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5470A -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5470A
CN104025470A CN201280018216.XA CN201280018216A CN104025470A CN 104025470 A CN104025470 A CN 104025470A CN 201280018216 A CN201280018216 A CN 201280018216A CN 104025470 A CN104025470 A CN 104025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coding matrix
code book
csi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82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5470B (zh
Inventor
周永行
张雷鸣
王建国
刘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25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5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5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5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42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 H04L25/0246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with facto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343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W,W=αSV,其中矩阵V为N×ν的矩阵,N为参考信号端口数,ν≤N,S为行选择矩阵,用于选择矩阵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α为常数。向基站发送CSI,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MI与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预编码矩阵,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进而减少了由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 CSI的方法、 用户设备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 并且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 息 CSI报告方法、 用户设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通过发射预编码和接收合并, 多入多出 (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系统可以得到分集和阵列增益。 利用预编码的系统可以表示为
y = H V s+n
其中 y是接收信号矢量, H是信道矩阵, 是预编码矩阵, s是发射的符 号矢量, n是测量噪声。
最优预编码通常需要发射机完全已知信道状态信息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常用的方法是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UE ) 或者移 动台 (Mobile Station, MS ) 或者中继 (Relay ) (以下通称 UE)对瞬时 CSI 进行量化并报告给节点 B ( NodeB ), 包含基站 ( Base station, BS ), 接入点 ( Access Point ),发射点 ( Transmission Point, TP ),或者演进节点 B ( Evolved Node B, eNB )或者中继( Relay ), 以下通称基站。现有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系统才艮告的 CSI信息包括秩指示 ( Rank Indicator, RI )、 预编码矩阵指示(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和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信息等, 其中 RI和 PMI分别指示使用的传输层数 和预编码矩阵。 通常称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为码本, 其中的每个预编 码矩阵为码本中的码字。 在上述 LTE 系统所用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 =v^V , 其中 v=RI, 并且, 矩阵 V满足恒模特性, 即各个元素具有相同的 幅度。 上述特性使得预编码矩阵之后基站的每个天线端口都要发送数据, 且 每个天线的发送功率恒定。
在宏小区网络中部署低功率节节点 (例如微基站或者中继节点), 是一 种通过空间重用达到更高的覆盖和容量增益的有效方法。 目前这种异构网络 部署已经在 LTE标准化过程中得到广泛讨论。与传统的宏小区同构网部署相 比, 在上述异构网部署中, 宏基站可能对低功率节点或者微基站服务的 UE 产生严重的干扰。 为了降低或者避免这种干扰, 现有技术通过引入近似空白 子帧 (Almost Blanking Subframe, ABS ) 降低宏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从而減 少对低功率节点或者微基站覆盖区域内 UE的千扰, 低功率节点或者微基站 可以优先调度小区边缘的 UE使用 ABS子帧,从而避免该 UE受到宏基站的 严重干扰。
但是, 在上述千扰协调方案中, 需要基站与低功率节点或者微基站之间 根据干扰条件进行协调, 同时需要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 ABS子帧, 这不但浪费基站的时频资源, 同时进一步限制了调度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 CSI 的方法、 用户设备和基 站, 減少了由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报告 CSI的方法, 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
基于所述参考信号, 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 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Νχν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 < 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 为常数;
向所述基站发送 CSI, 所述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 与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l| P || F= II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 V与所述 u不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 其中, e[O,2r] ;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0,2r]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 其中, e[0,27r|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0,2;τ] ;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行述述
参参系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和 /或所述矩阵 U为长期演进 LTE 8下 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为 LTE 10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 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报告 CSI的方法, 包括:
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所述 UE发送的 CSI, 其中, 所述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由所述 UE基于所述参考信 号从码本中选择,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Νχν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 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α为常数。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Ρ,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l| P || F= II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 V与所述 U不相等。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和 /或所述矩阵 U为长期演进 LTE 8下 行系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为 LTE 10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 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第三方面, 提供一种报告 CSI的方法, 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 CSI过程配置信息,其中所述 CSI过程配置信息包含至 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一个或者多个干 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基于与所述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资源和干扰测量资源,从码 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 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 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 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α为常数;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所述 CSI包括预编码矩 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P与 W满足 l| P || F= II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于第一码本, 所述至少一个 CSI 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 编码矩阵 W, 所述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与 所述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 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
的预编码矩阵 Ρ为以下中的至少一
第四方面, 提供一种报告 CSI的方法, 包括:
向用户设备 UE发送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 CSI过程配置信息包 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一个或者多 个千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接收所述 UE发送的与所述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其中, 所述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 阵由所述 UE基于所述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和干扰测量资源从码 本中所选择,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 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数。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 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II W II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 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于第一码本, 所述至少一个 CSI 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 编码矩阵 W, 所述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与 所述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 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
的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
β
第五方面, 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
存储单元, 用于存储码本;
选择单元, 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 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码本中 选择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Νχν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 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数;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 CSI, 所述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结合第五方面,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所 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 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II W II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 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 V与所述 u不相等。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和 /或所述矩阵 U为长期演进 LTE R8下 行系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为 LTE 10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 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第六方面, 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 UE发送的 CSI, 其中, 所述 CSI包括预编码 矩阵指示 PMI , 所述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 所述预编码矩阵由所述 UE 基于所述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 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数。 结合第六方面,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l| P || F= II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 V与所述 u不相等。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和 /或所述矩阵 U为长期演进 LTE 8下 行系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为 LTE 10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 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第七方面, 提供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 CSI过程 配置信息包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 一个或者多个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存储单元, 用于存储码本;
选择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资源和干扰 测量资源, 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中包含 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x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 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 量, α为常数;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所述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ΡΜΙ, 所述 ΡΜΙ与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结合第七方面, 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 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Ρ,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 II W II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 罗贝尼乌斯范数。
结合第七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一码 本,所述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 二码本, 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w, 所述第二码本的预 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结合第七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与 所述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一码 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存储单元存 储的第二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第八方面, 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 CSI 过程配置信息包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 源和一个或者多个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 UE发送的与所述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其中, 所述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由所述 UE基于所述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和干扰 测量资源从码本中所选择,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Νχν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α为常数。
结合第八方面,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Ρ,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l| P || F= II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结合第八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所 述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于第一码本, 所述至少一个 CSI 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 编码矩阵 W, 所述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结合第八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 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与 所述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 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
的预编码矩阵 Ρ为以下中的至少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基站 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报告 CSI的方法。
图 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报告 CSI的方法。
图 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报告 CSI的方法。
图 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报告 CSI的方法。
图 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 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 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 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 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 是全部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 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例如: 全球移动 通讯 (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系统、码分多址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 系统、 宽带码分多址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系统、 先进 的长期演进 ( 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 LTE-A ) 系统、 通用移动通信系 统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UMTS )等。
还应理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 UE, User Equipment ) 包括 但不限于移动台 ( MS, Mobile Station )、 移动终端( Mobile Terminal )、 移动 电话 ( Mobile Telephone )、 手机 ( handset )及便携设备 ( ortable equipment ) 等, 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与一个或 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 例如, 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 "蜂窝" 电 话)、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 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 袖珍式、 手持式、 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图 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报告 CSI反馈的方法。 该方法由 UE执行, 例如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 ) 或者移动台 ( Mobile Station, MS ) 或者中继 ( Relay ) (以下通称 UE)。
101、 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
102、 基于参考信号, 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 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ν≤Ν,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α为常数。
本实施例中, 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所述预编码矩阵 W。
103、 向基站发送 CSI,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PMI与选择的预 编码矩阵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对 101中的参考信号的类型不作限定。 例 如, 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解调参考信号或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 还需要说明的是, UE可以通过接收基站通知(例如 RRC信令或者下行控制 信息 DCI )或者基于小区标识 ID得到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并在对应的 资源或者子帧得到参考信号。
应理解, 上述天线端口与参考信号端口对应, 它可以对应于一个物理天 线或者天线阵元; 也可以对应于一个虚拟天线, 其中虚拟天线为物理天线或 者天线阵元的加权组合。 可选地, 在步骤 102 之前, 还可包括基于所述参考信号, 确定秩指示 I, 所述 RI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可以包括
UE基于所述参考信号获取信道估计值;
UE基于所述信道估计值, 针对每个容许的秩指示 RI取值, 针对其中的 每个预编码矩阵计算信道容量或者吞吐量等度量值; 选择使得所述度量值最 优的秩指示 RI作为所述确定的秩指示 RI。
可选地, 在步骤 102 之前, 还可包括基于所述参考信号, 确定秩指示 I, 所述 RI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可以包括 UE基于所述参考信号的端 口数以及码本子集限制对应的容许的 I的唯一取值得到 I; 其中码本子集 限制可以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如 RRC信令通知 UE。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对 102中的基于所述参考信号, 从码本中 选择预编码矩阵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 根据 UE和预定义的准则如 信道容量或者吞吐量最大化的准则或者弦距最小化准则,从所述码本中选择 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102中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可包括: 基于所述参考信号, 从码本子集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其中码本子集可以是预 定义的; 或者由 UE上报给基站并由基站基于 UE上报确定并通知给 UE; 或 由 UE确定并上报的码本子集, 例如最近上报的码本子集。
步骤 102中的所述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为两个矩阵 S和 V的乘积, 即
W = « -SV (1) 其中"为一个常数; s为一个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的一个或者 多个行矢量, 其元素为 1或者 0; V为一个 Νχν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口 数。 进一步地, 矩阵 V可以满足
ν"ν = "Ί
具体地,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或者层数为 1时, 结构为 W的预编 码矩阵可以是 1 0 0 0
1 0 1 1 1 0 1 0
W
2 0 ' 2 0 ' 2 1 ' 2 0
0 0 0 1
(4) 与之相对应:
α = 1 (5)
1
V
(6)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7) 其中, 式 (7)中的矩阵 S分别用于选择矩阵 V的第一、 二、 三和四行。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还可以是
(8) 与之相对应
« = 1 (9)
V
其中, 式 (l i)中的矩阵 s分别用于选择矩阵 v的第一和第三、第二和第四 行。 其中 的取值可以是 0 到 2 。 具体地, Θ取值可以 为
,士 ,±
2 3 6 8 16 32等。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或者层数为 1时, 结构为 W的预编 码矩阵还可以是 1 0 1 0 1 0 1 0
1 1 1 0 1 -1 1 0 1 j 1 0 1 —j 1 0
W
2 0 ' 2 1 ' 2 0 ' 2 1 ' 2 0 ' 2 1 ' 2 0 ' 2 1
0 1 0 -1 0 j 0 -j (12)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或者层数为 2时, 结构为 W的预编 码矩阵可以是
与之
其中, 式 (15)中的矩阵 S分别用于选择矩阵 V的第一和第二、 第二和第 三、 第三和第四行、 第一和第四行。 其中 的取值可以是 0到 2 。 具体地,
0士 ± 士 ± ± 士
取值可以为 2 3 6 8 16 32等。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或者层数为 2时, 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
1 1 1 1 0 0 0 0
1 0 0 1 0 0 1 1 1 1 1 1
1 -1 ' j -j 0 0 , 0 0
0 0 0 0 1 — 1 j -j
W ( 17 ) 以
1 1 1 1 0 0 0 0
1 1 — 1 1 j —j 1 0 0 1 0 0
0 0 , 0 0 , 1 1 1 1
0 0 0 0 1 -1 j —j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或者层数为 2时, 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 还可以是
与之相对应:
« = 1 (19)
其中, 式 (19)中的矩阵 S分别用于选择矩阵 V的第一和第二、 第二和第 三、 第三和第四行、 第一和第四行。 其中 6»的取值可以是 0到 2 具体地,
0土 ± 土 ± ± 土
取值可以为 2 _3 _6 _8 _16 _32等。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或者层数为 2时, 结构为 W的预编 码矩阵还可以是
1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0 1 1 0 1 1 0 1 0 0
W
0 0 '2 0 1 '2 0 0 '2 0 1 '2 0 0 '2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1 (22)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或者层数为 3时, 结构为 W的预编 码矩阵可以是
与之相对应:
(24)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26) 其中, 式 (23)中的矩阵 S分别用于选择矩阵 V的第一和第二和第三、 第 一和第二和第四、 第一和第三和第四、 第二和第三和第四行。 其中 的取值
0士 士 士 ± ± 士
可以是 0到 2 。 具体地, 取值可以为 2 3 6 8 16 32等。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或者层数为 3时, 结构为 W的预编 码矩阵还可以是
与之相对应:
a 1 (28)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30)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式(4) - (27)所示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可以 通过修改《的取值得到其它与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 此处不进一步列举。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 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还可以是
W = «-SV (31) 其中 α为常数, S为行选择矩阵, 矩阵 V为 LTE R8下行系统 4天线端 口、 V层 CSI 4艮告对应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秩 -V码本中, 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还可以是
W = a - SV
其中《为常数, S为行选择矩阵, 矩阵 V为 LTE R10下行系统 8天线端 口、 V层 CSI 4艮告对应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对 103中发送 CSI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例如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和秩指示 RI具有不同的时间域或者频域颗粒度, 或者基于不同的子帧周期或者子带大小得到。 此外, 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和秩指示 RI可以在相同的子帧发送, 也可以在不同的子帧发送。 此外, 所 述 CSI还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Index,简称 CQI )。
举例来说, 所述向基站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CSI,可以是 UE通过物理上行 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 道(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向基站发送信道状态信息 CSI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码本中还包含结构为 Ρ=βυ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u < N, β为常数, β的取 值使得预编码矩阵 Ρ与预编码矩阵 W满足 II P II F= II W II F, II |^表示矩阵 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Frobenius)。 上述预编码矩阵 P可以是其它码本(此处 称之为第二码本) 中的预编码矩阵 U经过比例缩放得到, 即
ρ = β υ
其中 为常数, 称之为比例缩放因子。 当至少存在两个预编码矩阵 P和 预编码矩阵 W时, β的取值使得预编码矩阵 P与预编码矩阵 W满足关系 II Ρ II F = 11 W ll F ,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 (Frobenius)范数。如矩阵 A的 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表示矩阵 A第 i行第 j列的元素, 和 分别为矩阵 A的行数和列数。 易知, 满足 II P II F ! ^^^ ^的 为
(35) 本实施例中, 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所述预编码矩阵 Ρ 进一步地, 矩阵 U可以满足关系 UflU = v-1I (36) 可选地, 预编码矩阵 P和预编码矩阵 W对应于相同的 V的取值, 此时, 预编码矩阵 P和预编码矩阵 W具有相同的层数, 即二者同属于秩 -V的码本; 可选地, 预编码矩阵 P和预编码矩阵 W对应于不同的 V的取值, 此时, 预编码矩阵 P和预编码矩阵 W具有不同的层数, 即二者不属于相同层数的 码本。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矩阵 U可以是 LTE R8下行系统 4天线端口、 v 层 CSI 艮告对应的码本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为 2, 所述预编码矩阵 P可以为以 下矩阵中的一种: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为 3 , 所述预编码矩阵 P还可以为 以下矩阵中的一种: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为 3, 所述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矩 阵中的一种: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矩 阵中的一种:
以 4天线端口为例, 所述秩指示 RI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矩 阵中的一种:
需要指出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编码矩阵 W或者预编码矩阵 Ρ , 可 以是经过行或者列置换之后的预编码矩阵。 例如, 不同的天线编号将对应地 导致预编码矩阵行置换。
应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对 102中的码本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例如, 秩 a的码本中可以包含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而不包含结构为 P的预编码矩 阵, a为正整数, 而秩 b的码本中可以包含结构为 P的预编码矩阵, 不包含 结构为 W的预编码矩阵, b为正整数;还可以是秩 a码本中既包含结构为 W 的预编码矩阵, 也包含结构为 P的预编码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 秩 a的码本 可指由 a个列矢量构成的预编码矩阵组成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
上文中结合图 1 ,从 UE的角度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报告 CSI 的方法, 下面将结合图 2, 从基站的角度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报告 CSI 的方法。
图 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报告 CSI的方法。图 2的方法由基站执行, 例如可以是节点 B ( NodeB ),接入点( Access Point ),发射点( Transmission Point, TP ), 或者演进节点 B ( Evolved Node B, eNB )或者中继 ( Relay )。
应理解, 图 1的 UE侧描述的 UE与基站的交互及相关特性、 功能等与 图 2的基站侧的描述相应,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赘述。
201、 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参考信号。
202、 接收 UE发送的 CSI, 其中,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PMI 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预编码矩阵由 UE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 码本 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 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步骤 202中的 PMI可以是 UE基于所述参考 以及 RI得到的, 所述 RI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可以包括
UE基于所述参考信号获取信道估计值;
UE基于所述信道估计值, 针对每个容许的秩指示 RI取值, 针对其中的 每个预编码矩阵计算信道容量或者吞吐量等度量值; 选择使得所述度量值最 优的秩指示 RI作为所述确定的秩指示 RI。
所述 RI还可以是 UE基于所述参考信号的端口数以及码本子集限制对 应的容许的 RI的唯一取值得到 RI; 其中码本子集限制可以由基站通过高层 信令如 RRC信令通知 UE。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P, Ρ=βυ, 其中矩 阵 U为 Nxu的矩阵, u≤ Ν,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 11 W l 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述 V与上述 U不相等。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可包括公式 ( 1 ) 至公式 (41 ) 中 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和 /或矩阵 U 为长期演进 LTE R8下行系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为 LTE R10 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图 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报告 CSI的方法。 图 3的方法可以由 UE 执行, 例如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 ) 或者移动台 (Mobile
Station, MS ) 或者中继 ( Relay ) (以下通称 UE)。
301、 接收基站发送的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 CSI过程配置信息包含 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一个或者多个 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302、 基于与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资源和干扰测量资源, 从 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 为 Nxv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 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α为常数。
303、 向基站发送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ΡΜΙ, ΡΜΙ与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另夕卜, 多个 CSI过程使用不同的码本, 为基站进一步提供了调度和传输 方式选择的自由度, 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Ρ, ρ=βυ, 其中矩 阵 U为 Nxu的矩阵, u≤ Ν,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 11 W l 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于 第一码本,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 第一码本 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W, 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与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1 0 1 j 1 0 1 -j , 1 0
、 、 、 、 、 和一
0 2 1 2 0 、 2 1 2 0 2 1 2 0 2 1
0 1 0 -1 0 j 0 —j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一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1;
与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第二码本中的预编码 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二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2;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码本可包括公式( 1 )至公式(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码本可包括公式( 1 )至公式(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图 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报告 CSI的方法。图 4的方法由基站执行, 例如可以是节点 B ( NodeB ),接入点( Access Point ),发射点( Transmission Point, TP ), 或者演进节点 B ( Evolved Node B, eNB )或者中继 ( Relay )。
应理解, 图 3的 UE侧描述的 UE与基站的交互及相关特性、 功能等与 图 4的基站侧的描述相应, 为了筒洁, 在此不再赘述。
401、 向用户设备 UE发送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 CSI过程配置信息 包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一个或者 多个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402、 接收 UE发送的与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其中, CSI包括预编 码矩阵指示 PMI, PMI 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预编码矩阵由 UE基于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和干扰测量资源从码本中所选择, 码本中包含预 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 < 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 数。
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 PMI后 , 根据所述 PMI获取所述 PMI对应的预 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另外, 多个 CSI过程使用不同的码本, 为基站进一步提供了调度和传输 方式选择的自由度, 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P, ρ=βυ, 其中矩 阵 U为 Nxu的矩阵, u≤ Ν,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 11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 于第一码本,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 第一码 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W,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卩。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与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一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1;
与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第二码本中的预编码 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二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2;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码本可包括公式( 1 )至公式(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码本可包括公式( 1 )至公式(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上文中结合图 1至图 4, 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报告 CSI的方 法,下面将结合图 5至图 12,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图 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 5方法中的用户设备包 括接收单元 501、 存储单元 502, 选择单元 503和发送单元 504。
接收单元 501 ,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
存储单元 502, 用于存储码本。
选择单元 503 , 于基于参考信号, 从所述存储单元 502中存储的码本中 选择预编码矩阵, 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Νχν 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 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数。
发送单元 504, 用于向基站发送 CSI,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PMI与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存储单元 502中存储的码本中还可包含预编 码矩阵 P, Ρ=βυ ,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 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 使得 Ρ与 W满足 l| P || F = II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存储单元 502中存储的码本中可包括公式 ( 1 ) 至公式 (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述 V与上述 U不相等。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和 /或矩阵 U 为长期演进 LTE R8下行系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为 LTE R10 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图 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6的基站包括发送单元 601 和接收单元 602。
发送单元 601 ,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单元 602, 用于接收 UE发送的 CSI, 其中,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 示 PMI,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预编码矩阵由 UE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 中选择, 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 < 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一个或 者多个行矢量, α为常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 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 用于存储所述码本。
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获取单元,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 ΡΜΙ 后, 根据所述 ΡΜΙ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码本中获取从所述 ΡΜΙ对应的所述预编码 矩阵。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还可包含预编码矩阵 Ρ, ρ=βυ, 其中 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 11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可包括公式 ( 1 ) 至公式 (41 ) 中 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述 V与上述 u不相等。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和 /或矩阵 U 为长期演进 LTE R8下行系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为 LTE R10 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图 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 7中的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 701、 存储单元 702、 选择单元 703和发送单元 704。
接收单元 701,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 CSI过程 配置信息包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 一个或者多个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存储单元 702, 用于存储码本。
选择单元 703 , 用于基于与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资源和千扰 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 数。
发送单元 704, 用于向基站发送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CSI包括预 编码矩阵指示 PMI, PMI与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另夕卜, 多个 CSI过程使用不同的码本, 为基站进一步提供了调度和传输 方式选择的自由度, 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所述存储单元 702存储的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P,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 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 使得卩与 W满足 ll P ll F= ll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 于所述存储单元 702存储的第一码本,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 对应于所述存储单元 702存储的第二码本, 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 码矩阵 W, 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与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存储单元 702存储的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 种: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一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1。 与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存储单元 702存 储的第二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二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2。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码本可包括公式( 1 )至公式(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码本可包括公式( 1 )至公式( 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图 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图 8的基站包括发送单元 801 和接收单元 802。
发送单元 801 ,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 CSI 过程配置信息包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 源和一个或者多个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接收单元 802, 用于接收 UE发送的与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其中,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PMI 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预编码矩阵由 UE基于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和干扰测量资源从码本中所选择, 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Νχν的矩阵, Ν为参考 信号端口数, v < 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 矢量, a为常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另夕卜, 多个 CSI过程使用不同的码本, 为基站进一步提供了调度和传输 方式选择的自由度, 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P, ρ=βυ, 其中矩 阵 U为 Nxu的矩阵, u≤ Ν,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 11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 于第一码本,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 第一码 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W,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与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一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1。
与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第二码本中的预编码 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二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2。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码本可包括公式( 1)至公式(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码本可包括公式( 1)至公式(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图 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 9方法中的用户设备包 括接收器 901、 存储器 902、 处理器 902和发送器 903。
接收器 901 ,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
存储器 902, 用于存储码本。
处理器 903, 用于基于参考信号, 从所述存储器 902中存储的码本中选 择预编码矩阵, 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 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 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数。
发送器 904, 用于向基站发送 CSI,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PMI 与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所述存储器 902中存储的码本中还可包含预 编码矩阵 P,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 N, β为常数, β的取 值使得卩与 W满足 II P || F= II W ||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所述存储器 902中存储的码本中可包括公 式 ( 1) 至公式 (41)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述 V与上述 u不相等。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和 /或矩阵 U 为长期演进 LTE 8下行系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为 LTER10 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图 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图 10的基站包括发送器 1001 和接收器 1002。
发送器 1001,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器 1002,接收 UE发送的 CSI,其中,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预编码矩阵由 UE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 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Νχν的矩阵, Ν为参考 信号端口数, v < 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 矢量, a为常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 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 用于存储所述码本。
所述处理器还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 PMI后, 根据所述 PMI从所述存 储单元存储的所述码本中获取从所述 PMI对应的所述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还可包含预编码矩阵 P, ρ=βυ, 其中 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 11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可包括公式 ( 1 ) 至公式 (4 ·) 中 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述 V与上述 u不相等。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和 /或矩阵 U 为长期演进 LTE R8下行系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矩阵 V为 LTE R10 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图 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 11中的用户设备包 括接收器 1101、 存储器 1102、 处理器 1103和发送器 1104。
接收器 1101,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 CSI过程 配置信息包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 一个或者多个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存储器 1102, 用于存储码本。
处理器 1103 ,用于基于与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资源和千扰测 量资源, 从所述存储器 1102 中存储的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码本中包含 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 数。 发送器 1104, 用于向基站发送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CSI包括预编 码矩阵指示 PMI, PMI与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另夕卜, 多个 CSI过程使用不同的码本, 为基站进一步提供了调度和传输 方式选择的自由度, 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存储器 1102 中存储的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 矩阵 P,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 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 得 Ρ与 W满足 ll P ll F= II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 于存储器 1102中存储的第一码本,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 应于存储器 1102 中存储的第二码本, 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 阵 W, 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与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存储器 1102中存储的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一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1。
与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存储器 1102中存储的 第二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2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二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2。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述存储器 1102 中存储的第一码本可包 括公式 (1 ) 至公式 (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上述存储器 1102 中存储的第二码本可包 括公式 (1 ) 至公式 (41 ) 中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图 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 12 的基站包括发送器
1201和接收器 1202。
发送器 1201 ,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 CSI 过程配置信息包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 源和一个或者多个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接收器 1202, 用于接收 UE发送的与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其中,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PMI 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预编码矩阵由 UE基于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和干扰测量资源从码本中所选择, 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 信号端口数, v < 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 矢量, a为常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 通过调整码本的结构, 可以根据干扰情况来选择合适 的预编码矩阵, 从而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天线端口及其功率, 进而减少了由 基站进行干扰控制所带来的调度资源的浪费。
另外, 多个 CSI过程使用不同的码本, 为基站进一步提供了调度和传输 方式选择的自由度, 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P, ρ=βυ, 其中矩 阵 U为 Nxu的矩阵, u≤ Ν,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F = 11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 于第一码本,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 第一码 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W,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卩。
可选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 与第一 CSI过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1 0 1 j 1 0 1 -j 1 0
、 、 、 、 、 和一
0 2 1 2 0 、 2 1 2 0 2 1 2 0 2 1
0 1 0 1 0 j 0 —j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一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1。
与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第二码本中的预编码 矩阵 Ρ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 可以限制第二 CSI过程对应的 RI为 2。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一码本可包括公式( 1 )至公式(37 ) 中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码本可包括公式(1 )至公式(37 ) 中的一个或多个矩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 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 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 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 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筒洁, 上述描 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 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 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 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 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 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 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 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 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 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 ROM,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 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7)

  1. 权利要求
    1. 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 CSI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
    基于所述参考信号, 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 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 为常数;
    向所述基站发送 CSI, 所述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 与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2.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 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 使得 Ρ与 W满足 l| P||<sub>F</sub>=IIWll<sub>F</sub>, II II <sub>F</sub>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3.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V与所述 u不相等。
  4. 4. 如权利要求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 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 其中, e[0,2r]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5. 5. 如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 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e [0,2;r]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 其中, [0,2 τ]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1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1 0 0 1 1 0 1 1 0
    、 、 和 , 一 1 0 0
    2 0 0 、 2 0 1 2 0 0 2 0 1 、 2 0 0 2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1
  6. 6. 如权利要求 1-5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端口数为 4 ,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e[0,2r];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7. 7. 如权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 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8. 8. 如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 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β β
  9. 9. 如权利要求 1-8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 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10. 10. 如权利要求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 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和 /或所述矩阵 U为长期演进 LTE R8下行系统 4天 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11. 11. 如权利要求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号 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为 LTE R10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 编码矩阵。
  12. 12. 一种 4艮告信道状态信息 CSI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所述 UE发送的 CSI, 其中, 所述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所述预编码矩阵由所述 UE基于所述参考信 号从码本中选择,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Νχν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 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数。
    13、 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l| P || F= II W ll F, II II F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13.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V与所述 u不相等。
  14. 15. 如权利要求 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 其中, ee[0,2r]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15. 16. 如权利要求 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e[0,2;r]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 其中, e[0,2r]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1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1 0 0 1 1 0 1 1 0
    、 、 和 , 1 0 0
    2 0 0 、 2 0 1 2 0 0 2 0 1 、 2 0 0 2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1
  16. 17. 如权利要求 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e[0,2r];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
  17. 18. 如权利要求 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18. 19. 如权利要求 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19. 20. 如权利要求 12-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1 1 0 0 1 0 0 0
    j -j o 0 0 1 0 0
    β . 和 β .
    0 0 1 1 0 0 1 0
    0 0 1 -1 0 0 0 1
  20. 21. 如权利要求 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矩阵 V和 /或所述矩阵 U为长期演进 LTE R8下行系统 4 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21. 22. 如权利要求 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为 LTE R10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 预编码矩阵。
  22. 23. 一种 · ^告信道状态信息 CSI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 CSI过程配置信息,其中所述 CSI过程配置信息包含至 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一个或者多个干 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基于与所述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资源和干扰测量资源,从码 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 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 Ν, S为行选择矩阵, 用 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数;
    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所述 CSI包括预编码矩 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23. 24. 如权利要求 2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ll P ll <sub>F</sub>= II W ll <sub>F</sub>, II II <sub>F</sub>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24. 25. 如权利要求 23或 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 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于第一码本,所述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 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 阵 W, 所述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25. 26. 如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 CSI过程相 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
  26. 27. 一种 4艮告信道状态信息 CSI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向用户设备 UE发送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 CSI过程配置信息包 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一个或者多 个千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接收所述 UE发送的与所述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其中, 所述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 阵由所述 UE基于所述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和干扰测量资源从码 本中所选择,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 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α为常数。
  27. 28. 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l| P || <sub>F</sub> = II W ll <sub>F</sub> , II II <sub>F</sub>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28. 29. 如权利要求 27或 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 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于第一码本,所述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 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 阵 W, 所述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29. 30. 如权利要求 2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 CSI过程相 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 一种:
    与所述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
    的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一
  30. 31.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
    存储单元, 用于存储码本; 选择单元, 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 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选择 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 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α为常数;
    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 CSI, 所述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ΡΜΙ, 所述 ΡΜΙ与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31. 32. 如权利要求 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 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Ρ,所述 Ρ=βυ,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 < 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sub>F</sub> = II W II <sub>F</sub>, II II <sub>F</sub>表示矩阵的弗 罗贝尼乌斯范数。
  32. 33. 如权利要求 3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V与所述 u不相
  33. 34. 如权利要求 31-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考信号端口数为 4,
    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 少一种:
    , 其中, e [O, 2 r] ;
    或者,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 少一种:
  34. 35. 如权利要求 31-3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 考信号端口数为 4,
    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e[0,2;r]
    或者,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 少一种:
    或者,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 少一种: 其中, e[0,2r];
    或者,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 少一种:
  35. 36. 如权利要求 31-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考信号端口数为 4,
    预^ ¾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e[0,2 r] ;
    或者,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 少一种:
  36. 37. 如权利要求 31-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 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 中的至少一种:
  37. 39. 如权利要求 31-3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 阵
  38. 40. 如权利要求 31-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 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和 /或所述矩阵 U为长期演进 LTE R8下行系 统 4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39. 41. 如权利要求 31-3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 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为 LTE 10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 中的预编码矩阵。
  40. 42.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 UE发送的 CSI, 其中, 所述 CSI包括预编码 矩阵指示 PMI , 所述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由所述 UE 基于所述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 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a为常数。
  41. 43. 如权利要求 4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ll P ll <sub>F</sub> = II W ll <sub>F</sub>, II II <sub>F</sub>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42. 44. 如权利要求 43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 V与所述 u不相等。
  43. 45. 如权利要求 42-4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 e [O, 2 r] ;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44. 46. 如权利要求 42-4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θ
    , 其中,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 其中, [0, 2 τ]
    或者, 所述預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45. 47. 如权利要求 42-4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 4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 θ [0, 2π];
    或者,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46. 48. 如权利要求 42-4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47. 49. 如权利要求 42-4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48. 50. 如权利要求 42-4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sub>:</sub> 所述. -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矩阵中的至少一种:
  49. 51. 如权利要求 42-4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 所述矩阵 V和 /或所述矩阵 U为长期演进 LTE R8下行系统 4 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50. 52. 如权利要求 42-4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信 号端口数为 4,所述矩阵 V为 LTE R10下行系统 8天线端口对应的码本中 ooo o7J 11 · .的 预编码矩阵。
  51. 53.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 CSI过程 配置信息包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和 一个或者多个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存储单元, 用于存储码本;
    选择单元,用于基于与所述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资源和千扰 测量资源, 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所述码本中包含 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xSV, 其中矩阵 V为 Νχν的矩阵, N为参考信号端 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 量, α为常数;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所述 CSI 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所述选择的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52. 54. 如权利要求 53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 的码本中还包含预编码矩阵 P,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 N, β为常数, β的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II Ρ II <sub>F</sub>= II W II <sub>F</sub>, II II <sub>F</sub>表示矩阵的 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53. 55. 如权利要求 53或 5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一码本, 所述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二码 本, 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W, 所述第二码本的预编码 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54. 56. 如权利要求 5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 CSI过 程相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 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 所述存储单元存 储的第二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1 0 1 0 1 0 1 0
    2
    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向用户设备 UE发送 CSI过程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 CSI 过程配置信息包含至少一个 CSI过程,其中每个 CSI过程与一个参考信号资 源和一个或者多个干扰测量资源相关联;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 UE发送的与所述每个 CSI过程对应的 CSI, 其中, 所述 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 PMI, 所述 PMI与预编码矩阵相对应, 所述预编码矩阵由所述 UE基于所述每个 CSI过程相关联的参考信号和千扰 测量资源从码本中所选择, 所述码本中包含预编码矩阵 W, 所述 W=aSV, 其中矩阵 V为 Nxv的矩阵, Ν为参考信号端口数, v≤N, S为行选择矩阵, 用于选择所述矩阵 V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行矢量, α为常数。
  55. 58. 如权利要求 5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本中还包含预编 码矩阵 Ρ, 所述 Ρ=βυ, 其中矩阵 U为 Nxu的矩阵, u≤N, β为常数, β的 取值使得 Ρ与 W满足 l| P || <sub>F</sub>= II W ll <sub>F</sub>, II II <sub>F</sub>表示矩阵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
  56. 59. 如权利要求 57或 5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 一个 CSI过程中的第一 CSI过程对应于第一码本,所述至少一个 CSI过程中 的第二 CSI过程对应于第二码本,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 阵 W, 所述第二码本的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 P。
  57. 60. 如权利要求 59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 CSI过程相 关联参考信号端口数为 4,所述第一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 W为以下中的至少 一种:
    与所述第二 CSI过程中相关联的
    的预编码矩阵 P为以下中的至少一
CN201280018216.XA 2012-12-31 2012-12-31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Active CN1040254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8147 WO2014101242A1 (zh) 2012-12-31 2012-12-31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5470A true CN104025470A (zh) 2014-09-03
CN104025470B CN104025470B (zh) 2018-09-07

Family

ID=5101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8216.XA Active CN104025470B (zh) 2012-12-31 2012-12-31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711210977.6A Withdrawn CN108092699A (zh) 2012-12-31 2013-03-08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711211173.8A Active CN108063633B (zh) 2012-12-31 2013-03-08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380002314.9A Active CN104094547B (zh) 2012-12-31 2013-03-08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0977.6A Withdrawn CN108092699A (zh) 2012-12-31 2013-03-08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711211173.8A Active CN108063633B (zh) 2012-12-31 2013-03-08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201380002314.9A Active CN104094547B (zh) 2012-12-31 2013-03-08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04010A1 (zh)
EP (1) EP2930873B1 (zh)
CN (4) CN104025470B (zh)
AU (2) AU2013370813A1 (zh)
BR (2) BR122018013140B1 (zh)
CA (1) CA2896798C (zh)
MX (1) MX351964B (zh)
RU (1) RU2618384C2 (zh)
WO (2) WO2014101242A1 (zh)
ZA (1) ZA20150497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9518A (zh) * 2017-07-26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450505A (zh) * 2016-05-13 2019-03-08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12235088A (zh) * 2015-08-13 2021-01-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参考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72126B1 (en) 2013-05-31 2021-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ear precoding in full-dimensional mimo systems
US9392549B2 (en) * 2013-06-11 2016-07-12 Broadcom Corporation Reducing precoder signaling overhead for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204396A1 (en) * 2013-06-20 2014-12-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pping codewords
CN104811229B (zh) * 2014-01-24 202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KR101893153B1 (ko) * 2014-09-03 2018-10-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0439691B2 (en) 2015-07-23 2019-10-08 Lg Electronics Inc. Codebook-based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CN107863999B (zh) * 2016-09-22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67497B (zh) * 2017-03-30 2020-08-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JP7135073B2 (ja) 2017-09-07 2022-09-1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コードブックに基づいて上向きリンク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KR20200052902A (ko) 2017-09-08 2020-05-15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송신 노드
CN108112083B (zh) * 2017-12-23 2021-12-28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非理想电路的中继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US20190394733A1 (en) * 2018-06-20 2019-12-26 Mediatek Inc. Ul transmission utilizing full tx power at ue
CN111278005B (zh) * 2019-01-22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能力信息上报方法、预编码矩阵指示反馈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20184851A1 (ko) * 2019-03-13 2020-09-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에 대한 장치
US11990762B2 (en) 2021-05-26 2024-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reporting for energy harvesting at a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3545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Yongxing Zhou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789848A (zh) * 2010-01-11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a系统的上行链路预编码矩阵的信令指示方法
US20110274003A1 (en) * 2010-05-05 2011-11-10 Ralink Technology (Singapore) Corporation Pte.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operating a multi-user system
CN102629895A (zh) * 2012-04-27 2012-08-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改善数据流间公平性的多播酉预编码方法
CN102763345A (zh) * 2010-01-12 2012-10-31 株式会社泛泰 用于信道信息反馈的装置和方法、接收信道信息的基站及基站的通信方法
CN102801498A (zh) * 2012-07-25 2012-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设备选择子带反馈的上报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560307T3 (es) * 2006-04-28 2016-02-1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parato de estación base de comunicación de radio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de radio usado para comunicación multi-portadora
US8351521B2 (en) * 2008-03-17 2013-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esolution beamforming based on codebooks in MIMO systems
US8447236B2 (en) * 2008-05-15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192698A1 (en) * 2008-11-28 2010-06-02 Alcatel Lucent Selection of Precoding Vectors for Radio Base Station with multiple antennas
CN102461000B (zh) * 2009-04-28 2015-04-08 诺基亚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及设备
US8600308B2 (en) * 2009-06-17 2013-12-0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
TWI444989B (zh) * 2010-01-22 2014-07-11 Dolby Lab Licensing Corp 針對改良多通道上混使用多通道解相關之技術
KR101606799B1 (ko) * 2010-02-22 2016-04-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2859896B (zh) * 2010-02-23 2016-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101276855B1 (ko) * 2010-03-08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코딩 행렬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프리코딩 행렬 구성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2237958B (zh) * 2010-05-07 2013-10-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pucch上报csi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73207B (zh) * 2010-06-13 2015-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系统上行传输块的重传系统及方法
CN102299775B (zh) * 2010-06-24 2013-12-0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1969363B (zh) * 2010-09-30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2045762B (zh) * 2010-12-02 2013-07-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信道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US8913515B2 (en) * 2010-12-15 2014-12-1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asuring and improving multiuser downlink reception quality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2130746B (zh) * 2011-04-25 2014-04-09 北京理工大学 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的网络编码反馈方法
US20120314590A1 (en) * 2011-06-10 2012-12-13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Enhanced precoding feedback for multiple-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mimo)
CN102291212B (zh) * 2011-08-12 2014-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2938688B (zh) * 2011-08-15 2015-05-2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维天线阵列的信道测量和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US11546787B2 (en) * 2012-05-09 2023-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SI definitions and feedback mode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8798550B2 (en) * 2012-05-11 2014-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SI reporting
US8976884B2 (en) * 2012-12-20 2015-03-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array channel feedbac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3545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Yongxing Zhou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789848A (zh) * 2010-01-11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a系统的上行链路预编码矩阵的信令指示方法
CN102763345A (zh) * 2010-01-12 2012-10-31 株式会社泛泰 用于信道信息反馈的装置和方法、接收信道信息的基站及基站的通信方法
US20110274003A1 (en) * 2010-05-05 2011-11-10 Ralink Technology (Singapore) Corporation Pte.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operating a multi-user system
CN102629895A (zh) * 2012-04-27 2012-08-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改善数据流间公平性的多播酉预编码方法
CN102801498A (zh) * 2012-07-25 2012-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设备选择子带反馈的上报及确定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5088A (zh) * 2015-08-13 2021-01-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参考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12235088B (zh) * 2015-08-13 2024-04-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参考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9450505A (zh) * 2016-05-13 2019-03-08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US10727916B2 (en) 2016-05-13 2020-07-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251845B2 (en) 2016-05-13 2022-02-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9309518A (zh) * 2017-07-26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309518B (zh) * 2017-07-26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683076B2 (en) 2017-07-26 2023-06-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896798A1 (en) 2014-07-03
EP2930873A1 (en) 2015-10-14
CN104025470B (zh) 2018-09-07
RU2015131849A (ru) 2017-02-03
BR112015015892A2 (pt) 2017-07-11
AU2013370813A1 (en) 2015-07-30
CA2896798C (en) 2018-08-28
CN108063633A (zh) 2018-05-22
MX2015008497A (es) 2016-03-08
BR112015015892B1 (pt) 2019-06-25
EP2930873A4 (en) 2015-12-02
WO2014101242A1 (zh) 2014-07-03
CN108092699A (zh) 2018-05-29
AU2017203571A1 (en) 2017-06-15
MX351964B (es) 2017-11-06
US20150304010A1 (en) 2015-10-22
RU2618384C2 (ru) 2017-05-03
EP2930873B1 (en) 2024-04-24
CN108063633B (zh) 2021-05-04
WO2014101350A1 (zh) 2014-07-03
CN104094547A (zh) 2014-10-08
ZA201504976B (en) 2016-07-27
AU2017203571B2 (en) 2018-10-18
CN104094547B (zh) 2017-12-05
BR122018013140B1 (pt)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5470A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621000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演进节点
CN104488210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KR102332980B1 (ko) 통신 방법, 통신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9600208B (zh) 一种上行传输、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4620527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CN105027457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541456B (zh) 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39130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
KR101347229B1 (ko) 다운링크 csi 기준 신호의 배치와 발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915043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4321983B (zh) 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809386A (zh) 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CN104067533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以及一种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077639B (zh) 反馈和接收预编码控制指示信息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4303442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105075138A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222244A (zh)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087346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005362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的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03326762A (zh) 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782071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3055138B (zh) 一种指示消息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2055547A (zh) 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44601A (zh) 信道质量指示反馈方法、资源调度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