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3036A -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3036A
CN104043036A CN201410236105.7A CN201410236105A CN104043036A CN 104043036 A CN104043036 A CN 104043036A CN 201410236105 A CN201410236105 A CN 201410236105A CN 104043036 A CN104043036 A CN 104043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ba
radix
medicine
rhizoma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61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ren Technology Incub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361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430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43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3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白芍、草决明、猪苓、法半夏、何首乌、槲寄生、浙贝母、肉苁蓉、芡实、墨旱莲、山麦冬、绞股蓝、卷柏、莪术、西红花、赤小豆、金沸草、苍术、垂盆草、茵陈、黄芪、李根皮、三七、金钱草、栀子、薄荷、合欢皮和豆豉草。其能够防治肝脏脂肪变性、保护肝功能,呈现出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效应,而且无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背景技术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病因或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样变,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1/3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变时,称之为脂肪肝。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两大类。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和脂肪蓄积等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迅速增加,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也被公认为我国越来越严重的慢性肝病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其临床起病多具有普遍性和隐匿性,且病变的危害性较大,故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乃至全球已成为一种具有潜在危害性的疾病,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因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医学药物性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在降脂、保肝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虽然现有的小样本的研究发现对改善客观指标确实有效,但是还是有其欠缺的地方(如:降脂药物的使用虽能降低血脂,却不能很好的清除肝脏中沉积的脂肪,且长期大剂量使用这些药物容易发生肝脏毒性),且有时药物治疗的效果与患者自身症状的改善不相符。西药在有效、安全、价格合理、改善症状等方面都对其治疗产生一定的约束。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显示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临床应用和药效学实验表明中药能够调节血脂,防治肝脏脂肪变性、保护肝功能,呈现出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效应,而且毒副作用较小。因此,随着国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日益增多,积极研发具有调脂护肝作用的高效、安全中药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防治肝脏脂肪变性、保护肝功能,呈现出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效应,而且无毒副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白芍、草决明、猪苓、法半夏、何首乌、槲寄生、浙贝母、肉苁蓉、芡实、墨旱莲、山麦冬、绞股蓝、卷柏、莪术、西红花、赤小豆、金沸草、苍术、垂盆草、茵陈、黄芪、李根皮、三七、金钱草、栀子、薄荷、合欢皮和豆豉草。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白芍33g~43g、草决明26g~36g、猪苓20g~30g、法半夏21g~31g、何首乌39g~49g、槲寄生22g~32g、浙贝母26g~36g、肉苁蓉39g~49g、芡实15g~25g、墨旱莲30g~40g、山麦冬23g~33g、绞股蓝17g~27g、卷柏35g~45g、莪术26g~36g、西红花31g~41g、赤小豆18g~28g、金沸草16g~26g、苍术20g~30g、垂盆草21g~31g、茵陈18g~28g、黄芪35g~45g、李根皮12g~22g、三七25g~35g、金钱草19g~29g、栀子20g~30g、薄荷28g~38g、合欢皮17g~27g和豆豉草20g~30g。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白芍36g~40g、草决明29g~33g、猪苓23g~27g、法半夏24g~28g、何首乌42g~46g、槲寄生25g~29g、浙贝母29g~33g、肉苁蓉42g~46g、芡实18g~22g、墨旱莲33g~37g、山麦冬26g~30g、绞股蓝20g~24g、卷柏38g~42g、莪术29g~33g、西红花34g~38g、赤小豆21g~25g、金沸草19g~23g、苍术23g~27g、垂盆草24g~28g、茵陈21g~25g、黄芪38g~42g、李根皮15g~19g、三七28g~32g、金钱草22g~26g、栀子23g~27g、薄荷31g~35g、合欢皮20g~24g和豆豉草23g~27g。
其中,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白芍38g、草决明31g、猪苓25g、法半夏26g、何首乌44g、槲寄生27g、浙贝母31g、肉苁蓉44g、芡实20g、墨旱莲35g、山麦冬28g、绞股蓝22g、卷柏40g、莪术31g、西红花36g、赤小豆23g、金沸草21g、苍术25g、垂盆草26g、茵陈23g、黄芪40g、李根皮17g、三七30g、金钱草24g、栀子25g、薄荷33g、合欢皮22g和豆豉草25g。
其中,所述药物制备成胶囊剂和片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粉碎成粗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纯化,获得第一提取粉末;
第二步,将萃取后的粉末采用乙醇浸提,获得第二提取粉末;
第三步,将第一提取粉末和第二提取粉末混合,根据需要加入载体成分,获得胶囊剂或片剂。
其中,第一步具体为将所述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粉碎成粗粉,在压力为15~40MPa,温度为35~50℃条件下,采用超临界CO2萃取0.5~2.5小时,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加入醇浓度70~85%乙醇,所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萃取物的3~5倍,加热至60~90℃,不断搅拌,溶化后趁热过滤,弃除悬浮物和不溶物,滤液放冷,析出沉淀,滤过,沉淀以醇浓度70~80%乙醇洗至类白色,干燥,粉碎,获得第一提取粉末。
其中,第二步具体为将第一步萃取后的粗粉,加醇浓度为90~95%乙醇浸提2次,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为萃取后粉末质量的2~4倍,不时搅拌,每次10~15小时,合并浸提液,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加体积比为(1~3)∶(1~5)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萃取,反复搅拌,静置,分取下层不溶物,减压干燥,粉碎,获得第二提取粉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能够防治肝脏脂肪变性、保护肝功能,呈现出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效应,而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祖国医学中无脂肪肝的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很早就有论述。脂肪肝以形体肥胖。肝脏肿大,右胁疼痛、不适,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舌苔白腻等为临床主要特征。属中医“胁痛”“积聚”、“肥气”“痰浊”、“肝癖”、“血瘀”等范畴。
本病以痰湿内停,血瘀气滞为主要病机,多因饮食失调,肝气郁结,湿热蕴结,中毒所伤等致病,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胃、肾。病机强调痰瘀内阻。
饮食是人体摄取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及气血,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清代尤在经《金匾要略心典》中言:“食积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病在胁下。”强调了饮食内伤的重要性。若暴饮暴食,食量过大,或过食肥甘,长期饮食不节,一方面可致水谷精微堆积而成膏脂,蕴结于肝,发为本病,如《医林纂要探源》所谓“谷以养人,而过食成积”;另一方面,也可以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于胁下,发为本病。
脂肪肝的发生,与病人的体质因素密切相关。重视人的休质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内经》就有“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强有弱,有长有短,有阴有阳”、“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滕理之疏密,各不相同”的论述。痰湿体质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中七分法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人体脏腑阴阳偏颇、气血津液施化不全,易蕴生痰湿的体质。中医学多强调“肥人多痰湿”,《万氏妇人科》云:“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脂痰凝塞。”陆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多形体肥胖,痰湿奎盛。痰湿之体,多脾虚湿盛,痰湿奎阻,日久形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脾失健运,或劳逸失度,或忧思伤脾,或病后虚弱,正气未复,致肝脏失养,气机不畅,脾胃失运,精微反为糟柏,浊邪害清,脂浊内集,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输布,酿生痰湿,结于胁下,而成本病。《温热经纬》所谓:“过逸则脾滞,脾气滞而少健运,则饮停湿聚矣”。
情志失调,木失条达气机郁结,日久气滞血瘀,肝络阻塞而成本病。虽然临床上单纯由于情志因素导致脂肪肝的报导颇少,但脂肪肝的病位毕竟在肝,且情志又为非常重要的诱发因素,所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与本病的发生亦密切相关。因忧思伤脾,或病后虚弱,正气未复,致肝脏失养,气机不畅,影响脾之健运,精微反为糟柏,浊邪害清,脂浊内集,而成本病。
脾肾两虚,或烦劳过度,肾虚蒸腾气化无权,脾阳失其温煦,或久病肾虚,肾精亏损,阴阳失衡,肾之藏精主水及气化功能失调,或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或阳不温脾,运化失常,或阴不制阳,虚火内播,蒸熬津液,清从浊化,痰湿内生,皆致血脂失于正化,积于血中为瘀为痰。
综上所述,本病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而最终形成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脏脉络。因此,疏肝解郁、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本原则。
本发明就是在上述中医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其原料药包括:白芍、草决明、猪苓、法半夏、何首乌、槲寄生、浙贝母、肉苁蓉、芡实、墨旱莲、山麦冬、绞股蓝、卷柏、莪术、西红花、赤小豆、金沸草、苍术、垂盆草、茵陈、黄芪、李根皮、三七、金钱草、栀子、薄荷、合欢皮和豆豉草。
进一步,所述药物仅由上述原料药构成。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白芍:拉丁名Paeoniae Radix Alba,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证,白芍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功效。
草决明:即决明子,味苦,性微寒,入大肠、肾、肝经,具有清肝泻火,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证。
猪苓:味甘、淡,性平,入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主要用于水湿停滞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脾虚湿困之泄泻、呕吐;湿热下注之白带、白浊等证。
法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痰多咳嗽,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等证。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等证。
槲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等证。
浙贝母:味苦,性寒,入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证。
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植物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肉质茎,拉丁名herba cistanches,味甘、成,性温,入肾,大肠经,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早泄,不孕不育,腰膝酸痛,耳鸣耳聋,尿频尿数,肾虚肠燥及产后血虚、病后津液不足的便秘等证。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主治梦遗滑精,脾虚泄泻,脾虚白浊,带下等证。
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起到补益肝肾,凉血止血的作用,用于肝肾阴虚所致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腰膝酸软;适宜于阴虚有热者,用于治疗胃中积热之吐血,热伤肺络之咳血等证。
山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证。
绞股蓝:别名七叶胆、五叶参、七叶参、小苦药、公罗锅底、神仙草、甘荼蔓,南方人参,性寒、味苦,归肺、脾、肾经,有益气,安神,降血压之功效,用于气虚体弱,少气乏力;心烦失眠;高血压病,头昏目眩;病毒性肝炎;消化道肿瘤;慢性支气管炎等证,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绞股蓝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及微量元素类,其功效主要是促进人体脂肪类物质代谢、营养人体细胞,同时具有不错的解毒消炎作用。
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或垫状卷柏的干燥全草,:味辛,性平,归肝、心经,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等证。
莪术: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痞块,胸腹瘀痛,闭经,痛经,脘腹胀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等证。
西红花:为怪柳科植物怪柳的干燥细嫩枝叶,: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证。
赤小豆:拉丁名Vignae Semen,味甘、酸,性平,具有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的作用,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证。
金沸草:味成,性温,散风寒;化痰饮;消肿毒;祛风湿。主风寒咳嗽;伏饮痰喘;胁下胀痛;可疮肿毒;风湿疼痛。
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肝经,有燥湿健脾,祛风胜湿,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湿阻中焦之腹痛泻痢,脾胃不和之腹胀疼痛,呕吐纳呆;肝胃不和之腹胁胀痛、呕吐泛酸;以及寒湿外郁经络之风寒湿痹等证。
垂盆草:味甘、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具有清利湿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等证,垂盆草具有护肝和免疫的作用。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肝、胆经,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用于黄疸,无论湿热阳黄或寒湿阴黄均可应用,亦可应用于暑温或湿温所致小便短赤等证。
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具有补益脾土,升举阳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功效,主治脾肺气虚所致之乏力食少便溏,心悸气短,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久泻脱肛;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气血不足等证。
李根皮:味苦、成,性寒,归肝经,具有清热、下气、解毒的功效,主治气逆奔豚,湿热痢疾,赤白带下,消渴,脚气,丹毒等证。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干燥根和根茎: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治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等证。
金钱草:味甘、微弦,性微寒,入肝、胆、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证。
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肺、三焦,有除烦泻火、疏肝解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温热病热郁胸脘之心烦不安、烦扰不宁;肝郁不舒或肝经有热之头晕目眩,胸胁疼痛,目赤咽干;湿热黄疸;气滞血瘀之脘腹胀痛等证。
薄荷:拉丁名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痛,头痛,咳嗽,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等证。
合欢皮:味甘、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忧郁失眠,心神不安,内外痈疡,跌扑损伤等证。
豆豉草:味辛、甘,性平,具有活血调经,祛风利湿,健脾消积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跌打肿痛,小便不利,脉管炎等证。
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和片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粉碎成粗粉,在压力为15~40MPa,温度为35~50℃条件下,采用超临界CO2萃取0.5~2.5小时,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加入醇浓度70~85%乙醇,所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萃取物的3~5倍,加热至60~90℃,不断搅拌,溶化后趁热过滤,弃除悬浮物和不溶物,滤液放冷,析出沉淀,滤过,沉淀以醇浓度70~80%乙醇洗至类白色,干燥,粉碎,获得第一提取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萃取后的粗粉,加醇浓度为90~95%乙醇浸提2次,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为萃取后粉末质量的2~4倍,不时搅拌,每次10~15小时,合并浸提液,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加体积比为(1~3)∶(1~5)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萃取,反复搅拌,静置,分取下层不溶物,减压干燥,粉碎,获得第二提取粉末;
第三步,将第一提取粉末和第二提取粉末混合,取300g提取粉末,加入40g聚维酮,分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5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粉碎成粗粉,在压力为15~40MPa,温度为35~50℃条件下,采用超临界CO2萃取0.5~2.5小时,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加入醇浓度70~85%乙醇,所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萃取物的3~5倍,加热至60~90℃,不断搅拌,溶化后趁热过滤,弃除悬浮物和不溶物,滤液放冷,析出沉淀,滤过,沉淀以醇浓度70~80%乙醇洗至类白色,干燥,粉碎,获得第一提取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萃取后的粗粉,加醇浓度为90~95%乙醇浸提2次,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为萃取后粉末质量的2~4倍,不时搅拌,每次10~15小时,合并浸提液,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加体积比为(1~3)∶(1~5)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萃取,反复搅拌,静置,分取下层不溶物,减压干燥,粉碎,获得第二提取粉末;
第三步,将第一提取粉末和第二提取粉末混合,取300g提取粉末,加入微晶纤维素45g,羧甲基淀粉纳25g混合均匀,用60%乙醇制粒,60℃干燥,整粒,与硬脂酸镁2g,混合均匀,压片,即得,每片0.5g。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胶囊剂1
将白芍38g、草决明31g、猪苓25g、法半夏26g、何首乌44g、槲寄生27g、浙贝母31g、肉苁蓉44g、芡实20g、墨旱莲35g、山麦冬28g、绞股蓝22g、卷柏40g、莪术31g、西红花36g、赤小豆23g、金沸草21g、苍术25g、垂盆草26g、茵陈23g、黄芪40g、李根皮17g、三七30g、金钱草24g、栀子25g、薄荷33g、合欢皮22g和豆豉草25g分别粉碎成粗粉,在压力为30MPa,温度为40℃条件下,采用超临界CO2萃取1.5小时,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加入醇浓度80%乙醇,所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萃取物的4倍,加热至70℃,不断搅拌,溶化后趁热过滤,弃除悬浮物和不溶物,滤液放冷,析出沉淀,滤过,沉淀以醇浓度80%乙醇洗至类白色,干燥,粉碎,获得第一提取粉末;将前面萃取后的粗粉,加醇浓度为95%乙醇浸提2次,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为萃取后粉末质量的3倍,不时搅拌,每次12小时,合并浸提液,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加体积比为1∶2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萃取,反复搅拌,静置,分取下层不溶物,减压干燥,粉碎,获得第二提取粉末,将第一提取粉末和第二提取粉末混合,取300g提取粉末,加入40g聚维酮,分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5g。
实施例2胶囊剂2
将白芍36g、草决明29g、猪苓23g、法半夏24g、何首乌42g、槲寄生25g、浙贝母29g、肉苁蓉42g、芡实18g、墨旱莲33g、山麦冬26g、绞股蓝20g、卷柏38g、莪术29g、西红花34g、赤小豆21g、金沸草19g、苍术23g、垂盆草24g、茵陈21g、黄芪38g、李根皮15g、三七28g、金钱草22g、栀子23g、薄荷31g、合欢皮20g和豆豉草23g分别粉碎成粗粉,在压力为30MPa,温度为40℃条件下,采用超临界CO2萃取1.5小时,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加入醇浓度80%乙醇,所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萃取物的4倍,加热至70℃,不断搅拌,溶化后趁热过滤,弃除悬浮物和不溶物,滤液放冷,析出沉淀,滤过,沉淀以醇浓度80%乙醇洗至类白色,干燥,粉碎,获得第一提取粉末;将前面萃取后的粗粉,加醇浓度为95%乙醇浸提2次,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为萃取后粉末质量的3倍,不时搅拌,每次12小时,合并浸提液,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加体积比为1∶2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萃取,反复搅拌,静置,分取下层不溶物,减压干燥,粉碎,获得第二提取粉末,将第一提取粉末和第二提取粉末混合,取300g提取粉末,加入40g聚维酮,分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5g。
实施例3胶囊剂3
将白芍40g、草决明33g、猪苓27g、法半夏28g、何首乌46g、槲寄生29g、浙贝母33g、肉苁蓉46g、芡实22g、墨旱莲37g、山麦冬30g、绞股蓝24g、卷柏42g、莪术33g、西红花38g、赤小豆25g、金沸草23g、苍术27g、垂盆草28g、茵陈25g、黄芪42g、李根皮19g、三七32g、金钱草26g、栀子27g、薄荷35g、合欢皮24g和豆豉草27g分别粉碎成粗粉,在压力为30MPa,温度为40℃条件下,采用超临界CO2萃取1.5小时,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加入醇浓度80%乙醇,所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萃取物的4倍,加热至70℃,不断搅拌,溶化后趁热过滤,弃除悬浮物和不溶物,滤液放冷,析出沉淀,滤过,沉淀以醇浓度80%乙醇洗至类白色,干燥,粉碎,获得第一提取粉末;将前面萃取后的粗粉,加醇浓度为95%乙醇浸提2次,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为萃取后粉末质量的3倍,不时搅拌,每次12小时,合并浸提液,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加体积比为1∶2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萃取,反复搅拌,静置,分取下层不溶物,减压干燥,粉碎,获得第二提取粉末,将第一提取粉末和第二提取粉末混合,取300g提取粉末,加入40g聚维酮,分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5g。
实施例4片剂1
将白芍38g、草决明31g、猪苓25g、法半夏26g、何首乌44g、槲寄生27g、浙贝母31g、肉苁蓉44g、芡实20g、墨旱莲35g、山麦冬28g、绞股蓝22g、卷柏40g、莪术31g、西红花36g、赤小豆23g、金沸草21g、苍术25g、垂盆草26g、茵陈23g、黄芪40g、李根皮17g、三七30g、金钱草24g、栀子25g、薄荷33g、合欢皮22g和豆豉草25g分别粉碎成粗粉,在压力为30MPa,温度为40℃条件下,采用超临界CO2萃取1.5小时,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加入醇浓度80%乙醇,所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萃取物的4倍,加热至70℃,不断搅拌,溶化后趁热过滤,弃除悬浮物和不溶物,滤液放冷,析出沉淀,滤过,沉淀以醇浓度80%乙醇洗至类白色,干燥,粉碎,获得第一提取粉末;将前面萃取后的粗粉,加醇浓度为95%乙醇浸提2次,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为萃取后粉末质量的3倍,不时搅拌,每次12小时,合并浸提液,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加体积比为1∶2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萃取,反复搅拌,静置,分取下层不溶物,减压干燥,粉碎,获得第二提取粉末,将第一提取粉末和第二提取粉末混合,取300g提取粉末,加入40g聚维酮,分装入胶囊,每个胶囊0.5g。
实施例5毒理学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1~24g,雌雄各半。
LD50计算:采用改良寇氏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将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加蒸馏水溶解,配成最大浓度,按小鼠最大允许容量给药,所给剂量按生药量依次为18,14.4,11.5,9.2,7.4(g/kg),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观察动物死亡情况。
最大耐受剂量测定(MTD值):取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将片剂加蒸馏水溶解,配成最高浓度,按动物的最大耐受量,以注射灌喂器能抽动为准。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每ml含生药0.36g),总药量为18g生药/kg.d,相当临床成人50Kg体重用量的300倍。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
试验结果
在LD50计算中当用最大允许浓度和最大允许容量给予小鼠时(18g/Kg.d),未见小鼠死亡,即未测出LD50,只可求最大耐受剂量,在7天观察期中,动物其食欲、活动、毛色、精神状态等皆正常,发育正常,未见有死亡。即选用相当于临床剂量的300倍药量,并无不良反应发生,表明急性毒性极小,MTD>18g/Kg.d。
累计毒性试验
将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加蒸馏水溶解,对小鼠按7.69、19.18和43.21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内服胶囊剂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实施例6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为43.2±5.1岁;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为41.6±5.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照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标准。入选的患者,无严重心、脑、肺及肾等功能障碍者,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Wilson病、全胃肠外营养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肝病,无饮酒史或酒精摄入量小于40g/周,无严重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3粒,对照组采用单纯饮食、运动等控制为主,无药物干预。疗程均为3个月。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血清学指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ALT、AST;常规行B超检查。
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标准拟定。基本治愈: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肝脏B型超声检查恢复正常,症状基本消失;显效:TC、TG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改善50%,肝脏B超检查明显好转,症状明显改善;有效:TC、TG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有所改善,肝脏B超检查有所好转,症状有所减轻;无效:TC、TG和肝功能检查和肝脏B超检查无改善,症状改善不明显。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
肝功能及血脂变化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的比较
ALT(U/L) AST(U/L) TC(mmol/L) TG(mmol/L)
治疗组 治疗前 111.3±17.2 83.9±7.2 6.7±0.9 3.2±0.6
(n=90) 治疗后 29.8±6.3 39.7±1.3 4.3±0.5 1.2±0.3
对照组 治疗前 107.6±13.6 80.6±5.1 6.5±0.6 3.1±0.4
(n=90) 治疗后 82.7±8.1 67.6±3.9 5.8±0.6 2.5±0.5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及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及血脂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改善肝功能及血脂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总体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
表2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90 53 19 16 2 97.8
对照组 90 9 14 16 51 43.3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白芍、草决明、猪苓、法半夏、何首乌、槲寄生、浙贝母、肉苁蓉、芡实、墨旱莲、山麦冬、绞股蓝、卷柏、莪术、西红花、赤小豆、金沸草、苍术、垂盆草、茵陈、黄芪、李根皮、三七、金钱草、栀子、薄荷、合欢皮和豆豉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白芍33g~43g、草决明26g~36g、猪苓20g~30g、法半夏21g~31g、何首乌39g~49g、槲寄生22g~32g、浙贝母26g~36g、肉苁蓉39g~49g、芡实15g~25g、墨旱莲30g~40g、山麦冬23g~33g、绞股蓝17g~27g、卷柏35g~45g、莪术26g~36g、西红花31g~41g、赤小豆18g~28g、金沸草16g~26g、苍术20g~30g、垂盆草21g~31g、茵陈18g~28g、黄芪35g~45g、李根皮12g~22g、三七25g~35g、金钱草19g~29g、栀子20g~30g、薄荷28g~38g、合欢皮17g~27g和豆豉草20g~30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白芍36g~40g、草决明29g~33g、猪苓23g~27g、法半夏24g~28g、何首乌42g~46g、槲寄生25g~29g、浙贝母29g~33g、肉苁蓉42g~46g、芡实18g~22g、墨旱莲33g~37g、山麦冬26g~30g、绞股蓝20g~24g、卷柏38g~42g、莪术29g~33g、西红花34g~38g、赤小豆21g~25g、金沸草19g~23g、苍术23g~27g、垂盆草24g~28g、茵陈21g~25g、黄芪38g~42g、李根皮15g~19g、三七28g~32g、金钱草22g~26g、栀子23g~27g、薄荷31g~35g、合欢皮20g~24g和豆豉草23g~27g。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白芍38g、草决明31g、猪苓25g、法半夏26g、何首乌44g、槲寄生27g、浙贝母31g、肉苁蓉44g、芡实20g、墨旱莲35g、山麦冬28g、绞股蓝22g、卷柏40g、莪术31g、西红花36g、赤小豆23g、金沸草21g、苍术25g、垂盆草26g、茵陈23g、黄芪40g、李根皮17g、三七30g、金钱草24g、栀子25g、薄荷33g、合欢皮22g和豆豉草25g。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备成胶囊剂和片剂。
6.权利要求1至5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将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粉碎成粗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纯化,获得第一提取粉末;
第二步,将萃取后的粉末采用乙醇浸提,获得第二提取粉末;
第三步,将第一提取粉末和第二提取粉末混合,根据需要加入载体成分,获得胶囊剂或片剂。
7.权利要求6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具体为将所述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粉碎成粗粉,在压力为15~40MPa,温度为35~50℃条件下,采用超临界CO2萃取0.5~2.5小时,收集萃取物,萃取后的粗粉备用;萃取物加入醇浓度70~85%乙醇,所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萃取物的3~5倍,加热至60~90℃,不断搅拌,溶化后趁热过滤,弃除悬浮物和不溶物,滤液放冷,析出沉淀,滤过,沉淀以醇浓度70~80%乙醇洗至类白色,干燥,粉碎,获得第一提取粉末。
8.权利要求6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具体为将第一步萃取后的粗粉,加醇浓度为90~95%乙醇浸提2次,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为萃取后粉末质量的2~4倍,不时搅拌,每次10~15小时,合并浸提液,滤过,滤液浓缩,减压干燥,粉碎,加体积比为(1~3)∶(1~5)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萃取,反复搅拌,静置,分取下层不溶物,减压干燥,粉碎,获得第二提取粉末。
CN201410236105.7A 2014-05-30 2014-05-30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Pending CN1040430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6105.7A CN104043036A (zh) 2014-05-30 2014-05-30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6105.7A CN104043036A (zh) 2014-05-30 2014-05-30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3036A true CN104043036A (zh) 2014-09-17

Family

ID=51496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6105.7A Pending CN104043036A (zh) 2014-05-30 2014-05-30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430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0779A (zh) * 2014-10-15 2016-05-1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诗茵: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用药特点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0779A (zh) * 2014-10-15 2016-05-1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CN105560779B (zh) * 2014-10-15 2019-11-1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复方制剂及其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08B (zh) 一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37B (zh) 用于治疗肝硬化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2094A (zh) 一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
CN103751716B (zh) 一种治疗肾结石和胆结石的药物组合物
CN101607051A (zh) 一种中药减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6B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341127A (zh) 一种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524071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749819A (zh) 一种降糖降脂的山茱萸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5B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212030B (zh) 一种治疗肝郁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043036A (zh) 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
CN105435131A (zh) 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3052A (zh) 一种治疗轻度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829A (zh) 一种决明子通便润肠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063A (zh) 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
CN102716341B (zh) 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8B (zh)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纳差不食的中药制剂
CN106266334A (zh) 一种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针药结合应用
CN106075180A (zh) 一种治疗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568A (zh) 用于缓解产后便秘的中药胶囊剂
CN105920409A (zh) 一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5381410A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制剂
CN105456954A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