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5623A - 通信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和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和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5623A
CN104105623A CN201280060345.5A CN201280060345A CN104105623A CN 104105623 A CN104105623 A CN 104105623A CN 201280060345 A CN201280060345 A CN 201280060345A CN 104105623 A CN104105623 A CN 104105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ommunicator
order wire
communication
reference pot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03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5623B (zh
Inventor
二井和彦
萩原刚志
中川信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105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5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6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装置(14)设有:第一电阻(R1),其从一条通信线(14a)的中途连接至基准电位;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串联布置并且从另一条通信(14b)线的中途连接至地电压;以及开关(Q1),其在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基准电位之间断开和闭合。当所述开关(Q1)闭合时,检测所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第三电阻(R3)之间的电位,并且基于所检测到的电位、电源电压、基准电压、地电压、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的电阻值来检查异常的有/无及其类型。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和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有一对通信线的通信装置、包括该通信装置的车载通信系统以及使用该通信装置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备有诸如发动机和电池之类的装置并利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力驱动发动机来运行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已很普遍。电动车通过从外部供电装置供电来给电池充电。同样,对于混合动力车,能够从外部供电装置对其电池进行充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已投入实际应用。外部供电装置与安装在诸如普通住宅和商业供电站之类的设施内的供电装置相对应。在从供电装置向车辆供电时,与供电装置连接的充电电缆的末端处的插头与设在车辆处作为电力接收连接器的供电端口相连接。然后电力通过封装在充电电缆内的供电线从供电装置供给至车辆,从而给电池充电。
要注意的是,充电电缆还封装有除供电线以外的配线,例如,地线和控制线。控制线是用于传输诸如控制导频信号之类的控制信号的配线,该控制导频信号用于蓄电装置的供电控制。通过在供电装置和车辆之间通过控制线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可以检测诸如充电电缆的连接状态、电池是否可充电的状态和充电状态之类的各种状态,从而根据所检测的状态来执行充电控制。
而且,当诸如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之类的需要外部供电的车辆投入实际使用时,其必须具有用以发送和接收用于充电控制的信息以及用于管理充电量、账单等的通信信息的功能。
因此,诸如电力线通信之类的通信的标准化已在进行中,其中,通过使用供电线作为介质来叠加通信信号,从而在车辆和供电装置之间执行通信。关于发送和接收通信信号的方法,不仅针对电力线通信而且针对诸如带内通信之类的其它类型的通信的标准化同样在进行中,诸如带内通信之类的其它类型的通信用于通过使用控制线作为介质将通信信号叠加在控制信号上,从而在车辆和供电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见非专利文献1)。
在诸如电力线通信和带内通信之类的通信中,将使用设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变压器的叠加/分离单元连接至诸如供电线、地线和控制线之类的配线。叠加/分离单元将从通过通信线连接的通信装置输入/输出的通信信号叠加至配线或从配线中分离,从而在车辆和供电装置之间执行通信。
[现有技术]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URFACE VEHICLE RECOMMENDED PRACTICE,J1772,1996年10月(2010年1月修订),汽车工程师协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然而,通信装置内的通信线可能出现诸如开路故障、电源故障和接地故障之类的异常,在检测异常时可能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在诸如通信线断开之类的开路故障的情况下,需要执行故障诊断,这同样需要假定在除通信线以外的某个地方发生另一异常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工作繁琐。
此外,在电源故障(其中通信线短接至电源电压)和接地故障(其中通信线短接至地电位)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故障发生后,通信本身仍然有可能继续。因此用户可能会未注意到故障而将其忽略。
考虑到上述情况设计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通信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和检查方法,其利用通过电阻将通信线连接至第一基准电位和第二将基准电位来有助于检查和检测异常的发生。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其从连接至线圈的一对通信线中的一条通信线的中途点连接至第一基准电位;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串联布置以从所述一对通信线中的另一条通信线的中途点连接至与所述第一基准电位不同的第二基准电位;以及开关,其在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基准电位之间断开和闭合。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其用于在所述开关闭合时检测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电位;以及检查装置,其用于基于由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位、所述第一基准电位和所述第二基准电位、以及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来检查异常。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四电阻,其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开关之间的点连接至所述第二基准电位。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电阻值之和近似等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一对通信线连接的终端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电阻值之和大于所述终端电阻的电阻值。
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是通过车内配线执行与车辆内部和外部的装置的通信的车载通信装置,所述车内配线用于将电力供给至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蓄电装置,该车载通信系统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执行与通信有关的通信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叠加/分离单元,其通过所述车内配线叠加/分离通信信号,其中所述叠加/分离单元包括:初级线圈,其与所述车内配线连接,以及次级线圈,其与所述初级线圈电磁耦合,并且其中与所述一对通信线连接的所述线圈是所述叠加/分离单元中包含的所述次级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检查方法是用于针对设有一对可与线圈连接的通信线的通信装置来检查所述一对通信线内的异常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以下步骤:使开关闭合;当所述开关闭合时检测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电位;基于所检测到的电位、所述基准电位、以及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来检查异常;以及记录和/或输出检查结果。
在本发明中,根据异常的情况,将基准电位的电压分摊至各电阻。
在本发明中,可以基于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的电位来检查异常。
在本发明中,针对一对通信线的来自第二基准电位的基准值可以设为彼此近似相等。
在本发明中,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电阻值进行调节,以防止通信信号泄漏至电阻侧。
[发明的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和检测方法中,由于电路的连接状态根据异常的状态而变化,因此分摊至每个电阻的基准电位的电压变化。由此,可以基于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的电位来检测诸如开路故障、电源故障或接地故障之类的故障,从而有助于检查和检测异常,提供了有益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中,从第二基准电位至一对通信线的电阻值可以设为彼此近乎相等,使得即使在添加与本发明相关的电路时仍可以消除对通信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了有益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中,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电阻值之和设为大于终端电阻,从而防止了通信信号泄漏至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侧,从而提供了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中包含的通信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载通信系统的变型例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车载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中包含的通信装置进行的异常检查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中包含的通信装置的异常状态的确定示例的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图1示出了这样一个示例:其中,将本发明应用至如下情况:将电力从诸如充电基座之类的供电装置2供给至诸如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之类的车辆1中包含的电池(蓄电装置)10。
车辆1和供电装置2可以通过充电电缆3彼此连接。充电电缆3内封装有两条用作电力供给线的供电线31和32、作为用于接地的导线的地线33、以及传输诸如控制导频信号(CPLT)之类的用于充电控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线34。充电电缆3的一端连接至供电装置2一侧,其另一端可以连接至被布置为车辆1一侧的车载供电端口的接收连接器11。通过将充电电缆3的另一端连接至接收连接器11,可以得到图1所示的电路配置。
供电线31和32是对其施加交流电压的AC线。控制线34是发送和接收诸如控制导频信号之类的控制信号的信号线。供电线31和32还可以用作用以传输诸如车辆认证、充电管理和账单管理之类的管理信息以及其它各种信息的介质。换而言之,车辆1能够通过将通信信号叠加在供电线31和32上或者从供电线31和32分离出通信信号来与供电装置2通信。
供电装置2包括:供给交流电的电源部分20;执行与充电控制相关的通信的充电控制部分21;执行通信信号的输入/输出的通信部分22;以及叠加/分离部分23,其用于将输入至通信部分22的通信信号叠加在供电线31和32上,以及从供电线31和32上分离出从通信部分22输出的通信信号。
电源部分20与供电线31和32中的每一个的一端连接。充电控制部分21与控制线34的一端连接。供电装置2内的配线与用作与封装在供电装置2外部的充电电缆3内的供电线31和32、地线33和控制线34连接的延伸线的内部导线相对应。然而,为方便起见,在以下描述中,布置为内部导线的延伸线的部分同样将被描述为供电线31和32、地线33和控制线34。
充电控制部分21例如为输出侧的电路,其符合与充电控制相关的国际标准,并且在诸如确认连接和开始通电之类的各种状态下通过发送和接收诸如控制导频信号之类的控制信号来执行充电控制。
叠加/分离部分23与从供电线31和32分支出来的分支线连接,并且配置有诸如电容器或耦合变压器之类的与分支线连接的电路(诸如电磁感应式信号变压器之类的电路)。叠加/分离部分23将从通信部分22输出的各种通信信号叠加在供电线31和32上,并且输入从供电线31和32分离出的各种通信信号,从而将供电线32和32用作介质来执行电力线通信。
电容器对通过供电线31和32供给的交流(AC)电具有高阻抗,而对使用用于几十到几百kHz的低速通信的频带或者用于几MHz到几十MHz的高速通信的频带的通信信号具有低阻抗。换而言之,在从供电线31和32分支出来的传输路径中,电容器使得用于通信信号的频带内的信号通过,而阻断用于AC电力的频带内的信号。
车辆1除了包括电池10和接收连接器11外,还包括用于为电池10充电的充电装置12、执行与充电控制相关的通信的充电控制装置13、执行通信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通信装置14、以及将通信信号叠加至成对的供电线31和32和从成对的供电线31和32上分离出通信信号的分离/叠加单元15。
在车辆1中,布置了与供电线31和32、接地线33和控制线34连接的车内配线。与供电线31和32连接的车内配线是连接至为电池10充电的充电装置12的AC线。与地线33连接的车内配线使车身接地。与控制线34连接的车内配线通过延伸线连接至充电控制装置13。为方便起见,在以下的描述中,各车内配线、AC线和延伸线也被描述为供电线31和32、地线33和控制线34,除非需要具体说明。
叠加/分离单元15连接至从与供电线31和32连接的车内配线分支出来的一对分支线。
充电控制装置13例如为输入侧的电路,其符合与充电控制相关的国际标准,并且在诸如确认连接和开始通信之类的各种状态下通过发送和接收诸如控制导频信号之类的控制信号来执行充电控制。
通信装置14包括用于发送各种通信信号至供电装置2以及从供电装置2接收各种通信信号的功能,并且通过一对通信线与叠加/分离单元15连接。
叠加/分离单元15是诸如设有初级线圈150和次级线圈151的耦合变压器(电磁感应式信号变压器)之类的电路,初级线圈150的两端通过电容器连接至供电线31和32,次级线圈151与初级线圈150电磁耦合。要注意的是,次级线圈151的两端与通信装置的14的一对通信线连接。
电容器对通过供电线31和32供给的AC电力具有高阻抗,而对使用用于几十到几百kHz的低速通信的频带或者用于几MHz到几十MHz的高速通信的频带的通信信号具有低阻抗。换而言之,在从供电线31和32分支出来的传输路径中,电容器使得用于通信信号的频带内的信号通过,而阻断用于AC电力的频带内的信号。
叠加/分离单元15将各种通信信号叠加在供电线31和32上,并且分离出叠加的各种通信信号。叠加/分离单元15将从通信装置14输出的各种通信信号叠加在供电线31和32上,并且输入从供电线31和32分离出的各种通信信号,从而将供电线31和32用作介质来执行电力线通信。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回路:其中,通过叠加/分离电路15、供电线31和32、叠加/分离部分23以及其它配线、元件和电路来传输通信信号。这使得能够在车辆1的通信装置14和供电装置2的通信部分22之间实现将通信信号叠加在供电线31和32上的电力线通信。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说明图。图2示出了与图1所示的示例不同的另一形式,并且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至带内通信的示例。要注意的是,与图1所示的配置部分类似的配置部分由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不再详细描述,同时参考类似部分的描述。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供电装置2中包含的叠加/分离部分23连接至从地线33和控制线34分支出来的分支线。叠加/分离部分23将从通信部分22输出的各种通信信号叠加在地线33和控制线34上,并且输入从地线33和控制线34分离出的各种通信信号,从而将地线33和控制线34用作介质来执行带内通信。
车辆1内包含的叠加/分离单元15连接至从地线33和控制线34分支出来的分支线。叠加/分离单元15是诸如设有初级线圈150和次级线圈151的耦合变压器之类的电路,初级线圈150的两端与地线33和控制线34连接,次级线圈151与初级线圈150电磁耦合。要注意的是,次级线圈151的两端与通信装置14内的一对通信线连接。
叠加/分离单元15将各种通信信号叠加在地线33和控制线34上,并且从地线33和控制线34上分离出叠加的各种通信信号。叠加/分离单元15将从通信装置14输出的各种通信信号叠加在地线33和控制线34上,并且将从地线33和控制线34上分离的各种通信信号输入至通信装置14,从而将地线33和控制线34用作介质来执行带内通信。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回路:其中,通过叠加/分离单元15、地线33、控制线34、叠加/分离部分23以及其它配线、元件和电路来传输通信信号。这使得能够在车辆1的通信装置14和供电装置2的通信部分22之间实现将通信信号叠加在地线33和控制线34上的带内通信。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中包含的通信装置14的配置示例的框图。通信装置14包括作为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部分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41,同时存储器142与CPU141连接以作为存储在CPU141执行处理时使用的各种信息的存储部分。
此外,通信装置14包括与叠加/分离单元15的次级线圈151的两端连接的一对OFDM(正交频分复用)线、以及与OFDM线连接的一对内部配线。内部配线连接至用作输出诸如通信信号之类的各种信号的传输部分的Tx保护电路143以及连接至用作被输入有各种信号的接收部分的Rx滤波器144。Rx滤波器144设有与所述一对内部配线连接的终端电阻Rr。另外,AFE(模拟前端)电路145布置在Tx保护电路143和Rx滤波器144内,以执行通信信号的A/D转换。在以下描述中,所述一对OFDM线和所述一对内部配线也表示为一对通信线14a和14b。
此外,通信装置14包括CAN(控制器局域网)收发器电路146,该CAN收发器电路146连接至布置在车辆1内的诸如基于类似于CAN的通信标准的CAN总线之类的车内通信网络NM。通信装置14能够通过车内通信网络NM与布置在车辆1内的诸如各种ECU之类的输出部分16通信,并且使输出部分16输出例如警告显示、各种LED的点亮和警报声的鸣响。
第一分支线连接至一对通信线14a和14b中的一条通信线14a的中途,并且通过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R1和开关元件Q1连接至第一基准电位。开关元件Q1是诸如MOSFET和双极型晶体管之类的半导体开关,并且在CPU141的控制下断开和闭合。这里假设将小于或等于电源电压V+B的基准电压Vref设为第一基准电位(Vref≦V+B)。当针对与通信线14a和14b相关的异常执行检查时,CPU141使开关元件Q1闭合从而施加基准电压Vref
此外,第四电阻Ra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开关元件Q1之间作为与第二基准电位连接的下拉电阻。第二基准电位是与第一基准电位不同的电位。这里假设将地电压VGND设为第二基准电位。还可以适当地应用偏置电压作为第二基准电位,而不限于地电压VGND。尽管这里示出了将用于连接和断开电路的通/断开关用作开关元件Q1的示例,但还可以使用另外的开关,其在正常情况下与第四电阻Ra连接而在异常检查时变为与基准电压Vref连接。
另外,在另一通信线14b的中途连接有与第一分支线不同的第二分支线。第二分支线通过串联连接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与第二基准电位连接。
要注意的是,CPU141包括ADC(模数转换器)141a,ADC141a作为用于检测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电位的检测装置。当开关元件Q1由于异常检查而闭合时,检测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电位。
现在对每个电阻的电阻值进行描述。优选地将在一条通信线14a和地电压之间串联布置的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R1)和第四电阻Ra的电阻值(Ra)之和(R1+Ra)设为近似地等于在另一通信线14b和地电压之间串联布置的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R2)和第三电阻R3的电阻值(R3)之和(R2+R3)。例如,这些值优选地设为满足等式R1+Ra=R2+R3≥1kΩ。这可以消除由于诸如一对通信线14a和14b之间的电位以及电阻值之类电气要素之间的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的对使用通信线14a和14b作为介质的传输(即,高频通信信号的传输)的不利影响。
另外,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a的电阻值之和(R1+R2+R3+Ra)优选地设为大于Rx滤波器144的终端电阻Rr的电阻值(Rr)。优选地采用50-100倍的倍率,例如,如果Rr=100-200Ω则R1+R2+R3+Ra=20kΩ,或者采用更高的倍率。通过使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电阻值之和(R1+R2+R3+Ra)大于终端电阻的电阻值(Rx),可以防止通信信号泄漏至第一至第四电阻一侧。进一步增大倍率将会使该效果更显著。
尽管在前面描述的图2中示出了叠加/分离单元15和叠加/分离部分23分别在车辆1的通信装置14的外部和供电装置2的通信部分22的外部的配置,但也可以采用包括分别在通信装置14和通信部分22内部的叠加/分离单元15和叠加/分离部分23的另一配置。作为对图2所示的形式的变型,以下将描述叠加/分离单元15和叠加/分离部分23分别包含在通信装置14和通信部分22内部的配置。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车载通信系统的变型例的说明图。要注意的是,与图2中示出的配置部分类似的配置部分由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并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图4所示的变型例,在通信装置14和通信部分22内部,执行将各种通信信号叠加在地线33和控制线34上以及从地线33和控制线34上分离出叠加的各种通信信号。因此,车辆1包括在通信装置14(见图5)内部的叠加/分离单元15,而供电装置2包括在通信部分22内部的叠加/分离部分23。
该配置实现了车辆1内的通信装置14和供电装置2内的通信部分22之间的带内通信,在该带内通信中通信信号被叠加在地线33和控制线34上。
图5是示出图4中的车载通信系统内的通信装置14的配置示例的框图。要注意的是,图5所示的每个配置部分与图3所示的对应部分具有类似的功能,并且用相同的参考标记来描述与图3中的配置部分类似的配置部分。
通信装置14包括作为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部分的CPU141、和与CPU141连接的存储器142,该存储器142作为存储在CPU141执行处理时使用的各种信息的存储部分。此外,通信装置14包括CAN收发器电路146,其连接至布置在车辆1内的诸如基于CAN之类通信标准的CAN总线之类的车内通信网络NM。
图5所示的配置示例的一个特点是叠加/分离单元15包含在通信装置14的内部。叠加/分离单元15是诸如设有初级线圈150和次级线圈151的耦合变压器之类的电路,初级线圈150的两端连接至地线33和控制线34,次级线圈151与初级线圈150电磁耦合。叠加/分离单元15的次级线圈151的两端与通信装置的14内部的一对通信线14a和14b连接。
作为通信装置14的内部配线的一对通信线14a和14b分别连接至Tx保护电路143和Rx滤波器144,Tx保护电路143用作输出诸如通信信号之类的各种信号的发送部分,Rx滤波器144用作被输入有各种信号的接收部分。Rx滤波器144设有与一对通信线14a和14b连接的终端电阻Rr。此外,在Tx保护电路143和Rx滤波器144中,布置有AFE电路145来执行通信信号的A/D转换。
第一分支线连接至一对通信线14a和14b中的一条通信线14a的中途,第一分支线通过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R1和开关元件Q1连接至第一基准电位(基准电位Vref)。此外,第四电阻Ra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开关元件Q1之间作为与第二基准电位连接的下拉电阻。
与第一分支线不同的第二分支线连接至另一通信线14b的中途,第二分支线通过串联连接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与第二基准电位(地电压VGND或适当的偏置电压)连接。
图5所示的每个电阻的电阻值例如设为类似于图3所示的电阻值。该配置消除了由于诸如一对通信线14a和14b之间的电位以及电阻值之类电气元素之间的平衡的破坏而导致的对使用通信线14a和14b作为介质的通信(即,高频通信信号的传输)的不利影响。
在图2中的配置中,叠加/分离单元15和叠加/分离部分23分别在车辆1的通信装置14的外部和供电装置2的通信部分22的外部,而在图4中的配置中,叠加/分离单元15和叠加/分离部分23分别在通信装置14和通信装置22的内部。然而,可以适当地对这些配置进行组合。例如,叠加/分离单元15可以位于通信装置14的内部,而叠加/分离部分23可以位于通信部分22的外部。另外,叠加/分离单元15还可以位于通信装置14的外部,而叠加/分离部分23可以位于通信部分22的内部。此外,当叠加/分离单元15位于通信装置14的外部时,叠加/分离单元15的一部分或整体可以与接收连接器11集成。
此外,尽管图4示出了其中内部包含叠加/分离单元15的通信装置14和内部包含叠加/分离部分23的通信部分22分别连接至地线33和控制线34的配置,但是作为图1所示的车载通信系统的变型,还可以将内部包含叠加/分离单元15的通信装置14和内部包含叠加/分离部分23的通信部分22中的一个或两者连接至供电线31和32。
要注意的是,在图2和图4所示的带内通信的车载通信系统中,可以采用其中安装LPF(低通滤波器)来防止充电控制信号的读取错误以及通信质量降低的配置。这样的LPF可以插入至地线33和控制线34中的一个或两个中。例如,可以将其插入控制线34分支到充电控制部分21的分支部分与充电控制部分21之间,或者插入到控制线34分支到充电控制装置13的分支部分与充电控制装置13之间。而且,LFP可以包含在充电控制部分21和充电控制装置13的内部,或者可以包含在通信部分22和通信装置14的内部。此外,接收连接器11可以与LPF集成地形成。
接下来,描述针对通信装置14的异常检查的处理。图6是示出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内包含的通信装置的异常检查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该异常检查的处理是检查通信线14a和14b内是否出现诸如开路故障、电源故障或接地故障之类的异常的处理。通信装置14利用预定的定时作为触发来开始异常检查的处理,预定的定时例如为在诸如电力线通信或带内通信之类的通信开始通信处理之前从空闲时段进行过渡时的定时,或者为在接受与异常检查相关的人工操作时的定时。
通信装置14内的CPU141在异常检查的处理时使开关元件Q1闭合(步骤S1)。通过步骤S1,一条通信线14a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基准电压Vref
在开关元件Q1闭合的同时,CPU141在ADC电路141a处检测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电位(步骤S2)。
CPU141基于所检测到的电位、电源电压V+B、基准电压Vref、地电压VGND以及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电阻值(R1、R2、R3)来检查异常(步骤S3)。在步骤S3处,通过读取预存在存储器142内的信息来使用电源电压V+B、基准电压Vref、地电压VGND以及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电阻值(R1、R2、R3)进行检查。
CPU141然后记录检查的结果(步骤S4)并且输出记录的检查结果(步骤S5)。在步骤S4处,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存储器142中。可以将记录的检查结果例如作为维护信息适当地读出。此外,在步骤S5处,例如通过将预定的命令输出至输出部分16来执行检查结果的输出。基于输入命令,输出部分16例如通过显示警告、点亮各种LED以及鸣响警报声来执行输出以引起用户察觉。还可以在检查结果异常时执行输出。由此,执行了针对通信装置14的异常检查的处理。此外,检查结果还可以作为异常信号输出至车辆1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其它装置和电路,而非仅输出至输出单元16。
接下来,将描述在异常检查处理中的步骤S3处执行的异常检查。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载通信系统中包含的通信装置14的异常状态的确定示例的表格。在图7所示的表格中,图的左侧示出了要检查的通信线14a和14b的状态,而右侧示出了由ADC电路141a检测的电位的检测结果。在不同类型的异常中,开路故障表示诸如通信线14a和14b的断开连接之类的异常。电源故障表示诸如通信线14a、14b和电源电压(V+B)线之间的短路等的异常。接地故障表示诸如通信线14a、14b和地之间的短路之类的异常。地电压VGND设为0V。
如图7所示,正常时,由ADC电路141a检测到的电位(ADC电路输入电压值)为R3/(R1+R2+R3)×Vref。在开路故障的情况下,该电位将为零。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该电位将为R3/(R2+R3)×V+B。在接地故障的情况下,该电位将为零。因此,可以基于检测到的电位、电源电压V+B、基准电压Vref、地电压VGND以及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电阻值(R1、R2、R3)来检查异常的有/无及其类型。
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无数例子中的一部分的公开,并且可以通过考虑诸如目的和规格之类的因素来进行适当地设计。例如,本发明的检查方法还可以应用至供电装置侧而不是车辆侧的通信装置。本发明还可以应用至各种领域,例如,除与车辆相关的系统以外的系统。
参考标记的描述
1 车辆
10 电池(蓄电装置)
11 接收连接器
12 充电装置
13 充电控制装置
14 通信装置
14a、14b 通信线
141 CPU
142 存储器
143 Tx保护电路
144 Rx滤波器
145 AFE电路
146 CAN收发器电路
15 叠加/分离单元
150 初级线圈
151 次级线圈
16 输出部分
NM 车内通信网络
Q1 开关元件
R1 第一电阻
R2 第二电阻
R3 第三电阻
Ra 第四电阻
2 供电装置
20 电源部分
21 充电控制部分
22 通信部分
23 叠加/分离部分
3 充电电缆
31、32 供电线
33 地线
34 控制线

Claims (7)

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阻,其从连接至线圈的一对通信线中的一条通信线的中途点连接至第一基准电位;
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串联布置以从所述一对通信线中的另一条通信线的中途点连接至与所述第一基准电位不同的第二基准电位;以及
开关,其在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基准电位之间断开和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装置,其用于在所述开关闭合时检测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电位;以及
检查装置,其用于基于由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位、所述第一基准电位和所述第二基准电位、以及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来检查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阻,其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开关之间的点连接至所述第二基准电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电阻值之和近似等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一对通信线连接的终端电阻,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电阻值之和大于所述终端电阻的电阻值。
6.一种车载通信系统,其通过车内配线执行与车辆内部和外部的装置的通信,所述车内配线用于将电力供给至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执行与通信有关的通信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
叠加/分离单元,其通过所述车内配线叠加/分离通信信号,
其中,所述叠加/分离单元包括:
初级线圈,其与所述车内配线连接,以及
次级线圈,其与所述初级线圈电磁耦合,并且
其中,与所述一对通信线连接的所述线圈是所述叠加/分离单元中包含的所述次级线圈。
7.一种用于针对设有一对可连接到线圈的通信线的通信装置来检查所述一对通信线内的异常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使所述开关闭合;
当所述开关闭合时检测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电位;
基于所检测到的电位、所述基准电位、以及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来检查异常;以及
记录和/或输出检查结果。
CN201280060345.5A 2011-12-08 2012-12-06 通信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和检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5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9393 2011-12-08
JP2011-269393 2011-12-08
PCT/JP2012/081669 WO2013084998A1 (ja) 2011-12-08 2012-12-06 通信装置、車載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検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5623A true CN104105623A (zh) 2014-10-15
CN104105623B CN104105623B (zh) 2017-06-23

Family

ID=4857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034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05623B (zh) 2011-12-08 2012-12-06 通信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和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62431B2 (zh)
EP (1) EP2789509B1 (zh)
JP (1) JP5976674B2 (zh)
CN (1) CN104105623B (zh)
WO (1) WO201308499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926A (zh) * 2016-05-19 2017-1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系统
CN108076046A (zh) * 2016-11-14 2018-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CN109314544A (zh) * 2016-06-17 2019-02-0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通信装置、充电通信系统、运输设备及故障诊断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78131B2 (en) * 2014-05-27 2017-06-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ort fault isolation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EP3034350A1 (en) * 2014-12-17 2016-06-2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afety method for use in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JP2017039369A (ja) * 2015-08-19 2017-02-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用コネクタ対
CN107732985B (zh) 2016-08-10 2019-11-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
DE102017200421A1 (de) * 2017-01-12 2018-07-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adekabel für ein elektrisch betreibbares Kraftfahrzeug
JP7405709B2 (ja) 2020-07-13 2023-12-26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通信装置接続判定システム
JP2022118597A (ja) * 2021-02-02 2022-08-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中継装置、異常判定システム、異常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7682A (zh) * 1998-04-29 2001-08-08 西门子公司 双极高压直流(hvdc)输电设备的一个电极导线的电监测方法及装置
JP2005287277A (ja) * 2004-03-31 2005-10-13 Noritz Corp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JP2007072686A (ja) * 2005-09-06 2007-03-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車両利用型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CN201472310U (zh) * 2009-07-28 2010-05-19 西安理工大学 手机振动点火起动调温保护及防盗报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69552A (ja) * 1986-01-22 1987-07-25 Hitachi Ltd 通信制御装置
US6025702A (en) * 1996-05-01 2000-02-15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Signal processing unit for a trolley pole switch controller
JP2005534014A (ja) * 2002-07-19 2005-11-10 セレリティー グループ,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共通の基準レッグを備えた可変抵抗センサ
US7082357B2 (en) 2003-01-31 2006-07-25 Advics Co., Ltd. Failure diagnosis method of vehic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4575069B2 (ja) * 2004-07-30 2010-11-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重畳多重通信システム
JP4899346B2 (ja) * 2004-08-12 2012-03-21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流量計
JP4120652B2 (ja) * 2005-03-24 2008-07-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空中線故障検出装置
JP4719776B2 (ja) * 2008-07-14 2011-07-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ケーブル、充電制御装置、及び車両充電システム
JP2010254031A (ja) * 2009-04-22 2010-11-11 Denso Corp 車両用装置間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7682A (zh) * 1998-04-29 2001-08-08 西门子公司 双极高压直流(hvdc)输电设备的一个电极导线的电监测方法及装置
JP2005287277A (ja) * 2004-03-31 2005-10-13 Noritz Corp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JP2007072686A (ja) * 2005-09-06 2007-03-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車両利用型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CN201472310U (zh) * 2009-07-28 2010-05-19 西安理工大学 手机振动点火起动调温保护及防盗报警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926A (zh) * 2016-05-19 2017-1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系统
CN107415926B (zh) * 2016-05-19 2019-05-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控制系统
CN109314544A (zh) * 2016-06-17 2019-02-0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通信装置、充电通信系统、运输设备及故障诊断方法
CN109314544B (zh) * 2016-06-17 2021-08-1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通信装置、充电通信系统、运输设备及故障诊断方法
CN108076046A (zh) * 2016-11-14 2018-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CN108076046B (zh) * 2016-11-14 2020-09-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89509A4 (en) 2015-12-23
EP2789509B1 (en) 2017-05-24
US9762431B2 (en) 2017-09-12
JP5976674B2 (ja) 2016-08-24
CN104105623B (zh) 2017-06-23
JPWO2013084998A1 (ja) 2015-04-27
EP2789509A1 (en) 2014-10-15
WO2013084998A1 (ja) 2013-06-13
US20140355452A1 (en) 2014-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5623A (zh) 通信装置、车载通信系统和检查方法
CN103072490B (zh) 车辆用的电源装置和具备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US9762078B2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adaptor
CN105191117B (zh) 用于将dc电压转换为ac电压以及反之亦然的电结构
CN104170268A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4508938A (zh) 充放电装置
CN107078499A (zh) 检测以太网PoDL系统中的接地隔离故障
EP2846435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arge control apparatus, vehicle and feeding apparatus
CN103066636A (zh) 电子控制装置
CN103635360B (zh) 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US11299058B2 (en)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motor vehicle and a connecting means, motor vehicle and connecting means
EP355488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eakage current and fault location detection in electric vehicle dc power circuites
US913065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52699A (zh) 绝缘检测电路及其方法
EP3220590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220589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nector
KR102504303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충전 장치
US11990785B2 (en) Battery control device
US20220242269A1 (en) Electrical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for Preventing of Simultaneous Closing of Outlet Contactors
US20180115191A1 (en) Fault-tolerant power network
KR102524385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충전용 통신 모듈 및 충전 방법
WO2013094721A1 (ja) 給電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20220086180A (ko) 전기 자동차 충전 컨트롤러
CN114684044A (zh) 车辆集成式电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电源集成装置
KR20210100471A (ko) 전기 자동차 충전 컨트롤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