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9699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49699A CN104049699A CN201310079312.1A CN201310079312A CN104049699A CN 104049699 A CN104049699 A CN 104049699A CN 201310079312 A CN201310079312 A CN 201310079312A CN 104049699 A CN104049699 A CN 1040496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 shell part
- fan
- heat
- insulation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底座、一第一壳件以及一隔热板。底座上设有一风扇及一热源。第一壳件设置于底座且覆盖风扇及热源。隔热板设置于第一壳件面向热源的一侧。隔热板与第一壳件之间具有一气密空间以形成一绝热层,且隔热板与底座之间形成一气流空间。绝热层阻绝热源所产生的热能的传递。气流空间供风扇所产生的一气流流通以移除热源所产生的热能。藉此,以改善电子装置的散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气密空间及气流空间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从早期的台式计算机,到现在笔记型计算机,都非常受到使用者的注目。
以笔记型计算机而言,其方便携带的特性非常受到欢迎。因此使用者对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外观、功能以及使用时的舒适度等,也有更高的需求。
由于笔记型计算机中各种发热元件集中设置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壳体之中,这使得发热元件产生的热较容易传递至笔记型计算机的壳体表面,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电子装置,以解决笔记型计算机的热源产生的热量造成使用者的不适的问题,就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笔记型计算机中热源产生的热量造成使用者的不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
一底座,该底座上设有一风扇及一热源;
一第一壳件,设置于该底座且覆盖该风扇及该热源;以及
一隔热板,设置于该第一壳件面向该热源的一侧,该隔热板与该第一壳件之间具有一气密空间以形成一绝热层,且该隔热板与该底座之间形成一气流空间,该绝热层阻绝该热源所产生的热能的传递,该气流空间供该风扇所产生的一气流流通以移除该热源所产生的热能。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壳件包含一板体以及环绕于该板体周缘的一侧墙,该板体具有一风扇口,位于该风扇上,该侧墙具有一插槽对应该风扇口,该气流经由该插槽流进该电子装置内,并经由该风扇口排出该电子装置外。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更包含一伪卡,插设于该插槽,该伪卡具有一开口,该插槽显露出该开口,该开口对应于该风扇口,该气流经由该开口流进该电子装置内。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伪卡更具有至少一导流壁面,面向该开口。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隔热板包含一底板及一挡墙,该挡墙竖立于该底板远离该第一壳件的一侧,该挡墙上具有至少一缺口,介于该自该插槽与该风扇口之间。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更包含一第二壳件,叠设于该第一壳件,且该第一壳件介于该第二壳件与该隔热板之间。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隔热板包含一底板以及竖立于该底板的一侧板,该侧板远离该底板的一端贴合于该第一壳件,该底板、该侧板及该第一壳件共同形成该气密空间。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由于第一壳件与隔热板之间具有一气密空间,而气密空间内的空气与电子装置外的空气不相流通。因此,气密空间内的空气可作为绝热层,而可隔绝热源产生的热能由隔热板传递至第一壳件。此外,由于气密空间可减少热源经由隔热板而传递至第一壳件的热量,因而可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局限于气流空间内。如此一来,藉由使气流于气流空间流通,可移除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藉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笔记型计算机中热源产生的热量造成使用者的不适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A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3B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3D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5 电子装置
10 底座
100 风扇
110 主机板
112 热源
20 第一壳件
200 板体
202 承载面
204 风扇口
210 侧墙
212 插槽
30 隔热板
300 底板
310 侧板
320 挡墙
322 缺口
40 第二壳件
50 气密空间
60 气流空间
70 伪卡
72 开口
74 导流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首先请参阅图1A、图1B及图2,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2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电子装置5包含一底座10、一第一壳件20以及一隔热板30。在本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还包含一第二壳件40。在以下叙述中,将以笔记型计算机作为电子装置5的举例说明。
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上设有一风扇100以及设置于一主机板110上的一热源112。底座10例如但不限于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的底壳。热源112例如为笔记型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或者是其他会产生热量的电子元件。其中,风扇100是用以自外界吸入冷空气或者将热空气自电子装置5内抽出,藉以维持电子装置5内的温度,以避免电子装置5因为温度过高而造成故障或毁损。
第一壳件20设置于底座10,并且第一壳件20覆盖风扇100以及热源112。详细而言,第一壳件20包含一板体200以及环绕板体200的一侧墙210。板体200具有一承载面202,承载面202是用以设置一输入装置,例如键盘,藉此以提供使用者输入信息的功能。此外,板体200还具有一风扇口204,位于风扇100上,而侧墙210具有一插槽212,并且插槽212对应于风扇口204。风扇口204是用以提供空气进出电子装置5的开孔,而插槽212可以是一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 Card,SD Card)的插孔,而使用者可将一安全数码卡插设于插槽212,藉以提供电子装置5额外的功能。
隔热板30设置于第一壳件20面向热源112的一侧,并且隔热板30是介于底座10以及第一壳件20之间。更详细来说,隔热板30是位于热源112以及第一壳件20之间。隔热板30包含一底板300、一侧板310以及一挡墙320。
侧板310竖立于底板300,并且侧板310是自底板300的端缘延伸。其中,侧板310远离底板300的一端贴合于第一壳件20。如此一来,底板300、侧板310以及第一壳件20之间共同形成了一气密空间50(如图2所示),而气密空间50内的空气与电子装置5外的空气不相流通。由于空气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系数,因此气密空间50内的空气可作为一绝热层。藉此,可减少由隔热板30传递至第一壳件20的热量,藉以避免第一壳件20表面的温度因为被热源112加热而升温。
挡墙320竖立于底板300远离第一壳件20的一侧,也就是底板300相反于侧板310的一侧,并且挡墙320系自底板300的端缘延伸。挡墙320与底座10之间形成一气流空间60,气流空间60内的空气可与电子装置5外的空气相流通,亦即电子装置5外的空气可进出电子装置5内的气流空间60。此外,由于气密空间50可减少热源112经由隔热板30而传递至第一壳件20的热量,因而气密空间50可将热源112产生的热量局限于气流空间60内。
在本实施例中,挡墙320上具有至少一缺口322,而缺口322是介于插槽212与风扇口204之间。
第二壳件40叠设于第一壳件20,并且第一壳件20是介于第二壳件40以及隔热板30之间。其中,第二壳件40例如是一作为第一壳件20外观件的铝皮,藉此以美化第一壳件20的外观。由于气密空间50内的空气所形成的绝热层与隔热板30可减少热源11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壳件20,因此得以进一步减少热源112产生的热量传递置至第二壳件40的表面。如此一来,当使用者的手腕置于第二壳件40上对键盘进行输入操作时,可减少因为第二壳件40的表面的温度过高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的问题。
接着请参阅图2、图3A至图3D,图3A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3B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C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侧视图,图3D为图1A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还包含一伪卡70,伪卡70插设于插槽212。藉此,伪卡70可遮蔽插槽212,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电子装置5而造成电子装置5的故障甚至毁损。此外,伪卡70具有一开口72,插槽212显露出伪卡70的开口72,而开口72对应于风扇口204,并且开口72、插槽212、气流空间60以及风扇口204彼此相连通。此外,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伪卡70还具有一导流壁面74,导流壁面74面向开口72,导流壁面74例如为一弧形壁面。因此,伪卡70可提供一风流的流道而让外界冷空气得以进出电子装置5。
当风扇100运转时,风扇100可将一外界的气流A自外界吸入电子装置5,气流A经由开口72进入插槽212内而流入气流空间60。藉由导流壁面74的导引,气流A进入风扇口204,藉此使气流A流经电子装置5内的热源112以及隔热板30,以将热源112产生的热量以及隔热板30所吸收的热量带出电子装置5,如此可更加地减少传递至第一壳件20以及第二壳件40的热量,而可避免第一壳件20以及第二壳件40的表面温度过高的问题。其中,导流壁面74的弧面设计可进一步提升气流A移除热量的效率。藉此,当使用者操作电子装置5时,可避免因第一壳件20以及第二壳件40的温度过高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的问题。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电子装置,由于第一壳件与隔热板之间具有一气密空间,而气密空间内的空气与电子装置外的空气不相流通。因此,气密空间内的空气可作为绝热层,而可隔绝热源产生的热能由隔热板传递至第一壳件。此外,由于气密空间可减少热源经由隔热板而传递至第一壳件的热量,因而可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局限于气流空间内。如此一来,藉由使气流于气流空间流通,可移除热源所产生的热量。藉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笔记型计算机中热源产生的热量造成使用者的不适的问题。
此外,藉由位于插槽内的伪卡其所具有的开口以及导流壁面的设计,使外界的冷空气可自开口流入电子装置,可进一步降低第一壳件以及第二壳件的温度。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座,该底座上设有一风扇及一热源;
一第一壳件,设置于该底座且覆盖该风扇及该热源;以及
一隔热板,设置于该第一壳件面向该热源的一侧,该隔热板与该第一壳件之间具有一气密空间以形成一绝热层,且该隔热板与该底座之间形成一气流空间,该绝热层阻绝该热源所产生的热能的传递,该气流空间供该风扇所产生的一气流流通以移除该热源所产生的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件包含一板体以及环绕于该板体周缘的一侧墙,该板体具有一风扇口,位于该风扇上,该侧墙具有一插槽对应该风扇口,该气流经由该插槽流进该电子装置内,并经由该风扇口排出该电子装置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伪卡,插设于该插槽,该伪卡具有一开口,该插槽显露出该开口,该开口对应于该风扇口,该气流经由该开口流进该电子装置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伪卡更具有至少一导流壁面,面向该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热板包含一底板及一挡墙,该挡墙竖立于该底板远离该第一壳件的一侧,该挡墙上具有至少一缺口,介于该自该插槽与该风扇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壳件,叠设于该第一壳件,且该第一壳件介于该第二壳件与该隔热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热板包含一底板以及竖立于该底板的一侧板,该侧板远离该底板的一端贴合于该第一壳件,该底板、该侧板及该第一壳件共同形成该气密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9312.1A CN104049699B (zh) | 2013-03-13 | 2013-03-13 | 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9312.1A CN104049699B (zh) | 2013-03-13 | 2013-03-13 | 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49699A true CN104049699A (zh) | 2014-09-17 |
CN104049699B CN104049699B (zh) | 2017-04-26 |
Family
ID=5150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79312.1A Active CN104049699B (zh) | 2013-03-13 | 2013-03-13 | 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4969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6792A (zh) * | 2002-12-09 | 2004-06-23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热隔离装置 |
US20070291451A1 (en) * | 2004-10-27 | 2007-12-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luding an Apparatus for Cooling Interior of Housing |
CN101109981A (zh) * | 2006-07-19 | 2008-01-23 | 刘宝璋 | 电脑及服务器用恒温机箱 |
CN101424964A (zh) * | 2007-11-02 | 2009-05-06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 |
US20120300393A1 (en) * | 2010-02-16 | 2012-11-29 | Fujitsu Limited | Electronic device |
-
2013
- 2013-03-13 CN CN201310079312.1A patent/CN1040496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06792A (zh) * | 2002-12-09 | 2004-06-23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热隔离装置 |
US20070291451A1 (en) * | 2004-10-27 | 2007-12-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luding an Apparatus for Cooling Interior of Housing |
CN101109981A (zh) * | 2006-07-19 | 2008-01-23 | 刘宝璋 | 电脑及服务器用恒温机箱 |
CN101424964A (zh) * | 2007-11-02 | 2009-05-06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 |
US20120300393A1 (en) * | 2010-02-16 | 2012-11-29 | Fujitsu Limited | Electronic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49699B (zh) | 2017-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99127B (zh) | 服务器机柜系统 | |
CN203206644U (zh) | 手持式电子装置 | |
CN205721607U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 |
TW201210433A (en) | Computer server cabinet | |
CN203204533U (zh) | Pxi散热机箱和pxi测试系统 | |
CN203840686U (zh) | 手持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 | |
CN101813964B (zh) | 防尘机箱 | |
JP2014041553A (ja) | 電子機器 | |
CN101916135B (zh) | 电子设备 | |
CN203786647U (zh) | 计算机机箱散热结构 | |
CN104049699A (zh) | 电子装置 | |
JP6136670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排気ユニット、及びデータセンタ | |
CN203120362U (zh) | 具有导风功能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 |
CN105682417A (zh) | 手持装置散热结构 | |
TWI555464B (zh) | 電子裝置 | |
CN103987230B (zh) | 具有导风功能的手持式电子装置 | |
CN204377303U (zh) | 手持装置散热结构 | |
CN210327056U (zh) | 无线充电器 | |
CN208766602U (zh) | 一种散热机箱 | |
CN101403939B (zh) | 导风管散热装置 | |
TWM505789U (zh) | 導風結構 | |
CN205793922U (zh) | 一种定向散热的台式通信设备机箱 | |
CN204576389U (zh) | 一种计算机机箱 | |
CN214852417U (zh) | 一种手机主板的主动式散热结构 | |
CN210954857U (zh) | 一种高散热性能计算机机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6 Address after: No. two, No. 66, West Road, Shapingba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Inventec (Chongq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Shanghai City Caohejing Export Processing Zone Pu Xing Road No. 789 Co-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Technology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