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4764B - 纺织带、纺织带的制造方法和纺织带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纺织带、纺织带的制造方法和纺织带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4764B
CN104114764B CN201380008549.9A CN201380008549A CN104114764B CN 104114764 B CN104114764 B CN 104114764B CN 201380008549 A CN201380008549 A CN 201380008549A CN 104114764 B CN104114764 B CN 104114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band
abrasion
machine
textile ta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85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14764A (zh
Inventor
K·A·萨洛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met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Valmet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met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Valmet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04114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4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14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47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1/00Calenders; Smoothing apparatus
    • D21G1/0066Calenders; Smoothing apparatus using a special calendering belt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0Seam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10Wire-cloth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0027Screen-cloths
    • D21F1/0054Seam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888Subsequently coating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Paper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纺织带、制造所述工业纺织带的方法以及工业纺织带的应用。带(1)包括接缝(7)以及连结端部(8,9),所述连结端部能够连结在一起,以使得带成为环形回路。连结端部具有接缝区域(S),所述接缝区域在其机器表面(6)上具有横向机器方向(CMD)的磨损纱线(20)。磨损纱线在带在处理装置的支撑表面(23)上滑动时承受磨损应力。

Description

纺织带、纺织带的制造方法和纺织带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处理装置中处理纸浆或者块体的纺织带。所述纺织带配备有接缝,使得其能够制成处理装置的环形回路。
本发明还涉及纺织带的制造和应用。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用于处理不同纤维幅材和纤维浆的工业制造处理中使用纺织带。典型地,处理指的是在纺织带的产品侧上运送含液体的浆料并且同时排放液体。纺织带在围绕控制和驱动辊的环形回路中行进。另外,纺织带抵靠处理机的结构被支撑在纺织带的运送段上,所以纺织带摩擦抵靠机器并且在机器侧表面上发生磨损。纺织带可以包括横向接缝,因此,较之更换对应的环形带,更换纺织带更为容易和快速。然而,接缝是纺织带的结构最薄弱点。因为在使用期间接缝还承受摩擦并且发生磨损,所以因接缝断裂或者由磨损导致的变薄弱而需要经常更换纺织带。更换纺织总是导致耗费成本且停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且改进的纺织带、纺织带的制造方法和纺织带的应用。
本发明的纺织带的特征在于:接缝区域的机器侧表面具有至少一根横向磨损纱线,所述磨损纱线沿着横向方向在纺织带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且布置在纺织带的基础结构上,但是在功能上作为关于纺织带的基础结构的额外的受磨损纱线。
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接缝区域的机器侧表面上,至少一根横向磨损纱线布置成沿着横向方向在纺织带的整个宽度上延伸,所述磨损纱线布置在纺织带的基础结构上,但是在功能上作为关于纺织带的基础结构的额外的受磨损纱线。
根据本发明的应用的特征在于:使得纺织带作为环形回路在平面清洗装置中行进,并且在纺织带的产品侧上供给浆料而且在平面清洗装置的抽吸台上运送浆料,使得通过纺织带过滤浆料中的液体。
本申请的构思是为纺织带的接缝区域配备至少一根保护纺织带的接缝免于被磨损的横向磨损纱线。横向磨损纱线是关于纺织带的基础结构的功能的额外的纱线,并且除了提高接缝的耐磨性之外无其它用处。因此,磨损纱线并不旨在影响接缝区域的密集性或者作标记或者纺织带的其它基础性能。磨损纱线沿着横向机器方向CMD在纺织带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利用磨损纱线的优点在于:接缝可与纺织带的机器侧上的表面分离开,使得可避免磨损接缝。另外,磨损纱线增加了接缝区域中经受磨损的材料的量,由此即使在磨损纱线的磨损程度与接缝区域的其它纱线的磨损程度相同之后,较小的应力施加到接缝的与耐用性有关的关键部分。磨损纱线作为抵抗纺织带磨损的牺牲性保护件。磨损纱线的磨损和损坏完全不会影响纺织带的功能性能,原因在于磨损纱线是额外的纱线,除了耐磨之外无其它用处。
此外,由于磨损纱线相对于纺织带为横向方向的,所以它们不会沿着机器方向使得纺织带变硬。于是,纺织带甚至围绕驱动和控制辊能很好地弯曲,使得其具有相对小的直径。因此,磨损防护不会减弱纺织带的可行进性。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磨损纱线具有其自有的纱线系统。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纺织带的两个连结端部都配备有接缝区域,所述接缝区域具有从连结端部的最靠外边缘起的机器方向长度。两个接缝区域都在纺织带的机器侧表面上配备有若干根横向磨损纱线。连结端部的接缝区域可以包括5根至20根磨损纱线。可能通过改变磨损纱线的数量、材料、结构、尺寸和编织式样来影响针对接缝的磨损防护。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磨损纱线较之纺织带的其它纱线和连结构件更加远离纺织带的外表面延伸。磨损纱线可以较之属于结构的其它纱线更远地延伸至少0.2mm,由此保护接缝区域的其它纱线免受摩擦。当磨损纱线的磨损程度与其它纱线的磨损程度相同时,其仍然继续保护接缝,原因在于磨损纱线增加了在接缝区域中承受磨损的材料的体积。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磨损纱线比相对于纺织带定向成沿着横向方向的其它CMD纱线厚。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磨损纱线的厚度与机器方向MD纱线的厚度相等或者比所述机器方向MD纱线的厚度厚。磨损纱线的厚度典型地为机器方向MD纱线的厚度的一倍至两倍。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磨损纱线的厚度是机器方向MD纱线的厚度的至少1.5倍。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磨损纱线是扁平纱线,所述扁平纱线具有椭圆、矩形或在其角部倒圆的矩形的横截面。较之例如圆形横截面的纱线,扁平纱线在其厚度方向具有更多的可磨损体积,所述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纱线初始与支撑表面仅仅形成线性接触表面。继而,扁平纱线在接触表面上具有大量可磨材料,所以其较之圆形纱线因磨损造成的厚度损失较慢。因为利用扁平纱线,在纺织带的表面上实现了大量可磨体积,所以较之使用圆形纱线的情况,可能使用更薄的纱线。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纺织带的两个连结端部都配备有接缝区域,所述接缝区域具有若干根横向磨损纱线。当从连结端部的最靠外边缘观察时,接缝区域的机器方向长度是20mm或者更长。接缝区域的机器方向长度典型地为20mm至40mm。足够长的防磨部分向接缝元件和接缝提供了长的使用寿命。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磨损体已经被施加到纺织带的接缝区域,以便至少在机器表面上覆盖属于纺织带的基础结构的纱线。磨损体可由环氧树脂制成。此外,磨损体可以由具有良好耐磨性的聚氨酯或者对应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可以通过刷涂、使用辊、喷涂、浇铸、浸渍或者一些其它适当方式将磨损体施加到接缝区域。磨损体保护接缝区域中的接缝和纺织带的基础结构的纱线以及保护连结元件免于磨损。可以用磨损体完全处理接缝区域,或者可替代地磨损体仅仅覆盖接缝区域的有限区域。例如,磨损体还可以例如以之字状施加为条图案。磨损体可与磨损纱线一起使用,或者在某些情况中,磨损体和磨损纱线可布置在分开的区域中。已经发现磨损体和磨损纱线的组合提供了特别良好的耐磨性。磨损体还有助于支撑和紧固磨损纱线,这允许磨损纱线从机器表面上的基础机构开始的更大触及范围。实际上,这意味着可能使用厚的磨损纱线。此外,可能在紧固磨损纱线过程中使用长的自由浮动部,这是因为磨损体支撑纱线。因此,利用磨损体,可能增加接缝中经受磨损的自我牺牲性材料的体积。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除了基本物质之外,磨损体还包括增强材料。增强材料可以是纤维增强物,诸如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可替代地,可通过耐磨颗粒(诸如金属颗粒)来提高磨损体的耐磨性。还可能用纳米颗粒装饰磨损体。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由具有良好耐磨性的材料制成。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由聚酰胺制成。聚酰胺PA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另外,聚酰胺确保在例如清洗纤维素时的良好碱性条件。磨损纱线通常为单丝纱,但是在一些情况中其还可以为多丝纱。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由聚醚醚酮PEEK制成。这种纱线类型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容限。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由聚酯PET制成,所述聚酯PET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容限。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由聚苯硫醚PPS制成,所述聚苯硫醚PPS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容限。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包括碳纳米管。因此,磨损纱线的材料可以例如是由碳纳米管增强的聚合物材料。这种磨损纱线具有尤为良好的强度并且它们的耐磨性同样也很好。无论如何,这种类型的磨损纱线不会对处理装置的支撑表面导致显著磨损。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由金属制成。磨损纱线可以由例如不锈钢或者钛制成。金属磨损纱线也很好地适于用在低速处理装置的纺织带中。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通过编织布置在接缝区域中。可以在编织纺织带的基础结构期间编织磨损纱线,在这种情况中,在一个编织机器中编织纺织带。因此,于是在一个编织机器中一起编织配备有磨损纱线的纺织带。可替代地,在通常称为再编织接缝期间可以将磨损纱线紧固到纺织带的基础结构中,其中,在第二编织机器中将接缝区域和所需量的磨损纱线一起编织到纺织带的预先编织的基础结构中。编织的一个优点在于:磨损纱线被很好地紧固到纺织带的基础结构中。编织也较快。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通过在与编织分开实施的步骤中替代地穿线将横向磨损纱线布置在接缝区域中。可手动进行穿线。在穿线之后,将磨损纱线结合到基础结构的机器方向纱线。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通过粘合剂、熔融、焊接、利用机械紧固构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将磨损纱线紧固到纺织带的基础结构。还能够用磨损体增强紧固。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磨损纱线沿着其纵向方向被预先弯曲,使得其形状符合纺织带的基础结构。然后,将磨损纱线安置到基础结构中并且不会导致纱线在基础结构中的位置发生任何改变。此外,由于本申请,还可能使用具有高耐弯性的磨损纱线,所述磨损纱线在不预先弯曲的情况下难以甚至不能将其安装在纺织带中。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在纺织带的机器表面上具有长的自由浮动部。由于这个特征,可能增加纺织带的机器表面上的磨损纱线材料的量,这还进一步提高了耐磨性。另外,当在使用过程中在长自由浮动部处最终磨掉这种类型的磨损纱线时,由此自由纱线端部将在纺织带的运动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向与纺织带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尽管断裂,但是磨损纱线仍然继续保护接缝,直到磨损纱线被机器表面完全磨损掉为止。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在至少五根机器方向纱线上具有位于纺织带的机器表面上的长自由浮动部。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横向磨损纱线在纺织带的机器表面上具有10mm至50mm的长自由浮动部。典型地,自由浮动部的长度是30mm至40mm。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在纺织带的连结端部处纺织带的机器方向纱线中的至少一些形成环。接缝螺旋部可连接到相对的连结端部。这被称作螺旋接缝。磨损纱线保护连结端部处的接缝环和接缝螺旋。在开始使用纺织带时,接缝环和接缝螺旋可能因磨损防护而与处理装置的支撑表面分离。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纺织带的连结端部具有由机器方向纱线形成的若干接缝环。相对的连结端部的接缝环可以布置成重叠,以使得它们形成横向接缝环槽。然后,通过将接缝纱线或者对应的连接元件布置到接缝环槽中可将连结端部彼此连接起来。这被称作固定接缝(pin seam)。磨损纱线保护连结端部处的接缝环。在开始使用纺织带时,接缝环可能因磨损防护而与处理装置的支撑表面分离。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纺织带的连结端部可利用机械紧固元件彼此连接起来,所述机械紧固元件是与纺织带结构分开的独立元件。这种类型的紧固元件可以包括钩、倒钩或者穿透纺织带结构伸出的相应应伸出零件,利用此将它们紧固到连结端部。紧固元件可以由合成材料制成(诸如塑料材料)或者它们可以由金属制成。这称作钳接接缝(clipperseam)。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将纺织带编织成横向纱线在一层中的单层结构。横向纱线与机器方向纱线十字交叉。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纺织带的基础结构是非编织结构。基础结构可以是卷绕结构或者纱线组件。基础结构可以形成为没有横向纱线。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在本专利申请中描述的纺织带的实施例在用于处理纤维材料的纤维素处理装置中使用。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在本专利申请中描述的纺织带的实施例在旨在清洗纤维素的平面清洗装置中使用。然后,纺织带用作过滤带,纤维素浆料在所述过滤带的产品侧上供给。借助于过滤带向前运送纤维素浆料。在过滤带的机器侧上设置有抽吸渗透到过滤带中的液体的抽吸箱或者对应的抽吸装置。存在若干连续抽吸区域,通常为5个至7个。沿着行进方向,将最后的抽吸区域的滤出液供应到先前抽吸区域处的浆料。其它抽吸区域的滤出液也沿着与纺织带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供应到前一抽吸区域中的浆料中。在这种类型的平面清洗装置中,可能使用具有在本专利申请中描述的接缝的过滤带。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在本专利申请中描述的纺织带的实施例在带式过滤机中使用。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在本专利申请中描述的纺织带的实施例用作造纸机或者纸板机中的造纸机带。造纸机带包括湿丝、干丝、传送带和在其上处理纤维幅材的其它支撑带。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在本专利申请中描述的纺织带的实施例在处理纤维状材料、幅材或者浆料中使用。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在本专利申请中描述的纺织带的实施例在处理除了纤维状材料的其它材料中使用。因此,正被处理的浆料可以包括采矿工业的矿石。此外,可能在带上处理残余熔浆和有机物质。
一个实施例的构思在于:纺织带在处理机器中行进,其中,其机器方向边缘段远离机器弯曲。然后,纺织带还形成纵向侧,所述纵向侧防止正被处理的材料沿着横向方向从纺织带泄漏。可通过在弯曲点处在磨损纱线中提供诸如整平的间断点来促进纺织带的边缘弯曲,这于是减小了边缘段的抗弯性。此外,当通过穿线紧固磨损纱线时,可在边缘处使用独立的较短的纱线并且在中间处使用独立的较长的纱线,使得弯曲点保持在短纱线和长纱线之间。当用磨损体还额外地保护接缝区域时,块体可作为分离区域施加到边缘和中间段,由此间断点形成在这些区域之间,以便有助于边缘转弯。还可能通过轧制槽或类似方法来制造块体中的间断点,以便于进行弯曲。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更加详细地解释了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是具有接缝和闭环形状的纺织带的示意图;
图2a是平面清洗装置的一分段的示意图,浆料在平面清洗装置中处理;
图2b是在平面清洗装置的纺织带中的接缝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一些纺织带的接缝和保护接缝免于磨损的防护件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c是在使用纺织带期间与保护接缝相关的部件的磨损的示意图;
图6是当从纺织带的连结端部的机器侧观察时的示意图,其中,接缝区域配备有若干根磨损纱线;
图7是当从第二纺织带的连结端部的机器侧观察时的示意图,其中,接缝区域包括磨损纱线和磨损体;
图8是在本专利申请中公开的特征的简图。
为了清晰起见,附图以简化方式示出了若干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纺织带1,所述纺织带的基础结构2可包括沿着机器方向MD的纱线3和沿着横向方向CMD的纱线4。可以编织基础结构2,在这种情况中,纱线3和4根据编织图案彼此结合。纺织带1具有机器方向MD长度和横向方向CMD宽度。此外,纺织带1具有:产品表面5,正被处理的浆料布置在所述产品表面5上;和机器表面6,所述机器表面6是位于处理装置侧上的表面。纺织带1包括一条或者多条接缝7,因此其可在处理装置中连接成环形回路,如图1所示。对于接缝7而言,纺织带1具有第一连结端部8和第二连结端部9,所述第一连结端部8和所述第二连结端部9配备有接缝区域S,所述接缝区域S沿着机器方向MD具有预定长度。连结端部8和9的最靠外边缘可以用连接元件彼此连接起来。
图2a示出了一种处理装置,纺织带1可在所述处理装置中行进。在这种情况中,处理装置是平面清洗装置10。应当指出的是,以极其简化的示意图在图2a中示出了该装置。
纺织带1围绕驱动和控制辊11作为环形回路在平面清洗装置10中行进。装置10具有抽吸台12,所述抽吸台12被分成若干抽吸区域,典型地为5至8个抽吸区域。每个抽吸区域均在纺织带1的机器表面6侧上包括抽吸箱或者对应的抽吸装置13a至13f。正被处理的浆料M被从供应通道14供给到抽吸台12,并且处理之后,浆料M从装置离开到达排放通道15或者排放传送带。浆料M包含在负压作用下通过纺织带1过滤出的液体。由抽吸装置13回收该液体。当沿着纺织带1的行进方向检查装置10时,由沿着行进方向后一个抽吸装置收集的液体被供给回到前一个抽吸装置处的浆料M。在图2a中通过仅仅一条返回通道16和喷洒装置17对此进行图解。因此,抽吸装置13f的滤出液被供给到前一步骤13e中的浆料。在其它抽吸区域中重复相应原则。
纺织带1包括接缝7,在图2b中放大示出了所述接缝7的原理。属于纺织带1的基础结构2的机器方向MD纱线3可以在连结端部8、9处形成接缝环18。所有纱线3或者一些纱线3可以参与形成接缝环18。可利用接缝纱线22彼此连接的接缝螺旋19可连接到接缝环18。在使用期间,纺织带1的机器表面6摩擦抽吸台12并且发生磨损。接缝7典型地为纺织带1的关于机器方向强度的最薄弱的点。为了提高接缝7的耐磨性,两个接缝区域S都可以在机器侧6表面上配备有一根或者多根横向机器方向CMD磨损纱线。通常,若干根(例如,5根至10根)磨损纱线布置在接缝区域S中,但是在一些情况中,更少的磨损纱线可能已足够。磨损纱线20典型地布置在两个接缝区域S中,但是有时保护接缝7的接缝区域中的仅仅一个免于磨损便已足够了。磨损纱线20可以沿着纺织带1的横向机器方向CMD从一个边缘延伸到另一个边缘。可以用磨损纱线20并且通过用磨损体21处理接缝区域S来提高接缝区域的耐磨性。磨损体21是具有良好耐磨性的块体并且被牢固地紧固到纺织带1。磨损体21可以是胶状块体,所述胶状块体被部分地渗透到纺织带1的基础结构2中。较之基础结构2和接缝元件,磨损纱线20和磨损体21在机器表面6上更远地延伸,由此它们经受针对于机器表面6的磨损应力。仅仅在磨损纱线20和磨损体21的磨损程度与基础结构2的磨损程度相等之后,磨损应力才可以针对于接缝7。
如在图2b中看到,磨损体21还可以覆盖机器表面6上的磨损纱线21。然后在第一阶段中磨损仅仅针对于磨损体21。在第二阶段中,磨损纱线20和磨损体21一起承受磨损。
图3示出了纺织带1的接缝7的另一个实施例。接缝7在连结端部8和9处包括由机器方向MD纱线形成的接缝环18。相对的连结端部8和9的接缝环18布置成重叠,以使得它们形成横向方向CMD接缝环通道,细长的连接元件(典型地为接缝纱线22)布置到所述接缝环通道,以将连结端部8和9彼此连接起来。
图3图解了这样的事实,即,在没有磨损体21的情况下利用磨损纱线20也可获得足够的磨损防护。然后,当纺织带1沿着处理装置的支撑表面23滑动时,在第一阶段中磨损纱线20经受磨损应力。支撑表面23可以是抽吸台的顶表面或者一些其它支撑或引导表面。
图4示出了将纺织带1的连结端部8和9彼此连结的另一个可替代的方案。在这个实施例中,穿透纺织带1的结构并且将连结端部彼此紧固起来的一个或多个独立的机械件24可以用作连接元件。连接元件可以是“钳接器”。
图4图解了这样的事实,即,磨损纱线20还可以布置成较之磨损体21在机器表面6上更远地延伸。于是,当纺织带1沿着处理装置的支撑表面23滑动时,在第一阶段中磨损效应针对于磨损纱线20。
图5a至图5c图解了在多阶段中纺织带1在机器表面6上的磨损。在图5a中,磨损纱线20抵靠支撑表面23并且磨损应力仅仅主要针对于磨损纱线20。在图5b中,在第二阶段中,磨损纱线20的磨损程度与磨损体21的磨损程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中,磨损应力针对于磨损纱线20和磨损体21。图5c示出了磨损防护件已经完全磨损了的情况。仅仅在第三阶段中,磨损效应作用在纺织带的基础结构2上。利用这种类型的磨损防护件,因此可能显著延长纺织带1的使用寿命。
图6示出了纺织带1的接缝区域S和磨损纱线20与基础结构2的机器方向纱线3的结合。在图6的实施例中,在接缝区域S中设置有七根磨损纱线20,并且它们具有长自由浮动部J。图6中的虚线示出了磨损纱线20因在长浮动部J处磨损而断裂的情况,在此之后,纱线的端部25沿着与行进方向D相反的方向转弯。然后磨损纱线20的端部25即使在断裂之后也向接缝环18提供磨损防护。
图7示出了图6中示出的接缝区域S的可替代实施例。接缝区域S已经用磨损体21进行处理。磨损纱线20可部分地延伸到机器侧6的表面,如箭头26所示。
图8是示出了关于纺织带的应用和结构的事项以及可替代实施例的简图。之前已经在本专利申请中讨论了图8中示出的特征。
在一些情况中,在本申请中公开的特征可以独立于其它特征使用。另一方面,当需要时,可以组合在本申请中公开的特征,以提供多种组合。
附图和有关描述仅仅旨在阐释本发明的构思。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的细节可以改变。

Claims (9)

1.一种用于处理浆料或者块体的工业纺织带,所述带(1)具有机器方向(MD)长度和横向机器方向(CMD)宽度以及位于处理装置侧的机器表面(6)和位于处理浆料或者块体(M)侧上的产品表面;
所述带(1)包括:
多根机器方向(MD)纱线(3);
第一连结端部(8)和第二连结端部(9),所述第一连结端部和第二连结端部包括具有机器方向(MD)长度的接缝区域(S);和
连接元件(19,22,24),所述连接元件位于所述接缝区域(S)的最靠外端部处,由此所述带的所述第一连结端部和第二连结端部能够相互连结以形成环形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缝区域(S)的所述机器表面(6)具有至少一根横向机器方向(CMD)的磨损纱线(20),所述磨损纱线沿着横向机器方向(CMD)覆盖所述带(1)的整个宽度,并且布置到所述带(1)的基础结构中,但从功能上作为关于所述带的所述基础结构(2)的额外的经受磨损纱线;以及
所述接缝区域(S)的所述机器表面(6)具有磨损体(21),所述磨损体覆盖所述接缝区域(S)中的包括所述磨损纱线(20)的所有纱线,由此所述磨损体(21)在所述机器表面(6)上形成所述接缝区域(S)的最靠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损纱线(20)较之所述带的其它纱线和所述连接元件从所述带的机器表面(6)更远地延伸,由此所述磨损纱线(20)作为自我牺牲的磨损防护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损纱线(20)的厚度至少等于所述机器方向(MD)纱线(3)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损纱线(20)的厚度至少为所述机器方向(MD)纱线(3)的厚度的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损纱线(20)具有位于所述机器表面(6)上且在至少五根机器方向(MD)纱线(3)上的长自由浮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1)具有编织的基础结构(2),所述编织的基础结构包括彼此结合的多根机器方向(MD)纱线(3)和多根横向机器方向(CMD)纱线(4)。
7.一种制造工业纺织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带(1),所述带具有机器方向(MD)长度和横向机器方向(CMD)宽度,以及位于处理装置侧上的机器表面(6)和位于处理块体(M)侧上的产品表面(5);
由多根机器方向(MD)纱线(3)和多根横向机器方向(CMD)纱线(4)编织所述带的基础结构(2);
在所述带(1)上形成第一连结端部(8)和第二连结端部(9)以及在第一连结端部和第二连结端部上都形成接缝区域(S);
将连接元件(19,22,24)布置在所述第一连结端部和第二连结端部上,用于将所述带(1)连结成环形回路;
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一根横向机器方向(CMD)磨损纱线(20)布置在所述接缝区域(S)的所述机器表面(6)上,以便在所述带的整个横向机器方向(CMD)宽度上延伸,所述磨损纱线(20)布置到所述带(1)的所述基础结构中,但是从功能上作为关于所述带的所述基础结构(2)的额外的经受磨损纱线;以及
将磨损体(21)施加到接缝区域(S),用于覆盖接缝区域(S)中的包括所述磨损纱线(20)的所有纱线,由此所述磨损体(21)在所述机器表面(6)上形成所述接缝区域(S)的最靠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编织将多根磨损纱线(20)紧固在所述接缝区域(S)中。
9.一种工业纺织带的应用,其中,所述带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1),其特征在于:
使得所述带(1)在平面清洗装置(10)中以环形回路行进;和
将块体(M)供给到所述带的产品表面(5)上并且将块体运送在所述平面清洗装置的抽吸台(12)上,由此通过所述带(1)过滤包含在所述块体(M)中的液体。
CN201380008549.9A 2012-02-10 2013-02-08 纺织带、纺织带的制造方法和纺织带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147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125145 2012-02-10
FI20125145A FI124585B (fi) 2012-02-10 2012-02-10 Tekstiilihihna, menetelmä sen valmistamiseksi sekä käyttö
PCT/FI2013/050138 WO2013117817A1 (en) 2012-02-10 2013-02-08 Textile belt, method for making it, and its 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4764A CN104114764A (zh) 2014-10-22
CN104114764B true CN104114764B (zh) 2017-08-15

Family

ID=48946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854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14764B (zh) 2012-02-10 2013-02-08 纺织带、纺织带的制造方法和纺织带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999115B2 (zh)
EP (1) EP2812484A4 (zh)
CN (1) CN104114764B (zh)
CA (1) CA2862227C (zh)
FI (1) FI124585B (zh)
RU (1) RU2618422C2 (zh)
WO (1) WO2013117817A1 (zh)
ZA (1) ZA201405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03119A1 (de) 2021-03-17 2022-09-22 Voith Patent Gmbh Walze, Bezu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CN113352634B (zh) * 2021-06-09 2023-04-14 安徽华辰造纸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造纸干网间的穿线方法以及压装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2381A (en) * 1976-08-10 1980-01-08 Scapa-Porritt Limited Papermakers fabrics
WO1999016965A1 (en) * 1997-09-30 1999-04-08 Asten, Inc. Woven loop seam fabric with improved loop alignment
WO2000012816A1 (en) * 1998-08-31 2000-03-09 Asten, Inc. Papermaking fabric seam with additional threads in the seam area
WO2004029357A1 (en) * 2002-09-27 2004-04-08 Tamfelt Oyj Abp Press felt and base fabric
US20040261884A1 (en) * 2003-06-24 2004-12-30 Bjorn Rydin Multi-layer papermaking fabrics having a single or double layer weave over the seam
WO2006053105A1 (en) * 2004-11-09 2006-05-18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Staggered, discontinuous wear protection for seams
CN101451316A (zh) * 2007-12-04 2009-06-10 亨巴赫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在造纸机中应用的成形筛
CN101838950A (zh) * 2009-03-20 2010-09-22 亨巴赫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在机器中循环的机织织物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56351A (en) 1963-07-03 1967-01-25 Drytex Ltd Jointing of endless bands
US6786243B2 (en) * 2002-06-11 2004-09-07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Monofilament structure to monitor fabric abrasion
JP4881706B2 (ja) 2006-12-01 2012-02-22 日本フエルト株式会社 製紙用シーム付きフェル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2381A (en) * 1976-08-10 1980-01-08 Scapa-Porritt Limited Papermakers fabrics
WO1999016965A1 (en) * 1997-09-30 1999-04-08 Asten, Inc. Woven loop seam fabric with improved loop alignment
WO2000012816A1 (en) * 1998-08-31 2000-03-09 Asten, Inc. Papermaking fabric seam with additional threads in the seam area
WO2004029357A1 (en) * 2002-09-27 2004-04-08 Tamfelt Oyj Abp Press felt and base fabric
US20040261884A1 (en) * 2003-06-24 2004-12-30 Bjorn Rydin Multi-layer papermaking fabrics having a single or double layer weave over the seam
WO2006053105A1 (en) * 2004-11-09 2006-05-18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Staggered, discontinuous wear protection for seams
CN101451316A (zh) * 2007-12-04 2009-06-10 亨巴赫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在造纸机中应用的成形筛
CN101838950A (zh) * 2009-03-20 2010-09-22 亨巴赫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在机器中循环的机织织物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618422C2 (ru) 2017-05-03
US8999115B2 (en) 2015-04-07
RU2014136703A (ru) 2016-03-27
ZA201405376B (en) 2015-04-29
CN104114764A (zh) 2014-10-22
WO2013117817A1 (en) 2013-08-15
EP2812484A4 (en) 2016-04-27
CA2862227A1 (en) 2013-08-15
FI20125145A (fi) 2013-08-11
US20140338853A1 (en) 2014-11-20
EP2812484A1 (en) 2014-12-17
CA2862227C (en) 2019-05-14
FI124585B (fi) 2014-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3477B2 (en) Belt and method of making a belt for a paper making machine
JPH02277896A (ja) 製紙装置用形成布の湿式端部の構造
JP3883402B2 (ja) 建材製造用単層織物
CN104114764B (zh) 纺织带、纺织带的制造方法和纺织带的应用
AU721454B2 (en) Textile belt
US8815055B2 (en) Press felt for papermaking
US8361584B2 (en) Belt seams
JP4772237B2 (ja) 工業用ベルト
US6503602B1 (en) Dryer fabric with reinforced edges
US20070128414A1 (en) Dewatering and thickening bel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4867910A (zh) 造纸机网毯
US6740203B2 (en) Papermaker's nip thickener fabric
JP2003096685A (ja) 低融点材料縦方向糸を有する積層ベースファブリックを備え、ピン継ぎされた製紙用機械のプレスフェルト
US199359A (en) Improvement in making seams in woven-wire work for paper-machines
JP4768423B2 (ja) 脱水、濃縮用ベ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335571A (zh) 工业用织物
CN109956261A (zh) 一种边部抗磨输送带
JP2017172063A (ja) 工業用織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5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Veimeid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mpere

Applicant before: VALMET FABRICS INC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