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1131B - 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1131B
CN104081131B CN201380007117.6A CN201380007117A CN104081131B CN 104081131 B CN104081131 B CN 104081131B CN 201380007117 A CN201380007117 A CN 201380007117A CN 104081131 B CN104081131 B CN 104081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set
group
indoor
disconnected
type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71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1131A (zh
Inventor
加藤隆博
三苫恵介
盐谷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81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1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1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1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25B40/02Sub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5Outdoor unit 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wo pipes connecting the outdoor side to the indoor side with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9Control issues
    • F25B2313/0293Control issues related to the indoor fan, e.g. controll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1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3Time de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削减必要冷媒量、抑制接收器容量的增加的同时使断热状态的室内机的室内风扇间歇运行。一种控制对室外机(2)连接有多个室内机(7)的多联空调系统(1)的运行的控制部(41),在供暖时的断热时,室内机(7A、7B)的室内风扇(73)进行重复旋转预定时间之后停止预定时间的开启关闭动作的间歇运行的情况下,构成多个作为使间歇运行的定时一致的室内机群的组,错开组间的间歇运行的定时,以使各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A、7B)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的方式控制室内机(7A、7B)向组的分配。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厦等的空调中使用的多联空调系统成为对一台室外机连接有多台室内机的结构。这样的多联空调系统对每个室内机控制运行的开始停止,根据室内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范围而控制热通断(thermo on off)。
在供暖运行中,通过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范围而被断热(thermo off)的情况下,在该室内机中不需要供暖能力,但在连接到共同的室外机的其他的室内机正在运行的情况下,由于室外机的压缩机持续运行,所以作为系统而言,成为冷媒持续流动的状态。因此,被断热的室内机或者被停止运行的室内机不能将室内机膨胀阀设为关闭状态,稍微设为打开状态而设为冷媒流动的状态,防止冷媒的积压。
在成为了供暖运行的断热状态的室内机中,设想会陷入如下状况:尽管室内温度成为设定温度范围外而应通热(thermo on)而再次开始供暖,在室内机侧的温度传感器中,因堵塞在室内机内的暖气而不能适当地通热。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进行如下应用:即使是断热状态也进行使室内机的室内风扇适当地开启关闭的间歇运行,使得能够检测室内温度。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对在断热状态的多个室内机中、同时驱动的室内机的室内风扇的台数进行限制,错开室内风扇的驱动定时,从而抑制从室内机的吹出温度的急剧的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7781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不能避免如下情况:通过在断热中使室内机的室内风扇运行而室内机中冷媒冷凝,作为系统的必要冷媒量增大。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必要冷媒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变大,伴随于此,接收器容量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削减必要冷媒量、抑制接收器容量的增加的同时使断热状态的室内机的室内风扇间歇运行的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控制装置,控制对室外机连接有多个室内机的多联空调系统的运行,在供暖时的断热时,所述室内机的室内风扇进行重复旋转预定时间之后停止预定时间的开启关闭动作的间歇运行的情况下,构成多个作为使该间歇运行的定时一致的所述室内机群的组,错开所述组间的间歇运行的定时,以使各所述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的方式控制所述室内机向所述组的分配。
根据第一方式,在供暖时的断热时,室内机的室内风扇进行重复旋转预定时间之后停止预定时间的开启关闭动作的间歇运行的情况下,构成多个作为使间歇运行的定时一致的室内机群的组,错开组间的间歇运行的定时,以使各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的方式控制室内机向组的分配。
这样在间歇运行的定时不同的各组中,以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均等的方式分配室内机,所以在供暖时的断热时室内风扇的开启期间积压在室内机的热交换机中的冷媒量被平均化,能够将必要冷媒量最小化。因此,能够减少冷媒的需要量,结果,还能够减少接收器容量。
在上述第一方式中,优选地,所述间歇运行以在所述组间开启期间不重复的方式将开启期间的定时设为不同。
由于在不同的组间将室内风扇的开启期间设为不同而分别间歇运行,所以能够抑制在室内风扇的开启期间积压在室内机的热交换机中的冷媒量,能够可靠地减少必要冷媒量。
在上述第一方式中,优选地,从通热状态变化到断热状态的所述室内机分配到多个所述组中、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最小的所述组。
通过将新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分配到机型容量的合计最小的组,能够防止特定的组的机型容量的合计变大,能够使各组间的机型容量接近均等。
在上述第一方式中,优选地,在有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相对于全部所述组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预定比例以上的所述组的情况下,将成为所述预定比例以上的所述组内的机型容量最小的所述室内机分配到所述机型容量的合计最小的所述组。
由此,能够使各组的机型容量的合计均等化。
在上述第一方式中,优选地,在一台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相对于全部所述组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预定比例以上的情况下,将成为所述预定比例以上的机型容量的所述室内机以外的其他的所述室内机分配到与包括成为所述预定比例以上的机型容量的所述室内机的所述组不同的所述组。
由此,能够防止机型容量的合计只有特定的组变大的事态,能够抑制必要冷媒量的增加。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对室外机连接有多个室内机的多联空调系统的运行,在供暖时的断热时,所述室内机的室内风扇进行重复旋转预定时间之后停止预定时间的开启关闭动作的间歇运行的情况下,构成多个作为使该间歇运行的定时一致的所述室内机群的组,错开所述组间的间歇运行的定时,以使各所述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的方式控制所述室内机向所述组的分配。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一种控制程序,控制对室外机连接有多个室内机的多联空调系统的运行,所述控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在供暖时的断热时,所述室内机的室内风扇进行重复旋转预定时间之后停止预定时间的开启关闭动作的间歇运行的情况下,构成多个作为使该间歇运行的定时一致的所述室内机群的组,错开所述组间的间歇运行的定时,以使各所述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的方式控制所述室内机向所述组的分配。
发明效果
本发明起到能够削减必要冷媒量、抑制接收器容量的增加的同时使断热状态的室内机的室内风扇间歇运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冷媒电路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了与现有的控制方法的室内风扇的开启关闭状态和热通断状态对应的(a)第一室内机的冷媒量的变动的图,(b)第二室内机的冷媒量的变动的图、(c)第三室内机的冷媒量的变动的图、(d)第一室内机至第三室内机的合计冷媒量的变动的图。
图3是表示了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室内风扇的开启关闭状态和热通断状态对应的(a)第一室内机的冷媒量的变动的图、(b)第二室内机的冷媒量的变动的图、(c)第三室内机的冷媒量的变动的图、(d)第一室内机至第三室内机的合计冷媒量的变动的图。
图4是表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三个组的室内风扇的间歇运行的开启关闭状态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表示了包括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1的冷媒循环的概略结构图。
多联空调系统1包括一台室外机2、从室外机2导出的气体侧配管4以及液体侧配管5、在该气体侧配管4以及液体侧配管5之间经由分支器6而并联连接的多台室内机7。在图1中,图示室内机7A、7B的两台室内机7,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具有未图示的第三台室内机7C来进行说明。以下,在不特别明确记载的情况下,作为室内机7来说明室内机。
室外机2包括压缩冷媒的由逆变器驱动的压缩机21、从冷媒气体中分离冷冻机油的油分离器22、切换冷媒的循环方向的四方切换阀23、使冷媒和户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机24、与室外热交换机24一体构成的过冷却线圈25、供暖用的室外电动膨胀阀(EEVH)26、存积液体冷媒的接收器27、对液体冷媒进行过冷却的过冷却热交换机28、控制被过冷却热交换机28分流的冷媒量的过冷却用电动膨胀阀(EEVSC)29、从被压缩机21吸入的冷媒气体中分离液体部分且只使压缩机21吸入气体部分的积存器(accumulator)30、气体侧操作阀31、液体侧操作阀32。
室外机2侧的上述各设备经由吐出配管33A、气体配管33B、液体配管33C、气体配管33D、吸入配管33E以及过冷却用的分支配管33F等冷媒配管而如公知方式连接,构成室外侧冷媒电路34。此外,在室外机2中,设置有对室外热交换机24传送户外空气的室外风扇35。
此外,在油分离器22和压缩机21的吸入配管33E之间,为了将在油分离器22内从吐出冷媒气体分离的冷冻机油以每次预定量送回到压缩机21侧,连接有第一油送回电路37和第二油送回电路40的并联电路,第一油送回电路37具有毛细管(capillary tube)等的固定节流阀(节流阀)36,第二油送回电路40具有电磁阀38以及毛细管等的固定节流阀(节流阀)39。
气体侧配管4以及液体侧配管5是连接到室外机2的气体侧操作阀31以及液体侧操作阀32的冷媒配管,在现场的安装施工时,根据室外机2与连接到该室外机2的室内机7A、7B之间的距离而设定其长度。在气体侧配管4以及液体侧配管5的中途,设置有适当的数目的分支器6,经由该分支器6分别连接有适当的台数的室内机7A、7B。由此,构成封闭的一个系统的冷冻循环3。
室内机7A、7B包括使冷媒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提供给室内的空调的室内热交换机71、制冷用的室内电动膨胀阀(EEVC)72、通过室内热交换机71循环室内空气的室内风扇73,并且经由室内侧的分支气体配管4A以及分支液体配管5A连接到分支器6。
在上述多联式的空调机1中,如下进行制冷运行。
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通过吐出配管33A吐出,在油分离器22中分离在冷媒中包含的冷冻机油。之后,冷媒气体经由四方切换阀23循环到气体配管33B侧,在室外热交换机24中与通过室外风扇35传送的户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液化。该液体冷媒在过冷却线圈25中进一步冷却之后,通过室外电动膨胀阀26暂时存积在接收器27中。
在接收器27中被调整了循环量的液体冷媒经由液体配管33C在过冷却热交换机28中流通的过程中,一部分分流到过冷却用分支配管33F,在过冷却用电动膨胀阀(EEVSC)29中与进行了断热膨胀的冷媒进行热交换而被提供过冷却度。该液体冷媒经由液体侧操作阀32从室外机2导出到液体侧配管5,进一步,导出到液体侧配管5的液体冷媒通过分支器6分流到各室内机7A、7B的分支液体配管5A、5B。
分流到分支液体配管5A、5B的液体冷媒流入各室内机7A、7B,在室内电动膨胀阀(EEVC)72中进行断热膨胀,成为气液二相流而流入室内热交换机71。在室内热交换机71中,通过室内风扇73而循环的室内空气和冷媒进行热交换,室内空气被冷却而供于室内的制冷。另一方面,冷媒被气化,并经由分支气体配管4A、4B到达分支器6,与来自其他的室内机的冷媒气体在气体侧配管4中合流。
在气体侧配管4中被合流的冷媒气体送回室外机2侧,经由气体侧操作阀31、气体配管33D、四方切换阀23到达吸入配管33E,在与来自分支配管33F的冷媒气体进行合流之后,导入到积存器30。在积存器30中,在冷媒气体中包含的液体部分被分离,只有气体吸入到压缩机21。该冷媒在压缩机21中再次被压缩,通过重复以上的循环而进行制冷运行。
另一方面,如下进行供暖运行。
通过压缩机21被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通过吐出配管33A吐出,在油分离器22中分离在冷媒中包含的冷冻机油之后,通过四方切换阀23循环到气体配管33D侧。该冷媒经由气体侧操作阀31、气体侧配管4从室外机2导出,进一步,经由分支器6、室内侧的分支气体配管4A、4B而导入到室内机7A、7B。
导入到室内机7A、7B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在室内热交换机71中与通过室内风扇73而循环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空气被加热而供于室内的供暖。在室内热交换机71中被冷凝液化的液体冷媒经由室内电动膨胀阀(EEVC)72、分支液体配管5A、5B到达分支器6,在与来自其他的室内机的冷媒合流之后,经由液体侧配管5返回到室外机2。
返回到室外机2的冷媒经由液体侧操作阀32、液体配管33C到达过冷却热交换机28,与制冷时的情况相同地被实施过冷却之后,流入到接收器27中暂时存积,从而循环量被调整。该液体冷媒经由液体配管33C提供给室外电动膨胀阀(EEVH)26,在其中进行断热膨胀之后,经由过冷却线圈25流入到室外热交换机24。
在室外热交换机24中,从室外风扇35传送的户外空气和冷媒进行热交换,冷媒通过从户外空气吸热而被蒸发气化。该冷媒从室外热交换机24经由气体配管33B、四方切换阀23、吸入配管33E与来自过冷却用分支配管33F的冷媒进行合流,导入到积存器30。在积存器30中,在冷媒气体中包含的液体部分被分离,只有气体部分吸入到压缩机21。该冷媒在压缩机21中再次被压缩,通过重复以上的循环而进行供暖运行。
在上述制冷运行以及供暖运行期间,在油分离器22中从吐出冷媒气体分离的冷冻机油经由相互并联连接的具有固定节流阀36的第一油送回电路37以及具有电磁阀38及固定节流阀39的第二油送回电路40而返回到压缩机21侧。由此,在压缩机21内确保一定量的冷冻机油,压缩机21内的滑动部位得以润滑。在第二油送回电路40中设置的电磁阀38在稳定的制冷运行时以及供暖运行时在适当的定时进行开闭动作,从而能够调整在油分离器22中分离的油向压缩机21侧的送回量。
控制部41在供暖时的空气的吸入温度达到目标温度且不循环冷媒的断热时,室内机7的室内风扇73进行重复旋转预定时间之后停止预定时间的开启关闭动作的间歇运行的情况下,构成多个作为使间歇运行的定时一致的室内机群的组,错开组间的间歇运行的定时,以使各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的方式,控制室内机7向组的分配。
优选地,控制部41以使间歇运行中的组间的室内风扇73的开启期间不重复的方式,将开启期间的定时设为不同。另外,在控制部41中,对每个组分别确定各组内的室内机7的室内风扇73的间歇运行的开启关闭动作的定时。
此外,由于控制部41分别存储各室内机7的机型容量的信息,所以在有从通热状态变化到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的情况下,算出在各组中包含的室内机7的机型容量的合计,分配到机型容量的合计最小的组。
以下,对控制部41的组的结构和间歇运行的控制方法表示具体例,与现有的控制方法进行比较说明。此外,控制部41预先设定室内风扇73的开启期间和关闭期间,在所设定的期间控制室内风扇73的开启关闭的间歇运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进行将开启期间设为3分钟以及将关闭期间设为5分钟的间歇运行来说明,但开启期间以及关闭期间的时间并没有特别限定。
在图2中,表示现有的控制方法中的、三台室内机7的热通断状态(▲标记)、室内风扇73的开启关闭状态(●标记)、根据热通断状态而推定的冷媒量(◆标记)的变动。三台室内机分别作为第一室内机7A、第二室内机7B、第三室内机7C来说明。此外,这里表示的冷媒量是在室内机7的热交换机中占据的冷媒的积压量的估计值。图2(a)表示第一室内机7A的冷媒量的变动,图2(b)表示第二室内机7B的冷媒量的变动,图2(c)表示第三室内机7C的冷媒量的变动。图2(d)表示全部室内机7A、7B、7C的合计冷媒量的变动。
此外,热通断状态以及室内风扇73的开启关闭状态在表示冷媒量的变动的曲线图上重叠表示,将冷媒量0%的位置作为断热状态、将冷媒量10%的位置作为通热状态、将冷媒量20%的位置作为室内风扇73的旋转停止的关闭状态、将冷媒量30%的位置作为室内风扇73旋转的开启状态来说明。
第一至第三室内机7A、7B、7C的遥控器等被操作,各室内机7的运行开始。如图2(a)所示,由于在第一室内机7A中室内的空气的吸入温度没有达到设定目标温度,所以通热状态持续,室内机7A的室内风扇73也成为开启状态,室内机7A的冷媒量在40%左右稳定。
如图2(b)以及图2(c)所示,在第二室内机7B以及第三室内机7C中,若在时刻t=2(分钟)中,室内的空气的吸入温度达到设定目标温度,则从通热切换到断热状态,但由于室内风扇73持续旋转,所以冷媒量增大。由于在成为断热状态开始的3分钟后的时刻t=5中,室内风扇73从开启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所以冷媒量开始减少。由于在室内风扇73成为关闭状态开始的5分钟后的时刻t=10中,室内风扇73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所以冷媒量再次增大,若在室内风扇73成为开启状态开始的3分钟后的时刻t=13中,室内风扇73切换到关闭状态,则冷媒量减少,在40%左右稳定。
由此,以往,基于预先设定的开启期间和关闭期间进行间歇运行,为了设想最差条件,将断热中的室内风扇73变化到通热状态的定时在第二室内机7B和第三室内机7C中设为同时。由此,由于冷媒量的增减在各室内机7中同样地变动,所以在全部室内机7侧需要的冷媒量成为如图2(d)所示的变动,算出合算值的话,若将一个室内机的必要冷媒量设为100%,则必要冷媒量的最大值成为240%左右。
在图3中,表示三台室内机7的热通断状态(▲标记)、室内风扇73的开启关闭状态(●标记)、根据热通断状态和室内风扇73的开启关闭状态而推定的冷媒量的变动(◆标记)。与图2相同地,图3在图3(a)中表示第一室内机7A的冷媒量的变动,在图3(b)中表示第二室内机7B的冷媒量的变动,在图3(c)中表示第三室内机7C的冷媒量的变动。图3(d)表示全部室内机7A、7B、7C的合计冷媒量的变动。此外,与图2所示相同地,热通断状态以及室内风扇73的开启关闭状态在表示冷媒量的变动的曲线图上重叠表示。以在开启关闭的间歇运行的期间中开启期间为3分钟以及关闭期间为5分钟的情况为例,使用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多联空调系统1的作用。
第一至第三室内机7A、7B、7C的遥控器等被操作,各室内机7的运行开始。如图3(a)所示,由于在第一室内机7A中室内的空气的吸入温度没有达到设定目标温度,所以通热状态持续,第一室内机7A的室内风扇73也成为开启状态,第一室内机7A的冷媒量在40%左右稳定。
在有室内的空气的吸入温度达到目标设定温度、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的情况下(例如,第二室内机7B以及第三室内机7C),“第二室内机7B为断热状态”、“第三室内机7C为断热状态”的含义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41。
控制部41若检测到有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则读出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的机型容量的信息,分配到适当的组。这里,设为控制部41确定两个组。第一组中,在检测到最初的室内机7成为断热状态的情况下,使室内风扇73的旋转持续预定期间,之后使室内风扇73的旋转停止预定期间。第二组中,在检测到最初的室内机7成为断热状态的情况下,使室内风扇73的旋转停止预定期间,在结束其他组的室内风扇73的旋转(开启期间)之后,使室内风扇73旋转预定期间。
各组构成为组内的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如图3所示,在时刻t=2(分钟)的定时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为第二室内机7B以及第三室内机7C的两台的情况下,控制部41决定将第二室内机7B分配到第一组,将第三室内机7C分配到第二组,将同时成为断热状态的两个室内机7分别分配到不同的组。
在时刻t=2中,控制部41对分配到第一组的第二室内机7B输出将室内风扇73的旋转设为开启状态的指令。第二室内机7B基于指令,将室内风扇73设为开启状态。于是,第二室内机7B由于在断热状态下室内风扇73成为开启状态,所以冷媒量增大。此外,控制部41对分配到第二组的第三室内机7C输出将室内风扇73的旋转设为关闭状态的指令。第三室内机7C基于指令,将室内风扇73设为关闭状态。
在经过预定期间(例如,3分钟)后的时刻t=5中,控制部41对室内风扇73的旋转为开启状态的第二室内机7B输出停止室内风扇73的旋转、将室内风扇73设为关闭状态的指令。第二室内机7B若取得指令,则将室内风扇73从开启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于是,在断热状态下,室内风扇73也成为关闭状态,所以第二室内机7B的冷媒量逐渐减少,冷媒量在40%附近稳定。
在时刻t=6中,由于第一组的第二室内机7B的室内风扇73为关闭状态,所以控制部41对第二组的第三室内机7C输出将室内风扇73设为开启状态的指令。第三室内机7C若取得指令,则将室内风扇73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于是,由于第三室内机7C在断热状态下室内风扇73成为开启状态,所以冷媒量增大。
在经过预定期间(例如,3分钟)后的时刻t=9中,控制部41对室内风扇73的旋转为开启状态的第三室内机7C输出将室内风扇73设为关闭状态的指令。第三室内机7C若取得指令,则将室内风扇73从开启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于是,由于在断热状态下,室内风扇73也成为关闭状态,所以第三室内机7C的冷媒量逐渐减少,冷媒量在40%附近稳定。
在时刻t=10中,控制部41由于第二组的第三室内机7C的室内风扇73为关闭状态,所以对第一组的第二室内机7B输出将室内风扇73设为开启状态的指令。第二室内机7B若取得指令,则将室内风扇73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于是,第二室内机7B的冷媒量逐渐增大。以后,同样地,通过控制部41进行开启关闭控制,使得属于各组间的室内机7的室内风扇73的开启期间不会重复。
以后,依次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例如,室内机7A)分配到在第一组或者第二组中包含的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的合计的机型容量少的组。由此,能够分配为在各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
另外,即使是已经一次分配到组的室内机7,从断热状态变化到通热状态,也不会维持被分配的组信息。即,在一次从断热状态成为通热状态、且下一次变化到断热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在这个时刻的各组的合计的机型容量(与前一次的组信息无关),决定要分配的组。换言之,由于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早晚切换到通热状态,有依次从组脱离的室内机7,所以合计容量每次都发生变化,在下一次变化到断热状态的情况下,算出在这个时刻的合计的机型容量,决定分配目的地的组。
由此,通过控制部41,将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分配到不同的组,将在各组中将室内风扇73设为开启期间的定时设为不同,所以如图3(b)以及图3(c)所示,冷媒量的变动的峰值成为不同的定时。由此,在室内机7A、7B、7C中需要的冷媒量成为如图3(d)所示的变动,若算出合算值,则最多也成为180%(=第一室内机7A 40%+第二室内机7B 60%+第三室内机7C 80%)左右。
在同时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有多个的情况下,将室内机7分配到将室内风扇73的开启关闭动作的定时设为不同的多个组,将冷媒量的增减的变化设为不同,所以能够抑制必要冷媒量。
另外,在第一组或者第二组中的至少任一个组超过将连接到相同的室外机2的室内机容量的合计(即,100%)除以组数(例如,两组)所得的平均值(例如,50%)的情况下,优选将在室内机容量超过50%的组中机型容量最小的室内机7转移到另一个组。由此,能够使各组内的机型容量的合计大致接近均等。
或者,在一台室内机7中,超过将全体的室内机容量(即,100%)除以组数(例如,两组)所得的平均值(例如,50%)的情况下,优选划分为分配超过全体的室内机容量的50%的一台室内机7的组和分配该室内机7以外的其他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的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控制部41中规定各组的室内风扇73的间歇运行的开启关闭切换定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从外部经由输入装置等适当变更各组的开启关闭的定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1中,也可以设为在上述处理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中另外使用软件而处理的结构。此时,控制部41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主存储装置、以及记录有用于实现上述处理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程序(例如,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并且,通过CPU读出在上述存储介质中记录的程序,执行信息的加工、运算处理,实现与上述控制部41相同的处理。
这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磁盘、光磁盘、CD(Conpact Disk,光盘)-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功能光盘)-ROM、半导体存储器等。此外,也可以将该计算机程序通过通信线路发布给计算机,接受到该发布的计算机执行该程序。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控制装置)41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部41的多联空调系统1,在供暖时的断热时,室内机7的室内风扇73进行间歇运行的情况下,构成多个作为使间歇运行的定时一致的室内机群的组,错开组间的间歇运行的定时,以使各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的方式,控制室内机向组的分配。
这样在间歇运行的定时不同的各组中,由于以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均等的方式分配室内机,所以在供暖时的断热时室内风扇73的开启期间中积压在室内机的热交换机中的冷媒量被平均化,能够将必要冷媒量最小化。因此,能够减少冷媒的需要量,其结果是,还能够减少接收器容量。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定两个进行室内风扇73的间歇运行的组,但组数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组。以下,使用图4说明设定了第一组、第二组、以及第三组的三个组的情况下的多联空调系统1的作用。这里,说明室内风扇73进行开启期间为3分钟以及关闭期间为6分钟的间歇运行。
分别对应于三台室内机7的遥控器等被操作,各室内机7的运行开始。室内的空气的吸入温度达到目标设定温度、最初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分配到第一组,3分钟期间室内风扇73成为开启状态。此时,属于第二组的室内机7以及属于第三组的室内机7的各自的室内风扇73成为关闭状态。接着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分配到第二组,再接着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分配到第三组。以后,依次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分配到在第一组、第二组以及第三组的三个组中、在各组中包含的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的合计的机型容量少的组。
第一组的室内机7的室内风扇73若在时刻t=3(分钟)中从开启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则在其之后的6分钟期间(即,时刻t=9(分钟)为止)持续关闭状态。第二组的室内机7的室内风扇73在时刻t=3中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直到时刻t=6为止持续开启状态,在t=6中成为关闭状态。第三组的室内机7的室内风扇73在第一组以及第二组的室内机7的室内风扇73都成为关闭状态的时刻t=6中从关闭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直到时刻t=9为止持续开启状态,在时刻t=9中切换到关闭状态。
以后,属于第一组至第三组的室内机7被控制为,室内风扇73分别如上所述那样切换开启关闭状态,室内风扇73成为开启状态的开启期间不会重复。
此外,在第一组、第二组以及第三组中至少任一个组超过将连接到相同的室外机2的室内机容量的合计(即,100%)除以组数(例如,三组)所得的平均值(例如,33%)的情况下,优选将在室内机容量超过33%的组内机型容量最小的室内机7转移到其他的组。由此,能够将各组内的机型容量的合计大致接近均等。
或者,在一台室内机7中,超过将全体的室内机容量(即,100%)除以组数(例如,三组)所得的平均值(例如,33%)的情况下,优选划分为分配超过全体的室内机容量的33%的一台室内机7的组和分配该室内机7以外的其他成为断热状态的室内机7的组。
标号说明
1 多联空调系统
2 室外机
7、7A、7B 室内机
27 接收器
41 控制部(控制装置)

Claims (7)

1.一种控制装置,控制对室外机连接有多个室内机的多联空调系统的运行,
在供暖时的断热时,所述室内机的室内风扇进行重复开启关闭动作的间歇运行的情况下,构成多个作为使该间歇运行的定时一致的所述室内机群的组,错开所述组间的间歇运行的定时,以使各所述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的方式控制所述室内机向所述组的分配,所述开启关闭动作是使所述室内机的室内风扇在旋转预定时间之后停止预定时间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间歇运行以使所述组间的开启期间不重复的方式将开启期间的定时设为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从通热状态变化到断热状态的所述室内机分配到多个所述组中、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最小的所述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存在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相对于全部所述组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预定比例以上的所述组的情况下,将成为所述预定比例以上的所述组内的机型容量最小的所述室内机分配到所述机型容量的合计最小的所述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一台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相对于全部所述组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预定比例以上的情况下,将成为所述预定比例以上的机型容量的所述室内机以外的其他的所述室内机分配到与包括成为所述预定比例以上的机型容量的所述室内机的所述组不同的所述组。
6.一种多联空调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7.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对室外机连接有多个室内机的多联空调系统的运行,
在供暖时的断热时,所述室内机的室内风扇进行重复开启关闭动作的间歇运行的情况下,构成多个作为使该间歇运行的定时一致的所述室内机群的组,错开所述组间的间歇运行的定时,以使各所述组中包含的断热状态的所述室内机的机型容量的合计成为大致均等的方式控制所述室内机向所述组的分配,所述开启关闭动作是使所述室内机的室内风扇在旋转预定时间之后停止预定时间的动作。
CN201380007117.6A 2012-04-06 2013-03-18 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 Active CN1040811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7322 2012-04-06
JP2012087322A JP5916489B2 (ja) 2012-04-06 2012-04-06 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それを備えたマルチ型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PCT/JP2013/057584 WO2013150885A1 (ja) 2012-04-06 2013-03-18 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それを備えたマルチ型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1131A CN104081131A (zh) 2014-10-01
CN104081131B true CN104081131B (zh) 2016-11-16

Family

ID=4930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7117.6A Active CN104081131B (zh) 2012-04-06 2013-03-18 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835595A4 (zh)
JP (1) JP5916489B2 (zh)
CN (1) CN104081131B (zh)
WO (1) WO20131508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7291B1 (ko) * 2016-01-06 2022-08-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온도 자동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10808960B2 (en) 2016-03-23 2020-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06196724B (zh) * 2016-07-28 2018-09-28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多组机组错开进入预设状态的控制方法
JP6727312B2 (ja) * 2016-08-30 2020-07-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12714847A (zh) * 2018-09-20 2021-04-27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调机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6258A (ja) * 1992-03-16 1993-12-27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5049022A (ja) * 2003-07-29 2005-02-24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1643305A (zh) * 2002-03-28 2005-07-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06029693A (ja) * 2004-07-16 2006-02-02 Shimizu Corp マルチエアコンのデマンド制御システム
CN1811294A (zh) * 2005-01-26 2006-08-02 海尔集团公司 多联机空调器的子机制热启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6258A (ja) * 1992-03-16 1993-12-27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643305A (zh) * 2002-03-28 2005-07-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05049022A (ja) * 2003-07-29 2005-02-24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029693A (ja) * 2004-07-16 2006-02-02 Shimizu Corp マルチエアコンのデマンド制御システム
CN1811294A (zh) * 2005-01-26 2006-08-02 海尔集团公司 多联机空调器的子机制热启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17550A (ja) 2013-10-24
CN104081131A (zh) 2014-10-01
EP2835595A1 (en) 2015-02-11
WO2013150885A1 (ja) 2013-10-10
EP2835595A4 (en) 2015-12-30
JP5916489B2 (ja)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6184C (zh) 冷冻装置
CN104081131B (zh) 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包括该控制装置的多联空调系统
CN102272534B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10317112B2 (en) Heat pump system with multiple operating modes
CA2615689C (en) An air conditioning heat pump with secondary compressor
CN10211281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8393173B2 (en) Combined refrigerating/freez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87489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1749880B (zh) 系统空调及其运行方法
CN101749885B (zh) 制冷装置
CN106679021A (zh) 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90196A (zh) 空气调节器及空气调节器的控制方法
CN103797308A (zh) 制冷空调装置
CN100472152C (zh) 冷冻装置
CN102575860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7532830B (zh) 制冷循环装置
JP2009103453A (ja) 空調設備
CN103518105A (zh) 带有具有流量控制机构的分配器的制冷系统和控制这样的系统的方法
WO2013144441A1 (en) Building engineering system
JP2004211998A (ja) 空調設備
CN101907371B (zh) 一种空调冷冻冷藏系统装置
US9951984B2 (en) Tandem compressor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8489132A (zh) 能源站高效特大冷量串联冷水机组
CN100347493C (zh) 整体式空调系统
JP5496161B2 (ja)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y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