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8210B -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 Google Patents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8210B
CN104488210B CN201380003473.0A CN201380003473A CN104488210B CN 104488210 B CN104488210 B CN 104488210B CN 201380003473 A CN201380003473 A CN 201380003473A CN 104488210 B CN104488210 B CN 1044882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matrix
pmi
transmitting terminal
receiving terminal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34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8210A (zh
Inventor
张雷鸣
吴强
刘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800034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88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88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8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8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8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该方法包括: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确定所述W。这样,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增加同时适用于不同天线配置的码本集合的大小,提高接收端反馈PMI的精度。

Description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4月28日提交的PCT申请、申请号为PCT/CN2013/074992、发明名称为“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背景技术
通过发射预编码技术和接收合并技术,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得到分集和阵列增益。利用预编码的系统可以表示为
其中,y是接收信号矢量,H是信道矩阵,是预编码矩阵,s是发射的符号矢量,n是测量噪声。
最优预编码通常需要发射机完全已知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常用的方法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对瞬时CSI进行量化并报告给基站,其中用户设备包括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中继(Relay)、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等,基站包括节点B(NodeB)基站(Base station,BS),接入点(Access Point),发射点(Transmission Point,TP),演进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或者中继(Relay)等。现有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报告的CSI信息包括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信息等,其中,RI和PMI分别指示使用的传输层数和预编码矩阵。通常称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集合为码本,其中的每个预编码矩阵为码本中的码字。
在现有的LTE系统所用的码本主要是为单用户多入多出(Single 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SU-MIMO)技术而设计。现有的码本设计应用于多用户多入多出(Multi-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U-MIMO)或协作多点(CoordinativeMultiple Point,CoMP)等技术时,由于反馈信道容量和码本集合大小的限制,导致反馈精度降低,从而造成性能损失,降低系统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能够增加码本集合的大小,提高反馈精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确定所述W。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包括: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所述秩指示相对应的所述W。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秩指示为1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mod为取模符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所述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所述PMI1用于指示所述W1,所述PMI2用于指示所述W2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端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射端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至少下列之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解调参考信号DM RS、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RS。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与秩指示相对应,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秩指示为1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mod为取模符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所述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包括: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1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1,并根据所述PMI2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2;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W1和所述W2确定所述W。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射端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射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至少下列之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解调参考信号DM RS、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RS。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或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4个RB。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相同。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向基站发送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其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或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4个RB。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相同。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根据所确定的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在所确定的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包括:
根据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在所述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包括: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并在所述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该接收端包括:选择单元,用于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确定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W。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端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秩指示为1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秩指示为1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mod为取模符号。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所述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所述PMI1用于指示所述W1,所述PMI2用于指示所述W2
结合第五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单元还用于: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端,该发射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与秩指示相对应,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秩指示为1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六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mod为取模符号。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MI1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1,并根据所述PMI2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2,根据所述W1和所述W2确定所述W。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或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
结合第七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
结合第七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4个RB。
结合第七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相同。
结合第七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向基站发送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的;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其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或所述资源块组为预编码资源组PRG。
结合第八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
结合第八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4个RB。
结合第八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相同。
结合第八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结合第八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所述基站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在所确定的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结合第八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在所述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结合第八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并在所述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该接收端包括:处理器,用于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确定所述处理器选择的所述W。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确定的所述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处理器确定的秩指示为1时,所述处理器选择的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处理器确定的秩指示为1时,所述处理器选择的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九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结合第九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九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mod为取模符号。
结合第九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所述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结合第九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器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所述PMI1用于指示所述W1,所述PMI2用于指示所述W2
结合第九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端,该发射端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与秩指示相对应,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结合第十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秩指示为1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十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mod为取模符号。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MI1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1,并根据所述PMI2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2,根据所述W1和所述W2确定所述W。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器,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或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4个RB。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相同。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向基站发送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的;发送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其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或所述资源块组为预编码资源组PRG。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预编码资源组PR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块群为资源块组RBG,当系统带宽小于或等于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1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11-26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2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27-63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3个RB;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4-110个RB时,所述子带的大小为4个RB。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相同。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所述基站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的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基站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所述基站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所述所述所述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所述L为非负整数,所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确定所述W。
结合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1·W2中的W2表示为:
或者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以及所述em1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em2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十三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W=W1·W2,所述所述所述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所述L为非负整数,所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结合第十四方面,在第十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1·W2中的W2表示为:
或者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以及所述em1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em2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十四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或者所述或者所述所述所述所述m=i1+8*Z1,所述m’=i1+8*Z2,所述i1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所述Z1和所述Z2为非负整数,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所述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所述i2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确定所述
结合第十五方面,在第十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十五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当12≤i2≤15时,所述
当i2=8或者i2=11时,所述以及
当0≤i2≤7或9≤i2≤10时,所述
结合第十五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结合第十五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五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i1、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所述i2,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i1和所述i2确定所述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或者所述或者所述所述所述所述m=i1+8*Z1,所述m’=i1+8*Z2,所述i1为非负整数,所述Z1和所述Z2为非负整数,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所述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所述i2为非负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结合第十六方面,在第十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十六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括: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第一索引确定所述i1、并根据所述第二索引确定所述i2;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i1和所述i2从存储的码本中确定所述接收端选择的所述
结合第十六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当12≤i2≤15时,所述
当i2=8或者i2=11时,所述以及
当0≤i2≤7或9≤i2≤10时,所述
结合第十六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该接收端包括:选择单元,用于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所述所述所述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所述L为非负整数,所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确定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W。
结合第十七方面,在第十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W1·W2中的W2表示为:
或者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以及所述em1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em2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十七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七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端,该发射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W=W1·W2,所述所述所述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所述L为非负整数,所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结合第十八方面,在第十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W1·W2中的W2表示为:
或者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以及所述em1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em2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结合第十八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八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该接收端包括:选择单元,用于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或者所述或者所述所述所述所述m=i1+8*Z1,所述m’=i1+8*Z2,所述i1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所述Z1和所述Z2为非负整数,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所述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所述i2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确定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
结合第十九方面,在第十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十九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当12≤i2≤15时,所述
当i2=8或者i2=11时,所述以及
当0≤i2≤7或9≤i2≤10时,所述
结合第十九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结合第十九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九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i1、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所述i2,以便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i1和所述i2确定所述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端,该发射端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或者所述或者所述所述所述所述m=i1+8*Z1,所述m’=i1+8*Z2,所述i1为非负整数,所述Z1和所述Z2为非负整数,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所述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所述i2为非负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结合第二十方面,在第二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结合第二十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确定所述i1、并根据所述第二索引确定所述i2;根据所述i1和所述i2从存储的码本中确定所述接收端选择的所述
结合第二十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当12≤i2≤15时,所述
当i2=8或者i2=11时,所述以及
当0≤i2≤7或9≤i2≤10时,所述
结合第二十方面或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十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且Q为正整数,n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这样,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增加同时适用于不同天线配置的码本集合的大小,提高接收端反馈PMI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收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宽为25个RB的PRG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设备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收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收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
图2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
图2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
图2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
图2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
图2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
图2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
图2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包括但不限于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中继(Relay)、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电话(MobileTelephone)、手机(handset)及便携设备(portable equipment)等,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等,本发明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SU-MIMO、MU-MIMO或CoMP等场景下,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发射端可以是基站,相应地,接收端可以是UE;或者发射端可以是UE,相应地,接收端可以是基站。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1的方法由接收端执行。
101、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a weighted value corresponding to the phase difference),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102、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预编码矩阵W。
多天线系统是指发射端(如基站)和接收端(如UE)通过多根天线进行通信的系统。相对于单天线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能够形成空间的分集增益或者复用增益,能够有效的提高传输可靠性以及系统容量。多天线系统中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一般可以通过发射端的预编码方法和接收端的接收合并算法获得。例如,在LTE系统中,发射端采用4根天线,而在接收端采用2根天线。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也可以应用在多点联合传输的场景,多点联合传输是指多个发射端对于同一个用户进行信号的联合传输,例如,发射端A具有2天线,发射端B也具有2天线,两个发射端同时对于接收端进行联合传输。那么该接收端接收的信号可以看成是一个4天线基站发送得到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这样,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增加同时适用于不同天线配置的码本集合的大小,提高接收端反馈PMI的精度。
为了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发射端将以基站为例进行说明,接收端将以UE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接收端可以是基站,发射端可以是UE。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101中的参考信号的类型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 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S,DM RS)或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S,CRS),CSI还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Index,CQI)。还需要说明的是,UE可以通过接收基站通知(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者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或者基于小区标识ID得到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并在对应的资源或者子帧得到参考信号。
还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中的天线配置方式并不作限定,如可以是均匀线阵(Uniform Linear Array,ULA)或双极化天线等。
可选地,在步骤101中,接收端可以基于参考信号获取信道估计值,基于该信道估计值计算信道容量或吞吐量或弦距等,根据接收端预定义的准则如信道容量或者吞吐量最大化的准则或者弦距最小化准则,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接收端还可以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RI,秩指示RI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例如,UE可以基于参考信号的端口数以及码本子集限制对应的容许的RI的唯一取值得到RI;或者UE基于参考信号获取信道估计值,基于该信道估计值,针对每个容许的秩指示RI取值,以及相应的预编码矩阵计算信道容量或者吞吐量等度量值;选择使得度量值最优的秩指示RI作为确定的秩指示RI。在步骤101中,接收端可以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具体地,可以从码本中确定与秩指示对应的码本子集,再从码本子集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还可以通过秩指示直接确定预编码矩阵W。
可选地,码本子集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接收端将码本上报给发射端,由发射端确定码本子集并通知给接收端;或由接收端确定并上报码本子集,例如,码本子集限制可以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如RRC信令通知UE。可选地,在步骤102中,UE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向基站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可以在相同的子帧发送,也可以在不同的子帧发送。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步骤101中,预编码矩阵W与秩指示相对应,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具体地,在4天线的场景下,
当秩指示为1时,预编码矩阵W可以是:
或者
当秩指示为2时,预编码矩阵W可以是:
或者
当秩指示为2时,预编码矩阵W可以是:
或者
当秩指示为2时,预编码矩阵W可以是:
其中,L、P和M均为正整数且L小于M,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em1和em2相同或不同,即m1和m2可以相同或不同。可选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XL表示形式并不限于此,上述(1)-(4)式中的XL还可以表示为:其中,num为正整数,t1,t2,……,tnum均为整数且不连续取值。例如,M=32,num=4,t1=,0,t2=8,t1=16,t2=24,则
上述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中的码本还可以是秩指示为其它值的码本,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中以秩指示为1的码本和秩指示为2的码本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码本以双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当然,也可以以单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以4天线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4天线分为两个天线组,每组包括两根天线。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8天线的场景。
可选地,系数α=ej2π·f(m1),f(m1)表示m1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1确定的。或者,α=ej2π·f(m2),f(m2)表示m2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2确定的。由于系数α是由m1和m2确定的,因此,无需增加额外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系数α。
具体地,系数α可以取值为:
或者,系数α可以取值为:
其中,A为正整数,k=P/2,为下取整符号。
具体地,系数α可以取值为:
或者,
其中,A为正整数,k=P/2,mod为取模符号,例如3mod2=1。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秩指示为1,当M=16,P=2,Q=4且A=8时, 取m1=m2,以上述(6)式为例,当m2=1时,α=1,当m2=2时, 对于ULA的天线配置中,码字需满足下列形式:也就是说需要满足而通过系数α使得相位旋转后,本发明满足(即适合DFT的相位)的有16个值,分别是:
当L=0时,当L=2时,
当L=4时,当L=6时,
当L=8时,当L=10时,
当L=12时,当L=14时,
而在现有的码本中,对于ULA的天线配置中适合DFT相位(满足)的有8个即码字为8个,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系数α使得相位旋转,增加适合ULA天线配置的码本集合的大小,码字数量为16个。
另外,由于系数α是由m1和m2确定的,因此,接收端反馈PMI时无需增加额外反馈资源来指示系数α。
可选地,在步骤102中,接收端可以向发射端发送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即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PMI1和PMI2。进一步地,以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周期发送PMI1和PMI2。其中,PMI1用于指示W1,PMI2用于指示W2。换句话说,PMI1和PMI2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域或频域颗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子帧周期或者子带大小)。
例如,当W1为表示长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均为表示短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时,相应地,接收端可以以较长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1,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2
当然,接收端可以通过一个PMI直接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例如,码本共有256个预编码矩阵,当接收端发送的PMI为0时,向发射端指示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的第1个预编码矩阵,当接收端发送的PMI为1时,向发射端指示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的第2个预编码矩阵……,即PMI的取值0-255分别对应着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相应的预编码矩阵。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接收端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接收端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例如,UE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基站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以其它等效的矩阵表示上述码本(或预编码矩阵)的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编码矩阵W经过行或者列置换之后的预编码矩阵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如不同的天线编号将对应地导致预编码矩阵行置换。
可选地,在步骤101中,接收端可以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秩指示为2,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本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5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步骤101中,接收端可以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秩指示为2,或者或者 所述m=i1+8*Z1,m’=i1+8*Z2,i1为非负整数,Z1和Z2为非负整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i2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系数α与i1、i2、m、m’和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本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7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预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图2的方法由发射端执行,并与图1的方法相对应,因此将适当省略与图1的实施例重复的描述。
201,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202,发射端根据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且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W。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PMI,根据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Q为正整数,n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这样,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增加同时适用于不同天线配置的码本集合的大小,提高接收端反馈PMI的精度。
可选地,在步骤202中的参考信号可以是CSI RS、DM RS或CRS,CSI还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还需要说明的是,UE可以通过接收基站通知(例如RRC信令或者DCI)或者基于小区标识ID得到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并在对应的资源或者子帧得到参考信号。
可选地,在步骤201中,发射端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例如,基站可以通过PUCCH或PUSCH接收UE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应用4天线的场景,4天线分为两个天线组,每组包括两根天线。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8天线的场景。为描述方便,下述例子将以4天线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预编码矩阵W与秩指示相对应,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该秩指示可以由接收端确定,具体例子可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地,以双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W=W1·W2,在4天线的场景下,秩指示为1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上述(1)式;或者,秩指示为2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上述(2)-(4)式中的任一个。可选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上述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中的码本还可以是秩指示为其它值的码本,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中以秩指示为1的码本和秩指示为2的码本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码本以双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当然,也可以以单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系数α=ej2π·f(m1),f(m1)表示m1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1确定的。或者,α=ej2π·f(m2),f(m2)表示m2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2确定的。由于系数α是由m1和m2确定的,因此,无需增加额外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系数α。具体地,系数α的取值可以是上述(5)-(8)式中的任一种方式。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步骤201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PMI1和PMI2。进一步地,以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周期接收接收端发送的PMI1和PMI2。换句话说,PMI1和PMI2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域或频域颗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子帧周期或者子带大小)。在步骤202中,发射端根据PMI1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W1,并根据PMI2确定UE从码本中选择的W2,发射端可以根据W1和W2确定预编码矩阵W。
例如,当W1为表示长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短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时,相应地,接收端可以以较长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1,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2
当然,发射端可以通过接收端发送的一个PMI直接确定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例如,码本共有256个预编码矩阵,当发射端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PMI为0时,发射端确定接收端选择的是码本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的第1个预编码矩阵,当发射端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PMI为1时,发射端确定接收端选择的是码本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的第2个预编码矩阵,……,即PMI的取值0-255分别对应着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相应的预编码矩阵。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UE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接收端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发射端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以其它等效的矩阵表示上述码本(或预编码矩阵)的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编码矩阵W经过行或者列置换之后的预编码矩阵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如不同的天线编号将对应地导致预编码矩阵行置换。
在现有的反馈模式下,在系统带宽内的子带粒度(子带包括的资源块(Resource,Block,RB)数目)较大,导致了信道状态信息(如PMI或CQI等)的反馈精度降低(尤其是在MU-MIMO的情况下),当子带粒度太小时,将会造成反馈量的增加,即开销大。也就是说,子带粒度的大小影响系统性能。
可选地,在步骤202中,发射端可以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本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6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202中,所述发射端可以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秩指示为2,或者或者 m=i1+8*Z1,m’=i1+8*Z2,i1为非负整数Z1和Z2为非负整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i2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采用系数β进行相位调整,系数β与i1、i2、m、m’和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本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18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的方法由用户设备执行。
301,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302,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通过上述方案,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发送给基站,该子带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这样,能够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精度,子带粒度的大小的合适选择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带宽中的子带与资源块群是一一对应的,系统带宽中的某个资源块群包含M个RB,M为正整数,与该资源块群对应的子带也包括M个RB。可选的,当M>1时,该M个RB为连续的M个RB。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统带宽包括的多个子带数目(或资源块群数目)并不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资源块群可以是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或资源块群可以是预编码资源组(Precoding Resource Group,PRG)。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的资源分配类型0(Type0)中,以RBG为单位进行资源分配的。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RBG的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表1所示:
表1与系统带宽对应的RBG粒度和子带粒度
系统带宽(以RB为单位) RBG包括的RB数目 子带包括的RB数目
≤10 1 1
11-26 2 2
27-63 3 3
64-110 4 4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LTER10系统中定义的PRG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表2所示:
表2与系统带宽对应的PRG粒度和子带粒度
系统带宽(以RB为单位) PRG包括的RB数目 子带包括的RB数目
≤10 1 1
11-26 2 2
27-63 3 3
64-110 2 2
进一步地,在PUSCH3-2反馈模式下,在系统带宽(RB数目)≤10个RB情况下,当系统带宽为6-7个RB时,没有子带的定义,只有宽带的定义。当系统带宽为8-10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表3所示。
表3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系统带宽对应的子带粒度
系统带宽(以RB为单位) 子带包括的RB数目
6-7 N/A
8-10 1
进一步的,在PUSCH3-2反馈模式下,在系统带宽(RB数目)≤10个RB情况下,当系统带宽为6-10个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表4所示。
表4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系统带宽对应的子带粒度
系统带宽≤10(RB) 子带包括的RB数目
6-10 1
进一步的,在某个系统带宽内,子带大小(子带包括的RB数目)可以为PRG大小的整数倍。如表2中,当系统带宽≤10个RB时,子带大小为1个RB。考虑到反馈量和性能的折衷,还可以定义子带大小为2个RB,相应地,即一个资源块群包括2个RB。同理,当系统带宽为64-110RB时,还可以定义子带大小为4个RB,相应地,即一个资源块群包括4个RB。
可选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可以是相同的。由于在基站侧,对于一个UE,基站在一个系统带宽内的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使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这样,基站可以在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进行联合信道估计。例如,如图4所示,系统带宽为25个RB时,每个PRG包括2个RB,编号为2i和2i+1的RB属于同一个PRG,且与该PRG对应的子带也包括编号为2i和2i+1的RB(如PRG4包括RB8和RB9,与PRG4对应的子带也包括RB8和RB9),i为整数且取值从0到10,PRG12包括RB24。基站对PRG4包括的RB8和RB9使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可以进行联合信道估计。
由于在一个PRG内,UE进行信道估计时,会假设该PRG的所有RB使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且基站预编码时,对于该PRG内的所有RB,也会使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一方面,定义子带的粒度小于该子带对应的PRG的粒度没有意义,以一个子带有一个RB且一个PRG有两个RB为例,UE可以反馈这两个RB对应的子带的PMI和对应的CQI,例如,对于该两个RB中的第一个RB,UE反馈的是PMI1和CQI1,对于该两个RB中的第二个RB,UE反馈的是PMI2和CQI2。基站在对这两个RB对应的PRG进行预编码时,如eNB只能在该属于同一个PRG的两个RB使用一个PMI(如使用PMI1)进行预编码,这时,基站就不清楚在第二个RB上使用PMI1进行预编码对应的CQI是多少。因此,基站发送数据时无法正确的选择调制编码方式。另一方面,如果子带的粒度定义的过大,当信道频选较大时,在一个子带内仅仅一个PMI不能较好的匹配该子带内所有RB的信道,这样会降低反馈精度。因此,定义子带粒度与PRG粒度相同,能够有效地利用反馈模式,提高系统性能。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的方法由基站执行,并与图3的方法相对应,因此将适当省略与图3的实施例重复的描述。
501,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的。
502,基站根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其中,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通过上述方案,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与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的。该子带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这样,能够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精度,子带粒度的大小的合适选择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带宽中的子带与资源块群是一一对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带宽中的某个资源块群包含M个RB,M为正整数,与该资源块群对应的子带也包括M个RB。可选的,当M>1时,该M个RB为连续的M个RB。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统带宽包括的多个子带数目(或资源块群数目)并不限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秩指示RI、PMI、CQ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PUSCH3-2的反馈模式下,用户设备将会同时向基站反馈PMI和CQI。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资源块群可以是RBG或PRG。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在PDSCH的资源分配类型0(Type0)中,以RBG为单位进行资源分配的。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RBG的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1所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LTER10系统中定义的PRG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2所示。
进一步地,在PUSCH3-2反馈模式下,在系统带宽(RB数目)≤10个RB情况下,当系统带宽为6-7个RB时,没有子带的定义,只有宽带的定义。当系统带宽为8-10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3所示。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10个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4所示。
可选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可以是相同的。
可选地,当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时,在步骤502中,基站可以根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根据所确定的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在所确定的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可选地,当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时,在步骤502中,基站可以根据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在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可选地,当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时,在步骤502中,基站可以根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并在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由于基站在一个系统带宽内的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使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这样,基站可以在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定义子带粒度与PRG粒度相同,能够有效地利用反馈模式,提供系统性能。具体的例子可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接收端600包括选择单元601和发送单元602。
选择单元601,用于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发送单元602,用于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选择单元601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
多天线系统是指发射端(如基站)和接收端(如UE)通过多根天线进行通信的系统。相对于单天线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能够形成空间的分集增益或者复用增益,能够有效的提高传输可靠性以及系统容量。多天线系统中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一般可以通过发射端的预编码方法和接收端的接收合并算法获得。例如,在LTE系统中,发射端采用4根天线,而在接收端采用2根天线。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也可以应用在多点联合传输的场景,多点联合传输是指多个发射端对于同一个用户进行信号的联合传输,例如,发射端A具有2天线,发射端B也具有2天线,两个发射端同时对于接收端进行联合传输。那么该接收端接收的信号可以看成是一个4天线基站发送得到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这样,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增加同时适用于不同天线配置的码本集合的大小,提高接收端反馈PMI的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发射端可以是基站,相应地,接收端可以是UE;或者发射端可以是UE,相应地,接收端可以是基站。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接收端600可实现图1至图2的方法中涉及接收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接收端600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603,确定单元603,用于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选择单元601具体用于: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确定单元603确定的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
具体地,当确定单元603确定的秩指示为1时,选择单元601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上述(1)式;或者,当确定单元603确定的秩指示为2时,选择单元601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上述(2)-(4)式中的任一个。可选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上述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中的码本还可以是秩指示为其它值的码本,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中以秩指示为1的码本和秩指示为2的码本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码本以双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当然,也可以以单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系数α=ej2π·f(m1),f(m1)表示m1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1确定的。或者,α=ej2π·f(m2),f(m2)表示m2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2确定的。由于系数α是由m1和m2确定的,因此,无需增加额外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系数α。具体地,系数α的取值可以是上述(5)-(8)式中的任一种方式。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发送单元602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可以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PMI1用于指示W1,PMI2用于指示W2 1或W2 2。当W1为表示长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短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时,相应地,发送单元602可以以较长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1,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2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选择单元601还可以用于根据天线的编号对预编码矩阵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需要指出的是,以其它等效的矩阵表示上述码本(或预编码矩阵)的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可选地,发送单元602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接收端600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604,接收单元604,用于接收发射端发送的参考信号。确定单元603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单元604接收的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或者,选择单元601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单元604接收的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参考信号包括至少下列之一:CSI RS、DM RS或CRS等。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图7的发射端700包括接收单元701和确定单元702。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确定单元70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701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PMI,根据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Q为正整数,n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这样,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增加同时适用于不同天线配置的码本集合的大小,提高接收端反馈PMI的精度。
发射端700可实现图1至图2的方法中涉及发射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预编码矩阵W与秩指示相对应,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具体地,秩指示为1的码本可以是上述(1)式;或者,秩指示为2的码本可以是上述(2)-(4)式中的任一个。可选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本发明中的码本还可以是秩指示为其它值的码本,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中以秩指示为1的码本和秩指示为2的码本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码本以单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当然,也可以以双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系数α=ej2π·f(m1),f(m1)表示m1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1确定的。或者,α=ej2π·f(m2),f(m2)表示m2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2确定的。由于系数α是由m1和m2确定的,因此,无需增加额外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系数α。具体地,系数α的取值可以是上述(5)-(8)式中的任一种方式。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接收单元701可以具体用于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可以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可选地,PMI1和PMI2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域或频域颗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子帧周期或者子带大小)。当W1为表示长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短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时,相应地,接收单元701可以具体用于以较长的时间间隔接收接收端发送的PMI1,以较短的时间间隔接收接收端发送的PMI2。确定单元70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PMI1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W1,并根据PMI2确定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的W2。相应的,确定单元702还可以具体用于:根据W1和W2确定预编码矩阵W。
当然,确定单元702可以具体用于通过接收单元701接收的由接收端发送的一个PMI直接确定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例如,码本共有256个预编码矩阵,当接收单元701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PMI为0时,确定单元702确定接收端选择的是码本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的第1个预编码矩阵,当接收单元701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PMI为1时,确定单元702确定接收端选择的是码本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的第2个预编码矩阵,……,即PMI的取值0-255分别对应着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相应的预编码矩阵。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UE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接收单元701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发射端700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703,发送单元703用于向接收端发送参考信号,以便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参考信号包括至少下列之一:CSI RS、DM RS或CRS等。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用户设备800包括确定单元801和发送单元802。
确定单元801,用于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发送单元802,用于向基站发送确定单元801确定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通过上述方案,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发送给基站,该子带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这样,能够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精度,子带粒度的大小的合适选择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带宽中的子带与资源块群是一一对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带宽中的某个资源块群包含M个RB,M为正整数,与该资源块群对应的子带也包括M个RB。可选的,当M>1时,该M个RB为连续的M个RB。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统带宽包括的多个子带数目(或资源块群数目)并不限定。
用户设备800可实现图3至图5的方法中涉及接收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秩指示RI、PMI、CQ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PUSCH3-2的反馈模式下,用户设备将会同时向基站反馈PMI和CQI。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资源块群可以是RBG或PRG。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在PDSCH的资源分配类型0(Type0)中,以RBG为单位进行资源分配的。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RBG的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1所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LTER10系统中定义的PRG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2所示。
进一步地,在PUSCH3-2反馈模式下,在系统带宽(RB数目)≤10个RB情况下,当系统带宽为6-7个RB时,没有子带的定义,只有宽带的定义。当系统带宽为8-10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3所示。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10个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4所示。
可选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可以是相同的。由于基站在一个系统带宽内的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使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这样,基站可以在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定义子带粒度与PRG粒度相同,能够有效地利用反馈模式,提供系统性能。
具体的例子可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图9的基站900包括接收单元901和发送单元902。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的。
发送单元90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901接收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其中,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通过上述方案,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与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的。该子带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这样,能够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精度,子带粒度的大小的合适选择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带宽中的子带与资源块群是一一对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带宽中的某个资源块群包含M个RB,M为正整数,与该资源块群对应的子带也包括M个RB。可选的,当M>1时,该M个RB为连续的M个RB。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统带宽包括的多个子带数目(或资源块群数目)并不限定。
基站900可实现图3至图5的方法中涉及发射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秩指示RI、PMI、CQ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PUSCH3-2的反馈模式下,用户设备将会同时向基站反馈PMI和CQI。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资源块群可以是RBG或PRG。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在PDSCH的资源分配类型0(Type0)中,以RBG为单位进行资源分配的。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RBG的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1所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LTER10系统中定义的PRG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2所示。
进一步地,在PUSCH3-2反馈模式下,在系统带宽(RB数目)≤10个RB情况下,当系统带宽为6-7个RB时,没有子带的定义,只有宽带的定义。当系统带宽为8-10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3所示。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10个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4所示。
可选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可以是相同的。
可选地,在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情况下,基站900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903,确定单元903用于根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发送单元902根据确定单元903所确定的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在所确定的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可选地,在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情况下,发送单元902还可以用于根据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在所述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可选地,在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情况下,发送单元902还可以用于根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并在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由于基站在一个系统带宽内的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使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这样,基站可以在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定义子带粒度与PRG粒度相同,能够有效地利用反馈模式,提供系统性能。
具体的例子可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给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及方法的装置实施例。图10示出了一种设备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发送器1003和接收器1004。处理器1001控制设备1000的操作,处理器1001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0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0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发送器1003和接收器1004通过总线系统101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01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010。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上述的设备1000。其中,处理器10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进一步地,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接收端1100包括处理器1101和发送器1102。
处理器1101,用于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发送器1102,用于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处理器1101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
多天线系统是指发射端(如基站)和接收端(如UE)通过多根天线进行通信的系统。相对于单天线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能够形成空间的分集增益或者复用增益,能够有效的提高传输可靠性以及系统容量。多天线系统中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一般可以通过发射端的预编码方法和接收端的接收合并算法获得。例如,在LTE系统中,发射端采用4根天线,而在接收端采用2根天线。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也可以应用在多点联合传输的场景,多点联合传输是指多个发射端对于同一个用户进行信号的联合传输,例如,发射端A具有2天线,发射端B也具有2天线,两个发射端同时对于接收端进行联合传输。那么该接收端接收的信号可以看成是一个4天线基站发送得到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这样,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增加同时适用于不同天线配置的码本集合的大小,提高接收端反馈PMI的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发射端可以是基站,相应地,接收端可以是UE;或者发射端可以是UE,相应地,接收端可以是基站。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接收端1100可实现图1至图2的方法中涉及接收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处理器1101还可以用于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确定的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
具体地,当处理器1101确定的秩指示为1时,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上述(1)式;或者,当处理器1101确定的秩指示为2时,选择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上述(2)-(4)式中的任一个。可选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上述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中的码本还可以是秩指示为其它值的码本,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中以秩指示为1的码本和秩指示为2的码本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码本以双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当然,也可以以单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系数α=ej2π·f(m1),f(m1)表示m1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1确定的。或者,α=ej2π·f(m2),f(m2)表示m2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2确定的。由于系数α是由m1和m2确定的,因此,无需增加额外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系数α。具体地,系数α的取值可以是上述(5)-(8)式中的任一种方式。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发送器1102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可以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PMI1用于指示W1,PMI2用于指示W2 1或W2 2。当W1为表示长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短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时,相应地,发送器1102可以用于以较长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1,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2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1101还可以用于根据天线的编号对预编码矩阵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需要指出的是,以其它等效的矩阵表示上述码本(或预编码矩阵)的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可选地,发送器1102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接收端1100还可以包括接收器1103,接收器1103用于接收发射端发送的参考信号。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器1103接收的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或者,处理器1101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器1103接收的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参考信号包括至少下列之一:CSI RS、DM RS或CRS等。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图12的发射端1200包括接收器1201和处理器1202。
接收器1201,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处理器1202,用于根据接收器1201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PMI,根据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发射端的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这样,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增加同时适用于不同天线配置的码本集合的大小,提高接收端反馈PMI的精度。
发射端1200可实现图1至图2的方法中涉及发射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预编码矩阵W与秩指示相对应,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具体地,秩指示为1的码本可以是上述(1)式;或者,秩指示为2的码本可以是上述(2)-(4)式中的任一个。可选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本发明中的码本还可以是秩指示为其它值的码本,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中以秩指示为1的码本和秩指示为2的码本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码本以单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当然,也可以以双码本的结构形式表示,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系数α=ej2π·f(m1),f(m1)表示m1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1确定的。或者,α=ej2π·f(m2),f(m2)表示m2的函数,换句话说,系数α是由m2确定的。由于系数α是由m1和m2确定的,因此,无需增加额外的反馈资源来反馈系数α。具体地,系数α的取值可以是上述(5)-(8)式中的任一种方式。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接收器1201可以具体用于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可以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可选地,PMI1和PMI2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域或频域颗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子帧周期或者子带大小)。当W1为表示长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短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时,相应地,接收器1201可以具体用于以较长的时间间隔接收接收端发送的PMI1,以较短的时间间隔接收接收端发送的PMI2。处理器120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PMI1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W1,并根据PMI2确定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的W2。相应的,处理器1202还可以具体用于:根据W1和W2确定预编码矩阵W。
当然,处理器1202可以具体用于通过接收器1201接收的由接收端发送的一个PMI直接确定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例如,码本共有256个预编码矩阵,当接收器1201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PMI为0时,处理器1202确定接收端选择的是码本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的第1个预编码矩阵,当接收器1201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PMI为1时,处理器1202确定接收端选择的是码本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的第2个预编码矩阵,……,即PMI的取值0-255分别对应着256个预编码矩阵中相应的预编码矩阵。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UE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接收器1201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发射端1200还可以包括发送器1203,发送器1203用于向接收端发送参考信号,以便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参考信号包括至少下列之一:CSI RS、DM RS或CRS等。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用户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01和发送器1302。
处理器1301,用于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发送器1302,用于向基站发送处理器1301确定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通过上述方案,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发送给基站,该子带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这样,能够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精度,子带粒度的大小的合适选择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带宽中的子带与资源块群是一一对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带宽中的某个资源块群包含M个RB,M为正整数,与该资源块群对应的子带也包括M个RB。可选的,当M>1时,该M个RB为连续的M个RB。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统带宽包括的多个子带数目(或资源块群数目)并不限定。
用户设备1300可实现图3至图5的方法中涉及接收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秩指示RI、PMI、CQ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PUSCH3-2的反馈模式下,用户设备将会同时向基站反馈PMI和CQI。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资源块群可以是RBG或PRG。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在PDSCH的资源分配类型0(Type0)中,以RBG为单位进行资源分配的。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RBG的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1所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LTER10系统中定义的PRG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2所示。
进一步地,在PUSCH3-2反馈模式下,在系统带宽(RB数目)≤10个RB情况下,当系统带宽为6-7个RB时,没有子带的定义,只有宽带的定义。当系统带宽为8-10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3所示。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10个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4所示。
可选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可以是相同的。由于基站在一个系统带宽内的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使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这样,基站可以在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定义子带粒度与PRG粒度相同,能够有效地利用反馈模式,提供系统性能。
具体的例子可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图14的基站1400包括接收器1401和发送器1402。
接收器14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的。
发送器1402,用于根据接收器1401接收的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其中,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
通过上述方案,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与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数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是由用户设备基于参考信号确定的。该子带包括的资源块RB数目与资源块群包括的资源块RB的数目相同。这样,能够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精度,子带粒度的大小的合适选择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带宽中的子带与资源块群是一一对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带宽中的某个资源块群包含M个RB,M为正整数,与该资源块群对应的子带也包括M个RB。可选的,当M>1时,该M个RB为连续的M个RB。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统带宽包括的多个子带数目(或资源块群数目)并不限定。
基站1400可实现图3至图5的方法中涉及发射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秩指示RI、PMI、CQ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PUSCH3-2的反馈模式下,用户设备将会同时向基站反馈PMI和CQI。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资源块群可以是RBG或PRG。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在PDSCH的资源分配类型0(Type0)中,以RBG为单位进行资源分配的。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RBG的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1所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可以定义子带粒度(如PUSCH3-2反馈模式下)与LTER10系统中定义的PRG粒度相同,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2所示。
进一步地,在PUSCH3-2反馈模式下,在系统带宽(RB数目)≤10个RB情况下,当系统带宽为6-7个RB时,没有子带的定义,只有宽带的定义。当系统带宽为8-10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3所示。或者,当系统带宽为6-10个RB时,PUSCH3-2对应的子带大小为1个,可以示意性的如上述表4所示。
可选地,系统带宽中的各个子带分别包括的RB与相应的资源块群包括的RB可以是相同的。
可选地,在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情况下,基站140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403,处理器1403用于根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根据所确定的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数据进行预编码,发送器1402在处理器1403确定的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可选地,在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情况下,处理器1403用于根据资源块群所对应的子带对应的PMI对所述数据进行预编码,发送器1402还可以用于在所述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可选地,在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情况下,处理器1403根据系统带宽中每个子带对应的CQI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资源块群,发送器1402在处理器1403确定的资源块群的RB上发射数据。
由于基站在一个系统带宽内的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使用同样的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这样,基站可以在同一个PRG内的多个RB进行联合信道估计。定义子带粒度与PRG粒度相同,能够有效地利用反馈模式,提高系统性能。
具体的例子可参考上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常规的码本设计中,当秩为2时,码本中出现部分码字重复,这将导致有效码字个数减少,降低系统性能。
图1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15的方法由接收端执行。
1501,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秩指示为2,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a weighted valuecorresponding to the phase difference),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1502,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W。
多天线系统是指发射端(如基站)和接收端(如UE)通过多根天线进行通信的系统。相对于单天线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能够形成空间的分集增益或者复用增益,能够有效的提高传输可靠性以及系统容量。多天线系统中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一般可以通过发射端的预编码方法和接收端的接收合并算法获得。例如,在LTE系统中,发射端采用4根天线,而在接收端采用2根天线。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也可以应用在多点联合传输的场景,多点联合传输是指多个发射端对于同一个用户进行信号的联合传输,例如,发射端A具有2天线,发射端B也具有2天线,两个发射端同时对于接收端进行联合传输。那么该接收端接收的信号可以看成是一个4天线基站发送得到的信号。
还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中的天线配置方式并不作限定,如可以是均匀线阵ULA或双极化天线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指示PMI,使得发射端根据预编码指示确定预编码矩阵W。其中,W=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因此,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W1·W2中的W2可以表示为:
或者,
或者,
或者
其中,em1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em2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em1和em2相同或不同。
系数α与m1、m2、n和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具体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等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L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
在常规设计的码本中,以上述(9)式,以为例,当L=0,且m1=2和m2=2时,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为当L=8,且m1=1和m2=1时,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为可以看出,L=1,m1=2,m2=2和L=8,m1=1,m2=1所选择到的预编码矩阵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码本中的码字出现重复。而通过系数α使得相位调整后,L=0和L=8时从码本中选择到的预编码矩阵是不相同的。这样,有效地增加了有效码字个数。
可选地,在步骤1502中,接收端可以向发射端发送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即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PMI1和PMI2。进一步地,以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周期发送PMI1和PMI2。其中,PMI1用于指示W1,PMI2用于指示W2。换句话说,PMI1和PMI2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域或频域颗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子帧周期或者子带大小)。
例如,当W1为表示长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均为表示短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时,相应地,接收端可以以较长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1,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2
当然,接收端可以通过一个PMI直接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接收端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接收端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例如,UE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基站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以其它等效的矩阵表示上述码本(或预编码矩阵)的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编码矩阵W经过行或者列置换之后的预编码矩阵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如不同的天线编号将对应地导致预编码矩阵行置换。
图1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预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图16的方法由发射端执行,并与图15的方法相对应,因此将适当省略与图15的实施例重复的描述。
1601,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1602,发射端根据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秩指示为2,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aweighted value corresponding to the phasedifference),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指示PMI,发射端根据预编码指示确定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预编码矩阵W。其中,W=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因此,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XL可以表示为:其中,num为正整数,t1,t2,……,tnum均为整数且不连续取值。例如,当M=32,num=4,t1=0,t2=8,t1=16,t2=24时,
可选地,预编码矩阵W中的W2可以是上述(9)-(12)式中的任一个。
可选地,系数α与m1、m2、n和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具体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等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L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
可选地,在步骤1601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PMI1和PMI2。进一步地,以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周期接收接收端发送的PMI1和PMI2。换句话说,PMI1和PMI2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域或频域颗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子帧周期或者子带大小)。在步骤1602中,发射端根据PMI1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W1,并根据PMI2确定UE从码本中选择的W2,发射端可以根据W1和W2确定预编码矩阵W。
例如,当W1为表示长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W2为表示短期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时,相应地,接收端可以以较长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1,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向发射端发送PMI2
当然,发射端可以通过接收端发送的一个PMI直接确定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接收端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发射端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以其它等效的矩阵表示上述码本(或预编码矩阵)的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编码矩阵W经过行或者列置换之后的预编码矩阵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如不同的天线编号将对应地导致预编码矩阵行置换。
图1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17的方法由接收端执行。
1701,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秩指示为2,或者或者 m=i1+8*Z1,m’=i1+8*Z2,i1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Z1和Z2为非负整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i2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系数α与i1、i2、m、m’和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1702,接收端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
多天线系统是指发射端(如基站)和接收端(如UE)通过多根天线进行通信的系统。相对于单天线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个天线能够形成空间的分集增益或者复用增益,能够有效的提高传输可靠性以及系统容量。多天线系统中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一般可以通过发射端的预编码方法和接收端的接收合并算法获得。例如,在LTE系统中,发射端采用4根天线,而在接收端采用2根天线。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也可以应用在多点联合传输的场景,多点联合传输是指多个发射端对于同一个用户进行信号的联合传输,例如,发射端A具有2天线,发射端B也具有2天线,两个发射端同时对于接收端进行联合传输。那么该接收端接收的信号可以看成是一个4天线基站发送得到的信号。
还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系统中的天线配置方式并不作限定,如可以是均匀线阵ULA或双极化天线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指示PMI,使得发射端根据预编码指示确定预编码矩阵本发明实施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通过系数α对预编码矩阵中的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i1和i2均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表5所示:
表5
其中,当12≤i2≤15时,当i2=8或者i2=11时,以及当0≤i2≤7或9≤i2≤10时,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i1和i2均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表6所示:
表6
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格(表5和表6)中i2的取值与预编码矩阵的对应关系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在表5中,i2=0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为i2=8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为
可选地,在步骤1702中,接收端可以向发射端发送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即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进一步地,以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周期发送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换句话说,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域或频域颗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子帧周期或者子带大小)。其中,第一索引用于指示i1,第二索引用于指示i2。发射端可以根据i1和i2确定例如,在发射端预先设置有上述表6中的码本,假设第一索引指示的i1为2,第一索引指示的i2为10,发射端可以确定接收端选择的
当然,接收端可以通过一个PMI直接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接收端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接收端可以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共享信道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例如,UE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向基站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以其它等效的矩阵表示上述码本(或预编码矩阵)的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编码矩阵W经过行或者列置换之后的预编码矩阵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如不同的天线编号将对应地导致预编码矩阵行置换。
图1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预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图18的方法由发射端执行,并与图17的方法相对应,因此将适当省略与图17的实施例重复的描述。
1801,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1802,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秩指示为2,或者或者 m=i1+8*Z1,m’=i1+8*Z2,i1为非负整数,Z1和Z2为非负整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i2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系数α与i1、i2、m、m’和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指示PMI,根据预编码指示PMI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本发明实施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通过系数α对预编码矩阵中的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步骤1801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即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进一步地,以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周期接收接收端发送的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换句话说,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时间域或频域颗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子帧周期或者子带大小)。其中,第一索引用于指示i1,第二索引用于指示i2。在步骤1802中,发射端可以根据i1和i2确定
可选地,i1和i2均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在发射端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上述表5所示。或者,在发射端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表6所示。
例如,在发射端预先设置有上述表6中的码本,假设第一索引指示的i1为2,第一索引指示的i2为10,发射端可以确定接收端选择的
当然,接收端可以通过一个PMI直接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接收端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图1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接收端1900包括选择单元1901和发送单元1902。
选择单元1901,用于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秩指示为2,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a weightedvalue corresponding to the phase difference),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发送单元1902,用于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选择单元1901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指示PMI,使得发射端根据预编码指示确定预编码矩阵W。其中,W=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因此,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接收端1900可实现图15至图16的方法中涉及接收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XL可以表示为:其中,num为正整数,t1,t2,……,tnum均为整数且不连续取值。例如,当M=32,num=4,t1=0,t2=8,t1=16,t2=24时,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选择单元1901选择的W1·W2中的W2可以表示为上述(9)-(12)式中的任一个。其中,系数α与m1、m2、n和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具体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等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L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发送单元1901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PMI1用于指示W1,PMI2用于指示W2
图2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发射端2000包括接收单元2001和确定单元2002。
接收单元2001,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确定单元200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2001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秩指示为2,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a weighted value corresponding tothe phase difference),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指示PMI,发射端根据预编码指示确定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预编码矩阵W。其中,W=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因此,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发射端2000可实现图15至图16的方法中涉及发射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XL可以表示为:其中,num为正整数,t1,t2,……,tnum均为整数且不连续取值。例如,当M=32,num=4,t1=0,t2=8,t1=16,t2=24时,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预编码矩阵W=W1·W2中的W2可以表示为上述(9)-(12)式中的任一个。其中,系数α与m1、m2、n和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具体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等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L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接收单元2001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确定单元2002具体用于:根据PMI1确定W1,并根据PMI2确定W2;根据W1和W2确定W。
图2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接收端2100包括选择单元2101和发送单元2102。
选择单元2101,用于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秩指示为2,或者或者 m=i1+8*Z1,m’=i1+8*Z2,i1为非负整数,Z1和Z2为非负整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i2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系数α与i1、i2、m、m’和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发送单元2102,用于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选择单元2101选择的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指示PMI,使得发射端根据预编码指示确定预编码矩阵本发明实施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通过系数α对预编码矩阵中的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接收端2100可实现图17至图18的方法中涉及接收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i1和i2均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上述表5所示。或者,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表6所示。
可选地,发送单元2102发送的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第一索引用于指示i1、第二索引用于指示i2,以便发射端根据i1和i2确定当然,发送单元2102可以通过一个PMI向发射端直接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接收端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图2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发射端2200包括接收单元2201和确定单元2202。
接收单元2201,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确定单元2202,用于根据接收单元2201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秩指示为2,或者或者 m=i1+8*Z1,m’=i1+8*Z2,i1为非负整数,Z1和Z2为非负整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i2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系数α与i1、i2、m、m’和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指示PMI,根据预编码指示PMI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本发明实施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通过系数α对预编码矩阵中的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发射端2200可实现图17至图18的方法中涉及发射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接收单元2201接收的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确定单元220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索引确定i1、并根据第二索引确定i2;根据i1和i2从存储的码本中确定接收端选择的
可选地,i1和i2均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在发射端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上述表5所示。或者,在发射端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表6所示。
图2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接收端2300包括处理器2301和发送器2302。
处理器2301,用于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秩指示为2,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a weightedvalue corresponding to the phase difference),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发送器2302,用于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处理器2301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指示PMI,使得发射端根据预编码指示确定预编码矩阵W。其中,W=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因此,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接收端2300可实现图15至图16的方法中涉及接收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XL可以表示为:其中,num为正整数,t1,t2,……,tnum均为整数且不连续取值。例如,当M=32,num=4,t1=0,t2=8,t1=16,t2=24时,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处理器2301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1·W2中的W2可以表示为上述(9)-(12)式中的任一个。其中,系数α与m1、m2、n和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具体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等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L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发送器2302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PMI1用于指示W1,PMI2用于指示W2
图2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发射端2400包括接收器2401和处理器2402。
接收器2401,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处理器2402,用于根据接收器2401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秩指示为2,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a weighted value corresponding tothe phase difference),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指示PMI,发射端根据预编码指示确定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预编码矩阵W。其中,W=W1·W2 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L为非负整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n为非负整数,Q为正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因此,通过系数α对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发射端2400可实现图15至图16的方法中涉及发射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XL可以表示为:其中,num为正整数,t1,t2,……,tnum均为整数且不连续取值。例如,当M=32,num=4,t1=0,t2=8,t1=16,t2=24时,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预编码矩阵W=W1·W2中的W2可以表示为上述(9)-(12)式中的任一个。其中,系数α与m1、m2、n和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具体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等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L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接收器2401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处理器2402具体用于:根据PMI1确定W1,并根据PMI2确定W2;根据W1和W2确定W。
图2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结构框图。接收端2500包括处理器2501和发送器2502。
处理器2501,用于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秩指示为2,或者或者 m=i1+8*Z1,m’=i1+8*Z2,i1为非负整数,Z1和Z2为非负整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i2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系数α与i1、i2、m、m’和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发送器2502,用于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以便发射端根据PMI确定处理器2501选择的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向发射端发送预编码指示PMI,使得发射端根据预编码指示确定预编码矩阵本发明实施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通过系数α对预编码矩阵中的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接收端2500可实现图17至图18的方法中涉及接收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i1和i2均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上述表5所示。或者,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表6所示。
可选地,发送器2502发送的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第一索引用于指示i1、第二索引用于指示i2,以便发射端根据i1和i2确定当然,发送器2502可以通过一个PMI向发射端直接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接收端指示预编码矩阵的方式不作限定。
图2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射端的结构框图。发射端2600包括接收器2601和处理器2602。
接收器2601,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处理器2602,用于根据接收器2601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秩指示为2,或者或者 m=i1+8*Z1,m’=i1+8*Z2,i1为非负整数,Z1和Z2为非负整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i2为非负整数,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系数α与i1、i2、m、m’和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指示PMI,根据预编码指示PMI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本发明实施例码本中的预编码矩阵通过系数α对预编码矩阵中的进行相位调整,能够避免码本中的码字重复从而增加有效码字的数目,提高系统性能。
发射端2600可实现图17至图18的方法中涉及发射端的各个步骤,为避免重复,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系数或者系数或者系数或者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系数α取值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接收器2601接收的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处理器260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索引确定i1、并根据第二索引确定i2;根据i1和i2从存储的码本中确定接收端选择的
可选地,i1和i2均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在发射端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上述表5所示。或者,在发射端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i1和i2的关系可以以表格形式示意性地如表6所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0)

1.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包括:
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所述秩指示相对应的所述W,
当所述秩指示为1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
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mod为取模符号。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所述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6.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所述PMI1用于指示所述W1,所述PMI2用于指示所述W2
7.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8.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射端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至少下列之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解调参考信号DM RS、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RS。
9.一种接收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所述W与秩指示相对应,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当所述秩指示为1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
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mod为取模符号。
13.如权利要求9-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1为表示宽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所述W2为表示子带的信道特性的矩阵。
14.如权利要求9-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包括: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PMI1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1,并根据所述PMI2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2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W1和所述W2确定所述W。
15.如权利要求9-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射端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16.如权利要求9-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射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至少下列之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解调参考信号DM RS、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CRS。
17.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所述接收端还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参考信号确定秩指示,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所述秩指示相对应的所述W,
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秩指示为1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或者,
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秩指示为1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
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mod为取模符号。
21.如权利要求17-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所述PMI1用于指示所述W1,所述PMI2用于指示所述W2
22.如权利要求17-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单元还用于: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23.一种发射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W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的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所述W与秩指示相对应,所述秩指示对应于有用的传输层数,
当所述秩指示为1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或者
当所述秩指示为2时,所述预编码矩阵
其中,所述所述L、所述P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且所述L小于所述M,所述Y1和em1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Y2和em2表示一个P×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α=ej2π·f(m1),所述f(m1)表示m1的函数;或者
所述系数α=ej2π·f(m2),所述f(m2)表示m2的函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为向下取整符号。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所述A为正整数,所述k=P/2,mod为取模符号。
27.如权利要求23-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包括第一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和第二预编码矩阵指示PMI2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MI1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1,并根据所述PMI2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的所述W2,根据所述W1和所述W2确定所述W。
28.如权利要求23-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天线的编号对所述W进行行置换或列置换。
29.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所述所述所述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所述L为非负整数,所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1·W2中的W2表示为:
或者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以及
所述em1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em2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32.一种接收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所述所述所述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所述L为非负整数,所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1·W2中的W2表示为:
或者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以及
所述em1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em2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35.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或者所述或者所述所述所述所述m=i1+8*Z1,所述m’=i1+8*Z2,所述i1为非负整数,所述Z1和所述Z2为非负整数,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所述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所述i2为非负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37.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当12≤i2≤15时,所述
当i2=8或者i2=11时,所述以及
当0≤i2≤7或9≤i2≤10时,所述
38.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39.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i1、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所述i2
40.一种接收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或者所述或者所述所述所述所述m=i1+8*Z1,所述m’=i1+8*Z2,所述i1为非负整数,所述Z1和所述Z2为非负整数,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所述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所述i2为非负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42.如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括: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第一索引确定所述i1、并根据所述第二索引确定所述i2
所述发射端根据所述i1和所述i2从存储的码本中确定所述接收端选择的所述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当12≤i2≤15时,所述
当i2=8或者i2=11时,所述以及
当0≤i2≤7或9≤i2≤10时,所述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45.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预编码矩阵W表示为W1·W2,所述所述所述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所述L为非负整数,所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W1·W2中的W2表示为:
或者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以及
所述em1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em2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48.一种发射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W,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W=W1·W2,所述所述所述0为一个2行4列的全零矩阵,所述L为非负整数,所述W2中的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所述所述n为非负整数,所述Q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W1·W2中的W2表示为:
或者
或者
或者
其中,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n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以及
所述em1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1中的第m1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所述em2表示一个4×1维列向量且所述em2中的第m2个元素为1,其它元素均为0,m1和m2均为小于或等于4的正整数,所述em1和所述em2相同或不同。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α与所述m1、所述m2和所述L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或者或者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51.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或者所述或者所述所述所述所述m=i1+8*Z1,所述m’=i1+8*Z2,所述i1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所述Z1和所述Z2为非负整数,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所述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所述i2为小于或等于15的非负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射端发送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53.如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当12≤i2≤15时,所述
当i2=8或者i2=11时,所述以及
当0≤i2≤7或9≤i2≤10时,所述
54.如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55.如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i1、所述第二索引用于指示所述i2
56.一种发射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确定所述接收端基于参考信号从码本中选择与秩指示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其中,所述秩指示为2,所述或者所述或者所述所述所述所述m=i1+8*Z1,所述m’=i1+8*Z2,所述i1为非负整数,所述Z1和所述Z2为非负整数,所述表示发射端的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针对同一传输层的发射信号加权值的相位差且所述k为非负整数且是由i2确定的,所述i2为非负整数,所述第一天线组和所述第二天线组属于同一个多天线系统,所述采用系数α进行相位调整,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数α与所述i1、所述i2、所述m、所述m’和所述k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函数关系,包括:
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或者所述系数其中为向下取整符号。
58.如权利要求56或57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PMI包括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确定所述i1、并根据所述第二索引确定所述i2;根据所述i1和所述i2从存储的码本中确定所述接收端选择的所述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当12≤i2≤15时,所述
当i2=8或者i2=11时,所述以及
当0≤i2≤7或9≤i2≤10时,所述
60.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的码本中包含的预编码矩阵与所述i1和所述i2的关系表示为:
CN201380003473.0A 2013-04-28 2013-06-05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Active CN104488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80003473.0A CN104488210B (zh) 2013-04-28 2013-06-05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3/074992 2013-04-28
CN2013074992 2013-04-28
PCT/CN2013/076776 WO2014176813A1 (zh) 2013-04-28 2013-06-05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201380003473.0A CN104488210B (zh) 2013-04-28 2013-06-05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8210A CN104488210A (zh) 2015-04-01
CN104488210B true CN104488210B (zh) 2017-11-17

Family

ID=51843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3473.0A Active CN104488210B (zh) 2013-04-28 2013-06-05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9350435B2 (zh)
EP (1) EP2981014B1 (zh)
JP (2) JP6208849B2 (zh)
KR (2) KR101959322B1 (zh)
CN (1) CN104488210B (zh)
BR (1) BR112015027223B1 (zh)
CA (2) CA3006306C (zh)
MX (1) MX350515B (zh)
RU (1) RU2630378C2 (zh)
WO (1) WO2014176813A1 (zh)
ZA (1) ZA2015081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06306C (en) * 2013-04-28 2019-07-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feedback method, receive end, and transmit end
CN105099604B (zh) * 2014-05-07 2018-1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反馈信息反馈方法、终端、基站及通信系统
WO2016106696A1 (zh) 2014-12-31 2016-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的反馈方法
RU2667497C1 (ru) 2015-01-14 2018-09-21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ограничения подмножества кодовой книги
CN105450273B (zh) * 2015-08-24 2016-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编码指示信息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18953B (zh) 2015-11-06 2023-08-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181514B (zh) 2016-03-11 2020-09-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csi反馈方法、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BR112018070175A2 (pt) 2016-04-01 2019-01-29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aparelho de feedback do indicador de matriz de pré-codificação
CN109450505B (zh) * 2016-05-13 2019-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发送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US10694531B2 (en) * 2016-05-13 2020-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ing user equipment based on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s for combined transmission
WO2018059567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07888246B (zh) 2016-09-29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码本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08282204B (zh) * 2017-01-05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364258B1 (ko) * 2017-03-23 2022-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631836B (zh) * 2017-03-24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S2936791T3 (es) * 2017-04-21 2023-03-22 Asustek Comp Inc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mejorar la precodificación de grupos de bloques de recurso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N108809578B (zh) 2017-05-05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057095B2 (en) 2017-05-10 2021-07-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Low-overhead high-rank codebook
CN109039406B (zh) * 2017-06-16 2019-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US20200366344A1 (en) * 2017-08-09 2020-11-19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er determination and precoder matrix indicator (pmi) indic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19032018A1 (en) 2017-08-11 2019-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FOR LIMITING AN ENHANCED CODES BOOK SUB-ASSEMBLY BASED ON BEAMS
CN109245875B (zh) 2017-08-12 2019-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子集限制的方法和传输装置
CN110224731B (zh) * 2017-09-10 202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字段的通知方法、用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16692B (zh) * 2017-11-17 2022-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US10856284B2 (en) * 2018-02-16 2020-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STTI) system
CN110324071B (zh) * 2018-03-28 2022-04-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pmi的传输方法、接收端和发送端
CN111971937B (zh) * 2018-05-09 2021-12-2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91665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dependent sub-band size for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an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N111436080B (zh) * 2019-01-11 2023-05-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535509A (zh) * 2019-08-16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1163992A1 (en) * 2020-02-21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re-coding resource group (uprg)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2039808B (zh) * 2020-09-21 2022-07-12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US11785591B2 (en) * 2022-04-04 2023-10-10 Ultralogic 6G, Llc Multiplexed code for ACK/SR/power/beam feedback in 5G and 6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7749A1 (en) * 2009-01-30 2010-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hase calibration and erroneous cabling detection for a multi-antenna radio base station
CN101958773A (zh) * 2010-09-30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WO2012102558A2 (ko) * 2011-01-26 2012-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채널상태정보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13002563A2 (ko) * 2011-06-29 2013-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 기기, 그리고 채널상태정보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3200B (en) * 2006-05-26 2011-06-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generation using phase-shift based pre-coding
KR20080040543A (ko) * 2006-11-02 2008-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위상천이 기반 프리코딩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이를 지원하는 송수신기
US8064537B2 (en) 2006-11-03 2011-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a transmission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pilot and data symbols
RU2417522C2 (ru) * 2006-11-03 2011-04-27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намической регулировки спектральной плотности мощности передачи пилот символов и символов данных
RU2438262C2 (ru) * 2007-02-14 2011-12-27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фазового сдвига и приемопередатчик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KR20090030200A (ko) 2007-09-19 2009-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위상천이 기반의 프리코딩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이를 지원하는 송수신기
US8243610B2 (en) * 2009-04-21 2012-08-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coding codebook adaptation with low feedback overhead
US8526519B2 (en) * 2009-12-14 2013-09-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rank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MI) feedback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
CN102118340A (zh) * 2010-01-06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及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CN102130752B (zh) * 2010-01-16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预编码矩阵指示以及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装置
US9198190B2 (en) * 2010-01-27 2015-1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losed loop precoding weight estimation
US8848817B2 (en) 2010-04-30 2014-09-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modes and signaling for uplink MIMO support or single TB dual-layer transmission in LTE uplink
JP5276047B2 (ja) * 2010-04-30 2013-08-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
CN102594502B (zh) 2010-05-04 2015-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预编码矩阵索引及进行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KR20120003781A (ko) 2010-07-05 2012-01-11 주식회사 팬택 송신장치 및 그 통신방법, 수신장치, 그 통신방법
US8885754B2 (en) * 2010-07-29 2014-11-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precoded signals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75609B1 (ko) * 2010-09-26 2018-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37986B (zh) * 2010-09-29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映射方法及装置
KR20140005899A (ko) 2011-01-04 2014-01-15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방법, 단말 및 기지국
US8781018B2 (en) * 2011-04-25 2014-07-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ix transmit antenna codebook design
CN104041131B (zh) * 2012-01-11 2018-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收发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04584450B (zh) * 2012-06-04 2018-01-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传递多个传输点的信道状态信息(csi)
US9769677B2 (en) * 2012-07-02 2017-09-1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t-adaptive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feedback
US8885752B2 (en) * 2012-07-27 2014-11-1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in 3D MIMO wireless systems
CA3006306C (en) * 2013-04-28 2019-07-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feedback method, receive end, and transmit en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7749A1 (en) * 2009-01-30 2010-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hase calibration and erroneous cabling detection for a multi-antenna radio base station
CN101958773A (zh) * 2010-09-30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WO2012102558A2 (ko) * 2011-01-26 2012-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채널상태정보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WO2013002563A2 (ko) * 2011-06-29 2013-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 기기, 그리고 채널상태정보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10459C (en) 2018-07-17
CA2910459A1 (en) 2014-11-06
JP6386146B2 (ja) 2018-09-05
US9350435B2 (en) 2016-05-24
EP2981014A4 (en) 2016-03-16
RU2015151174A (ru) 2017-06-02
RU2630378C2 (ru) 2017-09-07
EP2981014B1 (en) 2019-11-20
US20170170883A1 (en) 2017-06-15
US9577724B2 (en) 2017-02-21
KR101819480B1 (ko) 2018-01-17
US9906279B2 (en) 2018-02-27
JP2016518789A (ja) 2016-06-23
ZA201508109B (en) 2016-10-26
CA3006306C (en) 2019-07-16
MX2015015042A (es) 2016-05-05
MX350515B (es) 2017-09-08
KR20180006512A (ko) 2018-01-17
KR101959322B1 (ko) 2019-03-18
KR20160004371A (ko) 2016-01-12
US20160218780A1 (en) 2016-07-28
EP2981014A1 (en) 2016-02-03
BR112015027223A2 (pt) 2017-07-25
JP6208849B2 (ja) 2017-10-04
JP2018050291A (ja) 2018-03-29
US20160050000A1 (en) 2016-02-18
WO2014176813A1 (zh) 2014-11-06
BR112015027223B1 (pt) 2019-07-16
CA3006306A1 (en) 2014-11-06
CN104488210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8210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KR102332980B1 (ko) 통신 방법, 통신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3346935B (zh) 用于码本设计和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94547B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JP5540147B2 (ja) チャネル情報の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CN104321983B (zh) 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1917365B (zh) 一种码本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51220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4303442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CN107888269A (zh) 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782533A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20160086948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21165A (zh) 传输四天线预编码矩阵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7049644A1 (zh) 一种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11342913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KR10240376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명시적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을 위한 피드백 정보 설정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2468925B (zh) 预编码矩阵索引上报及预编码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782071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417538A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30272A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EP4087346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685497B (zh) 码书限制信令的发送、信道信息的量化反馈方法及装置
KR102059970B1 (ko) 다운 링크 채널 정보를 획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네트워크 측 장치
WO2020244496A1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4782070B (zh)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