时,第2温度调节阀56将第1油路52a闭塞。为此,润滑油向旁通路58流入,在节流孔60穿过,向第1热交换管36a流入。
润滑油由第1热交换部36冷却,此后,向与第1热交换管36a的出口连接的第1油路52b流入。流入到第1油路52b的润滑油在由油过滤器62除去夹杂物后,经油供给路64向压缩机主体12的气体压缩空间、轴承以及轴封部等供给。
在流动在第1油路52a中的润滑油的温度达到了第2温度调节阀56的前述设定温度后,第2温度调节阀56将第1油路52a开放。据此,由于向第1热交换部36输送的润滑油的流量成为2倍,所以,润滑油的冷却效果提高。
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润滑油的温度推移,是与图5对应的线图。图中,线条X是表示与油冷式螺旋型空气压缩机10A的周围温度对应的润滑油的温度。线条A表示第1温度调节阀50的设定温度(65℃),线条B表示第2温度调节阀56的设定温度(95℃)。[X1~X2]之间表示润滑油在旁通路58流动的状态。润滑油的温度随着周围温度变高而上升。若润滑油的温度达到线条B,则润滑油经第2温度调节阀56在第1油路52a流动,因此,润滑油的相对于周围温度上升的温度上升速度低下。110℃是润滑油允许上限温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1温度调节阀50、第2温度调节阀56以及具有节流孔60的旁通路58的简易且低成本化的结构,能够3阶段地切换润滑油向油冷却器34的流量变更。即、首先,通过第1温度调节阀50的开闭,能够进行润滑油的向油冷却器34的导入以及非导入这样的第一次变更。另外,在第1温度调节阀50打开,润滑油被导入油冷却器34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2温度调节阀56的开闭,将润滑油的向油冷却器34的流量变更为小和大这2个。这样,通过第1温度调节阀50的开闭和并联地设置了节流孔60的第2温度调节阀56的开闭,能够3阶段地切换润滑油的向油冷却器34的流量变更,即、润滑油的向油冷却器34的导入、润滑油的向油冷却器34的流量小、润滑油的向油冷却器34的流量大。
为此,相对于与周围温度相应地改变的压缩空气的产生排泄水温度,能够将第1温度调节阀50的设定温度设定为与产生排泄水温度接近的温度。据此,由于能够使润滑油的冷却温度低下,所以,能够使润滑油的寿命长期化。另外,通过设置节流孔60,能够使结构简洁化且低成本化。另外,即使螺旋型转子的转速在低负荷时因变频器装置22而低下,压缩空气的温度低下时,也能够确实地防止排泄水的产生。
另外,通过使冷却风扇40为定速旋转,在压缩机的运转中总是能够冷却压缩气体。另外,因为冷却风扇40是同时冷却第1热交换管36a以及第2热交换管38a的冷却风扇,所以,能够将冷却风扇的设置台数抑制在最小限。
再有,因为第1温度调节阀50以及第2温度调节阀56自主地进行开闭动作,所以,不需要控制它们的开闭动作的控制机构。为此,能够使装置结构简洁化且低成本化。
另外,第1温度调节阀50以及第2温度调节阀56的动作原理以及结构以往就被公知,例如,专利文献4的图2也公开了其具体的结构的一例。在本发明中,也是使用具有以往公知的结构的温度调节阀即可。
(实施方式2)
接着,根据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油路52a上替代第2温度调节阀56设置电磁阀70。另外,在排出路24设置检测压缩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2,温度传感器72的检测信号向控制装置74输送。控制装置74根据温度传感器72的检测值控制电磁阀70的开闭动作。其它的结构与前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电磁阀70,能够使将第1油路52a开放的开闭阀的设定温度可变。为此,能够与周围温度相应地进一步精度良好地控制润滑油的冷却温度,能够进一步使润滑油的寿命长期化。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消除从压缩气体产生的排泄水,且能够防止润滑油的寿命低下的低成本的油冷式压缩机。
上面,仅说明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容易理解可以不实质上脱离本发明的新的启示、优点而在例示的实施方式上加以各种各样的变更或者改进。因此,表示加入了那样的变更或者改进的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意思。
本申请主张以2013年4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3-094262号为基础的优先权。2013年4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3-094262号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在内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考作为全体被本申请援用。
日本特开2012-112268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6-028286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6-21318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10078号公报(专利文献4)的各自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在内的全部公开通过参考,作为全体被本申请援用。
符号说明
10A、10B:油冷式螺旋型空气压缩机;12:压缩机主体;14:吸入路;16:吸入过滤器;18:吸入调节阀;20:驱动马达;22:变频器装置;24、28、32、42:排出路;26:油分离器;26a:分离筒;30:排出过滤器;34:油冷却器;36:第1热交换部;36a:第1热交换管;38:第2热交换部;38a:第2热交换管;40:冷却风扇;44:水分离器;46:空气取出口;48、64:油供给路;50:第1温度调节阀;52a、52b:第1油路;54:第2油路;56:第2温度调节阀;58:旁通路;60:节流孔;62:油过滤器;66:合流部;68:阀芯;70:电磁阀;72:温度传感器;74:控制装置。

Claims (5)

1.一种油冷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吸入并压缩被压缩气体的压缩机主体;
被设置在从前述压缩机主体排出压缩气体的排出路上的油分离器;
将由前述油分离器从前述压缩气体分离的润滑油返回前述压缩机主体的油供给路,
前述油供给路具备经由油冷却器的第1油路和不经由前述油冷却器的第2油路,具有在前述润滑油的温度超过从与产生排泄水温度相比为高温的温度区域选择的设定温度时,将前述润滑油向前述第1油路引导的切换阀,
前述切换阀是与前述润滑油的温度相应地自主地进行开闭动作的第1温度调节阀,
在比前述第1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高的设定温度下进行开动作的开闭阀,在与前述第1温度调节阀相比为下游侧被设置在与前述油冷却器相比为上游侧的前述第1油路上,
对前述开闭阀进行旁通的旁通路在该开闭阀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与前述第1油路连接,
对前述旁通路的流路截面积仅以设定量进行节流的节流孔被设置在前述旁通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油冷却器由
与前述第1油路连接并流动有前述润滑油的第1热交换管;
在前述油分离器的下游侧与前述排出路连接并流动有前述压缩气体的第2热交换管;
定速旋转,向前述第1热交换管以及前述第2热交换管同时输送冷风的冷却风扇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冷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开闭阀是与前述润滑油的温度相应地自主地进行开闭动作的第2温度调节阀。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冷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开闭阀是电磁阀,
前述油冷式压缩机还具备
被设置在前述排出路上,并检测在前述排出路流动的压缩气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
被输入前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并使前述电磁阀在比前述第1温度调节阀的设定温度高的设定温度下进行开动作的控制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油冷式压缩机是可控制转速的油冷式容积型旋转压缩机。
CN201410169522.4A 2013-04-26 2014-04-25 油冷式压缩机 Pending CN1041211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4262 2013-04-26
JP2013094262A JP6170334B2 (ja) 2013-04-26 2013-04-26 油冷式圧縮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1199A true CN104121199A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6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9522.4A Pending CN104121199A (zh) 2013-04-26 2014-04-25 油冷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70334B2 (zh)
CN (1) CN10412119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1970A (zh) * 2016-08-16 2016-11-16 萨震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喷油量可调的空压机
TWI630323B (zh) * 2016-10-28 2018-07-21 艾爾米克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 噴油螺旋式空氣壓縮機
CN108730191A (zh) * 2017-04-21 2018-11-02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油路、无油压缩机和经由油路控制润滑和/或冷却的方法
CN109611335A (zh) * 2019-02-18 2019-04-12 广州广涡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乳化系统
CN112983825A (zh) * 2019-12-02 2021-06-18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压缩系统
CN115507034A (zh) * 2022-10-24 2022-12-23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5503B1 (ja) * 2015-01-23 2016-01-20 株式会社フクハラ 圧縮空気圧回路ユニット
JP6681984B2 (ja) * 2016-06-28 2020-04-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圧縮機
KR102294990B1 (ko) 2019-12-23 2021-08-31 김헌목 저온 급유형 공기 압축기 시스템
JP7443871B2 (ja) * 2020-03-25 2024-03-06 Smc株式会社 増圧装置
CN112253464A (zh) * 2020-11-12 2021-01-22 意朗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油路控制装置、螺杆式压缩机系统及油路控制方法
CN114320835B (zh) * 2022-01-04 2024-05-14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电驱压缩机组集中式串联冷却系统及多目标回路控制方法
JP7135227B1 (ja) * 2022-02-08 2022-09-1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スクリュ圧縮機
CN115434895B (zh) * 2022-09-01 2024-02-06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压缩机油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0078A (ja) * 2001-04-11 2002-10-23 Kobe Steel Ltd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WO2007045052A1 (en) * 2005-10-21 2007-04-26 Atlas Copco Airpower, Naamloze Vennootschap Device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in compressed gas and compressor unit equipped with such a device
CN101245773A (zh) * 2008-03-10 2008-08-20 任文建 一种用空压机废热制热水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热水机
CN101660518A (zh) * 2008-08-28 2010-03-03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空气压缩机
JP2012112268A (ja) * 2010-11-22 2012-06-14 Kobe Steel Ltd 油冷式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9031A (en) * 1978-08-19 1980-03-01 Tokico Ltd Oil-cooled compressor
JPH0323689U (zh) * 1989-07-20 1991-03-12
JPH04111582U (ja) * 1991-03-19 1992-09-28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油潤滑式エアコンプレツサの油循環量調整装置
JP2530842Y2 (ja) * 1992-09-10 1997-04-0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油冷式圧縮機
JPH06213188A (ja) * 1993-01-18 1994-08-02 Kobe Steel Ltd 油冷式圧縮機
US20040112679A1 (en) * 2002-12-13 2004-06-17 Centers Steven 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ubricant flow control in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packag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10078A (ja) * 2001-04-11 2002-10-23 Kobe Steel Ltd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WO2007045052A1 (en) * 2005-10-21 2007-04-26 Atlas Copco Airpower, Naamloze Vennootschap Device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in compressed gas and compressor unit equipped with such a device
CN101245773A (zh) * 2008-03-10 2008-08-20 任文建 一种用空压机废热制热水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热水机
CN101660518A (zh) * 2008-08-28 2010-03-03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空气压缩机
JP2012112268A (ja) * 2010-11-22 2012-06-14 Kobe Steel Ltd 油冷式圧縮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1970A (zh) * 2016-08-16 2016-11-16 萨震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喷油量可调的空压机
TWI630323B (zh) * 2016-10-28 2018-07-21 艾爾米克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 噴油螺旋式空氣壓縮機
US10539138B2 (en) 2016-10-28 2020-01-21 Almig Kompressoren Gmbh Oil-injected screw air compressor
CN108730191A (zh) * 2017-04-21 2018-11-02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气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油路、无油压缩机和经由油路控制润滑和/或冷却的方法
CN109611335A (zh) * 2019-02-18 2019-04-12 广州广涡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乳化系统
CN112983825A (zh) * 2019-12-02 2021-06-18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压缩系统
CN112983825B (zh) * 2019-12-02 2023-08-11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压缩系统
CN115507034A (zh) * 2022-10-24 2022-12-23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14704A (ja) 2014-11-17
JP6170334B2 (ja) 201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1199A (zh) 油冷式压缩机
CN101326413B (zh) 用于磁力轴承压缩机的急停轴承的润滑系统
US6997686B2 (en) Motor driven two-stage centrifugal air-conditioning compressor
JP4880517B2 (ja) オイルバイパス付きコンプレッサ
CN101025310B (zh) 压缩机冷却系统
CN101268281A (zh) 包括变速马达的多级压缩系统
CN105579788A (zh)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CN105008824A (zh) 包括高压侧压缩机和低压侧压缩机的系统
CN106091188A (zh) 制冷机组
US11384762B2 (en) Cylindrical symmetric volumetric machine
CN103867450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03644119B (zh) 电动机构和压缩机
CN103161728B (zh) 变速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CN101435426A (zh) 带有流量控制传感器的压缩机
CN104079108A (zh) 涡轮制冷机的压缩机用电动机
CN108469128B (zh) 流体机械和制冷循环装置
CN207920875U (zh) 用于压缩机系统的进气管道及压缩机系统
CN101208567B (zh) 压缩机润滑
CN207939317U (zh) 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及用于其的电机
KR101964226B1 (ko) 압축 시스템
EP1954944B1 (en) A compressor
EP4013534B1 (en) Dryer for compressed gas, compressor installation provided with a dryer and a method for drying compressed gas
CN117738883A (zh) 冷却油的冷却装置、喷油压缩机装置及冷却装置控制方法
WO2021033099A1 (en) Dryer for compressed gas, compressor installation provided with a dryer and a method for drying compressed gas
KR20200057455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