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7493A -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7493A
CN104027493A CN201410224952.1A CN201410224952A CN104027493A CN 104027493 A CN104027493 A CN 104027493A CN 201410224952 A CN201410224952 A CN 201410224952A CN 104027493 A CN104027493 A CN 104027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temperature
yang
treatment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49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华
郑霞
刘芊辰
刘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2249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74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7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74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治疗或/和改善阳虚证侯或阳虚体质的药物组合物,它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仙茅6-18份、艾叶6-18份、淫羊藿5-15份、黄芪5-1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药物外治能有效改善阳虚质不孕症患者的阳虚质状态,缓解畏寒肢冷症状,显著提升双足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组合物,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不孕症涉及男女双方,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是当今社会和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不孕症(infertility)列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显示,我国育龄期女性不孕症发生率为6.89%。
中医学相关研究表明引起女性不孕的三大主要原因是“虚、损、寒”,主要机理是气血不足与寒客胞宫,而寒客胞宫、胞宫虚寒、气血亏虚则是其三大最常见证候。发明人在大量文献记载和临床实践中发现,有许多不孕症患者体质属于中医的阳虚质,并有阳虚症的表现。尤其在寒冷季节,畏寒肢冷等症状表现则会更加明显。中医阴阳学说认为,女性属阴,更多的禀赋了自然界的阴气,故易为阳虚质。素体阳虚之女性,其胞宫得不到阳气的正常温煦,故易导致宫寒不孕。
阳气是决定人们生存和自然寿命的因素之一,人体体温的维持也有赖于阳气的温煦作用。而一身阳气之根是肾阳,肾处下焦,肾阳虚衰,则阴寒相对偏盛,双足发冷的表现就更为明显。近年有研究证实,肾阳虚与主观怕冷和客观体表温度低下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和相关性。
中医理论认为,妊娠与天癸、冲任、胞宫、肾及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导致不孕。其中,历代医家多认为导致不孕的根本原因是肾虚。若肾精不足,肾气亏虚,生殖功能就会出现异常。而肾精的转化有赖于肾中阳气的温煦及推动。根据中医病机学说的研究,认为肾阳不足所致不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点:一是命门火衰,胞宫失煦;一是寒客胞中,子宫寒冷。所以,在阳虚不孕的治疗上,历代医家均视“温肾暖宫,补养肾气”为基本治法,在此基础上,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古人有寒从足心入,濯之所以温阳,而却寒也的说法。再有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药物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出现和发生,人们希望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在阳虚不孕的治疗上,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药复方浴足属于我国传统医学中外治法的范畴,始于民间,是内病外 治原理的一种体现。早在商周时期,百姓们就知道用热水浴足来达到御寒的目的。现代医学还发现,人的脚掌血管密布,末梢神经丰富。中医学认为,人是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组织、脏器出现病变,都可能会影响到其它部位。经络有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等作用。双足的反射区连通着人体的脏腑经络,而且血管密布,当使用中药浴足治疗时,在热力的作用下,可促进气血运行,温煦脏腑,通经活络,从而调节内脏器官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通畅,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效率。同时,在静水压等机械作用和皮肤毛孔渗透吸收作用下,各种药物经皮进入人体组织外间质,从细胞液通过皮肤微循环,以弥散方式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不仅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还提高了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降低了个体用药差异。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凭借其安全、无痛苦、方便、有效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和治疗当中。目前,临床上,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主要应用在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及膀胱功能的恢复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剖腹产术后产妇焦虑症的治疗及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等,其做为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缓解疼痛症状等。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该法在妇科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且疗效满意。而在不孕症方面,目前文献的报道均是应用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治疗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预防、治疗或/和改善阳虚证侯或阳虚体质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治疗或/和改善阳虚证侯或阳虚体质的药物组合物,它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仙茅6-18份、艾叶6-18份、淫羊藿5-15份、黄芪5-15份。
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仙茅9-15份、艾叶9-15份、淫羊藿8-12份、黄芪8-12份。
更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仙茅12份、艾叶12份、淫羊藿10份、黄芪10份。
其中,所述的仙茅的炮制品为酒仙茅;艾叶的炮制品为醋艾叶。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是由仙茅、艾叶、淫羊藿、黄芪的原生药材、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或不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外用药剂。
其中,所述的外用药剂是散剂、足浴剂、足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取原料药;
b、各原料药分别加水提取制备成免煎颗粒剂再联合配伍使用,或者将各原料药混合,加水提取,加或不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外用药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足部给药的用于改善阳虚质不孕症患者畏寒肢冷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足部给药的治疗阳虚不孕的药物中用途。
本发明药物外治能有效改善阳虚质不孕症患者的阳虚质状态,缓解畏寒肢冷症状,显著提升双足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不孕类型构成情况图
图2患者第一次足部扫描月经周期分布情况图
图3患者第二次足部扫描月经周期分布情况图
图4治疗疗程分布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免煎颗粒的制备
取仙茅12kg、艾叶12kg、淫羊藿10kg、黄芪10kg;分别加水煎煮,煎煮液浓缩成浸膏,制备成免煎颗粒;混合。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免费颗粒的制备
取仙茅12kg、艾叶12kg、淫羊藿10kg、黄芪10kg,混合,加水煎煮,浓缩成浸膏,加入淀粉、硬脂酸镁,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足浴剂
取仙茅9kg、艾叶9kg、淫羊藿8kg、黄芪8kg,加水提取浓缩成浸膏,制备成半固体制剂。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免煎颗粒的制备
取仙茅15kg、艾叶15kg、淫羊藿12kg、黄芪12kg,加水提取浓缩,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5 本发明药物免煎颗粒的制备
取仙茅6kg、艾叶6kg、淫羊藿5kg、黄芪5kg,按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6 本发明药物免煎颗粒的制备
取仙茅18kg、艾叶18kg、淫羊藿15kg、黄芪15kg,按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
以下通过具体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 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觉畏寒肢冷的阳虚质不孕症患者: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有自觉畏寒肢冷症状且体质被判定为阳虚质,由红外热像诊断系统检测得足趾面最低温度≤20℃或平均温度≤25℃的病例。
1.1.1 不孕症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妇科临床研究》《现代不孕症的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及《妇产科学》西医第七版教材拟定。
(1)婚后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能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婚后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称为原发不孕。曾经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1年未再妊娠者,称为继发不孕(哺乳期的闭经不计在内)。
(2)排除生殖系统的先天性生理缺陷和畸形。
1.1.2 阳虚质的判定标准
上表是2009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中医体质9分类量表中,阳虚质亚量表中的7个条目。其中每项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即没有、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其相对应的计算分数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患者根据自己近一周的情况,如实、认真回答该量表中的问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医师进行分数统计,并计算原始分数和转化分数。原始分数=各个条目所得分值的和。转化分数=[(原始分数-条目数)/条目数×4]×100。
当转化分数≥40时,则判定为“是”;当30≤转化分数<40时,则判定为“倾向是”;当转化分数<30时,则判定为“否”。本研究中,转化分数≥40者,均判定为“阳虚质”。
1.1.3 中医症候评分标准
备注:其中1、2条症状的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分、2分、4分、6分;其余各条症状的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分、1分、2分、3分。
1.1.4 畏寒症状评分标准
备注: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每条症状后打分。若无此项症状,则为0分;若有,则根据自觉症状的轻重程度打分,1分为最轻,分数越高症状越重,5分为最高。
1.1.5 纳入标准
(1)符合不孕症的诊断标准者;
(2)不孕的因素可通过治疗得到纠正,从而发生妊娠者;
(3)年龄在15岁-49岁之间,已婚,有生育要求者;
(4)有自觉畏寒肢冷症状者;
(5)体质判定为阳虚质者;
(6)由红外热像诊断系统检测得足趾面最低温度≤20℃或平均温度≤25℃者;
(7)知情同意者。
符合以上所有条件者即可纳入。
1.1.6 排除标准
(1)因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生殖器严重畸形,或后天器质性损伤无法矫正所致不孕者;
(2)遗传因素所致不孕者;
(3)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
(4)有生殖器官或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5)专业医师认为不宜受试者。
符合以上任何一项即排除。
1.1.7 剔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依从性差,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或安全性判定者;
(2)未按规定检查者;
(3)资料采集不标准者;
(4)对中药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5)治疗中足部皮肤破损或有溃烂者;
(6)观察中自然脱离、失访者。
符合以上任何一项即剔除。
1.2 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有自觉畏寒肢冷症状且体质被判定为阳虚质的,填写中医症候评分表与畏寒肢冷症状评价表,并予本发明中药浴足复方治疗(由实施例1制备,每次用量为“仙茅12g、艾叶12g、淫羊藿10g、黄芪10g”,在保温效果良好的浴足容器中溶解复方药物,水面不得低于脚踝,水温以42℃左右为宜,时间控制于20至30分钟,以背心微汗为最佳程度,每晚浴足1次,1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采用TTM红外热成像技术,运用HIR-2000型红外热像诊断系统检测双足温度(嘱患者在环境温度为(22±1)℃,空气处于相对静止,相对湿度在60%-70%,无强红外辐射源存在,无灯光、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内条件下,暴露双下肢站立于距探测头1.5m的地毯上平衡5分钟后拍摄,拍摄下肢前位、后位2个体位,2张图 像,测量双足足趾面及足跟面4个区位的温度)。收集治疗前足趾面最低温度≤20℃或平均温度≤25℃的病例,观察其双足温度特点,治疗1-2个疗程后双足温度提升情况,阳虚质转化分数的变化情况,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畏寒肢冷症状改善情况,并仔细询问有无不良反应。
1.临床观察
2.1 观察指标
2.1.1 双足温度
观察患者双足的足趾面及足跟面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有何差异;观察患者采用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双足的足趾面及足跟面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及其变化;观察外界环境温度对患者双足温度有何影响。
2.1.2 双足温度差
观察患者采用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双足的足趾面及足跟面最低温度差、最高温度差及平均温度差的变化。
2.1.3 相关临床症状
观察患者采用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调查表积分的变化。
2.1.4 阳虚质转化分数
观察患者采用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阳虚质转化分数的变化情况。
2.1.5 妊娠情况
观察患者采用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治疗期间或治疗后1年内是否怀孕。
2.1.6 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采用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
2.2 疗效评定标准
2.2.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期间或一年内正常妊娠者;或未正常妊娠,足部温度升高,至少一侧足趾面最低温度≥20℃者。
显效:治疗后,双足温度升高,至少一侧足跟面最低温度≥20℃者,或至少一侧足趾面平均温度≥25℃;若双足温度有差异,且平均温度差>1.14℃者,治疗后平均温度差≤1.14℃。
好转:治疗后,双足温度升高;若双足温度有差异,且平均温度差>1.14℃者,治疗后平均温度差仍>1.14℃,但温度差减小,且0<温度差缩小率<50%。
无效:治疗后双足温度均未升高或下降者;若双足温度有差异,且平均温度差>1.14℃者,治疗后双足平均温度差未缩小或反增大者。
2.2.2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拟定。
积分变化=【(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治疗后各项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值减少≥95%。
显效:治疗后各项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70%,<95%。
有效:治疗后各项症状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30%,<70%。
无效:治疗后各项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证候积分值减少<30%。
2.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1 资料的整理
仔细检查并整理获得的上述资料后,将所有资料输入SPSS19.0软件并保存,以备数据分析。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所得数据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治疗前后、相同部位不同体位的数据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若P<0.01,则表示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自觉畏寒肢冷,且由红外热像诊断系统检测得治疗前足趾面最低温度≤20℃或平均温度≤25℃者的阳虚质不孕症患者32例。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4.1 一般资料
4.1.1 年龄分布及平均年龄
32例患者中,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44岁,平均年龄为33.44±7.62岁。各年龄段分布情况及其构成比见表1。
表1 年龄段分布及其构成比
4.1.2 病程分布
32例患者中,不孕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10.5年,平均病程为3.88±2.71年。病程分布情况及其构成比见表2。
表2 病程分布情况及其构成比
4.1.3 孕产史情况
32例患者中,原发性不孕8例,占25%;继发性不孕24例,占75%。其中,有人工流产史者9例,有胚胎停育史者3例,有IVF-ET失败史者13例。(见图1)
4.1.4 月经史情况
32例患者中,有月经不调病史的患者16例,占50%。
4.1.5 月经周期分布
32例患者中,在第一次行TTM扫描足部当日,处于月经期者6例,占18.75%;处于黄体期者17例,占53.125%;处于卵泡期者10例,占31.25%。在第二次行TTM扫描足部当日,处于月经期者3例,占9.375%;处于黄体期者23例,占71.875%;处于卵泡期者7例,占21.875%。见图2、图3
4.1.6 治疗疗程分布
32例患者中,在行第一次TTM扫描足部当日前,从未采用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者11例,占34.375%;已采用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至少1周者21例,占65.625%;见图4。
4.2 治疗结果
4.2.1 综合疗效
表3 综合疗效表
4.2.2 中医症候疗效
表4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
4.2.3 双足温度与外界天气温度的关系
表5 患者双足温度与外界天气温度关系表
注:患者双足温度在外界温度为10-20℃和0-10℃时的情况,*P<0.05,**P<0.01。
患者双足足趾面平均温度,在外界温度为10-20℃和0-10℃时有极显著差异(P<0.01),当外界温度为10-20℃时,患者双足足趾面平均温度高于外界温度为0-10℃时。患者双足足跟面平均温度,在外界温度为10-20℃和0-10℃时有极显著差异(P<0.01),当外界温度为10-20℃时,患者双足足跟面平均温度高于外界温度为0-10℃时。患者双足足跟面最高温度,在外界温度为10-20℃和0-10℃时有极显著差异(P<0.01),当外界温度为10-20℃时,患者双足足跟面最高温度高于外界温度为0-10℃时。患者双足足趾面最高温度,在外界温度为10-20℃和0-10℃时有显著差异(P<0.05),当外界温度为10-20℃时,患者双足足趾面最高温度高于外界温度为0-10℃时。患者双足足趾面最低温度,在外界温度为10-20℃和0-10℃时有显著差异(P<0.05),当外界温度为10-20℃时,患者双足足趾面最低温度高于外界温度为0-10℃时。患者双足足跟面最高温度,在外界温度为10-20℃和0-10℃时有显著差异(P<0.05),当外界温度为10-20℃时,患者双足足跟面最高温度高于外界温度为0-10℃时。
4.2.4 双足足趾面与足跟面温度比较
表6 患者双足足趾面与足跟面温度比较表
注:患者双足足趾面与足跟面温度比较,**P<0.01。
阳虚质不孕症患者采用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双足足趾面与足跟面的最高温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患者双足足趾面最高温度高于足跟面最高温度。治疗后,双足足趾面与足跟面的最高温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双足足趾面最高温度高于足跟面最高温度。治疗前,双足足趾面与足跟面的最低温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患者双足足跟面最低温度高于足趾面最低温度。治疗后,双足足趾面与足跟面的最低温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双足足跟面最低温度高于足趾面最低温度。
4.2.5 治疗前后双足温度比较
表7 治疗前后双足足趾面与足跟面的平均、最高、最低温度比较表
注:患者采用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双足足趾面与足跟面的平均、最高、最低温度比较表,*P<0.05。
患者患者采用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双足足趾面最高温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双足足趾面最高温度高于治疗前。阳虚质不孕症患者治疗前后,双足足跟面最高温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双足足跟面最高温度高于治疗前。
表8 治疗前后双足温度变化表
注:患者采用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双足平均、最高、最低温度比较表,*P<0.05。
患者采用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双足平均温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双足平均温度高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前后,双足最高温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双足最高温度高于治疗前。
4.2.6治疗前后双足温度差比较
表9 治疗前后双足温度差比较表
4.2.7 治疗前后阳虚质转化分数比较
表10 治疗前后阳虚质转化分数的比较表
注:患者采用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比较,P=0.000。
患者采用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前后阳虚质转化分数经配对t检验,t=4.289,P=0<0.01,有极显著差异性,治疗前后阳虚质转化分数降低明显。
4.2.8治疗前后畏寒症状比较
表11 畏寒症状疗效
4.2.9安全性观察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浴足中药复方外治法的安全性较高。
4.讨论
5.1 阳虚质不孕症患者双足远端最低温度低于近端最低温度;且其温度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外界温度越高,双足温度也越高,反之越低
不同人体体表温度的高低和分布情况会因人种、年龄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温度也不同,如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脑和内脏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7℃左右,较稳定,不受环境温度的变化,我们将这部分温度称为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肌肉四肢皮肤的温度则主要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会产生较大波动,我们将这部分温度称为外壳温度或表层温度(shell temperature)。同一个体相同部位体表温度在不同环境、季节、心理状态、生理状态、时间等条件下也会呈现不同的分布情况。当正常人体处在23℃的环境下时,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体表温度,额颈部皮肤温度为33-34℃,躯干皮肤温度为32℃,双手皮肤温度为30℃,双足皮肤温度为27℃。说明人体体表温度各部分之间有较大差异,肢端末梢皮肤温度最低,越靠近躯干、头部,则皮肤温度越高。当温度继续下降,肢端温度降低最明显,而头部温度则变化不大。在不同环境中,核温度和外壳温度的分布会有相应的变化。即在寒冷环境下,核温度分布区会比在温暖环境下有所减少,主要集中于胸腹内脏和头部。
有研究证实:局部血流是影响体表皮肤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皮肤密布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足部更是血管密布,末梢神经丰富。神经末梢与皮肤温度感受器联系密切,有调节温度的作用。这套调节系统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当人在寒冷环境或情绪激动时,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体表温度会随之降低。当人体因生理变化或患有疾病时,组织代谢、血液循环及神经状态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可能导致体表皮肤温度也出现相应的变化。红外热成像技术能通过图像信息,直观的展现出其变化,且可用数值测量并描述。
中医学理论体系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即“天人一体”的整体观。一年间,气候变化规律一般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体顺应其变化,则有《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言,天温日明,阳盛阴衰,人体阳气也随之充盛,故气血无凝滞而易运行;天寒日阴,阴盛阳衰,人体阳气亦弱,故气血凝涩而难行。而一日之内昼夜晨昏变化,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即反映了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的适应性调节。
本研究发现:观察对象的双足远端最低温度低于近端最低温度;且其温度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外界温度越高,双足温度也越高,反之则越低。符合中、西医理论,且与文献研究结论一致。
5.2 中药浴足复方外治法能有效改善阳虚质不孕症患者的阳虚质状态,缓解畏寒肢冷症状,显著提升双足温度
体质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一种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正是因为人们有不同的体质,所以对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不同,患病后病变类型的倾向也有所不同。体质是决定病性、病位和病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中医阴阳学说认为,女性属阴,更多的禀赋了自然界的阴气。生理上有经、孕、产、乳,体形较男性纤细、矮小、瘦弱,腠理疏松,肌肤细腻,卫外力弱,文静温和,脏腑功能一般较弱。故女性阳虚质发生率高于男性。相关研究证实,女性不孕症患者中,中医体质为阳虚质的出现频率较高。
《素问·骨空论》:“督脉者……此生病……其女子不孕。”是目前我国古籍中最早的关于不孕症病机理论的记载。督脉循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贯脊属肾,维系一身之元气,且于脊后与诸阳经交会,为阳脉之海,有温养胞宫的作用。督脉有病,则易导致肾阳亏损,宫寒不孕。有文献表明,“虚、损、寒”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三大主要原因,气血不足与寒客胞宫为其主要机理,而寒客胞宫、胞宫虚寒、气血亏虚是三大最常见证候。目前,临床上将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病机归纳为:肾虚、肝郁、痰湿、血瘀、湿热等五个方面。其中,若寒客胞中,则血为寒凝,以致血瘀气滞,导致不孕;当风取冷过度,耗伤阳气,则易生积聚,导致不孕。临床所见的不孕症中以肾虚为多,而肾虚中尤以肾阳虚为主。
温度是反映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诸多重要参数之一,大量长期临床实践中证实,绝大多数疾病都能改变人体组织的热功能。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体温的产生基于阳气的存在。在《难经·二十二难》中有记载:“气主煦之”,说明人体体温的来源和维持有赖于阳气的温煦作用。肾为人体之根,人体的阳气发于肾,通过三焦而上传于心。心主血脉,肺司呼吸,朝百脉,且与心同居上焦,由肺吸入的天之阳气,助心行血,从而使血液流注全身。脾居中焦,其将水谷之精微上传于肺,化为卫气,温煦四肢百骸。另外《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记载:“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腠理闭,气湿不行,水本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说明外界的阴阳变化,会通过影响汗液和尿液的排泄来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而血与津液又是汗液的化源。所以,我们认为,人体体温的产生和调节与气、血、津、液,五脏的功能和阴阳的消长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则所折寿而不彰”,即说明人体体温的维持有赖于阳气的温煦作用,并且阳气是决定人们生存和寿命的因素之一。而“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即肾阳为人一身阳气之根本,有温煦胞宫和全身的作用,若肾虚,则肾阳衰微,不能温煦子宫,乃至宫寒。宫寒则不能摄精成孕,或经血不足,冲任脉虚,胞脉失养,则不能成孕。如宋代太医院编写的《圣济总录》中就有记载:“妇人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清代医家傅山所著《傅青主女科·种子》中亦有“妇人有下身冰冷,非火不暖……夫寒冰之地,不能长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宫即寒,何能受孕?……盖胞胎居于心肾之间,上系于心而下系于肾,胞胎之寒凉,乃心肾二火之衰微也。”的记载,说明心肾阳虚,真火衰微,以致胞胎极寒,难以摄精成孕。故阳虚不孕,一般可理解为肾阳虚不孕。肾阳虚宫寒不孕者还有畏寒的表现。若肾阳虚衰,则肌肤不温;不能推动阳气温暖四肢,则手足冰冷;肾处下焦,肾阳虚衰,则阴寒相对偏盛,故双足发冷表现则更为明显。有研究证实,肾阳虚与主观怕冷和客观体表温度低下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肾阳虚不孕者除了上述表现,还有月经量少,经期错后,血色晦暗,经行小腹冷痛,腰酸腿软,小便清长,喜暖,脉右尺沉细,舌质淡、苔薄白。
根据病机学说的研究,认为肾阳不足所引起不孕大致可分为两点:一是命门火衰,胞宫失煦;一是寒客胞中,子宫寒冷。“肾藏精”,“精”可理解为生殖之精,说明肾主管人体的生殖繁衍,故有肾主生殖之说。“肾主生殖”是《内经》中,中医藏象学说对人体生殖生理的认识,即肾精充盛,则生殖功能正常;若肾精不足,肾气亏虚,生殖功能就会出现异常。若要成功孕育胎儿,则胞宫需有肾的温煦,肾精的滋养;肾精是人体物质的本源,其转化有赖于肾中阳气的温煦及推动。所以,在阳虚致宫寒不孕的治疗上,多采用温肾暖宫,补养肾气的方法。
除上述外,还有古人寒从足心入,濯之所以温阳,而却寒也的说法。所以,在本临床研究观察中,选用温热性中药,尤以温补肾阳的药物浴足复方外治法治疗阳虚质不孕症,以求在助孕同时,使患者全身阳气条达,敷布四肢,手足温暖,缓解畏寒发冷症状。
双足对人体十分重要,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就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即双足是人体三条阴经的起点,三条阳经的中点。加上3条奇经,总共66个穴位分布于双足上。研究表明:这些穴位对冷、热刺激,药物离子刺激等都非常敏感。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人体三条阴经中,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均始于足部。中医学认为,经络有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等作用。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组织、脏器出现病变,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其它部位。双足的反射区连通着人体的脏腑经络,当使用中药浴足治疗时,在药物的温热作用和水的热力的作用下,可促进气血运行,温煦脏腑,通经活络,从而调节内脏器官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通畅,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效率。同时,在静水压等机械作用和皮肤毛孔渗透吸收作用下,各种药物经皮进入人体组织外间质,从细胞液通过皮肤微循环,以弥散方式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不仅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因素的干扰与降解作用,还提高了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降低了个体用药差异。
5.3预防
双足远离心脏,加上重力作用和静脉瓣的存在,使双足血液回流困难。当大量血液积聚于下肢静脉时,下肢组织压力增加,即骨骼肌张力的增高和等长收缩,来挤压下肢血管,协助心脏泵血,完成人体血液的体循环过程。故双足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另有研究表明,不爱运动的人群体质多为阳虚质,故女性平时应适当锻炼,在寒冷天气时用温热水浴足,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双足畏寒冰冷的状态。根据“气不足便是寒”的理论,女性应合理作息,避免劳累过度或房事不节,经期注意不要进食生冷,避免涉水感寒,保持心情舒畅,改善不良心理因素,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Claims (9)

1.一种预防、治疗或/和改善阳虚证侯或阳虚体质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仙茅6-18份、艾叶6-18份、淫羊藿5-15份、黄芪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仙茅9-15份、艾叶9-15份、淫羊藿8-12份、黄芪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
仙茅12份、艾叶12份、淫羊藿10份、黄芪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仙茅的炮制品为酒仙茅;艾叶的炮制品为醋艾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仙茅、艾叶、淫羊藿、黄芪的原生药材、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或不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外用药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药剂是散剂、足浴剂、足贴。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取原料药;
b、各原料药分别加水提取制备成免煎颗粒剂再联合配伍使用,或者将各原料药混合,加水提取,加或不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外用药剂。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足部给药的用于改善阳虚质不孕症患者畏寒肢冷症状的药物中的用途。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足部给药的治疗阳虚不孕的药物中用途。
CN201410224952.1A 2014-05-26 2014-05-26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040274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4952.1A CN104027493A (zh) 2014-05-26 2014-05-26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4952.1A CN104027493A (zh) 2014-05-26 2014-05-26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7493A true CN104027493A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58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4952.1A Pending CN104027493A (zh) 2014-05-26 2014-05-26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749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6559A (zh) * 2015-06-30 2015-09-16 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61002A (zh) * 2016-01-29 2016-05-11 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 一种艾叶保健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27803A (zh) * 2018-11-28 2020-06-05 成都中医药大学 医用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制造检测黄体不健不孕症的装置中的用途
CN116440206A (zh) * 2022-01-07 2023-07-18 陆华 一种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和/或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中药组合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2374A (zh) * 2002-01-11 2003-07-30 郭海 用于治疗肾虚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444A (zh) * 2010-12-27 2012-07-04 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2767A (zh) * 2011-03-02 2012-09-05 华中科技大学 促进胚泡着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2374A (zh) * 2002-01-11 2003-07-30 郭海 用于治疗肾虚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444A (zh) * 2010-12-27 2012-07-04 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2767A (zh) * 2011-03-02 2012-09-05 华中科技大学 促进胚泡着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剑英: "健康,从足下开始", 《中国药店》 *
许润三等: "中医妇科临床证治系列讲座 第六讲 妇科常用中药", 《中国医刊》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6559A (zh) * 2015-06-30 2015-09-16 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61002A (zh) * 2016-01-29 2016-05-11 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 一种艾叶保健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27803A (zh) * 2018-11-28 2020-06-05 成都中医药大学 医用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制造检测黄体不健不孕症的装置中的用途
CN116440206A (zh) * 2022-01-07 2023-07-18 陆华 一种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和/或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5838B (zh) 一种养肾补肾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2559B (zh) 一种补肾壮阳、养颜及治疗不孕不育的中药丸
CN104027493A (zh)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285164B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
CN10478453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606347A (zh)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制剂
CN102688361B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229345B (zh) 益气补血药
CN105999049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及其引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7334904A (zh) 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04056C (zh) 一种治疗肾功能不全的药物
Mosher A Physiologic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Dysmenorrhea and Kindred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the Menstrual Function: Third Note
CN103830666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足浴组合物
CN107007652A (zh) 康复新液联合中药在制备治疗不孕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135721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Twenty-eight cases of simple obesity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syndrome in females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nd isolated-medicinal moxibustion
CN105641057A (zh) 一种治疗脾不统血型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药物组合物
Huang et al. Ren Xiaofang'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from
CN105596670B (zh) 东革阿里复方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1391A (zh) 一种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4755A (zh) 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69005A (zh) 一种中医阳虚体质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4512A (zh) 特拉唑嗪在制备治疗产后尿潴留药物中的应用
CN115957265A (zh) 一种治疗虚火上炎的中药外治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36064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