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7061B - 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7061B
CN104117061B CN201410326152.0A CN201410326152A CN104117061B CN 104117061 B CN104117061 B CN 104117061B CN 201410326152 A CN201410326152 A CN 201410326152A CN 104117061 B CN104117061 B CN 104117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complex
vaccine
compound represe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61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7061A (zh
Inventor
李艳梅
高悦
黄智华
孙占
孙占一
陈谱光
陈永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261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17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17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7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7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7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物是通过式I所示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和葫芦[8]脲非共价偶联而获得的。该复合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Description

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化学合成疫苗凭借其特异性强、副作用小的特点,成为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免疫疗法。合成抗原辅以一些成分明确的有效免疫刺激化合物的多组分疫苗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免疫效果。然而传统共价连接疫苗面临合成难度大且效率很低的问题。设计新的化学体系研发免疫效果好且制备过程简单的疫苗,对于化学合成疫苗进一步发展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因而,目前关于化学合成疫苗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免疫效果好且制备过程简单的、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的复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复合物是通过式I所示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和葫芦[8]脲非共价偶联而获得的。发明人发现,该复合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进而达到预防或治疗肿瘤的目的,且该复合物通过非共价键偶联形成,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快捷。
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H、Tn和T的任意一种,所述Tn和T的结构分别如下所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复合物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将式I所示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和葫芦[8]脲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便获得所述复合物,其中,式I所示化合物是通过Fmoc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的,式II所示化合物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的:通过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式1所示化合物;使所述式1所示化合物与式2所示化合物接触,以便获得式3所示化合物;使所述式3所示化合物进行脱除氨基保护基反应,以便获得式4所示化合物;使所述式4所示化合物与式5所示化合物接触,以便获得式II所示化合物。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制备获得前面所述的复合物,且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面所述的复合物在制备疫苗或药物中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或药物能够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因而,所述疫苗或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由此,所述疫苗或药物预防或治疗肿瘤的效果较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或药物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由此,所述疫苗或药物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细胞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细胞。由此,所述疫苗或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的效果较佳。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疫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包含前面所述的复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能够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因而,所述疫苗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由此,所述疫苗预防或治疗肿瘤的效果较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由此,所述疫苗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细胞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细胞。由此,所述疫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的效果较佳。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包含前面所述的复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能够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因而,所述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由此,所述药物预防或治疗肿瘤的效果较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由此,所述药物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细胞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细胞。由此,所述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的效果较佳。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抗体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为对动物提供前面所述的复合物、疫苗或药物。通过对动物提供前面所述的复合物、疫苗或药物,能够引起动物的免疫反应,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抗体,所述抗体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抗体是通过前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发明人发现,利用本发明的该抗体,能够有效预防或治疗肿瘤。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MUC1糖肽的合成路线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式I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复合物1及未组装混合物1的扩散排序核磁测定结果;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等温量热滴定实验结果;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复合物1及未组装混合物1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抗血清的滴度测定结果;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抗体分型测试结果;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结果;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细胞因子测定结果;以及
图1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组装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复合物是通过式I所示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和葫芦[8]脲非共价偶联而获得的。发明人发现,该复合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进而达到预防或治疗肿瘤的目的,且该复合物通过非共价作用偶联形成,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快捷。
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H、Tn和T的任意一种,所述Tn和T的结构分别如下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式I所示化合物含有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式II所示化合物为Toll样受体2的配体,本发明的复合物将B+T细胞表位和Toll样受体2的配体通过葫芦[8]脲以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偶联起来,同时利用多肽与脂肽亲疏水相互作用,使复合物在生物介质中形成球状结构。并且,本发明的复合物可以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复合物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将式I所示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和葫芦[8]脲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便获得所述复合物。由此,式I所示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和葫芦[8]脲能够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力(即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偶联起来,有效形成本发明的复合物,且操作简单方便,效率和产率较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式I所示化合物可以通过Fmoc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由此,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且合成效率较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式II所示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通过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式1所示化合物;使所述式1所示化合物与式2所示化合物接触,以便获得式3所示化合物;使所述式3所示化合物进行脱除氨基保护基反应,以便获得式4所示化合物;使所述式4所示化合物与式5所示化合物接触,以便获得式II所示化合物。由此,能够快速有效地制备获得式II所示化合物,且操作简单、方便,效率和产率较高。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面所述的复合物在制备疫苗或药物中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或药物能够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因而,所述疫苗或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肿瘤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由此,所述疫苗或药物预防或治疗肿瘤的效果较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或药物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由此,所述疫苗或药物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细胞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肿瘤细胞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细胞。由此,所述疫苗或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的效果较佳。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疫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包含前面所述的复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能够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因而,所述疫苗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肿瘤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由此,所述疫苗预防或治疗肿瘤的效果较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疫苗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由此,所述疫苗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细胞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肿瘤细胞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细胞。由此,所述疫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的效果较佳。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包含前面所述的复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能够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毒性杀死肿瘤细胞,因而,所述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肿瘤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由此,所述药物预防或治疗肿瘤的效果较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由此,所述药物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肿瘤细胞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肿瘤细胞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细胞。由此,所述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的效果较佳。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抗体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为对动物提供前面所述的复合物、疫苗或药物。通过对动物提供前面所述的复合物、疫苗或药物,能够引起动物的免疫反应,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抗体,所述抗体能够有效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特别适合用于预防或治疗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抗体是通过前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发明人发现,利用本发明的该抗体,能够有效预防或治疗肿瘤,特别适合用于预防或治疗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
实施例1:复合物的制备
一、式I所示化合物(B epitope-T epitope-Np)的制备
采用Fmoc固相多肽合成策略,在微波辅助下通过多肽自动合成仪合成N末端为客体分子Np的含有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MUC1糖肽,所述MUC1糖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GVT*S*APDT*RPAPGS*T*APPA,其中*标记的氨基酸为侧链单个或多个糖基化修饰,修饰方式为Tn或T,接下来,使用TFA/TIS/H2O(90/5/5,v/v)(TFA(三氟乙酸),TIS(三异丙基硅烷)购于上海吉尔生化公司)把糖肽从树脂上切下来,同时氨基酸的侧链所有酸敏感的保护基也被切下来,所有得到的粗肽通过HPLC法(色谱柱:C18填料柱(购于美国安捷伦公司);流动相:水/乙腈混合体系;流速:6.0ml/min;检测波长:215nm;柱温:室温)进行分离纯化,除去乙腈,再冻干除去水,得到的产物在甲醇/甲醇钠(PH=9.5)中脱去糖上乙酰基,通过HPLC法纯化得到N末端为巯基的含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MUC1糖肽(即式I所示化合物)。MUC1糖肽的合成路线图见图1,其中,制备获得的MUC1糖肽1-4中的R1、R2所代表的基团见表1。
表1
MUC1糖肽编号 R1 R2
1 Tn H
2 H H
3 T H
4 Tn Tn
二、式II所示化合物(TLR配体Pam3CSK4-MV2+)的制备
脂肽经一系列反应(参见Glunz,P.W.,et al.,Design and synthesis of Le(y)-bearing glycopeptides that mimic cell surface Le(y)mucin glycoproteinarchitec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0.122(30):p.7273-7279.)得到活化的五氟苯酚酯Pam3Cys-OPfp,然后将预载了赖氨酸的wang树脂作为合成单价端炔脂肽的起点,通过微波多肽自动合成仪合成式1所示化合物,其中,wang树脂上的赖氨酸α-氨基被Fmoc基团保护,侧链的ε-氨基被ivDde基团保护。经过4个多肽合成循环,3个侧链被Boc保护的赖氨酸残基和一个侧链被叔丁基保护的丝氨酸残基被偶联到树脂上,获得式1所示化合物。随后以NMP(N-甲基吡咯烷酮)做溶剂,将Pam3Cys-Opfp(即式2所示化合物)手动加入微波多肽自动合成仪中,延长微波加热的时间到半小时,由此脂肪链部分偶合到肽链上,获得式3所示化合物。于室温条件下,在2%联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式3所示化合物的肽链C端第一个赖氨酸侧链的ivDde保护基迅速脱去,同时半胱氨酸上的酯键并不受影响,Boc和叔丁基保护基也保持完整,由此,获得式4所示化合物。随后,通过HBTU/HOBt激活将式5所示化合物偶联到式4所示化合物第一个赖氨酸的ε-氨基上,并在TFA/TIS/H2O中将多肽从树脂上切下来并脱除所有氨基酸侧链的保护基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其包括了完整的Pam3CSK4结构。进一步地,通过HPLC方法,采用极性很强的反相柱CN氰基柱对式II所示化合物进行纯化。式I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见图2。
三、组装过程
组装过程为典型的快速简单的组装模式,具体如下:将等摩尔的B epitope-Tepitope-Np、TLR配体Pam3CSK4-MV2+以及葫芦[8]脲溶于磷酸缓冲溶液(PH=7.4)中,组装即可完成,得到复合物。组装过程的示意图见图11,其中,表示葫芦[8]脲。具体地,制备获得4种复合物,复合物1-4中的R1、R2所代表的基团见表2。
表2
复合物编号 R1 R2
1 Tn H
2 H H
3 T H
4 Tn Tn
实施例2:复合物结构表征实验
一、扩散排序核磁测定
配制实施例1中制备获得的复合物1-4及对应未组装混合物1-4的重水溶液,复合物或未组装混合物的浓度均为0.5mM,然后进行扩散排序核磁测定,其中,未组装混合物即为相应的MUC1糖肽和TLR配体Pam3CSK4-MV2+的混合物,例如:与复合物1对应的未组装混合物1为MUC1糖肽1和TLR配体Pam3CSK4-MV2+的混合物,与复合物2对应的未组装混合物2为MUC1糖肽2和TLR配体Pam3CSK4-MV2+的混合物,依此类推。复合物1及未组装混合物1的扩散排序核磁测定结果见图3,其中,图3a为复合物1的扩散排序核磁测定结果,图3b为未组装混合物1的扩散排序核磁测定结果。图3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复合物1呈现均一的扩散系数,且与未组装混合物1在扩散系数值上有显著差异。复合物2-4及未组装混合物2-4的扩散排序核磁测定结果与复合物1及未组装混合物1的测定结果相似。
二、等温量热滴定实验
用磷酸缓冲液配制0.06mM的葫芦[8]脲-Pam3CSK4-MV2+和0.6mM的B epitope-Tepitope-Np溶液,然后使用Microcal VP-ITC仪器进行等温量热滴定实验,并用Origin8.0软件分析数据。B epitope-T epitope-Np为MUC1糖肽1时的等温量热滴定实验结果见图4。图4的结果说明组装确实以摩尔比1:1:1的比例进行。
三、透射电子显微镜
用磷酸缓冲液分别配制复合物1-4和未组装混合物1-4的浓度为0.05mM的溶液,然后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物1-4的结构,并与未组装混合物1-4的结构进行对比。复合物1及未组装混合物1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见图5,其中,图5a为未组装混合物1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5b为复合物1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由图5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复合物1形成球状结构。复合物2-4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与复合物1相似。
实施例3:免疫评价实验
下面采用表3所示的样品进行动物免疫。
表3
注:佐剂为弗氏佐剂,“+”表示含有相应化合物,“-”表示不含相应化合物
采用4到5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别通过腹腔注射约20μg表3所示的样品G1-G16,两周一次,五次免疫后摘眼球取血,进行如下免疫学评价:
一、抗血清的滴度测定
a.溶液配制
1、溶液A:0.1M NaHCO3水溶液,用NaOH调节pH至9.6。
2、溶液B:0.25%明胶的PBS溶液(0.25g明胶溶于100ml PBS),水浴加热溶解,自然降温后放置4摄氏度冰箱保存。
3、溶液C:0.05体积%吐温-PBS溶液。
4、溶液D:0.1M柠檬酸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5.0。
5、一抗(免疫血清)稀释:依实验设计用B溶液稀释。
6、二抗(FITC标记的兔抗鼠抗体,Sigma公司):1:2000或者1:4000稀释。
7、底物:M mg邻苯二胺+M ml D液+1.5Mμl 30%双氧水。
b.步骤
1、包被:把需要包被的多肽(即相应B细胞表位)配成1mg/ml溶液,用溶液A稀释200倍(5μg/ml)。每个孔加入50μl,用膜封好,放入4摄氏度冰箱,过夜。
2、明胶封闭:把ELISA板用力甩干,控干,用B液把所有孔填满,室温静置2-3小时。
3、洗涤:ELISA版甩干,控干,用C液把所有孔填满,放置三分钟,甩干控干。重复两次。
4、加一抗:每孔50μl,双孔重复,37摄氏度恒温放置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5、洗涤:同步骤3。
6、加二抗:每孔50μl,37摄氏度恒温放置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7、洗涤:同步骤3(操作完避光放置)。
8、加底物:每孔50μl,放置五分钟至二十分钟。
9、用OD450读板。
抗血清的滴度检测结果见图6,由图6可以看出,各复合物(G1、G3、G5、G7、G9、G11、G13、G15)都能够引起显著的IgG抗体滴度,而未组装混合物(G2、G4、G6、G8、G10、G12、G14、G16)则效果不好。
二、抗体分型测试
a.溶液配制
1、溶液A:0.1M NaHCO3水溶液,用NaOH调节pH至9.6。
2、溶液B:0.25%明胶的PBS溶液(0.25g明胶溶于100ml PBS),水浴加热溶解,自然降温后放置4摄氏度冰箱保存。
3、溶液C:0.05体积%吐温-PBS溶液。
4、溶液D:0.1M柠檬酸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5.0。
5、一抗(免疫血清)稀释:依实验设计用B溶液稀释。
6、二抗(羊抗鼠分型抗体,sigma公司):1:1000稀释。
7、三抗(FITC标记的兔抗羊抗体,Sigma公司)1:2000稀释
8、底物:M mg OPD+M ml D液+1.5Mμl 30%双氧水。
b.步骤
1、包被:把需要包被的多肽配成1mg/ml溶液,用溶液A稀释200倍(5μg/ml)。每个孔加入50μl,用膜封好,放入4摄氏度冰箱,过夜。
2、明胶封闭:把ELISA板用力甩干,控干,用B液把所有孔填满,室温静置2-3小时。
3、洗涤:ELISA版甩干,控干,用C液把所有孔填满,放置三分钟,甩干控干。重复两次。
4、加一抗:每孔50μl,双孔重复,37摄氏度恒温放置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5、洗涤:同步骤3。
6、加二抗:每孔50μl,37摄氏度恒温放置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7、洗涤:同步骤3。
8、加三抗:每孔50μl,37摄氏度恒温放置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9、洗涤:同步骤3(操作完避光放置)。
10、加底物:每孔50μl,放置五分钟至二十分钟。
11、用OD450读板。
表3中所示样品G1的抗体分型检测结果见图7,由图7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复合物1引起了Th1和Th2混合的免疫反应。其他样品(G3、G5、G7、G9、G11、G13、G15)的检测结果与G1的检测结果相似。
三、流式细胞分析
MCF-7细胞用DMEM培养基在37摄氏度恒温培养箱中5%二氧化碳培养。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1000r/min离心收集细胞,取200000细胞/样品,用PBS洗涤三次,与小鼠抗血清于0摄氏度孵育一小时,然后PBS洗涤细胞三次,用FITC偶联兔抗鼠IgG二抗(DAKO)于0摄氏度孵育1小时,再通过BD Calibur分析细胞与抗体的结合情况。
表3中所示样品G1的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结果见图8,从图8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复合物1在小鼠上产生的抗体能够有效结合表达MUC1的MCF-7细胞系。其他样品(G3、G5、G7、G9、G11、G13、G15)的检测结果与G1的检测结果相似,表明本发明的复合物2-4均能够有效结合表达MUC1的MCF-7细胞系。
四、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实验
在96孔板中种植MCF-7细胞(6000个细胞/孔),37摄氏度孵育12小时后,加入抗血清50μl/孔,孵育半小时,加入兔补体50μl/孔,孵育8小时。加入0.5%MTT的PBS溶液20μl/孔,孵育四小时。除去培养基,加入150μl/孔DMSO溶解,测定490nm处的吸光度。
部分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见图9,其中,Pre表示免疫前的血清。图9的结果说明本发明的复合物产生的抗体能够激发补体依赖细胞毒性作用杀死肿瘤细胞。
五、细胞因子测定
取小鼠骨髓细胞,加白细胞介素-2培养6天,得DC前体细胞。再分别用表3所示的样品G1-G16刺激此细胞12小时,收集孵育后的上清液,用DAKEWEI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情况。
部分细胞因子测定结果见图10,其中,CB[8]表示葫芦[8]脲,II表示式II所示化合物,Pre表示免疫前的血清。图10的结果说明本发明的复合物有效激活树突细胞分泌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所必须的相关细胞因子。而且主客体相互作用(即非共价键偶联作用)没有破坏Pam3CSK4活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式I所示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和葫芦[8]脲非共价偶联而获得的,
其中,
R1、R2各自独立地为H、Tn和T的任意一种,
所述Tn和T的结构分别如下所示:
所述非共价偶联是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的N端、式II所示化合物的C端和葫芦[8]脲之间通过非共价作用力进行偶联进行的。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式I所示化合物、式II所示化合物和葫芦[8]脲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便获得所述复合物;
其中,
式I所示化合物是通过Fmoc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的,
式II所示化合物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的:
通过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式1所示化合物;
使所述式1所示化合物与式2所示化合物接触,以便获得式3所示化合物;
使所述式3所示化合物进行脱除氨基保护基反应,以便获得式4所示化合物;
使所述式4所示化合物与式5所示化合物接触,以便获得式II所示化合物,
其中,表示聚苯乙烯wang树脂。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在制备疫苗或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或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或药物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生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细胞为表达MUC1分子的肿瘤细胞。
7.一种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
8.一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
9.一种制备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动物提供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权利要求7所述的疫苗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
10.一种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是通过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CN201410326152.0A 2014-07-09 2014-07-09 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4117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6152.0A CN104117061B (zh) 2014-07-09 2014-07-09 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6152.0A CN104117061B (zh) 2014-07-09 2014-07-09 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7061A CN104117061A (zh) 2014-10-29
CN104117061B true CN104117061B (zh) 2016-08-17

Family

ID=51762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6152.0A Active CN104117061B (zh) 2014-07-09 2014-07-09 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1706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24978A1 (en) * 2001-09-18 2003-03-27 Postech Foundation Inclusion compound comprising cucurbituril derivatives as host molecule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4012090A1 (en) * 2012-07-13 2014-01-16 The Broad Institute, Inc. Molecular sleds comprising a positively-charged amino acid sequence and a molecular cargo and us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24978A1 (en) * 2001-09-18 2003-03-27 Postech Foundation Inclusion compound comprising cucurbituril derivatives as host molecule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4012090A1 (en) * 2012-07-13 2014-01-16 The Broad Institute, Inc. Molecular sleds comprising a positively-charged amino acid sequence and a molecular cargo and uses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elf-adjuvanting synthetic antitumor vaccines from muc1 glycopeptides conjugated to t-cell epitopes from tetanus toxoid;cai h et al;《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30424;第52卷(第23期);6106-61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7061A (zh)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2147B2 (ja) Mt1−mmpに対して特異的な二環式ペプチド−毒素コンジュゲート
CN110845444B (zh) 烯酰吗啉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080003325A (ko) 가스트린 방출 펩티드 전구체에 대한 항체 및 그 용도
CN110642793A (zh) 嘧菌酯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407029B2 (ja) 筋芽細胞分化促進剤
WO2017152756A1 (zh) cRGD-厄洛替尼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al Fernández et al. Antibody recognit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 and Rett syndrome using a collection of linear and cyclic N‐glucosylated antigenic probes
CN105566493B (zh) 用于检测氟苯尼考的单克隆抗体及酶联免疫方法与试剂盒
CN104117061B (zh) 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58531B (zh) 靶向her2蛋白的多肽及其应用
CN105237624B (zh) 一种七肽emlqppl及其应用
EP4385998A1 (en) Cyclic peptid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6003565A (zh) 一种寡肽环肽的制备方法
CN114957438B (zh) 用于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人Aβ1-42抗原决定簇多肽及制法
CN114349822B (zh) 一种基于乙烯基锍盐的生物大分子修饰方法
FI67368C (fi)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nya terapeutiskt anvaendbara polypeptider
CN105131089A (zh) 一种十三肽及其应用
Mascaraque et al. Glycodendropeptides stimulate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and T cell proliferation: a potential influenza A virus immunotherapy
CN104177476A (zh) 一种靶向人癌细胞的多肽及其应用
CN107043752A (zh) 杂交瘤细胞株及基于杂交瘤细胞株的抗crh抗体n‑d19及其检测方面的应用
Urbańczyk et al. Synthesis and conformational preferences of short analogues of antifreeze glycopeptides (AFGP)
CN103145566B (zh) 一种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592398B (zh) 一种bnp抗原决定簇多肽及其应用
CN102234631B (zh) 一种人泛素偶联酶UbcH10单克隆抗体杂交瘤DY03及单克隆抗体
WO2024043250A1 (ja) 環状ペプチドまたはその塩、およびmdmx阻害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