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7912A - 安全带卷收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卷收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7912A
CN104057912A CN201310093837.0A CN201310093837A CN104057912A CN 104057912 A CN104057912 A CN 104057912A CN 201310093837 A CN201310093837 A CN 201310093837A CN 104057912 A CN104057912 A CN 104057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winding device
safety belt
belt winding
stop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3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93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79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7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7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具有该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安全带装置和车辆。所述安全带卷收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端板且所述两个端板上均具有圆周内齿;卷轴,所述卷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框架上,且所述卷轴沿其轴向的方向上间隔开地设有两个止挡件以限制所述卷轴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沿其轴向的自由度;以及制动爪,所述制动爪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棘齿且与所述卷轴相连,所述棘齿与所述圆周内齿分别啮合以阻止所述卷轴向所述安全带的拉出方向旋转。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可以有效地限制卷轴沿其轴向的过度移动,提高了卷轴在旋转时的平稳性,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装配方便。

Description

安全带卷收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安全带装置是车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保护装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或急刹车等情况下,安全带装置可约束乘员,避免乘员从座椅上弹起。而安全带卷收装置又是安全带装置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旋转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紧急拉出安全带而使卷轴旋转的情况下,卷轴不仅绕其轴心旋转,而且还会沿其轴向方向产生偏移,这样容易使卷轴的旋转不稳定,而且也容易破坏安装在安全带卷收装置上的其他零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该安全带卷收装置可以有效地限制卷轴沿其轴向的过度移动,提高了卷轴在旋转时的平稳性,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装配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安全带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安全带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端板且所述两个端板上均具有圆周内齿;卷轴,所述卷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框架上,且所述卷轴沿其轴向的方向上间隔开地设有两个止挡件以限制所述卷轴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沿其轴向的自由度;以及制动爪,所述制动爪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棘齿且与所述卷轴相连,所述棘齿与所述圆周内齿分别啮合以阻止所述卷轴向所述安全带的拉出方向旋转。
通过沿卷轴的轴向方向上设置两个止挡件,从而可以阻止卷轴在轴向方向上的过度地移动。例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乘员将安全带向着远离安全带卷收装置的方向拉出时,可以使卷轴仅在绕其轴线发生旋转动作,有效地限制了卷轴沿其轴向的过度移动(即限制其的轴向自由度),由此有利于提高卷轴的旋转时的平稳性。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仅仅在卷轴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止挡件就可以达到限制卷轴的轴向自由度的目的,由此,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此外也避免了在安全带卷收装置上单独设置止挡机构的复杂结构和装配时的不便。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可以有效地限制卷轴沿其轴向的过度移动,提高了卷轴在旋转时的平稳性,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装配方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带卷收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止挡件从所述卷轴上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其中所述卷轴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周内齿的最小直径,且所述卷轴上所述止挡件所在位置处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圆周内齿的最小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止挡件分别邻近所述卷轴的轴向两端设置且分别止挡在所述两个端板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动爪的棘齿的齿数小于所述圆周内齿的齿数;且所述卷轴的轴向两端还设有让位部,所述让位部上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让位槽,其中让位槽分别与所述棘齿位于所述卷轴的同一圆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动爪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相对设置的一对棘齿之间;且所述卷轴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凹槽,其中所述连接杆装配在所述凹槽内且使所述一对棘齿与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卷轴的同一圆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杆的与所述凹槽配合的表面形成为弧形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挡件绕所述卷轴的周向上占据的范围为八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圆周。
优选地,所述止挡件绕所述卷轴的周向上占据的范围为大约六分之一圆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端板上的圆周内齿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卷轴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卷轴通过一次性压铸成型。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卷簧,所述卷簧设在所述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的轴向一端;敏感机构,所述敏感机构设在所述卷轴的轴向另一端;以及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卷设在所述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上。
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能够有效地限制卷轴沿其轴向的过度移动,提高了卷轴在旋转时的平稳性,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装配方便,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通过装设该卷收装置,从而可以使安全带的抽拉和收回更加平稳,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
通过设置具有可以使安全带的抽拉和收回更加平稳的安全带装置,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车辆的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爆炸图;
图3a-图3c分别是图1所示的安全带卷收装置的装配过程中的三种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安全带卷收装置100;
框架1;端板11a、11b;圆周内齿12a、12b;
卷轴2;止挡件21a、21b;让位部22a、22b;让位槽221a、221b;凹槽23;
制动爪3;棘齿31a、31b;连接杆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c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100。卷收装置100用于使安全带从该卷收装置100中拉出或者收回到该卷收装置100中。
如图1-图3c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100包括框架1、卷轴2以及制动爪3。卷轴2可转动地设在框架1上,安全带可以卷设在该卷轴2上以利用卷轴2的旋转带动安全带的拉出或收回。
框架1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端板11a、11b,两个端板11a、11b上均具有圆周内齿,即如图2的爆炸图所示,端板11a上具有圆周内齿12a,端板11b上具有圆周内齿12b。
制动爪3与卷轴2相连,卷轴2旋转时,可以带动制动爪3围绕卷轴2的轴向旋转。
制动爪3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棘齿31a、31b,棘齿31a、31b与圆周内齿12a、12b分别啮合以阻止卷轴2向安全带的拉出方向旋转,即棘齿31a与圆周内齿12a啮合时,或者棘齿31b与圆周内齿12b啮合时,可以阻止卷轴2向安全带的拉出方向旋转。
如图2-图3c所示,卷轴2沿其轴向的方向上设有两个间隔开的止挡件21a、21b,止挡件21a、21b可以限制卷轴2相对于框架1的沿其轴向的自由度,即止挡件21a、21b可以分别与框架1的端板11a、11b配合,以限制卷轴2沿其轴向方向的过度移动。
为了描述的方便,本发明将以卷轴2沿上下方向定向为例(即卷轴2的轴线与竖直方向平行),继续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100。例如图1和图3a-图3c所示,框架1的端板11a位于上方,端板11b位于下方,且止挡件21a可以设在卷轴2的上部,止挡件21b可以设在卷轴2的下部。也就是说,当止挡件21a与端板端板11a接触时,可以阻止卷轴2向上或向下移动,当止挡件21b与端板端板11b接触时,可以阻止卷轴2向下或向上移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方向”例如图1和图3a-图3c中的箭头所示。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该方向的指示只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通过沿卷轴2的轴向方向上设置两个止挡件21a、21b,从而可以阻止卷轴2在轴向方向上的过度地移动。例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乘员将安全带向着远离安全带卷收装置100的方向拉出时,可以使卷轴2仅在绕其轴线方向上发生旋转动作,有效地限制了卷轴2沿其轴向的过度移动(即限制其的轴向自由度),由此有利于提高卷轴2的旋转时的平稳性。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100仅仅在卷轴2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止挡件21a、21b就可以达到限制卷轴2的轴向自由度的目的,由此,安全带卷收装置100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此外也避免了在安全带卷收装置100上单独设置止挡机构的复杂结构和装配时的不便。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100可以有效地限制卷轴2沿其轴向的过度移动,提高了卷轴2在旋转时的平稳性,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装配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端板11a、11b上的圆周内齿12a、12b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也就是说,端板11a上的圆周内齿12a与端板11b上的圆周内齿12b形状和尺寸相同,由此使框架1的结构对称,制造时避免了不同的圆周内齿需要不同的模具进行加工的情况,降低了加工难度,制造更加容易。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端板11a、11b在上下方向上大致平行,且圆周内齿12a和圆周内齿12b的中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大致平行。且由于圆周内齿12a和圆周内齿12b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由此,圆周内齿12a和圆周内齿12b在上下方向上的正投影重合在一起。
如图2-图3c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两个止挡件21a、21b从卷轴2上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即两个止挡件21a、21b设在该卷轴2上且向远离卷轴2的轴线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止挡件21a和止挡件21b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即止挡件21a和止挡件21b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且止挡件21a和止挡件21b在卷轴2上的位置可以相对,即止挡件21a和止挡件21b在上下方向上的正投影可以重合。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止挡件21a和止挡件21b的形状可以不相同,尺寸也可以不相同。以下将以止挡件21a和止挡件21b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为例继续描述安全带卷收装置100。但是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可了解到,形状尺寸不同的止挡件21a和止挡件21b的工作原理与形状尺寸相同的止挡件21a和止挡件21b的工作原理是类似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进一步地,卷轴2的外径小于圆周内齿12a、12b的最小直径,即除去止挡件21a、21b,卷轴2的外径小于圆周内齿12a、12b的最小直径,也就是说,卷轴2的外径与圆周内齿12a、12b间存在间隙。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圆周内齿12a、12b的最小直径为圆周内齿12a、12b中的所有齿的齿端所在圆的直径。
由于卷轴2的外径与圆周内齿12a、12b间存在间隙,由此可以防止卷轴2在旋转的时候与框架1摩擦产生异响或卷轴2旋转卡滞。
并且,卷轴2上止挡件21a、21b所在位置处的径向长度(即卷轴2的直径加上止挡件21a、21b从卷轴2上延长出的长度)大于圆周内齿12a、12b的最小直径。当卷轴2沿其轴向产生偏移时,卷轴2朝框架1的端板11a或端板11b偏移,此时,由于止挡件21a、21b所在位置处的径向长度大于圆周内齿12a、12b的最小直径,从而偏移端的止挡件21a或止挡件21b与相应地圆周内齿12a或圆周内齿12b接触,以阻止卷轴2进一步偏移,由此达到了限定卷轴2的轴向自由度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3c所示,两个止挡件21a、21b分别邻近卷轴2的轴向两端设置,换言之,卷轴2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与框架1的两个端板11a、11b之间的尺寸相适配,即卷轴2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不会很长,由此可以使安全带卷收装置100的结构更加合理,更加节省材料。
如图3c所示的实施例,两个止挡件21a、21b可以分别止挡在两个端板11a、11b的内侧。也就是说,如图3c所示,在卷轴2发生轴向向上移动时,止挡件21a可以与端板11a的内侧接触以起到限制卷轴2沿其轴线继续向上移动,而此时止挡件21b可以与端板11b远离。相应地,在卷轴2发生轴向向下移动时,止挡件21b可以与端板11b的内侧接触以限制卷轴2沿其轴线继续向下移动,而此时止挡件21b可以与端板11b远离。由此起到限制卷轴2在轴向方向上的自由度。有利地,两个止挡件21a、21b与框架1的两个端板11a、11b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在正常使用安全带卷收装置100时,可以防止卷轴2与框架1摩擦产生异响或卷轴2旋转卡滞。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止挡件21a、21b可以分别止挡在两个端板11a、11b的外侧。也就是说,在卷轴2发生轴向向下移动时,止挡件21a可以与端板11a的外侧接触以起到限制卷轴2沿其轴线继续向下移动,而此时止挡件21b可以与端板11b远离。相应地,在卷轴2发生轴向向上移动时,止挡件21b可以与端板11b的外侧接触以限制卷轴2沿其轴线继续向上移动,而此时止挡件21b可以与端板11b远离。由此起到限制卷轴2在轴向方向上的自由度。有利地,两个止挡件21a、21b与框架1的两个端板11a、11b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在正常使用安全带卷收装置100时,可以防止卷轴2与框架1摩擦产生异响或卷轴2旋转卡滞。
如图2-图3c所示,制动爪3的棘齿31a、31b的齿数可以小于与之相对应地圆周内齿12a、12b的齿数。可选地,制动爪3的棘齿31a和棘齿31b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即制动爪3的棘齿31a和棘齿31b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可以重合。
卷轴2的轴向两端还可分别设有让位部22a、22b,让位部22a、22b上分别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让位槽221a、221b,其中让位槽221a、221b分别与棘齿31a、31b位于卷轴2的同一圆周上。
换言之,当棘齿31a与圆周内齿12a啮合时,棘齿31a的各个齿可与圆周内齿12a的一部分齿相对应地啮合,让位槽221a可容纳圆周内齿12a的其余齿的至少一部分。当棘齿31b与圆周内齿12b啮合时,棘齿31b的各个齿可与圆周内齿12b的一部分齿相对应地啮合,让位槽221b容纳圆周内齿12b的其余内齿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让位槽221a、221b可以分别将圆周内齿12a、12b限定在其中,让位槽221a、221b可以在卷轴2旋转时起到引导的作用,即限定了卷轴2旋转时的路径,进一步使卷轴2的旋转更加平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制动爪3还可以包括连接杆32,连接杆32连接在相对设置的一对棘齿31之间。制动爪3可以通过该连接杆32连接在卷轴2上。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卷轴2上可以设有沿卷轴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23,其中连接杆32可以装配在凹槽23内且以使让位槽221a、221b分别与棘齿31a、31b位于卷轴2的同一圆周上。
优选地,凹槽23的截面为弧形形状。由此可以使连接杆32在该凹槽23内的转动更加平滑。
更为优选地,连接杆32的与凹槽23配合的表面形成为弧形表面。由此可以进一步使连接杆32在该凹槽23内的转动更加平滑,减小摩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止挡件21a、21b绕卷轴2的周向上占据的范围可为八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圆周。具体地,该范围不包括二分之一圆周,即止挡件21a、21b绕卷轴2的周向可以略小于二分之一圆周。由于,卷轴2上止挡件21a、21b所在位置处的径向长度大于圆周内齿12a、12b的最小直径,因此将止挡件21a、21b绕卷轴2的周向上占据的范围设在为八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圆周的范围内,可以防止止挡件21a、21b环绕卷轴2的轴向过过大范围后,阻碍卷轴2的装配。
优选地,止挡件21a、21b绕卷轴2的周向上占据的范围为大约六分之一圆周。由此不仅可以使卷轴2的装配更加顺利,而且也保证了止挡件21a、21b绕卷轴2的轴向占据过小,影响止挡件21a、21b在卷轴2上连接的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止挡件21a、21b可与卷轴2一体成型。由此可以提高止挡件21a、21b与卷轴2的连接强度,延长安全带卷收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止挡件21a、21b与卷轴2可以通过一次性压铸成型。即止挡件21a、21b与卷轴2可以均为金属件且通过一次性压铸的方式成型,由此可以使安全带卷收装置100的制造更加方便、更加容易。
下面参照图3a-图3c,简要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100的装配方法。
首先,将制动爪3装配到卷轴2上。即将制动爪3的连接杆32容置在卷轴2的凹槽23内,并保持制动爪3的棘齿31a、31b分别与让位槽221a、221b位于卷轴2的同一圆周上。
其次,将装有制动爪3的卷轴2装配到框架1。如图3a所示,先将卷轴2倾斜地向下插入到圆周内齿12a中,以使止挡件21a穿过端板11a,如图3b所示,再将卷轴2摆正,即将卷轴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定向并向下移动卷轴2。当卷轴2向下移动到使止挡件21b邻近圆周内齿12a时,如图3c所示,再将卷轴2倾斜地向下插入,以使止挡件21b穿过圆周内齿12a,最后再将卷轴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定向。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安全带装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卷收装置100、卷簧、敏感机构和安全带。
卷簧设在安全带卷收装置100的卷轴2的轴向一端,例如图3a-图3c中所示的卷轴2的下端。敏感机构设在卷轴2的轴向另一端,例如图3a-图3c中所示的卷轴2的上端。安全带卷设在安全带卷收装置100的卷轴2上。
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卷收装置100能够有效地限制卷轴2沿其轴向的过度移动,提高了卷轴2在旋转时的平稳性,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装配方便,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通过装设该卷收装置100,从而可以使安全带的抽拉和收回更加平稳,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安全带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可以使安全带的抽拉和收回更加平稳的安全带装置,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车辆的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端板且所述两个端板上均具有圆周内齿;
卷轴,所述卷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框架上,且所述卷轴沿其轴向的方向上间隔开地设有两个止挡件以限制所述卷轴相对于所述框架的沿其轴向的自由度;以及
制动爪,所述制动爪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棘齿且与所述卷轴相连,所述棘齿与所述圆周内齿分别啮合以阻止所述卷轴向所述安全带的拉出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止挡件从所述卷轴上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其中所述卷轴的外径小于所述圆周内齿的最小直径,且所述卷轴上所述止挡件所在位置处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圆周内齿的最小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止挡件分别邻近所述卷轴的轴向两端设置且分别止挡在所述两个端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爪的棘齿的齿数小于所述圆周内齿的齿数;
且所述卷轴的轴向两端还设有让位部,所述让位部上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让位槽,其中让位槽分别与所述棘齿位于所述卷轴的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爪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相对设置的一对棘齿之间;
且所述卷轴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凹槽,其中所述连接杆装配在所述凹槽内且使所述一对棘齿与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卷轴的同一圆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与所述凹槽配合的表面形成为弧形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绕所述卷轴的周向上占据的范围为八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圆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绕所述卷轴的周向上占据的范围为大约六分之一圆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板上的圆周内齿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卷轴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卷轴通过一次性压铸成型。
13.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卷收装置;
卷簧,所述卷簧设在所述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的轴向一端;
敏感机构,所述敏感机构设在所述卷轴的轴向另一端;以及
安全带,所述安全带卷设在所述安全带卷收装置的卷轴上。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全带装置。
CN201310093837.0A 2013-03-21 2013-03-21 安全带卷收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Pending CN1040579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3837.0A CN104057912A (zh) 2013-03-21 2013-03-21 安全带卷收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93837.0A CN104057912A (zh) 2013-03-21 2013-03-21 安全带卷收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7912A true CN104057912A (zh) 2014-09-24

Family

ID=51545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3837.0A Pending CN104057912A (zh) 2013-03-21 2013-03-21 安全带卷收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791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8811A (zh) * 2015-07-31 2015-12-09 安徽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收卷装置
CN105691349A (zh) * 2014-11-26 2016-06-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带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N105691348A (zh) * 2014-11-26 2016-06-22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带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618A (zh) * 1996-06-26 1999-07-21 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备有可调限力装置的安全带收卷装置
CN1420045A (zh) * 2001-11-16 2003-05-2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带子卷取装置和带子卷取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680150A (zh) * 2004-04-09 2005-10-1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带卷收器
CN102310838A (zh) * 2010-05-28 2012-01-11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618A (zh) * 1996-06-26 1999-07-21 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备有可调限力装置的安全带收卷装置
CN1420045A (zh) * 2001-11-16 2003-05-2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带子卷取装置和带子卷取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680150A (zh) * 2004-04-09 2005-10-1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带卷收器
CN102310838A (zh) * 2010-05-28 2012-01-11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绕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1349A (zh) * 2014-11-26 2016-06-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带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N105691348A (zh) * 2014-11-26 2016-06-22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带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N105691348B (zh) * 2014-11-26 2019-04-05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带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N105691349B (zh) * 2014-11-26 2019-06-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卷带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N105128811A (zh) * 2015-07-31 2015-12-09 安徽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带收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7912A (zh) 安全带卷收装置、安全带装置和车辆
CN1676379A (zh) 带卷绕装置
EP2642637A3 (en) Molded motor
JP6191554B2 (ja) グロメット付きコネクタ
CN103608218A (zh) 预紧机构
CN100333945C (zh) 带卷绕装置
CN102582693A (zh) 后舱盖装置
EP2889191A1 (en) Retractor for safety belt, torsion bar, spool, end cap and safety belt assembly
US8573526B2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JP2013091446A (ja) スルーアンカ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4555553A (zh) 一种绕线锁止装置
EP2184210A3 (e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CN205010171U (zh) 一种可降低车辆感应传感器噪音的汽车安全带卷收器
US20130014975A1 (en) Rotational connector device
KR20180001649U (ko) 전기자동차 충전기용 자동 릴 장치
CN107074127B (zh) 乘坐物用座椅滑动装置、滑轨紧固体、滑轨组件以及防脱落构件
CN205998778U (zh) 一种钢丝绳绕绳器
CN205367345U (zh) 一种卷盘倒带检测用的转动装置
CN205273401U (zh) 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装置
CN211468387U (zh) 一种卷收器锁止罩和卷收器
CN202641610U (zh) 汽车顶棚安全带锁止装置
JP6295699B2 (ja) 軸受装置及び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760566A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CN104760567A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KR101509790B1 (ko) 스티어링 기어박스 마운팅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