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9509A - 防伪技术 - Google Patents

防伪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9509A
CN104029509A CN201410243388.8A CN201410243388A CN104029509A CN 104029509 A CN104029509 A CN 104029509A CN 201410243388 A CN201410243388 A CN 201410243388A CN 104029509 A CN104029509 A CN 104029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plate
technology according
printing
g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33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登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433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9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9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9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准备防伪图案步骤;制版步骤;印刷步骤;及复合步骤,所述复合步骤是指将所述印刷步骤中完成的印刷品与光栅复合。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利用光栅片本身所具有的光波折射功能和角度错位放大功能,进一步增加和体现了产品的防伪效果。

Description

防伪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伪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将防伪图案利用立体印刷方式达到防伪效果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研发能力快速提高的同时,复制能力也相应的越来越强,这就导致了很多凝聚研发人员心血的产品很容易就被不法商家私自仿造,而由于仿造的产品跟真实的产品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质量差距,导致消费者在买到产品以后经常很难辨别产品的真伪,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或者使用效果,使用防伪技术的发明便因运而生。
在防伪技术的发展史中,由最开始的标明出处,到后来的喷码喷制,以及现在比较流行的数码印刷机印制,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消费者能够直观简单地辨别出产品的真伪。
而在目前的防伪技术中,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制作防伪码,这些防伪码本身均存在容易被仿制的弊端,一旦防伪码被不法商家仿制,就会导致即使商品上附带防伪码,顾客也很难区分产品的真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技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防伪技术,所述防伪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准备防伪图案步骤;制版步骤;印刷步骤;及复合步骤,所述复合步骤是指将所述印刷步骤中完成的印刷品与光栅复合。
优选地,所述光栅为柱镜光栅。
优选地,所述制版步骤中,采用的是脱机直接制版。
优选地,所述制版步骤中,是通过菲林制版。
优选地,所述菲林制版中选用的是PS版。
优选地,所述防伪图案是通过摄影获得。
优选地,所述摄影采用的是圆弧移动法或快门移动法。
优选地,在所述菲林制版过程中,将分色片设置为整张,所述整张分色片同时进行晒版。
优选地,所述防伪图案为线条、数字或编码。
优选地,所述防伪图案为线条、数字或编码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防伪技术还包括热压步骤,所述热压步骤在所述与光栅复合步骤之前。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在印刷时,就可以根据防伪图案的颜色进行配置相应的专色油墨,油墨的颜色配置本身就很难仿制。
2、由于本发明是通过立体印刷完成,而印刷时覆盖的油墨具有一定的透明性,所以本发明所述的防伪图案会产生更丰富的隐形层次感,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防伪标贴能明显区分各个印刷层,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达到更高端的防伪仿造要求。
3、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利用光栅片本身所具有的光波折射功能和角度错位放大功能,进一步增加和体现了产品的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立体印刷,又叫3D印刷,通常是指立体光栅印刷。它采用的是一种模拟人眼间距可产生空间差的原理,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像素记录在感光材料上,再借助光栅材料的复合,在二维的平面图像上呈现三维的立体效果甚至虚拟实境通过这种途径,人们无需借助任何工具,直接通过眼睛观察即可清晰明确地感受立体画面的奇妙乐趣。
简单的说就是在平面上让画面呈现立体感,由于图案呈现了立体感,使画面真实逼真,仿佛触手可及一般。因为这样的特点,所以它自进入市面以来,一直都在印刷界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领域也都在使用立体印刷的产品,因为由于它新颖独特、效果逼真的特点可以使人们将它牢记于心,从而使更多企业公司更有效的推广了自己的产品。
到目前为止,3D立体印刷品和三维立体图一样在电脑上看不到立体效果,因为大部分人使用的是二维的显示器。但是立体印刷品印刷出来的之后,由于光栅材料的特殊性,我们无需佩戴立体眼镜,便可以看到立体效果!
基于立体印刷的性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伪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是将防伪图案与立体印刷相结合,通过在制版以及印刷的过程中对于网版的设计、印刷的方式以及菲林的设计等方面的调整,从而使防伪图案真正达到防伪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防伪图案是通过照相的方式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防伪图案是通过圆弧移动法拍摄得到的。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防伪图案也可以通过快门移动法拍摄得到。
如果客户对于防伪图案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话,所述防伪图案也可以通过直线摇摆法或者平行移动法拍摄得到。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栅为柱镜光栅。
作为选择,所述光栅也可以选用其他种类的光栅,比如狭缝光栅等,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制版步骤中,由于立体原稿是由一条条紧密排列的像素组成的,经制版、印刷后还要与光栅复合,所以选择网线角度时,除了要考虑网版之间形成的龟纹外,还要注意各网线角度与像素线、柱镜光栅线形成的龟纹。例如立体印刷就不宜选择0度,因为横向的网线最明显,且0度与像素线、柱镜光栅线正交,会干扰图像的清晰度和立体度。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青色版采用的是75°,红色版采用的是45°,黄色版采用的是15°,黑色版采用的是90°。
在晒版过程中,由于曝光光源的温度会引起菲林的收缩,进而造成前后幅的光栅栅距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影响印刷的精度。所以在晒版时,将分色片连制成整张菲林进行晒版是最理想的选择,这样就能保证不会由于菲林的收缩而导致后续套版印刷的位置偏移。
此外,在复制菲林的阳图时,需要在菲林与感光片之间密合与栅距等宽的线片。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菲林制版选用的是使用层次表现力较好的PS版。
作为选择,所述网版也可以选用其他种类的版,比如网版,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印刷步骤中,采用的是四色印刷方式。其中,青、黑版的加网角度一致,这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由于立体印刷品最终要与光栅复合,而柱镜光栅几乎都带有一定的灰度,又因为立体印刷使用的是极精细的300线版,所以在晒版时只需要晒到8.5成或9成点即可,否则印刷时容易造成糊版。
综上所述,在立体印刷过程中需要加大暗调区域的色量,从而使得版整体达到9-9.5成点的效果。因此,立体印刷比平面四色印刷的彩色油墨密度相对要高。
一般情况下,在平板胶印时,青色油墨的密度为1.5-1.6,红色油墨的密度为1.31-1.33,黄色油墨的密度为1-1.1,而在本发明的立体印刷中,青色油墨的密度为2,红色油墨的密度为1.4-1.5,黄色油墨的密度为1.33-1.35。
在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如果三色印墨叠印后接近灰色,为了减少第四次套印带来的误差,就不必再印黑版,可将黑版与青版取同样的角度以便灵活掌握印刷的颜色。
在印刷步骤中,所选用的印刷方式要保证印刷过程中的套印精度高、印刷过后的立体感强以及适于批量印刷。
在现有的印刷工艺中,照相凹版的制版、套印精度都不好,但耐印力较好,印刷品的立体效果良好,但不是以多色印刷;珂罗版的制版调制不稳定,耐印力低,印刷品的印刷精度较好,立体感较佳,但不宜大量生产;平版胶印的制版、印刷套印精度、耐印力都比较好,印刷品立体感较佳,制版稳定,并可大量生产。因此立体印刷一般都采用平版胶印的工艺进行印刷,
立体印刷的质量好坏,对立体图片的直观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由于光栅的聚焦和阻碍作用,要求网线清晰、套印准确、套印误差不允许超过0.02mm以及印刷油墨光洁不褪色。因此在采用高精度的四色印刷机印刷时,要保证各版上的标准线严格重合,并且车间要具备恒温、恒湿的条件。因此,立体照片通常采用胶印制版方法,所拍摄的立体图像底片用电子分色或者直接加网照相工艺进行分色。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热压步骤,所述热压步骤就是把印刷过后的产品放置在烫金机上,通过金属烫金纸对产品进行热压,热压过后的产品具有金属质感,且具有变色的效果,不仅使得本发明的防伪图案具有美感,而且也进一步增加了防伪效果。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在印刷时,就可以根据防伪图案的颜色进行配置相应的专色油墨,油墨的颜色配置本身就很难仿制。
2、由于本发明是通过立体印刷完成,而印刷时覆盖的油墨具有一定的透明性,所以本发明所述的防伪图案会产生更丰富的隐形层次感,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防伪标贴能明显区分各个印刷层,所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达到更高端的防伪仿造要求。
3、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利用光栅片本身所具有的光波折射功能和角度错位放大功能,进一步增加和体现了产品的防伪效果。
换言之,在印刷时加入的多种专色油墨不仅能够丰富线条组成的图案,使线条版纹层次丰富,而且设计出来后,极难防造;此外,因油墨覆盖据有一定透明性,所以交错的油墨图纹会产生更丰富隐性层次感;再者,利用光栅本身所具有光波折射功能和角度错位放大功能,进一步体现和增强产品防伪效果。
而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的防伪油墨混合印制法和防伪标贴能明显看出各个印刷面的区分,达不到产品更高端的防伪防造要求,而本项目开发的产品不存在此缺陷。
在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通过胶印制版的方式,改变了常规的CTP输出系统参数值来确定元素点这一特点,增加了防伪图案的精度值。利用胶印印刷特点和油墨半透明性特点来印制线条的组成,最后再将光栅与印刷品结合,最终形成最好的防伪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防伪图案步骤;
制版步骤;
印刷步骤;及
复合步骤,所述复合步骤是指将所述印刷步骤中完成的印刷品与光栅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为柱镜光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步骤中,采用的是脱机直接制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版步骤中,是通过菲林制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林制版中选用的是PS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图案是通过圆弧移动法或快门移动法拍摄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菲林制版过程中,将分色片设置为整张,所述整张分色片同时进行晒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图案为线条、数字或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图案为线条、数字或编码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技术还包括热压步骤,所述热压步骤在所述与光栅复合步骤之前。
CN201410243388.8A 2014-06-03 2014-06-03 防伪技术 Pending CN104029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3388.8A CN104029509A (zh) 2014-06-03 2014-06-03 防伪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43388.8A CN104029509A (zh) 2014-06-03 2014-06-03 防伪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9509A true CN104029509A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6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3388.8A Pending CN104029509A (zh) 2014-06-03 2014-06-03 防伪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950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6710A (zh) * 2018-09-14 2019-01-01 张枧发 一种笔触式制作激光全息图像的方法
CN109493715A (zh) * 2018-11-02 2019-03-19 北京百利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防伪贴制作方法、防伪跟踪验证系统及防伪验证方法
CN112455111A (zh) * 2020-10-12 2021-03-09 安徽美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立体烫花礼盒的印刷工艺
CN112477461A (zh) * 2020-12-14 2021-03-12 无锡亚光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圆点光栅进行立体印刷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11A (zh) * 1994-07-22 1995-10-04 张健 一种防伪图案印刷工艺
CN2377641Y (zh) * 1999-07-22 2000-05-10 北京同力永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防伪标识
CN1254143A (zh) * 1999-07-20 2000-05-24 广州市宝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隐形标识防伪印刷品及其制作方法
CN2380975Y (zh) * 1999-07-22 2000-05-31 北京同力永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防伪标识装置
KR20030058347A (ko) * 2001-12-31 2003-07-07 한국조폐공사 문자 및 바코드 인식기용 위·변조방지 인쇄물 및 그제조방법
CN101618630A (zh) * 2009-08-12 2010-01-06 江阴市兰天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转移印刷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11A (zh) * 1994-07-22 1995-10-04 张健 一种防伪图案印刷工艺
CN1254143A (zh) * 1999-07-20 2000-05-24 广州市宝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隐形标识防伪印刷品及其制作方法
CN2377641Y (zh) * 1999-07-22 2000-05-10 北京同力永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防伪标识
CN2380975Y (zh) * 1999-07-22 2000-05-31 北京同力永正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防伪标识装置
KR20030058347A (ko) * 2001-12-31 2003-07-07 한국조폐공사 문자 및 바코드 인식기용 위·변조방지 인쇄물 및 그제조방법
CN101618630A (zh) * 2009-08-12 2010-01-06 江阴市兰天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转移印刷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晓红: "立体显示防伪技术", 《印刷杂志》, 10 August 2002 (2002-08-1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6710A (zh) * 2018-09-14 2019-01-01 张枧发 一种笔触式制作激光全息图像的方法
CN109493715A (zh) * 2018-11-02 2019-03-19 北京百利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防伪贴制作方法、防伪跟踪验证系统及防伪验证方法
CN112455111A (zh) * 2020-10-12 2021-03-09 安徽美阅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立体烫花礼盒的印刷工艺
CN112477461A (zh) * 2020-12-14 2021-03-12 无锡亚光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圆点光栅进行立体印刷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48364A1 (en) Solid-color embedded security feature
CN104029509A (zh) 防伪技术
JP2010217886A (ja) 高解像度のスケール変更可能なグロス効果
JP2007128074A (ja) 透かしシステムと透かしと透かし像を提供する方法
US8282015B2 (en) Document with linked viewer file for correlated printing
JPS60645B2 (ja) モアレ効果を利用した暗証形成物
CN102549476A (zh) 三维投影的色彩校正的方法和系统
JP433757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03182874A (zh) 一种单次凹印空压双面产生颜色变化的印刷技术
US20210158116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object
CN104375275B (zh) 一种可同时显示2d与3d动态影像的方法与装置
JP2011102843A (ja) 識別媒体およびその識別方法
US3508920A (en) Three-dimensional pictures and method of making
JP2007140507A (ja) 像生成体
US5673100A (en) Method for enlarging images for lenticular prints
JP2007522503A (ja) 複素点描マルチカラー印刷
US7672020B2 (en) Moire -based auto-stereoscopic enhancement of images for duplex rendering on transparencies
US20230023503A1 (en) Security Devices of Various Form factors with Chaosmetric Artifacts
JP4977895B2 (ja) 立体画像形成体
NO762771L (zh)
JPH0736400A (ja) 表示盤
CN112477461A (zh) 一种利用圆点光栅进行立体印刷的方法
US6791541B1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system
JP2017215259A (ja) カラーチャートおよびカラーチャート装置
JP3123527B2 (ja) 立体・可変印刷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