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65443A -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65443A
CN104065443A CN201410289417.4A CN201410289417A CN104065443A CN 104065443 A CN104065443 A CN 104065443A CN 201410289417 A CN201410289417 A CN 201410289417A CN 104065443 A CN104065443 A CN 104065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sequence
fdma
orthogonal code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94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65443B (zh
Inventor
金泳范
赵俊暎
李周镐
李英阳
张宇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88000743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627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65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5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65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65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18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04L5/0019Time-frequency-code in which one code is applied, as a temporal sequence, to all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SC-FDMA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为每一个包括多个SC-FDMA码元的时隙确定正交码。通过用于SC-FDMA码元的循环移位值来获取循环移位序列。将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施加于控制信息,其中,正交码以SC-FDMA码元为基础通过码片来施加。发送施加了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的控制信息。

Description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1月7日,申请号为200880007435.1(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08/000076),发明名称为“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随机化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移动通信系统,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在下一代多小区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随机化由上行链路(UpLink,UL)传输引起的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近来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已被研究用于无线电信道上的高速传输。异步蜂窝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正致力于与多址接入方案有关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
根据数据传输还是非数据传输,LTE系统对于UL控制信息使用不同的传输格式(Transport Format,TP)。当在UL上同时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时,数据和控制信息通过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被复用。如果只发送控制信息,则给控制信息分配特定频带。
图1示出在常规的LTE系统中当在UL上只发送控制信息时的传输机制的图。水平轴表示时间,而垂直轴表示频率。在时间上定义了一个子帧102,并且在频率上定义了传输(TX)带宽120。
参考图1,基本的UL时间传输单元即子帧102长为1毫秒,并包括两个时隙104和106,每一个均长0.5毫秒。每一个时隙104或106包括多个长块(Long Block,LB)108(或长SC-FDMA码元)和短块(Short Blocks,SB)110(或短SC-FDMA码元)。在图1所示情况中,一个时隙被配置成具有六个LB 108和两个SB 110。
最小的频率传输单元是LB的频音(frequency tone),并且基本的资源分配单元是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RU)。RU 112和RU 114均具有多个频音,这里,例如12个频音形成一个RU。通过利用分散的频音而非连续的频音形成RU,也可以实现频率分集(frequency diversity)。
由于LB 108和SB 110具有相同的采样率(sampling rate),所以SB 110具有的频音大小是LB 108的频音大小的两倍。在SB 110中分配给一个RU的频音的数量是在LB 108中分配给一个RU的频音数量的一半。在图1所示的情况中,LB 108携带控制信息,而SB 108携带导频信号(或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导频信号是预先确定的序列,接收器利用所述序列执行信道估计,以进行相干解调。
如果在UL上只发送控制信息,则在LTE系统中该控制信息在预先确定的频带中发送。在图1中,所述频带是位于TX带宽120的两侧的RU 112和RU 114中的至少一个。
一般来说,携带控制信息的频带以RU为单元来定义。当要求多个RU时,使用连续的RU以满足单载波特性。为了增加用于一个子帧的频率分集,这里可以以时隙为基础发生跳频。
在图1中,第一控制信息(控制#1)在第一时隙104中在RU 112中发送,并且通过跳频在第二时隙106中在RU 114中发送。同时,第二控制信息(控制#2)在第一时隙104中在RU 114中发送,并且通过跳频在第二时隙106中在RU 112中发送。
控制信息是例如指示成功或失败的下行链路(DownLink,DL)数据接收的反馈信息,即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owledgment/NagativeACKnowledgment,ACK/NACK),它一般是1比特。其在多个LB中重复,以便提高接收性能,并扩展小区覆盖范围。当从不同的用户发送1比特的控制信息时,可以考虑把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用于复用该1比特控制信息。和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相比,CDM的特性是抗干扰的鲁棒性。
作为用于控制信息的CDM复用的码序列来讨论Zadoff-Chu(ZC)序列。ZC序列因其在时间和频率上的恒定包络而提供了良好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特性和在频率上优秀的信道估计性能。对于UL传输,PAPR是最重要的考虑。较高的PAPR导致较小的小区覆盖范围,因而增大了对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信号功率要求。因此,首先应该致力于在UL传输中降低PAPR。
具有良好的PAPR特性的ZC序列对于非零移位(non-zero shift)具有为零的循环自相关值。下面的等式(1)在数学上描述了ZC序列。
其中,N表示ZC序列的长度,p表示ZC序列的索引,并且n表示ZC序列的采样的索引(n=0,…,N-1)。因为p和N应该互质,所以序列索引p的数量随着序列长度N变化。因此,对于N=6,p=1,5,产生两个ZC序列。如果N是质数,则产生N-1个序列。
由等式(1)产生的两个具有不同p值的ZC序列具有复数互相关,其绝对值是相位随着p变化。
通过ZC序列把来自一个用户的控制信息与来自其他用户的控制信息区分,这将通过举例来更详细地描述。
在同一小区内,来自不同UE的1比特控制信息由ZC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cyclic shift value)标识。循环移位值是特定于UE的,以满足其大于无线电传输路径的最大传输延迟的条件,从而确保UE间的相互正交。因此,对于多址接入可容纳的UE的数量依赖于ZC序列的长度和循环移位值。例如,如果ZC序列长为12个采样,并且确保ZC序列之间的正交性的最小循环移位值是2个采样,则六个UE(=12/2)可获得多址接入。
图2示出了来自UE的控制信息被CDM复用的传输机制。
参考图2,在小区202(小区A)中,第一和第二UE 204和206(UE#1和UE#2)在LB中使用相同的ZC序列,即ZC#1,并且为了用户识别分别将ZC#1循环移位0208和Δ210。在图2所示的情况中,为了扩展小区覆盖范围,UE#1和UE#2均通过把预期(intended)的1比特UL控制信息的调制码元重复六次,即在六个LB中重复该调制码元,并且在每一个LB中把重复的码元和经过循环移位的ZC序列即ZC#1相乘来产生控制信道信号。由于ZC序列的循环自相关特性,这些控制信道信号在UE#1和UE#2之间保持正交而没有干扰。Δ210被设置为大于无线电传输路径的最大传输延迟。每一个时隙中的两个SB携带用于控制信息的相干解调的导频。为了说明的目的,图2中只示出了控制信息的一个时隙。
在小区220(小区B)中,第三和第四UE 222和224(UE#3和UE#4)在LB中使用相同的ZC序列即ZC#2,并且为了用户识别分别将ZC#2循环移位0226和Δ228。由于ZC序列的循环自相关特性,来自UE#3和UE#4的控制信道信号在它们之间保持正交而没有干扰。
但是,当来自不同小区的UE的控制信道信号使用不同的ZC序列时,这个控制信息传输方案引起这些小区之间的干扰。在图2中,小区A的UE#1和UE#2使用不同于小区B的UE#3和UE#4的ZC序列。ZC序列的互相关特性导致UE间的与ZC序列之间的互相关成比例的干扰。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降低由如上所述的控制信息传输引起的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发明内容
已做出了本发明以便至少解决上面的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下面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当在多小区环境中复用来自不同用户的控制信息时减小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把特定于小区的或者特定于UE的随机序列施加于子帧中的控制信息进一步随机化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第一层/第二层(L1/L2)信令向UE通知施加于子帧中的控制信息的随机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效接收子帧中的控制信息而无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SC-FDMA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为子帧中各自包含多个SC-FDMA码元的不同时隙产生不同的正交码。通过把携带控制信息的控制码元和被分配用于所述控制信息CDM的序列相乘来产生控制信道信号。所述控制信道信号以SC-FDMA码元为基础与所述正交码的码片相乘,并在所述SC-FDMA码元中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SC-FDMA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为子帧中各自包含多个SC-FDMA码元的不同时隙产生不同的正交码。将接收到的控制信道信号和被分配用于所述控制信息的CDM的序列的共轭序列相乘。通过以SC-FDMA码元为基础将相乘后的控制信道信号和所述正交码的码片相乘,来获取所述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SC-FDMA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装置。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通过将包含控制信息的控制码元和被分配用于所述控制信息的CDM的序列相乘来产生控制信道信号。发送器为子帧中各自包含多个SC-FDMA码元的不同时隙产生不同的正交码,以SC-FDMA码元为基础将所述控制信道信号和所述正交码的码片相乘,并在所述SC-FDMA码元中发送所述相乘后的控制信道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SC-FDMA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装置。接收器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信号。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把所述控制信道信号和被分配用于所述控制信息的CDM的序列的共轭序列相乘,并通过以SC-FDMA码元为基础把相乘后的控制信道信号和用于子帧中各自包含多个SC-FDMA码元的不同时隙的不同正交码的码片相乘,来获取所述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每一个包括多个SC-FDMA码元的时隙确定正交码;通过用于SC-FDMA码元的循环移位值来获取循环移位序列;将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施加于控制信息,其中,正交码以SC-FDMA码元为基础通过码片来施加;并且发送施加了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的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用户设备UE接收控制信息;为每一个包括多个SC-FDMA码元的时隙确定正交码;通过用于SC-FDMA码元的循环移位值来获取循环移位序列;并且通过将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以SC-FDMA码元为基础通过码片施加于控制信息来获取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装置,包括:正交码生成器,用于为每一个包括多个SC-FDMA码元的时隙生成正交码;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用于通过将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施加于控制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其中,正交码以SC-FDMA码元为基础通过码片来施加,而循环移位序列通过用于SC-FDMA码元的循环移位值来获取,以及发送器,用于发送施加了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的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装置,包括:接收器,用于从用户设备UE接收控制信息;和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用于为每一个包括多个SC-FDMA码元的时隙确定正交码,通过用于SC-FDMA码元的循环移位值来获取循环移位序列,并且通过将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以SC-FDMA码元为基础通过码片施加于控制信息来获取控制信息。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时,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常规LTE系统中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机制的图;
图2示出了来自UE的控制信息被CDM复用的传输机制;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UE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节点B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机制的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E中的发送器的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节点B中的接收器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机制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信息的另一传输机制的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MS中的发送器的框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节点B中的接收器的框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机制的图;和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信息的另一传输机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注意,类似的部件尽管被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但是它们被用类似的参考标号指示。可能省略对在技术上已知的结构或者过程的详细描述以避免使本发明显得不分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在来自多个UE的UL控制信息被在系统频带的预先确定的频率范围(frequency area)上复用的情况下,UE和节点B的发送和接收操作。
将在SC-FDMA蜂窝通信系统中对来自多个UE的控制信息进行CDM传输的情形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也适用于不共享特定时-频资源的复用,例如控制信息的FDM或TDM传输。CDM可以是包括时域CDMA和频域CDM的各种CDMA方案其中之一。
对于CDM,使用了ZC序列,尽管任何其他具有类似特性的码序列也可供使用。控制信息是1比特控制信息,例如这里的ACK/NACK。但是,本发明的小区间干扰减小方法也适用于具有多个比特的控制信息,例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信息的每一个比特被在一个SC-FDMA码元中发送。所述小区间干扰减小方法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控制信息的CDM传输,不同类型的控制信息例如1比特控制信息和具有多个比特的控制信息。
当相邻小区中的UE在M个SC-FDMA码元即M个作为UL时间传输单元的LB中使用长度为N的不同ZC序列发送它们的控制信息时,发生小区间干扰。
如果来自相邻小区内的UE的LB中的序列之间的相关的相位被随机化,同时保持ZC序列的循环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则在接收器处相邻小区间干扰的相位在携带子帧的控制信息的LB的累积期间被跨LB随机化,从而降低了平均干扰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一个UE以子帧中的LB为基础产生其ZC序列,并把具有随机相位或者随机循环移位值的随机序列施加于每一个LB中的ZC序列,从而随机化该ZC序列。然后,UE利用被随机化的ZC序列发送控制信息。随机序列是特定于小区的。针对每一个UE使用相位值或循环移位值的不同随机序列进一步提高干扰随机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三种方法。在下面的描述中,长度为N的ZC序列由gp(n)表示。ZC序列gp(n)被在M个LB上随机化,并且控制信息和随机化(randomized)ZC序列g'p,m,k(n)相乘,其中,k表示携带控制信息的信道的索引。
等式(2)描述了根据方法1的随机化ZC序列。
g'p,m,k(n)=gp((n+dk)modN)·SM,m,
(m=1,2,...,M,n=0,1,2...,N-1).....(2)
其中,dk表示相同ZC序列的循环移位值,通过dk标识携带控制信息的信道k。循环移位值最好是时域循环移位值,尽管其可以是频域循环移位值。在等式(2)中,mod代表模运算。例如,A mod B代表A除以B的余数。
SM,m表示长度为M的正交码,是+1s或-1s。这个正交码可以是沃尔什码。m表示控制信息被映射到的LB的索引。如果控制信息在子帧的时隙中被重复四次,则将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的码片与每一个时隙的LB逐一相乘,并且子帧中的两个时隙的沃尔什序列的组合对于每个小区是不同的,因此把小区间干扰随机化。为了另外的随机化,沃尔什序列的不同组合可以被用于每一个UE。
等式(3)描述了根据方法2的随机化ZC序列。
g p , m , k ′ ( n ) = g p ( ( n + d k ) mod N ) · e j φ m , ( m = 1,2 , . . . , M , n = 0,1,2 . . . , N - 1 ) . . . . . ( 3 )
其中,φm表示在每一个LB中改变ZC序列gp(n)的相位的随机相位值。通过在子帧的LB中对于相邻小区使用不同的随机相位值的集合,即不同的随机相位序列{φm},小区间干扰被随机化。
等式(4)描述了根据方法3的随机化ZC序列。
g'p,m,k(n)=gp((n+dkm)mod N),
(m=1,2,...,M,n=0,1,2...,N-1).....(4)
其中,Δm表示在每一个LB中改变ZC序列gp(n)的时域循环移位值dk的随机循环移位值。通过在子帧的LB中对于相邻小区使用不同的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集合,即不同的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序列{Δm},小区间干扰被随机化。虽然这里随机循环移位值被用在时域中,但是它们可以被适配为用在频域中。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随机化ZC序列发送控制信息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3,UE在步骤302中通过信令从节点B接收序列信息和随机序列信息。序列信息是关于用于在发送控制信息时使用的ZC序列,包括ZC序列的索引和循环移位值。随机序列信息被用于对ZC序列进行随机化,包括作为随机相位值集合的随机相位序列或作为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值集合的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序列,以供应用于子帧的LB。所述信令是上层(例如L2)信令或者物理层(L1)信令。为了随机化小区间干扰,随机相位序列或者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对于每一个小区是不同的。为了进一步的干扰随机化,随机相位序列或者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序列也可以被设置为对于每一个UE是不同的。
在步骤304中,UE产生控制信息,并使用该控制信息产生复数值调制码元(此后称为控制码元)。控制码元的数量等于被分配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LB的数量。例如,如果控制信息是1比特,则UE通过重复生成和所分配的LB的数量一样多的控制码元。
在步骤306中,UE使用序列信息中包括的索引和循环移位值产生ZC序列。然后,在步骤308中,UE根据随机序列信息中包括的随机相位序列或者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序列产生随机值。随机值是沃尔什序列、随机相位值或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值。这些随机值对于每一个小区和/或每一个UE是不同的。在步骤310中,UE通过以LB为基础对ZC序列施加随机值来产生随机化ZC序列。在步骤312中,UE把随机化ZC序列和控制码元相乘,把乘积映射到LB,并发送经映射的LB。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节点B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4,在步骤402中,节点B通过在多个LB中把从预期UE接收到的信号与施加于该信号的ZC序列相关获取相关信号。在步骤404中,节点B对从UE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执行信道估计,并利用信道估计对所述相关信号执行信道补偿。在步骤406中,节点B通过以LB为基础把对应于UE的随机值施加于经过信道补偿的相关信号,从而从经过信道补偿的相关信号去除随机值来获取控制信息。对应于UE的随机值是从节点B发送到UE的随机序列信息得知的。
在上面的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中,LB(即SC-FDMA码元)是基本单位,控制信息被映射到该基本单位,以进行传输。以LB为单位重复ZC序列,并且随机相位序列或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序列的元素逐LB地变化。
在多个小区存在于同一节点B下的情况中,每一个小区中的UE使用相同的ZC序列和不同的时域循环移位值复用它们的控制信道。如果在节点B的小区中以LB为基础使用不同的随机相位序列或者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序列,则在UE间可能会失去正交性。因此,在这种环境下,随机相位序列或者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序列是特定于节点B的,并且节点B的小区使用相同的随机序列。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实施了等式(2)中描述的方法1。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机制。
参考图5,在一个子帧中,相同的1比特控制信息出现8次,并以时隙为基础经受跳频,以便实现频率分集。如果在每一个时隙中,两个SB以及第一和最后的LB携带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则该时隙剩余的LB可被用于发送控制信息。虽然这里一个RU被用于发送控制信息,但是可以使用多个RU来支持多个用户。
在第一时隙中,携带1比特控制信息的调制码元出现4次,以供在四个LB中传输,并且以LB为基础乘以长度为4的正交码S1 502(=S14,1S14,2S14,3S14,4)。S14,x代表正交码S1的码片x。导频序列也以LB或SB为基础乘以长度为4的正交码S1'504(=S1'4,1S1'4,2S1'4,3S1'4,4)。使用正交码能够增加多址接入(multiple-access)用户的数量。例如,对于长度4,有四个正交码可用。使用四个正交码能够使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中容纳的用户数量是不使用正交码时的四倍。
在第二时隙中,1比特控制信息出现四次,并且以LB为基础乘以长度为4的正交码S2506(=S24,1S24,2S24,3S24,4)。导频序列也以LB或SB为基础乘以长度为4的正交码S2'508(=S2'4,1S2'4,2S2'4,3S2'4,4)。
节点B向UE发信号通知正交码S1502、S1'504、S2506和S2'508。由于正交码的性质所致,其长度应该是4的倍数。在图5中,长度为4的正交码被施加于每一个时隙。如果在图5的传输机制中,跳频不以时隙为基础发生,则可以认为控制信息在一个子帧传输期间经历了频率上小到可忽略的信道变化。因此,即使正交码的长度被扩展到一个子帧,也仍保持正交性。在这种情况下,长度为8的正交码可被用于在一个子帧中发送控制信息。
针对每一个小区设置要施加于一个子帧的时隙的正交码的不同组合,以便随机化小区间干扰。例如,为了在时隙中发送控制信息,小区A顺序地使用正交码{S1,S2},并且小区B顺序地使用正交码{S3,S4}。正交码组合{S3,S4}包括至少一个不同于正交码组合{S1,S2}的正交码。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UE中的发送器的框图。
参考图6A,发送器包括控制器610、导频生成器612、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614、数据生成器616、复用器(Multiplexer,MUX)617、串-并(Serial-to-Parallel,S/P)转换器618、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处理器619、映射器620、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器(IFFT)622、并-串(Parallel-to-Serial,P/S)转换器624、正交码生成器626、乘法器628、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添加器(adder)630和天线632。这里将不描述和UL数据传输有关的部件和操作。
控制器610对发送器的操作提供总体控制,并产生MUX 617、FFT处理器619、映射器620、导频生成器612、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614、数据生成器616和正交码生成器626所需的控制信号。提供给导频生成器612的控制信号指示要用于产生导频序列的序列索引和时域循环移位值。与UL控制信息以及数据传输相关联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614和数据生成器616。
MUX 617根据由从控制器61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定时信息复用从导频生成器612、数据生成器616和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614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数据信号和控制信道信号,以便在LB或SB中传输。映射器620根据从控制器610接收到的LB/SB定时信息和频率分配信息把复用的信号映射到频率资源。
当只发送控制信息而无数据时,正交码生成器626根据从控制器610接收到的关于要被用于时隙的特定于小区或特定于UE的正交码的信息产生用于LB/SB的正交码,并根据从控制器610接收到的定时信息把正交码的码片施加于映射到LB的控制信道信号的控制码元。正交码信息通过节点B信令提供给控制器610。
S/P转换器618把来自MUX 617的复用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并将其提供给FFT处理器619。FFT处理器619的输入/输出大小根据从控制器61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变化。映射器620把来自FFT处理器619的FFT信号映射到频率资源。IFFT处理器622把被映射的频率信号转换为时间信号,并且P/S转换器624串行化所述时间信号。乘法器628将串行时间信号乘以从正交码生成器626产生的正交码。即,正交码生成器626根据从控制器610接收到的定时信息产生要被施加于将携带控制信息的子帧的时隙的正交码。
CP添加器630把CP加到从乘法器628接收到的信号,以避免码元间干扰,并通过发射天线632发射添加了CP的信号。
图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614的详细框图。
参考图6B,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614的序列生成器642以LB为基础产生码序列,例如ZC序列。为了这么做,序列生成器642从控制器610接收序列信息,例如序列长度和序列索引。节点B和UE都已知序列信息。
控制信息生成器640产生具有1比特控制信息的调制码元,并且重复器643重复该控制码元以产生和分配给控制信息的LB的数量一样多的控制码元。乘法器646通过以LB为基础将该控制码元乘以ZC序列来对控制码元进行CDM复用,从而产生控制信道信号。
乘法器646的作用是通过将从重复器643输出的码元乘以ZC序列来产生用户复用的控制信道信号。通过用等效设备代替乘法器646,可以设想本发明的经修改的实施例。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节点B中的接收器的框图。
参考图7A,接收器包括天线710、CP去除器712、S/P转换器714、FFT处理器716、解映射器718、IFFT处理器720、P/S转换器722、解复用器(DEMUX)724、控制器726、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728、信道估计器730和数据解调器和解码器732。这里将不描述和UL数据接收相关联的部件和操作。
控制器726对接收器的操作提供总体控制,并产生DEMUX 724、IFFT处理器720、解映射器718、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728、信道估计器730和数据解调器和解码器732所需的控制信号。与UL控制信息和数据有关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728和数据解调器和解码器732。指示序列索引和时域循环移位值的控制信道信号被提供给信道估计器730。序列索引和时域循环移位值被用来生成分配给UE的导频序列。
DEMUX 724根据从控制器726接收到的定时信息把从P/S转换器722接收到的信号解复用为控制信道信号、数据信号和导频信号。解映射器718根据从控制器726接收到的LB/SB定时信息和频率分配信息,从频率资源提取那些信号。
在通过天线710从UE接收到包括控制信息的信号时,CP去除器712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去除CP。S/P转换器714把无CP的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并且FFT处理器716通过FFT处理所述并行信号。在解映射器718中解映射后,FFT信号在IFFT处理器720中被转换为时间信号。IFFT处理器720的输入/输出大小根据从控制器726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变化。P/S转换器722串行化所述IFFT信号,并且DEMUX 724把串行信号解复用为控制信道信号、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
信道估计器730由从DEMUX 724接收到的导频信号中获取信道估计。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728利用该信道估计对从DEMUX 724接收到的控制信道信号进行信道补偿,并获取UE所发送的控制信息。数据解调器和解码器732利用该信道估计对从DEMUX 724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信道补偿,然后基于控制信息获取UE所发送的数据。
当在UL上只发送控制信息而无数据时,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728以参考图5描述的方式获取控制信息。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728的详细框图。
参考图7B,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728包括相关器740和去随机化器742。相关器740的序列生成器744产生码序列,例如ZC序列,用于供UE产生1比特控制信息。为了这么做,序列生成器744从控制器726接收指示序列长度和序列索引的序列信息。节点B和UE都已知序列信息。
共轭器746计算ZC序列的共轭结果(consequence)。乘法器748通过以LB为基础把控制信道信号乘以该共轭序列来把从DEMUX 724接收到的控制信道信号进行CDM解复用。累积器750针对ZC序列的长度累积从乘法器748接收到的信号。信道补偿器752利用从信道估计器730接收到的信道估计对累积信号进行信道补偿。
在去随机化器742中,正交码生成器754根据正交码信息产生正交码,UE使用所述正交码发送1比特控制信息。乘法器758以LB为基础把经过信道补偿的信号乘以正交序列的码片。累积器760针对1比特信息被重复映射到的LB的数量累积从乘法器758接收到的信号,从而获取1比特控制信息。正交码信息被从节点B发信号通知给UE,以使节点B和UE都知晓该正交码信息。
在本发明的修改的实施例中,信道补偿器752被置于乘法器758和累积器760之间。虽然在图7B中正交器740和去随机化器742被分开地配置,但是依赖于配置方法,相关器740的序列生成器744和去随机化器742的正交码生成器754可以被合并在单个设备中。例如,如果相关器740被配置成使得序列生成器744对于每个UE生成具有以LB为基础施加的正交码的ZC序列,则去随机化器742的乘法器758和正交码生成器754不被使用。因此,实现了等同于图7B中所示的设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实施了等式(3)中描述的方法2。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机制的图。
参考图8,一个时隙包括总共7个LB,并且在每一个时隙中第四个LB携带导频信号。因此,一个子帧总共具有14个LB,并且2个LB被用于导频传输,12个LB用于控制信息传输。虽然这里一个RU被用于发送控制信息,但是可以使用多个RU来支持多个用户。
相同的1比特控制信息在每一个时隙中出现6次,因而在一个子帧中出现12次。为了频率分集,以时隙为基础对控制信息执行跳频。在每一个携带控制信息的LB中,随机相位被施加于ZC序列。作为结果的ZC序列的随机化使小区间干扰随机化。
在LB中施加于ZC序列的随机相位值是φ12,...φ12802到824。ZC序列乘以因而被相位旋转。因为用于LB的作为随机相位值集合的随机相位序列是特定于小区的,所以小区间干扰被随机化。即,由于用于不同小区的LB的随机化ZC序列之间的相关在一个子帧上被随机地相位旋转,所以来自这些小区的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被降低。
节点B向UE发信号通知随机相位序列,以使节点B和UE都知晓该随机相位序列。为了降低小区间干扰,特定于小区的随机相位值也可以被施加于导频信号。节点B向UE发信号通知所述随机相位值,以使节点B和UE都知晓该随机相位序列。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另一个传输机制的图。
参考图9,一个时隙包括总共6个LB和2个携带导频信号的SB。因此,一个子帧总共具有12个LB,并且4个SB被用于导频传输,12个LB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相同的1比特控制信息在每一个时隙中出现6次,因而在一个子帧中出现12次。为了频率分集,以时隙为基础对控制信息执行跳频。在LB中施加于ZC序列的随机相位值是φ12,...φ12902到924。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E中的发送器的框图。
参考图10A,所述发送器包括控制器1010、导频生成器1012、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1014、数据生成器1016、MUX 1017、S/P转换器1018、FFT处理器1019、映射器1020、IFFT 1022、P/S转换器1024、CP添加器1030和天线1032。这里将不描述和UL数据传输有关的部件和操作。
控制器1010对发送器的操作提供总体控制,并产生MUX 1017、FFT处理器1019、映射器1020、导频生成器1012、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1014和数据生成器1016所需的控制信号。提供给导频生成器1012的控制信号指示用于导频生成的序列索引和时域循环移位值,该序列索引指示被分配的导频信号序列。与UL控制信息以及数据传输相关联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1014和数据生成器1016。
MUX 1017根据从控制器101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定时信息复用从导频生成器1012、数据生成器1016和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1014接收到的导频信号、数据信号和控制信道信号,以便在LB或SB中传输。映射器1020根据从控制器1010接收到的LB/SB定时信息和频率分配信息把复用的信息映射到频率资源。
当只发送控制信息而无数据时,在前述方法中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1014通过把以LB为基础随机化的ZC序列施加于控制信息来产生控制信道信号。
S/P转换器1018把来自MUX 1017的复用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并将其提供给FFT处理器1019。FFT处理器1019的输入/输出大小根据从控制器1010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变化。映射器1020把来自FFT处理器1019的FFT信号映射到频率资源。IFFT处理器1022把被映射的频率信号转换为时间信号,并且P/S转换器1024串行化所述时间信号。CP添加器1030把CP加到所述串行信号,并通过发射天线1032发射添加了CP的信号。
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1014的详细框图。
参考图10B,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1014的序列生成器1042产生要被用于LB的码序列,例如ZC序列。随机化器1044为每一个LB产生随机相位值,并在每一个LB中把所述随机相位值和ZC序列相乘。为了这么做,序列生成器1042从控制器1010接收序列信息,例如序列长度和序列索引,并且随机化器1044从控制器1010接收关于用于每一个LB的随机相位值的随机序列信息。然后,随机化器1044在每一个LB中利用随机相位值旋转ZC序列的相位,从而将ZC序列的相位随机化。节点B和UE都已知序列信息和随机序列信息。
控制信息生成器1040产生具有1比特控制信息的调制码元,并且重复器(repeater)1043重复该控制码元以产生与分配给控制信息的LB的数量一样多的控制码元。乘法器1046通过以LB为基础把控制码元和被随机化的ZC序列相乘来对控制码元进行CDM复用,从而产生控制信道信号。
乘法器1046的作用是以码元为基础通过随机化ZC序列随机化从重复器1043输出的码元。通过用执行等同于将随机化ZC序列施加于控制码元或将随机化ZC序列和控制码元组合的功能的设备代替乘法器1046,可以设想本发明的经修改的实施例。例如,乘法器1046可以用相位旋转器来代替,所述相位旋转器根据随机化ZC序列的相位值φm或Δm改变控制码元的相位。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节点B中的接收器的框图。
参考图11A,接收器包括天线1110、CP去除器1112、S/P转换器1114、FFT处理器1116、解映射器1118、IFFT处理器1120、P/S转换器1122、DEMUX1124、控制器1126、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1128、信道估计器1130和数据解调器和解码器1132。这里将不描述和UL数据接收相关联的部件和操作。
控制器1126对接收器的操作提供总体控制。它还产生DEMUX 1124、IFFT处理器1120、解映射器1118、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1128、信道估计器1130和数据解调器和解码器1132所需的控制信号。与UL控制信息和数据有关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1128和数据解调器和解码器1132。指示序列索引和时域循环移位值的控制信号被提供给信道估计器1130,序列索引指示分配给UE的导频序列。序列索引和时域循环移位值被用于导频接收。
DEMUX 1124根据从控制器1126接收到的定时信息把从P/S转换器1122接收到的信号解复用为控制信道信号、数据信号和导频信号。解映射器1118根据从控制器1126接收到的LB/SB定时信息和频率分配信息,从频率资源中提取那些信号。
在通过天线1110从UE接收到包括控制信息的信号时,CP去除器1112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CP。S/P转换器1114把无CP的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并且FFT处理器1116通过FFT处理所述并行信号。在解映射器1118中处理后,FFT信号在IFFT处理器1120中被转换为时间信号。P/S转换器1122串行化所述IFFT信号,并且DEMUX 1124把串行信号解复用为控制信道信号、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
信道估计器1130由从DEMUX 1124接收到的导频信号中获取信道估计。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1128利用信道估计对从DEMUX 1124接收到的控制信道信号进行信道补偿,并获取UE所发送的控制信息。数据解调器和解码器1132利用信道估计对从DEMUX 1124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信道补偿,然后基于控制信息获取UE所发送的数据。
当在UL上只发送控制信息而无数据时,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1128以参考图8和图9描述的方式获取控制信息。
图1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1128的详细框图。
参考图11B,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1128包括相关器1140和去随机化器1142。相关器1140的序列生成器1144产生码序列,例如ZC序列,用于供UE产生控制信息。为了这么做,序列生成器1144从控制器1126接收指示序列长度和序列索引的序列信息。节点B和UE都已知序列信息。
共轭器1146计算ZC序列的共轭结果(consequence)。乘法器1148通过以LB为基础把控制信道信号和共轭序列相乘来对从DEMUX 1124接收到的控制信道信号进行CDM解复用。累积器1150针对ZC序列的长度累积乘积信号。相关器1140的乘法器1148可以被相位旋转器代替,所述相位旋转器根据从序列生成器1144接收到的序列的相位值dk以LB为基础改变控制信道信号的相位。信道补偿器1152利用从信道估计器1130接收到的信道估计对累积信号进行信道补偿。
在去随机化器1142中,随机值生成器1156根据随机序列信息计算UE发送控制信息时使用的随机相位值的共轭相位值。乘法器1158以LB为基础把经过信道补偿的信号和所述共轭相位值相乘。像发送器的乘法器1046那样,去随机化器1142的乘法器1158可以被相位旋转器代替,所述相位旋转器根据从序列生成器1156接收到的随机序列的相位值φm或Δm以LB为基础改变控制信道信号的相位。
累积器1160针对1比特信息被重复地映射到的LB的数量累积从乘法器1158接收到的信号,从而获取1比特控制信息。随机序列信息被从节点B发信号通知给UE,以使节点B和UE都知晓随机序列信息。
在本发明的修改的实施例中,信道补偿器1152被置于乘法器1158和累积器1160之间。虽然在图11B中相关器1140和去随机化器1142被分开地配置,但是依赖于配置方法,相关器1140的序列生成器1144和去随机化器1142的随机值生成器1156可以被合并在单个设备中。例如,如果相关器1140被配置成使得序列生成器1144为每一个UE生成被施加了随机序列的ZC序列,则去随机化器1142的乘法器1158和随机值生成器1156不被使用。因此,实现了等同于图11B中所示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像发送器中的乘法器那样,相关器1140的乘法器1148可以被相位旋转器代替,所述相位旋转器根据从序列生成器1144接收到的序列的相位值(dkm)或者(dkm)以码元为基础改变控制信道信号的相位。
通过对每一个UE为每一个LB设置不同的相位值,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区间干扰随机化。节点B向每一个UE发信号通知每一个LB的相位值。
除了作为施加给携带1比特控制信息的12个LB的相位序列的随机序列以外,在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诸如傅立叶序列的正交相位序列。长度为N的傅立叶序列被定义为:
f k ( n ) = e - j 2 πkn N , ( n = 0 , . . . , N - 1 , k = 0 , . . . N - 1 ) . . . . . ( 5 )
在等式(5)中,为每一个小区设置不同的特定于小区的值k。当对于每一个小区使用不同的傅立叶序列以LB为基础执行相位旋转时,如果在小区间定时是同步的,则小区间不存在干扰。
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示范性实施例可以组合实施。在图5的传输机制中,携带1比特控制信息的LB和正交码相乘,然后和随机相位序列相乘。因为随机相位序列是特定于小区的,所以可以降低小区间干扰。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实施等式(4)中描述的方法3。
ZC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是特定于小区的,并且在每一个携带控制信息的LB中变化,从而使小区间干扰随机化。更具体的说,除了施加于小区内在相同的频率资源中CDM复用的控制信道的每一个的循环移位值dk以外,在时域中还施加被施加于每一个LB的特定于小区的循环移位值Δm。节点B向UE发信号通知该特定于小区的循环移位值。所述特定于小区的循环移位值被设置为大于无线电传输路径的最大延迟,以便保持ZC序列的正交性。
为了降低小区间干扰,也可以把特定于小区的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值施加于导频信号。节点B向UE发信号通知所述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值,以使节点B和UE都知道该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序列。
图1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机制的图。
参考图12A,一个时隙包括总共7个LB,并且在每一个时隙中第四个LB携带导频信号。因此,一个子帧总共具有14个LB,并且2个LB被用于导频传输,12个LB用于控制信息传输。虽然这里一个RU被用于发送控制信息,但是可以使用多个RU来支持多个用户。
施加于ZC序列的12个LB的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值是Δ12,...Δ121202到1224。ZC序列通过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值1202到1224以LB为基础被循环移位,以便随机化控制信息。
图12B是图12A的详细视图。为了CDM复用小区内不同的控制信道,相同的时域循环移位值dk(k是控制信道索引)应用于每一个LB,并且为了随机化来自相邻小区的控制信息之间的干扰,特定于小区的不同的时域循环移位值1202到1224应用于LB。即,ZC序列被用于小区中的每一个UE的时域循环移位值另外循环移位。参考标号1230和1232分别表示一个子帧中的第一和第二时隙。为了方便起见,未示出跳频。
当为了另外的随机化而使用特定于UE的时域循环移位时,时域循环移位值1202到1204指示特定于UE的随机序列,并且dk和时域循环移位值1202到1224的组合在同一小区内的控制信道之间保持正交性。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另一个传输机制的图。12个LB的ZC序列的时域循环移位值是Δ12,...Δ121302到1324。在每一个LB中利用时域循环移位值将ZC序列循环移位,以便随机化控制信息。
除了图10B中所示的随机化器1044利用随机时域循环移位以LB为基础随机化ZC序列,并且图11B中所示的随机值生成器1156计算每一个LB的随机时域循环移位值的共轭相位值并将其提供给乘法器1158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在配置上和图10A和图10B以及图11A和图11B中示出的配置相同。
第一和第三实施例可以被组合实施。即,在图5的传输机制中,控制信息和正交码相乘,然后又以LB为基础和随机循环移位序列相乘,如图12或图13中所示。因为对于每一个小区随机循环移位序列是不同的,所以可以降低小区间干扰。
从上面的描述很清楚,当在下一代多小区移动通信系统中复用来自不同用户的UL控制信息时,本发明通过以小区为基础或以UE为基础把随机相位或者循环移位值施加于每一个块,有益地降低了小区间干扰。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它们仅仅是优选应用。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应用于具有多个比特的控制信息,例如CQI,以及1比特控制信息。此外,用于控制信息的码序列的随机值可以以预先确定的资源块为基础以及以LB为基础来施加。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每一个包括多个SC-FDMA码元的时隙确定正交码;
通过用于SC-FDMA码元的循环移位值来获取循环移位序列;
将所述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施加于所述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正交码以SC-FDMA码元为基础通过码片来施加;并且
发送施加了所述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的控制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一个小区确定所述正交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一个小区和每一个用户设备UE确定所述正交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循环移位序列是Zadoff-Chu ZC序列,并且对于每一个小区确定ZC序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施加步骤包括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施加于与SC-FDMA码元的数量一样多的携带所述控制信息的控制码元。
6.一种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用户设备UE接收所述控制信息;
为每一个包括多个SC-FDMA码元的时隙确定正交码;
通过用于SC-FDMA码元的循环移位值来获取循环移位序列;并且
通过将所述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以SC-FDMA码元为基础通过码片施加于所述控制信息来获取所述控制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一个小区确定所述正交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一个小区和每一个UE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正交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循环移位序列是Zadoff-Chu ZC序列,并且对于每一个小区确定ZC序列。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步骤包括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施加于与SC-FDMA码元的数量一样多的携带所述控制信息的控制码元。
11.一种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装置,包括:
正交码生成器,用于为每一个包括多个SC-FDMA码元的时隙生成正交码;
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用于通过将所述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施加于所述控制信息来生成控制信息,其中,所述正交码以SC-FDMA码元为基础通过码片来施加,而所述循环移位序列通过用于SC-FDMA码元的循环移位值来获取,以及
发送器,用于发送施加了所述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的控制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每一个小区确定所述正交码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每一个小区和每一个用户设备UE确定所述正交码。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循环移位序列是Zadoff-ChuZC序列,并且对于每一个小区确定ZC序列。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信号生成器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施加于与SC-FDMA码元的数量一样多的包括所述控制信息的控制码元。
16.一种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装置,包括:
接收器,用于从用户设备UE接收控制信息;和
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用于为每一个包括多个SC-FDMA码元的时隙确定正交码,通过用于SC-FDMA码元的循环移位值来获取循环移位序列,并且通过将所述正交码和循环移位序列以SC-FDMA码元为基础通过码片施加于所述控制信息来获取所述控制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每一个小区确定所述正交码。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每一个小区和每一个UE确定所述正交码。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循环移位序列是Zadoff-ChuZC序列,并且对于每一个小区确定ZC序列。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道信号接收器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施加于与SC-FDMA码元的数量一样多的携带所述控制信息的控制码元。
CN201410289417.4A 2007-01-05 2008-01-07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0654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01329 2007-01-05
KR20070001329 2007-01-05
KR10-2007-0003039 2007-01-10
KR20070003039 2007-01-10
KR10-2007-0045577 2007-05-10
KR20070045577 2007-05-10
CN200880007435.1A CN101627560B (zh) 2007-01-05 2008-01-07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随机化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7435.1A Division CN101627560B (zh) 2007-01-05 2008-01-07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随机化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65443A true CN104065443A (zh) 2014-09-24
CN104065443B CN104065443B (zh) 2017-05-10

Family

ID=3924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8853.XA Active CN104052566B (zh) 2007-01-05 2008-01-07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410289417.4A Active CN104065443B (zh) 2007-01-05 2008-01-07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8853.XA Active CN104052566B (zh) 2007-01-05 2008-01-07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9) US8179780B2 (zh)
EP (2) EP1942597B1 (zh)
KR (1) KR100880989B1 (zh)
CN (2) CN104052566B (zh)
DE (2) DE202008018353U1 (zh)
DK (1) DK1942597T3 (zh)
ES (2) ES2408183T3 (zh)
MX (1) MX2009007253A (zh)
MY (1) MY153221A (zh)
PL (2) PL1942597T3 (zh)
PT (1) PT1942597E (zh)
WO (2) WO200808228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6059A (zh) * 2016-01-08 2018-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及系统
WO2023005944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6099B (zh) 2006-03-20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4964244B2 (ja) * 2006-09-25 2012-06-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パイロット配置方法
EP2360851B1 (en) 2006-09-30 2019-07-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e distribution and process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79780B2 (en) 2007-01-05 2012-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o randomiz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01419B1 (en) 2007-03-07 2011-02-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quence distribut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90006708A (ko) 2007-07-12 2009-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 요청 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0930716B1 (ko) * 2007-10-17 2009-12-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신호 수신 방법
JP5127588B2 (ja) * 2008-06-23 2013-01-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5068699B2 (ja) * 2008-06-23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KR20100019947A (ko) 2008-08-11 2010-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1646249B1 (ko) 2008-08-11 2016-08-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97573B1 (ko) * 2008-08-11 2016-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KR101571566B1 (ko) 2008-08-11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KR101603338B1 (ko) 2008-08-11 2016-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730933B2 (en) * 2008-09-18 2014-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data and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08780B2 (en) * 2008-09-23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diversity for SC-FDMA
US8619544B2 (en) * 2008-09-23 2013-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transmit diversity for communications
CN104218985B (zh) 2008-11-14 2017-12-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2357735B1 (en) 2008-11-14 2016-11-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211515B1 (en) 2009-01-22 2016-05-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ounding signal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62223B1 (ko) * 2009-01-22 2015-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사운딩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2396276B (zh) 2009-02-02 2015-08-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体通信系统
KR20100091876A (ko) 2009-02-11 2010-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전송을 위한 단말 동작
KR101625060B1 (ko) * 2009-02-19 2016-05-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중계기 및 단말에 대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879466B2 (en) * 2009-05-18 2014-11-0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ensor node for using asynchronous MAC
US9288026B2 (en) 2009-06-22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 on non-contiguous clusters of resources
US8331488B2 (en) 2009-10-13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using non-coherent and coherent modulation
US8325697B2 (en) * 2009-10-13 2012-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 transmitting pilots
KR20110086249A (ko) * 2010-01-22 2011-07-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사운딩 시퀀스 할당 방법 및 그 제어 시스템
JP5580346B2 (ja) * 2010-02-10 2014-08-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無線通信端末装置、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915134B1 (ko) 2010-03-11 2018-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채널의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2377719B (zh) * 2010-08-18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符号正交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656676B1 (en) * 2010-12-20 2018-11-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set a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025039A2 (ko) * 2011-08-15 2013-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331763B2 (en) * 2011-11-15 2016-05-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N103228049A (zh) * 2012-01-30 2013-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信道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JP5893999B2 (ja) * 2012-04-27 2016-03-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119144B2 (en) 2013-02-25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on of balanced weight preamble sequences
US8798221B1 (en) 2013-03-15 2014-08-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acquisition of preambles with enhanc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EP3142401B1 (en) 2014-05-23 2019-05-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quence generating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sequence generation
US10230506B2 (en) 2014-10-07 2019-03-12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WO2016080560A1 (ko) * 2014-11-17 2016-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간섭 랜덤화를 지원하기 위한 피드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432367B2 (en) 2015-02-23 2019-10-01 Lg Electronics Inc. Link adapt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randomization technique
US10924239B2 (en) 2017-01-06 2021-02-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eference signals with phase shift indexes
CN108809394A (zh) * 2017-05-04 2018-11-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混合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492590B (zh) 2017-12-22 2021-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参考信号的扩频码序列
US10904059B2 (en) * 2018-11-02 2021-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
CN113574947A (zh) * 2019-03-18 2021-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共轭数据调制的系统和方法
WO2021046823A1 (zh) * 2019-09-12 2021-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73120B (zh) * 2019-09-18 2022-03-29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Zadoff-Chu序列的移动速率测定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49292A2 (en) * 2002-03-26 2003-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ding and decod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US20050122898A1 (en) * 2003-11-05 2005-06-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Qo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201474A1 (en) * 2004-02-27 2005-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94442A (zh) * 2005-05-13 2005-11-09 东南大学 支持多天线传输的广义多载波无线传输方案
CN1783861A (zh) * 2004-12-01 2006-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频率软复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65902B1 (ko) * 2000-02-02 2005-01-13 엔티티 도꼬모 인코퍼레이티드 단일반송파/ds-cdma 패킷 전송방법
KR20050015119A (ko) * 2003-08-04 2005-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인징 신호 변조 장치및 방법
US7418046B2 (en) * 2004-07-22 2008-08-26 Qualcomm Inc. Pilot transmissio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tters
US8031583B2 (en) * 2005-03-30 2011-10-04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ound trip latency and overhea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94441A (zh) * 2005-05-25 2005-11-09 上海贝豪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系统兼容ofdm技术的方法
JP4869724B2 (ja) * 2005-06-14 2012-02-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US8730877B2 (en) * 2005-06-16 2014-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quasi-orthogonal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20070183386A1 (en) * 2005-08-03 2007-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and Multi-Use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on
US7848438B2 (en) * 2006-02-14 2010-12-07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US8098745B2 (en) * 2006-03-27 2012-01-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stru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07127902A2 (en) 2006-04-27 2007-11-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llocate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374161B2 (en) 2006-07-07 2013-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94638B2 (en) * 2006-08-22 2012-01-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lec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reference signals
US8363606B2 (en) * 2006-09-05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and control multiplexing
US7957759B2 (en) * 2006-12-08 2011-06-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deban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SC-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28782B2 (en) * 2006-12-22 2012-07-24 Lg Electronics Inc. Sequenc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transmission unit
US8179780B2 (en) * 2007-01-05 2012-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to randomiz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69956B2 (en) * 2007-01-26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uplink acknowledgement transmission based on downlink virtual resource blocks
KR100987266B1 (ko) * 2007-02-14 2010-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일 반송파 주파수 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94002B1 (ko) * 2007-06-11 2015-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및 그에 따른 수신 장치 및방법
KR101457685B1 (ko) * 2007-08-10 2014-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애크/내크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467567B1 (ko) * 2007-08-14 2014-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 요청 신호의 전송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49292A2 (en) * 2002-03-26 2003-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ding and decod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US20050122898A1 (en) * 2003-11-05 2005-06-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Qo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201474A1 (en) * 2004-02-27 2005-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783861A (zh) * 2004-12-01 2006-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频率软复用的方法
CN1694442A (zh) * 2005-05-13 2005-11-09 东南大学 支持多天线传输的广义多载波无线传输方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6059A (zh) * 2016-01-08 2018-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及系统
US10673668B2 (en) 2016-01-08 2020-06-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sending metho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CN108476059B (zh) * 2016-01-08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及系统
WO2023005944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2566A (zh) 2014-09-17
US9246648B2 (en) 2016-01-26
DK1942597T3 (da) 2013-05-13
US20150163006A1 (en) 2015-06-11
MX2009007253A (es) 2009-07-10
US9288023B2 (en) 2016-03-15
MY153221A (en) 2015-01-29
US20080273516A1 (en) 2008-11-06
US20140233501A1 (en) 2014-08-21
US20120269160A1 (en) 2012-10-25
ES2408184T3 (es) 2013-06-18
EP1942597B1 (en) 2013-02-20
EP1942597A3 (en) 2009-04-29
EP1942597A2 (en) 2008-07-09
EP1942596A3 (en) 2009-04-29
KR20080064756A (ko) 2008-07-09
US9246647B2 (en) 2016-01-26
WO2008082279A1 (en) 2008-07-10
US8718005B2 (en) 2014-05-06
DE202008018354U1 (de) 2013-03-28
US8238320B2 (en) 2012-08-07
CN104052566B (zh) 2017-06-16
US9565000B2 (en) 2017-02-07
EP1942596B1 (en) 2013-02-20
US9374206B2 (en) 2016-06-21
CN104065443B (zh) 2017-05-10
US20150163005A1 (en) 2015-06-11
PL1942597T3 (pl) 2013-07-31
US20150180624A1 (en) 2015-06-25
US8179780B2 (en) 2012-05-15
KR100880989B1 (ko) 2009-02-03
US20150163796A1 (en) 2015-06-11
ES2408183T3 (es) 2013-06-18
US20080212555A1 (en) 2008-09-04
EP1942596A2 (en) 2008-07-09
PT1942597E (pt) 2013-05-13
PL1942596T3 (pl) 2013-07-31
US20150163779A1 (en) 2015-06-11
WO2008082280A1 (en) 2008-07-10
DE202008018353U1 (de) 2013-03-28
US9312996B2 (en) 2016-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5443B (zh)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3758255B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multiplexing for data-non-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US93798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ode resources to uplink ACK/NACK channels in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26524B2 (ja) 制御信号伝送方法
EP2183895B1 (en) Transmission of data using repetition coding with PAPR reduction
KR20080110453A (ko)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WO2008038114A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equence modul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CN101627560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随机化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