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7353A - 组装立方体 - Google Patents

组装立方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7353A
CN104097353A CN201410333623.0A CN201410333623A CN104097353A CN 104097353 A CN104097353 A CN 104097353A CN 201410333623 A CN201410333623 A CN 201410333623A CN 104097353 A CN104097353 A CN 104097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ine
paper
parts
positive brok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36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336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7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7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7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装立方体,涉及一种立方体的制作方法。组装立方体由8个第一部件和12个第二部件组装而成;取正方形纸,做对角线正折线和垂直线反折线,折叠成第一部件;取纵长横宽的矩形纸,做两条与左右纸边平行的纵向正折线,做四条与上下纸边平行的横向指示线,折叠成第二部件;第一部件正方形纸边长A和第二部件矩形纸短距离线a的比例关系为,A=2a/0.7+a;将两个第一部件的折叠插入角分别插入第二部件的两个夹层开口,即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插接;如是插接,8个第一部件和12个第二部件,即组合成组装立方体;组装立方体每个平面中部均为镂空的正8边型;设计新颖,方法简单,制作容易,部件结实,组装简捷,造型美观别致。

Description

组装立方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形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组装立体形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组装立体形的制作方法,组装的部件是由两张纸组合而成,利用折叠夹角使两张纸固定为一体,但没有夹角时则部件无法成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组装立体形的制作方法,组装的部件是由两张纸组合而成,利用折叠夹角使两张纸固定为一体,但没有夹角时则部件无法成形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立方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组装立方体由8个第一部件和12个第二部件组装而成;
第一部件的做法:取正方形纸,做对角线正折线,相交于纸的中心点,由纸的中心点向一个纸边做垂直于这个纸边的垂直线反折线;
依照对角线正折线和垂直线反折线折叠相贴,即成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为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腰与腰两两相连的立体状,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5度,顶角为90度,三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重合;第一部件的正面为凸状,反面为凹状;垂直线反折线折叠部分在凹状内,贴向一个等腰三角形;三个等腰三角形两两形成直角;相连的两个底角形成折叠插入角;
第二部件的做法:取纵长横宽的矩形纸,做两条与左右纸边平行的纵向正折线,即由左至右为第一纵向正折线、第二纵向正折线;两条纵向正折线将矩形纸为分左部、中部、右部;左部横向宽度小于中部横向宽度,中部横向宽度小于右部横向宽度;做四条与上下纸边平行的横向指示线,四条横向指示线之间的距离和最下面的指示线至下纸边的距离相等,为短距离线;最上面指示线至上纸边的距离小于短距离线;两条纵向正折线之间的距离与短距离线相等;
第一部件正方形纸和第二部件矩形纸的比例关系为:设正方形纸边长为A,矩形纸短距离线的长度为a,A=2a/0.7+a;
依照第一纵向正折线将左部折向中部,中部变为双层中部;
依照第二纵向正折线将双层中部折向右部,右部变为有夹层的三层右部;四条横向指示线变为四条横向反折线,将三层右部分成上下五部分,由上至下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
将四条横向反折线折叠90度,将三层右部的第一部分插入第五部分的夹层内成为一五部分,形成合围的立体形状;
将立体形状压平,一五部分与第四部分相贴,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相贴,并折成90度直角状,即第二部件;一五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直角状内角,即第二部件的反面;
将反面第二部件翻身,即为正面第二部件;第二部件正面的两个平面各由一正方形和一矩形组成,正方形和矩形之间为可以向正方形内插入的直角内夹层开口,正方形的另一端为直角平头夹层开口;
将两个第一部件的各一个折叠插入角分别插入一个第二部件的直角内夹层开口和直角平头夹层开口,即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插接;
如是插接,8个第一部件和12个第二部件,即组合成组装立方体;组装立方体每个平面中部均为镂空的正8边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方法简单,制作容易,部件结实,组装简捷,造型美观别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画有折叠线和指示线的正方形纸平面图;
图2是能够看到垂直线反折线折叠部分在凹状内、贴向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第一部件立体图;
图3是画有折叠线和指示线的纵向矩形纸平面图;
图4是依照第一纵向正折线将左部折向中部之后的平面图;
图5是将双层中部折向右部之后的平面图;
图6是将三层右部的第一部分插入第五部分的夹层内成为一五部分,形成合围的立体形状立体图;
图7是第二部件反面立体图;
图8是第二部件正面图;
图9是两个第一部件和一个第二部件插接示意图;
图10是组装立方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组装立方体由8个第一部件和12个第二部件组装而成;采用虚线表示正面对折的正折线,即折叠时,纸的正面和正面相对折叠;实线加圈表示反面对折的反折线,即折叠时,纸的反面和反面相对折叠;实线加点表示指示线;箭头线表示插接方向,箭头线的虚线部分表示已插入部分,箭头线的实线部分表示未插入部分;
第一部件的做法:取正方形纸,做对角线正折线,相交于纸的中心点,由纸的中心点向一个纸边做垂直于这个纸边的垂直线反折线;如图1;
依照对角线正折线和垂直线反折线折叠相贴,即成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为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腰与腰两两相连的立体状,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5度,顶角为90度,三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重合;第一部件的正面为凸状,反面为凹状;垂直线反折线折叠部分在凹状内,贴向一个等腰三角形;三个等腰三角形两两形成直角;相连的两个底角形成折叠插入角;如图2;
第二部件的做法:取纵长横宽的矩形纸,做两条与左右纸边平行的纵向正折线,即由左至右为第一纵向正折线、第二纵向正折线;两条纵向正折线将矩形纸为分左部、中部、右部;左部横向宽度小于中部横向宽度,中部横向宽度小于右部横向宽度;做四条与上下纸边平行的横向指示线,四条横向指示线之间的距离和最下面的指示线至下纸边的距离相等,为短距离线;最上面指示线至上纸边的距离小于短距离线;两条纵向正折线之间的距离与短距离线相等;如图3;
第一部件正方形纸和第二部件矩形纸的比例关系为:设正方形纸边长为A,矩形纸短距离线的长度为a,A=2a/0.7+a;精确的公式为:A=2a/0.7071+a;
依照第一纵向正折线将左部折向中部,中部变为双层中部;如图4;
依照第二纵向正折线将双层中部折向右部,右部变为有夹层的三层右部;四条横向指示线变为四条横向反折线,将三层右部分成上下五部分,由上至下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如图5;
将四条横向反折线折叠90度,将三层右部的第一部分插入第五部分的夹层内成为一五部分,形成合围的立体形状;如图6;
将立体形状压平,一五部分与第四部分相贴,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相贴,并折成90度直角状,即第二部件;一五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直角状内角,即第二部件的反面;如图7;
将反面第二部件翻身,即为正面第二部件;第二部件正面的两个平面各由一正方形和一矩形组成,正方形和矩形之间为可以向正方形内插入的直角内夹层开口,正方形的另一端为直角平头夹层开口;如图8;
将两个第一部件的各一个折叠插入角分别插入一个第二部件的直角内夹层开口和直角平头夹层开口,即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插接;如图9;
如是插接,8个第一部件和12个第二部件,即组合成组装立方体;组装立方体每个平面中部均为镂空的正8边型;如图10。

Claims (1)

1.一种组装立方体,其特征是:组装立方体由8个第一部件和12个第二部件组装而成;
第一部件的做法:取正方形纸,做对角线正折线,相交于纸的中心点,由纸的中心点向一个纸边做垂直于这个纸边的垂直线反折线;
依照对角线正折线和垂直线反折线折叠相贴,即成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为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腰与腰两两相连的立体状,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5度,顶角为90度,三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重合;第一部件的正面为凸状,反面为凹状;垂直线反折线折叠部分在凹状内,贴向一个等腰三角形;三个等腰三角形两两形成直角;相连的两个底角形成折叠插入角;
第二部件的做法:取纵长横宽的矩形纸,做两条与左右纸边平行的纵向正折线,即由左至右为第一纵向正折线、第二纵向正折线;两条纵向正折线将矩形纸为分左部、中部、右部;左部横向宽度小于中部横向宽度,中部横向宽度小于右部横向宽度;做四条与上下纸边平行的横向指示线,四条横向指示线之问的距离和最下面的指示线至下纸边的距离相等,为短距离线;最上面指示线至上纸边的距离小于短距离线;两条纵向正折线之间的距离与短距离线相等;
第一部件正方形纸和第二部件矩形纸的比例关系为:设正方形纸边长为A,矩形纸短距离线的长度为a,A=2a/0.7+a;
依照第一纵向正折线将左部折向中部,中部变为双层中部;
依照第二纵向正折线将双层中部折向右部,右部变为有夹层的三层右部;四条横向指示线变为四条横向反折线,将三层右部分成上下五部分,由上至下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
将四条横向反折线折叠90度,将三层右部的第一部分插入第五部分的夹层内成为一五部分,形成合围的立体形状;
将立体形状压平,一五部分与第四部分相贴,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相贴,并折成90度直角状,即第二部件;一五部分和第二部分位于直角状内角,即第二部件的反面;
将反面第二部件翻身,即为正面第二部件;第二部件正面的两个平面各由一正方形和一矩形组成,正方形和矩形之间为可以向正方形内插入的直角内夹层开口,正方形的另一端为直角平头夹层开口;
将两个第一部件的各一个折叠插入角分别插入一个第二部件的直角内夹层开口和直角平头夹层开口,即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插接;
如是插接,8个第一部件和12个第二部件,即组合成组装立方体;组装立方体每个平面中部均为镂空的正8边型。
CN201410333623.0A 2014-07-06 2014-07-06 组装立方体 Pending CN104097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3623.0A CN104097353A (zh) 2014-07-06 2014-07-06 组装立方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3623.0A CN104097353A (zh) 2014-07-06 2014-07-06 组装立方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7353A true CN104097353A (zh) 2014-10-15

Family

ID=5166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3623.0A Pending CN104097353A (zh) 2014-07-06 2014-07-06 组装立方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735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6060A1 (zh) * 2015-01-23 2016-07-28 王能青 十字立体形
WO2016119636A1 (zh) * 2015-01-27 2016-08-04 王能青 框架立体形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6060A1 (zh) * 2015-01-23 2016-07-28 王能青 十字立体形
WO2016119636A1 (zh) * 2015-01-27 2016-08-04 王能青 框架立体形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7559B (zh) 一种镂空立体形的制作方法
CN103112635A (zh) 一种组合方盒的折叠方法
CN104097353A (zh) 组装立方体
CN103847138B (zh) 有方孔的方块
CN103847136B (zh) 一种几何立体形
CN102582905A (zh) 组合方盒的折叠方法
CN104691886A (zh) 收口回形方盒
CN103171812B (zh) 十字形隔层组合方盒的折叠方法
CN104002506A (zh) 三角部件插接立体形
CN104647808A (zh) 框架立体形
CN103895260B (zh) 30度角正三棱锥插接球
CN103991615A (zh) 正三棱锥正四棱锥组合立体形
CN103895262A (zh) 30度角正三棱锥组合球
CN104029424A (zh) 正圆球体
CN103508026B (zh) 组合立方体的制作方法
CN104691885A (zh) 平面变立体的方盒扁平体
CN105667926A (zh) 双提手方盒
CN104842589A (zh) 一种正三角柱体
CN103332356A (zh) 60度角折叠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CN104827711A (zh) 五边形镂空球
CN104385685A (zh) 镂空角立方体
CN106003841A (zh) 一种四面体
CN104626656A (zh) 正方形框架
CN104527139A (zh) 八角镂空立方体
CN103895263A (zh) 45度角正三棱锥插接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