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0789A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0789A
CN104070789A CN201410108185.8A CN201410108185A CN104070789A CN 104070789 A CN104070789 A CN 104070789A CN 201410108185 A CN201410108185 A CN 201410108185A CN 104070789 A CN104070789 A CN 104070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mage
auxiliary
ejecti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81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0789B (zh
Inventor
户谷昭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070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0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0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07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11Pre-treatment or treatment during printing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heating,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11Pre-treatment or treatment during printing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heating, irradiating
    • B41M5/0017Application of ink-fixing material, e.g. mordant, precipitating agent, on the substrate prior to printing, e.g. by ink-jet printing, coating or spray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附属物对被喷出有液体的区域的影响的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有头和控制部。头向印刷介质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其中,所述图像用液体用于形成图像,所述辅助用液体用于对通过图像用液体而实施的图像的形成进行辅助。控制部以向印刷介质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的方式而对头进行控制。另外,在印刷介质的区域中存在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的第一区域、和在第一区域中形成有图像之后被剥离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以不向第二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头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印刷装置,已知一种从头喷出油墨从而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作为这种喷墨式的打印机,有使用CMY这样的有色油墨和无色透明的油墨(透明油墨)来实施印刷的打印机。
此处,作为印刷介质,有时使用由聚苯乙烯和聚丙烯等构成的薄膜类介质。薄膜类介质通过在打印机内与金属制(铝、铁等)的送纸辊之间的摩擦等,从而有时会使介质表面带电。另外,由于带电量会受到摩擦的状态的影响,因此在介质表面上将产生偏差。
当对以此方式而产生了带电的偏差的印刷介质喷出了油墨时,随着喷出而产生的墨雾(所谓的附属物)会聚集在带电量较多的区域中。其结果为,在印刷介质上将发生霭状的图像劣化。
另一方面,通过向印刷介质预先涂布透明油墨等的辅助油墨,从而能够使带电量的分布均匀,并降低附属物的影响。
然而,即使在使带电量的分布均匀的情况下,实际上,也仅仅是附属物的分布变得均匀。也就是说,即便使带电量的分布均匀,也存在附属物堆积在被喷出有油墨等液体的区域内的这种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77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被完成的,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附属物对被喷出了液体的区域的影响的印刷装置。
本发明主要是一种具有头和控制部的印刷装置。头向印刷介质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其中,所述图像用液体用于形成图像,所述辅助用液体用于对通过图像用液体而实施的图像的形成进行辅助。控制部以向印刷介质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的方式对头进行控制。另外,在印刷介质的区域中存在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的第一区域、和在第一区域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剥离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以不向第二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而对头进行控制。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而被明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为表示通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而形成了图像的印刷介质的图。
图6A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一模式的图。
图6B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一模式的图。
图7A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一模式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7B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一模式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7C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一模式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7D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一模式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8A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二模式的图。
图8B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二模式的图。
图9A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二模式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9B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二模式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9C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二模式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9D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二模式的其他示例的图。
图10A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三模式的图。
图10B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三模式的图。
图10C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三模式的图。
图11A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四模式的图。
图11B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四模式的图。
图11C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辅助用液体和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动作的第四模式的图。
图12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的事项。
即,明确了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头,其向印刷介质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其中,所述图像用液体用于形成图像,所述辅助用液体用于对通过图像用液体而实施的图像的形成进行辅助;控制部,其以向印刷介质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的方式对头进行控制,在印刷介质的区域中存在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的第一区域、和在第一区域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剥离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控制部以不向第二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而对头进行控制。
这种印刷装置能够降低附属物对被喷出有液体的区域的影响。
另外,明确了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以向第二区域中的、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相邻的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头进行控制。
这种印刷装置能够进一步降低附属物对被喷出有液体的区域的影响。
另外,明确了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部能够选择性地执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不同的多种模式。
这种印刷装置能够选择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
另外,明确了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印刷介质的湿度进行测定的测定部,在由测定部获得的测定结果为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以使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增加的方式,对头进行控制。
这种印刷装置能够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增加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
另外,明确了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以在不同的印刷循环中执行对于第一区域的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头进行控制。
另外,明确了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以使在相同的印刷循环中执行对于第一区域的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头进行控制。
另外,明确了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以向第一区域中的、包括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的区域在内的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头进行控制。
另外,明确了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部以向第一区域中的、未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的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头进行控制。
根据这些印刷装置,能够在第一区域中,对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的时刻和喷出的区域进行调节。
印刷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1~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装置,以横向方式(后述)的喷墨打印机1为例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喷墨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2为表示喷墨打印机1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概要图。图3为表示头21(后述)的一个示例的图。图4为从图2中的A方向观察印刷介质时的图。在图4中省略了图2所示的结构的一部分。
喷墨打印机1具有输送单元10、头单元20、滑架单元30、加热器单元40、检测器组50、控制器60和测定单元70。从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00接收了印刷用的图像数据的喷墨打印机1通过控制器60对各个单元(输送单元10、头单元20、滑架单元30、加热器单元40)进行控制。控制器60根据从计算机10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来控制各个单元,并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印刷)图像。检测器组50对喷墨打印机1内的状态进行监视。检测器组50向控制器60输出检测结果。控制器60根据从检测器组50输出的检测结果,而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
输送单元10在预定的方向上对滚筒状的印刷介质进行输送(以下,有时将印刷介质被输送的方向称为“输送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介质,以薄膜类介质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输送单元10具有供给机构11、输送辊12A~12F、和卷绕机构13。供给机构11将印刷介质向滑架单元30(头单元20)侧送出。输送辊12A~12F将从供给机构11被送出的印刷介质输送至实施图像的形成(印刷)的位置(以下,有时称为“印刷位置”)。另外,输送辊12A~12F将在印刷位置处形成有图像的印刷介质输送至卷绕机构13。卷绕机构13对形成有图像的印刷介质进行卷绕。此外,在喷墨打印机1中,将供给机构11侧称为“上游侧”,将卷绕机构13侧称为“下游侧”。
头单元20具有头21。本实施方式中的头21向印刷介质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
图像用液体为,用于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液体(例如,蓝绿色、品红色、黄色等的彩色油墨)。辅助用液体为,用于对通过图像用液体而实施的图像的形成进行辅助的液体(例如,透明油墨、白油墨)。辅助用液体优选为不改变印刷介质的表面品质的这样的液体。
通过从头21的喷嘴n(后述)喷出图像用液体,从而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另外,通过从头21的喷嘴n(后述)喷出辅助用液体,从而在印刷介质上形成辅助用液体的层。
图3为表示与印刷介质对置的头21的表面的模式图。图3中的箭头标记表示输送方向。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头21中,在输送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喷嘴列。具体而言,在头21中,喷出作为图像用液体的彩色油墨的喷嘴列Nc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设置多列。一个喷嘴列喷出相同颜色的彩色油墨。另外,喷出作为辅助用液体的透明油墨的喷嘴列NL以隔着喷嘴列Nc的方式一列列地设置。各个喷嘴列由多个喷嘴n构成。一个喷嘴n喷出与一个点对应的液体。
滑架单元30使头单元20(头21)在预定方向上进行移动。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滑架单元30具备滑架31、引导件32a和引导件32b。滑架31搭载有头单元20。引导件32a为用于对滑架31在输送方向上的移动进行引导的部件。引导件32b为用于对滑架31向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部件。搭载有头单元20的滑架31通过引导件32a和引导件32b,从而能够使处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二维地进行移动。以下,将滑架单元30(头单元20)移动的方向称为“移动方向”。图4所示的虚线箭头标记为表示滑架单元30(头单元20)的运动的一个示例。
将通过以此方式使头单元20相对于印刷介质二维地(或者也可以一维地)进行移动并喷出液体从而在不输送印刷介质的条件下实施图像的形成的方式,称为“横向方式”。在以横向方式实施图像的形成的情况下,在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的时间点上,在处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上,完成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
加热器单元40具有热压印板41和干燥机构42。热压印板41为在印刷位置处对印刷介质进行支承的部件。另外,热压印板41内置有加热器,并通过对处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进行加热,从而实施形成于印刷介质上的图像和形成辅助用液体的层的液体(油墨)的干燥。干燥机构42被设置在印刷位置的下游侧,并通过对形成有图像的印刷介质进行加热,从而在印刷位置外促进形成图像和辅助用液体的层的液体(油墨)的干燥。
检测器组50被构成为,包含传感器(未图示)、编码器和线性编码器等,所述传感器对由输送单元10实现的印刷介质的输送量进行检测,所述编码器用于检测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辊(未图示)的旋转量,所述线性编码器用于对滑架31在移动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
控制器60为用于实施喷墨打印机1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控制部)。控制器60具有接口(I/F)部61、CPU62、存储器63和单元控制电路64。
接口部61在计算机100和喷墨打印机1之间实施数据的发送和接收。CPU62为,用于实施喷墨打印机1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确保对CPU62的程序进行收纳的区域和作业区域。另外,存储器63对成为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进行保存。CPU62根据被保存于存储器63中的程序,并通过单元控制电路64来控制各单元,从而执行各种处理。
例如,如图4所示,CPU62通过单元控制电路64,并根据被保存于存储器63中的图像数据,而使头21二维地进行移动(参照图4的虚线箭头标记)。通过采用此种方式,从而喷墨打印机1在位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的各个印刷区域(印刷区域α~印刷区域γ)上形成图像和辅助用液体的层(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进行叙述)。印刷区域是指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的区域(形成有图像和辅助液体的层的区域)。本实施方式中的印刷区域为“第一区域”的一个示例。
测定单元70对印刷介质的湿度进行测定。测定单元70在喷墨打印机1内被设置在例如印刷介质的附近(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单元70为“测定部”的一个示例。
此外,“对印刷介质的湿度进行测定”包含对印刷介质自身的湿度进行直接测定、和通过对印刷介质的周围的环境气体的湿度进行测定等从而对印刷介质自身的湿度进行推测的双方。因此,测定单元70可以为对印刷介质自身的湿度进行直接测定的单元,也可以为通过对印刷介质的周围的环境气体的湿度进行测定从而对印刷介质的湿度进行推测的单元。
在后一种情况下,对印刷介质的湿度进行推测的单元(测定单元70)也可以为,根据湿度数据图表(被保存于存储器63等内),来对印刷介质自身的湿度进行推测的单元,其中,所述湿度数据图表示出了实测的印刷介质的周围的环境气体的湿度、被预先测定到的印刷介质的周围的环境气体的湿度和印刷介质自身的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外,测定单元70也可以被构成为,对印刷介质的周围的环境气体中、特别是在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中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的印刷位置的上游侧的环境气体进行推测。
关于印刷区域和剥离区域的设定
参照图5,对印刷介质中的印刷区域和剥离区域的设定进行说明。图5为表示对于位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而形成有四个图像的示例的模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位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形成有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剥离区域SE为,在印刷区域PE中形成了图像之后被剥离的区域。剥离区域SE沿着与印刷区域PE之间的边界被剥离。将表示该边界的线称为切断线CL。切断线CL是根据图像数据等而被预先设定的。本实施方式的剥离区域SE为“第二区域”的一个示例。
对于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在开始实施对于印刷介质的印刷之前预先进行设定。例如,操作者通过喷墨打印机1的输入部(未图示)等来输入想要印刷的图像的信息(例如,用于对图像进行确定的ID、想要印刷的图像的张数)、使用的印刷介质的信息(例如,印刷介质的种类、尺寸)、以及设定的剥离区域SE的信息(例如,剥离区域SE的位置、尺寸)。控制器60根据所输入的信息、和表示印刷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的尺寸),来设定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另外,控制器60将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相接的区域设定为切断线CL。在完成了印刷之后,剪切机(未图示)沿着切断线CL切下印刷区域PE。此外,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的设定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而能够使用任意的方法。
关于喷出动作的控制
在例如由输送单元10来输送薄膜类介质的情况下,在输送辊12A、12B或热压印板41与薄膜类介质之间将产生摩擦。其结果为,到达了印刷位置的薄膜类介质的介质表面会带电。另外,由于介质表面的带电量会根据摩擦状态而发生变化,因此一般情况下,带电量将产生偏差。
因此,为了在介质表面上使带电量均匀,而优选涂布辅助用液体。
另一方面,实际上,随着带电量的分布变得均匀,也仅仅是附属物的分布变得均匀,而在印刷区域PE上将堆积有附属物。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60在具有印刷区域PE(第一区域)和剥离区域SE(第二区域)的情况下,以不向剥离区域SE执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而对头21进行控制。由于不向剥离区域SE喷出辅助用液体,因此能够通过勉强残留带电量的分布不均匀的部分,从而使辅助物选择性地集聚在剥离区域SE内。因此,在印刷区域PE中,能够降低附属物的影响。
此外,控制器60根据图像数据,而向被设定的印刷区域PE实施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的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相对于印刷区域PE的喷出动作可以通过几个模式来执行。详细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叙述。
关于液体的喷出动作
参照图6A~图11C,对液体的喷出动作进行说明。图6A~图11C为模式化地表示位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的图。印刷介质中的图像(辅助用液体L的层)由多个格栅线构成。格栅线为,在与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排的点列。本实施方式中的“第n格栅线”是指位于第n位置的格栅线。此外,在图6A~图11C中,与第一格栅线和第n格栅线对应的区域被设定为剥离区域SE。另外,“印刷循环”是指从进行移动的头21(喷嘴n)喷出液体并形成点的动作。在图6B等的、图像用液体C和辅助用液体L被喷出到相同区域上的示例中,将图像用液体C的点与辅助用液体L的点相比而较小地图示,以使图像用液体C和辅助用液体L的重叠变得明确。此外,图像用液体C的点和辅助用液体L的点也可以为相同大小,辅助用液体L的点也可以小于图像用液体C的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由头21实施的图像用液体C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动作,存在四种模式。关于以哪种模式实施喷出动作,例如,针对每台喷墨打印机1预先设定一种模式。或者,也可以将多种模式储存于存储器63等中,并且在每次印刷时,由操作者设定任意的模式。
第一模式
在第一模式中,控制器60以在不同的印刷循环中执行对于印刷区域PE的图像用液体C的喷出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的方式,对头21进行控制,且向印刷区域PE中的、包括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的区域在内的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另外,控制器60不向剥离区域SE喷出辅助用液体L。
根据这种方法,在印刷区域PE中形成有辅助用液体L的层,且在其上形成有图像。
作为具体示例,首先,头21相对于印刷介质从初始位置(例如,图6A所示的印刷介质的左上)二维地进行移动,并向位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喷出辅助用液体L。另一方面,头21不向预先设定了的剥离区域SE(第一格栅线和第n格栅线)喷出辅助用液体L。在此情况下,在除了剥离区域SE之外的所有格栅线(第二格栅线~第n-1格栅线)中,形成有辅助用液体L的点(参照图6A)。
接下来,头21针对印刷介质重新从初始位置起二维地进行移动,并向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在此情况下,对于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形成有图像用液体C的点(参照图6B)。此外,能够根据图像数据来决定形成图像的区域。
通过以此方式,在喷出图像用液体C之前,向包括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在内的印刷介质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并形成层,从而能够使印刷介质表面的带电量均匀。因此,能够降低附属物的影响。
此外,作为第一模式,也存在其他方法。例如,头21在第一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二格栅线对应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参照图7A)。在此情况下,在第二格栅线中形成有辅助用液体L的层。接下来,头21在第二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二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7B)。同样地,头21在第n-2印刷循环中向与第n-1格栅线对应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参照图7C),并在第n-1印刷循环中向与第n-1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7D)。另一方面,头21不向预先设定的剥离区域SE(第一格栅线和第n格栅线)喷出辅助用液体L。
第二模式
在第二模式中,控制器60以在不同的印刷循环中执行对于印刷区域PE的图像用液体C的喷出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且向印刷区域PE中的、未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的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的方式,对头21进行控制。另外,控制器60不对剥离区域SE喷出辅助用液体L。
根据这种方法,仅在印刷区域PE中的、未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的区域(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上形成有辅助用液体L的层。
作为具体示例,首先,头21相对于印刷介质从初始位置(例如,图8A所示的印刷介质的左上)起二维地进行移动,并向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另一方面,头21不向预先设定的剥离区域SE(第一格栅线和第n格栅线)喷出辅助用液体L。在此情况下,除了剥离区域SE之外,对于位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中的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形成有辅助用液体L的点(参照图8A)。
接下来,头21相对于印刷介质重新从初始位置起二维地进行移动,并向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在此情况下,对于形成图像的区域而言,形成有图像用液体C的点(参照图8B)。
通过以此方式仅向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从而能够在印刷介质上高效地形成辅助用液体L的层。另外,通过在喷出图像用液体C之前,喷出辅助用液体L并形成层,从而能够使印刷介质表面的带电量在某种程度上均匀。因此,能够降低附属物的影响。
此外,作为第二模式,也存在其他方法。例如,头21在第一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二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参照图9A)。在此情况下,在第二格栅线中,于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内形成有辅助用液体L的层。接下来,头21在第二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二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9B)。同样地,头21在第n-2印刷循环中向与第n-1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参照图9C),并且在第n-1印刷循环中向与第n-1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9D)。另一方面,头21不向预先设定的剥离区域SE(第一格栅线和第n格栅线)喷出辅助用液体L。
第三模式
在第三模式中,控制器60以在相同的印刷循环中执行对于印刷区域PE的图像用液体C的喷出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且向印刷区域PE中的、包括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的区域在内的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的方式,对头21进行控制。另外,控制器60不向剥离区域SE喷出辅助用液体L。
根据这种方法,与第一模式同样地,在印刷区域PE中形成有辅助用液体L的层,并在其上形成有图像。
首先,头21在第一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二格栅线对应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此时,头21在相同的印刷循环(第一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二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10A)。即,在第一印刷循环完成的时间点,在第二格栅线上,于辅助用液体L的层之上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
接下来,头21在第二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三格栅线对应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此时,头21在相同的印刷循环(第二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三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10B)。即,在第二印刷循环完成的时间点,在第三格栅线上,于辅助用液体L的层之上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
同样地,头21在第n-2印刷循环中向与第n-1格栅线对应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此时,头21在相同的印刷循环(第n-2印刷循环)中,向与第n-1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10C)。即,在第n-2印刷循环完成的时间点,在第n-1格栅线上,于辅助用液体L的层之上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
另一方面,头21不向预先被设定的剥离区域SE(第一格栅线和第n格栅线)喷出辅助用液体L。
通过以此方式在相同的印刷循环中喷出图像用液体C和辅助用液体L,从而能够高效地作成印刷物。另外,通过在包括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在内的印刷介质的区域中形成辅助用液体L的层,从而能够使印刷介质表面的带电量均匀。因此,能够降低附属物的影响。
第四模式
在第四模式中,控制器60以在相同的印刷循环中执行相对于印刷区域PE的图像用液体C的喷出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且向印刷区域PE中的、未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的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的方式,对头21进行控制。另外,控制器60不向剥离区域SE喷出辅助用液体L。
根据这种方法,与第二模式同样地,仅在印刷区域PE中的、未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的区域(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中,形成有辅助用液体L的层。
首先,头21在第一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二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此时,头21在相同的印刷循环(第一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二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11A)。即,在第一印刷循环完成的时间点上,在第二格栅线上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和辅助用液体L。但是,与第三模式有所不同,在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的区域(形成有图像的区域)上,未形成有辅助用液体L的层。
接下来,头21在第二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三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此时,头21在相同的印刷循环(第二印刷循环)中向与第三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11B)。即,在第二印刷循环完成的时间点,在第三格栅线上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和辅助用液体L。
同样地,头21在第n-2印刷循环中向与第n-1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此时,头21在相同的印刷循环(第n-2印刷循环)中向与第n-1格栅线对应的区域、且形成图像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参照图11C)。即,在第n-2印刷循环完成的时间点,在第n-1格栅线上被喷出有图像用液体C和辅助用液体L。
另一方面,头21不向预先被设定了的剥离区域SE(第一格栅线和第n格栅线)喷出辅助用液体L。
通过以此方式在相同的印刷循环中喷出图像用液体C和辅助用液体L,从而能够高效地作成印刷物。另外,通过仅向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从而能够在印刷介质上高效地形成辅助用液体L的层。
其他
此外,在图7A~图7D、图9A~图11C中,为了易于理解说明,对在一个印刷循环中向与一个格栅线对应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图像用液体C)的示例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在例如使用如图3所示那样具有多个喷嘴n的头21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一个印刷循环中向与多个格栅线对应的区域同时喷出辅助用液体L(图像用液体C)。
另外,虽然在图7A~图7D、图9A~图11C中,对在往复的印刷循环(例如,第一印刷循环和第二印刷循环)中分别喷出液体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印刷循环、第三印刷循环…的单侧的印刷循环中喷出液体。在此情况下,能够确保使被喷出的液体干燥的时间。因此,即使在例如如图7A和7B所示,向被喷出有辅助用液体L的区域喷出图像用液体C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液体彼此间混合。
喷墨打印机的动作
参照图1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喷墨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开始实施印刷前,控制器60对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进行设定(S10)。之后,根据S10的设定,开始由喷墨打印机1实施的印刷。具体而言,控制器60使头21相对于位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进行扫描,以实施图像的形成(S11)。
在头21位于与印刷区域PE对应的位置时(在S12中为是时),控制器60以喷出辅助用液体L和图像用液体C的方式而对头21进行控制,(S13)。
另一方面,在头21位于与剥离区域SE对应的位置时(在S12中为否时),控制器60以不喷出辅助用液体L的方式而对头21进行控制,(S14)。
当在位于印刷位置的印刷介质上完成了头21的扫描时(在S15中为是时),控制器60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并将未形成有图像的区域配置于印刷位置(S16)。
控制器60反复实施S11~S16的处理,直至形成有所需的多张图像为止(S17)。在以此方式印刷了图像的印刷介质上,形成有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
在该状态下,通过例如剪切机(未图示)而沿着切断线CL切下印刷区域PE,并将剥离区域SE剥离。在该情况下,能够获得印刷有图像的所需张数的印刷物(例如,标签状地印刷有多个图像的印刷物)。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喷墨打印机1中,通过不在剥离区域SE上形成辅助用液体L的层,从而在印刷介质上积极地设置带电量的分布不均匀的部分。由此,使附属物选择性地聚集在剥离区域SE内。也就是说,由于能够降低聚集在包含图像在内的印刷区域PE内的附属物的量,因此能够提供图像劣化较少的印刷物。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实施方式,并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解释的实施方式。当然,本发明在不脱离其意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更、改良,并且在本发明中包含其等效物。尤其是,下文所叙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头21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结构。头21只需为能够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喷出动作的结构即可。
热压印板41和干燥机构42只需能够使被形成在印刷介质上的图像和形成辅助用液体的层的液体(油墨)干燥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为向印刷介质施加暖风、红外线、微波等的电磁波的结构。或者,在使用紫外线(UV)固化型的油墨的情况下,作为热压印板41和干燥机构42,可以使用向印刷介质照射紫外线的结构。
另外,在通过剪切机(未图示)而沿着切断线CL切下印刷区域PE的情况下,有时会因剪切机的精度等的影响,而使切下位置发生偏移(未沿着切断线CL切下)。在例如切断线CL的外侧进行了切下的情况下,剥离区域SE的一部分将与印刷区域PE一起残留在印刷物上。也就是说,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在这样的印刷物中,存在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这种表面性质不同的区域。
因此,控制器60以向剥离区域SE中的、与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之间的边界(切断线CL)相邻的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的方式,对头21进行控制。“相邻的区域”能够用例如像素区域来指定。“像素区域”是指与图像数据上的像素对应的印刷介质上的区域。印刷区域PE和剥离区域SE由多个像素区域构成。因此,控制器60以向构成剥离区域SE的像素区域中的、与切断线CL相邻的像素区域执行辅助用液体L的喷出的方式,对头21进行控制,。
通过以此方式向与切断线CL相邻的区域喷出辅助用液体L,从而即使在切下位置发生了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印刷物存在表面品质不同的区域的可能性。另外,通过将辅助用液体L喷出至切断线CL的外侧的一部分为止,从而能够使附属物集聚在远离印刷区域PE的像素区域(剥离区域SE)内。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降低印刷区域PE中的附属物的影响。
另外,在例如冬季等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还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通过预先设定的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难以使带电量均匀。因此,还可以设置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不同的多种模式。
例如,可设置喷出预定量的辅助用液体的第一模式、和与第一模式相比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较多的第二模式。这些模式被储存在存储器63等内。可以自动或者手动实施这些模式的选择。
在自动的情况下,例如,控制器60将由测定单元70测定到的湿度值(%)与预先设定了的条件(例如,第一模式:30%以上;第二模式:29%以下)进行比较。在例如测定到的湿度为10%的情况下,控制器60选择并执行第二模式。
另一方面,在手动的情况下,例如,喷墨打印机1的操作者对位于室内的湿度计所示的值进行确认。在湿度计所示的值较低的情况下(例如,湿度10%),操作者能够判断为印刷介质带电的可能性较高。此时,操作者通过喷墨打印机1的输入部(未图示)等,而选择预先被设定的第二模式。控制器60执行所选择的第二模式。此外,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液体的喷出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即,即使在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增加了的情况下,也不会向剥离区域SE喷出辅助用液体。
另外,也可以考虑使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增加,以取代设置特定的模式。
在该情况下,例如,控制器60将测定单元70的测定结果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预定的阈值为,用于判定是否使被喷出的辅助用液体的数量增加的值(例如,基于湿度19%以下这一湿度的值)。
在由测定单元70测定到的湿度为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器60以使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增加的方式而对头21进行控制。辅助用液体的增加量被预先设定为预定的值。此外,液体的喷出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即,即使在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增加了的情况下,也不会向剥离区域SE喷出辅助用液体。
另外,在选择第一模式还是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湿度以外的条件。例如,如上所述,在设置剥离区域SE的情况下,也存在可以不考虑附属物的影响的可能性。另外,根据被印刷的图像的种类和所要求的图像质量,也存在可以不考虑附属物的影响的情况。或者,由于透明油墨一般比彩色油墨价格高,因此在考虑印刷整体的成本时,有时也会考虑减少透明油墨的使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操作者通过喷墨打印机1的输入部(未图示)来设定第一模式。控制器60执行与湿度等条件无关地被设定的第一模式。
另外,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也可以是水性油墨,或者也可以是油性油墨。
另外,液体并不局限于油墨,也可以使用油墨之外的其他液体(除了液体之外,包含分散有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状体、凝胶这样的流状体)和液体之外的流体(包括作为流体而能够流动并喷出的固体)。
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行式打印机、和串行扫描方式的喷墨打印机。所述串行扫描方式为,通过反复实施液体的喷出和印刷介质的输送从而形成图像的方式。即,在以串行扫描方式实施图像的形成的情况下,在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的时间点,尚未完成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作为串行扫描方式的喷墨打印机,例如存在LFP(Large Format Printer:大幅面打印机)。
符号说明
1…打印机;10…输送单元;11…供给机构;12A~12F…输送辊;13…卷绕机构;20…头单元;21…头;30…滑架单元;31…滑架;32a、32b…引导件;40…加热器单元;41…热压印板;42…干燥机构;50…检测器组;60…控制器;61…接口部;62…CPU;63…存储器;64…单元控制电路;70…测定单元。

Claims (8)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头,其对印刷介质喷出图像用液体和辅助用液体,其中,所述图像用液体用于形成图像,所述辅助用液体用于对通过所述图像用液体而实施的所述图像的形成进行辅助;
控制部,其以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所述图像用液体和所述辅助用液体的方式,对所述头进行控制,
在所述印刷介质的区域中存在被喷出有所述图像用液体以及所述辅助用液体的第一区域、和在所述第一区域上形成了所述图像之后被剥离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以不向所述第二区域执行所述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所述头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向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相邻的区域执行所述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所述头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能够选择性地执行所述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不同的多种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印刷介质的湿度进行测定的测定部,
在由所述测定部获得的测定结果为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以使所述辅助用液体的喷出量增加的方式,对所述头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在不同的印刷循环中执行对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和所述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所述头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在相同的印刷循环中执行对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图像用液体的喷出和所述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所述头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向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包括被喷出有所述图像用液体的区域在内的区域执行所述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所述头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向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未被喷出有所述图像用液体的区域执行所述辅助用液体的喷出的方式,对所述头进行控制。
CN201410108185.8A 2013-03-27 2014-03-21 印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07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5799 2013-03-27
JP2013065799A JP2014188807A (ja) 2013-03-27 2013-03-27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0789A true CN104070789A (zh) 2014-10-01
CN104070789B CN104070789B (zh) 2016-05-11

Family

ID=51592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818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70789B (zh) 2013-03-27 2014-03-21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22503B2 (zh)
JP (1) JP2014188807A (zh)
CN (1) CN1040707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87587S1 (en) * 2015-04-03 2017-05-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pe cartridge for a label printer
USD787588S1 (en) * 2015-04-03 2017-05-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pe cartridge for a label printer
USD787590S1 (en) * 2015-04-03 2017-05-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pe cartridge for a label printer
JP1543547S (zh) * 2015-04-03 2016-02-08
USD788844S1 (en) * 2015-04-03 2017-06-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ape cartridge for a label print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61A (zh) * 1994-08-10 1996-07-17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方法与装置
JP2002307755A (ja) * 2001-04-13 2002-10-23 Seiko Epson Corp 顔料系インクを用いる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プリント方法及び印刷物
US20070013759A1 (en) * 2005-07-15 2007-01-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90160897A1 (en) * 2005-03-29 2009-06-25 Hiroshi Inou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removal capability setting method
CN101920601A (zh) * 2009-06-15 2010-12-22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生成设备、喷墨记录设备和数据生成方法
CN102205740A (zh) * 2010-03-29 2011-10-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5444A (ja) * 1997-05-19 1998-12-02 Seiko Epson Corp 記録方法及び該方法に用いる記録媒体
JP4890750B2 (ja) * 2004-07-30 2012-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12751A (ja) * 2008-07-07 2010-01-21 Seiko Epson Corp 印刷物製造方法
JP5620702B2 (ja) * 2010-04-02 2014-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48535A (ja) * 2011-01-21 2012-08-09 Seiko Epson Corp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61A (zh) * 1994-08-10 1996-07-17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方法与装置
CN1259432A (zh) * 1994-08-10 2000-07-12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方法与装置
JP2002307755A (ja) * 2001-04-13 2002-10-23 Seiko Epson Corp 顔料系インクを用いる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プリント方法及び印刷物
US20090160897A1 (en) * 2005-03-29 2009-06-25 Hiroshi Inou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removal capability setting method
US20070013759A1 (en) * 2005-07-15 2007-01-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920601A (zh) * 2009-06-15 2010-12-22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生成设备、喷墨记录设备和数据生成方法
CN102205740A (zh) * 2010-03-29 2011-10-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88807A (ja) 2014-10-06
US20140292865A1 (en) 2014-10-02
CN104070789B (zh) 2016-05-11
US9022503B2 (en) 201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0789A (zh) 印刷装置
JP6248737B2 (ja) 印刷装置
JP2016203423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083320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1017341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151368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3213403A (zh) 用于使用黑色中和工艺打印回收墨的方法和系统
JP697777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627285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7094673A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方法
US930247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EP3162582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913265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07116900A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EP3069886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911462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963693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EP3069885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200031154A1 (en) Applying fixing liquid to print media
JP2018130902A (ja)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